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圣严法师: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 一四、安乐行品──身口意誓,四安乐行 |
 
圣严法师: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 一四、安乐行品──身口意誓,四安乐行
在前述〈劝持品〉中说,于恶世弘经,有诸恐怖,恶鬼入身、骂詈毁辱等种种苦难,使得初发心者,可能望而却步。本品则告诉我们,虽处恶世,若能实践身、口、意、誓的四安乐行,便得安乐。 〈安乐行品〉是本经迹门中的最后一品。「安」是安稳、安定,也就是不受烦恼心所动的意思;「乐」是喜悦、快乐,也就是远离痛苦困扰的意思。本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有云:「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在《无量寿经》亦将阿弥陀佛的净土,名为安乐土,《阿弥陀经》则译为极乐国。可知安乐行,就是往生佛国的净业行。 此品是文殊菩萨请示释迦世尊,菩萨如何于恶世中,修行此《法华经》。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这一段经文是文殊师利菩萨一边追述赞叹〈劝持品〉中佛陀所说,于佛灭后,菩萨在浊劫恶世中弘经之不易,一边又问:「世尊啊,大菩萨在后五百世,浊劫恶世之中,如何能说这部《法华经》呢?」 佛回答文殊师利菩萨:「如果有大菩萨们在后恶世之中,要说这部《法华经》,应当安住于四种法门。」 「安住」在此处是遵照着如下所说的四种法门去做,而且是经常照着去做。 (一)者,身安乐行:「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此中有两点,一是安住于菩萨行处,二是安住于菩萨的亲近处,这样就能够演说这一部《法华经》了。菩萨行处,一般而言,是菩萨之大行,即如布施等之六度,详则如普贤菩萨所修之诸大愿行。菩萨亲近处,是菩萨之善知识,初发心者当有亲教师,出家菩萨有依止师,凡是知法知律的具德善知识,均宜亲近,广则如《华严经》的善财童子,在文殊师利菩萨指引之下,参访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识。 依据坂本幸男的《法华经注》所举,「行处」的梵文是ācāra,修行者以实践而悟真理之意;「亲近处」的梵文是gacara,尚未悟得真理、但已在修习而近于真理之意。 接下来则说明本经所说的「菩萨行处」是什么: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 这是释迦牟尼佛向文殊菩萨指出,菩萨摩诃萨的行处,主要是内心的修证功夫。第一是「住忍辱地」,有生忍及法忍。住生忍者,能忍众生施予的瞋骂捶打等之凌辱;住法忍者,能忍寒热风雨饥渴老病等之迫害。能于此二忍,安住而心不动摇,不生烦恼,是为住忍辱地。 「柔和善顺」跟忍辱有连带关系,如〈法师品〉有「柔和忍辱衣」,能住忍辱地,即能做到用语不刚强,谓「柔和」,又能顺从真理,谓「善顺」。「柔顺」二字,常在佛典中连用成为一个名词,例如《无量寿经》有三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柔顺忍是心柔智顺之意,也就是说,菩萨若住忍辱地,便与无相无我的如实智相应。 「善顺」,是善顺于理,则悟真理而入实相;善顺于事,则如普贤菩萨十大愿里的第九愿「恒顺众生」,就是善顺众生的根性,有教无类,平等普化。 「而不卒暴」,就是不会动不动便耍脾气、闹情绪、怒不可抑、暴跳如雷。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心平气和、从容安闲。 「心亦不惊」,就是不会惊惶失措,也不会惊骇恐惧,受到任何状况的冲击,里面也不会慌乱紧张。 在《虚云老和尚年谱》里面,有这么一段记载:老和尚住在云南鸡足山的时候,当地的一位军阀李根源入山占庙,不仅毁坏佛像,还杀了出家人。虚云老和尚便前去见这位李将军,卫兵好心地劝他: 「哎呀!老和尚你还敢来啊?赶快走吧,要是被我们李将军看到了,你的脑袋恐怕就不保了!」 「我就是要见李将军,死也是应该的。」老和尚毫不畏惧,无论如何一定要见李将军一面。 终于还是见到了,一见面李将军就破口大骂:「佛教有什么益处?和尚是做什么的?不做好事,专门做一些怪事!」 这时,老和尚不畏不惧,非常镇静地据理而说,一一回答李根源所责难的问题。最后这位杀人不眨眼的李将军被老和尚的人格及他所说的道理感化,反而成为老和尚的弟子。到后来,他与云南将军蔡锷(蔡松坡),都对云南的佛教做了很大的护持。 「又复于法无所行」,此处的「法」是指如实的真理,菩萨以观智,观一切法,都非真实,是故虽行于一切法,而不分别执着所行之法相。菩提达摩有《二入四行》,即理入与行入。理入乃实证如实之真如实相;行入有四:报怨行、随缘行、称法行、无所求行。经文中的「无所行」,相当于二入中的理入及四行中的无所求行。例如菩萨修行忍辱行时,虽然受着迫害打骂,心中却不存有受辱的自我,不存有加辱自我的对象,也不存有忍辱这样的事实,便是于法无所行了。 「而观诸法如实相」,是菩萨以观智,领悟诸法的如实相,实相即无相,而如实相,并非空空如也的顽空,也非寂灭不动的涅槃相。既不滞于凡夫执有,也不偏于二乘着空。 「实相」也可以说是一般人所讲的「真理」、「真谛」,它不变、不坏、不动,遍处都存在,它是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任何一法不离实相,实相并不就是任何一法。你抓也抓不到,摸也摸不着,但是也不离你所抓所摸的。其实「实相」就跟我们的时空同在,若你心生执着,那就是幻相而非实相,心无执着,超主观也超客观,那便实际体验到了实相。有谓「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佛的法身无相即是实相。 「亦不行,不分别」,太虚大师的《法华经讲演录》云:「然但观空而不修有行,将滞着于小乘而无所利,故菩萨不专以空为观行;又但观有而不修空行,将滞着于生死而无所证,故菩萨不专于有起分别。」此即「亦不行,不分别」。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 「亲近」,前面已经解释过,学佛的人,当以上求佛道的智慧心亲近善知识而不近恶知识,当以下化众生的慈悲心亲近善知识不近恶知识。善知识令人趣向佛道,恶知识令人趣向邪道。本品先说不得亲近者是那些对象,次说宜以亲近处是些什么。 列举不亲近王臣权贵、外道、文艺、凶戏、幻术、渔猎、畜牧,以及好求声闻的四众,小女、处女、寡女、不男等人。 经文里面举了很多例子,教我们不要亲近以上这些人,也就是说,一个弘扬《法华经》的法师,不应该亲近下列这些人: 「王臣权贵」,经文列举了「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可亲近。权势中人,是充满是非争斗的场合,一旦被卷进去之后,就是不做仗势显威的事,也可能被视为有利可图。但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又有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用势而起,也可能于失势之时,惹来灾难。 一个法师,个人受到损害尚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使得整个佛教遭池鱼之殃,受损可就大了。所以弘扬佛法的法师,不参与政治权力的斗争,但还需要请求权贵王臣们来护法,不因为他们上台、下台、出场、进场而使佛法受到盛衰起落的影响;法师不得奔走于权势场中,却需要以慈悲和智慧来因应!故在本品的偈中也说:「从禅定起,为诸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开化演畅,说斯经典。」 「外道」是指佛教之外其他的一切宗教,经文中有「梵志、尼犍子等」。梵志的梵文brāhmacārin是婆罗门生活的四个时期之一,即随师修行过独身生活的学生期。《大智度论》卷五十六云:「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 「尼犍子」的梵文是nigra??ha jñātiputra?,现代人称他们为耆那教,创始祖是世尊时代六大思想家之一,本名Vardhamāna,被尊称为大悟的圣者jina,故将此派称作耆那教。 在世尊时代,佛弟子们也不排斥外道,只是不以外道师为学习修行法门的对象。在今天的佛教徒,亦不排斥其他宗教,并将其他一切有益于社会的宗教称为友教,共同为社会大众的利益作奉献,只是佛教徒宜亲近法门善知识,不应舍佛法而修学其他宗教。 「文艺」,在经文中举出「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是指世俗文学的小说、散文、诗词、唱歌、外道哲学经典。路伽耶陀Lokāyata译为顺世外道,逆路伽耶陀Vāmalokāyatika译为左顺世外道。文艺如系表现佛法的,当然不错,若系耽于世俗的文艺,荒废佛道的修行,就不是本经所说的安乐行了。 「凶戏」就是危险的游戏。在经文中举出「相扠、相扑及那罗等」,相扠是以拳掌竞技,相扑是以摔角竞技,那罗是以彩色绘面涂身,作种种幻术变现。 「渔猎」、「畜牧」屠宰等都是杀生业,也不得作为亲近的对象。 「声闻」是小乘,他们不修菩萨道;所有在家出家的「四众」佛弟子,都不应该去学二乘法,要学大乘法。 经文中说:「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诸YIN女等,尽勿亲近。」小女即幼女,处女即守贞不婚者,寡女即婚后丧夫独居者,YIN女即以卖YIN为生活的女子。对于修行梵行的人来说,这四类女性是亲近不得的,甚至也避免于隐屏处单独为女人说法。如果这位说法师本身就是女性,则对小儿、独身男子、性征不明确的人及特种营业者,小心谨慎,不可于隐屏处为之说法。 「不男」,经文是说:「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依据《十诵律》卷二十一云,有五种不能男,通常是指:1.生不男,是生来男根不发育者;2.犍不男,以刀截除男根者;3.妒不男,平时为女性,因见他人行YIN,便生妒心,而男根勃发者;4.变不男,性器官能遇女人变男根,遇男人变女根者;5.半月不男,半月为男根之用,而半月不为男根之用者。 经文里告诉我们:「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说法师最好是:「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 以上是教菩萨,严净毗尼,持清净律仪,同时不忘定业精进,修习禅法,是为菩萨的第一亲近处。 又当「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前面既说持戒修定的重要性,现在则告诉我们,当修慧学。此乃由戒生定,由定起慧,三无漏学,次第完成。至于慧学,即以观诸法皆空为基础,能够如实观空,便语言道断而但因缘是有。此与《中观论》所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一致的。恒常乐观如是的诸法空相,便是菩萨的第二亲近处。 「一切法空」是真谛,「因缘有」是俗谛,真空出于俗有,不明真空但执俗有,便是生于颠倒。此段经文以十八句形容一切法空。 「如实相」,实相即诸法空相,如实相是即空即有相。不会偏空偏有,因此名为「不颠倒」。 「不动」,空相即是如实相,既是如实,便是如如不动的。既是恒常不动,故亦不会「退」、不会「转」,那就像「虚空」一样的寂灭而无「所有性」的归属。体验到了这种程度,已经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说明。此时所见的诸法空相,即是无为相,故已没有「生」、「出」、「起」的三种有为相。既是无为的空相,故亦「无名」亦「无相」。 实相「无所有」,因此才是「无量」的、「无边」的、「无碍」的、「无障」的。除了生起「颠倒」见,执着「因缘」法为实「有」,一切诸法,当体即空。 「一切语言道断」即是不可思不可议,《璎珞经》卷下云:「一切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仁王经》卷中亦云:「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都是说明诸法空相,实已无法利用语言、文字、思想等的符号来表达了,那唯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就是本经〈方便品〉中所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了。 (二)者,口安乐行:「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这段经文是说,在如来涅槃之后的浊劫恶世末法时代,弘扬这部《法华经》的人,还应住于第二种口安乐行。那就是不乐意说他人过失及其他经典的不好,亦不用语言轻慢其他的法师们,也不说他人的三长两短。对于二乘声闻人等,既不说他们的过失,也不称名赞其美好,不生怨嫌之心。若有求听法者,不得违逆其心,若有对于法义的困难谘问,不可小看他们而用小乘法回答。既是大乘法师,唯以大乘的观点为之解说,令其毕竟获得佛的一切种智。 第一安乐行,主要是以身仪的践履而开出智慧,第二安乐行则以口仪的践履来开发智慧。 许多法师常常会犯这些过失,赞叹一部经便批评余部经,称扬己德而批评轻慢其余法师,在讲坛上往往同行是怨家,说长说短。对于不同宗派或者不同师承,或者持有不同看法的法师们,便针贬挞伐,毫不容情。因此形成互相诋毁,彼此攻击,法门阋墙,形同水火,便不是安乐行了。 所以我经常主张,不论是门内人或门外人破坏我们,我们不必回应,只要尽心尽力把正确、正信的大乘佛法弘扬出去,使得更多更多的人了解佛法,也就可以了。这要比指摘他人还能博得更多的认同,至少不做朋友,也不树敌人,否则就与安乐行相违了。因为,虽然对方明明不好,但是你一批评他,自己反而会失去立场,甚至反为自己引来更多更多的毁谤;但也不要去赞美毁谤大乘佛法的人,那也是失去自己立场的做法。 可注意的是,本经前述诸品,唯说「正法」、「像法」,未说诸佛的末法住世有多久年代。在这一品的第一安乐行前,也只说「于后恶世」,到了第二安乐行便出现「如来灭后,于末法中」的末法字眼了。到第三安乐行中,又回到「于后末世,法欲灭时」的表达方式,第四安乐行中,也未再用「末法」二字。依据岩本裕译出的梵文《法华经》,安乐行品的第二安乐行,也只是说:「如来进入完全平安的境地之后时期、后时节中,正法之教衰微的最后五百年间。」也未出现「末法」的字眼。《正法华经?安行品》中的此段译文,亦未见末法二字,《添品法华经》的同段经文,则有「末法中」的字眼。 (三)者,意安乐行:「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若四众之中求三乘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这是第三种意安乐行。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凡是佛后的末世,佛法将灭,而能修持弘扬《法华经》者,不得怀有嫉妒谄诳之心,也不得对于真心学佛的人,说其长短。即使于僧俗四众之中,有求声闻、辟支佛及菩萨道者,亦不可恼乱他们,使他们对于所修之三乘道法产生疑惑悔恨,说他们永不得佛的一切种智,亦不作无聊的论议争辩。当对众生,起大慈悲;对于如来,作慈父想;于一切菩萨,恭敬礼拜;于诸众生平等说法,不多不少。 「求其长短」,这是出于嫉妒心,便对某人或某群人,于背后批评,说其部分之优点好处,道其更多的缺点坏处,以消心中的闷气。也有是出于谄诳心,虚情假意,向人作种种不实之美言,目的是为损人而益己。一般所谓的小人,往往在人面前说此人好,在人背后又说此人恶,能够不以嫉妒谄诳心论人长短臧否,已是世间善人,但是目前社会上不以无聊心说人长短的,的确太少。 「无得恼之,令其疑悔」,是对那些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们,如已在修学三乘佛法,虽不知唯一乘法,也不要去恼乱他们,说他们离道甚远,终不能成佛,引起他们对所修行的法门生疑悔心,退失对于三宝的信心,同时又不能进入唯一佛乘,这就等于是断人善根了。作为一个弘经的人,但说大法之妙,不眨小法之缺。我们现代人处身宗教信仰多元化的环境,亦不宜去恼悔其他宗派或其他教派的信众,但求尽自己所能,弘扬正信的佛教。 「戏论」,开玩笑或作无意义的辩论。天南地北,不着边际,把一句话翻来覆去地玩弄小聪明,却没有真正地说出一番道理来,俗称滑稽、冗谈、闲聊。以耍嘴皮来斗胜负,名为「诤竞」。说法时,宜句句实话,不说废话,不要兜着圈子玩文字游戏。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这是弘法说法者所应该注意的。见到一切众生,心里就要起大悲心,愿他能够将来必定成佛;不慬仅是心里这么想,口头如此说,还要真正去做。只要有任何一个众生跟佛法有缘,愿意来听闻佛法,不论他的根器或利或钝,都要不厌其烦地为他说法。若是众生不想听佛法,也要不辞辛苦,用种种的方便,使得他能够接触佛教、认同佛法,这就是「起大悲想」。 「大悲」就是没有条件的慈悲心,前述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没有亲疏、厚薄、远近之分,是一律平等的,这个众生要度,那个众生也要度,虽度一切众生,仍不以为自己度了众生,不仅是众生自度,根本无一众生可度,永久地如此度化众生,就叫作大悲。 「于诸如来,起慈父想」,这有两层意思:1.以一切诸佛的悲智功德为孺慕的对象,故以诸佛为慈父。2.以诸佛所说的唯一乘法为依怙,以诸佛的法身为慈父。因此,十方如来无一不是慈父,则十分的安全;一切成佛的法门,无一不是慈父,则十分的富裕。自己就像是「穷子喻」中的穷子,认父归宗,也像「火宅喻」中的儿童,上了父亲的大白牛车,直奔成佛的涅槃大城。 「于诸菩萨,起大师想」,面对一切修持六度万行的菩萨,则要把他们当成大师来看。在佛经里面的「大师」一定是指佛,前面提到要把佛当成慈父来看,这里又说要把菩萨行者当成佛来观想。 「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还有上、下,叫作「十方」。此诸大菩萨,是在现在的十方诸佛国土,除了诸大乘经中所说所举常见的诸大菩萨之名,尚有无量无数不知其名的诸大菩萨,我们修行意安乐行,就当常以深切的恭敬心来礼拜他们,他们虽不现身在我们面前,也当恭敬礼拜。这也有两种原因:1.是对于他们的修行功德生恭敬心;2.是为了见贤思齐,起仰慕心。 如果比照本经的常不轻菩萨,见到四众,逢人礼拜,并口称:「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那是将一切人看作现在的菩萨,末来的佛。即使恶人如提婆达多,也是从相反方向帮助世尊早日成佛,故亦应将一切恶律仪人,视作菩萨,不起瞋心,反生恭敬感恩之心,这也是《法华经》的胜妙所在。 「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对一切众生没有亲疏厚薄之分,否则就不是平等说法,就与〈药草喻品〉的「一相一味」违背了。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儿子要参加考试,正好你是出题老师,这个时候应如何打算?是不是在入闱以前先放水?这是作弊,对他人的孩子不公平,对你自己的儿子也不公平,因为你没有教他好好读书,将来这个儿子也会被你误了,所以平等是好的。 「平等说法」有两种意思:1.是佛才能做到的,就是「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2.是人人都能得到各自所需的法益,即是说法者能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抛开法师本身的程度不谈,只是针对对象的需求而说法,这也是平等,而且是真的平等,因为众生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不会少给他一些,也不需要多给他一些,这是恰到好处地给了他。所以经上说:「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这是《法华经》的立场,对学浅的人不需要少说,对学深的人也不需要为他多说。 可能有人会问:「这还算什么公平啊?」 这是有道理的。同一人在同一时间说同样的法,浅人听的是浅法,深人听的是深法,这才是真正平等的佛法。前面的〈药草喻品〉就曾这样比喻:虽然天上下的是同等一味的雨,可是大树能够接受到的雨量最多,小树接受到的较少,而小草能接受的更少。这并不是因为佛降的法雨有多有少,而是因为众生自己的根器,所以才有多有少。 另外在《优婆塞戒经》卷一,有个「三兽渡河喻」,说有象、马、兔三种动物渡过同一条河,象的四只脚能够踏踏实实地踩着河床过去;可是马的个儿没有象那么高,在下水、出水的河边两岸,它的四只脚还能够踩到河床,但是到了中间就踩不到底了;兔子一下水就浮在水上,它完全不知道从此岸到彼岸的水有多深,但是也这样地划过去了。 在这种情形下,河水对它们来讲是平等的,并不会因为对象的不同而改变深度,只是由于它们自己的根器不同,认知也就各不相同,但最后仍然全都过了河。对于一味平等的佛法来说,三乘不离一乘,虽然三乘人未能体会一乘法,一乘法中并未抛弃三乘法。 「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这是赞叹鼓励弘扬《法华经》的人,如果成就了第三种意安乐行,说法之时,便无人能来恼乱,就不会受到困扰,而且还能够得到很好的同学伴侣,一起来读诵《法华经》;也能得到许多的听众前来听法,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或者使人书写、供养《法华经》,并对此经恭敬、尊重、赞叹。 「好同学」,同学有好有坏,你学了《法华经》是弘扬一乘法,他学《法华经》也弘一乘法,即是好同学。《维摩经?菩萨品》亦有「乐近同学」之句,罗什三藏对此经句的解释是「我学大乘,彼亦如是,是名同学。」可见佛经中的同学,必定是指同学佛法的人,若在世学的同一学校乃至同级同班上课的人,一般也称同学,唯与佛经所用者有异。 「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修行《法华经》的五种法门,为《法华经》起塔,恭敬礼拜供养,则为弘经的必须项目,已在前面〈法师品〉中介绍过,而本经诸品,也再三提起这种修持法门的重要性。 「供养」,对于学法的人而言,布施是为舍贪增福慧,供养是为恭敬培福慧,以自己所珍爱的财物奉献资养,称为供养,除了本经〈法师品〉中一共有十种供养,尚有多种分类: * (一)二种供养:财供养及法供养。 * (二)三种供养:1.利供养,是指香、华、饮食等;2.敬供养,是指赞叹、恭敬、礼拜等;3.行供养,是指受持、修行妙法、观行等。 * (三)四事供养:是在家信众对出家二众所作的四种布施──饮食、衣服、卧具、医药。 * (四)五种供养:涂香、华、烧香、饮食、灯明。 * (五)十种供养:香、华、灯、涂香、水果、茶、食、宝、珠、衣。 其中除了四事供养仅是供僧,其他供养三宝、供塔、供经。既称供养,便需具备礼仪,名为恭敬供养。恭敬礼赞三宝,能使人获得感恩、谦虚、诚恳等人品成长的利益,也能使人获得愿意依教奉行的利益。已经虔信三宝的四众佛子,供养三宝,应当跪着献上供物以后,再顶礼三拜。 (四)者,誓愿安乐行:「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 这一段经文所说的是第四种誓愿安乐行。在佛涅槃,后五百岁的末世之际,法将要灭亡之时,如果还有受持这部《法华经》的人,定当发大誓愿:对任何出家或在家人,都能生起大慈心,对于不是菩萨的二乘人,也都能生起大悲心来。 如何生起大慈心及大悲心呢?应当对那些僧俗四众及二乘圣者,作如此念:他们的损失实在太大了,如来已用种种方便,随宜说法,他们竟然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此《法华经》。当我自己成佛之时,愿我随处都以神通、智慧,引导他们入住于此妙法之中。在佛灭后,若有人成就此第四安乐行,便能于说此《法华经》时,无有过失。 「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这是说行此第四种誓愿安乐行的说法师,对四众佛弟子生大慈心,对于尚未进入大乘菩萨道的二乘人,生起大悲心。慈悲他们的惛迷不醒,执迷不悟;如来原系随顺众生根机而权宜说出方便之教,众生乃以下劣之心,生起执着,对于唯一乘法,无所闻、知、觉、问、信、解。故发大誓愿,愿在自己成佛之时,引导他们得住《妙法华经》的大法之中。 「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此六大事中,属于前三事的人,根本还没有机会亲近到唯一佛乘的妙法,所以从未闻知,亦未明白。属于后三事的人,则已听说有唯一佛乘这个名相,却无意愿来探问、起信、理解。故于修持第四安乐行的法师成佛之时,要使这些属于六大事的众生,进住妙法之中。 常受四众、国王、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亦常随侍。 能做到第四种安乐行的话,就能够受到信佛学佛护法的僧俗四众、国王、大臣、一般民众、婆罗门、居士等人的尊重、恭敬、赞叹,而且在虚空中的诸天也会常常跟随着、保护他们,陪伴在旁,做他们的侍者。 「婆罗门」在印度才有,这是宗教师阶级的种族,印度有四大阶级的种族差别,第一是宗教师阶级,名为婆罗种姓;第二是武士王臣阶级,名为剎帝利种姓;第三是商农阶级,名为吠舍种姓;第四是贱民阶级,名为首陀罗种姓。能被婆罗门阶级的人供养恭敬,一定是有大修行有大智慧的人。 「居士」梵文迦罗越g?ha-pati意为居财之士,居家而志于佛道之士,例如维摩诘长者被称为维摩诘居士,《维摩经注》卷一云:「什曰,外国白衣,多财富乐者,名为居士」;慧远的《维摩经疏》卷一云:「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以此可知大乘经典中,居士是在家人之中的大富之士或修道之士。故与一般人民有别,也与四众之中的清信男女不同。在部派佛教的律典中则将一般的在家男女,通称为居士及居士女。 在此〈安乐行品〉中,讲完四安乐行,即举「髻中明珠喻」,说明转轮圣王髻中有明珠,平生绝不施予有战功的兵将,最后才将此珠给与立大战功的人,佛亦如是,成佛以来说种种法,直到即将涅槃之前,终于说了这部《法华经》。 以上共十四品,到此是《法华经》的迹门终了。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