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禅定文集:静坐讲义(畅怀法师) |
 
禅定文集:静坐讲义(畅怀法师)
畅怀法师 释畅怀法师一九二九年生于河南省武安县。年十五,随性崇和尚出家。旋参慈舟律师、圆瑛法师、倓虚法师学佛。诸大德之为法忘躯、言行合一,遂启畅公智慧之门。 数十年来,畅公持戒精严,自奉俭约;好学不倦,深入经藏;慈悲喜舍而平易近人;故深受信众之拥戴。 畅公以弘愿弥深,行菩萨道,为普度群萌,辄仆仆于中、港、美、加各地敷演正法。每作无畏布施,办放生法会,抚慰病人。或遇缘谢娑婆者,念佛助其生西。又常法施于难民营、监狱,随缘度生,不退而恒。 自畅公之长中华佛教图书馆也,印赠佛籍数百万册,为初机之士燃无尽法灯,识者咸以大士目之。 自序 十余载前,愚任香港工商日报佛教刊版编辑,当时,虽四出恳请十方大德惠赐佳作,惟时有稿件不足之苦。为令佛刊能如期出版,故虽自愧才疏,亦勉力缀文充数。再因仓卒成篇,未遑斟酌字句,文辞粗拙,势所必然矣。其后,佛教刊版载竣,佛青同人即拟将“静坐讲义”编辑成单行本印赠结缘,辞谢再三不果,勉应其请,遂付印5000本,广结善缘。 后于天台精舍举办静坐班,迄今已有十载之久,每次人数平均皆超过百人之众。其间发现香港人因生活紧张,患各种慢性疾病者甚多,如神经衰弱、体弱失眠等,故特将“静坐讲义”所载,参考儒道书籍加上近数年教授所得经验,增入教材资料,发愿将之再版问世,希以此书与诸同修共享禅悦,法喜充满。 虽则以愚所知,仅若沧海一滴,谨乞经验丰富之内行,惠赐南针,以便纠正,则不胜铭感矣。 佛历二五三八年十月 释畅怀于天台精舍 A.概说 静坐是修养身心最好的方法之一,它非但能治生理上的病,也能治心理上的病,可以说,对一切身心的病均能作根本的治疗。 身患病者,如:神经衰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血气失调、失眠健忘、消化不良、贫血体弱、阴虚火盛、形容枯槁、消瘦孱弱、肝火旺盛、口干津少、头晕眼花、伤风感冒、冬天畏冷、夏天怕热、从小受伤、风湿骨痛、大便结滞、夜多小便、血压高、血压低、肺结核、胃下垂等。心患病者,如:愤怒悲伤、忧郁烦闷、恐惧退缩、提心吊胆、悭吝嫉忌、忿恨热恼、精神紧张、性情暴躁、心神恍惚、以及种种情欲悲欢等。 中国古籍载述人体内本具治百病之潜能,若患者能有决心,放下万缘,静坐日久,当可根治诸等身心的病。 静坐的好处可使人精神充沛、恢复疲劳、心平气和、增进思考、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免疫机能,进而举止安详、头脑聪慧、反应敏捷、音声清脆、皮肤滋润、变化气质、减少执着。如果工作辛劳,或用神过度,形容憔悻,精神昏昧,若能静坐半小时,精神便能恢复,面容重获光彩。静坐对人的利益岂是药石所能企及。因此,不论士、农、工、商、僧、俗、道、儒,各行各业各阶层,皆宜学之,恒而习之。 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一般人的生活都非常紧张,致使不少人患上了神经衰弱。此症会令患者甚为困扰,并能影响饮食和睡眠,也不是短期可以服药治愈的。此症既是精神引发的问题,自然也不能单以外服药石为功,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始易为力。 笔者早年也曾患此症,而且相当严重,食睡皆有困难,终日惊惶失措,动既怕烦,静又觉闷,度日如年。虽求治于中西医师,却久未见功效。终求诊于上海名医周某,其诊断结果谓:“起因乃由于牙齿生菌所致,若要痊愈,需将全部牙齿拔除。”我向他解说:“当辛劳时,牙齿表面便生白物,然静坐半小时,白物便会消失的。”医师不以为然,并称:“如果你讲经,我就听你说;现在你看病,就要听我说。”从此以后,我不再看医生,终日于寺内拜佛和静坐。拜佛是动,打坐是静,一动一静,调养身心,所谓:“养身之道在于动,养心之道在于静。”经过半年,病好一半,再经一年,遂告痊愈。故我现今虽在百忙中,也要抽空于早晚静坐两次。以前经常患感冒,而今近十年来未见发生,可见静坐之功实大矣。 笔者近邻有一位杨先生,患此症多年,食欲不振,长期失眠,神经过敏,坐立不安,虽然到处求医,药石纷投,迄末见愈。更有医生对杨先生说:“你根本没有病。”杨说:“我没有病,为甚么花钱来求诊,岂不是发疯吗?”后常对人说:“我已没有甚么希望了,就等死吧!”杨于百般无奈下,经友人介绍前来见我。当时我也在抱恙,我即教他学习静坐,陪他一起坐,坐后和他一起拜佛。他不是佛教徒,只是想将病治好,而我亦在病中用功期间。如此两人时而拜佛,时而静坐,周而复始,动静相调,约经两小时之久,他始离去。翌日早上他便再来,对我说:“多月来,每夜只能睡一两小时,昨晚一睡竟有四个多小时。”他相信这正是打坐之功,往后他即经常打坐。此事距今已十多年了,杨先生身体至今仍健康正常。 前年有位马女士患有严重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睡不安席。四处求医,非但无效,而且病况愈趋严重,其夫见其药石无灵,带她来见我。首先我劝他俩人皈依三宝,然后教她打坐。半年之后,其人身体已恢复健康,体重增加了十二磅,还开设了一间玉器店。 又有一位刘先生,是我家乡邻村的人,不知患的是甚么病症,能吃能睡就是不能做事,身体软如面条,行走数步便觉疲倦,坐下来也只能支持十分钟,就要躺下来休息。看病求医一年多仍末见转机,病中偶然读了我写的《静坐讲义》,便自习打坐,半年后渐见效果,此时适遇我回乡省亲,再教他拜佛以增功效。又复过一年,当我再回乡时,他已可自己步行两里路来见我。再经半年的打坐,知道他可以亲自建筑房屋。由此可知静坐功效,实在不可思议。 学习静坐,一定要有恒心,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习者必须抱持积极的态度,并以喜悦之心对之。因初学静坐会感觉心烦意乱,腿部麻木,妄念纷起,枯燥乏味,但若静坐日久,不单可以降伏妄想,更能发生无穷乐趣,此时便如孔子闻韶而沉醉其中,不会轻易放弃这种轻安快乐,一坐数小时而不愿下座。这是绝非世间五欲之乐可以相比的。 有人认为打坐是消极的,是出家人的事,非世人所为。其实不然,无论那一个行业,那一个团体,那一个人,假使纯是消极而无积极的话,决然无法生存下去。有如世人日间劳作,晚上休息,如果终年动而无静,或静而无动,决无生存之理。但人只知身有动静,不知心也有动静。身动静者,工作是动,休息是静:心动静者,有思想为动,无分别为静。一般人工作八小时,其余时间均可休息,何况于八小时之内也会间歇休息;而心则不然,除在睡眠不思想外,余时未尝静止,况于睡眠之中,仍会有颠倒梦想。由此可知,身静多于动,心动多于静,二者不能平衡,所以世人多病。 欲想健康长寿,务必把身心协调平衡。除身体恰当运动外,仍要设法多静其心。身体的运动与方法,大多数人都知其梗概;惟静心的功夫和方法,世人多未加注意,故笔者略陈所知,供诸有缘一起分享。 B.体验与功效 我们如能经常静坐,会使心情平静,由于心平气和,血脉畅通,疾病便不易发生。相反,若心情时常被愤怒、恐惧、悲伤、忧郁等情绪困扰不安的话,则必令气血失调,久之必引致百病丛生。 如人发怒伤肝,欢喜伤心,悲观伤肺,恐怖伤肾,思虑伤脾。又缘色多生肝病,缘声多生肾病,缘香多生肺病,缘味多生心病,缘触多生脾病。又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卧伤气。总之,喜、怒、哀、惧、爱、恶、欲之七情,或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欲,无论有那一种发生,都能影响全身的机能变化。身是以心为主,心能控制各部机能。如心平静,似水无波,七情六欲不妄生。若再能清心寡欲,六脉调和,则百病不会发生。 初学静坐,两腿会觉麻木,妄念也难以收摄。但静坐日久,酸痛便会消失,妄想也可控制。而且,双腿盘坐约五分钟,身心便能宁静稳结,如坐四十五分钟,或一小时,更觉舒畅,此时下座,精神奕奕,感觉轻安愉悦。 若于静坐中,忽因要事下座,可能发生浑身不舒服感觉,以静坐时,血气正在周身循环,未走至终点,忽然令其中止,故下座后有不适现象;补救办法,可于事后,再去静坐,至血气畅通舒适为止。若静坐日久,此种现象便会消失。 静坐也比睡觉有益,常人熟睡时,消耗能量比清醒时,降低百分之十六左右。打坐如有功夫,甚至能下降百分之三十四。 书中有说:“人从生下来,脑内约有一百四十亿个脑细胞,其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脑细胞在工作,而静坐的人可能有百分之五十的脑细胞在活动。” 若人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冬天感觉手脚寒冷,静坐半小时,会觉全身发热;夏天气候炎热,静坐能使身体清凉。所谓:“息灭心头火,除热得清凉。”又说:“心静自然凉。”因此,打坐不只御寒,亦能去热。更令肥人变瘦,瘦人增肥,因为过肥过瘦皆是病态。由此可知,静坐能消万病,且对人有百益而无一害。 儒家有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家则说:“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其义大致相同。 静坐有功夫时,身体会发生不寻常的变化,不知内情的人,往往说是走火入魔了,其实不尽然。心念注意丹田日久,腹部会充实,觉有一股真气,每从放谷气(谷气即屁)时,将腹内郁积逼出,时有痾肚现象,每月一至两次,或经一至两年始能停止,请勿恐惧,此是将多年累积的湿热泻出来。首先反应是满身流汗,身体动摇,指手画脚;或觉某部分痛痒,重如泰山,轻若鸿毛;或觉身大丈许,小如拳石;或觉身体升高,如腾云驾雾;或觉下沈,如降落深渊等种种变化,不一而足。若遇此种现象,切勿惊怕,此乃静坐之功效,由于气血走动,生理会发生变化,气血犹如车辆,脉管好似道路,若车辆有力,可将道路阻碍冲去。静坐若久,气血充沛,会将脉络打通,上下运行无阻。未静坐前,全身毛孔似有闭塞现象;静坐数月,感觉全身毛孔疏通无滞,呼吸也微细而慢长。 平常人之呼吸,男士每分钟十六至十八次,女士十九次左右。习静坐之人,可能减至七八次或三四次,甚至达到一两次。气息达至最微细时,几乎不用鼻孔出入,这时感觉一切毛孔有如藕孔,也如鱼网,无不疏通。 气息长短有七种状态。一、呼吸最短唯在喉头。二、胸中。三、腹部。四、丹田。五、涌泉(脚心)。六、毛孔(胎息)。七、龟息(心脏停止)。 书云:“长吸长命,短吸短命。”由此可知,呼吸比饮食重要,七天不进饮食不致于死,若有五分钟不呼吸,人便断气。 呼吸究竟是些甚么?佛说是从众缘所生之风。先由心鼓动,然后从肺边生风,风经心、胸、咽喉至口、鼻而出;息入时又从鼻、口、咽喉、胸部、心至脐而入。息在母胎中原无,故知由身始有,四禅以上无呼吸,故知由心而有,身心和合,始有呼吸。有如风扇,众缘和合,始有风出。息之出入,亦复如是。 息有三种。即大息,中息,微息。一、口有所言,大息即止。二、修道之时,中息即止。三、得四禅时,微息即止。 少年入息长;老年出息长;中年出入均等。生时先入,死时后出。又若人心细,其息则细。若人心粗,其息也粗。如人疲极,止息欢喜,息即细长。譬如人遇恐怖,疾走上山,其人心粗,呼吸便短。又身安心静,出入息俱长。若身不安,心多散乱,出入息俱短。又烦恼生时,呼吸均弱且短。若自卑感生,吐气慢且长,吸气强而短。西藏有句说话:“呼吸急躁,思想粗暴。”是故心与呼吸,息息相关。 有人怀疑,呆坐不动,将使血气不通,消化结滞,何能除病?当然,若身端坐,心里胡思乱想,或阅书,或写作,或作其他事务,则会影响血气流通,食量也相应减少。而佛教的静坐,不仅要身体稳如盘石的端坐,也要令心不能胡思乱想。所谓:“静极生动。”若心静到极点,则血液自会流动,导致横膈膜运动增加,对于肺部交换气体功能大有裨益。据书所载,静坐时的活动范围,要比平时增加三四倍。因气脉一通,就会带动血液环绕全身。所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意谓血能生气,气能带血,气血畅通,万病消除。 我国医书也曾说:“心属于火,肾属于水。”若人用心过度,心火上升,肾水下降,由于肾水不能上潮,引致水火不济,便会毛病百出。若心能宁静;或系念下丹田;或止心于足部,心火会下降,肾水便上潮,水火既济,则百病消除。其实人的失眠,多由水火不济所致,心火不能经常得到肾水润泽,便会幻想多端,思潮无法控制。若心能将万缘放下,专心一意观注小腹,或膝盖,或两足间,约二十分钟,水火便能互相接应,此时如有两节火车,骤然结钓,幻想立刻停止,两眼蒙眬,约五分钟,便可入睡。 C.静坐之前方便 一、静坐前的身体准备 静坐之前,要将万缘放下,行动从容安详,不可粗犷。首先将身摇动数次,使各部分血液流畅。用手按摩全身,两腿、膝盖、腰部、脊梁、胸部、两臂、后脑、脸部、头顶,再以手浴脸,犹如洗脸式样,功用可以醒脑,降血压,减皱纹。 二、静坐前的情绪准备 静坐前后,切勿发脾气。若静坐前动肝火,于静坐时则难以入定。若在静坐后生烦恼,由于气息仍在细脉中运行,尚未散至粗脉,会引致血液突然沸腾,使人感觉烦躁不安,胸部似有物件梗塞,此种情形,有时会延续数日不散,故不可不注意。 三、静坐的环境 静坐需找一处清静地方,离开热闹的环境。若无清幽闲静之处,于嘈杂的地方用功,也并非不可以,不过需要置心一处,不可随境所转。又须注意,面对喧闹声音,切勿生讨厌心;或生恐惧之念;或想办法躲避,须知此心一生,便是随境所转,仍是分别妄想,应将一切声音置之不理,一心照顾功夫,如是练习日久,则闹处一样可以入定,此时定与声音两不妨碍。不过,功夫未曾用到纯熟,不易了解个中奥妙。比如三人屋内款款深谈,对房外火炮声恍若不闻,如俗语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因“心不在焉”也。此也如是,以心系念一处,外声不能扰乱。古德有说:“十字路口,正好打坐。”即是这个意思。 坐时空气要流畅,但不要受凉,尤其是后脑,膝盖,脊梁骨。如果着了凉,仍以打坐医治。坐垫要软,但不可在梳化上坐,因在梳化上坐,气不能升起。静坐之处不可过光,过光心易浮动:也不可过于暗,过暗心易昏沈。 四、静坐的时间 每日抽出一些时间,静坐两次,每次由十分钟增至二十分钟,再由二十分钟加至三十分钟,若能经常坐半小时,三个月后,必见功效。第一次静坐最好在上午大便之后,因大便后气稍转虚,静坐可以大补元气。第二次静坐可在下午沐浴之后,以洗澡后气血畅通,静坐加速血液运行。 子午二时(中夜十一时至零晨十二时尽及中午十一至十二时尽)不适宜坐,因气走至病处,加重其患。也有人说,子、卯、午、酉四时打坐最好,因为天地正气感交时刻。这两种说法,不知谁是谁非。据我经验,子午二时最好小睡,尤其是患病者,得益更大。西医也曾说:“午后小睡对人有益。”密宗有说:“练功时间,上午以早晨太阳刚升时为宜,下午在傍晚,太阳下山时为宜,以免日照强烈,损害眼睛。”当然,平素练功有术之人,则无论何时都可静坐。 五、静坐的姿势 静坐时需将两腿盘起来,盘腿可以减短血液通道,其心容易入定。每有人于公园运动之后,端坐于石上或椅上,两腿垂下来,双目紧闭,如是静坐,实未得法,极难得到入定功夫,因身心有连带关系,所谓:“四肢缩,心必宁:四肢舒,心必散。”因身体舒散,其心不易人定。佛家之静坐,要人四肢蜷缩起来,由于身体收敛,其心容易入定。 静坐示范图 静坐有两种坐式: 一、双跏趺坐,也名结跏趺坐。分两种方式— 甲、不动金刚坐。是将左腿放在右腿上,再将右腿放在左腿上。 乙、如意吉祥坐。将右腿放在左腿上,再将左腿放在右腿上。 如此姿势,自然端直,不致前后左右摇摆。假使初学静坐,或年车已高,难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强,可改用单跏趺坐。 二、单跏趺坐,也名单盘膝坐。分两种方式— 甲、金刚坐。是只将右腿置于左腿上。不需再将左腿置于右腿上。 乙、如意坐。是只将左腿置于右腿上,不需再将右腿置于左腿上。 此两种坐法,较双盘有缺点,因左右膝盖会落空,身易左右倾斜。 以上两种是佛家和道家的静坐法。如果单盘也做不到,可将两小腿交叉于两股的下面,也名交叉架坐。儒家多取此坐法。 传说大陆有一僧人,夜在墓地结跏趺坐,众鬼见是一座金塔,大家争来跪拜;僧后改为单盘,众鬼见变为银塔,依旧跪拜;后再改为交叉坐,众鬼见变为土堆,于是停止跪拜。因为佛家主张双坐或单盘,故有此传说故事。 若两腿麻木不能忍时,可以将腿上下交换,如再无法忍耐,可伸直数分钟,等麻木消失后,再重新盘腿坐。 学盘坐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有些人生来骨骼柔软,开始便能单盘或跏趺坐。二、要经三五个月或一年,始能单盘或双盘,此是血气冲过骨节所致。三、有些人静坐虽经数年,仍旧无法单盘或双盘,这是气血不通所致。直至一旦气血畅通,静坐一小时亦不觉麻木,所谓:“气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两手安放的位置。 先将左右手掌伸直,手背放于手掌上面,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贴近小腹;置于腿上,两大拇指轻触,有如结弥陀印,功用可使左右血液交流。挺起胸膊,端身正坐,身不弯曲,也不高耸,头不低垂,也不昂仰,脊骨要直。总之,不可东倒西歪,前俯后仰,身坐不正,气血不通,气血不通则心难入定。 六、眼耳鼻舌身心的处置 眼宜轻闭,也有主张微开,轻闭恐人昏沈,若不昏沈,还是以闭为宜。因眼对境,容易分心。 耳不外听,以心缘念一境,不去注意外声。 呼吸用鼻,不可以用口。用口呼吸,会引致白血球增加,氯化钠升(盐分升高),对身体不利。从鼻孔徐徐吸入清气,用口吐出浊气,观想气息从全身毛孔出入,至三五七次,然后闭口:唇齿相着。呼吸顺其自然,不可用逆呼吸,或止息法,亦不可深呼吸,更不可用闭气法。 嘴唇轻闭,舌轻舐上颚,功用可以调摄细脉。天井有水(口水),应将之慢慢咽吞。古人称口水为“玉醴仙浆”,道家称为“玉液还丹”,或“长生药酒”或“炼津成精”等。其功用可以灌溉五脏六腑,增长脾胃消化,镇定神经。 坐久若觉身体有俯仰斜曲等事发生,即应随时矫正,否则,日久会生毛病。坐时若觉身体摇摆,此乃气血结滞不通所致;或神经紧张;或心理作祟;或任意放纵,坐时需要精神集中,时时提高警觉,以免摇摆扩大,无法收摄。坐时不论时间长短,务要排除妄念,切勿摇动身体,四肢也避免移动,以身动故心动,心既驰散,何能入定。 若身体觉冷,用毛巾被等盖之,若有出汗应以干毛巾擦,用湿毛巾擦容易受凉。 心不可追求功效迅速,有追求便是妄想。既不可以无心求,亦不可以有心得。所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七、日常生活的配合 除久坐有术之人外,不可以坐代睡,疲极要休息。 食不可过饱,过饱百脉不通;也不可过饥,过饥精神不振。 平日要注意饮食,不可吃五辛,以五辛生吃生瞋,熟吃发YIN。避烟酒,守五戒。 切忌情绪暴躁,遇善境不喜,遇恶境不忧。 静坐有四字真言。所谓:“松、静、守、息。”松,是将全身放松,头部,两肩,两眉及口角,全身悉令放下,宜穿宽身衣裤。静,是宁静思想,不使七情六欲生起。守,是将意念安守丹田(小腹),令心聚精会神。息,是调和气息,逐渐入于微、细、慢、长的状态。 本来练功的人,于行住坐卧,出入往返,均可历境习禅,由于初学,心粗意乱,必须以坐入定。佛住世之时,及后来佛教传到中国,弟子修行证果,皆以打坐为首要。古德偈说:“得道惭愧人,安坐若龙蟠,见画跏趺坐,魔王亦惊怖。”故于四威仪中,以静坐为胜。 D.修身与摄心 静坐虽有三种姿态,用心和旨趣,则各有所不同。一般人学习打坐,绝大多数是为保健,却病延年;儒家以修心养性为其目标;道家运气炼丹,以求飞升;佛教则以明心见性,成佛度生为终极。广述虽有千差万别,总括言之,不出修身与修心。上述前三者以修身为原则,后一种则纯粹是属于修心。 佛经有说:大凡世间一切有所作为之法,既落于形迹,便不免有生有灭。身体既由父母所生,当然也是有为之法,既是有所作为,不论将它修得如何坚固,就是仙家修得寿千万岁,也不过后死而已。 黄龙禅师曾说:“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吾人之身虽由少至壮,由壮至老,由老至死,但心灵从不随生死而转移。不仅今生未曾改变,即父母未生之前,及生命结束之后,心灵依旧湛然不动,可谓亘古不变,永久常恒,佛经称此为:“常住真心。”世人若能回光返照,明其心、见其性,则可臻至不生不灭之境地。 关于修身的方法也有多途,于此简略介绍数种如下: 假使有人能独居静室,将万缘放下,无思无虑,悬心如虚空,调和气息,安稳身心,由于心平气和,肌肉松弛,肺量扩大,血液畅通,如此安坐,可以导致身体健康,无病延年。或平息妄念,专心想着自己在打坐,不令其心向外奔驰,一意贯注全身。或将心系缘一处,安守一境,日久也可见功。或坐时用气脉上下前后循环不息,吸气时气由丹田盘旋而上,直通大脑,呼气时气由大脑盘旋而下,再归丹田,如此往复不停,可使全身舒畅,身体康强,但未经人指导,则此方法不可随便运用。或运用增长呼吸方法,可以导致保健的作用,如道家所用的服气法,养精安神,宁静思想,能增长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 中国人的静坐方法,分有两派。 一、无为派。不作任何冥想,专注一事,端身正坐。 二、有为派。意念系缘一境。此派又分三种方法。 甲、默念法。不必出声,心想默念。思想宁静,心情舒畅,气血流通,精神愉快,飘飘若仙,如入云中,身轻若海绵,如腾云驾雾。如果血压低,念血压升高,若血压高,念血压降低等词句。若念与观想一起并用,功效益见迅速。然不可超过七个字,字多易生杂念。若是佛教徒,可默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均可,因没有超过七个字。 乙、意念专守外境。用心去想身外之物。例如百花齐放,海洋无边,晴空万里,中夜星辰,青松柏树,宇宙一体。或注意目前一卧牛之地。俗语有说:“笑一笑就少一少,恼一恼就老一老。”若人经常想开心事,就会健康长寿。 丙、意念系缘内境,专心注意内身,有八种方法。 丙一、百会穴(头顶中间)。道家所谓:“双眼遥思运顶门。”密宗有灌顶法,顶门若开,阳神由此而出,可以成圣成贤。佛经说:“圣顶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故有静坐之人,专守顶门。 丙二、祖窍穴(两眉中间)。《法华经》妙音菩萨品说:“释迦佛从眉间放出白毫相光,遍照东方百八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由此可知,眉间也是重要穴道。 丙三、中宫(两乳中间)。此处乃为人之中心点,常守亦可打通奇经八脉。普通人只通十二脉,奇经八脉非静坐不能通。奇经八脉即阴维、阳维、阴蹻、阳蹻、冲脉、任脉、督脉、带脉。八脉中更以督脉,任脉为重要。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若通督脉任脉,名为小周天。并通其他六脉,则名大周天。 丙四、肚脐。人之有生,脐在最先。脐带系于胎根,外通母腹。在母胎时,全靠脐带吸取元素而生长,是以脐为人生的重要部位。古德要人观想肚脐如豆般大,首先解衣详细审视清楚,然后闭起眼睛,令身心调和。若心向外攀缘,立即收摄令返,过后若想念不清,再解衣细看,务令清楚。如此凝神,注守不散,非但可以却病,且能进入禅定。 丙五、系念丹田。道家以心之灵气为丹,如田可以植禾,意即一切成长,不出此丹田外。其云:“常伏气于脐下,守神于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生,可以生身,此内丹不死之道。”此不过是其权宜之说,其实宇宙人生,森罗万象,无一不是有生必有灭,有好必有坏,高低、长短、大小、方圆莫不皆然。要想不死,须求无生,无生则无死,方是究竟解决生死的大问题。丹田也有它的部位,在脐下边的是下丹田,在心窝处的是中丹田,在两眉间的是上丹田。今教人观想的乃指下丹田。佛教显宗说丹田在脐下二寸半,密宗说在脐下四指中脉之间,道教说在脐下三寸位置,以人之高低不等,是故各说也不一。又密宗称此处为“生法宫”,意谓宇宙万有一切皆由此而生,亦名“气海”,全身之气集聚于此,然后由此分布遍身。若心贯注丹田,心到则气至,气到则力至,力到则血至,有力则使血液推至全身。有说观想脐下有一红色明点,或想内中有火,由于身体虚弱的人,大多下冷上热,病轻者易发觉,患重者则不知。如人透支过多,辛劳不易发觉,愈是休息,愈觉疲倦。如人健康不受补,与虚弱不受补,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意守腹部,久而感觉发热,小腹会咕噜咕噜地响。如果心火不足,可藉外火相助,用艾条燃烧脐下四寸之处,每次三十分钟,早晚各一次,如此不仅却寒,且能大补元气,畅通气脉。若身体发热,则不适宜烧,此外,余一切时均无妨碍。 丙六、止心于足底下之“涌泉穴”。此法能治一切病患,由于五识处于头部,心多向上攀缘,心属于火,火向上升,水往下降,水火不济,诸病丛生。若心向下想,火便往下降,水则向上升,水火既济,阴阳调合,万病消除。 丙七、运心病处。无论何种毛病,若能专心一意,运心病处,以心为果报之王,心至何处,病患即除。心比如王,疾病如贼:王至何处,贼便逃走。又有相克之义,如水大之病,用紧张的观想医治;火大之病,用松弛的观想医治;地大之病,应将意念集中于头顶医治;风大之病,应将意念集中于足下医治。 得病也有三种因缘。一、四大五脏得病。二、鬼神所作得病。三、宿世业报得病。 四大生病者:常止心在下,多动地大,而生地病。常止心在上,多动风大,而生风病。常止心急骤,多动火大,故生火病。常止心宽缓,多动水大,故生水病。又地大增者,肿结沈重,身体枯瘠。火大增者,煎寒壮热,肢节皆痛。风大增者,身体虚悬,呕逆气急。水大增者,痰阴胀满,食欲不振等症发生。 四大不顺得病者:行役无时,强健担负,裳触寒热,外热助火,火强破水,是为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为水病。外风助气,气吹火,火动水,是为风病。水火风三大增害于地,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水火风,亦是等分,属地大病。若此四大不调,则会生四百零四种病。 五脏得病者:身体寒热,头痛口燥,是心病相。身体胀满,心闷鼻塞,是肺病相。忧愁不乐,头痛眼闇,是肝病相。肤痒疼痛,饮食失味,是脾病相。咽喉噎塞,腹胀耳聋,是肾病相。 六神发生之病:若多怕惛惛,是肝中无魂。多忘前失后,是心中无神。多恐怖癫狂,是肺中无魄。多悲观喜笑,是肾中无志。多回旋疑惑,是脾中无意。多失意不欢,是阴中无精。 应知养生之道,眼不多见而魂在肝。耳不多闻而精在肾。鼻不多嗅而魄在肺。舌不多尝而神在心。身不多劳而志在脾。意不多思而神守舍。老子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即此义也。 如得四大五脏之病,应求诊中西医生调治。若是鬼神作祟得病,当勇猛精进,以坚固志,加以咒力,或念《心经》,《大悲咒》,《往生咒》,或诵大乘经典,可以痊愈。若是宿业果报病,如生意失败,家属不和,贫病交加,一切不顺利,则应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戒杀放生,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经常跪在诸佛菩萨面前,生大惭愧,发露众罪,求乞忏悔,可以消除一切罪业。 丙八、观息遍身。放松身体,将万缘放下,一切顺乎自然,不可过于拘束,观想气息周遍全身,随诸毛孔,或出或入,无障无碍。如此用心,非但通诸气脉,更能消除病患。 禅波罗密门有五门禅。 一、系心顶上,久则心动于风,如得风病,自己以为得到神通,有飞的感觉,易出偏差。 二、系心发际,久则眼好上瞻,能见黄色,或赤色种种颜色,或见种种光明,常用会生过患。 三、系心鼻端,出息入息,易悟无常,心若宁静,能发禅定。 四、系心脐间(气海),能除万病,内见三十六物,能发特胜等禅。 五、系心地轮(两足中间),气随心下,四大调和,能发根本不净观。 心如猿猴,以锁系于柱上,其心自然调伏,将心系于五处也是如此。此五种观想方法,前二久用会生过患,后三久用可生禅定,学人应知从中选用。 入定时有三事要注意: 一、调伏心中乱想杂念,令其专注一境,或想丹田,或观于心,使不乱动。 二、调伏心中昏沈,初学静坐总觉妄念比平时多。静坐日久,妄想就会减少,但妄想减少时,瞌睡又会相应缠扰。不过这是一般用功人之通病,行者务要提起精神,或注意鼻端,昏沈自然消失。 三、摒弃外缘,使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不缘色声香味触之五尘境界。 住定时有三事要注意: 行者于一坐时,始从入定,终至出定,于其中间,或长或短,必须认识身、息、心之三事,调不调之相状。 一、调身不宽不急,宽是放纵,急是约束。过宽易生懈怠,过急易生病症。若坐久疲劳,其身有时东倒西歪,或前俯,或后仰,觉已当即纠正,不可随它而去。 二、调息不涩不滑。涩是酸涩,滑即不凝滞。使息出入微细,似有似无。坐时,觉息出入有声,或息虽然无声,而结滞不通,或出入不微细,皆是不调之相。息之出入,需要无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似有似无,身心和顺,此是调相。 三、调心不沈不浮。沈是昏暗不清,浮则妄想纷飞。身息虽然调得适当,而心浮动或昏沈,或觉宽急不定,当安心向下,系缘脐下丹田,制诸一切妄念。若心昏沈则观注鼻端,其心自能调适。 出定时有三事要注意: 初入定时是从粗入细,后出定时则由细至粗。 一、行者坐禅,觉欲出定时,于未出定前,先将心放下,由细转粗,思维名相,逐渐攀缘六尘境界,因其最初入定,收摄诸念,如今出定,需将一心散于诸念。 二、开口吐出浊气,令身中热气外散,观想遍身毛孔,一时同出秽气。 三、微微摇动其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再动二足悉令柔软,然后以两手遍摩毛孔,继擦两腿两足等处,再用手揉两眼后,始将双目张开,稍歇片刻,方可离座。 坐时应放松裤带,以便气行,免腹内存气过多,日久致疾。昏沈重时,振作自心,或思日月光明,或以冷水洗脸,或起立经行。系心过猛,易生掉举。缓懈宽松,易生昏沈。故要调适心念不昏沈、不浮动、不松散、不逼迫。 静坐讲义(二) 畅怀法师 E .欲界定 “坐禅”是佛教专有名词。六祖谓:“心念不起名为坐,自性不动名为禅。”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梵语禅那,译为静虑,思维修习,功德丛林等名。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妙用为果。又名三昧,翻译为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如蛇行路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故名正心行处。今人作事,得奥妙处,亦称三昧。 禅有大乘禅、小乘禅、凡夫禅、外道禅、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还有如来禅、祖师禅之种种名称。 世间禅有二种。一、根本味禅。二、根本净禅。 一、根本味禅。 即四禅天,四无量心及四空定,名为十二门禅,是凡夫、外道和小乘共修之禅。方法是用:“厌下苦粗障,欣上静妙离”之六行观去修。若厌欲界的散乱心,即修四禅。欲求有大福德,则修四无量心。若厌离色身,则修四空定。因为其生出世善法的根本,又于禅定中生着爱味,故称其为根本味禅。根本味禅,为凡夫外道以六行观修,发有漏智,不生无漏慧。 根本味禅者,人之思想,如瀑流水,静坐数分钟,便觉思想更多,坐久则会凝静。犹如浊水,若放白矾,便见沙土下沈。又如阳光透过门缝,方见微尘上下飞扬。妄想分别,正是如此。 未得初禅之前,先修欲界定和未到地定,首先安坐端身摄心,由于摄心之故,气息调和,觉此心路泯泯澄净,贴贴安稳,不复攀缘七情六欲等事,名粗心住。 虽不攀缘外事,心之微细流注,剎那不能停止,逐渐愈凝愈细,忽见气息出入长短,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入不积聚,出不分散,似有似无,名细心住。 心既精细,觉心自然明净,由于定法持身,坐不疲倦,任运不动,或经一坐无分散之意。此时觉身如云似影,爽爽空净。虽若空净,犹见身心之相,而未有定内之功德,是名欲界定(欲界指色欲、情欲、食欲、YIN欲)。 得欲界定,因为定心既浅,未有功德支持,很容易失去。失有六种因缘:即一、心有期望。二、疑惑不决。三、惊怖心生。四、生大欢喜。五、爱着不舍。六、忧愁悔恨。 未得欲界定有一种不正心,即希望心。 正在欲界定时,则有四种,即一、疑惑。二、恐怖。三、欢喜。四、爱着。 出定之后,则有一种,即多忧悔。若能离此六种邪心,则易入定。 而后再修未到地定,诸禅中间,均有未到地定。得欲界定后,未得初禅前,别有境界,能生初禅。于其中间,浑然一转,身心虚豁,虽然未去欲界身相,于静坐中不见身首,衣服床座等物,犹如虚空,是名未到地定。即是初禅的方便定,亦名未来禅,亦名忽然湛心。 得此定时,须提防邪伪。其中有十种相状。 一、增减相。增者,身动手起,脚也如此,外人见其身心不安,或如着鬼,身手纷动,或坐时见诸外境,如得神通,此为增相。减者,若上若下,未及遍身,即便灭坏,或坐时疏旷,无法持身,此为减相。 二、定乱相。定者,识心及身,为定所缚,不得自在,或复因此便入邪定,乃至七日不能出定。乱者,心意扰乱,攀缘不止。 三、空有相。空者,触发之时,都不见身,谓证空定。有者,触发之时,觉身坚硬,犹如木石。 四、明暗相。明者,见外种种光色,乃至日月星辰,一切色相,无不悉见。暗者,即心闇暝,如入暗室,无所觉知,如熟睡人,亦如死人,无心相法。 五、忧喜相。忧者,其心热恼,憔悴不悦。喜者,心大庆悦,涌动不能自安。 六、苦乐相。苦者,身心处处疼痛,烦恼不安。乐者,甚大快乐,贪着缠绵。 七、善恶相。善者,经常念外散善觉观,破坏三昧。恶者,即无惭无愧等,诸恶心生。 八、愚智相。愚者,心识愚惑,迷惛颠倒。智者,利使知见,心生邪觉,破坏禅定。 九、缚脱相。缚者,五盖及诸烦恼覆蔽心识。脱者,谓证空无相定,得道得果,断结解脱,生增上慢。 十、强软相。强者,其心刚强,出定入定,不得自在,犹如瓦石,难可回变,不顺善道。软者,意志软弱,易可败坏,犹若软泥,不堪为器。 如是等十对恶触,扰乱坐心,破坏禅定,令心邪僻,是为邪定发相。分别邪正之相,则以三种方法验之,真金则以烧、打、磨便能知道。定喻于磨;修治喻打;智慧观察,譬如火烧。 于未到地定,虽不见身首床座等物,并非实无,如灰覆火、如夜噉食、如盲触妇,不畅其情。行者见身息心,如芭蕉相,无有坚实。入定渐深,内不见身,外不见物,如此或经一日,乃至十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坏,应守护增长,于此定中,忽觉身心凝结,运运而动,动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似影,动发之时,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从头至足,多成退分,从腰发则成分,足发多是进分。总之,上发多退,下发多进,动触发时,功德无量。 略说十种善法眷属与动俱起。 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快乐。六、善心生起。七、知见明瞭。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有此胜妙功德,庄严动法,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五月,乃至一年,此事既过,又有余触,次第而发,名为初禅发相。 余触发者而有八触。 一、重如下沈。二、冷如冰室。三、热如火舍。四、轻如缕烟。五、涩如树皮。六、滑如磨脂。七、粗如糠秕。八、软如无骨。 此八种相,是由四大变化而来。重涩是属于地大;冷滑是属于水大;热粗是属于火大;轻软是属于风大。 又八种触,因息出入所致,入息顺地大而重,出息顺风大而轻,入息顺水大而冷,出息顺火大而热,入息顺地大而涩,出息顺风大而软,入息顺水大而滑,出息顺火大而粗。 若于中间定前,未有十种善法,先发八触,多是病相。如重涩坚沈,是地大病生。如冷滑软凉,是水大病生。如热粗暖痒,是火大病生。如轻软掉浮,是风大病生。 若从入息所得重冷涩滑等病,则用出息而去治疗。如从出息所得轻热软粗等病,则用入息而去治疗。 又因重涩坚沈等,生睡眠盖;因冷滑软凉等,生疑惑盖;因热粗暖痒等,生瞋恚盖;因轻软掉浮等,生掉悔盖;又因四大合成世间诸法,会令众生生起贪欲盖。静坐者不可不防。 因欲界色、受、想、行、识之五阴,转换色界五阴,粗细有所不同,故有八触发生。譬如世人,忧愁烦恼,内起结滞,壅塞不通,俾令四大发生变化,从心而生,乃至得病至死,此苦不从外来。今此禅中,有触乐事,亦从心有。八触之事,未必发尽,或发三五种,应先发何种,若论其次第,亦无定前后,强者先发,多见有人,从动而发。 F .四色界定 初禅名为离生喜乐地。 离欲界之粗浊,而生初禅得喜乐,故名离生喜乐地。 初禅有五支功德。 一、觉支。于禅定中,得大清净,知色界细触,非欲界粗触,如大寐得醒,如贫得宝藏。二、观支。即以细心分别禅中诸妙功德。三、喜支。获得初禅,定中所得利益甚多,如是思维,欢喜无量。四、乐支。喜心既息,恬然寂静,受禅定乐。五、一心支。证初禅时,心依觉观喜乐之法,故有细微散乱,若将喜乐心息,则心与定为一,故名一心支。 得初禅人,能离五盖。 一、离贪欲盖。欲界乐粗浅,今得初禅之乐细妙,以胜夺轻,故能离贪欲。 二、离瞋恚盖。欲界苦缘逼迫,易生瞋心,得初禅时,无有逼迫,乐境在心,故无瞋恚。 三、离睡眠盖。得初禅时身心明净,定法所持,心不昏乱,触乐自娱,故不睡眠。 四、离掉悔盖。禅定持心,任运不动,故能离掉,由掉故有悔,无掉即无悔。 五、离疑惑盖。未得初禅时,疑有定无定,今亲证定境,疑心即除,故得离疑惑。 昔日常为欲火所烧,得初禅时,如人入清凉池,是以偈说:“如贫得宝藏,大喜觉动心。”初心粗念名为觉,后细心分别名为观。若得初禅,即具信、戒、舍、定、闻、慧等种种善心。需知初禅觉观二法乱心,譬如人睡眠,有呼唤声,心大恼乱,故应遣觉观。 初禅所生之喜乐为粗,障二禅内净,初禅唯与身识相应,故名外净。二禅则与心识相应,故名内净。初禅心有觉观,名为内垢,二禅无寻无伺,故名内净。 既知初禅之过,障于二禅,今欲远离,当用三种方法遣除。一、不受不着。二、呵责过失。三、观心穷检。由此三法,可离初禅觉观之过。譬如雇用佣人,后见其有过失,心欲令去,亦用此三种方法。如是上人利智,不与颜色自动便去。若是自不知去,应与数数责备始去。如果再不去,则以杖遣出。呵责初禅觉观方法,亦是如此。 二禅名为定生喜乐地。 此定生时,与喜俱发,勇心大悦。二禅未发时,于其中间,亦有定法,从此静坐,加功不已,其心忽然澄静,无有分散,即是未到地定。如此经久,不失不退,定心与喜俱时而发,如人从暗室出,忽见外边光明,其心明亮内净,十种功德俱发,具如初禅发相。 二禅有四支功德。 一、内心清净。既离觉观,依内净心发定,皎洁分明,无有垢秽。二、喜悦无量。定与喜俱时而发,行人深心自庆,内心生喜定等十种功德善法。三、甚为快乐。行者享受喜中之乐,恬澹悦怡。四、一心不动。受乐心息,既不缘定内喜乐,又不缘外念思想,是故一心不动。 三禅名为离喜妙乐地。 入此定时,离于前地之喜,而得胜妙之乐,身诸毛孔,悉皆欣悦。 欲得三禅,又当呵责二禅喜悦之过,亦如舍觉观,由爱故有苦,失喜则生忧,如人知妇是罗剎女,弃舍不生恋着,仍用三法遣除。一、不受不着。二、呵责过失。三、观心穷检。喜则自谢。 三禅未生,中间有定,加功不止,一心修习,其心湛然安静,即是三禅未到地定。而后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心乐美妙,不可为喻。 乐定初生,既未遍身,中间多有三过。一、乐定既浅,其心沈没,少有智慧。二、乐定微少,心智勇发,不能安稳。三、乐定之心,与慧力等,绵绵美妙,多生贪着,心易迷醉,是故经说:“是乐圣人可以舍,余人舍为难。” 三禅欲发,有此三过,是故乐定不得增长遍身,当用三种方法调适。一、若心昏沈,当以念精进慧策起。二、若心勇发,当念三昧定法摄持。三、若心迷醉,当念后乐及诸胜妙法门,以自醒悟,令心不着。虽对五尘,不发五识,乐与意识相应,以识内满,故遍身而受乐。 又者,初禅之乐,从外而发,外识相应,与意识不相应,内乐不满。二禅之乐,虽从内发,然从喜而生,与喜根相应,乐根不相应,而乐依于喜,喜尚且不遍,何况于乐乎。今三禅之乐从内发,以乐为主,内无喜动,念慧因缘,令乐增长。 三禅有二时乐。一、快乐乐。乐定初乐,未能遍身。二、受乐乐。乐既增长,遍身受乐。譬如石中之泉,从内涌出,盈流于外,遍满沟渠。三禅之乐,正是如此。 三禅有五支功德。一、舍喜心不悔,并离前三种过失。二、既得三禅之乐,仍念用前三法守护,令乐增长。三、善用三法离前三过。四、快乐,乐遍身受。五、受乐心息,一心寂定。 四禅名为舍念清净地。 此定发时,体无苦乐,与微妙舍受俱发,乐受暂灭。欲得四禅,当应深见三禅过患,初欲得乐,一心勤求,大为辛苦;既得复要守护爱着,是亦为苦;一旦失坏,益加受苦。因见三禅之乐,有大苦恼,应当一心厌离,求四禅不动定。时于三禅边地,当修六行观法,仍用三法遣除。一、不着。二、呵责。三、穷检。行此三法,三禅之乐便谢。 行者精进不止,心无动散,于后忽然开发,定心安稳,出入息断,定发之时,与舍俱生,无苦无乐,空明寂静,此时心如明镜不动,亦如静水无波,绝诸乱想,正念坚固,犹如虚空,是名世间真实禅定。于此禅中,若欲转缘,学一切事,随意成就,转粗形为妙质,易短寿为长年,一切神通妙用,说法自在,莫不从此定出。 四禅有四支功德。一、不苦不乐,此禅初发,与舍受俱发,舍受心法,不与苦乐相应。二、既得不苦不乐定,舍弃胜乐,不生厌悔。三、心念清净,禅定分明,平等智慧,照了无遗。四、定心寂静,虽对众缘,心无动念。 以上四禅,乃依寻伺喜乐,有具不具,分为四种差别,若具寻伺喜乐,名为初禅定。离寻伺但有喜乐,名为二禅定。离寻伺喜三种,但有乐一种,名为三禅定。具离寻伺喜乐四种,名为四禅定。 G .四无量心 静坐修禅定的人,视有色相,犹如牢狱,不得自由,所以达到四禅以后,直修四种空定,期望生四空天,脱离色笼。此乃不知破色之方法,误以为心无忆想,便证涅槃,实则当其命终,生无想外道天,唯离粗欲,并末脱出色笼。 若佛弟子的修习方法,当四禅定相应之后,便进而修四无量心,自利利他,方为正定。为甚么不在欲界进修四无量心?由于欲界和未到地定皆浅,不易修习四无量心。 初禅觉观分别欲界,则生悲易;喜支生喜易;乐支生慈易;一心支生舍易。再者,初禅以觉观为主,深知欲界苦恼之相,此处修悲容易。二禅内有大喜,此处修喜则易。三禅内有遍身之乐,此处修慈容易。四禅妙舍庄严,此处修舍容易。无色界定,无有色相,修四无量心,不便于缘境,因此,唯色界定,可修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是:一、慈无量心。二、悲无量心。三、喜无量心。四、舍无量心。 此四心通名为无量者,是因菩萨利益众生之心,广大无边,不分怨亲,不别爱恶,不仅遍及人类,即蠕动含灵,凡是有知觉者,莫不饶益。所缘众生既无量;能缘之心也无量,利生之心既无量;培德植福也无量,所以菩萨经无量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修得功圆果满,便证无上菩提。 一、慈无量心 慈能对治自己的瞋恨心。既要想种种办法,俾令众生得到快乐,无论他人如何毁谤和恼害我,也不应该生起瞋恨心。视他身如自体,当自受乐时,见他人无乐,便起慈悯心,令其得快乐。行者欲入定时,先作誓愿,愿望一切众生,悉得受乐。然后用清净心,先系念最亲爱的人,如自己父母或兄弟受乐之相,一心系缘不散,若有异念,摄之令还。若有外境现前,也皆不取,单以一心观想得乐之相,历历分明,日以继夜,相续不断,日久三昧便发。行者以三昧力,即以定中,则能真见彼人受乐之相,身心悦愉,颜色和适,了了分明,见亲人受乐之后,逐渐将范围推广,次见他人,乃至自己的冤家对头,由十人至百人,千人万人,以至十方五道一切众生,悉得受诸快乐,能如此修慈心,便可离诸忿怒,是名慈心相应。 二、悲无量心 悲能对治自已的恼害心。既要想种种方法,拔济众生的痛苦,众生无论如何欺负和凌辱我,也不应该生恼害心。若见众生受诸苦恼时,等同身受,当应生起悲悯心,令其得大解脱。行者于慈定中,常念欲与众生快乐,然而从慈定出,犹见众生受种种身苦心苦,于是心生怜悯,心念口言,五道众生,受此大苦,而我不能知不能见,乃与盲人无异,应发勇猛心,加功用行,愿于定中悉知悉见,拔众生苦,与众生乐,如是立愿,而入禅定。仍如慈心之观法,先系念一亲爱的人受苦之相,乃至十方五道众生,亦复如是,以三昧力,得见明瞭,以此进修,悲心自能转深,是名悲心相应。 三、喜无量心 喜能对治自己的妒嫉心。既要想种种方法,使令众生离苦得乐,无论众生得到任何利益,也不可以生妒嫉心,而且常作是想,如何能令彼等受无量乐,如何令彼受乐久住。行者于悲定中,怜悯众生,受苦逼迫,我用甚么方法拔济,令彼从苦得乐,从乐生大欢喜。此时深观众生,虽受苦恼,此苦虚妄,本无今有,有还归无,易可除灭,令得欢乐。行者即发愿言,愿诸众生,离苦得乐,我于定中,悉皆得见,作是愿已,而入禅定,以清净心,系念于亲人,从苦得脱,受乐欢喜之相,念念分明,见到亲人,其心悦愉,欣庆无量,乃至十方五道众生,受诸喜乐,亦复如是。行者于三昧中,虽见外人受喜之相,而于内心无有动摇,禅定功夫逐渐增长,是名喜心相应。 四、舍无量心 舍能对治自己的怨恨心。既要想种种方法,欲拔众生痛苦,令得安乐,并使生喜,众生虽以怨报德,也不能生怨恨心。以上虽有慈悲喜三种心,而能三轮体空,即内无能施益之我,外无所受益之人,中间也无施益之事。行者从喜定出,心自思维,若慈与众生乐,悲拔众生苦,喜令众生欢喜,假若着相,则非胜行。譬如慈父益子,不求恩德,若说我能与乐与喜,即是不德。今当舍此三心,一心发愿,愿一切众生,皆得妙舍庄严,令我悉见,如此入定,用清净心,系念最亲爱之人,受不苦不乐之相,如是乃至十方五道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于此定中,见诸众生,皆是舍相,无憎无爱,无瞋无恨,无怨无恼,平等无二,三昧正受,便能转深,不取不着,坚固安稳,是名舍心相应。 若人修习四无量心,所得功德不可限量。 现世得五种功德。一、入火不烧。二、中毒不死。三、兵刃不伤。四、终不横死。五、善神拥护。 来生所得功德。若生色界,多作大梵天王,以无量心,广摄众生,若于初禅得,即作初禅王,于二禅得,即作二禅王,于三禅得,即作三禅王,于四禅得,即作四禅王。 有人问曰:“前三种心,应有福德,舍心有何利益?”答曰:“众生离苦得乐,失时即苦,不苦不乐,则心安稳,以舍饶益众生得福愈甚。其次慈喜心时,爱着心生,行悲心时,忧悒心生,入是舍心,除此贪过,无诸烦恼,故知修舍可得甚大福德。” 以上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总共十八重天。 四禅第四天名无想天,此天修无想定时,身心俱灭,如水鱼蛰虫,不能断惑证入圣果,五百大劫心想不行,六识暂灭。 佛弟子修四无量心,经无量劫植福培德,以慈予众生乐,对治自己瞋恚;以悲拔众生苦,对治自己恼害;喜能感同身受,对治自己妒嫉;舍能三轮体空,对治自己怨恨;故修四无量心,名为菩提萨埵。 H .四空处定 四色界定与四无量心,皆以色法而修,只是离欲粗散,并未跳出色笼,因此称为色界。此八门禅,悉由静坐修得,故得禅名。无论修世间禅,或出世间禅,均以禅定为其根本,所以称为根本禅。 若能再向前迈进,厌色趣空,灭身归无,以入于空,则名为无色界。 一、空无边处定 因有色身,必有障碍,心为色缚,不得自在,内则受饥渴疾病等苦,外则要受寒热刀杖等苦。 其实地水火风四大组合,报得此身,已属苦事。经说:“一大不调,百一病起,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时俱动。”可见此身,为痛苦之根源。老子也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行者若能脱离色笼,虚空无碍,寂然不动,何有过患?作此思维已,一心谛观,此身九窍,一切毛孔,无不虚疏,如罗网相,内外相通;亦如芭蕉,重重无实;又如藕孔及鱼网,逐渐观至微末也尽,其心泯然,自住空缘。此后忽然与空相应,定中唯见无边虚空,如鸟出笼无碍自在。灭三种色:一、可见有对色。二、不可见有对色。三、不可见无对色。证虚空定,名为空无边处定。 由于心缘虚空,缘多必散,能破于定,而且虚空是外法,缘外法入定,定从外生,则不安稳,不如识处,既是内法,缘内法入定,则多寂静。观空处定,乃受想行识四阴和合所成,非属色法。 二、识无边处定 是虚无实,应舍空定,一心缘识,此后忽然与识相应,心定不动。而于定中,不见余事,唯见现在心识,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识处广大,无量无边,也于定中,记忆过去已灭之识,无量无边,及未来应起之识,也无量无边,悉现定中与识法相应,因识法持心,故无分散意,此定安稳,清净寂静,心识明利,不可为喻,名为识无边处定。 若于定中,心缘于识,过去、现在、末来,悉皆无量无边,而心缘无边,缘多必散,而能坏定。其次前缘空处入定,名为外定,而今缘识入定,名为内定,无论依内依外皆非寂静。若依内心,以心缘心入定,此定依从三世心生,并非真实。缘识心散,反能破定。 三、无所有处定 唯有无心识处,心无所依,方名安稳。因此要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无所有者,即非空非识,无为法尘,无有分别,如是知已,静息其心,而念无所有法,是时识定便谢,此时一心内净,空无所依,不见一切内外境界,唯寂然安稳,心无动摇。得此定时,怡然寂绝,诸想不起,尚不见心相,何况其他诸法?以色空识三者,均无所有,故名无所有处定,由于不起分别,所以亦名无想定。 行者修至于此,可谓进入腹心之地,但仍不应以此为足,需更深一层修非有想非无想定。 由于前修无想定中,仍有过患,一切皆不可得,如痴如醉,如眠如睡,无明覆蔽,无所觉知,以是不可爱乐此定。 四、非有想非无想定 谛观前定受想行识之四阴,虽比色界细微,但也不免无常苦空等法,因此要舍前无所有定,而观非有非无,我今此心,过去、现在、未来求之皆不可得,既无形相,亦无处所,当知非有,若果真无,谁知其无?无不自知,由此可见,言有言无,皆是戏论,故观非有非无。如是观时,不见有无想定,前修无所有处定,便即谢灭,进而其心任运住在缘中,于后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怡然清净,如涅槃相,是定微妙,于世间禅,无过其上。 外道进入此域,谓是中道,实相涅槃,常乐我净,遂爱着此法,更不前进。又入此定,不见有无,但觉有能知非有非无之心,故即计此心,为是真神不灭。若佛弟子。知是受想行识之四阴和合,而有此定,是虚诳不实,并非有真神不灭。凡夫之人,入此定中,阴界入细微不觉,故言非想。 以佛法说,唯有细色,而无粗色,具足十种细心数法。一、受。即识之领受。二、想。即识之细想。三、行。即法之行动。四、触。即意之触觉。五、思。即法之思维。六、欲。即有出入定。七、解。即法之理解。八、念。即念于三昧。九、定。即心如法住。十、慧。即慧根慧身。 而无色受,无明掉慢,心不相应,诸行等苦集法,和合因缘,则有非非想定。约凡夫说,言非有想;约佛法说,言非无想。合而言之,故名非有想非无想定。 如果圣者,即修灭尽定。灭尽定者,一切领受思想,一时灭尽,使六识心、心所不能生起,都无见闻觉知,出入之息也尽。身证此定,能断见思烦恼,而证阿罗汉果,超出三界,了脱生死。 又入初禅时,不缘五尘境界,五识暂灭。入二禅时,不能生起觉观,寻伺暂灭。入三禅时,纯受无分别乐,喜受暂灭。入四禅时,心念清净不动,乐受暂灭。入无想定,六识暂灭。入四空定,色想暂灭。入灭尽定,第七识一分我执暂灭,而诸种子,实皆不灭。又四禅四空定,则第六识,微细现行,亦未全灭。无想定中,第七我执现行不灭。灭尽定中第七法执,现行不灭。以上行者修至不缘六尘境界,便妄计心识已灭。 是以如来藏识微细行相,唯有如来究竟了知,住地菩萨分证了知,二乘和外道之定慧,一切不能测量。 二、根本净禅。 即修六妙法门,十六特胜,通明禅等,不生爱着,故名根本净禅。智慧多的人,修六妙法门。禅定多的人,修十六特胜。定慧均等的人,修通明禅。根本净禅,发无漏智,生无漏慧。 I .六妙法门 天台宗之六妙法门属于“不定止观”。法门所以通称为“妙”,是说若人依此法门去修,不仅能超出三界轮回,更可证得一切种智(即是成佛)。 呼吸是生命之根源,假使一息不来,便会立刻死亡,可见呼吸对生存是如何重要了。六妙门的修持方法,主要是教人在呼吸上用功夫。且分为六个阶段: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一、数 数息吐出名呼,入内名吸,一呼一吸成为一息。首从第一息数起,当出息则数一,再出息竟则数二,乃至第十息毕,再回头从第一息数起,如是终而复始。 若未数至第十,其心于中忽想他事,忘记数目,则应停止再数,应当回头更从第一数起直至第十,一一不乱,各自分明,如是乃为正当的数法。又数第一息时,不可数第二,如数第一息未竟,随即数第二息,名为将一数二。也不可将二数一,如息已经入于第二,始数第一,此二者均为有过。应该在一数一,在二数二。又不满十数者,则为减数,若过十数者,则为增数,总之增减之数,皆非得定之道。又应知数入息时.则不数出息,数出息时,则不数入息。如果出入俱数,则会有息遮病,生在喉中,如有草叶,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令人不安,是故数单,不可数双。 由于心息二者,相依为命,故有心则有息,无心则无息。又随心而有差别,心粗则息粗而短,心细则息细而长。是故数息日久,逐渐纯熟,心息二者,任运相依,心随于息,息随于心,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息自住,息既虚凝,心相渐细,遂觉数息为粗,此时可舍数息,当一心修随息。 二、随 修随息前,首应舍掉前面数法。 息入竟时,不可数一;息出竟时,不可数二。其心时时随息出入,息也时时随于心,二者如影随形,不相舍离。当息入时,从鼻、口经咽喉、胸、心至脐部,意要随逐。当息出时,从脐、心、胸、咽喉至口、鼻,其心也要跟着,决不放松一步。 如此随息日久,其心更能凝静,息也愈微,此刻忽觉出入息与寻常不同。由于我们平时心粗,不能觉察到息之有异,而今心已入精微,便知息之长短、粗细、温寒、有无,更能感觉到呼吸从遍身毛孔出入,如水入沙,也如鱼网,风行无阻。这时身轻柔软,心也怡然凝静,到了这个时候,对随息也心生厌倦,改而专心修止。 三、止 修止可以令人妄念不起,身心泯然入定,由于定法持心,自能任运令心不散。 前面修习数、随二门,虽能令粗念宁静,但细念仍旧波动。止则不然,能令心闲,不需谋诸事务。平时吾人之心,一向追逐外境,从未有停止过,如今要将其收束,不准它再活动,如以锁系猿猴,牠自然不能乱跳;修止也是如此,如能将心念系在一处,也就不会胡思乱想。 究竟将心系于何处呢?其一、可以止心于自身的鼻端上,两目一直注视鼻尖,令心不分散。其次、专心系于肚脐,丹田之间均可。其三、或止心于出入息上,息出时知其出,息入时知其入,如守门人,站在门侧,虽身未动,但能知有人出入。如此修止,久而久之,妄想活动自能停止。 理论虽是如此,但初学的人,功夫未能用至于此,实在不易入手。若人能有恒心,以数、随的方法,试用三五个月,功夫成熟了,届时不仅能知何为修止,而且一修便能相应。静坐一两小时,身心不动,轻安愉快,非世间五欲可比。如若不实地去修习,光是谈论定境,等于说食数宝,实在于己无益。 前面所说是系心法,目的在于将诸妄念制于一处,令心不驰散,但这仍是一种很粗浅的功夫,实际上既有所着之处,必有能缘之心,因此,将诸妄念制伏之后,便要弃止修观。 四、观 我人平时两目终日注视外境,所用的都是浮心粗念,而今当静坐时,两目合闭,以心眼向内看,观察微细息出息入,如空中风,来无所从,去无所往,息既无所有,人生又从何得,以有气息,始有人生,今观身中之皮肉筋骨等,皆是虚妄不实,再观内六根对外六尘,于其中所领受的一切境界,都是苦非乐,由于六尘境界,全是生灭法,经常有破坏,一旦境过情迁,则苦恼心油然而生。再观平时所用之心识,也是生灭无常,剎那不住,一时想东,一时想西,犹如行客,投寄旅亭,暂住便去,若是主人,便会常住不动,而众生迷而不知,认客为主,迷妄为真,因此,有生死轮回,受种种痛苦。 再观法无我,诸法虽有千差万别,总不出于地水火风之四大种,地大种性坚,能支持万物;水大种性湿,能收摄万物;火大种性暖,能调熟万物;风大种性动,能生长万物,此四者周遍于一切色法,所以称它为大,又能造作一切色法,故名为种。 吾人于出生前,全由母体摄取氧气和营养,靠母体的四大种,来维持自己生命。一旦出生后,便靠自己呼吸以取氧气,由自己消化以摄取营养,此则直接靠外界的四大种,来长养自已的内四大种。如进食谷米菜蔬,经肠胃消化后,则变为皮肉筋骨等。如饮进汤水,则化为涕唾脓血等。假虚空之温暖,可使身体不冷不热。依空气之流畅,始能形成口鼻之呼吸。常人妄认四大以为我,其实,假如发毛爪齿是我,则榖米菜蔬便为我;若涎沫痰泪是我,则河流海水便为我;若周身暖热是我,则太虚温暖应该为我;若鼻孔呼吸是我,则空气流动便是我。唯事实不然,外四大种既然非我,内四大种又何曾有我?因为人生由外四大种,转为内四大种,人死由内四大种,变为外四大种,其实内四大种和外四大种,并无差别,一息存在便是有情,一息不在便是无情。有情与无情,又有何异?内四大与外四大,既然均皆无我,我又处于何方,故观诸法无我。 若人能作以上四种观行,便可破除四种颠倒。一、人生原是幻化无常,众生执以为常。二、人生都要承受生老病死种种痛苦,众生以苦为乐。三、四大本空,五蕴非我,众生妄认假身以为真我。四、人生九孔常流不净,众生以为清净。上述四种颠倒,实乃众生生死的泉源。若人洞破其真相,自可免除生死痛苦。 修观虽比修止为高深,但与修还比较,则仍属浮浅,因而当修观相应之后,应更进一步去修还。 五、还 前修观时,见入息觉其无所由来,观出息也察其无所而往,具见因缘和合方有,因缘别离则无。因有能观的心智,始有所观的息境,境智对立,不能会归本源。此观之心智,究从何处生?若从心生,则心与观,应分为二,如父与子,为独立个体,但事实不然,由于前修数和随时,并无观心。若说从境生,则境是色尘,色尘无知,无知色尘何能生观?若此观是由心境共生,则应兼心境二者,一半属于有知,一半属于无知,如此则无情与有情混为一谈,于事实上便犯了相违过。照理能观之心智,实从心而生,既从心生,应随心灭,则为幻妄不实。 《楞严经》云:“一切浮尘,诸变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求于去来,本不可得。” 外在的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尚是虚妄,何况内在的能缘之心智,自然也如梦幻泡影,无有真实。须知心的生灭,等于水上起波,波的起落,并非水的真面目,需待风平浪静,始见真水,是以生灭的心,非是真性,真性本自不生,不生所以不灭,不有所以即空。由于空的缘故,根本无有观心,既无观心,岂有观境,既知境智俱空,便与还相应,心慧开发,任运破除粗重烦恼。至此虽能达到返本还源,但仍存有一个还相,依旧是障碍,因此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舍还修净。 六、净 行者于静坐修六妙门,必须要有善巧方便,否则,功夫实难进步。假如终日心猿意马妄想纷飞,则应用数息,调伏身心。或时昏沈散慢,则用随门,明照息之出人,对治放荡昏沈。若觉气粗心散,当用止门,系缘一处,安守一境。如有贪瞋痴烦恼频生,可用观门照破无明,灭除诸恶。 以上诸门,能制止种种妄想,断除粗重烦恼,但是不能称为真净、欲得真净,必须了知内外诸法,皆是虚妄不实,毕竟无有自性,于一切诸法上,不生分别,即微细尘垢也不起,不仅离知觉想,也无能修所修,能净所净,如太虚空,也不落于有无,作是修时,心慧开发,三界垢尽,了生脱死,转凡成圣,方为得到真净。 以上所述的六妙法门,乃是由近至远,从浅入深,逐渐达到不生不灭的境域。 数随二门,为修习的前方便。 止观二门,为修习的中心。 还净二门,为修习的结果。 止如密室,观如油灯。有观无止,如风中灯,非但照物不明,恐为狂风熄灭。若入密室,离于狂风,慧灯方能烛照,破无明黑暗。又,止能降伏三毒烦恼,而不能断除其根,犹如用石压草,石去草还生。观能破除众生心中的烦恼,如用利刀可以斩草除根。若心猿意马,为妄想所扰,非止不能息。若惛惛糊糊,为沈病所缚,非观不能明。止能放得下;观能提得起。止如澄浊水;观似日照水底。止能除妄;观能显真。止是禅定,能令其心不摇不动;观是智慧,能达诸法当体本空。又,诸恶莫作即是止;众善奉行即是观。 是故止观二法,可以赅罗一切行门。无论念佛、参禅、礼佛、诵经、慈悲喜舍、利自利他,皆不离此二门。止观二者,如鸟双翼,车之两轮。车有两轮,则能远行千里;鸟有双翼,则能飞翔天空。故此,止观二法,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彼此辅翼,缺一不可。若偏于定,则是枯定,若偏于慧,则是狂慧。要止观双修,定慧均等,始可脱离生死苦海,到达究竟涅槃彼岸。 J .十六特胜 六妙法门,第一是“数”。行者因修习数息之故,即能生出四禅、四无量心以及四无色定,前文已略为解释。 第二妙门是“随”。行者因修随息之故,能生出十六特胜。 佛说十六特胜缘起,是初说四谛法时,弟子有不能悟者,故为他们更说九想观、八背舍等不净法。修不净观虽除贪欲,其中又有生厌患心者,因此不得无漏。故佛改变方针,教其舍不净观,转为修特胜法,因特胜法中,有定有慧,具足诸禅,故称为特胜,细分为十六。 一、知息入 息入时,知其从鼻、口、经咽喉、胸、心至脐部。 二、知息出 息出时,知其从脐、心、胸、经咽喉、至口、鼻。如是一心照息,心随于息不乱。又能知息相粗细、轻重、涩滑、冷暖。修习随息法比数息为胜,因数息心闇,无有观行智慧,多生爱见过患。习随息之时,即知此息是无常,命依于息,以息为命,如果一息不还,则命亦随之而去,息既无常,命亦无常,爱见等病,自不易生。 三、知息长短 修随息时,忽觉入息长,出息短。因心静住内,息随心入故,入则知长,心不缘外境,出则知短。又心细则息亦细,息细则入息从鼻至脐,微缓而长,出息从脐至鼻,亦复如是。如人疲极,休憩欢喜,息即随细且长。反之,心粗则息亦粗,息粗则出入急疾而短。譬如人遇恐怖,疾走上山,或担重疲极,此则息短。 四、知息遍身 修随息时,忽觉其身如云似影,又觉出入息遍身毛孔,见息入无积聚,息出亦无分散。觉身空假不实,无常生灭。亦知生灭,剎那不住。以上三事和合,方有定生,三事既空,则定亦无所依,知空亦不可得,如是了知,于定中方能不着。 五、除诸身行 行者因觉息遍身,忽发得初禅定,心眼开明,见到身中三十六物,臭秽可恶,此时方知三十六物,皆由四大而有,其中一一无我,亦无我身,此时即除心行粗受。 六、受喜 照出入息,则可除却懈怠睡眠,而觉心轻柔骜,随着定心而受喜。 七、受乐 乐从喜生,若心得喜,身便调适,身调适后,则得盛乐,乐是喜增长故。又初心中生悦,是名为喜,后遍身喜,故名为乐。 八、受诸心行 上既受乐在怀,必有心所法相随,依心乐境,入一心时,知此定乃虚妄不实,而不贪着,则得三昧正受,故受诸心行。 九、心作喜 前既止心一境,但未有慧解,必为沈心所覆没,今用喜照了,令其不沈没,故名作喜。 十、心作摄 因喜心动散,则发愈过常,摄之令还,不使驰散,返观喜性,毕竟空寂,可使定心不动摇。 十一、心住解脱 以上遍身之乐,凡夫得到,多生爱染,为其所缚,不得解脱。今以观照智慧,破析遍身乐时,即知此乐,从因缘生,空无自性,虚妄不实,观乐不着,其心便得自在。 十二、观无常 观诸法空,生灭亦空,生时诸法空生,灭时诸法空灭,于其中亦无男、无女、无人、无受、无作,如是观无常法,可得自在。 十三、观散坏 此身不久当是散坏寂灭之法,非真实有。此定亦由色受想行四阴和合而有,四阴散坏,定不可得,故心无所爱着。 十四、观离欲 凡有爱着,皆名为欲,离外而缘内,亦未免着欲,今入此定,能观破析,故观离欲。 十五、观灭 是心有生住异灭四相,多诸过患,虽修至识极少之处,也是四阴和合,无常无我之法,不可染着,故观灭法。 十六、观弃 以上处处遍舍一面,至此舍到极点,凡夫得到,以为涅槃,不能舍离,今得此定,能观其法,亦是无常、苦、空、无我,非真涅槃,故观弃舍。 此十六特胜法,其中未必尽得,或得两三种,或得四五事,因根机不等,功夫有深浅,故所得特胜,亦因之而异。 K .五轮三昧 六妙门第三是“止”。行者如修习止门,则能次第生出五轮三昧。 佛教虽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进入佛的境地,但归根究柢,不出止心一门。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若人能止心一处,五轮三昧便可任运开发,如静水无波,则森罗万象自然呈现了。 所谓五轮者:一、地轮。二、水轮。三、风轮。四、金沙轮。五、金刚轮。此五种法门,皆是借譬喻而立名。梵语斫羯罗,中文翻译为轮。轮是车轮,如车轮上之毂辋辐等,诸相圆满具足。其义乃表诸佛如来之真实功德,圆满具足,无欠无缺,犹如车轮。 轮又是转*轮的意思,由于世尊最初成道以至在鹿野苑度五比丘时,初以示转;次以劝转;后以证转。经过三次转苦集灭道之四谛*轮,彼等乃得开悟,故又名转*轮。 轮又有二义: 一、运载义。即由此处运至彼处。如众生依法修行,则可从苦海此岸,运至涅槃彼岸。 二、摧碾义。能将路上高低不平的地方压之令平。如行者修得心静功深,便可摧折一切混乱烦恼。 三昧是梵语,华言为“正定”。定是从体立名,其心专注一处,息止缘虑,离于散动,故名为定。又名“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即端直。行者端身正坐,一心修习止门,勇猛精进,能一心不乱,摧破贪瞋痴等烦恼,便可转凡成圣。 五轮三昧者: 一、地轮三昧 地有二义:一是住持不动。由于行者修习止门,则功夫必能由浅至深,若证得初禅未到地定时,其心忽地湛然不动,自觉身首床褥,诸相皆空,泯然入定,定法能持心,故如地不动。二是生出万物,由于至未到地定时,可以生出初禅种种功德事,犹如大地能生出一切万物,故名地轮三昧。 二、水轮三昧 水有二义:一是润泽生长。行者于地轮中,若证水轮三昧,即能开发诸禅种种功德事,有定水滋润身心,其心自觉善根增长。二是体性柔软。由于得定之故,身心柔软,高慢心伏,其心任运随顺善根,故名水轮三昧。 三、风轮三昧 风有三义:一是游行虚空无所障碍。行者因修止门,便能觉悟因缘无性如虚空,更能开发初果以上所得智慧,此智慧如风行于虚空,无所障碍。二是能鼓动万物生长,既得智慧无碍方便,即能激发出世善根种种功德生长,如风可以鼓动一切万物。三是能破坏一切万物,即以此智慧,破除一切诸见烦恼,如风之破坏万物。故名风轮三昧。 四、金沙轮三昧 金则譬喻真实无虚,沙喻无染无着。行者进而可以破见思迷惑,开发无漏正慧,能得三果阿那含。若是菩萨,即入三贤十圣位中,能破除一切尘沙烦恼,故名金沙轮三昧。 五、金刚轮三昧 金刚体坚锐利,能摧碎诸物。行者由于修习止门,则不为虚妄迷惑所侵扰,能断除三界见思烦恼,永尽无余,证四果阿罗汉。若是菩萨,即能破除无明细惑,证一切种智,也名清净禅,依此禅定修行,可得大菩提果,故名金刚轮三昧。 此外,车轮若无牛马拖拽,终不自转,五轮禅定,亦复如是。虽然其中各有诸妙功德,若不假以止门为引导,无熏修之力,则处处有障碍,所谓:“修得有功,性德方显。”今因行者善于修止,是故能得初心,由初心转至极果,其轮大有作用。由于行者善修止门,故能具足五轮禅定,断三界迷惑,证三乘圣果。 静坐讲义(三) 畅怀法师 L .九种不净观法 六妙门之第四是“观”。行者若修习观门,则能生起九种不净的观想。 众生从无始来,贪着世间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以为美妙可爱,耽恋不舍,因而沈沦生死苦海,未能出离。假若人能勤修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便能成就三昧,欲念除灭,惑业消尽,得证圣果。 行者先观方死之人,便发现人既已死,追还无路。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凡有生必有死,乃常作此想,他人既如此,我何独不然。古德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临到我。”即以我所爱的人作此死想,专心一意,观此死尸,逐渐心生惊畏,能破爱着之心。如果是利根者,用此九种假想观法,便可成就;若是钝根者,仅以悬心存想,恐难成就,必须亲见死尸僵卧,始有所成。 九想观法: 一、胖胀想 行者见尸体渐渐膨胀,犹如皮囊盛风,其相已经转变,此身生时,容貌和悦,眼见耳闻,灵巧活泼,令人一见,心生爱乐,而今则变胖胀,是男是女,尚难辨别,昔之和颜悦色,今在何处?以此回观我现在所爱之人,等于一块冰肉,无异木石,何处可爱?又观自己之身,迟早亦复如是,彼此莫不厌恶,我为甚么因彼生爱,造诸恶业。如是起观,便可除爱。 二、青瘀想 观胖胀已;又观死尸,皮肉渐变为黄赤瘀色,或变黑青黝色,见其形相,生大怖畏,闻其臭气,难近难亲,生时一面光泽,又如春花,今复何在?我为甚么愚迷,诳惑彼色,汝身与我,现虽尚存,早晚与此无异。如是思维,则可断欲。 三、坏想 观青瘀已;又观死尸,皮肉裂坏,六分破碎,五脏腐败,臭秽盈流,恶露已现,我平时所爱的人,即是如此之相,屎囊臭袋,薄皮外裹,汝身与我,现虽未死,迟早与此无异。如此存观,即可除贪。 四、血涂漫想 既观坏已;又观死尸,从头至足,烕身脓血流溢,我平时所爱的人,即是如此之相,汝身及我,早晚与此无异。如是作观,即可却着。 五、脓烂想 观涂漫已;又观死尸,九孔虫脓流出,皮肉烂坏,狼籍在地,好容美貌,今仍在否?我身及汝,皆是如此。如是观想,则可去爱。 六、虫噉想 观脓烂已;又观死尸,为鸟兽挑破,或为虫蛆烂,皮肉脱落,骨节解散,从前之盛妆淡饰,威仪端雅,以今观察,完全假借外饰,虚张姿态,本无有实,以此想彼所爱,及与自己,有何差别?如是思维,即可除贪。 七、散想 观虫瞰已;又观死尸,为禽兽所食,身形破散,筋销骨离,头足交横,平时我所爱的人相,今在何处?回顾我身与彼,不久与此无异。如是体察,则可除爱。 八、骨想 既观散已;又观死尸,形骸暴露,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狼籍于地,或为膏血染污,或白如珂贝,我平时所爱的人,是柔软温暖,其触可乐,今唯存髑髅,与木石并无有异,见则甚可怖畏,触则令人呕吐,汝之骨相,本自如此,我何愚昧,恋恋不舍?自念我身,亦复如是,有何可爱?如是观察,则可断爱。 九、烧想 既观骨已;又观死尸,为火所烧,或以埋葬,火烧薪尽,则形同灰土,埋葬则肉腐骨销,汝之平日沐浴香熏,华粉严饰,令人迷惑,今皆磨灭,我及与汝,莫不如此。常作此观,可了生死。 须知道父母未生之前既无此身,而今亦毕竟无有此体,其身不过是从妄而生,从妄而死,生灭如空花水月,求实了不可得。 永嘉大师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迷则有人生世界,悟则依正二报皆空。既然一切均为幻妄,又何必于妄上起贪生爱,造诸恶业,随其业力,堕诸恶趣。 古德说:“贪瞋爱欲,能润其身,身为苦本。” 所以欲想脱离痛苦,必定无身;欲想无身,必求无生;欲求无生,首断其爱;欲断其爱,必修九想观法。九想观法修成,便能转凡成圣。 M .八念法 行者由于修习观门,则能生出八念法。 佛为甚么要说八种念法?因佛弟子端身静坐,善修九想观后,甚觉内外不净,而生厌患之心,并作是念:“我为甚么负荷此不净物,如以薄皮包屎尿之囊?”作此念已,顿生警怖。凡事心不动,则魔无奈何,现今心生恐怖,魔便乘虚而入,即作种种恐怖事,恼乱行者,欲破其道。因此,佛于细说九想观后,又说八种念法,令行者不生恐怖。 一、念佛 佛有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辩、慈悲喜舍、十八不共法,神通广大,功德无量,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佛是天中天,圣中圣,三界导师,四生慈父,能度十方一切众生,是我大师,常护念我,我为甚么生畏?一心念佛,恐怖即除。 二、念法 法有二种:一是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及八万四千法门。二是佛所说的法义。即持戒、禅定、智慧、八圣道、解脱果、涅槃等。 若人得佛法印,便能通达无碍。 佛法印有三种:一是诸行无常印。即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先无今有,今有后无,生灭相续,如灯焰,如水流。二是诸法无我印。诸法从因缘生,因缘生法,本无自性,无主无作,无知无见,也无造业者。三是涅槃寂静印。了知因缘无自性,万法当体即空,空则无我无相,无生无灭,三毒之火顿息,其法既能除诸热恼,我修是法,有何畏惧?一心念法,恐怖则灭。 三、念僧 僧是佛的弟子,即菩萨,辟支佛及声闻,一切圣众,具足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应受人天恭敬供养。如世间富贵豪势之人,为人所尊敬,佛弟子众,亦复如是,有净戒、神通、智慧、财富、解脱、解脱知见势力之故,应受恭敬礼事。三乘圣众,乃真佛子,正智无量,能救苦难众生,彼是我的伴侣,有甚么要害怕?一心念僧,恐怖即消。 四、念戒 戒有二种:一是有漏戒。二是无漏戒。 有漏戒也有二种:一是律仪戒,律仪戒能令诸恶不起。二是定共戒。定共戒与禅共生,得四禅定,身口所作自然止恶防非。 无漏戒能拔除诸恶烦恼根本。 戒为一切善法之所住处,如百谷皆依地而生,我能持戒,心自清净,不浊不乱,为佛所赞,我为甚么生惧?一心念戒,恐怖便止。 五、念舍 舍有二种:一是施舍。二是舍诸烦恼。 施舍也有二种:一是财施。即将财物布施一切众生,而布施可获大乐果。二是法施。即将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以清净心,为众生说,令其离苦得乐,舍诸烦恼。烦恼是障道法,应以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念我舍财、舍法、舍诸烦恼有大功德,我为甚么要生恐惧?一心念舍,恐怖即息。 六、念天 所以能生天者,皆由修福培德,受持禁戒,听闻善法,喜修布施,增长智慧,我既有此五法,我欲生即得生,由于天福无常,我不欲生而已,是故欢喜言天,我为甚么要生畏惧?一心念天,恐怖便失。 七、念数随 数法既成,息既虚凝,心相则细。依随修习,心息相依,意虑怡然,粗心既伏,不缘外境,其心自然不动,一心念数随,恐怖则停。 八、念死 死有二种:一是自死。二是因他死。 常念此身,不是被人杀死,自己也必会死。于一切时皆有死的可能,或胎中死、或生时死、或幼年死、或少年死、或青年死、或壮年死、或老年死,修行人不可于须臾顷生信不死之念。佛在世时,诸比丘曾白佛:“皆言我能修死想观,有说人生难保七年,有说不保七日,有说今日不保明日。”佛呵斥说:“皆是放逸之人。”后一比丘白佛:“我于入息不望出,于出息不望入。”佛赞:“这真是修死想观者。”由此可见,此身既然早晚必有死,如何为它而生惧?一心念死,恐怖即歇。 N .十种观想 端坐修观门时,可以生出十种观想。 本在干慧地时,已经修到九想观,至烦恼降伏后,则更进修无常、苦、无我三种观想,以破凡夫外道的六十二见,从而步入见道位,而证初果。然后再修食不净,不可乐,死想及不净之四种观想,以断贪瞋痴之迷惑,入修道位,而证三果。进而再修断、离、尽三种观想,则破色界及无色界之见思烦恼,入无学道,而证四果。以是修九想观后,更要修十种观想。 一、无常想 行者观一切有为之法,迁流变化,生灭不停,生时无所从来,灭时无所去处,故名无常。 无常法有二种。一、世间无常。二、众生无常。 世间无常。世间是人的依报,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国土房舍,台椅衣柜等,无一不有坏相,如风中灯、险岸中树、漏器盛水,终归磨灭。 众生无常。众生是人的正报,乃五阴四大和合而成,古往今来一切众生,不论男女、穷富、国王、天神,乃至罗汉、菩萨、佛陀,神通广大,智慧无量,而今何在?古德云:“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古今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人生如吹尘、如流水、如风中灯、如幻如化,不可取、不可着,一切法不可得。如吾人一念中有六十剎那,一剎那中,又有九百个生灭,既有生灭,必有异住,如是则于一念中具有五万四千个生住异灭。但于生时,不得有住异灭;住时又无生异灭;异时则无生住灭;灭时更无生住异。由于四相,各有差别之故。若生中果无住异灭,则住异灭从无因而生。如生中有住异灭,则生即是住异灭,住异灭即是生,四相应该无有差别,以是之故,说生中有住异灭既不可,说生中无住异灭也不可,住异灭中有生无生亦复如是。若人了知一切有为之法,有生住异灭既不可得,无生住异灭也不可得,则四相皆空,四相既空,诸法无常也不可得,如是观想,则可断除三界见思烦恼,获证圣果。 二、苦想 由少至壮,由壮至老,由老至死,新陈代谢,不能作主,即是苦想。 苦有二种。一、身苦。二、心苦。 小乘圣人,已断十种根本烦恼,所以心中无有忧愁嫉妒瞋恚等苦,唯有宿业因缘四大所造之身,仍有老病饥渴寒热等之身苦。如佛弟子舍利弗患风热病,毕陵婆磋患眼病,只是所受之身苦也微薄。诸阿罗汉虽受最后身之微苦,但不受无常苦,因已知道真我不受生死,故诸阿罗汉得道时,即说偈言:“我等不贪生,亦复不乐死,一心及智慧,待时至而去。”因此,佛涅槃时,阿难等未证小乘圣者,均皆涕泣忧愁,唯诸阿罗汉,心若无其事。 若是真修道人,纵然未证圣果,由于定功持心,身心之苦,也能减轻。若是凡夫俗子,未曾修道,身心受苦俱重,因内受贪瞋痴等之心苦,外受饥渴寒热鞭仗等之身苦,如遭双箭同时射中。佛说:“身为众苦之本。”有身则常受苦,无身则得安乐,众生迷而不知。如坐车久而疲乏,则求经行处;旅程走多了,则欲求住立处;住立久而疲倦,又欲求坐息处;坐久困倦,更求安卧处;卧久烦极,改求去来处。由此可见,行住坐卧无一不是苦。 如说一切皆是苦,佛为甚么说有三受?所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由于行者欲修苦想观,故说一切皆是苦。佛在四念处中,岂不也有说“观受是苦”?其实于苦乐忧喜舍之五受中,无一不是苦。但凡夫之人,迷惑无知,为欲所逼,以苦为乐。如人患疥疮,时觉皮肤痒,近火则觉舒畅,此畅快并非真乐,若是真乐,未生疥之人,近火为何不乐?生疥之人喻凡夫,因有三毒烦恼之病患,喜欢追求五欲之乐。未生疥人喻圣人,贪瞋痴之病患业已断除,观五欲如毒蛇,是故佛说灭五种受,方能得到真快乐。由此便知,世间一切诸受,无非是苦,若知是苦,于一切法上,便不起贪着,心生厌离,是名修苦想观。 三、无我想 四大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从众缘生,无有主宰,故名无我。 若要一定执身为我,则身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所成,如身上的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属于地。涕唾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属于水。温暖燥热,皆属于火。呼吸动作,皆属于风。将此四大,各各分离,身相尚不可得,而我在于何处?如说一大是我,则余三大何以不是?若四大均是我,则应有四个我,而宁有此理?众生迷惑无知,定执身相为我,或以名字为我,但在父母未生以前,或死以后,既无身体,又无名字,其时以何为我?清顺治皇帝云:“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可知身与诸法,皆是幻有,本无真实,智者不应执身为我。 其身非我,言之有理,但不应言其心非我,以心能知苦乐憎爱等事,若心非我,则与木石无异,何能分别苦乐等事?其实,不仅身体非我,即心也非是我,因此心不过是前尘分别影事。由于内六根与外六尘相对之时,识生其中,妄有能缘之气分,于六根中积聚,分别好丑,而生憎爱,现前尘境如形,第六识心如影,识心随尘起灭,尘有则有,尘无则无,其苦乐等事与心相应,缘随心行,心有便有,心无便无。是故《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若人能知一切法中无我,则不应于境生其心,既无我心,也无我所心,我与我所两者均离,则不被内外境所缚,无缚便是解脱,是故行者,应当修无我想。 四、食不净想 行者观食是从种种不净因缘而产生的。 例如肉类,乃从精血水道而生,此处则为脓虫所住。再如酥酪乳汁,也由血变所成,乃与烂脓无异。又炊饭之人有身汗、口唾、鼻涕、眼泪种种不净。将食置于口中,脑有烂涎二道流下,与唾涎和在一起,然后饮食才有味,实在其状与吐何异。入肚腹内,变为地水火风内四大,渣滓下沈,清者在上。又喻酿酒,滓浊为屎,清者为尿。腰有三孔,以风大吹其腻汁,散入百脉,先与血和合,由凝结变为肉,从新肉生脂肪,然后成骨髓。又从中生身根,再从新旧肉合生五情根,从此五情根生五识,由五识生意识,种种分别取相,筹量好丑,然后生起我执,及我所心生等诸烦恼,造诸恶业,受诸痛苦,由观食之本来因缘种种不净,便知内四大与外四大原本无异。 其次思维此食,经过垦植耘锄,舂磨淘汰,炊煮乃成,计算一餐,实际系工作者流汗而来。得食少流汗多,将食入口变为不净,数时之间成为屎尿,未食之前本是美味,经食之后变为不净,眼不欲见,鼻不敢近,行者思维,如此弊食,一无所值,为甚要贪?而且因食此不净食,造诸恶业,将堕地狱,噉热铁丸,从地狱出,要作畜生,若转猪狗,岂非食诸粪便?如是观食,必能生厌,因食厌故,则对五欲皆能生厌,断此五欲,便不受欲界之苦。 佛经说一故事。有一婆罗门修持净法,因有事故至不净国,自思维我何能免此不净?唯有干粮,可得清净。忽见一老婆婆卖白髓饼,即对其说,因我有事住此百日,请常送此饼来,我当与汝高价。老婆婆即照彼吩咐,常作此饼送去,婆罗门食之美味可口,欢喜非常。但其后逐渐无色无味,随问老婆婆何故如此?老婆婆答道,初因我家夫人阴处生疮,脓出以面和合成饼,日日炕熟与汝,所以此饼味好,今夫人疮愈,我当何处更得?此婆罗门闻后,大发雷霆,两手打头,搥胸干呕,我今已破净法,奈何!奈何!立时弃舍事务,驰还本国。 行者修食不净想,亦复如是。若不修食不净想,后受苦报,悔将莫及。故应修食厌离想,是名食不净想。 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世间即有为法之别名。 一切有为之法,虽有千差万别,分类不出三种。一、五阴世间。五阴即是色受想行识之五法,因此五法能盖覆真性,故名为阴。二、众生世间,又名假名众生。即于五阴法上,假立众生之名,五阴和合,聚共而生,犹如五指无拳,因握假立拳名,众生世间,亦复如是。三、国土世间,又名器世间。世界如器,名器世间,即为众生所处之环境,既有能依之身体,即有所依之国土,故名国土世间。 行者应观一切世间,无有一事可乐,如众生有生、老、病、死、恩爱别离、怨憎同处、所求不得、五阴炽盛等之八种痛苦,何处有乐? 若以情爱为乐,何以到处发生因情失恋,得神经病,或因绝望,自刎悬梁。古云:“万恶以YIN为首。”正因有贪爱之欲望,则每易失去礼义廉耻,逆天悖理,杀人放火,一切罪恶,莫不由此发生。因情爱失人格,无惭无愧,为人唾弃,何乐之有?又缘情爱之故,经常生忧生怖,如未得到,便想种种方法,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既已得到,又恐失去,所以终日患失患得。经云:“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即是此理。 如以夫妻为乐,何以到处有分居与离婚之事发生?事实上,于夫妻间也无乐可寻。假如妻子生得如花似玉,人见人爱,丈夫端正庄严,面如莲华,两人感情又极其投合,因而如胶似漆,经常出双入对。但爱情不能当饭吃,仍需衣食住行之助,故要早出晚归,各奔东西,以谋生计。由于两人感情亲密,彼此不能无有牵挂,男恐女不安于室,女怕男有外遇,以是不论出外工作或旅行,经常心生疑惧与不安。既以夫妻为乐,何故而生恐怖,其心恐怖即是痛苦。经云:“无罣碍故,无有恐怖。”今既有罣碍,何乐之有? 以上是说彼此貌美,情投意合,其受是苦,无一可乐。于此相反,其中有一生得丑陋,又或彼此意见不投,被喜喧闹,此欣宁静。于闲暇时间,妳愿打麻雀,我愿看电影;妳要去旅行,我要读经书。于信仰方面,妳信基督,我信佛教;妳敬穆罕默德,我奉太上老君。总之,两人意见时常相左,因此终日争吵打闹,度日如年,日久无法容忍,终于迈向分居或离婚之路,分居与离婚虽可暂避目前大苦,但在精神上所受的打击,比未婚前要大数倍。 笔者曾亲见几位友人因分居或离婚,导致神经失常,如果夫妻是乐,何以发生这么多问题?由此可知,于夫妻间,向好的方面讲既是痛苦,向坏的方面讲更是痛苦。虽然终日受诸痛苦,世人仍以为是天经地义,因为古今中外莫不以结婚为人之伦常,假如有人与其相反,不与和光同尘,脱离囹圄,却有人以为其怪。正因为少见则有多怪,如果多见则就不怪了。有云:“一人为之则为怪,举世能之则为恒。”即是此理。 假使以眷属为乐者,则应济济一堂,长期欢乐。何故俄而无常来临,号天叩地,肝肠寸断?于其生世,此病彼散,父母不慈,子女不孝,兄弟姊妹更相责望,小不适意,则生瞋怒。若有财物,亲戚子女莫不竞求,得者总觉为少,愈得愈为不足!百求百得,不以为恩,一不称心,便怀恶念,由于心怀恶念,导致结怨结仇。以此类推,三世怨对,实非他人,皆是我等亲戚眷属,眷属即是怨聚,何乐之有? 经云:“若无有亲,亦无有怨,若能离亲,即是离怨。”对于此理,如未深究,非仅不能领悟,恐生诽谤,故以略释说明。如有二人,异处远隔,从未相识,终不得生起怨恨之心,就是相识不久,仇恨也难生起,此皆由亲属相处日久,互相责望,或父母责望于子女,或子女责望于父母,兄弟姊妹,亲戚朋友,莫不皆然,因而结下仇怨,今生未报,再等来世。古德云:“夫妻为缘,有善缘,有恶缘,怨缘相报。儿女是债,或还债,或要债,无债不来。”因此种种皆是痛苦,故观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六、死想 人生未生之前,本来没有这个躯壳,由于前生种了下品五戒十善之福,故感今世投生人中。初投胎时,揽取父精母血而成此身,住在母胎中,随母呼吸,吸收营养,胎儿始可滋长。至出生后,三五岁时,便能自取外四大之物质,保育内四大之生命,由少至壮,由壮至老,由老至死,这是人生必经之过程。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行即迁流之义,意思是说,不论外四大之器界,以及内四大之根身,无一不是属于无常变化。人生存时所称的为内四大,死后即变为外四大。其实内四大与外四大并无两样,是故诸法有成住坏空,身体有生老病死。如人有生八十岁死,有生四十岁亡,有生二十岁烃,有生十岁丧,也有一生下来便夭折,此皆是无常变化之定理,任何天神与地祇也不能转移其原则。古德说:“不哭人死,应哭其生。”是以智者不应为生来欢喜死去悲,应念生死无常迅速,人的生命不过是在呼吸间,出息不保入息,入息不保出息,一息不来便同死人,若人常存死想观,则可顿舍贪欲瞋恚,以及人我是非之念,当下便觉海阔天空,轻松自在。 七、身不净想 此身九孔常流不净,如破皮囊,满盛不净。 经说有五种不净。一、初投胎时,揽取父精母血而成己身,是为种子不净。二、十月住于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臭秽不堪,是为住处不净。三、至怀胎十月满,由阴道生出,是为生处不净。四、眼出眵泪,耳出结咛,鼻出浓涕,口出涎唾,大小便道不净常流,是为外相不净。五、死后捐弃冢间,任其烂坏,或从事火化,唯剩白骨,纵令用四大海水倾洗,终不能令其香洁,是名究竟不净。 行者若能常观不净,便与智慧相应,功夫日深,可以远尘离垢,出三界,了生死。 八、断想 因小乘人智慧肤浅,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是冤家,故欲赶快跳出三界,了脱生死,先断见惑之八十八使,次断思惑之八十一品,然后便可断惑,证得阿罗汉果。 九、离想 吾人所以有生死痛苦者,皆由十种根本烦恼在作祟。 十根本烦恼,又名十大惑,分有利钝两种:五利使、五钝使。 五利使。一、身见。不知吾身为五蕴假和而成,妄想计度实有我身,又不了我身外之物无主,妄计实为我所有物,合此我见与我所见,则为身见。二、边见。既有我身起我见故,便计度死后断绝,或计度死后常住,此二义起于身见后边,故名边见。三、邪见。即拨无因果,谓作善无善报,作恶无恶报。四、见取见。以自己最卑劣的知见,取其他种种最卑劣的事,及以此为最殊胜者。五、戒禁取见。以不合理的种种戒禁,认为是生天之正因,如持牛鸡戒等,此即非因计因,非果计果。 以上五种见惑,其性锋利,故称此为五利使。 五钝使。一、贪欲。二、瞋恚。三、愚痴。四、高慢。五、疑惑。由于其性分钝,故称此为五钝使。 此十种根本烦恼,能令吾人不得自在,故须存离想。 十、尽想 小乘人修苦、集、灭、道四圣谛,断见思二惑而证圣果。见惑是迷失真理之路。先迷苦谛之理而起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心、瞋恚、愚痴、高慢、疑惑之十惑。次迷集谛之理而起七惑,于前十惑中,除身、边、戒之三见。继迷灭谛之理而起七惑,如集谛者。再迷道谛之理而起八惑,于前七惑中,加一戒禁取见。以上总为欲界之三十二惑。然色界与无色界,各有二十八惑,于四谛下各除一瞋,因上二界不起瞋恚,三界见惑共有八十八使。小乘思惑是迷事物而起,于欲界有贪瞋痴慢四惑,于色无色界各有贪痴慢三惑,于三界共有十惑。十惑分九品尽,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于每一地尽九品惑。 地有九地:一、欲界五趣杂居地。二、离生喜乐地。三、定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舍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非想处地。 以上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将其一切断尽,方能跳出三界,故今须存尽想。 O .八背舍 行者静坐修观,则能生出八种背舍。 何谓背舍呢?背是违背,舍即弃舍,意思是说背弃三界之五欲,舍却诸有之着心,所以称为背舍。 修此观能开发无漏智慧,断三界见思烦恼尽,即证阿罗汉果,至此,八背舍即转名为八解脱。 八背舍为: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 此即内外俱观。行者以不净心先观自己色身不净,如观身体腐烂,血肉涂地,臭秽难闻,无有一处可以爱乐。由于欲界贪欲烦恼不易断,故更要观他人色身不净,令心生起厌恶,俾能弃舍爱乐。 二、内无色相外观色 此时已灭内身色相,由于行者谛观内身骨人,虚假不实,内外空疏,渐见骨人,腐烂碎坏,犹如尘粉,散灭归空;故名内无色相。但外四大未见坏灭,故仍以不净心观外色相,令生厌恶,舍弃外贪。 三、净背舍 净即缘于净相。此时遍身受乐,故云身作证。行者于二背舍后,已除外色不净之相,但于定中谛观八色光耀,入深三昧,练此地水火风及青黄赤白之八色,极令明净,住心缘中,即能泯然入定,与乐俱生。八色光明,清净皎洁,如妙宝光,遍满诸方,照心明净,乐渐增长,遍满身中,举体怡悦,既亲证此法,故云身作证。又能背舍根本贪欲,心也不着其境,故名净背舍,又名无漏三禅。 四、虚空背舍 行者于欲界定后,已除自身皮肉不净之色;初背舍后,已灭内身白骨之色;二背舍后,又扫除外身一切不净之色,此时唯余八种净色。至第四禅,此色皆以心住,譬如幻色,依幻心住,若心舍色,色即谢灭,一心缘空,与空相应,即入无色虚空之处,故名虚空背舍。 五、识处背舍 行者若舍虚空之处,一心缘识,当入定时,即观此定,依五阴起,悉皆苦、空、无常、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爱着,故名识处背舍。 六、无所有处背舍 行者若舍识处,一心缘无所有处,当入定时,也观此定,依五阴起,若五阴空,定不可得,均皆苦、空、无常、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受着,故名无所有处背舍。 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 行者若舍无所有处,一心缘非有想非无想,当入定时,也观此定,依五阴起,五阴若空,定从何有,由此观之,悉皆苦、空、无常、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爱着,故名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 八、灭受想背舍 受即是领纳,想即是思想,即五阴中受想二心。由于行者讨厌此心,常时散乱,此时虽无粗重烦恼,但未灭除诸心数法,故欲入定休息,尽灭一切心数法,而非心数法也灭,今欲背舍受想诸心,故名灭受想背舍。 八胜处 端身正坐,修八背舍之后,观心已经成熟,这时可以运转自如,不论净与不净,均能随意破除,从而转修八胜处了。 此八法所以均名胜处,含有二种意义:一者不论净与不净,或五欲之染法,得此观时则可随意能破。二者能善调观心。譬如乘马击贼,非但可破前阵,也能善制其马,故名胜处。 P .八胜处者: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 行者或观己身,或观所爱之人,胖胀烂坏,脓血流溢,不可爱乐。观欲界中色有二种,一者能生YIN欲,二者能生瞋恚。能生YIN欲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是不净色故名丑。至此观心纯熟,于好色心不贪爱,于丑色心不瞋恚,但观色相由四大因缘和合而生,如水泡不坚固,智慧能深达假实之相,住是不净门中,可以破除贪爱与瞋恚,而由于观想仍未能成熟,若观多色,恐难摄持,譬如鹿游未能调服,则不敢远放,所以要观色少。 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 行者观心既熟,骨人未灭,尔时于定中广观外色,外色虽多,也不妨碍。首从一死尸观起,乃至十百千万一国土,乃至十百千万一世界,皆见悉是死尸,若见一切胖胀,乃至脓血烂坏亦复如是。《摩诃衍》中广说:“若但观一切人,见不净白骨是名少,若作大不净观是名多。”大不净观者,观象马牛羊等六畜飞禽走兽之类,悉见为死尸胖胀,观饮食皆如虫如粪,衣服绢布犹如烂皮烂肉,钱财宝物如毒蛇,谷米如臭死虫,宅舍、田园、国土、城邑、大地、山川、林薮,皆悉烂坏臭处不净,乃至见白骨狼籍,一切世间不净,甚可厌患,行者于三昧中,随观即见回转自在,能破一切世间好丑爱憎贪忧烦恼,故可外观色多。 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 行者进入二禅,已灭内心色相,灭内色之理与前二背舍初开无异。今行者要破欲界烦恼,于二禅中,重修此二胜处,乃对治除灭下地结,使令无遗余,又以观心未能成熟,要观多色,恐难摄持,是故仍观色少,以自修持。 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 行者既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名内无色相,但也要再转变观道,令纯熟增明,牢固不失功力转胜。由于观内身色相既无,故外观色相虽多,也不妨碍,仍由一死尸观起,乃至扩至全世界,胖胀烂坏亦如此观,故名外观色多。 五、青胜处 功夫用到纯熟,观见青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至此八色光明虽然殊胜,谛观此色,知从幻心而生,如幻师观,所化幻色,本无所有,故不生爱染,名为青胜处。 六、黄胜处 见黄色如檐卜华,加功用行小已,忽见黄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八色光明虽胜,知是如幻有,故不生爱着,名为黄胜处。 七、赤胜处 见赤色如春朝霞,行者精进不住,忽见赤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八色光明虽胜,知如水中月,故不起法执,名为赤胜处。 八、白胜处 见白色如珂雪,行者勇猛修观,忽见白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八色光明虽胜,知是镜中像,故不起贪爱,名为白胜处。 行者入第四禅时,念慧已经清净,将以上四种色,可以转更光显,如妙宝光,胜于前色。又用不动智慧炼此青黄赤白四色,少能成多,多能成少,转变自在,而且欲见即见,欲灭即灭,故名胜处。又者,以前见此胜色,烦恼未断,法爱心生,今断法爱,则知此色,乃从心起,故不生取着,是以将八背舍,转名为八胜处。 Q .十一切处 修八胜处之后,还要修十一切处观。 十一切处即是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风、九空、十识。以此十色,包括一切万事万物,作为一个对象,而起观照。 前八胜处,但观少色,胜八背舍,如阎浮提王,唯一胜天下。十一切处,则能遍满缘故,又胜于八胜处,如转轮圣王,遍胜四天下。若此三种观行具足,禅定功夫必能成就。 一、青遍一切处 前背舍胜处中,虽有八色光明,但是所照非广,未能普遍,是以不得受一切之名。今则不然,行者于禅定中,还取八背舍与八胜处之青,以成就自在胜色。首用念清净心,取少许青色焰相,犹如草叶之大,一心系缘其中,当与少许青色相应之后,次以观心运此少许青色遍照十方,功夫纯熟,则见光明随心普照,此时见诸世界皆是青色,遍满停住不动,犹如青色世界,故名青遍一切处。 二、黄遍一切处 行者于禅定中,仍取八背舍与八胜处中所见黄色,作为所观之境,首从少许黄色观起,与此黄色相应之后,进而运此黄色扩至一切处,久之即见光明,随心普照,故名黄遍一切处。 三、赤遍一切处 行者于禅定中,仍取八背舍与八胜处中所见赤色,从少许赤色观起,渐令遍照十方,故名赤遍一切处。 四、白遍一切处 行者摄心用念,再取八背舍与八胜处中所见白色,从少许白色观起,渐运白色遍照十方,故名白遍一切处。 五、地遍一切处 行者心无分散,仍取八背舍与八胜处中所见地色,重新起观,渐令地色遍照十方,故名地遍一切处。 六、水遍一切处 , 行者一心专注,重取八背舍与八胜处中所见水色,又复起观,渐令水色遍一切处,故名水遍一切处。 七、火遍一切处 行者心不驰散,又取八背舍与八胜处中所见火色,重新起观,渐令火色无不周遍,故名火遍一切处。 八、风遍一切处 行者心空一切,取八背舍与八胜处中所见风色,再起观照,亦令风色遍照十方,故名风遍一切处。 九、空遍一切处 行者心缘一念,亦取八背舍与八胜处中所见空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空遍一切处。 十、识遍一切处 行者于禅定中心注一境,仍取八背舍与八胜处中所见识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识遍一切处。 以上虽有十色,但其性体,本来周遍法界,互摄互融,由于众生迷性执相,故有差别相生。因而诸色,随众生心,由其业感,而后发现。若行者观心劣小,则应之以少色,观心胜大,则应之以遍色,色之遍与非遍,皆随观心之大小而分。 十一切处之初观青色,遍照十方,乃至空色识色,无不同遍,虽各遍照十方,但互相涉入,均不妨碍,故名遍一切处。 《大智度论》云:“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由于根性不等,亦有未必具修,若是利根,于中随修一种,便可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