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禅林衲子心: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
 
禅林衲子心: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文/见眼法师 一阵微风,可以吹皱一池春水;一粒石子,能够激起几波涟漪;一只蝴蝶,可能造成一场风暴;一个脸色,可能引发一场街头的厮杀;一句粗话,可以造成两党的仇恨;一个决定,足以造成多年的战乱……谁说,这个世界的和谐与否,与我们没有一点关系?佛法说:“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一切的战乱、悲痛、生离死别,是这念心的作用;而决定和谐、愉悦、常乐我净,也是在这念心,因为——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 六祖大师说:“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三身皆是指人人本具的这念清净心,从这念心体启发,可以有无量无边的妙用,只是众生沉溺于五欲当中,早已迷失这念真心,不知如何启用?《四十二章经》云:“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阿难尊者曾问佛陀:“佛的世界不是清净无染的吗,为何现在与我们共处于五浊恶世当中?”佛听了之后,以脚指按地,马上现出清净庄严的佛国,佛陀告诉阿难:“这个世界的清净与否,端在这念心中。”是的,我们知道色身脏了、臭了,要盥洗才能除去污秽;同样的道理,心地不净、染污了,也要藉由日常的修善断恶,修定、修慧,才能庄严自心国土。 二祖慧可大师于雪中断臂求法,为的是求一个“心安”,达磨祖师告诉二祖:“将心来与汝安。”二祖回答:“觅心了不可得。”达磨祖师即说:“与汝安心竟。”众生,即是心中有众多心念,不断生生灭灭,在如是生灭扰动当中,自然是心不能安。“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唯有歇下这念躁动不安的众生心,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楞严经》中,持地菩萨自述证道因缘,提及过去生的修行历程,见路有坑洞,则填平之;见路有障碍,则不畏辛劳地搬除,如是精进用功,从不间断。直至毗舍如来住世,听闻开示:“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才豁然开悟,了知外在一切事相的高低,皆因内心分别取舍,才有平与不平的差别。古时候,有一位读书人因全心全意准备科举考试,所以尽管书房的地上有一个窟窿,也始终没去理它。一天,他的父亲来到书房探视,看到地上的窟窿,便严肃地教导他:“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所以《大学》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行亦当如是用功,由事上的作为回归到理上,由事显理,会相归性,方能真正落实解行。 想要达到心净、心安及心平,就要从日常中做起,时时提起觉性,反省、检讨、改正。 导师常教导大众:“每天晚上要检讨自己这一天有没有身心清净?”清净心,是修行人的目标,所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心净则心安,心安则心平,如是自性众生、自性国土、乃至自性天下,无一不安、无一不净、无一不平。 佛法说:“一心生十法界”,这念心的善、恶,无为、有为,决定了是否要继续轮回受苦或转凡成圣。我们的一个微笑,可以让对方心情愉快,而对方又可以再影响周遭的人,如是一推十、十推百,整个法界便会有所不同。转这念心,如翻掌折枝之易,世界的和谐与否,都在这一念心的作为当中。所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