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白话文:宗镜录 卷一OO |
 
白话文:宗镜录 卷一OO
译文 〈圆觉经疏序〉中说:「凡是有血气的物类必然有知觉,凡是有知觉的也必然归於同一理体。这一理体,就是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的真如佛性,它便是众生的本源。 「所以说,心地为诸佛之所得;所以说,菩提智慧交彻融摄;所以说,法界寂静而常乐;所以说,涅槃无污染、无烦恼;所以说,心性清净而不虚妄、不变异;所以说,真如脱离谬误、断绝邪伪;所以说,佛性维护善而否定恶;所以说,无碍解脱的「总持」,隐覆含摄一切;所以说,如来藏超越玄秘;所以说,华藏世界统摄一切功德,光耀所以昏暗而独自明亮;所以说是「圆觉」。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指一心。 「对於这一心,违背了,就是凡夫;顺应了,即成圣人。迷妄了,则生死流迁由此而起;觉悟了,则来报轮回从此断灭。对它亲近而求取,便成止观、定慧;将它推而广之,则生起六度、万行。引发它,则为智慧,然后成为圣智;依据它,则为原因,然后成为正因。这些,其实都是同一佛法。 「终日身处圆觉而未体验到圆满灵觉的,是凡夫之辈;要想证得圆觉而未穷极圆满灵觉的,是菩萨之属;住持圆觉而具足圆满灵觉的,才是如来。离开圆觉也没有六道,舍却圆觉也就没有三乘,否认圆觉也就没有如来,泯灭圆觉也就没有真如实相之法。其实,这些说的都是同一道理。三世诸佛之所证得的,便是证得这一圆觉。如来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於世,也就是为的这件事。经、律、论三藏、十二分教经典,一切佛经,都是对这一圆觉的诠释。」 现在我再作解释:这一心法,名叫「普法」。要观照这一心,需要用「普眼」来实现。真如体用的灵知灵觉,并非偏小之知识所能穷达。因为它圆满而能觉悟,所以叫圆觉;这是就能证方面说的。真如妙性,寂灭无为,周遍具足,没有丝毫缺损,所以叫圆觉;这是就所证方面说的。能证与所证冥然契合,其实只是一心。这一心能为一切事物的性体,又能显现三乘、六道的相状。统摄形相而归於性体,概莫例外。从而,世间和出世间,沈降虽然不同,但是,凡有种种施设作为,无不都是为了觉悟这一心。离了这一心,则上无佛、法、僧「三宝」及「一佛乘」,下无「四生」及「九有」。 原典 〈圆觉疏序〉云:「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众生之本原。 「故曰,心地(注释:因为心是万法之本,好比大地,能生一切诸法,所以又称心地。《大乘三生心地观经》卷八:「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沈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五果,从大地生。」)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寂静常乐;故曰,涅槃不浊不漏;故曰,清净不妄不变;故曰,真如离过绝非;故曰,佛性护善遮恶;故曰,总持隐覆含摄;故曰,如来藏超越玄秘;故曰,密严国(注释:指大日如来的净土,也是《华严经》所说的华藏世界、净土门所谈的极乐世界的异名。)统众德而大备,铄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其实皆一心也。 「背之则凡,顺之则圣;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亲而求之,则止观定慧;推而广之,则六度万行。引而为智,然后为正智;依而为因,然后为正因。其实皆一法也。 「终日圆觉而未赏圆觉者,凡夫也;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住持(注释:安住於世间而护持佛法的意思。《圆觉经》:「一切如来,光严住持。」禅宗兴起后,被当作寺院主管僧的职称。)」圆觉而具足圆觉者,如来也。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一道也。三世诸佛之所证,盖证此也。如来为一大事出现,盖为此事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盖诠此也。」 释曰:心之一法,名为「普法」(注释:据《华严经》所说,法界诸法,一法即具足一切法,普遍圆融,一一称性。《宗镜录》卷九曾说:「见普法故,名普眼。普法者,一具一切,一一称性,同时具足。」)。欲照此心,应须普眼(注释:指观照普法之眼。)虚鉴。寂照灵知,非偏小而可穷。以圆满而能觉,故曰圆觉。此约能证也。真如妙性,寂灭无为,具足周遍,无有缺减,故曰圆觉。此约所证也。能所冥合,唯是一心。此一心能为一切万法之性,又能现三乘、六道之相。摄相旭性,曾无异辙。则世、出世间,升降虽殊,凡有种种施为,莫不皆为此也。离此则上无三宝、一乘,下无四生、九有(注释:又名「九居」,指三界中情的九处乐居之所。它们是:欲界这人和天,色界的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中的无想天,无色界的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译文 澄观和尚的《华严经疏》说:「以上各类法门乃至无尽法门,都不离一心,一心也就是法界。所以《起信论》认为:「所说的法,指的就是众生心。」心体就是广大,心的本觉之智就是「方广」(指大乘经典),观照一心而生起功能便是「华严」,觉悟一心的性相便是「佛」。觉悟并非外来,它全然等同於所觉悟的。所以真理与智慧并无区别,一旦破除形相,两者的体用也就一起归於空寂。於是,第一心念都入华严性海,从而,物、我真实不二,平等一如。为使尚未了达的人了达自心,若懂得周围所见所闻都是心,这才真正了达心性。 「所以,〈梵行品〉说:「要知道,一切事物都是心自性;成就无漏智慧之身,不需通过其他途径而得悟。」然而,如今研习教理的人,大多抛弃自心而向外追求;修习禅法的僧徒,则喜欢丢却机缘而向内观照。这两种人都犯了偏执的错误,各自滞著於两个极端。既然自心与外境都系真如实相,那么两者间应当平等无碍,互相融通。我先前曾磨制两面明镜,点亮一盏灯,中间安置一尊佛像,这时便可见到镜中重重交光,佛佛无尽,互相辉映。由此也可见到心与境互为作用,理与智相互涉入;从而於心中悟得无尽的境,又於境上了达难以思度的心。心与境重重无尽,智慧的观照作用也就表现在这里了。」 「此外,即心而可以了达境界上的佛,即境而可以见到唯心的如来。心与佛重重无尽,而本觉的性行德却只有一个。所有这些,都属求取而无法得到的,从而,心与境一起寂灭;同时又属作用於上而不可穷尽的,从而理与智相互涉入交彻。心与境的关系是这样,境与境,心与心的关系也是这样,万事万物也是这样,都相到涉入,融通无碍。唯有证得这种境界,才能称做「佛华严」。」 现在来解释这段话。如今的人只知道「即心即佛」、「是心作佛」,而不知道「即境即佛」、「是境作佛」。现在阐明了以「如」为佛,心与境都是「如」;「心如」即是佛,那么「境如」为什么不是佛呢?再则,心有心性,心能作佛;那么,境也有心性,境为什么不能作佛?以心收境,则於心中见佛,这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於境中见佛,这是唯心如来。 原典 澄观和尚《华严疏》云:「十来诸门乃至无尽,不离一心,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心体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广(注释:总说为大乘佛经的通称,别说则专称十二部经(十二分教)中第十「毗佛略」为「方广经」。方,指道理的方正;广,指言词的广博。」,观心起行即华严,觉心性相即是佛。觉非外来,全同所觉。故理智不殊,理智形夺,双亡寂照。则念念皆是华严性海,则物我皆如,泯同平等。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触物皆心,方了心性。 「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法学之者,多弃内而外求;习禅之者,好亡缘而内照。并为偏执,俱滞二边。既心境如如,则平等无碍。昔曾莹两面镜,鉴一盏灯,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无尽。见夫心境互照,本智双入;心中悟无尽之境,境上了难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 「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见唯心如来。心佛重重,而本觉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则心境两亡,照之不呆究,则理智交彻。心境既尔,境境相望,心心互研,万化纷纶,皆一致也。唯证相应,名「佛华严」矣。」 释云: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注释:又名「如实」。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最为真实的东西。)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则心中见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境中见佛,是唯心如来。 译文 以上所引各种经典,作了详细披陈述解,可以永断一切疑惑,圆满成就功德广大的佛教信仰。好比神珠握在掌心,宝印存於心中,诸佛恒常示现於法界,不离言语而随处可见。 所以,从第一「标宗章」起,於「一心」演示出无数的名称、意义,而这无数名称、意义不外乎理体和智慧。没有理体就没有智慧,所以理外无智;没有智慧也就没有理体,所以智外无理。也可以说统摄智慧而顺从於理体,离了理体就没有功用;摄取功用而归於理体,则理体与本性自然分离。所以,体也就不是体,就是说一切事物好比虚空性;虚空性也是空,毕竟归於寂灭;可是,连这寂灭也是灭尽,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它,所以勉强叫它为「无尽真心」吧。 现在回头来摄取无量数义理之海,把它们总归为一句,乃至无句。凡一字一点,都舒卷自在;虽不动一心,而达至极的归向;这真所谓言语和思虑断绝而证得涅槃。这也就是内证自心真性、超越对待、无所依恃的平等真实法门。正如《华严经疏钞》中所说:「悟得一切法自性平等,就透彻了诸法的真实性体。所以说,在真实之性中,既没有差别的形相,也没有种种形相,更没有无量数形相。万法平等一如,哪有什么差别?」 原典 如上所引祖教,委细披陈,可以永断纤疑,圆成大信。若神珠在掌、宝印(注释:指佛、法、僧三宝中的法宝,或指三法印。它们是佛教诸宝中的实宝,坚固不坏。)当心,诸佛常现,目前法界,不离言下。 是以从初标宗,於一心演出无量名义,无量名义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无智;非智不理,故智外无理。亦摄智从理,离体无用;摄用归体,体性自离。故体即非体,即一切法如虚空性;虚空性亦空,毕竟寂灭;斯灭亦灭,不知以何言,故强名之「无尽真心」耳。 今还摄无量义海,总归一句,乃至无句。一字一点,卷舒自在;不动一心,究竟指归;言思绝矣。又此乃是内证自心真性、绝待无依平等法门。如《华严疏钞》云:「悟一切法自性平等者,入於诸法真实之性。故谓真实性中,无差别相,无种种相,无无量相。万法一如,何有不等?」 译文 问:这一「宗镜」法门,还需要学习吗? 答:需要学习。这学习大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若从原则上说,根本圣智并非由心学得,也不在领会意思;圆通光明的智慧,并非因心念而有。所以天台宗的教义认为,虽然手未赏执卷,却恒常阅读佛经;虽然虽然口中未赏发出声音,却广泛涌念经典;虽然佛未曾说法,却始终听见梵音;虽然心并未思维,却能曾照法界。上上根器的人听到这种说法,当下悟入,亲证涅槃。 第二、对於尚未入道的人,学习也有助发觉悟的力量以及予以印可的功能。有的人反应迟钝,思想并不敏捷,乃至属於中、下根机,当他们求学自利之德的法门时,必须依持高明的老师,以辩明正确与错误。先是以听闻慧解而信入佛法,然后再以无言绝思而契同真如。必须达到物物之间圆通无碍,事事之间平等无滞,才会在遇缘触境之时,仍不迷失宗旨。 原典 问:此「宗镜」门,还受习学不? 答:学则不无。略有二义。 一者、若论大宗,根本正智,不从心学,非在意思;圆明了知,不因心念。故台教云,手不执卷,常读是经;口无言音,遍诵众典;佛不说法,恒闻梵音;心不思惟,普照法界。此论上上根器闻而顿悟,亲自证时。 二者、若未省达,亦有助发之力,印可之功。或机思迟回,乃至中根下品,及学差别智门,须依明师,以辩邪正。先以闻解信人,后以无思契同。须得物物圆通,事事无滞,方乃逢缘对境,不失旨迷宗。 译文 如果有人要问:悟什么心才算是证得真如? 回答是:觉悟「心即无心」就是证得了真如。 又若问:请具体指点。 回答是:早已指点了,只是你自己看不见罢了。 又若问:是什么东西教求学者看见? 回答是:教他直捷了当、不加思索地看见,那不是东西。 又有古代高僧问道:就如现在该见什么东西? 回答是:见本心。 再问:「见」与「本心」,是有区别还是无区别? 又答:无区别。 真如本体上自有妙用,因为它光明,所以叫「见」;又因为它不动,所以叫「心」。同时,自性清净称为「照」,常见自性称为「用」,合起来就是「照用」,即真如的妙用。由此可知,此心清楚地显露於面前,既不用问答,也不求助於推究。这就是圆满法门,成就现在佛道。 如有学道人问慧忠国师和尚:什么是「解脱心」? 回答道:所谓「解脱心」,本来自有。但是,看它又看不到,听它又听不见,取它又得不到,众生每时每刻在使用它却又自己不知道。 这就是直指人心的「心」,它不需要以言语做传遁,本然流露的即能契合佛道。古往今来恒常如此,它为凡夫、圣人所共具。 我这《宗镜录》所集录的,都是佛说。倘说其中有菩萨的制作,以及法师的解释,也都是表达佛说的深意,按照佛的教诲而展开。因为中土的众生都以听闻教法而生起慧解,然后入三昧,所以需要以音声来作佛事,济度众生。为了显示佛说的正确意义,破除一切邪执,必须使用文字语言。 原典 问:悟何心是道? 答:悟「心无心」即是道。 问:请为指示。 答:指示了也,汝自不见。 问:是何物教学人见? 答:教渠直下见也,不是物。 又先德问:即今见何物? 答:见本心。 问:「见」与「本心」,为别不别? 答:不别。 真如体上自有照用,以明故,得名为「见」;以不动故,得名为「心」,又自性清净名「照」,常见自性名「用」。故知此心目前显露,何须问答,岂假推穷?即圆满门,是成现法。 如有学人问忠国师和尚:如何是解脱心? 答:解脱心者,本来自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众生日用而不知,此之是也。 此乃直指,目击道存(注释:意为不需要言说为中介,只要自然应付,便是契合佛道。借用庄子语。《庄子·田子方》:「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成玄英疏:「击,动也。体悟之人,忘言得理,目裁运动,而无气存焉,无劳更事辞费,容其声说也。」),今古常然,凡圣共有。 夫《宗镜》所录,皆是佛说。设有菩萨制作、法师解释,亦是达佛说意,顺佛所言。以此土众生皆以闻慧(注释:三种智慧(闻慧、思慧、修慧)之一。指由听闻教法而产生的智慧。《大乘义章》卷十:「受教名闻;生解名为闻慧。」),入三摩地故,须以音声为佛事,显示正义,破除邪执,非言不通。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