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太桥旦增堪布讲授皈依 |
 
太桥旦增堪布讲授皈依
今天这支香因为很多人都受了皈依,受仁波切指示,作为老师,要讲解皈依的利益、功德,没有皈依的过患。对于皈依的意义,可能有人已经学习过,今天再听一次,可以增加记忆。是第一次的人则有新的了解。 一般而言,皈依非长重要,然而皈依的情况不一定只是在佛教中才有,在其他宗教也有皈依的事件,但是真正的皈依,是不共、胜义的皈依,则是只有佛教才有。所谓的皈依,当然不只是在佛教中有,在基督教、印度教也有。就是一个众生为了恐惧害怕现前与究竟的痛苦,要寻找一个方法救助他出离痛苦,所以就有皈依的产生。所以我们皈依的出发点,大多数都是因为在世间获得快乐免除痛苦,寻求救助依靠,这并非只是人,一切的动勿或有情众生都会寻求救助与依靠。然而,在这里我们讲到皈依有很多层次,小孩害怕恐惧,要皈依父母,就是依靠的意思。父母有害怕、恐惧和苦,会找世间的鬼神、有力量的对象去皈依。其他宗教,有其创立者与教主,很多人信奉该宗教,寻求皈依,依靠这个教主。佛教中说,佛法的皈依是最正确与究竟的皈依。其他宗教也这么认为,自己的皈依是最重要与最究竟的皈依。因此,各个宗教有不同皈依的方法,以及皈依的心态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佛法中皈依是最正确、清净皈依,对象为教主佛陀、所宣说的法、僧。称为三宝,皈依对象,比其他宗教皈依对象正确、清净,因为其他宗教皈依对象本身并没有完全从痛苦中脱离,获得完全的喜乐。无着佛子行三十七颂说「皈依三宝佛子行」一切世间的神旨,本身自己都还在世间轮回,没有完全证得涅槃,没有获得无上究竟的智慧,不会是我皈依、依靠的对象。所以皈依很重要,但更重要是皈依的对象。 之后,我们要知道皈依者我们自己需要具备的心态,分三种人心态。 首先最下等心态是,为了怕到三恶道受苦,希望获得快乐,而寻求皈依。这是最下等的发心动机。并非求取究竟果位或正确的修持,而是为了获得世间的快乐,求授皈依。像这样的心态,没有清净心,称为「下士」。比如,有人为了更长寿、富贵、希望此生更有名声,都是为了此生的快乐,并非正确清净的发心,所以称为下等动机的皈依。 中等的心态,三种皈依对象都是三宝,只是心态不同。中等者,并没有想到为了利益谁或众生,希望自己得到涅槃,不愿意受到轮回的苦,惧怕轮回苦,为了获得阿罗汉果位,这是中等的发心与皈依。 上等,上士皈依,明了一切众生不是我们的父母,如今都在轮回苦海中受苦,因此我要皈依,修学佛法,成就佛道,让他门能够脱离苦海,成就佛道,为了一切众生的皈依,就是上士的皈依。 我们要知道自己是以什么心态来求授皈依。因此当我们在皈依时,应该观察自己的心态与动机,是以哪一种心态、轮回世间、声闻小乘或上士的皈依,要自己观察,知道自己落在那个层次。求授皈依时,在座各位都是佛教徒,且都是大乘佛教徒,也都做密乘修持,更应该砥砺自己做出上等的发心求授皈依,修学佛法。 我们在皈依获得上,在戒法获得上要具备因,不光是外表上;剪头发,拿到法名与皈依证,在心态要具备因缘条件,才算是获得皈依戒。因有二种,共同说法是,首先是信心,密乘的说法是虔敬心。少了信心与虔敬心都无法获得真正的皈依。就像经典说,若不具备基本信心,佛菩萨一切善法功德不能获得,因为没有信心,没有获得皈依戒,就没有办法获得菩萨戒、也无法获得密乘戒,一层层往上,所以首先要具备信心。如同前面所提,你是否求授皈依,取决于自己,没有人逼,要反观问自己对上师是否有信心、虔敬心,若是没有,只是人家拉我们来,我们就说好,这并非真正的皈依。我们要知道虽然皈依是重要的,但皈依的求授也非容易的事。 重要的事在于,佛教徒与外道的分别就是有没有皈依,就是你是否承认三宝,分界不是长得丑是外道,美的是佛教徒,而是你承不承认三宝。有些人说:佛教与外道分界说法有无皈依,但是不能这么讲,因为佛陀本身没有皈依。所以不在有没有皈依,而是你承不承认三宝。皈依是建立在感到苦,想寻求依靠。但是佛没有苦,不会寻求依靠,用皈依来分界佛教徒与外道,是有争辩的。应该取决于承不承认三宝。在承认三宝之后而皈依,就会成为真正的佛教徒,与外道相分别,之后求取任何法、戒法、灌顶、密乘戒,就能真正获得,因为基础已经具备。 以上是皈依的重要性,对象为佛法僧,是正确皈依的对象。要知道三宝所代表的意义,应知道与承认。佛法僧是指导师、道路、在我们于道路上的友伴,真正获得遍知究竟佛果,如果没有皈依、承认,那遍知的佛果我们是无法得到的。以世间看法比喻。佛是老师,法是老师教的课程,僧是我们的同学。另一比喻:佛是医生,法是药,僧是护士帮助我们。若我们是病人,当我们生病时,要看医生吃药需要护士的帮助,自然我们的病就会好起来痊愈。为了获得遍知的佛果,要依靠佛、法与友伴的帮助。另外,我们重复再说,自己如同病人一般,最大的病就是烦恼病,为了要医治烦恼大病,我们需要药,最好的药就是正法,最好的治疗者、医生就是佛,最后还需要友伴一起来帮助我们。对于三宝的认识可以这样理解。三宝可以说是我们的共同皈依处。在密乘也有不共的说法。这里说的是共同的说法,一切佛教所讲共同的皈依处。 三宝是我们究竟的皈依处,最究竟的就是佛。法与僧是现前的皈依处,针正究竟皈依处是佛。对三宝的说明,各位可能都听过,也学过,但是很多人因为我们学了高深的大手印,而看不起或忘记,所以重复讲解说明,让大家有所回忆。很多在台湾的修持者的情况,对于皈依、发心、前行应具备的基础功课,不放在眼里,注重正行的修持,抱着很大的寄望,但是经典所言,前行比正行还要重要。前行基础没有打好,正行会有障碍。如果注重前行,则正行中每一次第可以顺利度过。所以前行很重要。好象阿底峡大师来西藏教的全部都是皈依的修持。他在印度是很著名的班智达,在西藏很多人帮他取名皈依班智达,像他这样的大师,都如此重视皈依,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皈依。 -------------------------------------------------------------------------------- 太桥旦曾堪布老师讲授皈依 续前: 我们求授皈依的人,获得皈依之后,何者该做、不该做,是我们要学习知道的。 皈依处:三宝。究竟皈依处是佛,是因为他成就法身。法并非究竟皈依处,因为法是我们渡河的船,渡河时需要船,渡过去,成就佛果之后,就不要船,可以舍弃。僧也在寻求皈依,所以也非究竟皈依处。一般凡夫的认识,特别是初学者,想到佛就想到唐卡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相。认为法就是经书,或讲出来的东西。僧,就是穿著僧服、剃头的人。这是一般人对三宝的认识与看法。以相状见到的佛,是因我们不净相所见到。佛有法、报、化三身,化身是我们比较容易见到的。登地菩萨就是见到报身佛,究竟者见到法身佛,没有任何形象。「若人以色求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以因为修持不同,有些人皈依法、有人皈依报身或化身佛。对初学者要讲低层次,有一个相状的佛。当他进一步修持,可以讲到更高层次的皈依层次,最后则说皈依法身法,依据众生现前不同的修持情况而宣说。以上是皈依佛。 皈依法:法分二种;教法与证法。教法是三藏经。证法是三学。有人不能分得清楚,简言之,能够闻思就是教法,证法就是实际修持的法。任何人对任一种升起信心并学习就是皈依法。证法分二种,道谛与灭谛。道谛是净除烦恼的方法。灭谛是真正除灭烦恼。在此没有时间作太多解说。 僧宝;分大乘、小乘的理解。穿著僧服是小乘见解,又如以声闻乘缘觉乘僧团为僧宝。大乘认为登入初地者,如观音菩萨为僧宝。皈依任何一者,都是皈依僧。 皈依三宝:大小乘对象、发心、时间均不同。 小乘皈依对相,佛是化身佛、法是四谛法、僧是四部僧团。发心是为了自己一人出离、解脱轮回,自己害怕痛苦、出离痛苦。时间是尽形寿,到死亡之前的皈依。大乘对象,佛指法身佛与色身法。法是大乘三藏经论,僧团是大乘僧团,比如八大菩萨。大乘皈依发心是一切众生如同父母,都在六道轮回痛苦,为了使他们脱离,所以我要求取佛果,使他们离苦获得解脱。时间直到成佛之前皈依。都「直至菩提我皈依」,在未证菩提前都皈依。直到获得佛果,一切断证,才不需要皈依。以上我们讲的是共同皈依的说法,依止显密的共同说法。 在密续;分四部,对于皈依说法,事部与行部二个是比较相近、相通的。对象一致:佛的三身,法以事部、行部的教法,僧指于瑜珈行者,发心与大乘皈依相同。瑜珈部:佛五方佛,瑜珈部密续,一切男女菩萨们。无上瑜珈:佛的五身自性、无上瑜珈密续法、一切出世间的勇父空行。无上瑜珈又分二支派,这里所讲的是上等支派的说法,承认皈依一位上师,就是等于皈依佛法僧。在此所做的皈依,就是依据无上瑜珈部的上等支派。道理是,皈依一位上师,上师的身体即是僧、语为法,意为佛,事业即为护法空行,所以皈依一位上师就皈依所有的对象。 皈依后,我们应做的事,小的佛像、佛的形状、画像都要敬重,如同见佛。任何与佛法有关一字、句都要'敬重,都是法。对于僧,有任何相状为僧人的相,你看到要尊重如同僧宝。我们应该断,不该做的。皈依佛,就不应皈依世间、外道的鬼神。皈依法,应断除对众生的伤害。皈依僧,要远离恶友,不与恶友、恶人同行。随顺皈依的修持,皈污后该做的事,恒常供奉三宝,祈求三宝,不论到哪里任何地方、不管是否快乐都应该做。 大手印皈依对象,就是皈依证第一页的法证。虽然我们说到很多皈依对象。第一页是大手印皈依对象。 皈依的功德: 证明我们进入佛门。 获得皈依戒法,得到宁静喜乐。 渐渐清净罪障业障。 福德会自然累积积具。 人与非人不能伤害我们。 魔障与障碍可以遣除。 不会落入恶道。 成就佛果。 老师说自己没有功德,但是对三宝有信心,建立在此信心,给各位讲皈依的功德、教法,是很好的善因、善缘,感到很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