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普巴扎西活佛:阐述见解应准确用词 |
 
普巴扎西活佛:阐述见解应准确用词
我们已经传讲过何谓解脱,何谓妄念,以及世出世间禅定之区别等诸多理趣,那么在听闻这些道理以后,现前自己对解脱的理解是否有所增上了呢? 往昔在对这些道理不懂的时候,有些可能会认为过去的妄念消失,未来的妄念还没有产生,若能延长中间无念状态的话,即为解脱。或者认为过去妄念已经消失而不去追顺,未来的妄念也不去迎接,一切妄念放下的一瞬间即为解脱。这可不是真实解脱之见解,只能说是成办解脱之方便。 如是讲解就是要告诫信众,我们在描述解脱或者阐述自己见解的时候,用词要恰当准确一些,可不能无论什么状态都只用一种概念来描述。 例如在描述禅定状态的时候,只是说妄念一旦消尽,稍微出现一个平静之状态的话,就叫做解脱,乃至就叫做解脱之自性等等。要知道,自性和解脱可不是这样描述就能成立的。如果是的话,那么请问一下,什么时候叫做解脱,什么时候叫做妄念?什么时候可以称之为妙力智慧,什么情况下叫做如来藏?什么时候可以安立为便智双运,什么状态叫作究竟之果位?恐怕仅仅一个平静之状态的描述,是难以清楚辨析以上的状态的。所以,我们在描述的时候,用词还是要恰当准确一些。 再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牛的耳朵放在马的头上,虽然牛的耳朵还是叫耳朵,但是它已经放在了马的头上,我想可能就太不顺眼了吧。虽然牛和马都是旁生道,但同样是耳朵,可是长得却不一样啊。 就如同这个道理一般,同样是描述禅定之见解,但是在因地和果位之上,乃至行道过程中,禅定境界并不完全相同,此时无论什么状态都用一个词来描述,恐怕还是不够准确也不够细致。 因此,我们在描述这些见解的时候,不能太过粗大,词句应该使用得细致恰当一些为妙。 ----------------------------------------------------------------------------------------------------------------- 更多普巴扎西活佛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