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艾兹拉·贝达:平常禅 第一部 修持的基本要点 第二章 “正常人”的生活 学会客观地观察自己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艾兹拉·贝达:平常禅 第一部 修持的基本要点 第二章 “正常人”的生活 学会客观地观察自己

  学会客观地观察自己

  这位客观的观察者往往能帮助我们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我们的念头,我们特定的反应,我们对治这些反应的方式。但这并不是一种内省,而是一种觉察,觉察到心中各式各样的制约。然而我们并不是在回顾过往的制约,也不是在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只是单纯地把这些制约看成是正在发生的事。如果能客观地觉察而没有惯常的好坏观念,我们就会发展出一份开阔感,让自己从狭窄的认同,拓展成更大的洞视。我们会因此而发现,每当心中生起一种反应时,一定有某样东西在操控着自己,只是我们无法看得很清楚罢了。如果了解到这一点,并且带着好奇心来观察自己的反应,我们就会看到自己何时以及如何操控着我们的世界。

  举例而言,想象有某个人正在公开批评我们,于是心中立刻产生了愤怒的反应。接着,我们又会自我合理化和归咎对方,而形成一连串的妄念。愤怒的感觉一旦冒出来,就会开始坚信那个人对待我们不公平,甚至连整个人生都变得不公平起来。此刻如果能忆起修持的方法,我们就会想起情绪反应如同闹锺一般,提醒着我们要留意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接着观察者便破门而入,它开始觉察到心中不断重复的念头:“这是不公平的。”(内心的搅扰仍然存在)。这时我们很可能会发现,情绪的反应是直接从“人生应该公平”这个观念中生起的。当我们认清这一点之后,才可能观察及体证到这个观念底端的恐惧:恐惧失控之后的无助感。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企图掌控人生,让它能符合我们的理想,并借以逃避最深的恐惧。

  但何时我们会变成那名驯兽师 ——企图制造出“一切都在掌控中”的幻觉?何时我们会创造出内在的机器人——以机械化的模式安全而有效地活着,根本无法察觉真正令我们生气的原因?何时我们又会制造出安全的栖息地,或是将大树修剪成动物的形状——假装大象的脚或寒冷的风暴永远不会侵袭我们的世界?要想得到答案,我们只需看一看自己的情绪反应,从其中我们一定会发现自己仍紧抓着某个意象或某种自我感不放。这时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是不是只想要面于好看一点?是不是只想让自己舒服或安全一些?是不是被钱财欲望掌控了?我们的苦恼是否来自于对权力地位的追求?我们的焦虑感是否跟渴望被赞同有关?我们是不是正在执着,企图掌控一切?然而这些处理的模式都不可能带来真正令我们满意的人生——换句话说,它们只能带来替代式的人生。

  一旦理解了情绪烦扰和我们对生活的期望之间的关系,就能更深入地修行及体证。修行将带领我们直接进入最深的痛苦——进入失控的无肋感之中,进入被拒绝、被抛弃的恐惧中,进入自己是与别人隔绝开来的根本信念里。我们一旦探入内心的这个地带——长期以来不想面对的内心一角,就会发现自己还是有能力安于其中而不感到迷失或是被淹没。我们将体认到,凭着那份愿意安住在困难地带的意愿,便能激发出开阔的心胸。

  在转回头来面对自己一直企图躲避的真相之前,我们到底都在做些什么?修行并不是一味坐在蒲团上禅定,如果无法学会客观地观察自己,我们永远都只是替代式生活中的囚犯。一旦学会在生活里修行,以越来越诚实的态度观察自己的恐惧,我们就能体验到跨出屋外的那份自由,并且开始有胆量深入于人生的真相。

 
 
 
前五篇文章

名人说佛·名人佛缘:杨振宁——谈“物理学与佛教”

名人说佛·名人佛缘:金庸——小说中的佛理禅机

名人说佛·名人佛缘:任静、付笛生——与佛

名人说佛·名人佛缘:刘德华——信佛修福

名人说佛·名人佛缘:杨澜——论禅易,坐禅难

 

后五篇文章

艾兹拉·贝达:平常禅 第一部 修持的基本要点 第二章

艾兹拉·贝达:平常禅 第一部 修持的基本要点 第一章

圣严法师:四种净土任君游

艾兹拉·贝达:平常禅 第一部 修持的基本要点 第一章

圣严法师:安定人心 责无旁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