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法音法师释:宗义宝鬘浅释 十四、第14讲 第六章 经部宗 |
 
法音法师释:宗义宝鬘浅释 十四、第14讲 第六章 经部宗 《法华经》 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闻思修如是经词与法义应有所感动,当观自身无始时来轮回的实相。总的说来,当下的人生乃至所面临的社会一般现象,大皆苦多乐少,外缘纷扰,世象多变,时时冲击身心;心极危脆,常依外缘无端滋生烦恼,依著烦恼推动而造作轮回的善恶引业。亦即,心中现行恶心、恶行居多——既使生起善念、善行也极微弱。不管人际之间相处,或者独处,身心之苦几乎无日无之。 若以佛法角度看来,我们的福慧资粮本即乏少微劣,罪障垢秽则无间充斥,最严重的莫过于烦恼的苦因,主要是我执与我爱执。这二种烦恼根本自昔以来盘踞心中,没有一刻能够自主;尤其咸令恶心与恶行接踵而至,如一波一波拍湧不止的波浪,从今生至来世,轮回生死遥无了期。因此,若不常思、深思此诸旨趣,不自觉知,则外相乍看学佛,其实未必真正学佛。没有学佛的人看起来没有什么希望,学佛的人看起来也不怎么样。 由于三宝的加持、上师恩泽,以及往昔少许善根福德因缘,致使我们今生值遇正法,受持教化,愿依法调心。尽管观待现今学佛的情况,我们不尽理想,心得驯服也著实不易,但不应因此妄自菲薄,至少已得堪能修法的暇满人身,顺缘具足,逆缘息除。应自觉所能,殷切发心,投入学法,这其实也是真接自利的方便。认真想来,迄今六道轮回,有那一世较于此世更为难得、更好的学佛机会与条件呢?所以,当心中萌生退心,卑怯时,应常至心随喜、鼓励自已已得暇身,不放逸,不骄慢,为成佛道而学。 师长曾说:善有二种: 1.生力之善——即经由过去世的善业习气累积而来的善根,与生俱有,如从幼时偶遇善缘即能启发善根,并非透过后天勤习之力而得者。 2.加行之善一一即不是经由宿世善业习气所感,而是后天刻意以诸正确方便加功用行,所得的善业。而事实上,前世的加行之善,能成今生的生力之善;今生加行之善,也能转成来世的生力之善,这是一贯相续的。因此,理应勤策致力于今生的加行之善,这大概也是学佛的旨义,所以才称之为加行善吧! 《无常经》 说:「为济有情生死流,令得涅槃安稳乐。」 是说,只要能如实如量修学佛法,即能令济拔有情出轮回,得根本安立的涅槃。虽然这是长远目标,但就短暂而言,即应结合《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的意趣,励力造作加行之善,依闻思修启发善心、善行,也由此得使宿世善业习气觉醒广增。 《释量论》说:「困难不应退,皆以修力成。」最近部份学员,因听不懂,而起退心。但是想想,从久远劫来未曾通达,却求速成,或不懂即退,实极不应理;不应难以学习旋即放弃,应如所述,持续修习,点滴累积。究实上说,获得通达或心生相应,除了需依外缘上师教化摄持外,内缘自身的福报、智力、精进、希求缺一不可——感得外缘摄受,也需内缘具足。应当一心令具正见福报,发起希求,勤策精进,开发智慧,如实修习;一旦无义放弃,此生不具因缘,来世更难接续。共勉。 问:菩提道次第教授或法类是属何种心类? 答:这应依于能修者的程度与能力而定,大皆是以善性为本质的分别意识心,有些是伺察识,有些是证心;但亲证空性的心,则是善心为本质的无分别意识。 接续上说的非量知,再者: (三)怀疑识:以自力对于所认识对象(自境)住于二边(有无、是否等二边)的欺诳分别认知(怀疑必以意识为本质的分别心所),分为三种: 1.不具义疑——对于真实存在的法怀疑不存在的那一方,如怀疑三宝、或前生后世等大概不存在(但事实是存在的法)。 2.等分疑——对于真实存在的法怀疑有或无(二方参半),或不确定而住于二边(对实况犹豫不决)。 上述二种怀疑属恶性或无记性,亦为颠倒识,为所断品。 3.具义疑——对于真实存在的法怀疑存在的那一方,如对三宝的存在、轮回是苦谛、有前生后世等怀疑大概为有,只是尚未得到认知,此大皆属善性,亦为所修品。 关于具义疑,有此二种说法,即: ⑴具义疑是伺察识之因(即先疑后知)。 ⑵具义疑等同伺察识。 《俱舍论》提到见道断三结,指得解脱的三种障碍,即: 1.我见——根本无明,不想解脱(喻如有能力走,却不想走,则不至终点) 2.戒禁取见——以恶戒为禁戒,错误解脱(喻如有能力走,却走错,终不至终点)。 3.怀疑——恶疑,不入解脱(喻如在岔路,疑何为正途,故不入正途) 上说三结,圣者以上才有能力根断。怀疑亦属分别烦恼障,故圣者以上才得不坏信,始能真实对三宝永不疑惑。 利根的法行人,对法的认知是,先怀疑(具义疑),再观察,安立理由,获得了知,后生定解,再起净信,此信较为坚固。 (四)伺察识:于自所认识对象(境),经由推理,符合实况而未得定解、新证之前的欺诳分别认知(即大概如此如此的了知),内分有五种: 1.不具安立理由的伺察识——如不知其人是谁,未得定解,随意而说彼人是仁波切(虽随意说彼人是仁波切,却符顺事实)。又如:唯由师长教说而执取声音无常的心。 2.与理由相违的伺察识——如知有为法无常,但从非所作性上说,即有为法无常虽是事实,但却安立相违理由。 3.理由不含遍的伺察识——如说妳是贤慧的女子,以外貌严故(因不含遍)。 4.理由不成立的伺察识——如说此藏人食量大,以是汉人故(即安立不成立的理由) 5.虽具理由但不决定的伺察识——如说此家餐应料理味美,以是某人开设故(若主厨异动或其它因缘改变,则未必恒常美味)。 伺察识不是证心,不是闻慧,而是尚未得量的定解之前的分别认知。至今,我们虽已学习了几年的菩提道次第,但对于各各法类,实而言之,大部份只是闻、思阶段(心未决定,未得定解),大概是属伺察识的认知。 虽然如此,善性为本质的伺察识却是生起证悟不可或缺的前行。 (五)现而未定识:于自境新而不错乱的显现,且为不决定的欺诳无分别的认知,此分二种: 1.根识为本质的现而未定识——如当意识专念思惟某事时,视而不见的眼识。 2.意识为本质的现而未定识——如凡夫见青色的眼识现量,所导出的第二剎那缘青色的意识,无力证彼为青色,因唯在一剎那短时无力如是而证,因凡夫无力现证细分无常,故此即是意识为本质的现而未定识。 又举例安立。当眼识专注看电视节目时(此时见节目的眼识为量),若有人与你说话,耳识虽听其声,但未决定其声义(心不在焉);此时对不决定所闻品的耳识而言,即是耳识的现而未定识——即虽无颠倒,离分别,有显现境,已听,无错误,但未决定(有显现声音,但不决定) 上说量知与非量知,归纳如下: 正文:(p70+5 ) 在这些认知当中,现量与「现而未了之知」二者都是离分别而没有错误的; 指上述七种心类中,现量(总的有意识现量与根识现量)与现而未定识二者含遍是无分别心;后者同时也是如实呈现所现,但却不决定的认知(末证)。 而比量、疑、伺意三者纯粹是分别心。 是说比量、怀疑识、伺察识三者含遍是分别心为本质的认知,其中又分错误与非错误的认知;比量(初证的正确认知)、伺察识(末证的认知 )二者是正确分别心,不具义疑是错误认知。 邪知(颠倒识)、已决识则有分别心与无分别心。 此外,七种心类中,除了现量中的自证现量为自证分之外,其余六种心皆属缘外境的他证分。 问:经部宗主张,凡夫有情除颠倒识之外,根识、意识是否为错乱识? 答:因经部宗主张外境有,如唐卡(外境)是由四大组合(微尘累积之外色)凡夫见唐卡的眼识现唐卡也现唐卡外境有,如所现而成立,如实存在,故非错乱识(也非短暂错乱,如眼翳者除外)。 唯识派则主张外境无(因诸法唯识所现),故彼眼识现外境有为错乱识。一般说来,在唯识派以上,颠倒识(所现、所执不成立)含遍为错乱识,如见黄色雪山的眼识;错乱识(所现、所执为有)则不含遍为错乱识,如见雪山的眼识。这样看来,学习心类学颇具实益,对于凡夫非量心所安立的言语或认知(不具量知),以心类观点,其实不必太在意,更不需妄起苦恼,应听听就好,不放心上,以是颠倒或不决定的认知故。 (又)此派主张:心识量境之时,是带相而了解的; 量,是认知之义,即认识境时需依于法的行相而了知。带相,即心识取境时,必具行相才知境,如见具花纹的明镜时,虽共见镜子与花纹,但镜子是眼识的主要正行取,花纹则是影像顺执取,现行之现唯是镜子的行相,映现于心,此即是带行相认识境之义。 并且,心、心所同体。 经部宗以上主张心王与心所同体(有部主张异体)。如礼佛时,眼识(心王)同时同俱信心,因以净信心见佛,所以彼时眼识心王与信心心所同体、同俱。 一般有五种同俱: 1.所依同俱——如现佛像的眼识(心王),与净信心(心所),共同于一有情所依而有。 2.时间同俱——如现佛像的眼识(心王)与净信心(心所),正行生起信心与眼识同时而有。 3.所缘同俱——即正行生起信心与眼识时,皆缘同一所缘(如缘佛像)。 4.行相同俱——即在彼时,眼识随著信心行相而俱转。 5.体质同俱——即在彼时,眼识与信心二者同体而俱转。 三、能诠声 (耳之)所闻而能使人了知其所诠之意义者,就是能诠声的定义。 是说,所表达的声音能使人了知意义者。如说:三宝功德深广无边,此句所诠能令听者生起对三宝的认知与了解,并能引发欲求学佛的心。又如佛说师教,即是能诠声,具足命题(如说无常),令听受者也能了知其义(即了知无常义,生起无常想)。而且,这不需每人皆同了知其义,有了知其义者即可。 从所诠的内容方面而分,则能诠声有两类:诠种类之声与诠聚合之声。 即能诠之声,由所诠命题上(内容而言)区分二类,即:1.法的种类(诠种类之声)。 2.字句组合之声(诠聚合之声)。 第一类,如说「色」之一词; 色注范围广泛,总合为一色蕴的种类而说。 又如说人道(总的种类)。 第二类,如说「瓶」之一词。 以「瓶」一词而言,乃由字体及字义组合而成。若如上述,则知佛经亦具此二类所诠。 从表诠的方式而分,能诠声也有两类:诠「法」之声与诠「有法」之声。 此就表诠方式而说,区分为二:诠法之声,指说差别法,即法的特性;诠有法之声,指说差别事,即具特性的法。 第一类,如说「声之非常(恒性)」这样的言词; 如说声音的无常——此为诠释法(差别法)之声;也就是,此能诠声主要说声音的差别法——无常。 第二类,如说「非常恒之声」这样的言词。 是说无常的音声——此为诠释有法(差别事)之声;也就是,此能诠声主要说无常的差别事——声音。 所谓说差别法——即是在差别事与差别法中主要以差别法为所理解的所闻品者,如道场的庄严、花的芬芳、上师的十种功德(即法的特性、特质)。 所谓说差别事——即是在差别事与差别法中主要以差别事为所理解的所闻品者,如庄严的道场、芬芳的花、具十种功德的上师(即诸特性的法的主体)。 此外,能诠声也可由表诠与遮诠而分。 问。什么是表诠呢? 答:是依著直接表达即能显知彼法者,如说「常」,直显常。 问:什么是遮诠呢? 答:即必依著遮破反法才能显知彼法者,如说「无常」, 乃由遮常而显无常。 甲二、道的主张 (一)、道之所缘 此宗主张:四谛的非常(苦、空)等十六行相,就是道的所缘;细品无我与细品补特伽罗无我是同义词;并且主张:“补特伽罗常、一、自主之我空”,是粗品补特伽罗无我。 经部宗的道之所缘与有部相同,即:1 .以四谛十六行相作为修道所缘,其中又以没有独立自取我为主。2 .不许粗细分法无我的建立。安立常一自主我空的粗分人无我见,主要在于遮破外道见地;外道不知细分无常,许有一不待因缘的恒常、不可分析的独一、不具生灭的自主——有此常一自主的我。 “补特伽罗能独立之实体空”,是细品补特伽罗无我。 能独立之实体空,指没有独立自取的我,即我是依五蕴假立,我与五蕴同体;且认识此我,必须观待先认识五蕴才得认识,如此之我,即称为没有独立自取的我(此亦为自续派以下共同安立的细分人无我之义)。 补充: 有部、经部因心量、智慧力的缘故,不许法无我,凡存在之法皆为法我,执取法我的心是具义心——不是颠倒识,是合理的心。 但在唯识派以上,法我不成立,法我执是所断品,是颠倒识,是成佛的障碍。又如修学下士道业果之理,固然信许业果极为真实与合理,但也倒执业果为实有,此在中观宗,即是法我执,以由俱生法我执油然生起如是执取。故应经由中士道修心,常观业果既是缘起性空,是虚假如幻,也是真实不欺,有其合理的感果作用。 大乘三宗主张法无我。一般有说,二乘证人无我,不证法无我;断我执,不断法执,这显然是唯识派与自续派观点。由通达宗义,即易知其属何宗派见地。 又如《金刚经》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此四相,是人无我之义(应成派主张的是没有自性实有的我之义),此与自续派以下主张不同(自续派以下是指没有独立自取的我之义),又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这是法无我之义(指没有自性实有的世界,只有名方有世界)。《心经》旨义,各宗派也都是其不同诠释;研讨《广论》亦可结合四宗见地,因如实了知行品原是依四宗共见安立(即三乘方便分数法,乃引述无著菩萨论著或《俱舍论》居多),见品则依应成派不共见安立。 教法之基在四圣谛法,轮回之因果即是由人我执引生的苦集二谛,故应善为缘念自身的苦集二谛,厌背三有苦;更进一步,善为缘念自己将生的出轮回的灭(具灭、静、妙、离四行相)道(道、如、行、出四行相)二谛,希求解脱乐,如是常作思惟,渐得生起无为出离心。道之所缘,即是此四谛十六行相,由缘而证,由证而修,修至究竟,断障证果。 (二)、道之所断 (关于道之所断,)此宗主张:除了补特伽罗我执与染、非染无知等名称外,不承认(别有)法我执和所知障等(名称)。这些主张和毗婆沙宗是相同的。 经部宗所说的道之所断与有部同,即:1 .染污无知(二乘所应断):障碍解脱的证得,如我执、三毒及三毒种子。 2 .非染污无知(菩萨所应断):障碍一切种智的证得,如四种无知之因,即:时间太久远、空间太遥远、事物太微细、本质太深奥之无知。除此之外,以不承许法无我,故不安立法我执与所知障的名言——这是有别于大乘三宗的。 (三)、道之性质 此宗(也)设有三乘、五道的建立,并且主张,忍、智十六刹那是见道(与主张前十五刹那是见道的毗婆沙宗不同)。 道之自体(即性质),即承许三乘十五道,三乘皆主修人无我。主张小乘八地: 1.见白地——资粮道(初发出离心)。 2.种性地——加行道(初得人无我的胜观)。 3.八人地——预流向(亲证人无我)。 4.见地——预流果(已断分别染污无知)。 5.薄地——来果(断欲界烦恼现行六品)。 6.离欲地——不还果(断欲界烦恼现行九品)。 7.已作地——阿罗汉果(根断染污无知等烦恼障)。 8.缘觉地(缘觉阿罗汉)。 见道位有八忍八智的功德,苦法忍、苦法智等十六剎那心是见道位,经部宗以上皆如是同许,这点有别于有部,有部主张前十五剎那是见道位,第十六剎那道类智是修道位。 又,因为此宗主张,现量所见之境相必须是自相,所以不赞成细品补特伽罗无我(共相)是声闻见道无间道的领受境。 即许现量所见之法必是胜义谛、自相法(有为法与自相有同义,如瓶)。由如上述,故不承许细分人无我的共相法为见道无间道所直接亲证,以于现量所见之法必是自相法故。领受境,是指见道无间道的所执境。意思是说,声闻见道无间道的所执境,即是细分人无我。 因为此宗主张:见道无间道先直接现观“远离补特伽罗我的(有为)行法”然后间接通达细品补特伽罗无我。 因为经部宗主张,见道无间道所应直接现证、现见、现观的是自相法,亦即人无我的所依的有为法,这是无间道的近所缘;接著由此,再间接亲证共相法,亦即彼有为法上的能依的细分人无我,这是无间道的远所缘。 换言之,经部宗主张见道无间道(瑜伽现量)先现证胜义谛有为法的自相法(如五蕴随一),再间接现证世俗谛无为法的共相(即五蕴随一的人无我)。准此可知,证心上直接亲所缘是有为法的胜义谛自相法,间接疏所缘是无为法的世俗谛共相法。上说显然是基于经部宗特为定位自相法、共相法或二谛之义,致而有此安立。 一般大乘三宗见道无间道必是直接现行现证人无我的,如我(有法)是无我(我的实相)的,直接现证我的无我,即现证人无我之义。 补充: 对此经部宗道的建立,若依佛的本怀看,则有些是不了义见,如不许法无我及其亲证之理;然大悲世尊是依众生根器而说法,虽不了义,却也足以令有情同时积集资粮,种植善根。也就是说,由佛说三乘安立四宗,善权方便,使人信解,所说皆可作为建立不同宗派见地之依据,凡此无非令诸无以速证佛陀的究竟本怀的众生,不入断见(如执无因果),暂令安住于常见(如许有法我),实极具需要与意义。摄而言之,如: 对犊子部——安立有独立自取的我,彼等所化有情才能建立业果,否则易入断见,发无因果,入险道。 对有部、经部——安立没有独立自取的我,而有法我,且外境实有,令其承许因果真实存在,如此渐次启发修行,累积善根;这也是使令宁住常见、免入断见之深义。 对唯识派——安立诸法唯识,宣说人无我、法无我,却说依他起与圆成实为胜义有,也暂令住常见。虽是不了义,但唯如此才得令其安立修行之理,渐得增上。 对自续派——则说诸法名言有、胜义无,但名言中自性有、自相有;亦即虽因果胜义无,却自相有,故有因果,也暂令住常见,由此励行修道,断恶修善。 对应成派——乃说一切法名言中自相无,一切法唯名假立,因此,因果缘起合理成立,如此建立一切修道证果之理。 由上述类比各宗,才知佛乃是依众生不同根器、福报差异而安立粗细见地及修行之理,主要目的,不外乎是渐令有情累积资粮、成熟善根而说。要之,依见、起修、行道、证果,若干时渐得引导至佛的究竟意趣。 问:当被谩骂、责备时,心中如何依次生起七种心类?其转换过程为何? 答:先生起闻他人谩骂声的耳识现量(为无分别量知,如实闻声,此时也有其它根现量,及意识现量、自证现量)。→意识的现而未定识(在耳识现量后,短剎那间意识又现彼声,而不决定)。→ 意识的怀疑识(为分别的非量心,怀疑自己有否如所责备的过失)。→邪识(即分别心为本质的颠倒非量心,生起「他说我不好,他即是暴恶众生」的颠倒想,生瞋)。→ 伺察识(如理作意,善心观照,为了利他,应不损他,不可生瞋)。→ 比量(最后想他虽是造恶(法),但对我决定有极大恩泽(宗),以让我因此生起悲心,修心转念,圆满菩提资粮故(因)。此为事势比量)。→已决识(内心决定谩骂者之恩,其比量证后第二刹那,则成已决识)。→瑜伽现量(以止观双运摄持亲证三轮体空的无我)。 问答: 1 .善业有那二种? 2 .怀疑识分那三种?何者属善法可取?何者属恶法应断? 3 . 何谓三结? 4 . 七种心类中何者属无分别心、分别心? 5 . 何谓能诠声之义?又分那二类? 6 . 所诠声内容上分那二种? 7 . 何谓差别法、差别事之义? 8 . 经部宗以上主张十六剎那心皆属何道位? 9 . 经部宗亲证人无我之理,先后次第如何而证? 10 . 请简述各宗主要见地的主张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