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般若文集:般若智慧与现代人的心灵生活(释法缘)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般若文集:般若智慧与现代人的心灵生活(释法缘)

 

  编辑:释法缘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般若是佛教的根本智慧,佛法不离世间法,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般若智慧与现代人心灵生活这一论题,以揭示般若对现代人心灵生活的重要指导意义。第一,解释何谓般若智慧;第二,谈谈般若在佛法中重要地位;第三,对现代人心灵生活的进行透视,从两个方面来说明:首先,指出现代人心灵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对问题的分析,即说明现代人主要是因为没有般若智慧的观照,而起我法二执,才导致心灵生活中产生种种烦恼、痛苦;第四,般若智慧对现代人心灵生活的指导意义,这又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以般若智慧去除我执,实现生命的转换;其次,以般若智慧去除法执,实现生命的圆满;最后,以般若智慧为指导广修六度万行圆满人生。

  关键词:般若智慧  我执  法执  六度

  作者简介:释法缘,闽南佛学院讲师,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社会物质空前繁荣,许多人沉醉在享受物质文明所带来的快乐中;社会陷入了见物不见人的“赤裸裸”的物质主义。人们虽然从物质文明的发展中得到享受,但在精神上却不知不觉为烦恼苦闷、紧张压抑、空虚、迷茫、冷酷、失望等阴影所笼罩。人类的精神、心灵生活陷入了危机状态,精神田园荒芜,心理失调,道德沦丧,使得当今的社会自杀率、离婚率、犯罪率不断地增长。可见,丰裕的物质生活并非幸福快乐的保障,还需懂得驾驭人生这辆列车,才能穿越层层的无形之墙,进入快乐的园地。而佛教的般若智慧能缓解人类精神、心灵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使人们得到人生真正的快乐。般若是佛教的根本智慧,在一切无漏功德中最尊贵、最第一。佛法可谓是含藏了世出世间的一切善法,而最足以代表佛教的特质,就在于般若智慧。般若是佛法的根本,是凡夫与圣者、世法与出世间法的差别所在。般若在佛法中被称为大乘道体,五度眼目,为般若所摄持一切万行始能究竟圆满,得般若者方能彻入或契入佛教最真实、最圆满的境界。般若与人生也非常的重要,《大智度论》云:

  般若波罗蜜能与光明,除诸暗冥,无所染污,多所利益,多所安隐,能与盲者眼,能令邪行者入正道,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母,能为孤穷者作救护,能灭生死,能示一切法性。 1这是说般若有能知苦灭苦,观空自在的功用,没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见,易为外境烦恼所转,从而起惑、造业,在烦恼生死中轮转不休。有了般若,便可开发自性之光,证悟真实的生命,从生死烦恼的此岸度到解脱快乐的彼岸。那么到底何谓般若智慧,其对现代人的心灵生活又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呢?本文在下面将探讨这些问题。

  一、何谓般若智慧

  般若是梵语prajna 音译,又译作班若、波若、般罗若等,通常称为般若。般若是智慧的别名,或简称为慧。但为什么是沿用印度的原音——般若,而不直译为智慧呢?这是因为般若一名,比较其他异名,可说是最为尊贵,含义也最深广,在中国汉语中难以找到与它相应的名词可以代替,倘若一定要将它译出,也只能勉强将之称为智慧,虽意为智慧,但仍不足以表显般若的含义,这正如《大智度论》所说:“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浅薄,是故不能称。”2因此就沿用印度的原音称为般若,这属于“五不翻”中“尊重不翻”及“四例翻经”的“翻字不翻音”。若把般若方便称为智慧,这种智慧也不是指一般的智慧,它简别于凡夫的俗智俗慧。

  世间凡夫中,或擅技巧,或矜博雅,或工策划,或善辞辩,虽也是一种智慧,但这是俗智俗慧,不能称为般若。般若是佛教的一种特殊智慧,它是一种直觉、直观的智慧,能引导人们超脱对立的世界,使人从种种痛苦、烦恼、邪见、无明中解脱出来。所以《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中说:“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3由于般若智慧与一般所说的智慧不同,所以僧肇法师曾称般若为“圣智”,4以与一般人的智慧相区别。但绝大多数佛典直接以般若音译径写,或重复称为“般若智慧”或“般若慧”。

  般若常与波罗蜜联在一起,鸠摩罗什大师将之称为般若波罗蜜,在佛典或有关佛教的不少著作中,般若不过是般若波罗蜜一词的略称。玄奘法师则把般若波罗蜜译为般若波罗蜜多,这是新译,比鸠摩罗什大师的旧译多一个“多”字。般若波罗蜜在六波罗蜜或十波罗蜜中,都是指第六波罗蜜。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蜜则译为“度”或“到彼岸”,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用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如鸠摩罗什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十一中所说:“般若波罗蜜,以何义故名般若波罗蜜?佛言:得第一度,一切法到彼岸,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5

  在大乘佛典中还特别强调彻底认识诸法实相的智慧称为般若,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一云:“般若波罗蜜能示诸法性。”6龙树在《大智度论》卷十八中也说:“诸法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7而所谓诸法实相,在以《般若经》和龙树一些论著为主的般若佛典中,主要是指缘起性空的理论。此一理论是整个佛教哲学的基础与核心,佛教的全部理论都奠定在这一理论上,佛教其他各种思想都是围绕这一理论而展开的,是宇宙万法的基本规律。缘起性空的道理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大到世界,小到一花一草,乃至极微,都是由各种因缘条件合和而成的,正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8。一切诸法都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相依相待,互依互存,根本就没有它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真实自体,也即自性,所以称之为性空。这个性空是建立在缘起有的当下,不是离开缘起有之外另有一性空可得。缘起有的当下即是性空,缘起是事物的现象,性空是事物的本质,缘起与性空不过是一件事物的两面观而已,犹如手心和手背。因此性空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它不等于零,所谓空只是空去众生对一切诸法实有自性的执著。一切诸法虽没有真实的自性,但假相却宛然存在,如魔术师用幻术,幻现种种事物如马、车、房舍、人物等,客观上虽然没有这些实物,但幻现出来的种种却宛然存在。有色可见,有声可闻,所以佛教所讲的空不是指什么都不存在,它是不离开有的,空即是有,只不过这种有不是实实在在的有,而是一种假有。所以《中论·观四谛品》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说为假名,亦名中道义”。9意思是说缘起诸法虽是无自性、是空,但并不坏缘起的假相,假相还宛然存在;缘起诸法假相虽宛然存在,可是其自性空。因此是缘起有而自性空,自性空而宛然有,即空即有,空有不二,这就是中道。也如《心经》中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10所以一切万法从现象看是假有,从本质看是自性空,有不离开空,空不离开有,色空不二,空有不二。这空有不二的中道就是诸法实相,能通达此诸法实相的智慧就是般若慧,如《大智度论》卷八十五中说:“遍知诸法实相慧名般若波罗蜜。”11由此可见,大乘的般若智慧是离一切分别、一切对待空明澄彻的智慧,这种智慧是超越空有两边,圆融的中道妙慧。诸佛菩萨正是通达此中道妙慧,所以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而是于世间广做空花水月佛事,普度一切众生而又不执著实有众生为我所度,正如《金刚经》中所说: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12诸菩萨这种悲智不二的大愿大行是二乘人所不能比的,二乘人虽然能以般若空慧脱离杂染的生死苦海,但只注重个人的生死解脱,不懂得用大悲的法水来滋润智慧,而陷入沉空滞寂,偏空之枯智,所以缺少利济众生的愿心和行为。而大乘菩萨不但以般若空慧得解脱,还能以大悲为本,无所得为方便,策导万行,普度众生,即以般若通达法性空的智慧,摄导所修的六度万行,悲智双运,从而达到福与慧的圆满成就佛果。因此依大乘的精神来说,所谓般若智慧除了要简别凡夫的俗智俗慧,乃至外道的邪智邪慧,还应该简别二乘的偏空偏慧,大乘的般若智慧是悲智不二的,这种与大悲相应的平等大慧,才是般若真正的内涵所在。

  佛教把般若视为“诸佛之母”,如《大智度论》卷一百云:“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13般若是成佛的根本,度化众生的依据,以般若智慧为引导,生命才能踏上升进的道路。而般若之智又是一活泼开放的、圆融的智慧。由此智慧又开出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等。实相般若:实相即诸法如实之相,《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云:“般若波罗蜜者,是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14诸法实相是不可思议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超越戏论、能所双亡而唯证相应;观照般若:观照,即观察的智慧,《肇论》中云:“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15观照般若是一种认识佛教真理,洞察宇宙人生的智慧。行者在修观时,照了诸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体即空,由此得以离一切妄想执著而现觉实相,以实相由观照般若而证得,故名观照般若;文字般若:诸佛菩萨从其亲证实相理体,假借文字语言,以开导一切有情,使其解悟者,谓之文字般若。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云:“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当于何处求?舍利弗言:当于须菩提品中求。”16若从广义的说,佛教一切三藏十二部典籍乃至凡一切语言动作能表显意义,令人理解而启发智慧者,都可以称为文字般若。

  以上这三种般若实质上只有一实相般若,因为文字与观照般若,都只能达到实相般若的方便,因此只是方便将之称为般若,实非真正的般若。但对于初学般若的人来说,可以首先于文字般若听闻受持,如理思维,进而依文字般若摄心起观,照一切法如梦如幻,皆是缘起而空无自性,此即观照般若;由此观照般若了达诸法实相,即是实相般若。在修行的过程中,观照般若尤为重要,它就是指般若的实践修行。我们无论是视听言行,或语默动静之间,随时随处能精密地观照,而明了一切诸法皆为因缘所生,当体即空,不执不著,久久纯熟,举默动念皆作如是观,虽未即佛,也去佛不远了。如《坛经》中说:“般若者,唐言智慧。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17《金刚经》中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18六百卷《大般若经》的重要精神也在观照般若上,所以被称为《般若经》提纲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开头就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19《金刚经》中的四句偈也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20这就是要人们在一切动作行为中,观照一切诸法都是缘起空无自性,依此观照般若就可通达实相般若。若得实相般若,就可以从烦恼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涅的彼岸。

  二、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般若作为一种使修行者解脱成佛入涅的智慧,在佛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大乘道体、大乘总纲,为五度眼目。是一切大乘经典的根本,若不能了解般若,就难以了解其他大乘经典。所以古德云:“般若摄一切佛法尽。”21《大智度论》也说:“般若能生诸佛,摄持菩萨,佛法即是般若。”22大乘诸宗,没有哪一个宗派的形成和发展未受般若之影响的,在中国佛教史上很难找出一种佛教的思潮与般若是没有关联的。无论是三论、天台、华严、禅宗乃至律宗、净土宗都要以般若作为主要因素,缺少般若无论哪一宗的修行,都不能圆满达成其理想的目标,犹如折翅鸟,终堕凡小。不离般若,一切所行皆是波罗蜜,必证无上正等菩提。

  作为菩萨要成就佛果,圆满菩提,必须要广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才能积累无量福德和智慧资粮,才能圆成佛道。六度是诸佛的无尽法藏,统摄了一切万行,是菩萨成佛的必经途径。在菩萨所修的六度中,前五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都要以般若作为引导,如果没有般若作为引导,五度就如同是瞎子,而般若则如同是眼睛,五度只有在般若的引导下才能成为波罗蜜,才能到彼岸。正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所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23经中还说:“譬如转轮圣王,五波罗蜜也如是,若离般若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不离般若波罗蜜,得波罗蜜名字。”24这就是说没有般若空慧做依据、做指导,布施等就不成为波罗蜜,只是修世间有漏善法,或得人天福报,而非无漏解脱的佛法,无法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的彼岸。因此菩萨修五度时,必定要以般若智慧作为指导,使心无所得,三轮体空,才能不住三界,不堕二乘,而直趣佛道。般若波罗蜜等于是六度中的指南针,般若波罗蜜,即等于说六波罗蜜。所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说:“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最上最妙。……是般若波罗蜜取一切善法,到萨婆若(一切智)中。”25“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摄导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功德,趣向临入一切智海。”26所以般若不论从哪方面说,绝对是出世圣法的特质,非布施、持戒等所能及。

  般若乃是解脱生死与成佛的舟航,由般若大智慧引导才能证入诸法实相。《大般若经》中还用了两个比喻来说明般若的重要:“如日月轮周行照烛四大洲界,作大事业,其中所有,若情非情,随彼光明势力而转,各成己事。”27“如善御者,驾四马车,令避险路,行于正道,随本意欲,能往所至。”28这两个比喻的意思是说,般若是大智慧,有智慧观照,有智慧领导,才可以证入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实因这大智慧而显示。三世诸佛也都是依般若波罗蜜而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如《心经》说:“三世诸佛,以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29《大智度论》中也说:“诸佛及菩萨,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30这是说,诸佛都是依智慧产生的,离开智慧,佛菩萨就不成佛菩萨了,般若能养育诸佛,如果佛为众生慈父的话,那么般若就是众生的祖父了。众生在生死的此岸,要达到成佛的彼岸,唯有依靠般若。般若波罗蜜是造就菩萨,得道成佛的指导思想,是统帅其他各种功德和修习方法的灵魂,所以 T.R.V.Murti在《中观辩证法与解脱》一文中所说:“般若空慧是证得涅之唯一方法,唯有透过空,才能得到究竟解脱。其他诸家所提倡的修行法门充其量不过能得到少份的、部分的解脱,或者充其量只能是究竟解脱的基础。”31可见般若在佛教的一切修学法门中,是最殊胜的,任何法门都不能与般若等量齐观,所以《心经》中称般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32可见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了。

  总之,般若为大乘道体,为五度眼目,为般若所摄持,万行始能到达究竟佛果,成为波罗蜜。般若是解脱道的先导,也是解脱道的主体,没有般若是不可能解脱生死的,所以在佛法所修的一切功德中,般若是最究竟、最根本的。正如印顺法师说:

  般若是领导者,启导一切功德的进修,与一切功德相应。在三学中,慧学最后,为能得解脱的依止;而在八正道中,却以正见(中观正见)为首,这说明了般若在佛法中的地位,是彻始彻终的,他是领导者,又是完成者。33

  印顺法师这一番话,可谓是对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所作地最好的总结。

  三、对现代人心灵生活的一点透视

  尽管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社会物质生产也由此得到极大的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舒适,各种各样的电器化把过去陈旧的生活用具取而代之,人们有了现代化的生活,有了形形色色的享乐。按理说烦恼痛苦也该告一段落了。可事实上,今天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及人类面临的困惑和痛苦,可能比任何一个时代要多得多,如众所周知的地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和污染的问题,就是令人万分不安的烦恼之一。而尤其令人烦恼的是,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科技的飞跃进步,并没有解决人们心灵上的病痛,人类自身精神田园的荒芜,心理失调等心灵上的问题是越来越严重,人类的精神、心灵生活陷入了危机状态。那么,现代人精神、心灵上到底有哪些问题?又是什么根本原因而导致这些精神、心灵的病痛呢?以下略作分析说明。

  (一)现代人心灵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身心紧张、压抑:现代人生活在自由开放的社会里,不断追求经济成长,生活节奏加快,竞争也日趋激烈。过去按部就班、单一的生活方式被打乱,代之而起的是信息爆炸、职业变动、岗位竞聘、下岗、求职、一夜暴富等。新的体制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考验。许多人因而感到精神高度紧张、身心疲倦、焦虑、烦躁、压抑、不安,情绪失调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造成了现代人较为普遍的亚健康状态,严重者甚至发生精神分裂、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所以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于未来人类十大疾病提出测估报告,警告世人在2020年时,人类十大疾病的排行,第一名是心脏病,第二名是抑郁症。目前抑郁症虽还未进入威胁人类十大疾病的排行,但在二十年后有可能就会成为第二号人类健康的杀手。因为从现在社会发展的速度来看,未来的社会变化会更快,人的心灵生活所受到的压力和挑战也就会升高。目前社会上抑郁特质的人数正在快速的增加,甚至在美国和日本一些发达国家,有很多人因不堪身心的压力而自杀,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可知世界卫生组织所作推估的可能性是极高的。

  2迷失了自己:现代的社会,有些人被强烈的欲望所主宰,将物质生活的改善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有些人沉溺于物欲的追求而不能自拔,甘愿使自己沦为物欲的奴隶,把全部生命都耗费在名声、权力和金钱的积聚上,沉醉在物质追求中,从而迷失了自己,内心茫然无措,根本就不知道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由此纵欲无度、纸醉金迷,或者因追求物质享受而丧失良心、道德败坏,甚至堕落为罪犯。

  3心灵的空虚:现代的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越来越富裕、舒适,然而这并不等于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如果快乐就是拥有钱财、权势、地位,那么那些拥有亿万家资的富翁他们应该感到幸福,可他们中的很多人,依然活得苦恼不堪,甚至连人生最基本的快乐都不能正常享有。拥有豪华别墅,却不能安然入眠;面对山珍海味,却食欲全无……在旁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华生活中,他们又何尝体会到幸福的感觉?还有那些地位显赫的政要,他们拥有地位、权势,也应当感到幸福,可是处在权利漩涡中的他们,时而不可一世,时而被群起而攻之,生活又何尝有幸福可言?他们的内心照样很空虚、烦恼、苦闷,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胆、患得患失中。社会上甚至还有些人过得百无聊赖,一天到晚想尽办法,用各种各样的娱乐来打发时间,目前就有不少人的生命被电视、录像所吞食,心灵被色情、武打片和靡靡之音所腐蚀。有的人还因为心灵空虚去寻找刺激的生活,灯红酒绿、舞兴方酣,越是夜深越起劲。可是到了曲终人散,拖着疲乏的身体回去,还是一片空虚涌现心头。有的人甚至因为生活的空虚无聊而去吸毒,走上犯罪的道路。心灵的空虚好像空中的一片羽毛,又好像是水上的浮萍,东飘西荡,没有着落。然人已生在世间又不得不活下去,因此多数人对于吃饭、工作、睡觉,对生活的一切,似乎只是例行公事一般,空虚茫然的心情,常涌现在心头。可见人类物质条件丰富,精神生活却未必富有。

  4不满足感与不安定: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压抑已久的种种欲求。随着社会商业化的进程,人们的贪欲空前的膨胀起来,对奢侈品的需要,对财富积累的需要,对权利和虚荣的需要……当拥有这一切之后,新的欲望又接踵而至。当今的人对物质的追求,已不仅是为了生活的保障,而是为了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可是欲壑难填。人们对于财、色、名、食、睡这五欲尘境,不但求多,而且求好。人类的欲望如口渴而饮盐水,愈渴愈饮,愈饮愈渴,永不能止渴。并且因为欲望,往往不择手段,不是明抢暗偷,便是强夺巧取。结果,招致法律制裁,引生忧悲苦恼,恐怖不安。即使不致触犯法纪,但这五欲的诱惑也能扰乱身心,而不得安宁。

  当然现代人心灵的问题,除了上面所说的几点外,还有很多,如因人际关系之冷漠而寂寞孤独、愤世嫉俗;或者因信仰的崩溃而彷徨歧路。这些精神、心理上的问题,愈是在经济发达国家,愈为严重。佛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人类精神、心灵上的问题,其实是说不尽,道不完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现代人精神、心灵上出现这么多问题,而苦恼不堪呢?

  (二)对问题的分析

  导致现代人心灵出现种种问题,固然有很多其他客观上的原因,但是最终的原因还在我们自身。因为一切问题的产生,都只是因为有自身的存在,有了我们自己才会引发种种问题。这正如世间的一切医药、教育、经济、工巧、政治、法律、科学等无一不是为了人类自己的存在而出现,乃至宗教、佛法的出现也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存在。如果离开人类自己,没有一个众生,那么在一个没有人类的世界里,还有什么问题可言,也不存在所谓的烦恼痛苦了。所以若要解决现代人心灵的病痛,建立幸福的人生,应从自身去寻找原因,从改变自身入手,唯有自身的革新、净化、道德的完善乃至智慧的提升,才是根本而彻底的解决方法。所以要解决人类心灵的问题,关键是要从自身心灵下手,依正确的认识去透视宇宙人生的真理,依正确的行为去净化内在的人格,才能彻底解除痛苦,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

  那么现代人在心灵中所出现的种种病苦,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自身缺少般若智慧,不能明了一切法都是缘起而空无自性的,从而执著有实在的自我以及我所有的一切诸法,生起我、法二执,从而以私我为中心而向外逐物,以自己物欲之满足为宗旨,不知省察自我乃至物欲的虚妄性以及片面满足物欲的危害,结果心为物役,精神被污染扭曲,丧失了真正自我及内心安详宁静之真乐,而烦恼痛苦不堪。

  以我执来说,这个我是主宰、常一、不变义。众生总觉得在五蕴和合的身心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没有生灭变化,能独立自生的,具有自我主宰功能的实体。也即是执著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这就是我执。众生因为执著有实在的我,所以时时为我着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一言一行都反映出强烈的自我,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一生都在为所谓的我而奔忙。为了我的事业、我的家庭、我的儿女、我的名誉地位、我的财富……我们所关注的一切,都是围绕自我这个中心。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我不过是五蕴假合,虚幻不真实的,所以在每个人的心中这个“我”,有着神圣的地位,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这种把自我夸大到神圣的绝对精神的地位的做法,造成自我与他人的对立,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甚至还想主宰与自己有关的一切,永远没有满足。在当今世界上就有相当多的人,他们就把个人、自我看得比群体、他我更为重要,甚至把个人放在群体、他我之上,把自我扩张到了一个不适当的地步,自私自利,只求自我的扩大与发展。因此就把我局限在小我的天地之中,不能感受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众生因执著我还会发生很强烈的贪心欲望,这就是我贪,我贪属于我执的表现形式之一。34由于我贪,本来衣可御寒,食可果腹,住可蔽风雨就足够了。但在我贪的驱使下,要求的是要有锦绣绫罗、山珍海味与高楼大厦,竭力去追求更多与更好的。因为“多”上还有更多的,“好”上还有更好的,于是贪欲没有止境,追求也就没有止境,不但衣食住,财富、名誉、权力,凡是“我”可以占有的,都同样地纵任这贪欲去追求。当这些全拥有了之后,还是不会满足,由此心随物转而迷失了自己,不知道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既使拥有万贯家财,显赫的地位、权势,也还是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内心空虚无聊,不知哪里才是自己真正的皈依之处。由于一味追求物欲,而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有的人由此而堕落、犯罪,有的人则活得百无聊赖,放纵自己的欲望,过着花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

  众生因为我执而引起的贪欲还会带来无尽的烦恼。没有的时候,拼命追求;追求不到则失望、懊丧;得到以后,又贪爱不舍,用尽心机去保护守藏;一旦丧失了,又忧心如焚,痛苦得无法形容,内心失去了宁静和安详,身心不得安宁。同时,为了互相追求占取,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不断地发生斗争,甚至父子兄弟之间,也会为了利害冲突,而相互斗争,互相陷害。当前地球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也就是因为众生的我贪引起的。人类由于对物欲的无限追求,仅仅把自然视为实现其自私目标的手段,不断的寻找利用它或征服它的方法。因此在短短的百年内,人类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盲目、过量的开采,使得地球在几十亿年形成的财富,几乎耗尽了一半。对能源的过量开发,又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导致了各种自然灾难,导致了地球环境的严重污染,同时,也给人类生存带来巨大的隐患。人类正在承受着因为满足自己的物欲追求,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带来的自然界无情报复的苦果。

  由上可见,我执实在是人类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众生因为执著我而追境逐欲,为名求利,自寻无穷之烦恼、痛苦,我执甚至是社会犯罪的祸根。众生以自我为中心,对我喜欢的就贪着,贪心一起,就可能造作杀、盗、YIN、妄的恶业;对我不喜欢的就,恨心一起,同样可能造作杀、盗、YIN、妄的恶业。人类的烦恼、痛苦乃至罪恶,就产生在这种虚妄的我执、我贪的基础之上。

  同样对于法的执著,也使我们的心灵产生种种烦恼、痛苦。所谓法,人们通常会理解为法律或法则,而佛教中所说的法是广义上的法。它包括了世上的一切,不论是精神的、物质的,还是有为的、无为的,有形的、无形的,也不论是善良、清净的,还是丑恶、染污的……都属于法的领域之内。所以,“法”在佛教中的定义为:“轨生物解,任持自性。”轨生物解,是说能使人了解它是什么;任持自性,是说法具有自身的体性,或者说拥有自身的特征。如水以湿为自性,因为它拥有湿的特征;火以暖为自性,因为它拥有暖的特征……总之,一切事物都可以从法的角度去分析。

  人类因为执著一切法为实有,所以执著地位、事业、权势、名誉、亲人、金钱等都为实有的。就把自己全部生命都耗费在名声、权力和金钱的积聚上,不能明了所谓金钱、权势、地位等既不真实,也不永恒。以金钱来说,在当前社会所流行的拜金主义者看来“有钱能使鬼推磨”,钱就是万能的,但在佛教看来财物为五家所共有,所谓的五家,就是指大火、大水、盗贼、贪官污吏及不肖子孙,这五者足以使我们的钱财销毁殆尽。更何况金钱也不是万能的,再多的金钱可以买得到群众,但是买不到人心;再多的金钱可以买得到高楼大厦,但是买不到自在;再多的金钱可以买得到华衣美服,但是买不到气质;再多的金钱可以买得到股票,但是买不到心满意足;可是世人无知,却沉醉在这些虚幻而不真实的物质追求中,不能自拔,迷失了自己,一天到晚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每天想的都是应该如何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乐,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头不停地追逐美味,身体不停地追逐好触。六根总向外攀缘,很少能够去考察生命的内在,反省自己的心灵世界,观照自己的精神需求。只知道随着欲望而奔忙。因此才会感到身心疲倦、压抑、紧张。尽管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中,却依然感到空虚、失落、无聊、孤独,这都是因为对法的执著。

  由于对法的执著还使得我们内心不得安宁,因为执著外在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永恒的,所以希望生命永恒、家庭永恒、事业永恒、 爱情永恒。可事实上,一切诸法都是缘起而没有真实自性的,万法都是无常虚幻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所以一旦无常变化的时候,就会感到万分痛苦。如当夫妻间发生矛盾,或亲人病故时,就会无法接受事实而陷入绝望之中。当今的社会,每天都有很多人,因无法接受感情的挫折,或事业的失败乃至生活中的压力而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所以当今的社会自杀率极高;对法的执著,使我们患得患失,终日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所动,这八种不同的顺逆境界,渗透于生活各领域中,世人心随境转,因而终日为八风所吹,心境总处在动荡不安中,时而苦乐,时而忧喜,被外境所转,患得患失。不能以般若智慧去面对生活、观照人生,所以才会有种种的烦恼和痛苦,不得自在、解脱。

  总之,现代人因缺乏般若智慧,不能用般若空慧去观照宇宙人生,而起我法二执,犹如作茧自缚,产生种种烦恼、痛苦,心灵空虚迷茫,身心紧张、压抑,以自我为中心,向外追名逐欲,永远不懂得满足,心为物役,丧失了自我及内心安祥宁静之真乐。若能以般若智慧观照,正见宇宙人生,如理而行,破除我法二执,就会拥有安乐、祥和、幸福、宁静的人生。

  四、般若智慧对现代人心灵生活的指导意义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般若对于现代人的心灵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既然现代人心灵生活中所出现的种种病苦、烦恼是因为我法二执所导致的,那么就要用般若智慧破除这两种执著,而得到解脱自在。般若主要的宗旨,就在于扫荡一切情执,不执著空有两边,而行合乎不二的中道第一谛。如《金刚经讲义》中说:“般若纲要非他,即是令于空有两边遣荡情执,务令罄尽,以显圆融中道。”35般若如大火聚,众生各式各样的执著,一触到般若都不能存在。所以《大智度论》说:“般若波罗蜜,譬如大火焰,四边不可取。”36 般若能遍破一切妄执,断息一切戏论,众生所有的烦恼、执著都会被般若智慧的火花燃烧殆尽。般若是对治无明、执著的利器,所以《金刚经》以金刚来比喻般若。因为般若智慧之锐利能断除众生的种种妄执、烦恼,众生各种纷纭复杂的烦恼、痛苦一碰到如金刚的般若智慧,就会冰消瓦解,荡然无存。所以依般若乃能究竟断除我法二执,从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涅的彼岸。这也是中观学派修行解脱观的主要理念,中观认为般若对于我们的种种烦恼、执著,有绝对的对治能力,也即是说,中观肯定我们可以透过相当的努力,以免除痛苦忧虑的侵扰得大自在、大解脱。37那么怎样以般若智慧破我法二执呢?不外由文字般若而起观照,由观照而达实相,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

  一切凡夫亲近善友,闻心地法,如理观察,如说修行,自作教他,赞励庆慰,如是之人,能断二障,速圆众行,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8

  又说:“诸法缘生皆是假,凡愚妄计以为我,即此从缘法非真,妄想分别计为有,若能断除于二执,当证无上大菩提。”39所以应依文字而起观照,以观照般若照破我法二执,解脱烦恼束缚通达实相。

  (一)以般若智慧破我执,实现生命的转换

  众生执著在五蕴假合的生命体中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那么在五蕴之中到底有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可得呢?以般若智慧观察在五蕴之中找不到常一、主宰的自我。

  构成有情生命体之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之五法。蕴,积聚义,类别义。五蕴也称为五阴,阴是遮蔽义,指此五法能遮蔽我人本觉真心,使之不得显现,故称五阴。五蕴中的色蕴,是指身体的物质现象,通常称为地、水、火、风四大。其中,骨骼、皮肤、肌肉、神经等称为地大;血液、脂肪、水分称为水大;体温称为火大,呼吸称为风大。受蕴:受,领纳义,即领略境界受纳于心,当我们面对顺境或逆境的时候,就会产生苦、乐、忧、喜、舍等不同的感受,所以受就是种种感受、感觉。想蕴:想,取像义,即在接触境界的时候,摄取境界于心,然后给它安立各种名称的心理活动。行蕴:行,迁流造作义。行是一种意志、意向、意欲的思维活动,经过内心的思维决断,就会生起种种善恶的心所,进而发动身体和语言的行动,造作或善或恶的业。识蕴:识,了别义。即对境界了别识知的心理活动。以上受、想、行、识属于心或精神作用,又以识蕴为主,识乃是精神现象的统觉作用。有情的生命体就是以这五蕴之物质和精神,也即色心二法和合而成,在这个由色心和合的生命体中,找不到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

  以色蕴来说,我们的色身每天都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从医学角度讲,我们体内的细胞,经过几天之后,就已经通通改换过了。我们的色身是如此念念迁谢,新新不住,从婴儿到少年、成年,每一天都在成长的过程中,时刻在变化迁移,直至逐渐地衰老、败坏,这正如《楞严经》中佛与波斯匿王的一段对话所说的: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消损,损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此充盛之时?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维,其变宁惟一纪二纪,实惟年变;岂惟年变,也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40

  色身既是如此的生灭变异,又怎么会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可得呢?受、想、行、识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的情绪、感受、思维、意志等心理,也都是在刹那刹那的生灭变迁,念念不住,前念生后念灭,生灭不已,正如《金刚经》中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41过去心早已过去,不可能保留到现在。现在的心念虽正在生,可是刹那不住,所以现在心也不可得,未来的心念还未生起,所以未来心不可得。所以在五蕴假合的生命体上,无论是从肉体、还是从精神上都找不到一个真实的自我。我们的生命体不过是由这五种元素互为条件组合而成,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能成为人的永恒主宰者,我们的身体是缘生幻有的,所以没有常住性、永恒性、主宰性,五蕴分散,谁又是我?谁又来作主宰?五蕴是无我的。

  五蕴无我,无我也就是空,此空的意思是空去众生对自我的执著,空的是众生认为有常一、主宰的自我之自性见,并不是连缘起五蕴假合之我相也空之,否则就成了灭色取空,落入了断灭空,这就违背了般若所明的空义。般若的空在于空一切法的自性,但并不废缘起的假名,正所谓自性空而不碍缘起有,所以佛法所讲的空,并不是否定现象世界的假有,只是一切诸法都没有不变的自性和永恒的实体,是假有的存在,如幻如化,五蕴假合之我也复如是。所以在《杂阿含经》中说:“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复,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42佛以泡、沫、阳瞝等为喻来说明五蕴一一法皆如幻如化,没有真实的自性,所以五蕴假合的生命体是没有常一、主宰的自我可言。

  如是以般若智慧推理观照,在五蕴中找不到所谓常一、主宰的自我,所以是无我,而众生却偏偏执著有我,众生这种对自我的执著就是人生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所以佛教中把我执又称为烦恼障。我们应该用般若智慧来观照,通达无我的真理。如果能够通达无我的真理,就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超越对自我的执著、对外物的追逐、对贪欲的痴迷,从而回归宇宙生命,与天地同体,与万物同根。发扬生命广阔的意义,以无我的精神去从事工作,坦然面对生活;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襟积极的做利他的事业,广修一切善,而心无所著。不再把生命的大海锁死在小我的天地里,受困其中,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一生只以满足自己的物欲为宗旨,只求自我的扩大与发展,而能打破我执,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之中,了悟到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这样才能生活得充实、欢喜,而不至于迷失了自己,空虚、迷茫。能以无我的精神面对人生就不会感到身心压抑、紧张,而是宁静、从容、安祥。

  无我是佛教的精义,通达无我也才能断烦恼,如《杂阿含》卷四十七云:“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43《成唯识论》卷一云:“所信至教,皆毁我见,称赞无我。言无我见,能证涅,执著我见,沉沦生死。”44《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45佛教经典里到处都在阐明无我的道理,如《般若经》、《阿含经》、《金刚经》等,以《金刚经》来说,此经处处都在说无我,如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46又曰:“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恨”。47又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48又曰:“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49这些都说明了无我的重要,如果我们能用般若智慧观照突破我执,通达无我,不但能使我们人格得到升华,还可以解脱生活中因我执而引起的种种烦恼痛苦,不受其束缚,乃能使生命活动以自主、自在的崭新形式表现出来,实现生命的转换。

  (二)以般若智慧破法执,实现生命的圆满自由

  人类心理上的重要执著,除了我执以外就是法执。众生因执著一切法为实有,产生自性见,进而起种种分别心,心随境转,或喜或忧,患得患失,不得自在。法执还会障碍人类对现象的正确认识,无法窥见事物之实际情态,所以佛教把法执又称之为所知障。如有人看到绳子误以为是蛇时,吓得魂飞魄散;再如佛灭度后的印度小乘论师认为三世实有,把有形的实物世界分析至最小单位极微,说有形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但是构成有形世界的最小元素极微则是真实存在的。以此他们还认为,由五蕴所构成的有情生命体虽不是真实的,但能构成有情生命体的这五种元素却是真实的。印度小乘论师的这种观点,表明他们对于宇宙人生并未放弃最后的法执。对存在现象的这种本能的法执,不仅阻碍了人类对存在现象的正确体认,而且也阻碍了人类认识能力最充分最圆满的发挥。必须以般若智慧破此种法执,使人的认识能力发生突变,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存在的体认也将有所增进。

  在般若智慧的观照下,一切诸法都是由因缘条件和合而生,相依相待,没有真实的自性,正如《金刚经》中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50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51这就是要人们面对认识对象时,能够恒常细心地体会一切存在现象无非都是因缘合和而成的,暂生暂灭,无常瞬间即逝,没有真实的自性。即使是印度小乘论师把实物世界分析至最小单位,但这最小的元素,也还是缘起没有自性的。如果我们对一切存在现象能恒常持续地以此种方式予以观照、了解,在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以此种方式予以了解,在起心动念的任何瞬间以此种方式予以了解,我们本能的法执最终将会突破。如果能突破法执,处处以般若智慧去观照人生,不住于相、随缘自在、不为物役,就不会被外境所动,被八风所吹,这样才是真正自由自在之人,佛教称之为洒脱。这样就将我们的生命从狭隘、偏执、封著、沦没中提升出来,这就实现了生命的圆满自由。这种生命的圆满自由,正如禅宗一首诗中所说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52春天看百花开放,秋天赏月色美景,夏天享凉风暂至,冬天观大雪纷飞。没有对我、对法执著的境界是这样的任性自然、自在无碍。所以若能处处以般若智慧去观照人生,就可以做一个洒脱、自由、自在之人。

  (三)以般若智慧为指导广修六度万行圆满人生

  一切众生要解脱烦恼生死,必须要依靠般若空慧,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解脱道的观慧唯一是空无我慧。然而大乘般若的妙用,不仅是为个人的生死解脱,而重在利他的万行,即以大悲为本,无所得为大便,策导万行,普度众生。以万行的因花,庄严无上的佛果。所以大乘的般若智慧不同于二乘的沉空滞寂,它是要以大悲为本,悲智双运,积极入世,在般若的引导下,广做空花水月的佛事,于利他中,圆满自己的人格,圆满自己的人生,乃至福慧两种资粮具足而成就佛道。

  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但是六波罗蜜是大乘菩萨道至高无上的修行法门,我们要想自觉觉他、自利利他,非得行六波罗蜜,方能福慧圆满,成就佛道。六度是诸佛的无尽法藏,统摄了一切万行。

  1布施: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施舍,有三种:(1)财施,即用物质或金钱来布施,这种布施也叫做外财施。如果是用身体的布施,如把自己的皮肤移植给受伤的人,捐器官、捐血液给需要的患者就属于内财施;(2)法施,即用佛法去开导他人,解脱他的人生痛苦;或传授给他人谋生的技能。法施的意义、作用、功德要比财布施更大,所以佛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53(3)无畏施,给人勇气胆量乃至安慰都可叫作无畏施。

  如果能修布施不但可以利益别人,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利益。布施能破除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乃至破除对财物的贪著,如《宝积经》云:“由布施故,得断三种毒:所谓悭吝、嫉妒、恶思。”54布施还能破除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如《摄大乘论》卷二云:“又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曰施。”55

  当然我们在修布施时要以般若作为指导,在布施时要做到不见有能施的我、也不见有接受布施的人,也不执著所施舍的财物,如是三轮体空才是真正的布施。这种布施也称为无相布施,如《金刚经》中说:“菩萨不应住色布施,不应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56无相布施,因布施与空性契合,空性无量无边,所以施福亦无量无边,不住相布施功德如广大虚空,不可穷尽。

  2持戒:六度的第二度是持戒。持戒在佛法里非常重要,整个佛法的修行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三学又称为三无漏学,此三无漏学就是三种解脱烦恼的法门或学问。在三学中,以戒为首,戒是根本,也是佛法久住世间的基石,所以《四分律删补随机羯摩序》中说:“戒为无上菩提本。”57持戒是为了护念众生,菩萨正是因为不忍心伤害、恼乱众生,所以不杀、不盗、不YIN、不妄语等。持戒可以和乐众生,因为严持戒律,对别人就不构成威胁,所以可以和乐大众。而且持戒还能安邦定国,一个国家之中,只要一人持戒,就一人健全,一家持戒则一家健全,如果一个国家中人人能持戒,则社会必定和谐安定。在监狱中那些失去自由受刑之人,必定是犯了如杀、盗、YIN等戒律,所以一个国家之中若能人人持戒,则能国泰民安。

  戒又分为出家戒和在家戒,或分为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是七众别解脱戒。七众指的是在家两众(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五众(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出家、在家七众所持的戒律若能够遵守一分,就得一分解脱;能够遵守二分,能得二分解脱,所以称为别解脱戒。菩萨戒,即菩萨所受的戒,菩萨戒的内容称为三聚禁戒:既摄律仪戒,是止息一切恶行的戒律,包括五戒、十戒乃至七众别解脱戒,是无恶不断;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善行的戒律,无善不修;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戒律,无生不度。通过持戒不仅能利益众生,还能使我们自身身、口、意三业清净,关闭一切诸恶趣门,不致于造恶业而堕落到恶道。通过持戒还能获得正定,因为如果一个人无恶不作,内心就会不得安宁,假如不犯杀、盗、YIN等戒,在修定的时候就容易入定,而能得正定,如《佛遗教经》中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持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能生。”58

  持戒也要在般若的指导下,才能圆满。我们虽然自己严持戒律不犯,但不要有执著的心,如果有执著的心,就会有自己持清净而别人不清净的分别,如果是这样就不可以称为持戒波罗蜜。《大般若经》说:“诸菩萨摩诃萨以无护而为方便,圆满净戒波罗蜜多,犯无犯相不可得故。”59这就是告诉我们应用无所著的心来持戒,虽持而不执著,才能持戒圆满清净。

  3忍辱:就是安于忍耐,意志坚定,经得起打击,受得了磨难,不管怎样艰苦,都能保持自己不受外来的影响而改变宗旨,或者引生罪恶。忍辱有三种:(1)耐怨害忍:如有冤家仇人来损害,或是非礼诽谤,种种无理刁难,能够忍辱,不生恨,不加报复;(2)安受苦忍:即在修行及度化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恶劣条件,如身体病弱,天气冷热,大风、大雨、大寒,衣食不具等恶劣环境,种种痛苦,艰难的环境,都能泰然处之,安心忍受;(3)谛察法忍:谛即真谛,察即观察,法即佛法。指菩萨以般若智慧审查诸法实相,了达诸法空无自性之法义,知道诸法皆空,刹那生灭,无有实体可以执著,故处逆境或顺境中,心能平静忍受,泰然处之。此忍为耐怨害忍和安受苦忍之所依。

  通常我们对忍辱认识不足,认为忍辱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而在佛教看来,真正能忍的人,方可名为有力大人,忍辱可以防护我们的真心。如《四十二章经》云:“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60《佛遗教经》云:“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又说:“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为入道智慧人也。”61可见,忍辱是一种人格力量,是一种智慧。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就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用他超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而最终成佛。忍辱能对治恨,一个人倘若充满憎恨心,缺乏忍的涵养,就会产生愤怒,而火烧功德林;具备忍辱的涵养,就不会有嗔恨愤怒了,对于别人的伤害你能心平气和,和颜相向,就很难树立怨仇。因而忍的涵养又能使彼此和谐,内心安祥,忍辱就是指自己和别人都能得到一种安稳的修养,所以《摄大乘论》卷二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62而且我们修行也要以忍辱做为基础,要布施、持戒,就要有忍辱的基础,不能忍辱,布施和持戒将功败垂成,所以忍辱对于学佛的人来说非常的重要。

  忍辱也要以般若作为指导,在忍辱的时候,心不动,不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如《金刚经》说:“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恨。”63佛陀回忆当初他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之所以能够忍辱,是因为无我相,因此要能以般若观照,通达性空,了知诸法如幻如化,无我无人,自然心不为境所动,成就忍辱法门。

  4精进:纯一无杂称为精,勇猛直进称为进。修菩萨道,自利利他,当以纯一直进之心,断妄念,去执著,自度度人,无有退堕。精进有三种:(1)披甲精进,这是比喻菩萨在止恶断烦恼时犹如勇士披上铠甲上阵杀敌,无所畏惧,勇猛不懈;(2)修善法精进,是精进修习一切善法,毫不松懈;(3)饶益有情精进,是精进不息的饶益一切有情,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修学不厌,教化不倦,即使下地狱也在所不辞,如地藏王菩萨,终年在地狱中救度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精进度体现了佛教积极精进的大无畏精神。精进能止息恶法,对治懈怠成就善法,乃至令善法日益增长。精进也要在般若引导下,虽勇猛精进而不执著,不分别我在精进,别人在懈怠,以无所著的心勤修善法,圆成佛道。所以《大般若经》说:“诸菩萨摩诃萨以无勤而为方便,圆满精进波罗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64

  5禅定:又名静虑,即是止息一切妄想,使心安住一境,就名为禅定。禅定有很多种,有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大乘菩萨所修的禅定属于最上乘禅,这种禅不一定是静坐,静坐只是初学人的方便,菩萨所修的禅定要与慈悲和智慧相应,从一切处去实践,无论是在静中还是在动中,都能安于一心,如如不动,不被外境所左右。这种禅正如永嘉玄觉禅师所说的:“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65即在行住坐卧之中,历境炼心,于一切法不取不执著,心如如不动,这才是禅真正的生命和内涵。修习禅定能对治散乱。我们的心是很散乱的,心猿意马,没有一刻的停息,通过禅定能使躁动不安的心安静下来,得到法喜觉悟解脱。修禅定也要般若来指导,照见诸法如幻如化,心不随境转,如如不动则不乱,也不贪著禅定中的喜悦;而世间修禅者往往容易住禅定中,贪著禅悦,依般若观照则能远离禅味的贪著,于一切处无所执著。所以《大般若经》说:“诸菩萨摩诃萨以无思而为方便,圆满静虑波罗蜜多,有味无味不可得故。”66即是要以般若为指导来修禅定。

  6般若:般若就是智慧,是了达一切法缘起性空,非空非有的智慧。智慧是佛法的特点,也是佛法的核心。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前面所讲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种波罗蜜都要在般若的指导下来修,否则只是修世间有漏善法,而非无漏解脱的佛法,不能从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般若波罗蜜是六度中的指南针。不过般若虽摄导万行,但它也需万行来庄严,所以般若与其他五度是息息相关的。大乘的般若是悲智双运,既不同于凡夫的执著事相,也不同于二乘的偏空偏慧,般若空慧的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和体现。如此悲智不二的妙慧才能自利利他,乃至究竟解脱。

  以上六度是菩萨自行化他、利乐有情的大行、大愿。这六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修这六度应该六度齐修,不可偏废。假使持戒而不修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固执难通;智慧而无禅定,则凡情易动,所以应六度齐修才能圆满自利利他之行,圆满人生。六度中前三度可以摄为佛教的戒学,第五度禅定既定学,第六度般若即慧学,而第四度精进可贯穿于这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之中。所以六度也即是佛教的戒、定、慧三学,同时六度中前三度可以说是成佛的福德资量,后三度是智慧资量,成佛就是福德与智慧两足尊,修六度能让我们积累福德、智慧资量,圆成佛道,自利利他,圆满人生。

  综上所述,般若乃是佛教的根本智慧。般若为大乘道体,为五度眼目,为般若所摄持,万行始能到达究竟的佛果。般若是解脱道的先导,也是解脱道的主体,因此般若在佛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般若也犹如大火聚,能遍破众生一切戏论妄执。一切众生因我法二执而有种种烦恼痛苦,依般若乃能究竟解脱烦恼到彼岸,因此般若对现代人的心灵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般若智慧破我执,就能实现生命的转换;以般若智慧破法执,就能实现生命的圆满自由。以般若智慧为指导广修六度万行,可以自利利他,圆满人生,乃至最终圆成佛道。

  〔1〕《大智度论》卷六二,《大正藏》第25册,第496页中。

  〔2〕《大智度论》卷七0,《大正藏》第25册,第552页上。

  〔3〕《大智度论》卷四三,《大正藏》第25册,第370页中

  〔4〕《肇论·般若无知论》,《大正藏》第45册,第48页上。

  〔5〕《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一,《大正藏》第8册,第376页中。

  〔6〕《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大正藏》第8册,第302页中

  〔7〕《大智度论》卷十八,《大正藏》第25册,第190页上。

  〔8〕《杂阿含经》卷十,《大正藏》第2册,第67页上。

  〔9〕《中观论颂·观四谛品第二十四》,《大正藏》第30册,第33页中。

  〔10〕《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藏》第8册,第848页下。

  〔11〕《大智度论》卷八五,《大正藏》第25册,第655页下。

  〔1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49上。

  〔13〕《大智度论》卷一00,《大正藏》第25册,第755页

  〔14〕《大智度论》卷四三,《大正藏》第25册,第370页上。

  〔15〕《肇论·般若无知论》,《大正藏》第45册,第181页中。

  〔16〕《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藏》第8册,第278页中。

  〔17〕杨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1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05页中。

  〔19〕同上,第848页下。

  〔20〕同上,第752页中。

  〔21〕竺摩法师:《金刚经讲话》,澳门佛学研究社1986年版,第3页。

  〔22〕《大智度论》卷九九,《大正藏》第25册,第747页上。

  〔2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四,《大正藏》第28册,第320~320页下。

  〔24〕《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一,《大正藏》第8册,第368上~369页下。

  〔25〕同上,第369页下。

  〔26〕《大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五,《大正藏》第5册,第79页中。

  〔27〕《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五一,《大正藏》第6册,第803页下。

  〔28〕《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五五,《大正藏》第6册,第827页下。

  〔29〕《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藏》第8册,第848页下。

  〔30〕《大智度论》卷十八,《大正藏》第25册,第190页下。

  〔31〕T.R.V.Murti著,郭忠生译:《中观哲学》,《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5册,华宇出版社1984年版,第438页。

  〔32〕《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藏》第8册,第848页下。

  〔33〕《妙云集》中编之第五《成佛之道》,台湾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页。

  〔34〕依《成唯识论》说,我执有四种表现状态,即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如在《成唯识论》卷四中说:“我痴者,谓无明,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故名我痴。我见者,谓我执,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著,故名我爱。” 佛教把这四者称为四根本烦恼。详见《成唯识论》卷四,《大正藏》第31册,第22页中。

  〔35〕《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之第五《金刚经》,台湾佛光山宗务委员会1996年版,第182页。

  〔36〕《大智度论》卷十八,《大正藏》第25册,第190页下。

  〔37〕T.R.V.Murti著,郭忠生译:《中观哲学》,《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5册,华宇出版社1984年版,第422页。

  〔38〕《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大正藏》第3册,第327页上。

  〔39〕《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大正藏》第3册,第309页中。

  〔40〕弘学编释:《楞严简注》,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28页。

  〔4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51页中。

  〔42〕《杂阿含》卷十,《大正藏》第2册,第69页上。

  〔43〕《杂阿含》卷四七,《大正藏》第2册,第340页上。

  〔44〕《成唯识论》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2页上。

  〔45〕《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藏》第8册,第848页下。

  〔4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49页上。

  〔47〕同上,第750页中。

  〔48〕同上,第751页下。

  〔49〕同上,第752页上。

  〔50〕同上,第749页上。

  〔51〕同上,752页上。

  〔52〕宋宗绍编:《禅宗无门关》,《大正藏》第48册,第295页中。

  〔53〕《华严经》卷四十,《大正藏卷》第10册,第845页上。

  〔54〕《佛说宝雨经》卷一,《大正藏》第16册,第286页下。

  〔55〕《摄大乘论本》卷中,《大正藏》第31册,第144页中。

  〔5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49页上。

  〔57〕《四分律删补羯摩序》,《大正藏》第40册,第492页上。

  〔58〕《佛遗教经》,《大正藏》第12册,第1111页上。

  〔59〕《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大正藏》第5册,第11页下。

  〔60〕《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17册,第722页下。

  〔61〕《佛遗教经》,《大正藏》第12册,第1111页中。

  〔62〕《摄大乘论本》卷中,《大正藏》第31册,第144页中。

  〔6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50页中。

  〔64〕《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大正藏》第5册,第11页下。

  〔65〕《永嘉证道歌》,《大正藏》第48册,第396页上。

  〔66〕《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大正藏》第5册,第11页下。

 
 
 
前五篇文章

般若文集:何谓“四大皆空”(圣辉法师)

般若文集:《心经》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宏涛法师)

般若文集:如何照见五蕴皆空(显明法师)

般若文集:般若智慧与现代人的心灵生活(释法缘)

般若文集:《坛经》的般若思想(济群)

 

后五篇文章

圣严法师:人间世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勿把可敬的对

圣严法师:人间世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如何改掉坏习

圣严法师:人间世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怎样才能成功

圣严法师:人间世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如何不生气

圣严法师:人间世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生活的意义及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