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六度万行文集:五明学 |
 
六度万行文集:五明学
“菩萨学处在於五明。”何谓五明?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前四明是各学派共同的,后一明各学派各有自己的典籍、宗旨,内容亦不相同。如佛教以三藏十二部为内明,婆罗门教则以四吠陀为内明。大乘佛教积极主张利益众生,以五明为学人所必学的内容,并认为经是圆成佛果的“大智资粮”。 声明研究语言和名、句、文身等如何构成的学问。义净说“西方”6岁童子开始学《悉昙章》等声明著作。中国唐代沙门智广撰有《悉昙字记》,即此类专著。 工巧明包括的范围很广,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工业明处”称:农,商,事王,书、标、计度、数、印,占相,咒术,营造(雕塑),生成(豢养六畜等),防那(纺织、编织、缝纫),和合(调解诤讼),成熟(饮食业),音乐等十二种均属此。 医方明相当于现代的医药科学和医疗技术。释迦牟尼在世时,其弟子耆婆(王舍城名医)对医药就有所贡献。随着佛经的传译,天竺医术也传入中国,佛经中的“地水火风”和“四百四病”之说,早为中国古代医学界所采用。义净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除病品》中曾讲到风、热、痰荫、总集等病和针刺、伤破等疗法。 因明印度正理派首创。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学者弥勒、无著在《瑜伽师地论》中用“论体”等七事来作解释。到了陈那作《集量论》,把它发展到以“量论”为主要内容的探讨。北魏吉迦夜译《方便心论》,梁真谛译《如实论》,因明之学传入中国。其后玄奘传习因明,译有《因明正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成为汉地研习因明的主要典籍。从此因明在中国佛学界中得到广泛流传。 内明即释迦的言教,包括菩萨藏和声闻藏两类教典。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三《闻所成地》的解说,“内明处”略有4种相:1、由事施设建立相(指经、律、论的建立);2、由想差别施设建立相(指佛教专有名相的建立);3、由摄圣教相(指解释佛教教义的理论);4、由佛教所应知处相(指佛教所应知道的法数)。 大乘佛法含有积极的入世精神。五明为菩萨所求正法的内容,更使大乘救世的思想能够在实践上得到体现。菩萨求学五明,是为了使无上正等菩提的资历很快圆满,就是说逐步学习五明能获得各种智能。菩萨为证菩提,度化众生,应随缘而学五明,不断精进。 今有五明法,学人可修行。 一者为声明,明了言语字。 为度诸众生,语文应清晰。 二者工巧明,职业技术通, 并与其它术,学人皆应晓。 三者医方明,医学药学清, 另为度众生,勤学方便行。 四者为因明,世间诸理明, 思维达严密,助辩才无碍。 五者为内明,明了诸佛法。 精勤学五明,助我四加行, 增我大资历,同事度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