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印隆法师杂谈:法华三眛概论 |
 
印隆法师杂谈:法华三眛概论
一、缘起与目的 佛法强调解行并重,理论必须与实践配合。而欲得佛法之真实受用,实修是根本之道,否则只是说食数宝而已。 智者大师(538~597)综合了五百年来,流传在中国的各类大小乘禅法,相互构成了一整套禅、教合一的佛法理论与实践体系。因此若能在深入天台的教理思想门之时,并对其禅观实践法门有一深刻理解,对于在大乘佛法的实修实证,必能有相当之受益。 (一)法华三昧名称由来 法华三昧之名称,出于《法华经》,共有三处: 1.〈妙音菩萨品〉:「成就其深智慧,而得妙幢相三昧、法华三昧……。 2.〈妙音菩萨品〉:「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 3.〈妙庄严王本事品〉:「受持是法华经,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 (二)智者大师之亲证 智者大师因自修法华三昧,诵《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读时「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寂然入定,于定中悟见与慧思禅师同处灵山法华盛会。出定后向此悟境请示慧思禅师,而被告以: 「非汝莫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 (三)法华三昧在圆顿止观的地位 圆顿止观乃天台最究竟、最圆满的禅观实践法门。而圆顿止观如何具体修持?在《摩诃止观》一书中,以四种三昧行法,作为具体修持圆教止观的实践方法。而在四种三昧行法中,以「法华三昧」行法,为智者大师所亲证、亲撰。不但提出最早,而且也与天台所依据的根本经典--《法华经》与《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有最直接的密切关系。从慧思大师(515-577)以降,历代天台祖师与修习者,无不勤修宏扬此部忏法,因此《法华三昧忏仪》,可谓是天台圆顿止观之重要代表。 四)法华三昧忏仪在天台禅法中的意义 天台中道实相观法,以「十境」为所缘,运用「一心三止三观」为方便,观「一念三千」皆为不可思议「三谛圆融」之实相,但是对于初学者,欲于静中直观此理尚难得力,何况要于动中历缘对境来任运修观?所以为了新学行者能趣入三谛圆融的止观当中,智者大师教导除了要以二十五事为远方便调熟身心外,更要运用礼敬、赞叹、五悔与诵经等三业之礼拜、称唱、旋绕、诵持及如理作意等,来预先达到消业、集福、除障与息心调身等目的。有了这样的行法方便,才能内外一致而无障碍,缘《法华经》之义理,而修习圆顿止观法门,此为「法华三昧」行法被提出的主要意义与目的。智者大师于《法华三昧忏仪》之〈分别境相第五〉中所示: 「当知三七日为期,作如上所说六时而行者,为教新学菩萨,未能入深三昧,先以事法,调伏其心,破重障道罪。因此身心清净,得法喜味。」 此段引文中的「以事法调伏其心」,正是三昧忏法的目的所在。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亦提到「有相行(事修)」与「无相行(理观)」的观念,并提到「忏仪行法」的禅观作用: 「持是行人,涉事修六根忏,为悟入弄引,故名有相;若直观一切法空为方便者,故言无相。」 因此可知,就广义而言,天台宗所谓的「三昧行法」,是以「事修」与「理观」组合而成的一整套修观仪轨。依于这样的仪轨,可使行者渐次调熟身心(为悟入弄引),而趣入天台圆顿止观的禅观修持之中,以证得圆教不思议中道实相之理。而天台将三昧行法依「身仪」分成常坐(一行)三昧、常行(佛立)三昧、半行半坐(法华、方等)三昧及非行非坐(随自意)三昧四种。此四种三昧各依不同的典籍,而有不同的事修方式,其理观所缘之境也有下手方便处的不同,而「法华三昧忏仪」即属于半行半坐三昧。 (五)法华三昧之契机 1.历史地位: (1)历代祖师的亲证。 (2)中国佛教对《法华经》修持的广大久远与特别契合性 (3)祖师劝修。 A. 慧思大师于《法华经安乐行义》如是劝持: 「《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凡是一切新学菩萨,欲求大乘,超过一切诸菩萨,疾成佛道。须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专心勤学法华三昧。」 B. 智者大师依《普贤观经》之意,而劝修本忏法云: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诵大乘经者。欲修大乘行者。发大乘意者。欲见普贤菩萨色身者。欲见释迦牟尼佛多宝佛塔分身诸佛及十方佛者。欲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通达无阂者。欲得闻十方诸佛所说。一念之中悉能受持通达不忘。解释演说无障阂者。欲得与文殊师利普贤等诸大菩萨共为等侣者。欲得普现色身一念之中不起灭定遍至十方一切佛土供养一切诸佛者。欲得一念之中遍到十方一切佛剎。现种种色身作种种神变。放大光明说法度脱一切众生。入不思议一乘者。欲得破四魔。净一切烦恼。灭一切障道罪。现身入菩萨正位。具一切诸佛自在功德者。先当于空闲处。三七日一心精进入法华三昧。若有现身犯五逆四重失比丘法。欲得清净还具沙门律仪。得如上所说种种胜妙功德者。亦当于三七日中。一心精进修法华三昧。所以者何。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行大直道无留难故。如转轮王髻中明珠不妄与人。若有得者随意所须种种珍宝悉皆具足。法华三昧亦复如是。能与一切众生佛法珍宝。是故菩萨行者应当不计身命。尽未来际修行此经。况三七日耶。」 2. 善巧易修: 「半行半坐三昧」动静互调、语默兼施、时日非长,又能依缘观修、诵文思义、定慧双运,可谓善巧调适,不缓不急,正合末法众生之根机。 二、法华三昧的组织架构 (一)概说 「法华三昧忏仪」为智者大师在金陵瓦官寺时(时年31~38岁)亲笔所撰写,修持法华三昧的具体行法,此忏仪的行法内容,主要依《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及《法华经˙安乐行品》意为骨干,再辅以《十住毘婆沙》等大乘论典而成,智者大师于本忏〈正修三昧第十〉中,即补注云: 「行法相貌,多出《普贤观经》中。及《四安乐行》中。行者若欲精进修三昧,令行无过失,当熟看二处经文。」 《摩诃止观》卷七说明先知逆顺十心而系缘实相是第一忏[3],凡夫众生因为时时刻刻都背离佛法,所以时时刻刻都应忏悔。以天台教义来看,出了三界的圣者,在未究竟佛果之前,都需要忏悔;因为与「理」(真谛、俗谛、中道第一义谛)不相应,即是犯戒,也需要忏悔。 (二)本忏大纲 从预览忏法的内容纲目,理解本忏仪的修法精神,进而把握圆顿止观的修习技巧,谨将目录大纲整理如下: 第一章劝修忏法 第二章行前方便 第三章修行方法 第四章正修忏仪 第一节严净道场 第二节净身方法 第三节三业供养 第四节奉请三宝 第五节赞叹三宝 第六节礼敬三宝 第七节修行五悔 第一项忏悔六根 第二项劝请如来 第三项随喜功德 第四项回向佛道 第五项发愿往生 第八节行道诵经 第一项称名绕旋 第二项诵法华经 第三项归依三宝 第九节诵经方法 第十节正修三昧 第五章证相分别 三、法华三昧的修法大要 (一)忏前准备 指正修忏仪之前,一切身、心、道场与内外资具,以及修忏心理等方面准备与调适功夫,透过运作身口二业,助发意业观想。为本忏法的前三章,以及第四章的前二节,共五部份。 1.正式入忏堂之前方便: (1)劝修忏法:明三七日行法华忏法劝修第一 引《普贤观经》与《法华经》文意,述说并赞叹「法华三昧」的殊胜功德,以启行者信心与意乐,并劝勉大众修习,如文云: 「所以者何。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行大直道无留难故。如转轮王髻中明珠不妄与人。若有得者随意所须种种珍宝悉皆具足。法华三昧亦复如是。能与一切众生佛法珍宝。是故菩萨行者应当不计身命。尽未来际修行此经。」 (2)行前方便:明三七日行法前方便第二 教导行者先建立好修忏的心理准备,以使正修时能与法相应,主要是生重惭愧心,并对忏仪中的忏悔文字,需预先讽诵通利等,如文云: 「夫一切忏悔行法。悉须作前方便。所以者何。若不先严净身心卒入道场。则道心不发行不如法。无所感降。是故当于正忏之前。一七日中先自调伏其心息诸缘事。供养三宝严饰道场。净诸衣服一心系念。自忆此身已来及过去世所有恶业。生重惭愧礼佛忏悔。行道诵经坐禅观行。发愿专精。为令正行三昧身心清净无障阂故。心所愿求悉克果故(亦须诵下诸忏悔文。悉令通利)。」 (3)修行方法:明正入道场三七日修行一心精进方法第三 教授行者如何于正修忏时,以事、理二修,达到专心精进,与法相应的方法。 A.事中修一心精进,如文云: 「事中修一心者。如行者初入道场时即作是念。我于三七日中。若礼佛时当一心礼佛。心不异缘。乃至忏悔行道诵经坐禅。悉皆一心。在行法中无分散意。如是经三七日。是名事中修一心精进。」 B.理中修一心精进,如文云: 「理中修一心精进。行者初入道场时应作是念。我从今时乃至三七日满。于其中间诸有所作常自照了。所作之心心性不二。所以者何。如礼佛时心性不生不灭。当知一切所作种种之事。心性悉不生不灭。如是观时见一切心悉是一心。以心性从本已来常一相故。行者能如是反观心源心心相续。满三七日不得心相。是名理中修一心精进法。」 2.已进入忏堂,做忏前最后的预备动作: (1)正修忏仪>严净道场:明初入道场正修行方法第四>第一明行者严净道场法 第四章为入忏,于第一节明示严净道场方法,期以身业实际之洒扫、严饰及供养等仪,达到预先消业、集福与习心、除障的目的,如文云: 「当于闲静之处。严治一室以为道场。别安自坐之处。令与道场有隔。于道场中敷好高座。安置法华经一部。亦未必须安形像舍利并余经典。唯置法华经。安施旛盖种种供养具。于入道场日。清旦之时当净扫地。香汤灌洒香泥涂地。然种种诸香油灯。散种种华及诸末香烧众名香。供养三宝。备于己力所办。倾心尽意极令严净。所以者何。行者内心敬重三宝超过三界。今欲奉请供养。岂可轻心。」 (2)正修忏仪>净身方法:第二明行者净身方法 「在正式入忏堂前,更加慎重地要求行者必须如法净身、换服,如文云: 初入道场。当以香汤沐浴着净洁衣。若大衣及诸新染衣。若无当取己衣胜者。以为入道场衣。于后若出道场。至不净处。当脱去净衣着故衣。所为事竟。当更洗浴着本净衣。入道场行事也。」 (二)修行事忏 即一般所谓的「拜忏」,从三业供养、奉请三宝,一直到五悔、诵经与三皈等,共有七小节、十多个项目,内容即为身礼敬、口唱念、意缘法等三业的运为,属于「有相行」的事修部份,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云: 「持是行人,涉事修六根忏,为悟入弄引,故名有相。」 此第二部份的事忏,可分为三个段落: 1.供养、礼敬、赞叹,即仪轨中的第三至第六节,主要透过身、口的供养、赞叹和礼敬等积聚福德资粮的方式,来达到消业与除障的目的。 (1)正修忏仪>三业供养:第三明行者修三业供养法 (2)正修忏仪>奉请三宝:第四明行者请三宝方法 (3)正修忏仪>赞叹三宝:第五明赞叹三宝方法 (4)正修忏仪>礼敬三宝:第六明礼佛方法 2.运顺逆十心,修行五悔,正指仪轨中的第七节,指正修五种忏悔法门--「忏悔、劝请、随喜、回向与发愿」等五悔忏法。行者必须运想《摩诃止观》卷四上所说的「顺逆十心」的观想方式,方能于此五悔之修持当中,与行法相应,翻转夙昔之恶业种子为善因缘,而成就第三部份正修圆顿止观的助缘。 正修忏仪:第七明忏悔六根及劝请随喜回向发愿方法 正修忏仪>修行五悔 正修忏仪>修行五悔>忏悔六根 「顺逆十心」者,在《摩诃止观》卷四云: 「若不解此十心。全不识是非。云何忏悔。设入道场。徒为苦行终无大益。涅槃云若言勤修苦行。是大涅槃近因缘者。无有是处。即此意也。是名忏悔事中重罪也。」 意即若不能明白此十心之翻破对治,则非但忏悔不成,反而徒造新殃。 1.顺十心: 顺生死流的十种恶心,由于有此十种恶心,才使众生流转生死,穷劫难出,于《摩诃止观》云: 「顺流十心者。一自从无始闇识昏迷。烦恼所醉妄计人我。计人我故起于身见。身见故妄想颠倒。颠倒故起贪瞋痴。痴故广造诸业。业则流转生死。二者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劝惑我心。倍加隆盛。三者内外恶缘既具。能内灭善心外灭善事。又于他善都无随喜。四者纵恣三业无恶不为。五者事虽不广恶心遍布。六者恶心相续书夜不断。七者覆讳过失不欲人知。八者鲁扈底突不畏恶道。九者无惭无愧。十者拨无因果作一阐提。是为十种顺生死流昏倒造恶。」 以下整理「顺生死流」十种恶心如下: (1)由爱见故内计我人 (2)外加恶友 (3)不随喜他一毫之善 (4)唯遍三业广作众罪 (5)事虽不广恶心遍布 (6)昼夜相续无有间断 (7)覆诲过失不欲人知 (8)不畏恶道 (9)无惭无愧 (10)拨无因果 2.逆十心: 十种对治「顺生死流」之善心,以逆于生死流,于《摩诃止观》云: 「今欲忏悔。应当逆此罪流。用十种心翻除恶法。先正信因果决定孱然。业种虽久久不败亡。终无自作他人受果。精识善恶不生疑惑。是为深信翻破一阐提心。二者自愧克责。鄙极罪人。无羞无耻。习畜生法。弃舍白净第一庄严。咄哉。无钩造斯重罪。天见我屏罪是故惭天。人知我显罪是故愧人。以此翻破无惭无愧心。三者怖畏恶道。人命无常。一息不追千载长往。幽途绵邈无有资粮。苦海悠深船筏安寄。贤圣呵弃无所恃怙。年事稍去风刀不奢。岂可晏然坐待酸痛。譬如野干失耳尾牙诈眠望脱。忽闻断头心大惊怖。遭生老病尚不为急死事弗奢那得不怖。怖心起时如履汤火。五尘六欲不暇贪染。如阿输柯王闻旃陀罗朝朝振铃。一日已尽。六日当死。虽有五欲无一念爱。行者怖畏苦到忏悔。不惜身命。如彼野干决绝。无所思念如彼怖王。以此翻破不畏恶道心。四者当发露莫覆瑕疵。贼毒恶草急须除之。根露条枯源干流竭。若覆藏罪是不良人。迦叶头陀令大众中发露。方等令向一人发露。其余行法但以实心向佛像改革。如阴隐有痈覆讳不治则死。以此翻破覆藏罪心也五断相续心者。若决果断奠。毕故不造新。乃是忏悔。忏已更作者。如王法初犯得原。更作则重。初入道场罪则易灭。更作难除。已能吐之云何更噉。以此翻破常念恶事心。六发菩提心者。昔自安危人遍恼一切境。今广起兼济遍虚空界。利益于他。用此翻破遍一切处起恶心也。七修功补过者。昔三业作罪不计昼夜。今善身口意策励不休。非移山岳安填江海。以此翻破纵恣三业心。八守护正法者。昔自灭善亦灭他善。不自随喜亦不喜他。今守护诸善方便增广不令断绝。譬如全城之勋。胜鬘云。守护正法摄受正法。最为第一。此翻破无随喜心。九念十方佛者。昔亲狎恶友信受其言。今念十方佛念无碍慈作不请友。念无碍智作大导师。翻破顺恶友心。十观罪性空者。了达贪欲瞋痴之心皆是寂静门。何以故。贪瞋若起在何处住。知此贪瞋住于妄念。妄念住于颠倒。颠倒住于身见。身见住于我见。我见则无住处。十方谛求我不可得。我心自空罪福无主。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今此空慧与心相应。譬如日出时朝露一时失。一切诸心皆是寂静门。示寂静故。此翻破无明昏闇。是为十种忏悔。顺涅槃道逆生死流。」 以下整理「逆生死流」十种善心如下: (1)深信因果 (2)生重惭愧 (3)生大怖畏 (4)发露忏悔 (5)断相续心 (6)发菩提心断恶修善 (7)勤策三业翻昔重过 (8)随喜凡圣一毫之善 (9)念十方佛有大福慧,能救拔我及诸众生 (10)今知空寂,为求菩提、为众生故,广修诸善,徧断众恶 「五悔」法门之提出,主要见于《摩诃止观》卷七下,分别为: 1.忏悔: 悔罪而修善果,尤重无始劫来覆藏于八识田中的恶念、不善种子,速至悔过而忏除。四明尊者在《修忏要旨》说:「所以悉称悔者,概皆能灭罪故也」,于《摩诃止观》云: 「先知逆顺十心而系缘实相。是第一忏。常忏悔无不忏时。但心理微密观用轻疏。黑恶覆障卒难开晓。重运身口助发意业。使疾相应更加五悔耳。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佛智遍照佛慈普摄。我以身口投佛足下。愿世间眼证我忏悔。我无始无量遮佛道罪。无明所偪不识正真。从三界系动身口意起十恶罪。三宝六亲四生五道。作不饶益事。破发三乘心人造五七逆。自作教他见作随喜。应现生后受诸苦恼。如三世菩萨求佛道时忏悔。我亦如是。伤已昏沈无智慧眼。发是语时声泪俱下。至诚真实。五体投地如树崩倒。摧折我人众恶倾殄。是名忏悔。」 2.劝请: 劝请十方诸佛,住世转*轮,以救度众生,并时刻惭愧过去未曾精进勤学正法。亦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四明尊者在《修忏要旨》说:「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于《摩诃止观》云: 「劝请者。名为祈求。声闻自度直忏己罪。菩萨愍众故行道故须劝请。我今知罪尚不得脱。众生不知历劫流转。我无力救请十方佛。佛愍众生不简巨细。必冀从愿。大论明请不请(云云)。请转*轮。谓劝示。证。令于四谛生眼智明觉。是名三转。有人言。请说三乘名三转。佛若说法众生得涅槃证。设未得者且令受世间乐。佛若普许则一切得安。我预一切罪苦亦除。如遍请雨我有少田自沾甘润。请住世者。夫命随业得住。变化随心得住心止化灭。我今请佛饶益众生如大炬火。莫止变化之心。久住安隐度脱一切。是名劝请。」 3.随喜: 忏悔以往多憎嫉他人修善之罪愆,今后当欢喜真诚、赞叹他人之善行。四明尊者在《修忏要旨》说:「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于《摩诃止观》云: 「随喜者。名为庆彼。佛既三转*轮。众生得三世利益。我助彼喜。又我应劝化令其生善。其善自生是故我喜。喜三世众生福德善。三世三乘无漏善。三世诸佛从初心至入灭一切诸善。我皆随喜亦教他喜。如买卖香傍观三人同熏。能化受化及随喜者三善均等。观众生惑甚可悲伤。观众生善应大恭敬。心常不轻。深知众生具正缘了。即虽未发会必应生。毒鼓远近为要当死。故敬之如佛。何者未来诸世尊其数无有量也。此深是随喜意也。法华随喜法。大品随喜人。人法互举耳。」 4.回向: 希求为修道前所造之三界果报,将之彻底忏除,并将现行之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成就菩提。四明尊者在《修忏要旨》说:「回向则灭倒求三界之心」,于《摩诃止观》云: 「回向者。回众善向菩提。一切贤圣功德广大。我今随喜福亦广大。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正回向者断三界道灭诸戏论。干烦恼泥灭棘刺林舍除重檐。不取不念不见不得。不分别能回向者所回向处。诸法皆妄想和合故有。一切法实不生。无已今当生无已今当灭。诸法如是。我顺诸法随喜回向。如三世诸佛所知所见所许。是名真实正回向。亦名最上具足大回向。则不谤佛无过咎。无所系无毒无失。何但回向如此。前三后一亦然。毘婆沙云。罪应如是忏劝请随喜福回向于菩提。」 5.发愿: 发愿一心勤向佛道,于修行中永不退转。如有退志,能实时自觉悔过恢复净念。四明尊者在《修忏要旨》说:「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于《摩诃止观》云: 「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无誓愿。如牛无御不知所趣。愿来持行将至所在。亦名陀罗尼持善遮恶。如坯得火堪可盛物。二乘生尽故不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弘是总愿。法藏华严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皆有别愿。今于道场日夜六时行此忏悔。破大恶业罪。劝请破谤法罪。随喜破嫉妒罪。回向破为诸有罪。顺空无相愿。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譬算校计亦不能说。」 智者大师对于「五悔」之重视,可从《摩诃止观》卷七之文看出: 「今于道场,日夜六时,行此忏悔,破大恶业罪;劝请破谤法罪;随喜破嫉妒罪;回向破为诸有罪;顺空无相愿。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譬算校计亦不能说。若能勤行五悔,方便助开观门,一心三谛豁尔开明,如临净镜遍了诸色,于一念中圆解成就。」 文中说明从五悔除五障(障道之罪),若能「一心三谛豁尔开明」,即进入五品弟子位的初随喜品。《摩诃止观》卷七续云: 「若能勤行五悔方便助开观门。一心三谛豁尔开明。如临净镜遍了诸色。于一念中圆解成就。不加功力任运分明。正信坚固无能移动。此名深信随喜心即初品弟子位也。分别功德品云。其有众生闻佛寿长远。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若闻是经而不毁呰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信解相。即初品文也。又以圆解观心修行五悔更加读诵。善言妙义与心相会。如膏助火。是时心观益明名第二品也。文云。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斯人则为顶戴如来。又以增品胜心修行五悔。更加说法转其内解导利前人。以旷济故化功归己。心更一转倍胜于前。名第三品也。文云。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自书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供养众僧。又以增进心修行五悔兼修六度。福德力故倍助观心更一重深进。名第四品也。文云。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六度。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譬如虚空至一切种智。又以此心修行五悔正修六度。自行化他事理具足。心观无碍转胜于前不可比喻。名第五品也。文云。能为他人种种解说。清净持戒忍辱无瞋。常贵坐禅。精进勇猛。利根智慧。当知是人已趣道场近三菩提。故理事不二,六度万行中都不离理观之修持;即事而理,于日常生活中就能修持理观,法法皆是不可思议之妙法;观行若明,处处得用。 六根者,为众生造作善恶业的根源。众生因无明而贪欲不止,以无常为常,认苦为乐,令六根追逐六尘,却越陷越深,流转不息。智者大师悲愍众生,教导从「六根门头」一一真心起忏,痛下忏悔,断绝招惹惑业的无明根源。故《法华三昧忏仪》将「忏悔六根」列为主要忏法,实有其独到之处,诃除六尘弃五盖,六根清净,归向菩提。 3.绕旋称名与诵法华经,含第八、九两节 (1)行道:第八明行道法 行道诵经>称名绕旋 行道诵经>诵法华经 行道诵经>归依三宝 (2)诵经方法:第九重明诵经方法 诵经分为二种,一具足诵,二不具足诵。 A.具足诵者,《法华三昧忏仪》云:「二不具足诵。具足诵者。行者先已诵妙经一部通利令入道场。可从第一而诵一品二品。或至一卷。行道欲竟即止诵经。如前称诸佛菩萨名。三自归依竟。还本坐处。若意犹未欲坐禅。更端坐诵经。亦得多少随心斟酌。但四时坐禅不得全废。事须久坐。若人本不习坐。但欲诵经忏悔。当于行坐之中久诵经疲极可暂敛念。消息竟便即诵经。亦不乖行法故云不入三昧。但诵持故见上妙色。 B.不具足诵者,《法华三昧忏仪》云:「二不具足诵者。所谓行者本未曾诵法华经。今为行三昧故。当诵安乐行一品。极令通利。若旋遶时。诵此品若一遍二三遍。随意多少。若兼诵法华余品亦得。但不得诵余经典籍。」 何以需「行道诵经」?原因有二: (1)时机成熟:前已经七节之渐次弄引,行者内心已得清净调柔,障碍渐减,此时正当行道诵经。 (2)闻法修持:为下科之「正修三昧」预作准备,诵经时使字句分明,能随文入观而有所领解。 「行道诵经」除了「行道」外,也可以坐中诵经。智者大师于仪文〈第九重明诵经方法中云:「若意犹未欲坐禅,更端坐诵经亦得。」 (三)正修三昧 第十明坐禅实相正观方法。事忏后之「理忏」,属于「无相修」的部份,就忏仪原意,此部份的禅观正是本忏法的核心。行者在忏堂修事忏完毕之后,即进入观堂,依二十五方便所示而调身、心、息,之后依一心三观之观法修持止观。 智者大师在本忏「正修三昧」中示观法云: 「云何明正观。如菩萨法不断结使不住使海。观一切法空如实相。是名正观。」 又行者如何「观一切法空」?智者大师云: 「行者当谛观现在一念妄心,随所缘境。如此之心,为因心故心?为不因心故心?为亦因心亦不因心故心?为非因心非不因心故心?为在三世?为在内外?两中间?有何足迹?在何方所?如是等种种因缘中,求心毕竟不可得!心如梦幻不实,寂然如虚空。无名无相,不可分别。尔时行者尚不见心是生死,岂见心是涅槃?既不得所观,亦不存能观,不取、不舍、不倚、不着,一切念想不起。心常寂然,亦不住寂然。言语道断,不可宣说。 (即空)虽不得心,非心相, (即假)而了了通达一切心、非心法。 一切皆如幻化,是名观心无心,法不住法, (即中)诸法解脱,灭谛寂静。」 若能作如是观,即入中道实相,方是真实之「忏悔」法门,故智者大师云: 「作是忏悔名大忏悔,名庄严忏悔,名无罪相忏悔,名破坏心识忏悔。」 「法华三昧忏仪」的行法中,无论是事修或理观,其本质皆有「忏悔」之意涵,这也正是此仪轨之所以名为「忏仪」的原因所在。 五)总归圆顿 一部《法华三昧忏仪》,自始至终,无论事修或理观,都是天台圆顿止观的法门施设: 1.以大悲菩提心为开始:「慈念一切众生,欲兴救度」。 2. 以行事中「缘法界」而作事观。 3. 缘「中道实相」而作理观,为运想精进的重点。 4. 作「体事即理」的事忏修持。 5. 舍除一切方便,而于禅坐当中正修一心三观,以实证中道实相、「顿悟成佛」为目标。 宋朝四明知礼大师,在《修忏要旨》中,赞此法华三昧行法云: 「是法华三昧,亦称王三昧,统摄一切三昧故。亦号总持之主,出生一切总持故,功德甚深,称叹莫及!……若欲广知,应寻摩诃止观。当知《止观》一部,即法华三昧之筌蹄;一乘十观,即法华三昧之正体。圆顿大乘,究竟于此![7]」 故知法华三昧真实谛理之开展,于智者大师所开示之《摩诃止观》中化现为文字般若。而其实修上的核心,在「一乘十观」之正助合行,教观双美,广大精妙! (四)随缘止观 「法华三昧」为「半行半坐三昧」,为了达到随时皆能「理一心精进」的禅修境界,因此智者大师在正修三昧之末开示: 「复次行者于三七日中修忏悔时,若行若坐、若住若出入,大小便利、扫洒洗澣,运为举动、视眴俯仰,应当心心存念三宝,观心性空。不得于剎那顷,忆念五欲世事,生邪念心。及与外人言语论议,放逸眠卧、戏笑,视色听声,着诸尘境,起不善、无记、烦恼、杂念,乖四安乐行中说。若能如是心心相续,不离实相,不惜身命,为一切众生行忏悔法,是名三七日中,真实一心精进修也(行法相貌多出《普贤观经》中。及〈四安乐行〉中。行者若欲精进修三昧,令行无过失,当熟看二处经文)。」 在正修各种行法之外的其它时间中,无论行、住、坐、卧,大小便利,出堂入堂,乃至一切饮食起居等,皆要远离世俗欲想,念念与圆顿止观相应,而精进修持一心三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