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噶玛天津仁波切:2008纽涅观音斋戒开示摘录(一) |
 
噶玛天津仁波切:2008纽涅观音斋戒开示摘录(一)
时间:96.12.28 地点:如来殿三楼 说明斋戒 八关斋戒有显、密之分,戒律虽然一样,但所依止不同,差异在于藏传佛教将八关斋戒与千手千眼观音密法结合为一。 纽涅有斋戒及断食两个含意。斋戒期间,最重要的是守戒及持斋。斋戒指八关斋戒,前五戒是不杀生、不邪YIN、不偷窃、不妄语、不饮酒,与居士五戒相同。第六戒为不涂饰香鬘,第七戒为不伎乐歌舞,亦不观听,第八戒不坐卧高广大床。 斋食,即过午不食,为第九条。前八条属于戒律,第九条过午不食属于斋法,总称为八关斋戒。关是关卡,有保护之意,保护我们的身语意不造恶。 「纽涅」乃是千手千眼观音的斋戒加上断食,第二天过午不食,第三天断食。有关「纽涅」的缘起、功德及如何修持,在《纽涅闭关讲义》中有非常详细的讲述,不再重复。 斋戒的动机 身体得来不易,然而许多人却不了解「身」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从我们入胎、出胎,一直到老病、死亡,所受的苦远远大过于快乐,但大部份的人却只在意追求短暂的一丝快乐,而忽略了长久的痛苦,因此经常身在苦中不知苦,更以苦作乐。如果一味只看些许、短暂的快乐,而忽略了痛苦恒长久存,或是甘愿受苦,终将注定活在轮回之口。 古德说:「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身体是一切善恶的奴隶,用来造恶或是成就解脱,端看自己的动机。 身体的殊胜难得之处,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说:身体可用来修行。身体若不用来修行,便毫无殊胜可言。六道之中,唯有人道可以修行,这也是苦乐参杂的人道最殊胜之点。 人应当活在善愿之中,而非活在欲望之中。当欲望转化为利他之时,善愿便形成了。基于对身体的了悟,建立正确的修行动机,同时依照自己的人生历练,开始对人世之苦有深刻的体悟,以此动机修持斋戒,最为殊胜。 持戒的功德 《三昧王经》云:「经恒沙劫数,无量诸佛前,供养诸铜幡灯鬘饮食等,若于正法听,佛教将灭时,日夜持一戒,其褔甚于彼。」 在这部经中,佛陀告诉我们,经历了恒长的劫数,期间向无量诸佛供养无量经幡、饮食、明灯、花鬘等等,如是功德将不可计量;但若能在末法时期,佛教即将灭亡之际,持守戒律一日夜,此功德更胜于前。 所以虽然身体是无尽苦果、无尽苦器,但俗义谛一体两面,二元相对,如何转苦为乐,转轮回为涅槃?其关键在于「清净持戒」。 及时修行 修行并非等到老的时候才修,也非有闲暇时才修。老了体力不济,拜大礼拜就趴在地上起不来,怎么修? 对无暇修行的现代人而言,持守八关斋戒是一种方便,依此方便逐渐坚固出离心。出离,有人说出家,但无论是出离或出家,对生死轮回、快乐痛苦若缺乏正确的了知,那都只是表相,是自己骗自己。 以大悲心受戒 受戒或修行者有两种,一是凡夫,二是菩萨。凡夫厌离生死烦恼痛苦,自我欲求解脱,此为小乘。大乘的行者称为菩萨,心生大悲,而求大觉;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救度一切苦难众生。 问:菩萨的大悲心从何而得? 答:从佛而得。 问:什么是佛? 答:具有大悲心,为饶益一切众生,行不可思议事业者,是诸佛三门之所为。换言之,佛的身语意所想、所行,皆是为饶益一切众生,即便呼吸出入息,亦是为饶益一切众生,此即是佛。 明天早上向上师、三宝祈求戒律时,诸位务必生起菩萨的愿心,期许自己必行菩萨道,以如是大悲心受戒,是最圆满持守八关斋戒的动机。 谨慎持戒 身语意三门皆须持戒。身体的持戒是不做无意义的事,不杀生、不偷窃、不邪YIN、不饮酒、不唱歌跳舞、不擦粉抹脂、不坐卧高广大床、过午不食,此等皆为身戒,应当严加持守。 语戒指不妄语。语的本质是离言,亦即不说话。为了令语保持清净,斋戒期间要求禁语,用意是令心不散乱、不胡思乱想,手语、纸条皆严格禁止。语也要守戒、持斋。 心中保持正念,不要心猿意马,想世俗的事情。能观想千手观音最好,若不能,则保持无念。心的本来面目即是无念,但并非昏沈。无念是有觉知的,对外在所发生的一切清清楚楚,但不受牵引,这是需要训练的。 斋戒不仅是身体受斋戒,语、心也要受斋戒,如此身语意才能够圆满八关斋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