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藏传佛教?资料文集:怎样进行七支水供? |
 
藏传佛教•资料文集:怎样进行七支水供? 在佛台前放置七只供杯,以清水为所依物供养三宝。因为我们对水不会有任何舍不得的心态。所以供水是积聚资粮,消除贪嗔痴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做功德,好好的修行,可以很容易很殊胜的改变因果,增加福报和智慧。有了福报和智慧不但事业上有所成就,学佛也很容易得到解脱。 用专用的水壶盛满清水,从自己的左边开始到右边,依次将水倒入杯中,同时观想七供分别表示洗水(供佛浴足,表身之清静)、饮用水(供佛饮用表意之清静)、花(供佛眼观赏,表庄严圆满)、燃香(供佛鼻闻,表具法身香)、灯(供佛照明,表除无明障)、涂香(供佛涂身,表净诸恶习)、美食(妙食供佛口尝,表口之清静)。供养时应观想上师三宝于己顶上充满虚空,我等六道终生皆受护佑与其下。口诵三皈依咒。 七只水供要注意以下几点:七只供杯要整齐的一字排列,不可偏斜,杯与杯之间距离勿太远和太近,供水勿倒入太满或太少,不要将水溅洒出杯外,勿将口鼻的浊气呼入供水之中,恭敬为要。 其他的还可以点香、点油灯、鲜花、水果、精美的工艺品、饰物等等不同形式来供养三宝,庄严佛台。家中的佛台是我们的资粮田,要保持干净,脏乱则有损福报。晚上就寝前,将早上的供水从自己右边到左边一次倒干净处,观想水经三宝加持后,布施给三恶道德众生,令其解除饥饿之苦,也可用来浇花,但不要自己饮用。用专门的净布擦拭干净供杯后,倒置于佛台前即可。 《藏巴拉功德经》中略说水供功德如下: 一:水供一次相当于念诵阿弥陀佛100万遍和黄财神心咒100万遍功德。 二:水供一次所有饿鬼道众生可解除一年饥饿之苦。 三:往昔所杀害水族众生罪业得以清静。 四: 水供一次能消除违缘,广结善缘,所作善也业顺利,身心自在快乐,空行护法六时护佑,吉祥如意。 水供的意义与功德(一)---- 海涛 辑 一、七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佛堂裡摆设上百组的七供。每一组七供包括:水、水、花、香、灯、涂、食。亦有八供,则是增加乐器。这七供或八供也可以完全以水来代替。 二、供水的利益 1.供七杯水的意义,是代表成就金刚总持和合七支的因。但这并不表示不能供养更多,也不表示供养更多会造成障碍。 2.这七支是: (1)受用圆满;(2)和合;(3)大乐;(4)无自性; (5)大悲遍满;(6)利生无间;(7)永住无灭。 三、供水的利益--佛前供水十万杯 1.佛前供一杯水,水代表心,心要像水一样乾净、像水一样平等。心清净、平等,就是功德。 2.水有八种功德,分别有八种表义,所以供水因缘十分吉祥: (1)清凉表义:持戒清净,(2)味甘表义:胜味,得享百味食; (3)性轻表义:身心堪忍壮健,(4)质软表义:意念柔顺; (5)清澈表义:意念清明,(6)无臭表义:净除罪障; (7)益喉表义:音声和雅,成就妙语; (8)养胃表义:身不生疾,健康无病。 3.由於水取得容易而且经济,所以供水是积聚功德、消除贪瞋痴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4.其次,水代表空性的特质,能显现一切,但本质是空,具有无常易变的特质。因此供水较不易生起执著。 四、如何供水: (1)每天擦供杯时,要彻底擦乾净。擦拭时,可以思惟在净除自己和眾生的两种障碍。 (2)如果有香,可先点香,然后将供杯放在香的上方薰一下,以净化供杯,再把供杯叠在一起。 (3)為了避免呼出的浊气污染供品,供水时应该戴口罩。 (4)先缘杯:每组第一个供杯装满水,再把大部分的水倒入下一杯,第一杯裡面留些水。再把第二杯裡面大部分的水倒入第三杯,依次倒到最后一杯。倒水同时唸「嗡啊吽」加持。 (5)如未先加持而直接供养,虽然会有功德,不过这样的供养容易造成障碍,使心变得不清净、不稳定。 (6)供水应该倒至离杯边缘约一粒米距离处,而不应该全满。这样可以避免收供杯时溅湿供桌。 (7)如果你倒太多水而溢出供杯外,将来你虽有才智却会不稳定,会健忘或心智不清明,诸事混淆不清,无法记得字句或其含意,或者你会把意思混淆,而且也可能使你持戒不严谨。 (8)摆设供杯时,杯与杯的距离应该是一粒米的宽度,不要相隔太远,但也不能相碰。若是供杯间的距离太大,将会使你远离善识。若相碰或距离太近,会造成将来你的心识迟钝,不会有敏锐的聪慧。 (9)供杯要摆设得很庄严整齐,不要摆得弯弯曲曲的。它的含意是不要以扭曲的心来供养,亦即应以不受世俗名利污染的清净心来供养。 (10)供养时可以再唸「嗡啊吽」或持《供养陀罗尼》。 唵 阿謨伽 布惹麼抳 钵纳麼 乏曰勒 怛他嘎哆 尾路积帝 三满多 钵囉萨囉 吽 (11)此广大不空摩尼供养陀罗尼,纔诵三遍则成於如来集会,及无边微尘剎土中,雨无量广大供养。 (12)每曰供水时应发愿:「普為眾生而修善法,忍受眾毒不能变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