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法海集一 第二部分:菩提心与空正见 2 菩提心 |
 
法海集一 第二部分:菩提心与空正见 2 菩提心
2.2.1 菩提心 :第一段 菩提心是由希求他利,所生起的希求菩提的发心,与此相应的心王称为菩提心。希求菩提的发心要生起时,先要认识何谓菩提?否则无法对菩提产生希求的心。而在认识菩提之前,需要对空性有所领悟才可,因为首先了解到内心受烦恼的污染,而障碍的内心和层次皆必须了解,这些烦恼罪障的根源是来自何方?也需要去认识才行;当我们观察时,可由自己的经验去体会。一切贪欲与瞋恚心的根本,皆来自于对于「我」的真实执着,是依着我执而生,为了断除我执,须先了解「我」是否真实有?「我」的究竟性质如非真实有,那因我执而生的颠倒执着就是颠倒识。是你能了解烦恼的根本是我执,是一种颠倒,自然而然就会有心力想去学习空正见,因为他和我执是正相违的,经由真实的认知,原本颠倒的意识即可慢慢稀释,甚至完全消失,而最后永远的灭除烦恼的解脱是存在的。于是你深信它而去行持,去尊敬它。而对第一次独立宣说解脱之道的佛陀,会产生信心,同时对如实修行解脱道的僧宝们,也会产生信心。这就是依空正见的道理而产生对三宝的信心。还有希求菩提的发心方法,关于希求他利的发心而言,在修学时,常会放弃某人,或放弃他利等的危险,所以一定要刻意的培养对他人的爱心,其实爱他之心的主力,主要来自感恩之心,其方法可以思惟爱我执的过患,如果只是为自己,对自己是有损害的,如果想帮助自己,应该培养爱他心,经由此方法多多思惟。 希求他利的发心,虽然只是希求他利而已,但自利事业会随顺成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方便,当你细心思惟体会时,自然会对希求他利的发心,生起极大的欢喜,而自愿的想去行持,修持时心力会增长的。如果为了一切有情众生,我必须承担,当这种清净意乐生起时,那悲心一定要具足,即不忍自己看到他人受苦的悲悯心一定要有。首先在生起悲心之前,要先了解他人所遭遇的痛苦是什幺?你现在疼惜的对象所遭遇痛苦又是什幺?那幺,痛苦的体会要完全靠自身,去体会轮回的痛苦,进而由自身经验推理他人的痛苦,原来是相同的,加上原本的爱心,才会产生不忍他人受苦的悲心,这时悲悯心才会生起的。所以首先由了知苦谛对我们的伤害,而集谛是如何绑紧我们,细细思惟,进而由内心极度的厌恶烦恼,而想获得解脱,然后再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想时,纔可以生起悲悯心,此时如阿罗汉已远离了烦恼的痛苦,但留下习气仍在,而我也自然会产生想令阿罗汉同样获得究竟解脱的心念。总之须由内心培养对烦恼的厌恶,而绝不能让烦恼毁损我们,绝不允许存在的,这种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2.2.2 菩提心 :第二段 现在继续谈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中士道部分:「言解脱者,为脱诸缚。」意即由某种系缚中获得解脱,内道所说的解脱,并非由某一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而是建立在内心上。内心因为厌恶痛苦,而此痛苦是由恶业所生。但仔细思惟,光是内心的苦受即代表这些痛苦吗?其实不然。痛苦有三层次,苦苦、坏苦和行苦,此三者代表苦,纵使是福业或不动业,也将会成为痛苦的因缘。因为烦恼控制之下,所造成的一切,就是痛苦的因缘,也就是由烦恼所带来的「生」,即行苦的内容,由行苦而获得解脱,才是真正解脱。由内心未调伏而造成痛苦,反过来说:「痛苦是因内心未调伏而生。」痛苦是由烦恼而来,烦恼由真实执着而来,如能去除实执,不就去除了烦恼和痛苦吗?再仔细思惟,此实执和我们的心意识是一体吗?如果烦恼和实执是属于心的自性时,当心现起的每剎那,这烦恼实执也应同时现起才对,但却不然;当我们有心意识时,并不表示有烦恼,因为事实并非如是,所以烦恼是无自性的。而实执方面,透过无我的思惟,实执的力量会慢慢削弱,可见心的自性并无实执的污染,由此心的自性并无烦恼存在,再加上实执可经由对治力消灭它,因为真实执着和无我的智能,这二者执取是相违的,可以互相抵消的。不只如此,无我的智能,如经过不断的串习而在达到究竟的境界时,因为其所依坚定,如心的续流一样,是永恒的,经不断的串习,会自然任运而生,也不须刻意,这都是串习的功劳及所依坚定之故。无我的智能是有正理可依靠,我们觉得真实的状况,事实上那是不实的。经由反复思惟,定解无我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实执自然越来越弱。总之依以上之理,我们确信烦恼是可以断除的,其根也可以断的。 例如今世的眼力很好,下一世不一定眼力也会好,因为所依的是身,身是会改变的。而心的续流则不同,譬如今世乐于行善,后世因为同一续流之故,身虽改变,但其乐善好施的特性是建立在心的续流上,而流入后世,「此孩童从小就不愿杀生,而有乐于行善的功德。」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确定烦恼是可以断除的,由实执束缚中获得解脱,这才是真解脱。 2.2.3 菩提心:第三段 到底是什幺一直系缚着我们的心呢?当然是业及烦恼,并且以烦恼为主,所以生死轮转,依由烦恼及业力所使。其投生后世不同可分为无色、色界、欲界等三,以趣分别则有六道,依生处则有胎生、湿生、卵生及化生,「其中结蕴相续,是系缚之体性。」故从此脱也。心意识是非色体的,具有感受、能了解,唯明唯知的性质。识可分多种,如眼识及意识等,光以意识而言,没有单独的例子,因它的分支太多,很难举例说明,可是他有唯明唯知的体性。色法和意识就有不同的体性,不论是色法或心法,其形成时,皆须藉助于外缘而促成;除了外在的因缘以外,尚需依其近取因,性质须同,所以一定是和意识相合,而有唯明唯知的体性,其它也仍须依赖着其近取因而成,所以了解心是无始而有的。心识也非常因而生。外道说心由共主相(主宰者)变化而生,而共主相是一常法,常法的因缘要形成无常法是说不过去的。所以心是由因而生,就不是常因而生,既是由同类性质的因而生,那幺因就是没有开始了,是无始而有的;心既是无始而有那有终吗?关于此点有两派说法:龙树菩萨的弟子,认为每一法的灭,一定有阻碍此法生存的因缘而产生,才可以使此法消灭的。唯明惟知的心识,无法找到可以阻止它的因缘,既然如此,就不需完全止息或消灭,所以心识是无始亦无终的。而未调伏的心和烦恼,也是同样无始至今。既然如此,为何说烦恼是暂时性的呢?因为烦恼是可断除的,可经由对治力断除,所以说是暂时性的污染。即中士道中说:「欲求得此解脱,即是希求解脱之心,又此解脱非为惑业诸行生已息灭,以诸生法,于第二时定不安住,不待修习能治等缘,则不须励力,一切解脱便成过失。」之意。 所谓轮回之意,即是业和烦恼一而再的轮转,如果对治力能有力生起,才可以使烦恼止息,这才是解脱。如对治力未生,自然结生至后世,如发起对治力,结生相续便会止息,这就是真正解脱之意了。 宗大师是依据中论所说,业和烦恼净除后才得解脱。而业和烦恼是由非理作意而生,而非理作意是由真实戏论而生。此戏论如何消灭呢?因为实执是对于法究竟的颠倒认知,所以能如实认知空性,此对治力的增长生起的时候,即可由空性而遮除。 至于轮回根本所执的内容,也有二种不同的说法,虽然都是中观师,对空性见解不一,而成为两派之说,但一致认同以空性断轮回根本。烦恼无始来不断的伤害我们,为了使我们获得解脱,佛陀才说了四圣谛,其原因是烦恼痛苦可以断除,而它也是我们不想要的。当佛陀讲四圣谛时,其意义可分为二:一是污染谛(苦集)的因果次第,二是清净谛(灭道)的因果次第。第一先说的是我们不想要的痛苦,而说其因缘;第二先说清净谛的果是可以证得的,最后说明证得的方法。 2.2.4 菩提心 :第四段 谈到清净谛的因果次第,可能有人疑惑:如果灭谛是常法的性质,那就不是有因而生的性质?虽是无因而生,但它需要刻意的累积资粮,依赖因缘而生之故,所以才说清净谛的因果次第。至于次第如同希求解脱方便分中所说:「集谛为因,苦谛为彼之果,故集是先,果应是后。……于诸苦性生死圆满执为安乐,颠倒所诳。」(广论一五四页)以上是解释,如果我们一直以为在烦恼控制中而觉得快乐的话,而求解脱之念头是不可能生起的,所以真有希求解脱之心,是要将烦恼视为仇敌,才有可能办到。如四百论云:『此大苦海中,悉无诸边岸,愚人沉此中,云何不生畏。』反复思惟苦谛内容。一般人只会想到苦谛是我们不要的痛苦感受而已。光是这样是不够,因为这种厌离心不需刻意培养,连畜生都会生起的;这里所强调的苦是行苦,并非苦苦,也不是坏苦。外道认为苦受及乐受都是痛苦因缘,所以把舍受视为解脱,因此而修学静虑,最后达到这个境界的人,行苦仍存在。他们暂时解脱了坏苦,也完全厌离了。所以在此苦谛内容并非只局限于坏苦而已,最主要是行苦,因佛法追求的是由痛苦中解脱,被烦恼控制的痛苦是行苦,痛苦由于心未调伏,而未调伏是来自烦恼,而要把烦恼视为敌人,澈底把他消除。因而产生厌离心,这才是在此所强调的。 当我们认识解脱是存在时,自然会觉得苦集是完全不需要的,于是从内心油然生起希求获得救护,对于圣三学,由心深处希求好好学习及行持,这就是四谛的次第,也是先说苦,再说集,先说灭,再说道的主要意趣了。所以说:「如是四谛,大小乘中皆数宣说,是为善逝总摄生死流转,生死还灭诸扼要处,故修解脱极为切要。」 解说四圣谛的内容之后,再去学习内道四部的宗义,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透过先前所说的对佛法认识,直接学习四部,好象是做学问一样,没有多大管用。如果对前所说有所理解,即会知道空性的重要。了解空性的道理,是经由四部的见解去探讨,从上部宗义论师与下部宗义论师之间的见解,才能深入了解空性的究竟内容。如此学习四部,纔会对自已有大利益,因为不只了解次第的轮廓,而且对次第要产生定解,有坚定学佛的希求心。有人说龙树菩萨说了很多美妙的道理,可是又说怎幺多复杂的问题。其实龙树菩萨只为了要我们断烦恼,调伏内心的真实执着而已。如果把龙树菩萨所说理论扔在一边,而另寻求一个解脱之道,那是大错特错。经由以上的论说了解空性,自己慢慢会体会到空性的重要时,更能了解那烂陀之诸大成就者,为何那幺重视大乘论典的修持,因而真正生起敬仰那烂陀传承的教法。 如同慈尊菩萨说:能使恶道获得解脱,能生生世世获得增上生,以及究竟的决定胜,永远断除生死的殊胜果位,是由菩提心的力量成就的。如果生起菩提心,自然依由此心力,便会尊重并爱护他人,珍惜他人,其好处是造罪的机会便会消灭。加上菩提心最主要是思惟他人之故,如同他人不想要痛苦,只要快乐一样。因此不会伤害他人的生命,或夺取他人财物享用,也不会夺取他人最心爱的人或事物,也不会欺骗他人,并且可以避免很多两舌、恶口、绮语等罪业。因为菩提心是完全尊重他人的立场,是避免种种罪行的心态。平常保持菩提心的观修,即是保持快乐的一切根本,其实佛教的精神也就是菩提心,是诸佛最究竟的意趣,也就是众生所应学习的。如一个生起菩提心的人,断除杀生行为,和一个自利作意的人,断除杀生行为,因为二者意乐不同,其戒行累积的资粮,有很大差别。这就是菩提心可以使我们由恶趣当中获得解脱的原因;当有了菩提心,自然以利他为主,一切的伤害念头自然会消除。利他会累积一切资粮,造就他人的欢乐,自然成就了生生世世增上生的资粮。因为痛苦是来自烦恼,菩提心以利他为主,不希望他人痛苦;为了断除他人的痛苦,那当然去寻找他人痛苦的根源,而获知这一切来自真实执着,于是修习空正见的道理,学得空性,使他人不只断烦恼,连烦恼留下的习气皆可一并断除,这就是菩提心可以使我们生起一股无比的力量,而去追求决定胜,所以菩提心是决定胜的根本。菩提心不但能去除暂时障碍,而且可以去除究竟的障碍;不只是暂时获得安乐,也能使我们将到究竟的安乐。菩提心是净罪积资的最佳工具及方便法门。如同入菩萨行论说:「多劫佛深思,见此最饶益,众生依于此,顺利获胜乐。」「导师以慧观,见彼最珍贵,欲出三界者,宜善持觉(菩提)心。」多劫的观察,只有菩提心。宗大师在摄颂也说:「一切资粮由菩提心积聚,一切罪障由菩提心净除。」所以菩提心虽极力的做利他事,但事实上自利却随顺成办,这是其善巧原因之一了。 2.2.5 菩提心 :第五段 如果领纳了菩提心的教授,当然在经论中多数都谈到菩提心,律学中较少涉及菩提心,但说律学者也因菩提心而说。所以佛陀的教典完全是菩提心所摄,其一切事业之广大,也皆因菩提心。龙树菩萨及其大弟子们,皆视菩提心如自己生命一样珍惜去行持,也发誓虚空未尽前,一定要好好利益众生。虽然我们不一定可以任运而起的菩提心,至少可以在这方面多多的思惟,因为人有智能,如果想得有益的人生;对自己有利益,就应该好好运用自己的智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那只有发起菩提心了。这一生即可成为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止对此生有帮助,依由菩提心力使后世,乃至生生世世都能更加安乐,而最后达到究竟的安乐。有时我会半开玩笑地说:生为菩提心而生,死为菩提心而死。不管欢乐或痛苦,皆观想菩提心,因为欢乐时观想菩提心是很有帮助的。一般人在欢乐或兴奋时很易生起慢心,如依菩提心可摧毁这种傲慢心。而苦时遇到内外恶因缘的聚合而使我们身体受到苦痛,此时如能观想菩提心力,而想在虚空未尽之前,能好好地去服侍众生,而此心力是无比的,绝不会令我们沮丧。所以欢乐或痛苦时皆观菩提心,生时死时皆观修菩提心,可以促使后世有良好的资粮和因缘,生生世世在菩提道上。真正观想菩提心,才是应用了人类真正的智能。 如果菩提心的修持是需经长时间的修学,在修持上需观修平等舍,对亲怨没有任何区别。再观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意乐而成就菩提心等七因果。这是一种修持。另外爱心的修持是依自他换的方式,而修取舍,增上意乐而最后生起菩提心。不管依何种方法修持,总之其根本就是大悲心。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为悲心作了礼赞文:「悲心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就是认知大悲有益于成佛的初中后三者。如果有了悲心,就会想到利他,把众生的责任视为己任,这种清净意乐的生起。 为了使悲心生起,须真实的去爱一切有情,这是生起大悲心的主因之一。至于如何真正的去爱护一切有情呢?这就是要经由七因果或自他换的方法,相互观修才可以成就。第二点是要了解众生所受的痛苦;一般人都具有悲悯的心态,看到可怜的、遭遇悲惨的人才会产生,但这是偏党的,不是真正的大悲心,因为对有钱有势的大,我们不但不悲悯他,反而羡慕他、或嫉妒他,此时更无法生起大悲心了。可是实际上仔细想,他们也在行苦中,随着烦恼而漂泊苦海中。如果对行苦的内容,仔细思考时,就会了知一切都是受烦恼控制,既然如此,就没有什幺吉祥之事,值得我们去欣喜,应该悲悯他们才对,因为他们也是烦恼的仆人。通过如此思惟,生起悲心。 如果不认知真正的痛苦是什幺?那要真正生起大悲心是很困难的,虽然凡夫怜悯心是有,但大悲心却是无法生起的;不管众生对我们好或坏,无关紧要的,想他受到烦恼的控制,此时即会起悲心,这才是重点。通常对自己仇敌,如果没有大悲心,此时是很危险的,因为偏党的关系,不只无法生起悲悯心,甚至还会伤害他。无论对方对我们如何,其实在我们面前的众生,都是希望离苦得乐的,如此心态是一致的。其实更应该感激我们仇敌,如无他们的出现,我们就失去修忍辱的机缘,所以他们给我们恩惠,使我们可以修忍辱。如入行论中说:仇敌是有恩于我们,因为这是修忍辱的因缘。这是很重要的。平常修慈心悲心时,如能针对仇敌而观想,生起悲心,而对其它有情生起悲心就不难了。刚开始观修时,要他想到行苦,轮回的痛苦,从自身去体会,而能完全厌离这种痛苦时,再去爱护一切有情。此时观想,需先从个别的境去观,再慢慢延伸到一切有情,之后将自身体会的痛苦,转到别人身上,而慢慢生起悲心。如果随着悲心控制,所造的一切业皆是吉祥的,如果真能这样那幺随喜。但事实上,我们是被烦恼控制,是烦恼的仆人,是三毒的仆人。 经过如此思惟,了知我们都受烦恼控制,因此生起悲心。宗大师说出离心及菩提心二者的次第是决定的,能辅助此二者唯有空正见;依由智能寻求空性的道理之后,不只帮助生起皈依的心量,甚至对出离心、菩提心都有很大助益,有益于一切的修持。此是依上根器者的修行而言,对下根者则另当别论了,可是大乘经论多为上根者说,所以在此说明三主要道的修持。 2.2.6 菩提心 :第六段 宗大师曾说远离了内心的喧哗,而到一寂静处,专注修行。此颂「子当依静勤精进」,虽是为其弟子而说的:「心子啊!要好好的精进修学。」而实际上是在暗示勉励我们所有的,追随宗大师的弟子们,要努力精进的修学。他是如此以悲悯和智能之心所说的劝言,我们应该谛听,铭记于心,好好学习。对经论内容先好好的听闻,而反复思惟,便会由思所生慧,同时积资净障,如理思惟,作为观修反复的串习,而生起修所生慧,以自己的三门相应于所学内容才最重要。正如阿底峡尊者说:「如同日月般的菩提心,纵使要用多少劫,我也必须修学。」意即如太阳般的胜义菩提心,如同月亮般的世俗菩提心,二者都是需要修学的。如想澈底离苦得乐,才能消除究竟的痛苦;因为究竟安乐的果位即是二身,自利法身及他利色身,二者就是智能及福德二资粮,就是胜义和世俗二菩提心。如果有人说只要三年又一个半月闭关,生起菩提心,这样就算可以了,如果没有生起菩提心就放弃它,这种想法完全错误的。即使多少劫的时间修学,也必须决心修下去才是。经典中说能成就佛果的唯一道路只有菩提心,为了其资粮,出离心、空正见的助伴,都须好好思惟。其心力带给我们勇气,会觉得慢慢接近生起菩提心和空正见。以我个人而言,虽无自然任运而起的菩提心,也无空正见,但练习刻意生起菩提心,有强烈的信心,而了知这确实是我的决定。在此劝各位法友们,一定要精进去做,听从宗大师的苦劝,不要想现在时代进步,一切只要按钮,就可达成。好象菩提心证量同样可以按钮,马上可以生起。事实外物和内心的修持不同。外在的古人做的,后人可以接着承担继续做,内心要依赖自己从开始到终了,不是承接前人,所以要下决心,不论多少劫也要坚持努力下去。 由于对菩提心的观修及行苦的思惟,自然有希求心,不管自己或他人皆可以脱离烦恼、痛苦,而生希求心,希望永远再没有痛苦。虽烦恼力量很强大,但我们可以克服它的,因为它是暂时性的,如果对治力增强,依靠对治力是可以断除的,自己或他人的污垢是可以断除的。如果由自已去帮助别人,断除一切的烦恼时,由于自己本身没有能力,因为自己也受到烦恼的控制,由一个受烦恼控制的人去帮助别人,由烦恼中解脱出来,是不可能的。那只是暂时性的帮助而已,对究竟而言是绝对办不到的。就如同噶当派的格西们说:如一位爱子的母亲,本身如不会游泳,她即没有能力救助溺水的孩子一样。所以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为了真正使他们能由烦恼仇敌当中获得救护,所以我必须成就无上菩提,先让自己由烦恼中获得解脱;成就无上菩提之后,才有能力救护他人。一定要先成就无上菩提的原因,是我们要教他们了解何谓所断?何谓所取,能够依据个人不同的根器和希求,说最适合他们的法,依由此法去救护他人的。为了了解一切众生根器之所需,就必须先证得一切遍智,这就是佛陀的智能了。所以「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我们必须成就无上菩提。」这种心必须让他生起。当我们生起此心时,并不是说思惟理由,此心即生,而不思惟理由则此心不生,并不是这样。不管你思不思理由,只要遇到一种小小因缘,即很自然的产生,而生时,好象是由心中有一疼痛的感觉而生起,这就是自然任运成就的菩提心。如能生起如此的菩提心,这样称为大乘资粮道;而能够生起这种心的人,就是为大乘资粮道的修心者,也就可以称为菩萨了,所以菩萨要具有菩提心。 2.2.7 菩提心 :第七段 如果生起菩提心之后,希求之心:我永远都不放弃它。作这种承诺,即称为愿心仪轨。透过一种仪轨的方式来承诺自己永不放弃的心。在前方导师释迦牟尼佛像,观为真正导师释迦牟尼佛,他的四周即为佛涅槃而继承佛法位的七阿罗汉及其四周还有南瞻二部六庄严等,四周尚有藏传,汉传一切的大师,大成就者们安住于前方的虚空,而自己的四周有遍虚空有情。对前方的资粮田,生起信心,而于四周的有情生起悲心,之后促使自己的意乐生起菩提心之后,为了集资净障之故,以七支供养(集资净障仪轨的最精华浓缩)来念颂。 导师释迦牟尼佛,开始也是和我们一样,完全受烦恼控制的仆人,不只如此,也造作了许多的罪障,而后遇到善知识的引导,再加上个人对佛法的研习,主要观修菩提心之故,而得到究竟的佛果位。于是在人寿百岁时,来到了世间,在印度弘扬教法。同样的跟随他的,如龙树父子等大弟子们,为何能在众多的凡夫当中,显现得如此突出,和回异的功德呢?其原因是他们都能如是的追随导师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而专心研习菩提心的观修而获得证量的。 因为依由如来藏,在前方资粮田,即是依如来藏加上精进力,而观修最后获得证量的。今日,我们也有同样的如来藏,即是:「我们的心并非是真实有的,自性空的。」因为心是自性空的,所以我们有如来藏,只要我们努力精进的学习,将前方的资粮田,观成最佳的模范,好好的效法他们,一定可以如前方资粮田一样获得同样的功德,这是可以达成的。 于是现在我们祈愿,在我们前方的资粮田中的种种功德,愿十方有情也能同获得。为了四周的一切有情众生,使之远离痛苦,得到永恒的安乐,于是念「皈依」及「发心」。愿已发心的使之坚定,而发起强烈的菩提心。 希愿度脱有情心,诸佛正法与僧伽, 直至圆满菩提前,我与汝等恒皈依。 具足慈悲与智能,为利有情我精进, 今于佛前诚敬住,发起无上菩提心。 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净除众生苦。 所皈依的对象即是诸佛及佛子们,他们皆以此路径修学,而步上菩提大道的,然后登地,最后成就佛果位的。今日我们以此难得的机会,像诸佛菩萨一样走上同一条道路。一般西藏的上师们说:当我们觉得一切很安适时,就会想到去念佛修行,但当不如意时,这一切完全拋在脑后,(有一偈颂文是在描述这种心态的)。事实上「法」就如同一种药物,如果生病时,不去服此药,而只是对此药物作分释,这岂不是很荒唐吗?同理可推,菩提心是用来对治,当我们遇险难——造作罪障时,为避免此难而观修菩提心。当烦恼即将生起时,观修菩提心来对治它。因为法是过患的对治,所以须适时的应用它。现在大家在心续上皆已种下了一颗菩提心的种子,希望好好的去培养,让它茁壮成熟。就像过去诸佛一样,如果我们也能依法而行时,也可以成就的。由无始以来,发心并非无法可行,只是我们不去作罢了。从今起努力坚持下来,那发心就不会离我们很远了。 2.2.8 菩提心 :第八段 要成佛所希求的是大菩提----一切遍智。是其心意识的一种功德,在佛地有佛陀身口意三功德,和凡夫的身口意粗细是差很多的。一切遍智之功德所依处是非常细微的身,此身在一般密学中,尤其是无上密中是指非常细微的,即是佛身一切遍智之所依处。依由此身是语的根本,而由此而现佛语的,即佛在佛地,其身口意三者是无二的状态,属于同性。在密集金刚的本续中曾提及三密无二之意。此中之密意是指:完全超越凡夫所能了解之范围了。如不可思议之状况,所以称为三密无二。其之所以于虚空未尽之前而可以永远安住,是因为菩提心之故。在菩萨们行菩萨道时,依由其发心,愿力的助缘,要渡尽一切有情众生。所以当其成就三密无二的功德时,皆成了无尽的状况了。虚空是无止境,所以又称无尽三密庄严轮;在佛地时,此三密无二也是因缘法、有为法,所以也需有近取因,俱生缘才可以成办的。虽然般若经曾说成佛的方法,但这幺精细的并未说明,在续部下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也未提到,此最细微的风之说,只有无上密中才有。因为在般若经中说:成就一切遍智需依无漏根本定。即缘空现观的智能,才能成办法身;依由六度万行的资粮成办庄严报身,即佛之功德。但是如仔细的追问,就无详细及圆满的答案。不只显教,就是密教下三部也未说明。所以在无上密中所述三密庄严轮,经仔细思惟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次第也很严谨的。如显教说的根本定,在无上密有更详细的说明:必经有更细微的无漏根本定,和佛陀的身口无二的,此是建立在「俱生原始之光明」之上的。在最细微心识之状态下去观想现证空性的,由此种无漏根本定,成为与佛陀身语无二的根本定。在无上密中所谈及依由俱生原始光明的修持,来成办一切遍智,因此而提到本尊瑜伽的修法。意即由俱生原始光明之心识缘空的空证智能。之后现为本尊,再将本尊想为空性,这是其根本修法。 如同前说,菩提心的生起,有其固定的基础,一定的次第。同样的,无上密的修持,也必须从下三部的串习,基础奠定后,才有可能修无上密的成就。如果以为无上密代表一切密法的话,那我就不用说下三部了。 接受金刚界的修持目的,是为了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而空正见要断所知障需有菩提心的摄持,这是龙树菩萨不共的意趣。依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是无法断除所知障,只能去除粗分的烦恼,而对于真实执着相应的烦恼则无法断除。再者如果对显教基础都不认识,尤其是对空性理念都没有时,那很难了解到密的殊胜,更不用说密的成就了。 2.2.9 菩提心 :第九段:空正见 我一直强调空正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学密法;如果各位慢慢学习有关空性论典,那就非常好,也非常重要。在入行论静虑品中曾说爱我执和爱他心的一种诤论,最后会感觉爱我执是一种自私的心态而已,没有任何很好理由证明必须爱我,可是爱他心却有无穷尽的理由,来强调必须爱他之心。「实执诤论」即是实执与无我智能之间的诤论,二者之间的辩。当我刚开始看到此论时,就觉得很好,内心顿感喜悦,于是于瑞嘉仁波切处接受此论。虽然我未完全获得第四世班禅喇嘛所有论典,但这部实执诤论的口授传承我得到了,但没有论典教授传承。所以我想在此为各位解说,佛智论师主要是观修无我瑜伽,他也有许多无我的诠释,对中观正见也着了很多释论。他是位大修行者,一直在深山闭关修行,在著作中,常会看到一些宁玛派的专有名词。可见其本身对噶居、宁玛的教法也有修持,虽然以格鲁派教法为主,但无有分别的修学其它教派的教法,因而深深的影响他的弟子,即第四世班禅喇嘛。他曾经说过,不管是大手印、中观都好,不管取何名字,如以通达五教的学者眼光来看,虽具有不同名称,但其究竟意趣是无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