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狮吼音·开示集:教授开示《大手印五支证道歌》第一天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狮吼音·开示集:教授开示《大手印五支证道歌》第一天

 

  第一天〈2007年12月19日〉

  今天起三天晚上,我会简略地讲解大手印五支证道歌。

  今天会给予皈依戒。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给剪发和皈依的法名,因为人很多。但是皈依最主要在于心,因此我想应该是可以的。

  各方面来说,菩提伽耶的许多条件都不足,四处看去都是空荡荡的。我为了修法而来,但是四周看去,空荡荡的一片,让我的心也空空的。我并没有为了课程事先做很多准备,只有把心中此刻想到的分享给各位。可能也因为这样,才比较自然没有造作,或许各位会觉得更好。

  各位有拿到大手印五支证道歌的红色法本,首先看到第六页。

  慈心与悲心的那一匹骏马,

  利益他人的竞赛不获胜的话,

  群众天人就不会给予赞叹,

  所以,请用专注的心修持此前行。

  首先逐字地给予解释,我想可能帮助大家容易理解。

  藏族的诗词中,有比喻、喻意,形象化修饰法,把意义具象化的传统。这里也使用了同样的比喻方式。这一偈主要说明前行,前行的内容是慈悲,这个地方喻意是慈悲,比喻为马。

  这里的赛马跟你们国外的不一样,而是藏族式的赛马。赛马时,马会跑到筋疲力竭,最后会得到什么奖品呢?是一条短短的哈达。不像国外会颁发金制的奖杯,而是一条短哈达。因此赛马得到一条白哈达的话,聚集的群众会给予它赞叹。如同这一个比喻:观修利他的菩提心,并在心中生起的话,就会成为天人赞叹的对象。

  接下来解释意义。这一个偈文的意义呢,时常都在讲说前行,相信各位都知道,例如观修暇满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因果业报、轮回过患等,各位都已经知道。但是这里提到的是慈悲。为什么这里的前行是慈悲呢?因为大乘法教不能没有的就是慈悲,菩提心的根本就是慈悲。因此,这里提到最主要的前行是慈悲。

  这里提到赛马,这是个很好的比喻。藏族修行人时常说:“好的修行百狗也追不上。”一百条狗从后面追也追不上。因此,我们修行时虽然有逆缘和障碍,但是我们的修行速度要超越,就像一个人被百狗追也追不上的速度一样。讲到赛马,我六、七岁的时候,也会一点赛马。但是这里不是一般的赛马,而是菩提心的赛马,具有其他马匹都追不上的速度。这是这里主要说的意义。

  这里主要有两个重点,我应该开始时就说的……。第一是要达到修行的标准。第二是要赢得众生的赞叹,意思是让众生欢喜。这一偈包含这两个重点。所以今晚讲说的重点就是这两个。如果各位懂了这两点,我今晚说的内容都包含其中。

  说到慈悲的标准,大家应该都知道,慈心就是愿众生得到快乐的心,悲心就是愿众生离开痛苦的心。或许有人会问:“是否慈悲心一定就是要对一切众生?如果只针对一两个对象的慈悲,是否就不符合慈悲的标准呢?”并不是这样。虽然标准是对一切众生,但是我觉得祝愿某个人离苦得乐,也可以算是慈悲心。

  平时我们观修慈悲的时候,笼统的祝愿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其实很容易,因为不需要一个一个去观想,你只是笼统地想,例如「这个大殿中的所有人」一样,这很容易。但是如果你针对某个人观修慈悲时,那可得费心去想的,那时候之前笼统的慈悲心还在不在就不一定了。所以呢,初学佛的人,可能要先针对某个人观修慈悲,练习测验看看。如果开始只是笼统的观修「一切众生」,但是这个众生是轻飘飘的话,的确容易被风吹着到处跑,但是真的要针对某个人修慈悲时,才警觉到:喔,我要好好想一想。很有可能会变成这样的。

  我想到一个例子。例如在菩提伽耶买一块布,然后用来盖住大家,这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块大布剪裁,为每一个人量身订做成帽子盖住的话,就不容易了。因为每个人的头的大小都不同,有的小一点,有的大一点,各式各样的,就不像一块大布盖住所有人那么省事了。因此,我们时常对一切众生的慈悲观修,就像用一块大布盖住所有人一样简单,但是如果要为每一个人量身订做帽子,就不容易了。这是我们应该思惟的一件事情。

  但是,如果真的要个别去观修的话,这里就可能有一两千人,如果对一两个人观修慈悲需要一两个星期的话,一两千人可能就要三、四个月了。如果观修尽虚空一切众生的话,什么时候观修得完就不知道了。因此,应该怎么办呢?是有办法的,可以用类推的方式,例如人有很多相同的特性,观修慈悲时,我们可以理性的作观修,例如思惟众生都想离苦得乐的相同性。以此类推,众生都是一样的。虽然每个众生都有不同的个性,但是想要离苦得乐却是一致的。因此,思惟众生的某一相同特性,针对这点好好思惟了解的话,就能推及思惟所有众生。例如藏地很重视母亲,佛教仪轨中也总是提到「如母一切众生」,因此藏族观修慈悲都是从母亲开始,是非常重视母亲的。因此,当他们思惟各自的母亲的恩德愈深入,愈了解母亲的伟大时,就会觉得藏地所有的母亲都很伟大。例如一位不认识的母亲,当别人向他介绍说这是他的母亲时,会有特别亲切的感觉,藏族的思惟会觉得,喔,因为是母亲而特别重视她,会觉得应该要对她关爱、慈悲,藏族的思惟是这样的。会有这样的思惟,是因为藏族时常对自己的母亲观修慈悲,有很深刻的感受,因此较容易以同理心来思惟。我想我们也用这种同理心思惟是可以的。

  总之,慈悲心的观修要没有偏私,尽力开阔心量来观修。就像开始所说的,要「迅速的」实际开发慈悲,意思是:光是拥有慈悲心不够,仅有善心也还不够,要能持续开发增长,运用智慧去经验这个念心,经验的同时会遇到许多障碍,因此我们要超越障碍的大军,快速到让障碍找不到你,把障碍搅迷糊了。因此,要怎么样做才是呢?我们要让自己的修持超越障碍的大军。如果无法面对障碍,那就超越他。

  障碍有没有到前面不晓得,倒是声音跑到了前头,把我落在了后头。声音都跑不见了。(众笑)

  为了快速得到成果、果实,首先要知道放在前方的东西是什么。方法是我们走到前面,了解那个东西。例如前方如果放了一个东西,是我们要得到的东西,前提是要有这么一个东西在前方,如果前方什么东西都没有,那也就得不到什么。因此,观修慈悲的时候,不仅是说「我要努力精进观修慈悲」而已,而是首先要确立一个你能够得到的目标。许多人完全没有目标,如同在一片黑暗当中摸索,然而却又在因上好像很卖力地在做些修持,很多人都是这样。因此,首先不仅是要有想要求得成果的心,而且要有确定的目标。怎么样确定目标呢?这是我们要思惟的。

  我们须要清楚知道的是,播种的当下,果实也就开始成熟。同样,修持开始的当下,成果就在开始展现。可能成果并没有实际展现出来,但是心中却要明了成果是什么。如果什么都不知道,修行可能也就不会有结果。

  例如我们有一个很珍贵的东西,因为太珍贵了,所以把它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像是高处,暗处或者一本书的后头。但是可能隔天就找不到了。有时我们的修行也像这样,秘密得不得了,得到的成果很不可思议,很秘密一样,无法理解,例如遍知,就好像谁都无法了解的一样,由于自己的无知而有这样的认知。因此说要证得遍知果位时,你完全搅不清楚什么是遍知,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你完全没有概念。因此,我们要对成果有个了解,当你看得愈清楚,知道经验得愈深刻,就能够愈快速地达成目标。当你修持的因和目标的果愈接近,修持就能够愈快速,障碍也会少。一个没有因果关联,或者说不了解当中因果关系的修持,就算你想要达成某个目标,也会很困难的。因此建立良好的因果关系,是很重要的。

  我也无法再解释什么,而是各自要去体会。我想说的,主要是对于那些无法言说、不可思议、高深的大圆满、大手印,你先不要去多想,而是先从那些你能够理解、能够思惟的东西开始。这样各位的修持就会变得容易些。可能上师也比较轻松,要不然,总是什么都不懂,一堆问题,上师也无法全部回答。结果是,时间全都耗在问答上,实修却离自己愈来愈远,这是很奇怪的一个情况。因此,先从自己理解的、看得到的、能够经验的开始修持,之后再慢慢深入。有次第的先把不懂的搅懂,之后加深理解,这样才是遍知,就是不懂的懂了,懂得了的更深入,这样理解愈来愈开阔,就称为遍知。如果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就算有心想成为遍知,却会很困难。因此,希望各位放在心上。总的来说,刚刚讲的是修持的一个标准。

  接下来谈到的是「让众生欢喜」。我们要怎么做呢?可能微笑就能够让别人欢喜,或者开个玩笑呢?我们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只是存着一念善心是没有用的,仅是藏在心里的善心没有什么用处,应该要表现出来。所谓慈悲,是为了实际利益他人,而不是说「喔,慈悲心很珍贵」,好像珍宝一样把它藏起来自己用,这样可不是慈悲心。慈悲心就是要实际利益众生,好像放射光明一般。为了放射光芒,我们就有很多修行方式,例如让他人欢喜,利益他人。总之,不仅是存有希望众生离苦得乐的慈悲心而已,而是实际帮助众生离开痛苦,得到快乐,透过身体语言实际的行动,实际和众生结缘。要不然,慈悲也只是空谈。因此我们要让众生欢喜,所谓让众生欢喜,不是刻意求得别人的赞赏,慈悲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我们每个人须要互相关爱,互相鼓励,因此,给予慈悲是不会错误的。

  有一个故事说,曾经松赞干布王和一位印度班智答讨论佛法,谈到各自的本尊时,那位班智答剖开自己的胸口,展现出本尊和无尽的坛城。所以,我们也好像想表现自己真的慈悲心,剖开胸口给别人看自己跳动的心脏说:「就是这个,这就是慈悲。」事实上,要剖开才看得到的慈悲,谁看得到呢?跳动的心脏怎么会是慈悲心呢?没有人相信的。藏在心里的慈悲,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会相信。透过身体语言的行为展示出来,别人才会知道。因此,行动很重要。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其实并不需要慈悲心。慈悲心是为了利益他人,如果为了自己而保存起来,其实不需要慈悲心,你可以好好去赚钱成为富人,享受享受。然而慈悲不是这样,慈悲的目的是,一切所想都是为了众生,一切所做也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这样才是名副其实的慈悲心。大致就是这样。

  接下来,我想简短地解释皈依。

  皈依不须要做太多的解释,只要知道,三宝是有的。简单地说,三宝是有的。佛法僧三宝都是存在的,我们皈依他们,我们是很亲近的。皈依就是这样,没有须要多做什么。

  带着这样的心,然后跟着念皈依文,皈依佛法僧。首先各位要知道,皈依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我。要不然可能有的人会很担心说:“糟糕,我怎么皈依了邬金钦列多杰了。”所以各位不用担心。我们是皈依佛法僧三宝,各位大部分都是修持佛法的人,因此请跟着念皈依三宝的文字。我也是跟着大家一起皈依,并不是说我自己很威风要你们皈依。

  请跟着念。

  洛奔 空素梭

  (阿阇黎鉴知)

  答名 协己娃

  (某甲:自己的名字)

  读底馁 松德,己思 措以 琶堵,

  (从此刻起,尽此一生)

  冈尼 囔己 邱,桑杰拉 嘉苏 企喔,

  (皈依佛,两足尊)

  都洽倘 哲哇 囔己 邱,却拉 嘉苏 企喔,

  (皈依法,离欲尊)

  措 囔己 邱,根墩拉 嘉苏 企喔,

  (皈依僧,众中尊)

  答 读 迪馁 松德,己思 措以 琶堵,嘉松 曾北 给念 堵 洛奔己 松堵 梭。

  (我从此刻起,尽此一生,愿阿阇黎摄持我为皈依三宝居士。)

  第二遍

  洛奔 空素梭

  (阿阇黎鉴知)

  答名 协己娃

  (某甲:自己的名字)

  读底馁 松德,己思 措以 琶堵,

  (从此刻起,尽此一生)

  冈尼 囔己 邱,桑杰拉 嘉苏 企喔,

  (皈依佛,两足尊)

  都洽倘 哲哇 囔己 邱,却拉 嘉苏 企喔,

  (皈依法,离欲尊)

  措 囔己 邱,根墩拉 嘉苏 企喔,

  (皈依僧,众中尊)

  答 读 迪馁 松德,己思 措以 琶堵,嘉松 曾北 给念 堵 洛奔己 松堵 梭。

  (我从此刻起,尽此一生,愿阿阇黎摄持我为皈依三宝居士。)

  第三遍。念完第三遍之后……

  一般来说皈依并不是一个戒,但是皈依之后,你也可以成为皈依三宝的居士。因此,如果只是一般皈依而已,不须要特别想自己得到了皈依戒。但是如果你想成为「皈依三宝的居士」的话,你可以想自己成了皈依三宝的居士了。你们可以自由选择。

  洛奔 空素梭

  (阿阇黎鉴知)

  答名 协己娃

  (某甲:自己的名字)

  读底馁 松德,己思 措以 琶堵,

  (从此刻起,尽此一生)

  冈尼 囔己 邱,桑杰拉 嘉苏 企喔,

  (皈依佛,两足尊)

  都洽倘 哲哇 囔己 邱,却拉 嘉苏 企喔,

  (皈依法,离欲尊)

  措 囔己 邱,根墩拉 嘉苏 企喔,

  (皈依僧,众中尊)

  答 读 迪馁 松德,己思 措以 琶堵,嘉松 曾北 给念 堵 洛奔己 松堵 梭。

  (我从此刻起,尽此一生,愿阿阇黎摄持我为皈依三宝居士。)

  之后我说“踏迎诺”(此为方便),你们说“类梭”(善哉)。这跟印度文「萨堵萨堵」意思一样,我说“踏迎诺”时,梵文巴利文是说“萨堵”,但是你们应该不会念。没有关系。当我说“踏迎诺”时,各位要回答“类梭”。

  皈依之后,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如果仅是皈依三宝,以信心皈依,不须要特别持守什么学处或戒律;但是,如果想要成为皈依三宝的居士,或者皈依之后自愿持守戒律的话,那么,皈依佛之后,不皈依世间天神;皈依法后,不伤害众生;皈依僧后,不结交恶友。这些该做和不该做的学处都要知道,这是很重要的。

 
 
 
前五篇文章

狮吼音·开示集:教授开示《大手印五支证道歌》第二天

狮吼音·开示集:教授开示《大手印五支证道歌》第三天

狮吼音·开示集:2008年接受HT法师专访之开示

狮吼音·开示集:教授《遥呼上师祈请文》开示

狮吼音·开示集:上师相应法开示

 

后五篇文章

狮吼音·开示集:贪图利养之过患

狮吼音·开示集:检视自己是否走在正轨上

狮吼音·开示集:持诵度母礼赞文的功德和利益

狮吼音·开示集: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法门

狮吼音·开示集:讲授噶举祖师《帝洛巴尊者传》开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