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11 |
 
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11
讲授:洛桑却佩格西翻译:法炬法师2007/12/13 代表相智的十法已讲解完毕;代表道智的十一法中第一法「道智支分」可分为五,这也已讲解完毕。 请看文,「弟子(道)」。 这是讲「了知声闻道之道智」,略示的「弟子」是声闻弟子。《现观庄严论》的词句「弟子麟喻道」是指「弟子道﹑麟喻道」。「弟子道」是了知声闻道之道智,「麟喻道」是了知独觉道之道智。我们应该要知道,「了知声闻道之道智」就是声闻道,「了知独觉道之道智」就是独觉道。 这些道智,在谁的心续中有?在大乘圣者的心续有,声闻﹑独觉圣者的心续没有,这二种道智是「基智」。大乘的圣者为何要生起声闻﹑独觉道?因为大乘的圣者必须了知一切道故,为此之故,必须生起声闻﹑独觉道,由此而知,无法如眼见色般的了知。 大乘圣者为了知声闻﹑独觉道故,必须在心续中生起声闻﹑独觉道,以此方式了知声闻﹑独觉道,所以大乘圣者心续中声闻﹑独觉道,既是「了知声闻﹑独觉道之道智」也是「声闻﹑独觉道」。 大乘圣者(菩萨圣者)了知声闻﹑独觉道的方式,与声闻﹑独觉者了知声闻﹑独觉道的方式不一样。菩萨圣者了知声闻﹑独觉道的方式,是以j发心﹑k回向﹑l证空性慧摄持,由此三摄持而作了知,目的是为摄受声闻﹑独觉种姓者故。 「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主要是了悟补特伽罗无我和四谛等,并不了悟空性;在谁的心续中有?在大乘圣者的心续中才有。了知声闻道之道智,其助力是发心﹑回向和证空性慧,修持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摄受声闻种姓者故。 大乘补特伽罗﹑菩萨的主要所应断是「执实及其习气」,然而,「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不能成为「执实及其习气」的正对治,因为「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不是「证空性慧」,它只证得补特伽罗无我和四谛,并不了悟空性,故再怎么禅修都无法成为「执实及其习气」的正对治。 因此有人质问:「菩萨不是以断除执实及其习气为主吗?以佛果为主要所应证吗?为何不只修执实及其习气的正对治「空性」就好了?为何修持了知声闻道之道智?」答:那是有原因的,菩萨是摄受一切有情者,因此也要成办声闻之义利,为成办故,必须随顺声闻者的意愿﹑根器而宣说声闻法,为能宣说故,自己必须先知道声闻法,因此为了摄受声闻种姓者故,而修持了知声闻道之道智。 请看文,「以发心﹑回向﹑证空性慧三者摄持已,为随顺摄受声闻种姓所化机故,安住于应了知的现观种类之大乘圣者智,即了知声闻道之道智的定义」。 其中,「回向」亦是「发愿」,虽然二者有点差别,一般而言,回向不周遍发愿,发愿可周遍回向,(回向都是发愿,发愿不都是回向)。回向必须有善根,自己造了善根后,依此善根而发愿:「愿此善根成为成佛因﹑利益众生因﹑教法弘扬因」,但是「发愿」并没有可依据的善根,自己没有造善根,只是心中想着「希望证得佛果…」而已,相较之下,回向好象买卖一样,一来一往;而发愿因为没有善根当本钱,所以就像乞讨般,要求来「佛果」,却没有什么可给过去,就像乞讨东西﹑借贷般。 「了知声闻道的道智」必须以j发心﹑k回向﹑l证空性慧摄持(辅助),目的是为了摄受声闻种姓者故。 请看文,「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与住于声闻证悟种类之大乘圣者智同义。」 「住于声闻证悟种类之大乘圣者智」就是「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了知声闻道的道智」主要是了悟补特伽罗无我和四谛,它如何「住于声闻证悟种类」?补特伽罗无我和四谛是声闻的主要所应修,大乘者不以补特伽罗无我和四谛为主修,但为摄受声闻种姓者应当了知,大乘者的主修是大悲心和空性。声闻补特伽罗的主修是补特伽罗无我和四谛等。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也是了悟声闻补特伽罗的主修,因此补特伽罗无我和四谛是「了知声闻道之道智」的所缘和行相。「了知声闻道之道智」的所缘和行相,是声闻补特伽罗的主修,因此「了知声闻道之道智」虽在声闻补特伽罗的心续中没有,但是「住于声闻证悟种类」中。总之,有法「了知声闻道之道智」,应是「住于声闻证悟种类」,尔之所缘和行相是声闻有学位者的主要所应修故。 此和「地道」有些关连。入道者有三类:入声闻道者﹑入独觉道者﹑入大乘道者。「大乘者」是佛与菩萨任一者。声闻的主修是补特伽罗无我和四谛,当然,他们也附带修很多其他的法门。其实补特伽罗无我已含于四谛中。独觉的主修除了修持全部声闻的所应修外,还加修了「二空」。大乘的主修是空性和菩提心。因此不论声闻﹑独觉﹑菩萨﹑佛,任何者的心续中只有现证补特伽罗无我和四谛之慧,即称之为「住于声闻证悟种类」者。以此类推。 所以,菩萨圣者心续中的现证补特伽罗无我和四谛之智,是「住于声闻证悟种类」,因此是「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佛圣者心续中也有现证补特伽罗无我和四谛之智,故是「住于声闻证悟种类」,也是「了知声闻道之道智」,是大乘智,是佛智。佛智一定是大乘智。 《二万颂般若经》即《中品般若经》,经中佛说:「须菩提!诸声闻道﹑独觉道﹑大乘道,菩萨众应生起一切道,应了知一切道。」从此经文,可以了解,菩萨的心续中会生起声闻﹑独觉﹑大乘三种道,由生起一切而了知一切道。所以,菩萨的心续中有声闻道﹑独觉道﹑大乘道三种道,大乘补特伽罗的心续中有三种道。因此上次说声闻地和声闻道不是同义。声闻现观﹑声闻智﹑声闻地只在声闻种姓者心续中有;但是声闻道在佛圣者﹑菩萨圣者的心续中也有。虽然一般说「地」与「道」是同义,但「声闻道」与「声闻地」并非同义,因为「声闻道」在大乘圣者﹑佛圣者﹑菩萨圣者的心续中也有故;所以,「声闻地」不能周遍「声闻道」,「声闻道」能够周遍「声闻地」,「声闻道」含盖的范围比较大。大乘的地﹑道﹑现观是同义。「声闻地」与「声闻道」不同义;「独觉地」与「独觉道」不同义。 简单而言,菩萨圣者的心续中除了本身之道,还有声闻﹑独觉道,但是声闻﹑独觉众的心续中没有菩萨道。怎会这样?因为菩萨调伏的对象是三类所化机,所以在其心续中有修持三类所化机之道,必须有能利益三类所化机之道;而声闻﹑独觉只成办自利,所以在心续中不修持菩萨道,只修持各自之道而已,故无三种道。 就像在寺院里学习,本身的宗派和见解是以中观为主,但学习时要遍学大小乘的论着;自己是中观宗,却附带学习小乘的见解﹑论着的原因,是可能会有需要为小乘者说法的机会,此时,即可为他们宣说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一位执持着大乘宗派见解的补特伽罗,在学习小乘的见解﹑论着时,意乐必须以菩提心摄持,回向时也要以「为饶益一切有情﹑求证佛果」而回向。小乘者就不是这样,他们只是学习自己的论着,并不学习大乘论着,因为不承许大乘论着。所以,大乘菩萨遍学一切大小乘论着,小乘声闻﹑独觉则不是。 请看文,「其中分二:菩萨圣者心续中之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佛圣者心续中之了知声闻道之道智。」 「了知声闻道之道智」若予以区分,可分为二种:(1)菩萨圣者心续中之了知声闻道之道智﹑(2)佛圣者心续中之了知声闻道之道智。这样区分是因为:菩萨圣者心续中有现证补特伽罗无我与四谛之智故;佛圣者心续中也有现证补特伽罗无我与四谛之智故。 请看文,「界限:从大乘见道至佛地之间。」 「了知声闻道之道智」的界限是从大乘见道至佛地之间。 从上述二种分类看来,见道位菩萨﹑修道位菩萨以及圣者佛,这三类大乘补特伽罗的心续中都有现证补特伽罗无我与四谛之智,即有「了知声闻道之道智」,其现证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都是「了知声闻道之道智」。 「弟子」是略示,在此《七十义》没有引述《现观庄严论》第二事的词句,但是请看《现观庄严论》第二事,「由诸四圣谛,行相不可得,当知声闻道,圣声闻道中,由色等空故,空无别为暖,由彼无所得,许为至顶位,忍位于色等,破住常等理,依于十地等,由广说无住,即名第一法,由佛以现智,不见诸法故。」这是广说。 「由诸四圣谛…」,表示「了知声闻道之道智」必须了悟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其中包括补特伽罗无我﹑无常等。因此在广说中提到「由诸四圣谛…」。 到此「了知声闻道之道智」已讲解完毕。 请看文,「云:麟喻道」。 「了知声闻道之道智」全部都是「了知独觉道之道智」。「了知独觉道之道智」只在「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上略为添增。因为声闻的全部主修,独觉也全部要修,所以「安住于声闻的证悟种类」也是「安住于独觉的证悟种类」,因此「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也是「了知独觉道之道智」。 「了知独觉道之道智」是在「了知声闻道之道智」添加了「现证二空智」。菩萨圣者﹑佛圣者心续中的「现证二空智」就是「了知独觉道之道智」。「了知声闻道之道智」被「了知独觉道之道智」周遍,但是「了知独觉道之道智」不被「了知声闻道之道智」周遍,有法佛圣者﹑菩萨圣者心续中的「现证二空智」故。 请看文,「由三种特色摄持,为随顺摄受独觉种姓所化机故,住于应知现观种类之大乘圣者智,彼是了知独觉道之道智的定义。」 「了知独觉道之道智」与「了知声闻道之道智」只差在所摄受的所化机不同。三种特色是发心﹑回向﹑证空慧。加行禅修时以发心为主,正行时以证空性慧为主,结行时以回向为主。《金鬘疏》中说:「加行时发心,正行时证空慧,结行时回向。」 请看文,「彼和独觉证悟种类之大乘圣者智同义。」 「了知独觉道之道智」和「住于独觉证悟种类之大乘圣者智」一样,独觉的主修除了补特伽罗无我﹑四谛之外,还添加「二空」。了悟四谛和二空之智,不论在谁的心续中有,都成为「住于独觉证悟种类」,所以,「住于声闻证悟种类」都是「住于独觉证悟种类」,但是「住于独觉证悟种类」不是「住于声闻证悟种类」,因为现证二空之智是「住于独觉证悟种类」,不是「住于声闻证悟种类」。因此,菩萨圣者和佛圣者修持四谛,是为了摄受声闻﹑独觉种姓者;但是修持二空,是为了摄受独觉种姓者,不是声闻种姓者,因为声闻种姓者不修二空,因此修持二空,对声闻种姓者无益处,但对独觉种姓者有益处。 请看文,「其中分二:菩萨圣者心续中了知独觉道之道智﹑佛圣者心续中了知独觉道之道智。界限:从大乘见道至佛地之间。」 「了知声闻道之道智」和「了知独觉道之道智」很相似,差别只在「了知独觉道之道智」添加二空。「了知独觉道之道智」能周遍「了知声闻道之道智」,其能现证补特伽罗无我﹑四谛﹑二空。 「了知声闻道之道智」是「住于声闻证悟种类的大乘圣者智」;「了知独觉道之道智」是「住于独觉证悟种类的大乘圣者智」;二者合起来,则是「住于小乘证悟种类的大乘圣者智」。「住于小乘证悟种类」,既是声闻道﹑也是独觉道。 刚才提到《现观庄严论》的:「由诸四圣谛,行相不可得,当知声闻道,圣声闻道中,由色等空故,空无别为暖,由彼无所得,许为至顶位,忍位于色等,破住常等理,依于十地等,由广说无住,即名第一法,由佛以现智,不见诸法故。」到此是「了知声闻道之道智」的根本颂。 接着「自觉自证故,亦不依他教,是故当宣说,麟喻智甚深。若谁于何义,欲闻如何说,于彼彼彼义,无声如是现。远所取分别,未离能取故,当知由所依,摄为麟喻道。开阐假法性,无违相为暖,顶由达色等,无灭等所显。忍由内空等,不执色等故,色等无生等,相为第一法。」到此是「了知独觉道之道智」。 《现观庄严论》的词句,从「由谛与谛上」起是见道。 在《七十义》中并没有引述这些《现观庄严论》的词句,因为会变得很多﹑很庞大,当中有很多分类,例如「了知声闻道之道智」的根本颂中,有阐示其体性﹑因﹑果等的。例如「因」有四:暖﹑顶﹑忍﹑世第一法,如果全引述出来,会变得很庞大,所以在《七十义》中没有提到。这个部分非常复杂,所以没有引述,但其它者则有引述。 界限:从大乘见道至佛地之间,与「了知声闻道之道智」相同。 代表道智的十一法已讲解完毕三法,接下来开始讲第四法「大乘见道」。 前面已讲了「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了知独觉道之道智」,接着是「了知大乘道之道智」,对此解说时都会很详细解释,其中有:大乘见道﹑大乘修道。大乘修道作用之外,又分五种修道:胜解修道﹑回向修道﹑随喜修道﹑正行修道﹑清净修道。代表道智的十一法中,有五法是修道。 请看文,「此及他功德,大胜利见道」 修持大乘见道,将得此世及此世之外其它生世的解脱﹑遍智等大胜利。 请看文,「自心具有之补特伽罗,其心续中现证空慧摄持之大乘谛现观,彼乃大乘见道定义。」 「谛现观」是见道,「大乘谛现观」是大乘见道,大乘谛现观须要什么辅助呢?须要本身心续具有之补特伽罗心中的证空性慧。有证空性慧摄持之大乘谛现观,就是大乘见道。 一般而言,道智不一定要现证空性,可是道智必须被证空慧摄持,现证空性慧不被道智周遍,道智的辅助一定要证空慧;同样,大乘见道不周遍(不都是)证空慧,但大乘见道的辅助一定要证空慧;所以,「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了知独觉道之道智」﹑「大乘见道」三者都须要证空慧,都须要具足:发心﹑回向﹑证空慧等助力。所以也可以说,「本身心续具有之补特伽罗心中的发心﹑回向﹑证空慧摄持之大乘谛现观,即称为大乘见道。」 若是道智不须现证空性,但是道智必须以证空慧摄持;大乘见道不都是证空慧,大乘见道必须以证空慧摄持(辅助)。同样,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了知独觉道之道智,也必须以证空慧摄持(辅助),也必须具足发心﹑回向﹑证空慧等助力。 「道智」与「现证空性慧」二者有四句关系(四句料拣): (1)不是「道智」,是「现证空性慧」者,如大乘资粮道﹑大乘加行道者﹑声闻﹑独觉﹑特殊的未入道者。因为道智在大乘圣者心续中才有。(2)是「道智」,不是「现证空性慧」者,如大乘见道者﹑修道者,其心续中的出离心﹑大悲心﹑菩提心﹑皈依﹑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静虑可有现证空性慧,故不含在此。(3)是「道智」,也是「现证空性慧」者,如大乘见道的无间道﹑解脱道,大乘圣者心续之现证空性慧。(4)不是「道智」,也不是「现证空性慧」者,如瓶﹑柱等。 「道智」与「基智」二者也有四句关系(四句料拣): (1)不是「道智」,是「基智」者,如独觉圣者心续中的现证二空之智,声闻圣者心续中的现证补特伽罗无我﹑四谛十六行相之智。(2)是「道智」,不是「基智」者,如大乘圣者心续中的证空慧﹑菩提心﹑大悲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3)是「道智」,也是「基智」者,如大乘圣者心续中的现证二空﹑补特伽罗无我﹑四谛十六行相之智,因为大乘圣者智是道智,住于小乘证悟种类故是基智。(4)不是「道智」,也不是「基智」者,如瓶﹑柱等。 同样的,「基智」与「相智」二者也有四句关系(四句料拣),但是「相智」与「道智」二者只有三句,因为没有:「是相智,而不是道智」者。 请看文,「其中分三:大乘见道根本智﹑大乘见道后得智﹑俱非彼二之大乘见道。」 「大乘见道」分为三种:j「大乘见道根本智」,根本定时主要是积聚智慧资粮。k「大乘见道后得智」,后得时主要是积聚福德资粮。l「俱非彼二之大乘见道」既非大乘见道根本定﹑也非后得位。 所应断分为:遍计和俱生。见道的时间很短,是因为见道的责任是断除遍计,遍计比较容易断除,所以比较快速,时间比较短;而修道比较长,因为修道的责任是断除俱生,俱生极难断除,所以,须要长久的时间,从初地到十地之间都是修道。 「根本智」是入根本定之智。大乘根本智主要禅修空性,但也有禅修补特伽罗无我﹑二空者,但主要禅修空性。入空性根本定时,只是空性现行,此时之智称为根本智。当补特伽罗入空性根本定,空性现行时,其心续中虽然仍有大悲心﹑菩提心等福德资粮类的心识,但是处在随眠状态(潜伏状态),因此,此时这位入根本定者心续中的大悲心﹑菩提心…等,既不是根本智,也不是后得智,而是俱非彼二之大乘见道。 大乘见道者为何要进入空性根本定?究竟需要是为证得佛果;暂时需要是为断除阻碍证得佛果的遍计执实及其种子。证得佛果前必须先断除遍计执实,所以为了断除遍计执实及其种子,进入空性根本定,在根本定中正对治(违害)遍计执实,并加以断除,断除遍计执实后,暂时的工作告一段落,因此出定,处于后得位。出定在后得位的目的,是为断除俱生执实;要断除俱生执实,必须入于空性根本定;再入根本定前,必须先积聚广大福德资粮,若无广大福德资粮,空性根本定无法有力地断除俱生执实,因此才要出定。 出定的目的是为积聚福德资粮,因此后得位时,以身﹑语﹑意三门积聚福德资粮,以身门顶礼﹑供养﹑献曼达…等,以语门念颂皈依﹑持咒﹑赞颂﹑课诵…等,可是,菩萨圣者积聚福德资粮并不以身﹑语为主,而是以意为主,修持大悲心和菩提心,当然也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以此等庄严﹑协助大悲心和菩提心。这时菩萨圣者的心续中是大悲心和菩提心﹑施舍心﹑持戒﹑忍辱﹑精进…等现行,这些即是为后得智。于后得位时,强力修持大悲心和菩提心﹑施舍心﹑持戒﹑忍辱﹑精进…等时,先前的证空慧则处在随眠状态而不现行,因此大悲心和菩提心现行时的大乘见道者其心续中的证空慧,既不是根本智,也不是后得智,而是俱非彼二之大乘见道。 当大悲心﹑菩提心﹑布施﹑持戒…等福德资粮现行时,证空慧等智慧资粮无法现行,处于随眠状态;同样的,当证空慧等智慧资粮现行时,大悲心﹑菩提心﹑布施﹑持戒…等福德资粮也是无法现行,处于随眠状态;乃至未成佛之前,即使十地菩萨也是如此;成佛之后,福德﹑智慧资粮可同时现行,菩提心和证空慧可同时现行。 福德资粮主要是色身的因,智慧资粮主要是法身的因,在有学道时,必须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双修,未来成佛时将同时成办二身。 总而言之,大乘见道根本智或后得智现行之时,那些不现行﹑处于随眠状态的大乘见道,即称为俱非彼二之大乘见道。 请看文,「界限:唯大乘见道。」 界限唯安立在大乘见道而已。 《现观庄严论》云:「由谛与谛上,忍智四剎那,说此道相智,见道具功德,真如与诸智,无互能所依,故不许差别,广大无能量,无量无二边,住彼于色等,执为佛自性,无取无舍等,慈等及空性,证得佛陀性,遍摄诸净法,除遣诸苦病,灭除涅槃执,诸佛守护等,不杀害生等,一切相智理,自住立有情,所修布施等,回向大菩提,是道智剎那。」,到此是「大乘见道」的广说。 「遍息敬一切」起,是大乘修道。 请看文,「云:作用」。 首先「大乘修道作用」,即修持大乘修道的一切胜利﹑利益,都是「作用」(利益)。大乘修道作用未必是实事(物),例如:由修持大乘修道之力获得的「灭谛」。此中分为六。 请看文,「以成为本身能得方便之大乘修道修持力,获得的胜利(利益),即大乘修道作用之定义。」 第一剎那证得修道,第二剎那起的所有功德都是「大乘修道作用」,也就是大乘修道胜利,佛心续的一切功德都是修持大乘修道的胜利(利益)。 请看文,「其中分六:心自在之寂静﹑恭敬一切众生﹑战胜烦恼﹑永不受苦害﹑具成就菩提之能力﹑修道菩萨身依所在处成为供养处。」 (1)菩萨修持修道,完全止息自利之思,只思利他,(2)恭敬一切众生,(3)战胜烦恼,(4)完全不受苦逼害,(5)具有成就菩提的能力,(6)修道位菩萨的身依所在处皆成为供养。 修道位菩萨已遍息自利心,只思利他,因此恭敬自己以外的一切有情。修道位菩萨的证量已经非常高,超越了资粮道﹑加行道﹑见道,多数有情的证量虽然低于他,即使如此,他依然恭敬一切有情,不会自恃高证量而不恭敬其余有情,因为他已完全止息自利心了,一旦心中唯有利他心,自然会恭敬一切有情。 止息自利心,恭敬一切有情,依之将能战胜烦恼;若心唯思自利,自然会生起补特伽罗我执,补特伽罗我执是烦恼根本;若已止息自利,心得自在,依之将能战胜烦恼,烦恼将如仆人,受到控制。 菩萨比较强,还是烦恼比较强?菩萨比较强,菩萨嬴过烦恼。我们就不是了,是烦恼嬴过我们,烦恼如仆人般地驱使我们;但是菩萨圣者已战胜烦恼,能驱使烦恼,不受控于烦恼之下。 菩萨圣者可在剎那间断除一切烦恼,但未断除而将之留下,因为有帮助。菩萨圣者是以断除所知障为主,声闻﹑独觉阿罗汉虽已断除烦恼障,但是自利﹑他利都未达究竟,仍须进入大乘,所以菩萨不刻意断除烦恼,而将烦恼搁置一旁,以断除所知障为主,只要断除所知障,烦恼障即自然随之灭除。初地菩萨虽能如声闻﹑独觉阿罗汉般断除一切烦恼,但是没有必要那样作。 菩萨圣者已不被烦恼伤害,因此以所知障为主要所应断,以圆满菩提为主要所应证,因而修持菩提心﹑空性;对他而言,烦恼已不起眼了,可轻而易举断除烦恼,就像玩游戏般,所以菩萨不会刻意断除烦恼。但对我们而言,经常被烦恼逼害,因此现在必须与烦恼战斗。一位以佛果为主要所应证﹑以所知障为主要所应断﹑现证空性的补特伽罗,烦恼对他已无法起丝毫作用,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将之断除;但是我们必须尽全力与烦恼战斗,我们心续中的烦恼与菩萨圣者心续中的烦恼不一样,菩萨圣者心续中的烦恼,就像被咒﹑药破坏的毒药般,毒药虽然还在肚子里,但已无伤害的能力。 菩萨圣者已战胜烦恼,永远不被苦逼害,所以有人说:「菩萨圣者布施身躯,不足为奇,因为他已无吝啬心,若施舍外在物品,无何痛苦,但是资粮道﹑加行道的凡夫菩萨,布施身躯,才是稀奇,因为他的身躯仍是苦蕴,还有痛苦。 「具有成就菩提的能力」,修持修道将有成就菩提的能力。 「修道位菩萨的身依所在处将成为供养处」,修道位菩萨不论在何处修行,圆寂后,该处将成为供养处,例如菩提迦耶(金刚座),佛在菩提迦耶修持修道,成佛﹑圆寂后,该处即成为供养处,又如鹿野苑﹑南印度的八十四成就者修行处,至今也都成为供养处﹑胜地。我们去朝拜圣地,可得到加持,因为这些地方是圣者修行闭关之处,经圣者的加持,该地就成为供养处。我们去朝圣时,虽未见到闭关修行的补特伽罗,但一定可以得到圣地的加持。这是至尊弥勒说的,也是《现观庄严论》的密意,《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的密意,绝对可信,不是编造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