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二部分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
 
嘉瓦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二部分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分二: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初中分二: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二、总略宣说修持轨理。今初 《摄决定心藏》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又如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故于最初,依师轨理,极为紧要。《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蜜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博朵瓦亦云:「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教者亦且无成,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从所未经之地,岂能无师?」 “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等,这段文字里的“尊重”是指上师,不是尊敬的意思,是说“皆赖上师为本,从上师出”等。要想获得解脱,没有比上师更为重要的了。以这一世的利益来说,如果没有人教我们,我们就不会有知识,无法成就。何况,我们无始以来都处于从恶趣到善趣、从善趣到恶趣的轮转当中,从未曾解脱过,怎么能够没有师长的教导呢?所以博朵瓦的这句话我们应该谨记: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 我们一开始能够听闻到教法,完全是因为上师的恩惠;之后,我们能够思惟,有所谓的思所生慧,也是因为有上师的开导。如果没有思惟的话,如何修学教法?因为所谓的修学教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内心,内心要改变的话靠的是一种觉受,是一种持续的感受或感动。在这之前,必须要先发起一种感触。要能发起感触,仅有闻思慧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广大的福报资粮,众多的因缘聚合才行。有些人的头脑真的很好,他去学习法义的时候,不是不懂,可是内心却没有感触,这就是福报不够。我们不单是闻法、思惟法义是由上师的恩惠,生起感触并让感触持续,让内心与法相应,也需要请教上师。道地功德的增长,完全是通过上师的指导才能进行。比如我们修学菩提心的时候,如果只是靠经典对菩提心殊胜功德的解说,我们也会对菩提心的法门发起极大的欢喜,但如果我们能亲眼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尊者,他日常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经典里所说的菩提心以及菩萨行的话,这种活生生的实例比起文字对内心触动要大的多,会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从修法的角度而言,当我们看到一个真正有经验具有殊胜功德的修行者,与我们透过大论典认知到这个法门的殊胜,两者对内心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只是一开始从上师听闻法义,是上师的恩惠;中间反复的思惟以及解除疑惑等也是因为上师的功德;之后对法生起感触并持续增长功德,也是因为善知识。确实,没有比善知识更有恩惠的了。 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识之相,二、能依学者之相,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四、依止胜利,五、未依过患,六、摄彼等义。今初 总诸至言及解释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善知识的定义是什么?不同法门有不同的修法,因此不共的法义会说到不同的善知识的定义或说应具备的条件。《广论》所释的是三士道的修心法门,一个能逐渐引导弟子入大乘佛道的善知识的条件是十条: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这十个条件中“调伏”为首,宗喀巴大师在此说得非常尖锐“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自己的内心还没有获得改变,根本就没有资格去调伏他人的内心,所以上师必须首先调伏自己的内心相续才是。以怎样的方式去调伏呢?如果自己只是随随便便地修行,假借着道证功德的名义,那是没有什么帮助的。调伏内心,须配合着整体教法所说的调伏法门—三学,也即依由闻、思、修,经、律、论三藏,而得的戒、定、慧三学去调伏,这才是正确的调伏方法。有时我们看到一些出家人会卜卦,而且卜得很准,或者善修某种修法仪轨,但他们却对大论典的内涵完全不知,也就是没有所谓的闻思修,只是很懂卜卦或很会修某种法会仪轨而已,这种出家人一般都是很受在家人欢迎的。而另一些出家人,他虽不是很懂修法仪轨,也不懂卜卦,叫他修个度母仪轨他都可能不会,但是他却对大论典的内涵通达无碍,可以解释得非常细致深入,而且他的戒行也非常地如法,只是非常谦虚不喜炫耀,这种出家人却往往不会受到在家人的重视。我们的做法往往就是如此颠倒,与宗喀巴大师这里所说是完全相违的。我们应该要知道,什么样的功德才是佛教我们追求向往的,不是神通、卜卦或者挺会做法会,而是内心调伏的道证功德,唯有经由闻思修经律论,才可透过三学而获得这种功德。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咙悷马,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调伏,是“尸罗学”,也就是律学、戒学的意思。为什么要把调伏视为尸罗呢?因为我们内心的这匹野马要得调顺,先得透过身、语恶业的调治。“上利之衔”,是非常好的衔。内心这匹野马若顺着邪境所转,就以戒律来训练治伏它,不使朝着坏的方向做出身、语的恶业。戒律所要制止的就是恶业的造作,尤其是身业、语业部分恶业的造作。内心虽然相应着烦恼,但至少因为有尸罗的缘故,不会使相应烦恼的心去造作身、语恶业。“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就是说以精进力使我们的心向着应该作的事情。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寂静,是定学的部分。“进止”就是取舍,取故而进,舍故而止。平常依由正念记住善恶取舍的内容,用正知观察我们的行为是否相应于所取和所舍。以正念和正知绑住内心,不使养成恶习惯,不使心相应于不应该相应的内容。这种内心定学的训练,详细的如何成办,是奢摩他的内涵,下面会说到的。一般的定学,就是专注一境的禅定,最主要是依靠正念和正知来成办。我们每个人都有正念、正知,如果平常我们反复去训练的话,正念、正知的力量会慢慢增大。反之,若是不去运用它,它就好象会生锈一样,没有办法产生效力。所以,在还没有正式学九住心,成办奢摩他之前,如何去增长我们的正念、正知,就要靠律学了。平常起居坐卧时,我们就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有违背戒学。反复地透过正念、正知,观察我们的身、语行为,它的效用会慢慢增长、扩大。如此,当我们在正行训练内心的时候,才能更有力或者更直接地去生起正念、正知来观察自心。寂静之前必须要有调伏才行,有了调伏之后,寂静的力量才会更加强大。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 近寂静,就是对于真实义发起的慧学。所谓真实义,就是非常正确的真理。因为烦恼是来自于对实际状况的不认知或者是颠倒的执着,有了专注一境的定学之后,我们的内心才有办法受到自己的操控,让自己的内心不再随着无明而走,才有办法获得解脱。只有发起智慧,才有办法使内心相应于真理,不了解什么叫真理,内心就没有办法随着对于真实义而发起的慧学而走。所以,当我们具有了定学之后,我们就要对真实义发起慧学,得让自己了解何谓真理,才有办法使心相应于这种智慧,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把慧学取名为近寂静的原因。 可是,因为在此所说的是大乘善知识的条件,所以不是仅以三学调伏自心续为主的,为了要度众传法,大乘善知识还必须要成就圣教功德。 言教富者,谓于三藏等,成就多闻。善知识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谓是须一,若讲说时,能令发生无量知解,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 “言大乘尊重者”,就是所谓的大乘上师。“谓是须一”,必须要具备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为度众说法的时候,能使弟子发起无量知解。“知”,不只是文字上的认知;“解”,是说在自己的思惟上能够获得定解,能够生起闻思的功德。“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这句话如果是以藏文直接翻译过来的话就是,宣说了教法之后,在究竟的利益上会获得什么样的利益,在当下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利益。因为藏文的“敦巴”,是宣说的意思。“后”,是讲到了究竟,不只是说说法之后,而是说宣说了教法之后于究竟的利益上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当时能有何种义利”,是说暂时会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如果闻法的弟子,在闻思后的修持上,都能够知道究竟利益为何、暂时利益为何,就代表这个大乘善知识具有说法功德。 达实性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主。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所要通达的内容,就是人无我、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主 ”,是说以现证空性的证量为主。但是如果没有现证空性的证量,难道就不能成为大乘善知识吗?也不是。如果没有的话,能通达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教理,也是可以的。 为什么宗喀巴大师在此只说法无我性,而没有说人无我性呢?因为在内部的宗义论师里面,小乘的宗义论师是不明讲法无我性的,只有大乘的宗义论师才明说法无我性,大乘善知识在通达法无我性的时候也会通达人无我性。宗喀巴大师在此明说法无我性,是以大乘善知识的定义而说的,我们不要因为只看到法无我性,而认为大乘上师不一定要知道人无我性,其实不是这样的。 如是虽能具足教证,若较学者或劣或等,犹非圆足,故须一种德增上者。《亲友集》中作如是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如朴穷瓦云:「闻诸善士史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又如塔乙云:「我于惹珍诸耆宿所,而作目标。」是须一种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如果某位学者虽然具有上述的教证功德,但是这个学者的学问比自己还要来得低劣或者只是相同,那么以自己的角度而言,这位学者也不足以能够成为自己的善知识。所以大乘善知识还必须要具备一个条件,就是功德增上,即比自己具有更殊胜的功德。 这个定义我们必须要厘清,你要学的是什么法,在这个领域内,对方确实比自己还要有功德,而不是一般所说的对方是否具有功德,那就很难说了。比如某个格西和一个老修行,老修行者没有格西那样的渊博学问,这个格西确实比较通达内明的认知,但是这个老修行却拥有很多的口授传承。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格西为了要得到某一种的口授传承,可以依止这位老修行者去获得。这种情况下的老修行,是具有大乘善知识条件的。所以,看为你传法的人有没有功德,是针对你要学什么样的内容来讲的,要搞清楚。 “惹珍”,指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等噶当派传承上师们的发源地,在惹珍这个地方。所以塔乙说到,我以噶当派的根本上师为学习目标。 如是六法,是自所应获得之德,诸所余者是摄他德。此亦如云:「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其中四法,善巧说者,谓于如何引导次第而得善巧,能将法义巧便送入所化心中。悲愍者,谓宣说法等起清净,不顾利养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说,是须犹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说几许法,我未曾受赞一善哉,以无众生非苦恼故。」具精勤者,谓于利他勇悍刚决。远离厌患者,数数宣说而无疲倦,谓能堪忍宣说苦劳。 善知识的十个功德里面,有六者是属于自证功德,其余四者属于利他功德。《经庄严论》里面所说,“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中,调伏、静、近静、德增、教富饶、善达实性这六个是属于自得的部分,具勤、具巧说、悲体、离厌四者是属于摄他的功德。 佛是怎样利益众生的呢?佛并不是把恒河水加持一下就能洗涤众生的罪业,佛也没有办法亲手来去消除众生的痛苦,佛自己的证量功德也没有办法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佛的利众方法,唯有透过开示实际的状况,即开示法性真谛,使苦难的众生获得解脱。除了为他善巧说法,所说内容完全无谬,来使众生获得利益,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利众法门。 如何“示法性谛令解脱”?宗喀巴大师在此说到了四个诀窍: 第一,“善巧说者”。所谓善巧说,是把法义送到他人心里,让他人的心和法义融合在一起,使他人能够行善断恶,制止现有言语、行为上的恶行,并且让自己的内心转为善心或获得增上功德。“说”,并不是口才的训练而己,而是善巧地引导。 第二,“悲愍者”。为了能够善巧利众,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善巧利众必须要具有悲愍心。在此的悲愍,并非说自己具有大悲功德,而是说为了能够利益众生的悲愍动机,在说法的时候意乐清净,不是为自己的名闻利养而说。就像博朵瓦对慬哦瓦说,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传法从不为别人的赞美而说,因为我觉得为苦恼众生传法是我的责任,众生没有一个不是被烦恼操控而苦恼的。“黎摩子”,因为慬哦瓦来自黎摩这个地方,所以被叫作黎摩子,就是黎摩这个地方的人的意思。博朵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我们不会在吃饭的时候期待别人赞美我们吃饭吧?我们每天都要吃饭,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我们并不需要在每次吃饭的时候别人都赞美说“哦,你在吃饭哪”,用不着吧?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内心已经给自己一个概念说“我传法只是纯粹的为了这些苦恼众生,让他们能够获得解脱,让他们能够行善断恶”,以这种的责任感去传法的话,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一样,何须在乎别人会不会给你赞美呢?这是没有道理的。 第三,“精勤者”。我们不单是需要在利他上有悲愍的动机,对于利他事业的态度应该要欢喜,要精进。如果我们虽然动机正确,行为上也能善巧引导,但却只是偶尔才为之,一般平常都不这样想,没有欢喜于善法的态度是不行的。在利众的事业上,一定要有大魄力,要欢喜。藏文“着瓦敦巴”,“着瓦”是欢喜的意思;“敦巴”是决定或者稳固的意思。就是说对于利众的事业,我们应该欢喜,而且这个欢喜心不是短暂或不稳定的。这一句藏文直译过来,就是“精勤者,谓于利他欢喜坚定。” 第四,“远离厌患者”。是说要吃苦耐劳的意思。“数数宣说而无疲倦”,如果说法的时间要持续好几天,甚至于一个月,而且每天都要好几个小时的话,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会说“啊,我还要讲这么久?”就会产生利众的一个障碍。宣说的时候,应能堪忍种种障碍,无苦劳感。这是利他功德第四,也是大乘善知识第十法的功德。 博朵瓦云:「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阇黎向尊滚,既无多闻复不耐劳,虽酬谢语亦不善说,具前五德故,谁居其前悉能获益。咛敦,全无善说,虽说施愿,唯作是念,今此大众皆未解此,余无所知,然有前五,故谁近能益。」如是若于诸所学处,不乐修行,惟赞学处所有美誉,或其功德以谋自活者,则不堪任为善知识。宛如有人赞美栴檀,谋自活命。有诸欲求妙栴檀者,而问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实无。」此全无义唯虚言故。《三摩地王经》云:「末世诸苾刍,多是无律仪,希欲求多闻,惟赞美尸罗,然不求尸罗。」于定慧解脱三种,亦如是说。次云:「如一类士夫,称扬栴檀德,谓栴檀如此,香相极可爱。次有诸余人,问如所称赞,栴檀少有耶,诸士夫此问,答彼士夫云:我是称赞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诸不勤瑜伽,以赞戒活命,彼等无尸罗。」所余三种亦如是说故。如是修行解脱之尊重,乃是究竟欲乐之根本,故诸欲求依尊重者,应当了知,彼诸德相,励力寻求。具其相者,诸欲为作学人依者,亦应知此,励力具足如是德相。 在善知识的十法里面,哪几法才是主要的呢?博朵瓦说:我的阿阇黎向尊滚,没有多闻也不耐劳,也不善说。“虽酬谢语亦不善说”,如果以藏文直接翻译过来的话,就是一次也不曾为了获得别人的感谢而说法。可是他因具有“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种功德,谁在向尊滚的前面闻法都能获益。另一位阿阇黎咛敦,也不善说,他在传法时的意乐就是,因为诸位对于法义都不了解,所以我今天在此传授。因他具前五德,而且为大众传法只有这种很单纯的概念,所以谁从咛敦的座前听闻教法都能够获得利益。 如果某一个说法者很会讲法,很会赞叹三学的功德,因此而获得了大众的欢喜,以说法来作为他的谋生手段的话,那是很遗憾的事。他是很会讲,可是自己却没有做到,而且不欢喜修行,自己的内心也不想去改变,这种人是不能成为善知识的。就像有一个人,他靠赞美栴檀过日子,他说有一种很特别的栴檀味道很香,因此而写了一本很厚的书并且到处去跟别人演讲,引起很多人的好奇,也很想要获得这种栴檀,当人们反复问他有没有真的闻过这个栴檀的香味时,他居然会回答说“我没有”,他只是嘴巴讲讲而已,他说他看过栴檀、闻过栴檀,但是实际上却没有,这样的虚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三摩地王经》有说到末世诸苾刍,只是透过赞叹三学而去谋生,可是自身却不具足戒行,这样子是非常非常耻辱的一件事情。就像一个人一直在赞叹称扬栴檀的美德,它的味道如何的不共、具不可思议的妙香,如果有人问“你称赞的这个栴檀真的是存在吗?你有吗?”那个平常演讲或者著作关于栴檀书的人说“我只是称赞这个栴檀的香味而已,我是靠这个来谋生的,但我本身没有这个香。”如果我们只是靠赞叹戒学、赞叹佛法的功德而去活命,却不从自己内心去做改变,那就跟这个人一模一样,很没有意义啊。 所以,善知识虽然有摄他的功德,可是比起利他来,自心的调伏更为重要。修行解脱的上师,关系到我们将来的究竟利益,应当了知彼诸德相,励力寻求,反复观察,看看这个人有没有具足善知识的基本条件,具其相者就要好好依止了。如果想要作为别人上师的人,应该要了解到上述所说的内涵,让自己尽量具足上师应有的功德。 宗喀巴大师说的非常善巧和圆满,要讲的重点都说到了。首先,先说上师或善知识基本所需的条件,之后又劝弟子们要多多观察,不要马上依止,如果我们急切地寻找善知识,没有经过观察就马上去依止的话,是会有危险的。所以,为了自己的将来利益,我们应当反复观察上师有没有具足条件,如果有的话就要好好地去依止他。而且,宗喀巴大师不只对学徒有这么说,又对传法的上师说了一句:身为别人的希望,别人所依的一个善知识,我们不应该辜负别人,应该要了解一个传法人须具基本条件,要让自己去具足上述所说的种种功德。这确实是语重心长的教导,除了灌顶、传戒,对于一般不了解佛法的人,对于传法师,可以把他作为法友想,不用急着马上依止善知识。但是灌顶和传戒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那就必须要有师徒关系,师徒三昧耶必须要建立。如果只是听闻法义,一开始我们不需要把传法者作师长想,我们把他作为法友想,从他的传法中我们可以知道法义,知道所谓的三学是什么、三藏是什么,再来观察这个传法者是否具有他所说的一样的功德,然后再去依止,这才是最稳妥的一个方法,初学者应特别小心。 我常说“活佛”这个名词,其实是很不恰当的,藏文里面并没有“活佛”这两个字。“活佛”是指活生生的佛,我们身为佛陀的弟子,怎么可能跟佛一样同等,而且还自称自己是活生生的佛?这个名词在藏传佛法里面是完全不被允许的,我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再用“活佛”这两个字了。如果说转世仁波切是可以的,但转世仁波切和善知识之间没有互相定属的关系,也就是说转世仁波切不一定具有善知识的条件,具有善知识的条件的人也不一定被认证为转世的仁波切,这个关系一定要搞清楚。 但是,无论藏人还是华人佛教圈里面对藏传佛法有信仰者,很多人的佛法知识不够,是靠一般人的介绍而去产生对某喇嘛或善知识的信心的,所以尤其是对有很长名称的转世仁波切头衔的人,未经观察的状态下,信心就会很强烈。有些藏族的在家居士,当听到说“这是某位大师的转世”,好象马上就可以身语意供养给他似的,产生如此虔诚的信心。如果这个转世仁波切能够具有善知识的条件,那当然是值得我们去随喜的,这些信徒如是的供养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可是不一定的,有一些人不仅不具有善知识的条件,而且还转为了骗钱的恶知识,这是我们可以看得到的实际状况,所以要特别小心呐。因为无论是穿法衣的人,还是信赖穿法衣的法师们的这些居士们,佛教徒对佛法的法义认识不够,所谓的弘法活动,就只是在表面上而已。正因为我们基础不够,对佛教的信心只停留在表面上,不是真实的信心,那我们佛教的传承就有可能因我们佛弟子的不妥当、不如法的作为而毁灭,我们的传承真的会间断。为什么佛教有这么殊胜的教法,却会不断地产生各种的障碍?我们佛弟子真的要好好地思考这件事情,不然就真的会把佛法给败了。最好的弘扬佛教的方式就是让自己了解教义、通达法义,每一个佛教徒从自身做起,有通达法义的需求,佛法才能弘扬光大,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把整个传承教法流传下去,这是唯一持教的方式。如果不是建立在通达法义基础上的持教、弘法,都是没有意义的。 平常我也说,西藏和华人的佛教圈,好象是哪一个上师带的随从多,他的证量就越高,我们这种感觉好象是完全错误的。龙树菩萨传记里面,我们也看不到说龙树菩萨有多少随从啊?但是龙树菩萨是我们每一个大乘教法的信徒们皈依的对象,大家如果尊重龙树菩萨,对于龙树菩萨的行为我们也应该要知道。而且,导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三衣,我们并没有好好地去保留,反倒是像中国皇帝给的或者是蒙古国王给的,有颜色的五花八门的帽子,我们却非常地重视,三衣摆在下面,帽子摆在上面,我们的做法真的是完全错误。外国人对我们藏传佛法不同教派的称呼,是以帽子的颜色来作区分的,不讲宁玛、噶举、萨迦、格鲁,而叫红教、白教、花教、黄教。这是我们自己的做法上真的错了,我们对教义不通达的时候,唯一能够做的就只是表面上的一种仪轨,只是表面上的一种做法而已。以第三者的眼光去看的时候,会说“啊,你们这都是迷信”,因为他看不到实质的内容,他只是看得到外表的一种仪式而已。为什么他们会觉得藏传佛教是落后的、不文明的,其实也是因为我们的做法不对,才让别人诽谤佛法。其实他人谤法的恶业不光是从他人产生,也是因为我们自己作为的不妥当而形成的,光是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忏悔。我们真的要去好好学习法义了,真的,要好好学习。 由时运故,具全德者实属难得。若未获得如是师时,将如何耶?《妙臂请问经》云:「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诸能完具如是德,于诤世中极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此中所说圆满伴相,八分之一为下边际。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述大依怙说尊重相,亦复同此。故于所说完具圆满诸德相中,随其所应配其难易,具八分者,为下边际。 因为有所谓的正法和末法之分,佛法真的会断了传承的。如何使佛法的传承不要间断呢?光是靠法友想,对自己法义的认知可能会有帮助,可是却得不到佛法的传承。佛法的传承,必须要通过师徒的三昧耶才能够传承下去,还是要依靠善知识而去得到教法传承。如果传承佛法的善知识条件不具足的话,那该怎么办呢?宗喀巴大师先引经据论来解释这一点。 《妙臂请问经》里面有说到:如同没有道路,纵使有马车也没有办法行走,同样的,没有善法友,我们是没有办法获得成就的。于是说到了善法友的定义,一般善法友的圆满相具十六:一是“具慧”;二是“貌正”;三是“洁净”;四是“姓尊”,即有高贵的种姓;五是“趣注法”,就是欢喜修行;六是“大辩”,以藏文直接翻译过来的话,就是具有自信者;七是“勇悍”;八是“根调伏”,就是能守护五门者;九是“和言”,是善巧宣说的意思;十是“能施有悲愍”;十一是“堪忍饿渴”;十二是“堪忍苦恼”;十三是“不供婆罗门余天”;十四是“精悍”,就是能干的意思;十五是“知报恩”;十六是“敬信三宝”。具有上述的十六种功德的就是良伴,就是善法友。 在五浊恶世的时候,要遇到这样圆满相的善法友也是很困难的,那又该怎么办呢?所以又说到了在这十六个功德里面应具有一半的功德,再不行的话,要么具四分之一功德或者八分之一功德。“应依如是咒师伴”,所依善知识的条件,至少是善法友十六功德中的八分之一,这是最下限。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里面有说到,阿底峡尊者也说过上师的条件“亦复同此”。“随其所应配其难易”,在这十六个功德里面,不是说只挑几个简单的的条件,“啊,这两条我具足了,我有占八分之一了”,不是的。是要难的条件和简单的条件搭配起来,应该以这种方式去算八分之一。 第二能依学者,《四百论》曰:「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释论》解云:「说具三法堪为闻器。若具其三,则于法师所有众德,见为功德不见过失。犹非止此,即于听众所有功德,亦即于彼补特伽罗,见为功德非见过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说法知识虽极徧净,然由闻者过增上故,执为有过。于说者过,反执为德。」是故纵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识,然于其师亦难了知。若知彼已能亲近者,必须自具是诸德相。 之前讲的是依止的对象--善知识的条件,叫作“所依”。现在讲“能依”,由谁去依止呢?当然是由学徒依止善知识。能依的学者需要什么条件? 《四百论》中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也就是说,能依学者需具三个条件:第一,“正住”,也就是具正直心。不应该先入为主,随贪瞋相应而去选择自己喜欢听的、放弃自己不喜欢听的等,如果闻法的意乐动机有偏移,就叫作不正直。正直心,须是一个第三者的中立态度。第二,“具慧”,就是具有善择是非、明判黑白的智慧。第三,“希求”,就是想学。“为闻器”的意思,就是作为一个闻法者所需要的条件。如同一个器皿,要能里面装干净的水,必须要有三种条件,就是非覆器、染器以及漏器。同样的,作为一个清净的闻法者,必须要有这三个条件。否则,因为我们不正直,我们可能不一定能看到说法者的功德,倒反而会把说法者的过失看成是功德。为了能使说法者的功德都能被看成是功德,以及听闻者自己的功德也能成为真正的功德,所以说了这三种的条件。三个条件为因,后两句“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是果,就是说法者的功德能够被看成功德,听者的功德也能够形成功德。 “释论解云:说具三法堪为闻器”,《四百论》的解释里面,有说到具有三种条件就能成为听法的器皿。“若具其三”,如果三种条件都具足的话,“则于法师所有众德,见为功德不见过失”,那法师所具有的功德才能真正的被看成功德,不会看成过失。“犹非止此,即于听众所有功德”,不只如此,以一个法师的角度去看听众的功德的话,“亦即于彼补特伽罗见为功德非见过失”,于法师的角度去看的时候,这个人的功德才会被看成功德,而不是看成过失。之前是说听众看法师的功德成功德,现在是说法师看弟子的时候,弟子的功德也才能被看成功德,而并非看到过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如果弟子没有具足这种条件的话。“说法知识虽极徧净”,说法者的功德虽然是圆满的,他非常殊胜完美。“然由闻者过增上故执为有过”,由于听法者的过失,“增上”的意思就是强烈或者是未断除的缘故,会把善知识的功德执为过患。“于说者过反执为德”,或者是对说法的一个过失,反把它执着为说法者的功德。 引经据论之后,宗喀巴大师在此作了一个总结:“是故纵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识”,纵使具有圆满条件的善知识在我们面前。“然于其师亦难了知”,但是我们不一定知道这个说法者具有的功德。“若知彼已能亲近者”,为了让我们能够知道这个善知识具有的圆满功德而去亲近的缘故。“必须自具是诸德相”,自己首先要具备这三种德相才行。 其中正住者,谓不堕党类,若堕党执,由彼蔽覆不见功德,故不能得善说妙义。如《中观心论》云:「由堕党恼心,终不证寂静。」堕党类者,谓贪着自宗,瞋他法派。应观自心,舍如是执。《菩萨别解脱经》云:「应舍自欲,敬重安住,亲教轨范,所有论宗。」 宗喀巴大师对正住又作解释,如果你先已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观念“我什么情况下要听、什么情况下不应接受”,这叫“堕党执”,那你就只会听自己喜欢的,你会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但这样的话是没有办法增长功德的。而且,因为你只是偏自己所喜爱,他人的功德你就不一定能看到了。如《中观心论》云:“由堕党恼心,终不证寂静”,如果抱着这种与贪、嗔相应的心态而去听闻法义的话,那是没有办法解脱烦恼的。 《菩萨别解脱经》也有说到:“应舍自欲,敬重安住亲教轨范所有论宗”。如果具有正直心,在还没有成为佛教徒之前,我们不要抱着“只要是佛所说的,都是对的”的观念去听法,不然就有“堕党类”的过失,也就是所谓的不正住。纵使是佛所说的,也应该要观察,不应该先入为主,以“只要是佛所说的都是对的”的决定而去听闻,而应该以“纵使是佛所说的,还是要观察”,以这种的观念去听,那就是正直了。透过观察,当我们发现佛所说的和实际上是完全吻合的,这种真相却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而且对我的离苦得乐很有意义,因此对佛产生信心的话,这才是有智慧的佛教徒。所以正直的意思就是以第三者中立的态度,两边都听、两边都去看,配合着实际的状况去观察,如果完全吻合的再去相信,这时候就不再是第三者了,信心开始产生了。我觉得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学习西方的科学家,他们在观察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去做非常客观的研究调查,之后再做决定,这种客观的观察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虽能正住,若无简择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二事慧力,犹非其器。故须具慧解彼二说,则能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若念仅具二德足耶,纵有此二,若如画中听闻法者,全无发趣,仍非其器。故须具有广大希求。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开说为五。若如是者可摄为四:谓于其法具大希求,听闻之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此四顺缘谓具慧解,弃舍违缘谓正直住。 具有正住的功德就足够了吗?这是不够的。纵使有了正住的功德,但如果我们没有具足辨明善恶的智慧,那还不具一个弟子应有的条件。也就是说虽然你有非常客观地去听两边说什么了,可是你本身没有智慧去判断什么才是实际的状况,那你是两边都接受还是都要否认?因为你本身没有判断实际状况为何的智慧,你可能会信错一边。“故须具慧解彼二说”,所以,不只是应以客观的态度去听两边所说,而且也要有智慧去判断实际状况,以符合实际的状况去作定解。“则能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这样才能够舍弃把不实的、假的东西当成是真的的错误。“若念仅具二德足耶?”我们如果有客观的态度、足够的智慧,这两种的功德就够了吗?“纵有此二”,虽然有这两者的功德。“若如画中听闻法者,全无发趣”。如果本身不想学习的话,那也没有用,“仍非其器”。“故须具有广大希求”,所以需要有广大希求,就是要有想要修法的心。因为我们虽然都想要离苦得乐,但却一直都是离乐得苦,我们要知道一定是哪里错了。为了能够离苦得乐,就要去寻找离苦得乐的方法,这种想要寻找方法的希求心要有。所以并不是一开始就设定说“我要学习佛法”,而是因为我们想要离苦得乐,所以要去寻找一个方法,这方法在哪里呢?是要有这种的希求心。如果所想的都是钱的话,那当然就不会从内心去希求了。 “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释论解》里面,又多加了要尊重法及法师两个条件。所以若以释论的解释来讲的话,弟子应有的条件总共有五个,也可以把它简略为四个,就是敬重法和法师不要分开为两个。这样子归纳为四个条件:第一希求;第二于法、法师起大敬重;第三具慧;第四正住。 是诸堪为尊重引导所有之法,应当观察为具不具。若完具者,应修欢慰;若不具者,须于将来能完因缘励力修作。故应了知能依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则不觉察,由此退失广大义利。 为了能够承受善知识引导我们走上成佛之道的所有法门,我们应当观察自己有没有具足上述所说的条件,如果具足的话应该随喜自己的功德,如果没有具足的话应马上努力精进去成办将来能够圆满的因缘。因为唯有圆满弟子具备的条件,我们才能够去觉察善知识的圆满功德,不然的话,我们不单不会把善知识的功德看成是功德,反而还会把过失看为功德。这样的话,就会退失广大义利。什么叫“退失广大义利”?由于有个人行为的不妥当,不单是自己个人暂时或究竟的利益会受损,以一个比较深远的角度来说,这对于教法的弘扬也会有所损害。所以要先具足弟子的德相,这样才能真正察觉善知识是否具有条件,才有办法依止真正的善知识。如果如法去依止而获得了道证功德,那自己就可以获得广大利益,无论是暂时还是究竟,甚至于对教法来讲,都是有帮助的。 可是这里有个问题,我们怎么会知道别人内心的功德如何呢?上面有说到弟子要观察上师,上师也要观察弟子。如果有人问,内在的功德是看不到的,相互的观察要怎样去施行呢?虽然内在的功德是看不到的,但是如果相处的时间够久,我们自然就能够知道,这个人他真实的想法是如何?他的言行是否一致?一般大概就会有个底了。如果相处的时间短促,当然是没有办法。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而去作观察的。 第三彼应如何依师轨理者,如是若自具足器相,应善观察尊重具否如前说相。应于具相,受取法益。是复有二传记不同,谓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桑朴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讲说,即从听闻。自康来时,途中有一邬波索迦说法而住,亦从听闻。徒众白曰:「从彼听闻,退自威仪。」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善知识敦巴者,尊重尠少,数未过五。博朵瓦与公巴仁勤喇嘛共相议论,彼二谁善。谓于未修心,易见师过,起不信时,善知识敦巴轨理善美,应如是行。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 如果已经具足了弟子应有的条件,那我们就可以观察善知识是否具有之前所说的条件,已经确定了是具格善知识,那就应该从此获得法义。至于要依止多少位善知识?善知识敦巴以及桑朴瓦有两种不同的传记。桑朴瓦尊者有很多的善知识,有一次桑朴瓦尊者从康地来时,途中有一个居士说法,桑朴瓦就从这位居士座前听闻教法,有一些徒众说:“桑朴瓦尊者,您如果从居士听闻教法,不是有损您的威仪吗?”桑朴瓦回答说:“你不要这样说,我因此得到二利。”但是相反的,善知识敦巴所依止的上师并不多,没有超过五位。博朵瓦和公巴仁勤喇嘛共同议论,善知识敦巴和桑朴瓦,哪一个的做法才是正确的呢?最后,他们两个的结论是,如果未修心,容易看到师长的过患,或者是没有办法生起强烈信心的时候,应该要配合着敦巴的这种轨理会比较安全。如果我们能够把一切众生视为自己的师长,具有强大的信心,所见一切都是功德,不容易去毁谤别人,那就可以依止很多的善知识。两者的不同,最主要是根据各人的个性、根器而定。宗喀巴大师认为博朵瓦和公巴仁勤喇嘛共同认定的结论,是相当符合实际状况的,应该如是才对。 如是应知,曾受法恩,特于圆满教授导心知识如何依止。其理分二:一、意乐亲近轨理,二、加行亲近轨理。初中分三:一、总示亲近意乐,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三、随念深恩应起敬重。今初 《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摄一切亲近意乐所有扼要。」即彼九心摄之为四。弃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谓如孝子自于所作,不自在转,观父容颜,随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应观善知识容颜而行。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中亦云:「彼于一切应舍自意,随善知识意乐而转。」此亦是说,于具德前乃可施行,任于谁前不能随便授其鼻肉。 《华严经》里面说到了以九种心来依止善知识,这九种心又可以归纳为四者: 第一心,叫作弃自自在,也叫孝子心。就是完全让善知识引导我们,如同一个非常孝顺的儿子,他不会自己随心所欲想要干嘛就干嘛,而是要看自己父母的容颜,会听从双亲的教诲,依教而行。同样的,如果我们确实找到了这个具相的善知识,那就不应该随心所欲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而应完全把自己交给善知识,随善知识的意乐而转。 宗喀巴大师引经据论之后,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此亦是说于具德前乃可施行,任于谁前不能随便授其鼻肉”,只有具足条件的善知识,我们才可以这样做,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把我们的鼻子牵走。宗喀巴大师讲法非常地果断,而且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用词都非常的尖锐。确实如此,还没有依止善知识之前,要好好地观察,这是宗喀巴大师反反复复、语重心长地对弟子的劝说。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个善知识具有圆满的功德,那就要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交给善知识,让他来引导我们。可是,也不是随便都可以给的,没有具足条件的人,不要把自己的鼻子随便让他牵走啊,否则会很危险。如果我们把鼻子随便让人牵,若是遇到了一个很爱面子的恶知识,当你问他一些法义的问题,他不能回答,可是他又很爱面子,那怎么办呢?他就只有随便编一套了。这样的话,自己不是会误入歧途吗?如果我们真正依止了一位具有圆满功德的善知识,他就会非常正直、诚实,他真的不知道就会说不知道,绝对不会把我们带到错误的道路上去,我们真的可以把自己完完全全的交给这位具有功德的善知识,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谁亦不能离其亲爱能坚固者,如金刚心。谓诸魔罗及恶友等,不能破离。即前经云:「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第二心,金刚心。“谁亦不能离其亲爱能坚固者”,也就是说,无论是自己的亲友还是恶友,任何的人来障碍师徒三昧耶,都无法得逞。 荷负尊重一切事担者,如大地心。谓负一切担,悉无懈怠。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诸徒众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萨,我之知识,如教奉行,实属大福,今后莫觉如担,当为庄严。」 第三心,大地心。我们今天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机缘,能够遇到一位具有功德的菩萨,也就是我们的善知识,能够听从这尊菩萨的教诲是我们的福气,绝对不要认为是一种负担,应该很荣耀地去依教奉行才是。 荷负担已应如何行,其中分六。如轮围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恼,悉不能动。慬哦住于汝巴时,公巴德炽因太寒故,身体衰退,向依怙童称议其行住。如彼告云:「卧具安乐,虽曾多次住尊胜宫,然能亲近大乘知识,听闻正法者,唯今始获,应坚稳住。」 第四心,此中又包含了九心里面的其余六心。首先就是轮围山心,就是无论发生任何的障碍,我们都不会因此而动摇。就像慬哦住在汝巴这个地方,那时公巴德炽因为太寒冷的缘故而身体衰退,他就和依怙童商量,是否应该到其他的地方去,被告知说:“我们纵使去了很多次的尊胜宫,像是天人的这种宫殿,具有很好的卧具安乐等,又能怎么样呢?可是亲近大乘知识听闻正法,唯有今天才有机会,所以你就不要再跑了,在这里给我好好地住下来。” 如世间仆使心者,谓虽受行一切秽业,意无惭疑,而正行办。昔后藏中,一切译师智者集会之处,有一泥滩,敦巴尽脱衣服扫除泥秽,不知从何取来干洁白土覆之,于依怙前作一供坛。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类似汝者。」 第五心,世间仆使心。既然我们一切都完全交给上师了,那么上师无论任何的命令,我们都不要再费力地去胡思乱想,应勿庸置疑地去行持。就像有一次,阿底峡尊者要去拜见后藏一切的大译师、智者,可是集会的地方有一个泥滩,仲敦巴大师看见后,马上脱掉了自己的衣服去扫除泥秽,也不知从哪里取到了干净的白土把泥滩填平了,又于阿底峡尊者座前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上曼达拉。阿底峡尊者笑着说,“奇哉,印度亦有类似汝者。”应该是这样一个语气才对:“奇哉!如果印度也有像你这样的人的话……”。 如除秽人心者,尽断一切慢及过慢,较于尊重应自低劣。如善知识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慬哦亦云:「应当观视春初之时,为山峰顶诸高起处,青色徧生,抑于沟坑诸低下处,而先发起。」 第六心,除秽人心。也就是断一切的慢心及过慢心,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想法认为自己比上师还要具有功德。如同敦巴仁波切有说到:在我慢的高坵上,是不会流出功德水的。同样的,慬哦瓦也说到:春天到来的时候,是先看到山顶高峰处处青色,还是先看到沟渠等低下处的绿意呢?从这里观察,也可知该断慢心。 如乘心者,谓于尊重事,虽诸重担极难行者,亦勇受持。 第七心,乘心。上师交待的事情,有再大的困难也应欢喜受持。 如犬心者,谓尊重毁骂,于师无忿。如朵龙巴对于善知识画师,每来谒见便降呵责,画师弟子娘摩瓦云:「此阿阇黎于我师徒,特为瞋恚。」画师告云:「汝尚听为是呵责耶?我每受师如此赐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八千颂》云:「若说法师于求法者现似毁咨,而不思念。然汝于师不应退舍,复应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厌,随逐师行。」 第八心,犬心。上师如何毁骂,也于师无忿。弟子娘摩瓦对善知识画师说:“这个阿阇黎朵龙巴,怎么对我们两个这么凶啊?”画师对娘摩瓦说:“难道你觉得朵龙巴是在指责我们吗?我不觉得啊。我每次受到师长如此的赐教,就好象得到了一次胜乐金刚的加持。”“黑茹迦”,即胜乐金刚。 如船心者,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第九心,船心。对于上师的事,任载多少,若往若来,都没有厌患。 有时候因为我们的善知识谦虚的缘故,不一定有自己这么多的弟子,很明显地,弟子众多,自己也受到弟子众的爱戴,这也是有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有可能会这样想“我比我的师长还要来得优秀”。绝对不要有这样的想法,最好的对治力是缘起见。我们可以想想,今天我凭什么能够受到弟子的爱戴?自己的一切善德美誉,都是因为善知识的关系。自己所有的功德,最主要的因缘来自于哪里?不是无因而生,也不是常因而有,不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而来的,虽然自己的努力也占有少许的一部分因缘,但是大多数的因缘都是因由善知识而来。如此的思惟,自然就会摧伏我们的我慢。有时候,我们真的会有这种的慢心,这样的慢心发起的话,确实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是我们要去特别注意的。 第二修信为根本者,《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浊秽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十法》亦云:「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 如上所云,龙树菩萨在《宝鬘论》里面有说,信、慧乃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根本,所以信心和智慧是多么的重要。如同《阿毗达摩集论》里面有说到三种信心:清净信、安乐信及胜解信。缘善知识可以生起这三种的信心。相信善知识是一切三宝的总摄,因此而对善知识生起皈依,这种的信心称之为清净信;相信善知识乃一切安乐之泉源、功德之根本,这是胜解信;依教奉行善知识的胜教,如是的信心乃欢乐信。信心有许多种,在此的信心最主要是指对善知识的信心。 由进退门,而说信为一切德本。敦巴请问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无获得殊胜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于尊重所,仅凡庸想,由何能生?」有于依怙发大声白︰「阿底峡请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却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谓是信心信信。」信为极要,其信总之亦有多种,谓信三宝、业果、四谛。然此中者,谓信尊重。 仲敦巴问:西藏有很多修行人,但是真正获得殊胜功德的人却很少,为什么呢?大依怙阿底峡尊者回答说:大乘的功德能生多少,是靠对上师的信心有多强烈。你们西藏人,只是把上师想成一个凡人,怎么可能会生起大乘功德呢?有一次,有一个弟子对着阿底峡尊者高声叫道:“阿底峡请教我。”阿底峡尊者说:“我耳朵很好啊,但是真正能获得教授,是要靠信心。信心!信心!”信心是极为重要的。信心有多种,信三宝、业果、四谛等,这里说的信心,是对上师的一种信心。 但是,要做到视师如佛之前,我们不能鲁莽,不可以在没有经过观察的情况下,就马上依止上师,就作视师如佛,那就完全错误了。应首先以法友想,长时间的跟他相处,听闻说法,后来透过对法义的认知,以大乘善知识的功德加以观察,如果我们完全地相信他有资格成为自己的上师,那时候再作视师如佛的观修。不是一开始完全不经过调查,马上就想“上师所示现的一切都是佛的功德,都是佛为我们所示现的”,这样子随便把自己的鼻子交给一个人牵走,是很危险的,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一点。宗喀巴大师都说了:不要这样做。 如果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法义我们也认知了,我们知道从凡夫地到佛地的这条道路,完全地知道了,只是自己还没修而已。如果要修的话,不是只看地图而已,唯有依靠上师才有办法使我们的道地功德增上,这时候就要依止善知识了,要视师如佛。不要想自己不能够做到视师如佛,我们都可以做到,我们相信金刚手的手记还有从前伟大上师的传记。上师们内在的功德确实与佛完全无二,但却完全示现出凡夫的模样来调伏众生。比如无著菩萨,他这么有福报成就的人,最初见到慈尊弥勒菩萨的时候,只是看到了一只母狗。同样的,密勒日巴也是如此,他的上师玛尔巴也是完全示现凡夫的模样,玛尔巴所示现的化相,是一个脾气非常暴烈,很会打架的人。玛尔巴的佛母雍达嫫要去嫁给玛尔巴的时候,雍达嫫的双亲对自己的女儿说:“这个玛尔巴很会打架,脾气非常暴烈,他可能会和你离婚,要把你赶走啊,你要有心理准备。”我们从这些历史传记里面可以知道,玛尔巴所示现的确实是一个非常暴躁或者情绪非常不稳定、非常粗鲁的凡夫相,可是玛尔巴真正的内在功德,他确实是密集金刚、胜乐金刚的化身,确实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成就者。宗喀巴大师在写《五次第论》的时候,最主要的根据是来自于玛尔巴的著作。又比如密勒日巴,他所示现的跟乞丐完全没有两样,当我们面对密勒日巴的时候,我们完全不敢相信自己面前的是一位即身成佛的成就者。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凡夫一定是实际上的凡夫吗?不一定。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因为有时候也会有看错的情况发生。像玛尔巴所依止的根本上师那若巴,那若巴以前去找笛若巴的时候,笛若巴所示现的是我们今天在路边看到的印度人的样,身上有很多的毛,很黑很脏,在那里钓鱼。从这些伟人的历史传记,我们可以看到佛陀为了要救众生,他只能示现凡夫的相来救护众生,除此之外没有办法。如果我们这样想,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说,不是我们没有办法视师如佛,而是我们不去做而已。 而且,我们一般都太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但如果以空性的角度来讲,我们眼睛看到的都是有自性、真实的,实际上是这样的吗?不是。我在一部《广论》的解释里,有看到这样的内容,我觉得很有帮助,其中说:如果弟子做到的,只是把上师的功德视为功德的话,那其实是谁都可以做到的,这不是师徒三昧耶的不共殊胜。把功德视为功德,那很简单,难就难在把上师的过失也视为功德,这才是弟子的不共殊胜。就像大乘经典里面所说到的,对于可怜的、没有依怙的这些众生生起悲悯心,这并不稀奇。真正稀奇的,是我们去帮他,他却反而想要害死我们,对这个仇敌生起悲悯心的话,才是真正的悲悯。 此复弟子于尊重所,应如何观?如《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弟子于阿阇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薄伽梵即应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诸大乘经亦说应起大师之想,毗奈耶中亦有是说。此诸义者,谓若知是佛,则于佛不起寻求过心,起思德心。于尊重所,特应弃舍一切寻察过心,修观德心。此复应如彼续所说,依之而行。「应取轨范德,终不应执过,取德得成就,执众过不成。」谓其尊重虽德增上,若仅就其少有过处,而观察者,则必障碍自己成就。虽过增上若不观过,由功德处而修信心,于自当为得成就因。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过失若大若小,应当思惟,寻求师过所有过患,多起断心而灭除之。设由放逸烦恼盛等之势力故,发起寻觅过失之时,亦应励力悔除防护,若如是行,力渐微劣。复应于其具诸净戒,或具多闻,或信等德,令心执取,思惟功德。如是修习,设见若有少许过失,由心执取功德品故,亦不能为信心障难。譬如自于所不乐品,虽见具有众多功德,然由见过心势猛故,而能映蔽见德之心。又如于自虽见众过,若见自身一种功德,心势猛利,此亦能蔽见过之心。 要如何观上师的功德呢?宗喀巴大师引用了《金刚手灌顶续经》里面所说:我们应该如同看待佛薄伽梵般的去观上师的功德。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视师如佛的话,一切功德由此而生,一切过失由此而断,并能速速成就一切佛果,利益一切众生。其他的大乘经典里面也如是说:“起大师之想”,在此的“大师”是指导师释迦牟尼佛。《毗奈耶经》里面也如是说:如果我们能真正的把自己的师长看作是佛,对于上师所作的一切都能够放弃过失心,起功德想,那么一切的功德就会因此而增上,不会依由观师过而犯下一切的毁谤恶业等。 依止善知识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要视师如佛,但为什么宗喀巴大师在此说到了要以视师如佛的方式来依止善知识呢? 因为《广论》是为了引导学徒使入大乘而说,在进入大乘之前,必须要学习与下士道及中士道共同的前行。所以三士道中在说下士道和中士道内涵的时候,没有只讲下士道和中士道,而是多加了一个“共”字,是共下士道、共中士道。这样有两种殊胜:第一,可以圆满只寻求下士道、中士道人的所需;第二,可同时圆满引导大乘人的所需。而且,《广论》的究竟目的不只是引导大乘而已,最主要是引导入密乘。所以《广论》从一开始就说了许多密乘的殊胜功德,《菩提道次第广论》实际是《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前行。宗喀巴大师写这两部《广论》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凡夫都能够认知从凡夫地到佛地的整个道次第。如果要完全了解整个道次的话,唯有加入密法才能圆满,否则的话只是算进入大乘而已,进入大乘之后,如何成佛的更细微的内涵就没有办法了解了。在显教般若乘里面,虽然说到了成办佛陀法身的不共因缘,就是现证空性的根本智,可是并没有说到成办佛陀色身的不共因缘。如同佛的法身需要不共因缘般,色身也是需要的。还有,佛地的时候,佛的身、语、意三者完全属于一个性质,佛的身即是佛的语,佛的意即是佛的身,佛的身也是佛的语等,是互相同属的。像这种的三密无二的不共成就,也是因缘而生。这种细微的因缘,是如何成办的?只有无上瑜伽部里面才有说到,是由最细微的俱生光明因缘而去成办的。 如果真的要了解到成佛的圆满道次,必须要经过密乘才有办法。所以宗喀巴大师所说的三士道,不只是为引入大乘而说,最主要还是为了让我们将来成就佛果位而说。要成就佛果位必须要经由密乘才有办法,所以在金刚乘里面,上师瑜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所谓的“加持”是什么?以藏文来讲,加持是“紧拉”,是改变我们内心的意思。我们获得加持力,最主要是靠对上师的一种尊重与依止。如果对上师没有丝毫的尊重心,没有对上师的依止的话,那就根本不会获得加持。无论是获得传承的加持,还是道证功德的加持,或者是功德增上、功德稳定坚固的加持,完全都是由对上师的依止而生起的。我们不要觉得道地功德的增上甚至于坚定,是完全来自于自己单一的学习因缘而已,内外的因缘有很多种,要共同聚合之后才有办法产生的。我们不要认为是由一因而去生一果,事实上是由无量的因才去成办一个果的。同样的,内在的功德也是如此,不光只是自己学习,还有对上师的信心、坚定的依止、对三宝的皈依以及对法的信心等,各种各样众多的因缘才有办法使我们道地功德增上。 仅有慧不能增长道次的证功德,还需要有信。尤其是在金刚乘无上瑜伽部,这个信当中,对于上师的信心更为重要。宗喀巴大师著作《广论》,是为了引导弟子不只是进入大乘,将来最终还要能够成就佛果位。成就佛果位之前,必须要进入金刚乘无上瑜伽部,所以在此以视师如佛的方式,来为弟子说到了如何依止上师,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去了解。否则,可能会误会说:佛教徒依止上师的方式一定要把上师看成佛吗?所有的上师都是佛吗?难道菩萨不能成为上师吗?成为佛教徒法师的一定要成为佛吗?会有如此等等的问,又不知如何去解答。 当然,我在此一直讲“视师如佛”,这绝对不是要间接在说或者暗示你们“我是佛”,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比丘而已,所以你们不要误会。如果我在此不明确地说清楚的话,你们可能会认为我一直在强调“视师如佛”,好象是要表现出“我是佛”的样子,绝对不是的。这一点,你们一定要注意。 为什么要把上师视为佛呢?因为自己想要离苦得乐,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如同之前所说,不只是现在,将来修金刚乘无上瑜伽的时候,为了能够真正获得无论是传承还是道证上的发起、增上、坚定的功德加持,要靠信心才有办法,最主要的信心源自于一切功德田的根本——上师,如果我们能够把上师视为是佛,那这种积资净障的力量就不可思议了。唯有透过视师如佛的方式,道证功德才能非常快速地增上,会有如此广大的福报功德啊。如果我们反复地去看上师的过患,只是看上师的凡庸部分,如何能够得到加持呢?所以,为了自己的离苦得乐,让自己获得加持,使道地功德发起、增上及坚定,我们才视师如佛,这一点我们必须要了解。 换个角度去想,即使自己的上师不是佛,但是我们把他视为佛的话,就能够得到许许多多的加持啊。但如果自己的上师真的是佛,可是你不把他视为是佛,即使是导师释迦牟尼佛在你面前,你也把他视为凡庸者的话,那你就不会获得加持。所以,自己会不会获得加持,会不会获得道地的成就,不是说我们所学习的对象是凡庸者还是佛的问题,而是自己怎么样去看待的问题,也就是自己的信心和敬心是不是强大的问题。同样是在导师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些人因为敬佛而获得了解脱,有些人却因为毁谤佛而累积了许多的恶业堕落地狱。所以,我们会不会造业、会不会获得成就,不是去看敬的对方,而是要看自己的心。 佛金刚持曾作预言:末法时代,我会示现凡夫的模样,来传承教法利益广大有情。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所看到的凡夫不一定是真正的凡夫,说不定就是示现,这很有可能。什么叫示现凡夫?佛菩萨与凡夫的差别不是来自于外表,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功德。哪一个人的内心随着圆满的大悲、智慧而转,圆满了一切的道证功德,断除了一切的障碍,成就了一切的他利事业和自利事业,心随顺种种的功德的就是佛。哪一种人,心随顺着烦恼,相应于烦恼而驰走的话,那就是凡夫。所以,所谓示现凡夫,就是他表现出自己的心被烦恼所转移的样子。金刚持都如此授记了,说他自己会化现成内心随顺烦恼、相应于烦恼的样子,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说法者,看他的样子是相应于烦恼的,可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应该要观察啊。我们仔细想一想,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并不都是真实的,这种不清净的情绪示现,透过瑜伽者的一种观修,可以把不净都视为清净。断除一切凡夫的相续,让自己获得成就,这完全是靠修心的功德。 修学菩提心的大乘学者,即使是对方真的是抱着强烈的嗔心来伤害你,可是你却因此而感恩敌人,而且爱他胜过爱自己,为了他人而让自己吃一切的苦,这是绝对可以做得到的。大乘行者确实做到了,靠的是什么力量?是靠自己修心的力量。所以今天我们不用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视师如佛,我们可以做到,只是自己愿不愿意去做而已。而且,我们可用另外的角度去想:今天好不容易能够知道什么叫三藏、三学,好不容易知道什么叫三宝,对三宝产生了一点点的信心功德,对四圣谛有这么一点点的认知。透过《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我们可以知道解脱成佛的道路,这两部道次如同是如何成佛的一个大地图,我们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只是自己愿不愿意去走上这条道路而已。如果要走的话,下一步要怎么做,我们都可以知道啊。纵使这一世没有很精进的生起道证功德的成就,可是至少我们留下了一个不共的非常殊胜的习气,听到佛法的时候,内心会有一种悲喜交加的感触,这真的都是来自于上师的恩惠。佛没有亲自跟我们讲这些教法,是上师他接受了佛陀的整个传承的加持,给予了我们佛陀的教法。无论上师的功德是不是跟佛相等,但是光是以恩惠的角度来讲,上师的恩惠就超过了佛的恩惠。如果这样去想,我们就有办法做到视师如佛,绝对可以做得到。 今天我们能够值遇正法,得到整个传承的加持,能够听闻到菩提心如此殊胜的功德,让自己的内心有了真正的依靠,找到了人生的目标,知道什么叫作有意义的人生,靠的不是上师示现法身,因为能够亲眼看到佛法身的唯有佛而已;不是上师示现报身让我们看到,因为能够看到报身的唯有菩萨而已;也不是上师示现胜应身,因为示现胜应身的佛早已经圆寂,而且唯有业清净的人才能够看得到。现在,如果上师把他自己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的话,我们看不到,那我们是怎么从上师听闻正法及得到教法的传承的呢?是因为上师他示现凡夫相的缘故。上师如果示现他本来清净的模样,我们因为我们业的关系没有办法看到,所以上师他委屈了自己,示现成相应烦恼的模样让我们看,让我们能够得到整个教法的法义,让我们能够真正获得离苦得乐。我们这样去想,上师所示现的一切,虽然看似相应于烦恼,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完全都是为了我们,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应该要去感恩上师。如果能够这样思惟,那么纵使看到上师的过患,也不会以为就是过失,而是能够转化为对于上师恩惠忆念的一种助缘。 以上最主要是说如何依止善知识之理。当然,每个人的根器不同,早期的社会环境,那时候的人比较单纯,信心都非常强烈,所以按照宗喀巴大师所说的道次第来慢慢引导的话,应该是不会有很大的问题。可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家都是讲道理的、求逻辑的,所以以我个人的个性来说,我宁可先从《广论》后面的毗婆舍那开始学起。因为透过毗婆舍那空性的部分,才让我相信原来一切烦恼的根本来自于无明,无明刚刚好是与实际上完全颠倒的一种执着,这时候再配合共中士道四圣谛的道理,才有办法对四圣谛生起信心。因为对四圣谛生起了信心,由灭谛、道谛认知了共下士道的皈依三宝的功德,这时候再去学习视师如佛,会更有感触。否则的话,因为现在的人什么都要讲理由,所以如果我们的地基不是很坚定的话,马上就从依止善知识来引导的话,好象是没有地基的墙壁,不太稳定,不是吗?佛陀的悲功德,要到菩提心的时候看到,佛陀的智功德,在毗婆舍那的时候可以看到。如果佛的悲智功德都看不到的话,那我们要怎么看佛陀的功德?很难。看不到佛陀的功德,视师如佛也就根本没有基础了,不是吗?所以,首先先以法友的身份,先把整个道次第听一遍,之后再对法义做专注的研究。当我们看到了从凡夫地到佛地的整个地图,为了能够使自己道地功德增长,那时候再去寻求善知识、依止善知识,那整个道的成长才会更加稳定。 复次如大依怙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宗,实相分见,由见门中虽有胜劣,然大乘道总体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发起,故执金洲为诸尊重中无能匹者。 如同大依怙阿底峡尊者虽然持的是中观正见,金洲大师所持的是唯识见,以见解来讲的话,中观见解胜过唯识见解,可是因为金洲大师是传授阿底峡尊者菩提心教授的一位具有恩惠的上师,所以在阿底峡尊者众多的善知识里面,金洲大师是最主要的上师。所以,自己怎么样去看待上师,是自己的看法而已,不是上师本身的问题,宗喀巴大师以这个比喻来作解释。 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宝云经》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发起大师之想。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师亦应信乐,于轨范师悉当发起恭敬承事。由此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如是思已,便能获得欢喜踊跃,于诸善法应随顺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猛利问经》亦云:「长者,若诸菩萨求受圣教及求读诵。若从谁所听闻受持,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应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阇黎,随以几许名句文身开示其偈,假使即于尔所劫中,以无谄心,以一切种,利养恭敬及诸供具,承事供养此阿阇黎。长者于阿阇黎,作应敬重阿阇黎事,犹未圆满,况非以法而为敬事。」 第三随念恩者,《十法经》云︰「于长夜中,驰骋生死寻觅我者,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沉溺有海拔济我者,我入恶道示善道者,系缚有狱解释我者,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应如是想。」《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如是随念痛哭流涕。诸善知识,是于一切恶趣之中,救护于我。令善通达法平等性,开示安稳不安稳道,以普贤行而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护送往赴一切智处,正令趣入法界大海,开示三世所知法海,显示圣众妙曼陀罗。善知识者,长我一切白净善法。」 “是于一切恶趣之中救护于我”,这一句是讲资粮道和加行道所有的功德,都是来自于善知识;接下来讲到了见道,“令善通达法平等性”;初地到七地的所有功德,“开示安稳不安稳道”;第八地的功德,“以普贤行而为教授;第九地功德,“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第十地功德,“护送往赴一切智处”;法身功德,“正令趣入法界大海,开示三世所知法海”;报身功德,“显示圣众妙曼陀罗”;化身功德,“长我一切白净善法”。以上是说,从凡夫地一直到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的十地以及果位之后的三身功德,全都是由善知识所引发的。 应如此文而正随念。一切句首,悉加「诸善知识是我」之语。于前作意善知识相,口中读诵此诸语句,意应专一念其义理。于前经中,亦可如是,而加诸语。 前文说五道十地的一切功德都来自于善知识,如在每一句之前,多加“诸善知识是我”的话,会更有感触。如果自己有很多上师,可以称“诸善知识”加“是我”;如果自己所依止的上师只有一位,或者是以根本上师为主,那就称“某某根本上师的名称”,多加“是我”,如“诸善知识是我以普贤行而为教授”,“诸善知识是我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诸善知识是我护送往赴一切智处”,“诸善知识是我正令趣入法界大海,开示三世所知法海”,“诸善知识是我圣众妙曼陀罗”等等,我们以这种的方式去念诵,会更有感触。 又如《华严经》云:「我此知识说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徧示菩萨威仪道,专心思惟而来此。此是能生如我母,与德乳故如乳母,周徧长养菩提分,此诸善识遮无利,解脱老死如医王。如天帝释降甘雨,增广白法如满月,犹日光明示静品,对于怨亲如山王。心无扰乱犹大海,等同船师徧救护,善财是思而来此,菩萨启发我觉慧,佛子能生大菩提,我诸知识佛所赞,由是善心而来此。救护世间如勇士,是大商主及怙依,此给我乐如眼目,以此心事善知识。」应咏其颂而忆念之,易其善财而诵自名。 我们可以依由宗喀巴大师所引用的这些经文来念诵,忆念上师的功德。在念诵偈颂文的时候,把其中“善财是思而来此”换上自己的名字,“某某是思而来此”。可以从三种角度去思惟忆念、感恩善知识: 第一,善知识比佛更具有恩惠。无始以来到现在,花了三大阿僧祗劫,从凡夫到佛地,累积资粮获得成就的佛是无量无边的。可是,我们居然在这么长久的时间内都没有听闻到正法,就好象有一大群人,大家都已经得到了希望,都已经获得了利益,而我们还呆在一个黑暗的边边角落里,无论怎么痛哭、呼叫,都没有人理会我们。唯有悲悯我们的善知识,他示现成凡夫的模样,来拉拔我们,把我们拉到有曙光、有希望的地方,所以善知识的恩德比过去一切佛的恩德都还要来得大。是善知识让我们与导师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接上因缘,使我们能够听到导师释迦牟尼佛的殊胜教法,所以善知识的恩惠其实比释迦牟尼佛还要来得大。如果这样去思惟,内心对于师长的感恩,确实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因为传授教法的缘故,所以我们应该感恩善知识。确实是如此啊。我们从导师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里面可以看到,佛为了一四句偈颂文,就能够牺牲自己的生命。可是今天的我们呢?我们只是自己不想学、不想听,上师他真的是不辞辛劳地在为我们说法,而且希望我们能够学习。如同之前我们所看到的,西藏人花了多大的心力,甚至于牺牲人命,才迎请到阿底峡尊者至藏地弘法。同样的,那若巴、玛尔巴是以多大的苦行,来得到整个教法的口诀的啊。更何况密勒日巴,说得难听点,他确实是被玛尔巴给欺负得不行。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也唯有如此,这些弟子才有今天如此的成就。可是相反的,我们却好象是等着上师给予我们教法一样,而不是自己去求教法。我们要知道,上师如此教诫我们,哪怕是呵责我们,那是为了我们能够断除恶业、累积资粮而说。因为,唯有积资净障的清净内续,才有基础去增长道次功德,否则没有办法。 第三,内心道地功德的增长唯有透过上师的加持,光是这一点,我们也要感恩善知识。有时候我们在听法的时候,突然会觉得有一种未曾有过的欢喜,这完全是靠上师的加持力,内外因缘聚合而获得。尤其是对上师信心很强烈的时候,内心会发起未曾有过的感触,那是因为上师的加持啊。 以上属于意乐部分,接下来我们看加行的部分。 第二加行亲近轨理者,如《尊重五十颂》云:「此何须繁说,励观彼及彼,应作师所喜,不喜应尽遮。金刚持自说,成就随轨范,知已一切事,悉敬奉尊长。」总之应励力行,修师所喜,断除不喜。作所喜者,谓有三门: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如是亦如《庄严经论》云:「由诸供事及承事,修行亲近善知识。」又云:「坚固由依教奉行,能令其心正欢喜。」 “励观彼及彼”,第一个“彼”是指师所喜,第二个“彼”是指师所不喜。亲近善知识的加行有三:一是供献财物,二是身语承事,三是如教修行。 其中初者,如《五十颂》云:「恒以诸难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师,况诸动资财。」又云:「此供施即成,恒供一切佛,此是福资粮,从粮得成就。」复如拉梭瓦云:「如有上妙供下恶者,犯三昧耶,若是尊长喜乐于彼,或是唯有下劣供物,则无违犯。」此与《五十颂》所说符顺,如云:「欲求无尽性,如如少可意,即应以彼彼,胜妙供尊长。」此复若就学者方面,以是最胜集资粮故,实应如是。就师方面,则必须一,不顾利养。霞惹瓦云:「爱乐修行,于财供养,全无顾着,说为尊重,与此相违,非是修行解脱之师。」 第二者,谓为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当如实赞师功德等。 第三者,谓于教授遵行无违,此是主要。《本生论》云:「报恩供养者,谓依教奉行。」设若须随师教行者,若所依师引入非理及令作违三律仪事,如何行耶?《毗奈耶经》于此说云:「若说非法,应当遮止。」《宝云》亦云︰「于其善法随顺而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故于所教,应不依行。不行非理者,《本生论》第十二品亦有明证。然亦不应以此诸理,遂于师所,不敬轻訾而毁谤等。如《尊重五十颂》云:「若以理不能,启白不能理。」应善辞谢而不随转。如是亲近时,亦如《庄严经论》云:「为受法分具功德,亲近知识非为财。」是须受行正法之分。博朵瓦云:「差阿难陀为大师侍者时,谓若不持大师不着之衣,不食大师之余食,许一切时至大师前,则当侍奉承事大师。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诲未来补特伽罗。我等于法全不计较,虽少许茶,悉计高低,谓师心中爱不爱念,此是心内腐烂之相。」 先讲第一,供献财物的部分。以学徒来说,如果自己有上妙的供物,但是我们却供下劣之物,那会违背师徒三昧耶,因为这代表不尊重。但是也有例外,如果是师长欢喜的,或者自己真的没有上妙供只有下劣供,那就没有违犯的意思了。因为学徒为了真正能够累积资粮,所以应以最强烈的尊敬心去奉承师长。宗喀巴大师不单只针对学徒而言,也说到了师长要注意的地方,师长必须不顾名闻利养,讲得非常好。 第二,是身语承事部分,包括为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当如实赞师功德等。 第三,如教奉行,是对于上师最主要的承事。如同《本生论》里面说到的:“报恩供养者,谓依教奉行”。 宗喀巴大师在此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上师引我们入于非理或是违背戒学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怎么办呢?如教奉行,是不是上师所说的一切,我们都必须要去奉行呢?虽然我们要视师如佛,但是我们也要记得,上师为了我们示现凡夫,所以也可能会为了我们而示现引导我们入非理或违背戒律等的样子,这不是没有可能的。所以这时候我们要依法,而不是依人,应以法为主。宗喀巴大师引用了律经里面所说作此回复,“若说非法,应当遮止”。同样,在《宝云经》里面有说到:只要是善的,都可以做;若是恶的,纵使是上师叫我们去做,也不应做。 “《本生论》第十二品亦有明证”,是说佛陀所说的《本生论》第十二品里面,曾有这样一个公案:佛在过去世的时候,有位婆罗门老师教佛的前世及其他的同学说:“今天我要教你们如何偷盗,因为你们正在学习,所以你们今天的偷盗不算造罪业。”于是,除了佛的前世,其他同学都去偷盗了。婆罗门老师问佛的前世:“咦,你为什么不去?怎么没反应?”佛的前世就对这位老师说:“我觉得这不如法,这跟老师平常所教导的是不同的。”婆罗门老师听到这样的回复,非常地欢喜,给予赞叹说:“今天我是故意试探你们的,你们虽然对我非常尊敬,但是我不希望你们完全接受我所说的一切,尤其是我说到这些不如法的内容的时候。今天,你是非常有智慧的,你以自己的智慧来区分是非善恶,纵使是我所说,也不会愚盲地完全接受,这才是对的啊。”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本生论》第十二品里有这样说,所以就对师之教诲轻视或是去毁谤,不应该这样子。宗喀巴大师非常谨慎、详细的对弟子说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部分,所以在此又说到了,“如《尊重五十颂》云:‘若以理不能,启白不能理。’应善辞谢而不随转。”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善知识说了不如法的内容,引导入不如理处,我们可以用善巧的方式来回避或者是直接去提问,不要随着上师所说的而走,这时候不应依教奉行。 接下来,举例说尊者阿难,他并没有因为说佛希望我做什么,就马上无条件地答应。佛希望阿难做他侍者的时候,阿难跟佛提出了三个条件,“不持大师不着之衣,不食大师之余食,许一切时至大师前,则当侍奉承事大师”。佛答应之后,阿难才答应做佛的侍者。为什么要如此慎重?是因为希望教诲我们这些未来众生,在修法的时候,希望重视法,而不是说重视茶的好坏,或者是重视老师到底在想什么,我要怎么去配合我的老师。不是的,不是无条件地完全接受老师心中的爱与不爱,绝对不是,要重视的是有没有与法相应。如果我们不重视有没有与法相应,只是在乎茶的多少,或者只是在乎善知识心中在想什么,想要去阿谀奉承的话,那是内心没有教法的腐烂象征。 亲近几时者,如博朵瓦云:「有一来者,是加我担,若去一二,是担减少,然住余处,亦不能成,是须于一远近适中经久修习。」 我们要花多长时间来亲近善知识呢?如博朵瓦说到的:不要太过亲近,我觉得这很辛苦,好象是一个负担;但如果是完全不亲近的话,又不能够获得成就。所以应是“远近适中,经久修习”,既不要五分钟的热度,完全地阿谀奉承,也不要完全不尊重上师。长时间的尊重,适中的承事,这才是最好的。“经久修习”,这四个字最重要。 第四亲近胜利者,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离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如是亦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正所摄受,不堕恶趣。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思念者,则不违越菩萨学处。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守护者,胜出世间。若诸菩萨,承事供养善知识者,于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摄持者,诸业烦恼难以取胜。」又云:「善男子,若诸菩萨,随善知识所有教诫,诸佛世尊心正欢喜。若诸菩萨,于善知识所有言教,安住无违,近一切智。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不可思议秘密经》中亦云:「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应极恭敬,依止亲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闻善法故成善意乐,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缘,造作善业,转趣善行。能令善友,爱乐欢喜。由是不作恶业,作纯善故,能令自他不起忧恼。由能随顺护自他故,能满无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恶道诸有情类。是故菩萨应依尊重,圆满一切功德资粮。」 以上是说我们亲近善知识会获得什么样的利益。 复次由其承事知识,应于恶趣所受诸业,于现法中身心之上,少起病恼,或于梦中而领受者,亦能引彼令尽无余。又能映蔽供事无量诸佛善根,有如是等最大胜利。《地藏经》云:「彼摄受者,应经无量俱胝劫中,流转恶趣所有诸业,然于现法因疾疫等,或饥馑等,损恼身心而能消除,下至呵责,或唯梦中亦能清净。虽于俱胝佛所,种诸善根,谓行布施,或行供养,或受学处,所起众善,然彼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议。」又云:「诸佛无量功德神变,应观一切悉从此出,是故应如承事诸佛,依止亲近供事尊重。」《本生论》亦云:「悉不应远诸善士,以调伏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尘,虽不故染自然熏。」 宗喀巴大师又说到,因为我们非常恭敬承事善知识的缘故,将来要在地狱里面遭受的无法忍受的痛苦,可以由现世轻微的病来取代,甚至于在梦中领受。也就是说使得过去造的这种堕落三恶道的业还清,在这一世就能把这个业给引发,使得这个业感果,不再存在。依由承事师长的缘故,所造作的功德,比供养无量诸佛还要广大。 所以我们不应该远离具有条件的善知识,如果我们接近他们,我们自然就能够熏染到他们的功德,虽然我们没有刻意的想要去得到他们的功德,或者是刻意的想要去获得这种善意的熏染,但是自然而然就会得到。相反的,如果我们不遵从或是不尊敬善知识,纵使善知识身上具有无比的功德,可是我们也不会因此而获得善德的熏染。 博朵瓦云:「我等多有破衣之过,如拖破衣,唯着草秽,不沾金沙。其善知识,所有功德,不能熏染,略有少过,即便染着。故于一切略略亲近,悉无所成。」 如同博朵瓦所说:因我们内心有很多的破衣裳的缘故,所以着染的是草秽而不是金沙。善知识的所有功德,我们不能熏染,若是有一点点的过失,便马上会染着。所以若是很急促的想要去亲近上师的话,是不会获得成就的。(1) 第五不依过患者,请为知识若不善依,于现世中,遭诸疾疫非人损恼,于未来世,当堕恶趣,经无量时受无量苦。《金刚手灌顶续》云:「薄伽梵,若有毁谤阿阇黎者,彼等当感何等异熟?世尊告曰:金刚手,莫作是语,天人世间悉皆恐怖,秘密主然当略说,勇士应谛听。我说无间等诸极苦地狱,即是彼生处,住彼无边劫,是故一切种,终不应毁师。」《五十颂》亦云:「毁谤阿阇黎,是大愚。应遭疾疠及诸病,魔疫诸毒死,王火及毒蛇,水罗叉盗贼,非人碍神等,杀堕有情狱。终不应恼乱,诸阿阇黎心,设由愚故为,地狱定烧煮。所说无间等,极可畏地狱,诸谤师范者,佛说住其中。」善巧成就寂静论师所造《札那释难论》中,亦引经云:「设唯闻一颂,若不执为尊,百世生犬中,后生贱族姓。」 又诸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如《现在诸佛现证三摩地经》云:「若彼于师住嫌恨心,或坚恶心,或恚恼心,能得功德,无有是处。若不能作大师想者亦复如是。若于三乘补特伽罗,说法苾刍,不起恭敬,及尊长想,或大师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无有是处。由不恭敬,沉没法故。」 之前所说的是依止善知识的殊胜功德利益,这里是说反师的过患,也就是不仅不依止善知识,而且是颠倒依止善知识的过患。如果只是很单纯的没有依止善知识,那我们就没有办法获得解脱,但也不会因此而造下无比的恶业而堕入恶趣。但是如果我们反师,也就是所谓的颠倒依止,即毁谤善知识,这种损害行为所感得的恶果就不可思议了。因为善知识是非常殊胜的功德田,如果我们去毁谤,就是一种损害的行为。藏文“顿珠罗那”,就是颠倒依止的意思。所以这里中文的“未依”不是单纯的不善依,应该说的是依止颠倒。依止颠倒或反师的过患,会有增长贪瞋痴三毒以及造诸恶业等种种过患。 设若亲近不善知识及罪恶友,亦令诸德渐次损减,一切罪恶渐次增长,能生一切非所爱乐,故一切种悉当远离。《念住经》云:「为贪瞋痴一切根本者,谓罪恶友,此如毒树。」《涅槃经》云:「如诸菩萨怖畏恶友,非醉象等,此唯坏身,前者俱坏善及净心。」又说彼二,一唯坏肉身,一兼坏法身。一者不能掷诸恶趣,一定能掷。 现在又说到了另外一种情况,也会让我们增长三毒,那就是亲近不善知识以及亲近恶友。所谓的恶友或者恶师,并不是说他们头上会长着像是魔王一样的面孔来吓唬我们,绝对不是的,他们长得不一定很难看或很恐怖,反而都是嘴巴非常甜蜜的,会说“我要帮你”、“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啦”,以这种非常善巧的方式来引导我们增长贪嗔的,就叫作恶师、恶友。 宗喀巴大师在此非常详细地不只说到了依止颠倒师长的过患,还特别慎重提醒我们弟子众,不应该亲近恶师和恶友。为什么呢?因为醉象只能够坏身,可是恶友能够坏善以及坏心。 如果身体坏掉,只是坏一世,醉象不能够把我们丢到三恶道去。可是当我们的善业、法身坏掉的话,那就不同了,因为没有善业,故无法投身善趣,那就一定会堕落恶趣。 《谛者品》亦云:「若为恶友蛇执心,弃善知识疗毒药,此等虽闻正法宝,呜呼放逸堕险处。」《亲友集》云:「无信而悭悋,妄语及离间,智者不应亲,勿共恶人住。若自不作恶,近诸作恶者,亦疑为作恶,恶名亦增长。人近非应亲,由彼过成过,如毒箭置囊,亦染无毒者。」恶知识者,谓若近谁能令性罪遮罪恶行,诸先有者不能损减,诸先非有令新增长。善知识敦巴云:「下者虽与上伴共住,仅成中等,上者若与下者共住,不待劬劳,而成下趣。」 什么叫恶知识?谁去亲近这个人,以前有过的恶行不会减损,以前没有过的性罪和遮罪反而还会增长,那你所依止的师长就是恶知识了。什么叫性罪?什么叫遮罪?性罪的意思是说,某一种行为,无论是谁去造作,都会感得恶果。遮罪是说佛制定的戒律,如果是受戒者去触犯,这种恶业会感得恶果;可是如果没有受戒的人犯同样的行为,却不会感得恶果。比如过午不食,是佛对出家人讲的戒,如果佛没有制定过午不食的戒,那过午有食就不算犯罪,可是出家人有被佛制定过午不食的戒条,所以出家人过午有食则会犯罪等。 善知识敦巴云:“下者虽与上伴共住仅成中等,上者若与下者共住,不待劬劳而成下趣”。就是说下者跟上者一起同居的话,下者不会马上变上者,他只会变中者而已。可是上者和下者一起同住的话,虽然下者变中了,可是上者不会变中,上者会马上变成下者。这说明什么呢?我们行善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造恶却非常容易。所以,为什么要特别小心,要远离恶师、恶友呢?我们已经知道了恶师、恶友的定义,无论跟谁在一起,无论这个人的言行举止是怎么样的花言巧语,如果以前有过的恶业不会减少、未有的恶业却在增长的话,这个人就是恶师或者是恶友,我们要去记住这一点。 第六摄彼等义者,世徧赞说尊长瑜伽教授者,应知即是如前所说。若一二次,修所缘境,全无所至。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须恒亲近,无错引导,最胜知识。 所谓上师瑜伽,这个非常有名的法门,要怎样去修学呢?其实,就是按照前面所说的内容去修学。如果只修一次两次上师瑜伽的话,那是完全没有用处的,不会有成就。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诚心想要修法的话,应该恒长亲近善知识,而且必须依止能无错引导的最胜善知识。宗喀巴大师的每一句话都说得非常诚恳,而且非常强而有力。 尔时亦如伽喀巴云:「依尊重时,恐有所失。」谓若不知依止轨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亏损。故此依止知识法类,较余一切极为重要。见是究竟欲乐根本,故特引诸无垢经论,并以易解,能动心意,符合经义,诸善士语,而为庄严,将粗次第,略为建设。广如余处,应当了知。 “伽喀”是尸陀林的名称,因为伽喀巴时常在尸陀林,也就是墓地里面修行,“伽喀巴”的意思就是“墓地者”的意思。 如果不知道依止善知识的轨理,而去依止的话,不仅不会带来利益,反而会造成亏损。能如法去依止善知识,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切究竟欲乐的根本,都是因由善知识所引发。如前所说,仅有智慧了解佛所说的教义还是不够的,要把教义配合日常生活去修行。可是在修行的时候,为了使道地功德增长,要众多内外因缘聚合才有办法,而能让我们发起证量的根本原因,最主要是来自于依止善知识的力量,较之其他更为重要。 如果我们不了解什么是依止善知识的轨理,就随便依止的话,那是很危险的。所以,为了让我们不要走入歧途,宗喀巴大师引用了前面的大论典为根据,非常谨慎的为我们宣说。在此的“广如余处应当了知”,是广从其他的大论典应该了知的意思。 我等烦恼极其粗重,多不了知依师道理,知亦不行,诸闻法者,反起无量依师之罪,即于此罪亦难发生悔防等心。故应了知如前所说,胜利过患,数数思惟,于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诸罪,应由至心而悔,多发防护之心。自应励备法器诸法,数思圆满德相知识,积集资粮,广发大愿,为如是师,乃至未证菩提以来摄受之因。若如是者,不久,当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识不知厌足善财童子。 你看如果我们跟某个人讲话讲久了,所说的都是抱怨的内容,这代表什么?内心的烦恼很多。我们很少会去赞叹别人的功德,但如果是说八卦、说某某人的坏话、别人的缺点的话,谈话的时间就会非常长,所谈内容也非常地丰富。通过谈话这样很简单的行为,我们也可以知道,我们内心所思惟的,都是跟烦恼相应的内容。“多不了知依师道理”,一般的人不可能知道法义,不知道依止道理。纵使知道法义,“知亦不行”,只把佛法当成知识去学习,即使知道了也不去做。反而还会发起颠倒依止,去亲近恶师、恶友。即使犯了种种罪行,自己也不察觉,即使有所察觉也不后悔,不知道忏悔。 所以要反复思惟之前所说的内容,因为我们在过去生没有真正如法依止,所以才发起了这些种种罪行,到今天我们还是凡夫,没有丝毫的改变。想要离苦得乐,我们不仅是要忏悔过去所犯的罪行,因为过去已经过去了,最主要的还是将来,我们应该多发防护之心,让自己将来不要再次犯错。而且自己要励令自己,让自己具备佛弟子的功德,成为一个法器,能够接受佛陀的一切教授,去反复思惟善知识的圆满功德,以及累积广大的资粮。累积资粮以后,一定要记得发愿回向。 (1)譯者補充:“略略”這兩個字藏文音是“於於切畏”,是很快、很短促、很急促的、瞬間或是刹那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