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海集二 第三:静虑品 2 释正文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海集二 第三:静虑品 2 释正文

 

  二、释正文

  发起精进已,意当住禅定;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

  第七品发起精进後,接着应该把心安住在禅定上,因为昏沈掉举,心意散乱的人,即使精进也会陷入烦恼的重围,危机重重。所以具足精进,缺乏静虑还是很危险。

  身心若远离,散乱即不生;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

  远离世间贪欲,散乱将不会生起。俗虑指世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法等贪欲。世间包括情世间、器世间。

  贪亲爱利等,则难舍世间;故当尽弃彼,随智修观行。

  贪恋亲朋好友、名闻利养等等世俗事,就很难舍弃世间八法等贪欲,也无法远离散乱。应该傚法智者,舍弃贪欲,致力於观修。思惟亲友、名利与我们的利害关系——内心遭受极大痛苦时,亲朋好友无法直接减少我们的烦恼、断除忧虑,一旦无常到来,谁也无法替我们承担痛苦,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走。名利无法增长功德,无法帮我们得到究竟安乐,反而造成内心更大的伤害,惹来更多的烦恼。

  亲友本应互相关怀照顾,但是过度贪恋是否有益呢?贪着名利有何过患呢?透过以上种种思惟,断除贪欲,跟随智者修行。

  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知已先求止,止由离贪成。

  一切痛苦的来源是烦恼,要离苦必须断苦因。依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即止观双运,才能永断痛苦的根源—烦恼。为得究竟安乐,止观双运之前,必须先获得身心轻安的奢摩他;想修成止,必须远离贪欲。

  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

  观想自身的寿命、受用与他人等等,每一刹那都在坏灭,所拥有的时间极为短暂,彼此都是无常,不必互相贪着。由於过去累积许多恶业,流转恶道几千生,也没有机会见到原本贪爱的人。因为贪着此人,造作许多恶业,既见不到所爱的人,何必受用短暂无常的安乐,招感千百世的痛苦呢?

  未遇则不喜,不能入等至;纵见不知足,如昔因爱苦。

  见不到所爱的人,心裏就闷闷不乐,如此不可能平稳进入三摩地。即使见了面,也不会满足,仍然像以前一样,永远因得不到所爱而痛苦。很多的痛苦,都是因为贪心、瞋心造成的;以眼前经验而言,瞋心造成的是直接的伤害,贪却不会。对人或事物产生喜爱,觉得可以接近此境,乍看感觉是美好的,也许认为贪心无任何伤害。但是仔细观察,慈心是百分之百的利益他人,关爱他人,纵使他人不配合,也不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贪心则是由非理作意,不断的幻想对方的好处,不断的产生增益的好感。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强烈贪心生起时,必有真实的执着存在;非常喜爱某人或物的当下,必定会很独立、很坚实的去执着所贪之境。完全真实的执着对方的好时,当他没有配合或有一点点过错,马上产生反感,生起烦恼。可见贪心也是主要的仇敌,与瞋心一样会使我们堕入三恶道的。

  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

  若能透彻了解无常和苦的性质,就不会贪着有情的无常、苦、空。在强烈贪着之下,无法看清真实,障碍了实性眼(看到真实状况的智慧之眼)。因为贪心,不会去了解痛苦的性质,也无法生起出离心,不想修学菩提心、空正见。若快乐犹可得也就罢了,但是终究流转三界,忧愁痛苦。无始以来,一直想离苦得乐,但是都无法得到究竟安乐,假使未来依然如此,将永远在痛苦深渊裏。

  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无常众亲友,亦坏真常法。

  眼前花花世界迷人眩眼,很难让心收摄安住,又一心思念所爱的人,此生将毫无意义的虚度!不了解无常苦的性质,光是贪恋亲友,不只带来痛苦,而且破坏了对永恒真理的了解。

  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心欲赴圣境,何需近凡愚。

  此处凡愚,藏文指十岁以下的幼童,智慧未达标准的愚痴孩童。常云:圣者在彼岸,凡夫在此岸。凡夫在轮回的此岸,圣者在出世间的彼岸,接近圣者必定远离此岸,超越世间智慧。一直在轮回的我们,唯有看到此岸,是凡愚的行为,孩童只管暂时,不知未来,只追求眼前暂时快乐,不为究竟快乐着想,将会造作许多恶业,堕入三恶道。内心若希求圣者解脱境界的彼岸,何必接近凡夫的此岸呢?

  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喜处亦生瞋;凡夫取悦难!

  忠告则生瞋,反劝离诸善;若不从彼语,瞋怒堕恶趣。

  不要过份贪着亲友,因为往往为了小小因缘得罪了,刹那间由密友变成仇敌。既然不是永远美好,随时会改变,何必贪着?如果对世间人说:「为了究竟安乐(喜处),不应贪着今世快乐。」世人反而生起瞋恨心,凡夫真难侍候啊!

  忠言劝告,不但引起瞋心,还会反劝我们离开善行。例如:早睡早起精神好,有益於观修,但是室友可能会报怨,太早睡觉如乞丐,早上正好睡眠又被吵醒。若不听从无理之言,对方很容易瞋恚,又担心他们堕入恶趣,所以真的很难令凡夫欢喜解脱之道!

  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逆耳更生瞋,处俗怎得益?

  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容易生嫉妒心;听到赞美别人时,表面可能虚伪附和,内心多少都会吃味。遇到与自己相等的人,又想竞争。正面的竞争是需要的,透过竞争可以带动学习精神,相互增长、促进向上。但是为了自身利益,用尽心机诋赖、欺骗他人,阻挡他人进步并使之落後,此乃负面的恶性竞争。轻视卑微贫寒的人,傲慢的颐指气使;奉承有财有势的人,如小狗般的巴结讨好。这是极为不当的行为,应该注意!受人称赞时,骄慢自满,也许别人只是哄你假装赞美,自己马上洋洋得意,听到忠言却生起瞋心,何时能从这种人得到解脱的利益呢?

  伴愚必然生 自赞毁他过,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

  时常与愚童般的人来往,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赞叹自己,毁谤他人的过失。与愚稚人一起,所看所听皆是愚痴的言行,不知不觉自己也耳濡目染,所追求更是相应於世间的愚稚欢乐。所造作的一切,将不是善事,因此应远离恶友、恶知识。如祖师大德说:何谓恶友?并非头上长角、青面獠牙,恐怖狰狞。恶友可能面目和善、笑容可掬,甚至乐易帮助你、让你快乐、想与你常伴左右等好的意乐。但是由於智慧不足眼光太狭隘,反而带给我们负面的影响。

  是故近亲友,徒然自招损。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

  故应远凡愚,会时喜相迎,亦莫太亲密,善系君子谊。

  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

  与亲友交往频密,只会招引个人的损害,对於修行毫无助益,而且我们也无法帮助他们追求世间乐。

  因此,应远离愚稚凡夫的纠缠。假使遇到了,微笑欢迎并且善待他们,但绝对不要太亲密。也不可因为他们造作愚稚行为,轻视唾弃他们。最好维系着尊敬,但保持距离的君子之交。如蜜蜂只专心采蜜,不重视花朵,淡然处之。

  吾富受恭敬,众人皆喜我。若持此骄慢,殁後定生惧。

  故汝愚痴意,无论贪何物,定感苦果报,千倍所贪得。

  故智不应贪,贪生三途怖。应当坚信解:法性本应舍。

  我相信大家会认为生活条件优渥,生计无忧好修行,很多人有此想法。可是因这种想法而刻意贪着钱财,原本为了修行而累积财物,却造了三恶道之苦。因此,不要贪着带不去的钱财,而带来更多的痛苦。

  此偈颂中文第一字「故」,是因此之意。昆奴仁波切说:「乐」,由这种快乐,幼稚的孩童们!由贪着短暂的财利,将感得远比所得还多的苦报。「若贪今世乐,可感千世苦。」实在不值得!

  智者不应贪着名利,容易产生五邪命,若是为了僧众,还好,千万不要为了个人。经云:以不清净的意乐筹款,再以不清净的金钱供养,等於没有供养。不如以「依教奉行」供养三宝,功德更殊胜。另一个理由,财物是无常的性质,终究需弃舍的。应当生起坚固的信心,不要再贪着。

  纵吾财物丰,令誉遍称扬,所集诸名利,非随心所欲。

  纵使自己财物丰裕,美誉扬名十方,努力积聚的名利,也无法随心所欲带至後世。

  若有人毁我,称誉何足喜?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

  有人毁谤就痛苦忧伤,有人称赞就欢喜高兴。世间八法真的很狡猾,明明我正在劝大家,内心的世间八法也在悄悄蠢动,这时我会想——我是跟随佛的平凡比丘,不应有如此想法。透过思惟方式遮挡世间八法,当我们稍一不留意,它随时就会入侵,使内心产生烦恼。导师释迦牟尼佛的六年苦行像,对我个人有很大的启示及益处,我复印一张至今仍常放身边。如同弥勒日巴所说,假使修学者光修快乐佛法,是不会有成就的。很多祖师大德也说:假装苦行的样子,所修却是快乐佛法,绝对无任何成果。因此为了成办佛果,就需要苦行。

  思惟有人赞美,何必欢喜,还是有人会毁谤我们呀?有人毁谤,也不必痛苦,因为也有人赞美我们呀?

  有情种种心,诸佛难尽悦,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

  有情的希求和根器皆不同,圆满一切功德的佛,也无法满足每一位众生,更何况像我们如此愚昧幼稚的凡夫?我们不必为此忧虑,何必让人人都称赞呢?以这种方式思惟,免得自己因为太多的赞美而欢喜,产生傲慢心。

  以清净意乐努力去做,纵使全世界的人帮助我们,也不必低声下气。若内心是染污的意乐,别人再如何赞美,也是自己骗自己,更何况自己是骗不了自己的。佛教重视因果,自己所作应由自己承担,真正的证人是自己,因果不是选举,以投票决定果报。经云:自己是自己的证人,自己所作将感得何种果报,唯有自己知道。

  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性本难为侣,处彼怎得乐?

  如来曾宣示:凡愚若无利,郁郁终寡欢,故莫友凡愚。

  瞧不起贫穷的苦行者,喜欢富裕的修行者,不结交真正该结交的朋友,结交不该结交的朋友,怎能得到安乐解脱呢?

  诸佛如来曾开示:凡夫若无法获得足够的名利,就会感到痛苦。因此,不要与恶友交往。

  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何时住树下、岩洞无人寺?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

  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

  前面说过远离喧哗散乱等过患,此三偈是思惟居住在安宁平静之处。

  若住森林中,树木、飞鸟、走兽,不会发出烦恼刺耳的声音,可使内心平静安乐,我何时能与牠们共住?

  我何时能住树荫下、岩洞中或无人的空庙,心不眷恋亲友,断除世间诸贪着。噶举喇嘛说:所谓「眷顾」,就如同乌鸦飞走,不留任何足迹。我们应该学习,该安住时就安住,该离开时就离开,无任何罣碍,轻松自在。

  何时能迁居至大自然居处,对於地方无任何贪着,我们何时能自在的修行呢?

  何时居无惧,唯持钵等器、匪盗不需衣,乃至不蔽体?

  不是身躯居住在无人之岩洞或树下,而仍旧拥有众多的财物。应在居处只留下钵等,连匪盗都不屑的必须品;也不必费心为无常的身体,保存许多的衣服,只需要三衣。比丘可拥有钵及三衣,其余之物,戒律上说,可以观想是大家共同所需,不可保留自己受用。人应知足,未拥有时想拥有,是贪;有了还想要更好的,也是贪,永不会满足,所以比丘的受用与器具有限定,就是应该少欲知足,这是一切宗教共同修行的目标。

  何时赴寒林,触景生此情:他骨及吾体,悉皆坏灭法。

  应该断除对身体的贪着。拥有健康的身体很重要,但是因为贪此身而过份的妆扮,却是多余的。我们的身体终究会到弃屍的寒林,想起此景,已死的屍骨与我们的身躯,皆是坏灭性质,何必贪着!

  吾身速腐朽,彼臭令狐狼,不敢趋前嚐;其变终至此!

  四念住的观修,观身不净、无常坏灭性,反覆思惟——舍断对身体的贪着。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後各分散,更况是他亲?

  断除对亲友的贪着。生时孤零零一人,身心是连在一起的,可是死後,身心必须分开,因此并非永恒并存。身心都如此,何况与我们身心原本就相异的亲友?

  生既孤独生,殁复独自亡,苦痛无人摊,亲眷有何益?

  生时,孤单的出生;死後,也只能独自的死去。死时因为四大分离,面临极大的痛苦,这时亲朋好友本应帮忙,但是事实却无法分担任何痛苦,而且还会障碍解脱之道。既知如此,何必贪着亲眷呢?

  如诸行路客,不执暂留舍;如是行有道,室应恋生家?

  观待亲友好比旅途上的过客,旅客不会贪执暂时休憩的房舍;同样的在三界轮回的众生们,何必贪着亲友和故乡?

  不待众亲友,伤痛且哀泣,四人掮吾体,及时赴寒林。

  往生时,亲友都围绕在旁边哀伤哭泣,有四个人把我们的遗体扛起,丢在尸陀林,既然最後终究到寒尸林,为何不现在就利用去修行呢?

  无亲亦无怨,只身隐山林;先若视同死,殁已无人忧。

  四周既无人,哀伤或为害,故修随念佛,无人扰令散。

  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

  趁未死之前离开亲眷,独自一人隐居在寂静的山林中;纵使死了,四周也无人为我们忧愁痛哭。如此将不受干扰,依所修持、串习之力量,内心平静安详的走。

  一人独居安静无喧哗处,舍弃一切妄念,既容易生活又不受伤害,可以努力修习奢摩他。远离散乱昏沈,专注於善所缘,精进修学三摩地,以止观双运制伏一切烦恼。

  接着应该观修不净观等所缘行相。

  尽弃俗虑已,吾心当专一;为令入等至,制惑而精进。

  我们应断除尘缘,尤其是对於五欲的贪着。成办三摩地的最主要障碍是散乱,散乱属於贪欲之一,五根缘色声香味触产生贪欲。在此要断的贪欲指不净的YIN,男士应断对女士五欲的贪着,女士亦同。

  对於佛教的出家众,不净观的思惟非常重要。以在家众而言,并非要求完全断除对YIN的贪欲,而是不可太过份,应保持平衡;男女之间的贪爱,如果起伏太大,婚姻很容易破裂,平凡的爱稳定发展,可以长久又美满。不净观对在家修行也有帮助的。

  现世及来生,诸欲引灾祸;今生砍杀缚,来世入地狱。

  减少世间享用的贪着,别太在意外在的财物。俗话说:「知足常乐。」虽然很贫穷,但内心满足的缘故,所获得的快乐是最富有的。反之,财物已经很多,内心却永远不知足,贪得无厌,所获得的快乐是贫乏的。因此真正快乐的多寡,是以内心的满足作衡量,非外在的财利。

  月老媒婆前,何故屡恳求?为何全不忌,诸罪或恶名?

  纵险吾亦投,资财愿耗尽;只为女入怀,销魂获至乐。

  除骨更无余;与其苦贪执,非我自主躯,何如趣涅槃?

  始则奋抬头,亲近羞垂视,葬前见未见,悉以纱覆面。

  昔隐惑君容,今现明眼前,鹫已去其纱,既见何故逃?

  昔时他眼窥,汝即忙守护;今鹫食彼肉,吝汝何不护?

  既见此聚屍,鹫兽竞分食,何苦以花饰,殷献鸟兽食?

  若汝见白骨,静卧犹惊怖,何不惧少女,灵动如活屍?

  昔衣汝亦贪,今裸何不欲?若谓厌不净,何故拥着衣?

  粪便与口涎,悉从饮食生,何故贪口液,不乐臭粪便?

  嗜欲者不贪,柔软木棉枕,谓无女体臭。彼诚迷秽垢。

  迷劣欲者言:棉枕虽滑柔,难成鸳鸯眠。於彼反生瞋。

  若谓厌不净;肌腱系骨架,肉泥粉饰女,何以拥入怀?

  汝自多不净,日用恒经历,岂贪不得足,犹图他垢囊?

  若谓喜彼肉,欲观并摸触;则汝何不欲,无心屍肉躯?

  所欲妇女心,无从观与触,可触非心识,空拥何所为?

  不明他不净,犹非稀奇事;不知自不净,此则太稀奇!

  汝执不净心,何故舍晨曦,初启嫩莲华,反着垢秽囊?

  若汝不欲触,垢秽所涂地,云何反欲抚,泄垢体私处?

  若谓厌不净;垢种所孕育,秽处所出生,何以搂入怀?

  粪便所生蛆,虽小尚不欲,云何汝反欲,垢生不净躯?

  汝於不净身,非仅不轻弃,反因贪不净,图彼臭皮囊。

  宜人冰片等,米饭或菜蔬,食已复排出,大地亦染污。

  垢身浊如此,亲见若复疑,应观寒屍林,腐屍不净景。

  皮表迸裂屍,见者生大畏;知已复何能,好色生欢喜?

  涂身微妙香,栴檀非她身;何以因异香,贪着她身躯?

  身味若本臭,不贪岂非善?贪俗无聊辈,为何身涂香?

  若香属栴檀,身出何异味?何以因异香,贪爱女身躯?

  长发污修爪,黄牙泥臭味;皆令人怖畏,躯体自本性。

  欲如伤己器,何故令锋利?自迷痴狂徒,呜呼满天下!

  寒林唯见骨,意若生厌离,岂乐活白骨,充塞寒林城?

  复次女垢身,无酬不可得;今生逐尘劳,後世遭狱难。

  少无生财力,及长怎享乐?财积寿渐近,衰老欲何为?

  多欲卑下人,白日劳务疲,夜归气力尽,身如死屍眠。

  或需赴他乡,长途历辛劳,虽欲会娇妻,终年不相见。

  或人为谋利,因愚卖身讫;然利犹未得,空随业风去。

  或人自售身,任随他指使;妻妾纵临产,荒郊树下生。

  欲欺凡夫谓:求活谋生故,虑丧赴疆场,为利成佣奴。

  为欲或丧身,或竖利戈尖,或遭短矛刺,乃至火焚烧。

  以上的主要涵意是观修不净。如果贪着的是身体,为何不贪着死屍,同样是裸体,有何差别呢?为了追求异性,不惜花费代价,付出一切,甚至奔波劳碌一生,所累积的却是数不清的恶业,不只今生,死後更会遭受三恶道的痛苦。由异性因、异性性质,接触之後所获得的果,以及男女间的关系做观察,有何值得追求的呢?

  历尽聚守苦,方知财多祸;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

  财物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伤害和痛苦,甚至会令我们丧失性命,故勿贪着!

  贪欲生众苦,害多福利少;如彼拖车牲,唯得数口草。

  彼利极微薄,虽畜不难得;为彼勤苦众,竟毁暇满身。

  诸欲终坏灭,贪彼易堕狱;为此瞬息乐,须久历艰困。

  彼困千万分,便足成佛道。欲者较菩萨,苦多无菩提。

  思惟地狱苦,始知诸欲患,非毒兵器火、险敌所能拟。

  故当厌诸欲,欣乐阿兰若。离诤无烦恼,寂静山林中,

  应该厌离五欲,欢喜的安住在静处。

  皎洁明月光,清凉似檀香,倾泄平在上,如宫意生欢。

  林风无声息,徐徐默吹送,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

  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尽舍护持苦,无忌恣意行。

  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远离诸尘缘,思彼具功德,尽息诸分别,观修菩提心。

  应当完全止息妄想分别,观修菩提心。

  以下偈颂讲菩提心的正修学、自他换的内涵。第八品静虑应与第六品忍辱一起修习,比较圆满。

  首当勤观修 自他本平等;避苦求乐同,护他如护己。

  所谓自他相换,先观自他平等。自己与他人都有离苦得乐的心态;以此同样的理念、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希求的角度观察,自与他是毫无差别的。因此爱护众生应如爱护自己一般。

  手足肢虽众,护如身则同;众生苦乐殊,求乐与我同。

  一个人的手脚虽然分开,但都是身体的一部分,脚受伤,手可以擦药,因此把它们都当成身体的一分来保护却是相同的。同理,众生的苦乐感受虽不同,但追求快乐的意愿却和我完全相同。

  虽吾所受苦,不伤他人身,此苦亦当除,执我难忍故。

  虽然自己所感受的痛苦,不至於伤害别人,但仍然应该努力去除痛苦,因为只要执着身体是我,就很难忍受那些痛苦。

  如是他诸苦,虽不临吾身,彼苦仍应除,执我难忍故。

  虽然别人的痛苦不会转移至己身,但自己的痛苦与他人有极大密切关系,转念间,去除自己的痛苦也应当去除他人的痛苦。

  我应除他苦,他苦如自苦;我当利乐他,有情如吾身。

  如同自己想离苦得乐,他人亦同,去除他人痛苦如同去除己苦;应当利乐众生,让众生快乐如同让自己快乐。

  自与他双方,求乐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求独乐?

  自他都有相同的需求,同样追求快乐的权利。既然有同样的理想、观念、权益,为何要舍弃他人,成办自己的安乐呢?

  自与他双方,恶苦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护?

  自与他都不喜欢痛苦,基本理念既无任何差别,为何不爱护他人如同爱护自己呢?

  可能有些人对於「他」这方面有疑惑,觉得与我们毫无相关的人,不需爱护他;对於有恩於我们的人,必须感恩所以爱护他。假使离苦得乐,必须经由恩人,才愿意付出,那麽自己对自己有恩惠吗?答案是无任何恩惠的,只是与自己离苦得乐有关,再加上自己本身有离苦得乐的心态,自然会为本身的安乐去努力及付出。他人也是同样的心态想离苦得乐,更何况他人的快乐与我们的快乐息息相关,为何不为他人的安乐努力呢?自己的感受与仇人的感受有密切关系,换个角度多为他人着想,就可以让他人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谓彼不伤吾,故不护他苦;後苦不害今,何故汝防护?

  如果今生苦必须今生当下解决,那就与缘起不相关,因为未来苦是未来出生者受苦。若说他人的痛苦不会伤害我们,所以不需爱护他人,那麽未来的痛苦也不会影响现生,我们何必事先防范未来的痛苦呢?

  若谓当受苦;此诚邪思惟!亡者他体故,生者亦复然。

  若说不先防患,来生会受苦,今生的人又不是来生的人,不同生命体,受苦的是来生的人,今生的人又何必担忧?这是错误的解释,一种邪见!其实当一个人的今生结束了,会到来生,虽然来生不是今生,但与今生脱离不了关系。

  又如果痛苦可以当下解决,就远离缘起了。譬如一国的制度若腐败,社会将动荡不安,与此国有关的每一个人也跟着受害;反之,社会若安定,人民也安乐。所以应广泛的思惟自他共同的安乐,而不只是一己之乐。

  若谓自身苦,应由自防护;足苦非手苦,何故手护足?

  如果说,自己的痛苦应由自己解决,不相关者无法帮忙,那麽脚痒就不该用手去搔痒罗!事实非如此,脚痒手自然会帮忙搔痒,因为两者皆为身体之部分。

  若谓此非理,执我故如此;执自他非理,唯当极力断。

  第九十八偈有人认为来生和今生是同一续流,故所言有理;但手解决脚的痛苦,手脚却是分开的。第九十九偈破除邪见。此偈颂则回答,因为手脚都是很独立的「我」的一部分,属於真实「我」的部分,因由这种我执,手可以去除脚的痛苦。倘若我们如此去思惟(几乎人人会有的感受),这是一种真实的执着,颠倒错误的想法。实际上,并无任何真实的自和他。因此,是应该断除的观念,而不是刻意的培养,不应用此理由去立宗解释。

  尚未听闻自他换的利弊之前,以不偏党的心态去看自己和他人,会认为自己比较重要。针对此观念,透过自他换的教学,慢慢会感觉到他人是比较重要,爱他利多,爱我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接受了这些理念,明明知道爱他非常重要,但是还是会忍不住爱我,并不会太在乎他人,为什麽?因为我们会认为:是的!应该关爱他人,为他人牺牲奉献,可是我又……。这表示我执的力量太强,也就是被真实的执着所覆盖。

  心续与身聚,假名如军鬘;本无受苦者,谁复除彼苦?

  此偈破除我执。我执不是以发愿或回向可以断除的。无明是颠倒的执着,执着有真实存在的境,执着与实际不符合的道理。假使透过真理了解真实的状况,以及无自性的道理,断除了自性,原本所执的观念就消失,变成空洞洞的感觉。因此必须认识真理的最究竟性质——空性,才得以断除颠倒执着。

  心与身、自与他等等的万法,就像森林、军队、念珠一般,只是因缘和合取名为有,唯有依靠意识取名而有。如:森林;指着一棵棵的树,找不到整个森林。念珠亦同,一颗颗珠子是整串念珠吗?不是。若一颗颗珠子是一串念珠,那一百零八颗念珠不就是一百零八串念珠。此外,与这串念珠毫无相关的另一串念珠,也不是这串念珠。因此,所谓这一串念珠,是由这一串的念珠的颗粒串连而安立,取名为有而已。从它的性质去寻找,找不到任何的真实性,唯有假名而已。

  「我」,是由我的身心而取名的,也就是由我的蕴体所安立的假相而已。对於「我」的认知,我们都是先认识「我」,再认识身或心,实际上「我」是由身心而取名的,次序上颠倒了。好像「我」的认知,不需要依身心安立,但是不依身心安立的「我」是找不到的。「我」的执着,是执着一个真实独立的我,由此产生真实的身和真实的心。

  如果认为我的存在,是先有我,再产生身心,那麽我就是控制我的身心,控制者「我」和被控制者「身心」都存在。两者的关系,真的是能控制和所控制吗?如同我们所认识的去寻求——我和我的身心是一体?还是分开?若是一体,我的身体被切一半时,我变成两个吗?或者当身体坏灭完全消逝时,我就消失了吗?我投生後世,身体也投生了吗?透过这些道理了解,身体和我可以分开。但是如果完全分开,二者毫不相干,当我的身体老化时,岂不是身体老化,不是我老化?这也不正确,因为身体生病或老化,我们必须承认我生病或我老化了。其实我不是身体,身体也不是我,而且两者不能完全分离,这意谓着,「我」是依我的取蕴、施设处(身心)所安立的「我」的相而已。

  当寻求「我」时是找不到的,无论从身或心、任何角落都找不到我真正着落点,因此会觉得我不是实体的东西,空朗朗的感觉。当产生这种感受时,就不会对自己生起贪爱,因为对於「我」的贪着缺少了生起的基础。龙树菩萨在宝鬘论裏也讲到:「士夫非地水,非火风非空,非识非一切。」那麽何谓士夫?这时就要去寻找士夫(我)的假义,可是又遍寻不着,於是再度生起疑惑,我到底在哪裏?「如六界集故,士夫非真实,如是一一界,集故亦非真。」这一偈非常重要,没有马上说:我并非真实;因为找不到并不代表空性。而是先解释士夫是由六大所安立,而我也是存在的,我有生灭的作用,我的产生是由六界所收摄,故我并非真实。寻找「我」的假义找不到,「我」的存在方式是唯名而取、唯识而立。

  下面讲「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道理,此乃中道之义。因此当听到空性时,不是指完全的空,其中还显示「有」的涵意。若言:此法是自性空,因为寻找时找不到。我认为不合理。应当说:此法是自性空,因为它是缘起。由於缘起的道理,梦中的人和实际的人要分开。也了解,独立自在的我是不存在,「我」是依缘起取名而有的。

  当讲到自己和他人时,这是唯有看见而产生的自他,不是真实的从它的性质上有。经典上说,「见」指缘起;「有」指缘起所现的空性的一种性质,不是独立自在的有;由见而现的有,唯见所安立的有。

  刚才有人问,如何分别有的我和没有的我?我的性质不是那麽真实,我的存在唯有见到的假相,具有无常、因果的性质,唯世间共许而有,不是从那方面真实的产生。但是我们看到时,会看到它是实在的,不会看到唯「见」(唯有看到、唯有意识缘取)的部分,觉得直接从对方产生我、从境上产生我。这种我的执着是错误,必须破除,是往昔所造恶习气而看到的。

  独立真实的我与唯识而取、唯名而立的我,在未证空性之前,要分辨其间的差别,非常的困难。我们现在所见的我,会把没有的我和有的我,混在一块儿执着;直至了解空性的道理,通达诸法无自性,再去观世俗幻相,才会以自己经验去体会唯识而取、唯名而立的内涵。这时对於一辈子念念不忘的「我」、佛、轮回、涅槃等等的看法将完全改观,不再像原本讲到任何的词语,都有真实独立的执着。内心保持着中庸的状态,非常正直不会偏党,任何真实情况都看的清楚明了,不增益不损减。刚刚好符合实际的洞悉一切,事实与所见一致,不会非理作意,不会产生贪瞋;又看到因果相观待的缘故,对因果观念产生深信定解。

  如果独立的自他是不存在,我们就应该力断此轮回根本的邪见。

  既无受苦者,诸苦无差别。是苦即当除,何需强区分?

  痛苦的性质本身,没有真实我的痛苦、或你的痛苦、或他的痛苦,没有自他的区别。因为无自性的缘故,痛苦性质是一致,而且性质又不真实,既然同是痛苦,就应当一起断除,何必区分自他?

  不应有此诤:何需除他苦?欲除悉应除,否则自他如。

  诤:既无真实的受苦者,何必去除他人之苦?答:这种诤论是不合理的。同是痛苦,应一视同仁的连众生的苦也一起断,否则自己的痛苦也一起保留不断除。

  悲心引众苦,何故强催生?若愍众生苦,自苦云何增?

  诤:若悲悯众生苦,自己也会痛苦,岂不是苦上加苦?答:不是如此!思惟众生苦,哪有时间管自己的苦。而且如果一个人的痛苦,能承担无边有情的痛苦,是智者的作法,菩萨们是智者,非常乐於取代众生的痛苦。

  一苦若能除,众多他人苦,为利自他故,慈者乐彼苦。

  妙花月虽知,国王有害意,然为尽众苦,不惜殉自命。

  如是修自心,则乐灭他苦;恶狱亦乐往,如鹅趣莲池。

  有情若解脱,心喜如大海;此喜宁不足?云何唯自度?

  故虽谋他利,然无骄矜气。一心乐利他,不望得善报。

  微如言不逊,吾亦慎防护;如是於他苦,当习悲护心。

  反覆的串习,一定可以成办慈悲心、菩提心。我常常提到我个人的经验,三十岁时思惟空性的道理,感觉烦恼可以断除,因此深信涅槃确实存在,绝非捏造,灭谛一定可以成办。那时虽然觉得菩提心很殊胜,但与我之间不是很接近,好像没什麽希望成办。後来反覆读「入行论」,一次又一次的串习,发现菩提心的感受不是字面上的解释,确实有深奥的内涵,当下想完全投入,全心全意的去修持。原本距离遥远的菩提心,如今是越来越接近。

  每一次法会我都说:每一个人皆有相同的基础与能力,可以成办悲心和菩提心,一切的功德都由串习的力量而产生,这是肯定而正确的。努力串习,渐渐地不只想要利益众生,而且非常乐意去做,当全心为他人着想时,内心不会冀望任何果报,以非常清净的意乐成就他人的利益。

  如亲情卵聚,本非吾自身,串习故执取,受精卵为我。

  如是於他身,何不执为我?自身换他身,是故亦无难。

  自身过患多,他身功德广。知已当修习,爱他弃我执。

  众人皆认许:手足是身肢。如是何不许:有情众生分?

  於此无我躯,串习成我所;如是於他身,何不生我觉?

  故虽谋他利,然无骄矜气;如人自喂食,未曾盼回报。

  微如言不逊,吾亦慎回护;如是於众生,当习悲护心。

  怙主观世音,为除众怖畏,涌现大悲心,加持自圣号。

  闻名昔丧胆,因久习近故,失彼竟寡欢;知难应莫退。

  若人欲速疾  救护自与他,当修自他换,胜妙秘密诀。

  人人都想远离痛苦、追求快乐,自他换,是最迅速有效去除自己和他人痛苦的圆满法门。这种连劣根的菩萨都无法容纳的心量,自他换的确是有智慧的人所作的修持。如此殊胜巧妙的秘诀,想断除痛苦就应赶快努力修持。

  贪着自身故,小怖亦生畏。於此生惧身,谁不似敌瞋?

  千般欲疗除,饥渴身疾者,捕杀鱼鸟兽,伺机劫道途。

  或为求利敬,乃至杀父母,盗取三宝物,以是焚无间。

  有谁聪智者,欲护供此身?谁不视如仇?谁不轻蔑彼?

  此四偈讲:应断除对自己的贪着。接着广泛解释爱自与爱他的利弊。

  若施何能享?自利饿鬼道。自享何所施?利他人天法。

  财物方面,四百论云:施舍、守护、清净、增长。由此四次第观待一切财物。

  自己的受用布施光了,还能享受什麽?这种想法是堕入饿鬼道之因。自己享用完了,拿什麽去布施?这种想法可以获得人天的果报。

  为自而害他,将受地狱苦。损己以利人,一切圆满成。

  如果为自己而伤害他人,将会受到地狱之苦。若为他人安乐,损失自己身财性命,此福智资粮将可令我们早日圆满成就。

  欲求自高者,卑愚堕恶趣。回此举荐他,受敬上善道。

  由於高慢轻视他人,不只今生受他人毁谤,後世也会变成低劣的种族,非常愚痴,受他人嘲笑轻视。有位西藏大师曾说:「应该从内心深处,把自己的顶看作大地般,高度永远比别人足下低。」若能如此,内心将是充满谦虚与清净,而且所得的果报是在人天善趣中广受尊敬。

  为己役他者,终遭仆役苦。劳自以利他,当封王侯爵。

  为自己安乐役使他人,来生将成为他人的仆役。若为他人牺牲自己,来生将转为高贵种族,拥有权势地位。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

  何需多费唇舌,一切世间乐,皆由利他生,一切世间苦,皆因追求己利而造成。导师释迦牟尼佛由於利他,圆满一切功德;凡夫由於自利,至今仍在痛苦当中。应该多多思惟利他与自利的差别。

  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

  後世且莫论;今生不为仆,顾主不予酬,难成现世利。

  利他能成乐,否则乐尽失;害他令受苦,愚者定遭殃。

  所有偈颂应当反覆思惟,对於调伏内心有极大的帮助。

  世间诸灾害、怖畏及众苦,悉由我执生,留彼何所为?

  世间一切灾害,皆由我执所产生,为何保留着我执的苦根呢?应当舍弃才是!

  未证空性之前,真实的执着与我执,经常混在一起伤害我们,这股强大的力量分不开来;有实执时,几乎都有我执,有我执时,几乎都有实执。透过空性的修持,真实执着去除了,但是对於我的执着还是存在,也就是视自己比别人重要的爱我执。无论轮回或涅槃,即使没有实执烦恼了,我执都还存在,所带来的障碍,不只轮回中一切的痛苦,也使涅槃时无法透彻了解一切。我执是一切障碍的根源,应当断除!

  我执未尽舍,苦必不能除;如火未抛弃,不免受灼伤。

  我执不舍弃,一切的障碍和痛苦也无法断除。

  故为止自害,及灭他痛苦,舍自尽施他,爱他如爱己。

  努力修学舍弃自己,完全为他人牺牲奉献,如同以前爱自己一般,转移所缘境於爱他人。

  自他换的原则。(以下三偈颂)

  意汝定当知:吾已全属他。除利有情想,切莫更思余。

  自己的身心已经完全属於他人,一切除了利益他人,其他的事不必多费心了

  不应以他眼,成办自利益,亦莫以眼等,邪恶待众生

  不能再用属於别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谋求自己的利乐;更不能用属於别人的六根去伤害他人。

  故当尊有情;己身所有物,见已咸取出,广利诸众生。

  应当把一切众生,安於自己顶上尊敬爱护,把自己一切受用奉献给众生。

  自他换的修学方式。把原本认为很重要的我摆第一,把爱他的我摆第二,作比较性、交换易位的修持。

  对高者修妒:

  易位卑等高,移自换为他,以无疑虑心,修妒竞胜慢。

  蒙敬彼非我,吾财不如彼,受赞他非我,彼乐吾受苦。

  工作吾勤苦,度日彼安逸;世间盛赞彼,身败吾名裂。

  无才何所为?才学众悉有;彼较某人劣,吾亦胜某人。

  戒见衰退等,因惑而非我;故应悲济我;困则自取受。

  然吾未蒙济,竟然反遭轻;彼虽具功德,於我有何益?

  不愍愚众生,危陷恶趣口,向外夸己德,欲胜诸智者。

  对等者修争:

  爱我执的人如何看待与自己平等的人,由此观照爱我执的过患。

  为令自优胜,利能等我者,纵诤亦冀得,财利与恭敬。

  极力称吾德,令名扬世间;克抑彼功德,不令世人闻。

  复当隐吾过,受供而非他;令我获大利,受敬而非他。

  吾喜观望彼,沦落久遭难,令受众嘲讽,竞相共责难。

  对低劣者修慢:

  把第二的我,即爱他比较重要的我,去观待以前认为爱我执比较重要的我,即第一的我,针对此修慢心。(以下四偈前两句)

  据云此狂徒,欲与吾相争,才貌与慧识、种性宁等我?

  故令闻众口,齐颂吾胜德,毛竖心欢喜,浑然乐陶陶。

  彼富吾夺取;若为吾从仆,唯予资生酬,其余悉霸取。

  令彼乏安乐,恒常遇祸害。我执於生死,百般折损我。

  刚才是以易位後的我,针对易位前的我观嫉妒心、竞争心、我慢心,为了使爱我执衰损,想尽办法来对治。

  汝虽欲自利,然经无数劫,遍历大劬劳,执我唯增苦。

  无始劫以来,爱我执给我们带来无量的痛苦,若追随爱我执走下去,必定更加痛苦。

  是故当尽心,勤行众生利。牟尼无欺言,奉行必获益。

  今天开始,依照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爱他胜己的教导,如实地行持,一定获得利益,成果显而易见。

  若汝自往昔,素行利生事,除获正觉乐,必不逢今苦。

  往昔如果修习利他的菩萨行,除了成就圆满的佛果位,今天也不会痛苦了。

  故汝於父母,一滴精血聚,既可执为我,於他亦当习。

  应为他密探;见己有何物,悉数尽盗取,以彼利众生。

  我乐他不乐,我高他卑下,利己不顾人,何不反自妒?

  吾当离安乐,甘代他人苦;时观念起处,细察己过失。

  他虽犯大过,欣然吾顶替;自过纵微小,众前诚忏悔。

  显扬他令誉,以此匿己名;役自如下仆,勤谋众人利。

  此身过本多,德寡奚足夸?故当隐己德,莫令他人知。

  往昔为自利,所行尽害他;今为他谋利,愿害悉归我!

  莫令汝此身,猛现顽强相,令如初嫁媳,羞畏极谨慎。

  坚持利他行,切莫伤众生。妄动应制止,踰矩当治罚。

  修习爱他心,力断爱我执。

  纵已如是诲,汝犹不行善,众过终归汝,届时唯受罚。

  昔时受汝制,今日吾已觉。无论至何处,悉摧汝骄慢。

  今当弃此念:尚享自权益。汝已售他人,莫哀应尽力!

  若吾稍放逸,未施汝於众,则汝定将我,鬻与诸狱卒。

  如是汝屡屡,弃我令久苦。今忆宿仇怨,摧汝自利心!

  若汝欲自惜,不应自爱执;若汝欲自护,则当常护他。

  严厉治罚爱我执,不让爱我执放肆,以强硬的口气责备自己的心识。

  汝愈献殷懃,护此不净身,彼愈趋退堕,衰朽极脆弱。

  身弱欲爱增,大地一切物,尚且不餍足;谁复惬彼欲?

  逐欲未得足,生恼复失意;若人无所求,彼福无穷尽。

  乐长身贪故,莫令有机趁;不执悦意物,厥为真妙财。

  可怖不净身,不动待他牵,火化终成灰;何故执为我?

  无论生与死,朽身何所为?岂异木石等?怎不除我慢?

  奉承此身故,无义集诸苦;於此似树身,何劳贪与瞋?

  细心极爱护,或弃鹫兽食,身既无贪瞋,何苦爱此身?

  何毁引身瞋?何赞令身喜?身既无所知,殷懃何所为?

  若人喜我身,则彼为吾友。众皆爱己身,何不爱众生?

  故应离贪执,为众舍己身;此身虽多患,善用如宝筏。

  不放纵己身,强力制伏己身的贪,免得招感恶业。

  愚行足堪厌,今当随圣贤;忆教不放逸,奋退昏与眠。

  过去一直想尽办法要离苦,但总是依爱我执去寻求安乐之法,所以现在还是在痛苦中,可见爱我执不是究竟之道。这种幼稚的行为可以停止了,今天开始应该改头换面,效法诸佛菩萨的精神,一心精进,绝不放逸,对治烦恼和爱我执。

  如佛大悲子,安忍所当行;若不恒勤修,何日得出苦?

  为除诸障故,回心避邪途;并於正所缘,恒常修三昧。

  我们应该努力修自他换,专心修习三摩地。

  如果觉得修行对自己有帮助,应该持续永恒的修学。我相信日复一日,内心一定会改变,一定有更好的成果,此种感受如同嚐过的美食,甘甜美味充满心中。目前我们读经典,只看到辞面上的内涵,觉得很不错,并没有深入体会。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修持,内心有了经验和感受,再看经典,这时所留下坚固的种子,可以延续到成佛之前,深深影响後世,带来无限安乐。

  我们应寻求真正的快乐之道,努力於道次第,安祥平和的度这一生。

 
 
 
前五篇文章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1 佛法概要

禅门开悟诗200首:第二十九章 德山棒

禅门开悟诗200首:第三十一章 仰山一言说尽山河大地

禅门开悟诗200首:第三十章 洞山万里无寸草

禅门开悟诗200首:第三十三章 临济义玄的无位真人

 

后五篇文章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顺口溜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庚子句

法海集二 第三:静虑品 1 佛法总义

法海集二 第二:安忍品 3 正文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饮普洱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