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太桥旦曾堪布:女众弟子如何以正确的心态依止上师 |
太桥旦曾堪布:女众弟子如何以正确的心态依止上师
关于女众如何依止上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全国各地学佛的人非常多,而在学佛过程中必须要依止善知识,这一点,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说法是一致的。并没有说学藏传佛教必须要依止上师,学汉传佛教就不需要依止上师或法师,没有这样的说法。每一个教派、每一个宗派都有他们的师父。依止师父在学佛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佛的弟子中,有很多人在依止上师的心态方面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人为了想学习东西而依止善知识,有些人亲近上师是想要得到加持或者去除工作、生活上的挫折,有些人依止上师是为了能得到保佑,有些人依止的目的是想要得到权力,有些人(尤其是女众)是为了解决感情上的问题。所以从依止上师这方面来说,不同的学佛人带着不同的目的来依止不同的善知识,这是正常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凡夫、都被烦恼所污染,所以要让每个人都怀着正确的心态依止善知识是很难的。近代社会里,人们受到环境的污染、知识的影响,真的以虔敬、纯净的心依止上师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学佛的人不可以以上述的目的依止善知识。在佛陀的法教里,依止善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善知识面前得到能够解脱的佛法。这样的心态才是正确的。 佛经当中谈到过很多关于善知识的内容。虽然学佛要亲近善知识,并且在佛教的很多经典密续中一再强调这一点,但是在依止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之前必须要观察,因为在现在这个末法时代要能遇到具德的善知识还是很难的。一方面是末法时代的关系,另一方面是自己福报浅薄的关系。所以在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必须对他观察。经典里提到,观察善知识必须用三年的时间。要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观察善知识,之后才可以依止。虽然善知识应该要具备很多的功德,但在《入菩萨行论》中寂天菩萨讲的,只要善知识具备最关键的两点,我们就可以依止他。第一个就是他通达大乘的法。另一个是他有菩提心,他具备为了菩提心的戒律甚至可以失去生命的信心。具备这样两点就可以。但是这位善知识有没有通达佛法,弟子却是很难观察的。佛法方面弟子自己都不懂,又怎么能观察善知识是否在佛法方面通达呢。在这个社会里,要观察善知识是很难的。但是我觉得每一个教派都有自己的教主法王,这样的话,就较为容易了。举一个例子,比如在我们噶举派传承,这位善知识是不是我们的教主DB法王认证的,或者他是不是一位活佛、金刚上师、堪布或喇嘛,他是不是由传承里其他重要的活佛认证出来的(比如尊贵的大司徒仁波切等),我们可以透过这样的情况来观察。要看他的背景是怎样的,他对寺庙做出了什么样的奉献,他现在的一举一动是不是为了众生的,最起码在接触众生的时候他有没有慈悲心,对佛法有没有信心,有没有自私的心,有没有贪嗔痴,行为上有没有不如法的事情。这些最起码的要点要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很聪明的,时间久了,虽然我们没有神通,对于善知识的佛法是不是通达我们不知道,最起码从他的行为、表现上我们可以判断出他是什么样的上师。 第一是要清净,第二是他能否解释解脱的佛法,对弟子做有帮助的开示。他有一个传承的加持,或者接受了历代上师的教法,他有没有慈悲心,有没有行善,弘法利生方面有没有发一个大愿。做到这些的善知识是可以依止的。如果自己看到这个善知识相貌好、身材好,现在有很多上师唱歌声音也很好听,有名望,产生了感情而来依止上师的,这样是不大好的。依止上师的时候最好是把上师看成佛陀一样。这样的依止是很好的。这样依止具德的上师就会得到他的加持。往往年纪比较大的、修行比较好的佛弟子是不会由于产生感情而去依止上师的,没有这样不好的心态。但是一些人,尤其是女众,就非常容易有这种问题。现在在很多地方,因为有的上师名气很大、很帅、很庄严,于是有很多的弟子追,他们甚至放弃照顾自己的家庭、工作,花了大部分的时间跟着上师。这种心态是一种不好的心态。如果他们自己内心反省的话,就会发现并不是对上师有一种信心而追随他的,而是一种喜欢他、不想离开他的心,并不是想得到他的加持、想听他的开示、以后要解脱,不是以这种正确的心态来学佛的。所以选择上师的话并不见得一定选择很庄严的,也不见得要选择身材很好的,声音好听的。在现在,尤其一些女众,特别喜欢这些年轻的现代化的活佛,有些人想皈依,有些人想做朋友,表面上是弟子,实际上是朋友,这都是不正确的,不是真正的信心。所以不会产生好的结果。我们学佛的人依止善知识是为了了脱生死,为了成佛,为了离苦得乐,要以这样的心态来寻找善知识、亲近善知识。所以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地方,不然的话对佛法的信心变成世间感情的心态,变成这样的话对上师不好、对自己也不好,也得不到佛法传承的加持。以不正确的心来依止上师,上师所开示的佛法也帮助不了弟子,虽然上师开示的佛法是真的,但因弟子具有的是假的信心,所以假的信心得到的加持也是假的。也许上师会发现他这个弟子依止他的目的是为了感情,虽然上师是不会想这个问题,但是有了这种心态以后,佛法的利益就不大了,所以女众依止上师的心态要调整。我们依止上师是为了了脱生死,为了离苦得乐,为了成佛,为了这些,我们不用找一个相貌好的上师,也不需要找一个身材好的上师,不需要找一个声音好的上师。哪一位上师具备传承的加持,哪一位上师有对解脱的开示,哪一位上师引导我们佛法解脱的道路,哪一位上师具有开示佛法的智慧,具有慈悲心,我们就应该依止哪位上师。这些特质都具备的话,他长得不好看也没问题。有传承的加持,戒律清净,对佛法有正确、通达的认识,具备慈悲心,有这种功德的话,不管他是年轻的、老的、有钱的还是贫穷的,都是值得依止的。 佛陀讲,在依止上师的时候要像对待医生一样。举例来说,上师就像医生,很好的医生,佛法像是良药,修持佛法像是治病,自己则是病人,这四种比喻。自己在生病的时候找医生,不管他漂亮不漂亮,身材好不好,声音好不好,只关心这位医生有没有能力治疗我们的病。如果有这种能力,我们不管他长相怎样,不管他是否贫穷,都会请他治疗我们的疾病。所以我们要以这样的心态来依止,而且依止以后还要保持住这种心态。男众和女众弟子依止上师在行为上稍微有些不同。因为这是佛法的规律吧。 上师有两种身份示现,一种是出家身份的上师,一种是瑜伽士身份的上师。出家身份的上师有比丘的戒律,由于戒律的原因,他在接触男女弟子的时候有所不同,弟子在依止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刚刚我们讲依止上师的心态最重要,在这样的前提下,女众在依止上师的行为上要注意些什么呢?行为上主要是除了求法、求加持、灌顶、提出问题、照顾上师以外,不要过多地接触上师。拜见上师的时候,衣服整齐,不要暴露,这样也是对上师的礼貌和对传承、对佛法的尊重。如果不注意的话,虽然上师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这是弟子自己对传承、对佛法、对上师的一种不尊重的表现。讲话的时候也尽量要讲一些跟佛法有关的话题,不要讲一些没有意义的话题。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恭恭敬敬的,要走在上师的后面,坐的时候不能跟上师同坐。坐在车里也要和上师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针对女众。行为方面,女众应该怎样接触上师,应该怎样保持距离,大部分女众弟子还是知道的,但是心态方面很多人并不是特别清楚。在心态上,我们大手印的传承中,对上师的信心非常重要,虔敬心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虔敬心就得不到上师的加持。我们大手印祈请文里面提到虔敬心像人的头一样重要,出离心像人的足一样重要,正行法像人的身体一样重要。所以虔敬心、出离心比正行还重要。虔敬心不正确的话,后面的正行、四加行、大手印就没有办法修,最后的境界就没办法证悟,所以,真实无伪的信心非常重要。我们尊贵的DB法王法相威猛庄严,长着圆满的佛身,虽然很多人对他特别有信心,但是这信心里也是有很多其他心态的,我们并不能说他们没有信心,但是他们信心里面夹杂很多其他的东西。依止的时候心态要正确,不可以把上师当做明星、歌星来对待。现在追上师的信徒很多都像追明星、歌星一样,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心态。心态应怎样保持,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我们得了烦恼的病,只有上师能治我们的病。我们要看哪一位上师有佛法的良药,谁有就找谁,不管他年老、年轻。依止善知识就要像找大夫一样,重点是这个。 希望我的以上建议对各位佛弟子有所帮助,谢谢。 |
前五篇文章 |
后五篇文章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