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邹相美文:灭却心头火 |
 
邹相美文:灭却心头火
传开老和尚曾在“嗔心如虎”一文中开示道:“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便使自己的理智丧失,忘却本性,一不顺心,便恼怒打骂伤害别人,因此造业受报,可悲可叹。由于生起了嗔心,种种障碍之事便随之产生,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可见,嗔心的果报是深重的。而这个嗔心,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头火”。 佛陀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谓“三毒”——贪、嗔、痴,这也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鉴于此,佛陀教导众生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求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升华自己的人格。实际上,贪心和痴心皆能很快平息,而嗔心却很难被我们掌控,也是我们修学佛道上的最大障碍,如《大智度论》云:“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佛遗教经》云:“当知瞋火,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所以说,想熄灭嗔心这个“心头火”,是很不容易的。 在佛教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老和尚正在坛上庄重而严肃地说法,他说:“灭却心头火,方能成正果。”这时,有个少年在坛下打断老和尚的话问道:“‘灭却’下面是什么?”老和尚回答:“心头火。”少年又问:“‘心头火下面是什么?”老和尚答曰:“方能。”少年又问:“‘方能’下面是什么?”“老和尚答曰:“成正果。”少年又问:“‘成正果’上面是什么?”老和尚答:“方能。”少年仍接着问道:“‘方能’上面是什么?”老和尚勃然大怒道:“你这不是问道,而是胡闹。”然后,他离开座位,生气得拂袖而去。这时,少年拍着手掌笑道:“灭却心头火,方能成正果啊!”老和尚惭愧得低下了头。 这个故事虽然很简单,但却说明了一个道理:“灭却心头火”并非易事,光靠嘴巴说说是不行的,关键得有切实的行动。那么,如何“灭却心头火”呢?那就是一个字:忍!在“忍”字上下功夫。有一则关于晚清名将曾国藩的故事:曾国藩在未求取功名前,去长沙读书。他的书桌就在窗前,后来有个叫展大宽的同学来了,因为来得晚,书桌只好安排在墙角。有一天,他突然冲着曾国藩大吼:“亮光都是从窗子照进来的,你凭什么遮挡别人?”曾国藩一声不响地把桌子挪开。但展大宽仍不满意,第二天,他趁曾国藩不在,竟把自己的书桌挪到窗前,把曾国藩的书桌移到墙角。曾国藩没说一句话,就一直在墙角的位置上读书。后来,曾国藩考中了举人,展大宽又来寻衅。他气呼呼地说:“你读书的地方风水好,那本来是我的,结果让你给夺去了。”旁边的同学为曾国藩抱不平,便问道:“书案的位置不是你吆二喝三、非要换过来的吗?”展大宽耍赖说:“所以呀,他才夺了我的好风水!”那同学说:“那好啊,你再搬回墙角吧,明年准能中举!”众人哄堂大笑。展大宽一脸狼狈,而曾国藩在旁,始终和颜悦色的听著,不置一词。 曾国藩曾这样告诫后世之人:“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上面的这个故事很有趣,也体现出了曾国藩的宽容和忍让精神,而这种“忍”,也是他从政之路上的强大支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心头火”经常会被点燃:工作中,遇到不欣赏自己的上司和同事,动辄对自己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在仕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磕磕碰碰;生活中,碰到不讲信用的朋友,乃至欺骗自己的感情;情感中,遭遇种种非难,迟迟找不到可靠的归宿……难道我们就得据理力争、拳头相向吗?难道我们就得怒发冲冠、唇枪舌战吗?大可不必如此。生气与愤怒不是处理事情的有效方式,只能让事情向着更坏的方向发展,达不到息事宁人的效果。倒不如灭却心头火,平静下来,给别人思忖的机会,也给自己调节的机会。 当然,“忍”也是慈悲的体现。一个慈悲的人,是能“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的。一旦我们对人慈悲、对己慈悲,自能化干戈为玉帛,将“心头火”扼杀在滋生之际。台湾圣严法师在《放下的幸福》一书中写道:“其实,无论是哪一种修行方法,都是要我们学习慈悲,不仅对待众生要慈悲,对自己也一样。对己慈悲,就是要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凡事不要感情用事,那么容易动气、动情绪。而对人慈悲,就是不管他人有理或没理,都应该原谅他,就像我们也希望别人能谅解我们一样,要将心比心。如果我们能以身作则,或是设身处地地谅解他人,嗔恨心就会慢慢减少了。” 昔有寒山问拾得曰:“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寂天菩萨颂偈曰:“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若己不济事,反失诸善行。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如是,我们则能灭却心头火,赢得清凉自在的人生。 (邹相,2010-11-5于郑州,刊载于《河北佛教》2010年冬之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