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般若锋兮金刚焰 第六章 修证之道 第三节 菩提心和观想法(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般若锋兮金刚焰 第六章 修证之道 第三节 菩提心和观想法(1)

 

  前面两节,主要探讨胜义修法的原则和要点,下面就其他相关修要略加论述。

  萧张师徒说:

  “西藏密宗法义,因为认取‘能起观的意识心’与观行后‘所形成的相’,具‘能所分别’相,落于十八界内,是属于第六意识所行境界。  佛说:要放舍十八界后才能够找到真心,故知,密教法义从古至今,根本上就已经‘见始非分’、一开始就错解了佛法。”(《真假邪说》P41)

  “一念不生的境界或是观想所成的境界,具有能观的所知与所观一念不生的境界,双具能、所两方面,是属于修前没有、修后而得的境界,当然那是有生之法上,是落在能所上,属于妄心所行的境界,不是真心所行境界,乃是佛门内所指说的妄心分别境界。密教学人不知,复加上没有遇到善知识的教导,以致错认了一千年。”(P67)

  “密教诸多祖师就是因为不知道意识是具有生灭现象的有为法,因此才会错误地认为意识为法界实相心,因此而否定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或者妄想认为必定无有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或者将明点、阿字误认为是阿赖耶识,或者如莲花生一般的将意识心误认为如来藏;却不知道不管是明点或是阿字,或是莲花生所误认的一念不生时的觉知心,其实都是意识观想的结果,或是意识所住的境界,还是落在意识境界相上,都不是真正离开意识‘观想境界’,都未离开意识‘能所分别境界’,都不是真正恒离能所的实相心第八识。”(P171~172)

  在法界本性中,是否存在戏论分别念呢?当然没有。既如此,通过离戏实相正见而悟入的一念不生境界,怎么会是有生灭、有能所的“妄心所行的境界”呢?如果寂灭一切分别戏论而还归心性本面的一念不生是虚妄法的话,那么,真如出缠之后的法身本面,岂不同样亦应算是“修前没有、修后而得的境界”,成了“有生之法”、“意识所住的境界”?

  能修心和所修境,在真实悟入离戏实相本面之际,早已无二无别,仅仅在世俗名言中,为了宣说的方便,才勉强假立。若世俗假名可以完全代替胜义境界的话,则一切地道功德和无漏圣境岂不都应算作“能所”、“意识”了?甚至贵为佛陀亦不能例外,因为我们常说佛陀(能证)证得究竟实相(所证),佛自己也说过“我于彼时”、“我眠我坐”等。

  究实而论,正是般若离戏大空性取消了胜义中的实有自性和能所分别,而这一点,恰为萧平实师徒不肯正视之处。既然在根本点上早已迷失,就难怪他们的言论如此荒诞。试问,“欲证第八识法身者,当于意识现前时证之”、“以意识证得本无分别之第八识如来藏,而后意识依此修证”、“是故证得无分别智时,无妨意识自己仍有分别,而现观第八识真心之无分别性……意佛地亦必定有第六识而具有分别性故,佛非‘不能分别之白痴’故”……,难道竟非“落在意识境界相上”,竟非“有生之法”、“具‘能所分别’相,落于十八界内”,竟非“根本上就已经‘见始非分’、一开始就错解了佛法”吗?

  妄言佛地具有自相的意识分别念,和暂时承许意识的作用、究竟许其无余断除圆满转依,这两种说法,到底孰是孰非、孰正孰邪,显而易见。

  藏传佛教有许多教言讲到意识的虚妄性和终须断除。如《应成续》云:“自性大净边,诸法住本地,境识性(法性)双运,证本解直定,密意离思维,有相净本地,解脱空、实边,无分别动念,灭心离意识。”《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云:“戏论本净之故离有边,觉相自成之故离无边,虽说二者分别取式许,愿见无别离说平等义。于此犹如以指标示月,初时虽以言思为诠示,自然法性超离言思境,愿见自己本住自性义。”“未入戏论樊笼觉性相,远离分别现量见彼性,伺意犹将虚空打疙瘩,愿能通达自住真实义。”《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第三品中云:“对于实相无有分别的佛地,虽然通过了知外境而分别衡量现境,却不能称为心、意、识,因为无有能取了知所取而执著二现之故。《赞心金刚经》中云:‘众生心意识,习二取假立,无念智无彼,见性意胜智。’《宝积经》中说:‘既远离心、意、识又不舍等持,此乃善逝不可思议智慧之密。’”可见在承许实相本性超离自相的二取心识这一点上,显密教法无有任何分歧。

  诚然,现相中的意识是有生有灭、虚妄不实之法,相对于圣者无分别智慧来说,具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是故,意识分别心终须超离、转依,更没有任何资格来充当佛教的最高裁判者。但能否因此便不分时位地一概否定意识分别思择的正面力用呢?答案是否定的。

  凡夫学人入道伊始,无分别智慧不可能因他的渴求蓦地从天掉下,碰巧砸到自己头上。事实上,接触佛教、苏醒善根、信仰三宝、取舍因果,乃至生起清净的出离心、菩提心及实相正见,如理趋入道次第修学……,在成佛之道上,相当长的阶段和相当多的功德,都离不开意识的正面作用。

  法界本性中的确没有自相意识分别心的位置,可现前如是境界,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即使抉择了究竟离戏正见,也不是每个凡夫学人都能直接趋入、现量安住,多数情况下,只能从总相上反复串修。譬如,圆满资粮道的学人,已无误生起最究竟的法界实相正见,但不能以此就断言,资粮道以上的修行者均现证佛智。故此,在无分别智慧尚未得自在的有学位中,特别是对凡夫学人而言,善加利用意识进行如理修学,是很有必要的。

  试问:一个普通学人,需不需要明辨是非善恶、如理取舍业果、谨慎护持戒律呢?需不需要在诚信三宝以及出离心、菩提心基础上,精进闻思正法,生起实相正见呢?需不需要系心一处薰习定解呢?如果不能答“不”,那对如理作意的重要性,就需认真对待。

  《定解宝灯论》第四问答义“观察修或安住修”中云:“乃至未生定解前,方便观察引定解,已生定解于彼中,不离定解而修行。定解犹如明亮灯,能灭颠倒分别念,于此应当恒勤修,若离复依观察引。故修大乘见解时,最初观察极重要,若未以妙观察引,岂能生起妙定解?若未生起妙定解,岂能灭尽劣增益?若未灭尽劣增益,岂能灭除恶业风?若未灭除恶业风,岂能断除恶轮回?若未断除恶轮回,岂能灭尽恶痛苦?轮回以及涅槃法,其实无有贤与劣,证悟等性无贤劣,即是善妙之定解。”人们无法想像,一个没有意识或不用意识的人,如何能生起如是善妙的定解,进而修持解脱。

  《大宝积经》讲到了意识分别的积极意义:“如是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既不放逸,能勤修习如理作意,若法是有如实知有,若法是无如实知无,观察此中何者是有,何者是无,即以慧力如实能知。……复次,若如理作意而有系缚,不如理作意离系缚者,此二俱无。”《三藏法数》云:“意识界:谓识依意根而能分别一切法相,名意识界。”《瑜伽师地论》卷一云:“彼作业者,谓能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复能了别自相共相,复能了别去来今世,复刹那了别,或相续了别,复为转随转发净不净一切法业,复能取爱非爱果,复能引余识身,又能为因发起等流识身,又诸意识望余识身,有胜作业。”萧平实师徒显然忽视了意识善达法相、有胜作业的不共特点,才故作清高地盲目排斥。他们言论中比比皆是的错谬,尤其基本法相常识的混乱,应该与此不无关系。

  对于普通学人而言,意识分别在修道过程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切除大脑争当白痴,坐等无分别智翩然现前,显然不现实。《成唯识论》对加行道的描述,清楚反映出意识分别心的积极活动:“依明得定发下寻思”、“依明增定发上寻思”、“寻思位极故复名顶”、“世第一法双印空相,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于俱生者及二随眠有漏观心有所得故,有分别故,未全伏除全未能灭。”

  复次,《瑜伽师地论》(卷98)云:“若内若外一切力中,为欲生起八支圣道有二种力,于所余力最为殊胜。云何为二?一者于外力中善知识力最为殊胜,二者于内力中正思惟力最为殊胜。当知此中离诸障碍,先修福业,于衣食等无匮乏等,名余外力。除正思惟相应想外余断支分,名余内力。”《大乘庄严经论•述求品》讲到四十四种作意(无著释):“所谓作意满足诸波罗蜜,此作意有四十四种,初谓知因作意,乃至最后谓知我胜作意。”颂词最后总结道:“以此诸作意,修习于诸度,菩萨一切时,善根得圆满。”故此,若按萧氏邪说推论,即便唯识宗也逃不脱落于意识、未离能所的罪名。

  不加简别地一概否定如理作意的意义,必然导致对世俗名言的背弃、对整个道次第的混淆、对内道无量具义法门的诽谤,以及对凡夫行人闻思修功德的抹杀。虽然不能把意识心直接等同于实相真心,但这并不意味在相对层面也不承许意识善达法相、明辨是非、如理观修的暂时功用。就拿“放舍十八界”来说,若一开始没借助意识对十八界的法相善加分析,对彼之虚妄性及实相之胜妙性产生认识,又如何做出正确抉择呢?如理作意的世间智,最大限度地随顺了法界本性,故为引生无分别圣智的善妙助缘。对绝大多数普通学人来说,这是修行的必经之路。即便证得圣果的地上菩萨,在后得位修行中,也未完全脱离意识行境,而需依靠入定等流的后得如幻分别智,了别诸法集资进道。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讲道:“不真及似真,真及似不真,如是四种智,能知一切境。”无著释曰:“不真谓不真分别智,由不随顺出世智、分别故。似真谓非真非不真分别智,从初极通达分由随顺出世智故。真谓出世无分别智,证真如故。似不真谓非分别非不分别智,即出世后得世智故。如是四种智能知一切境者,由此四智具足知一切境界。”

  所以说,意识在修道过程中的正面作用相当广泛,不容忽视。例如,烦恼粗重的初入道者,应当着重熏修五停心观等能治品,与贪嗔等粗大烦恼相抗争。当此等烦恼通过如理作意得到有效净治后,则需进一步远离对能治观法的耽执,乃至对真如和智法相的细微执著也须渐次遣除,方可获得究竟解脱。整个修道过程中,意识的分别妙用虽逐渐递减,然其暂时的积极意义,却无法抹杀。弥勒菩萨《辨法法性论》讲到此理:“第二能悟入,离相亦四种:谓由离所治,能治及真如,并能证智相。此四如次第,即所永远离,粗、中与微细,及常随逐相。”世亲释曰:“其中离所治品相即离贪心等相;离能治品相即离不净观等相;离真如相即远离‘此是真如’的作意执著相;离智法相即远离由诸地修行所证之得相。……其中,所治品相是恶取处之因且易了知故,为粗相;能治品相是彼之能对治故,为中相;真如相为细相,因为是此外一切法的能对治故;以智法相是修道之果故,当知其为长时随逐。”

  是故,对于相状执著和意识分别,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在暂时阶位中,随顺法性的分别作意之特殊价值,不容抹杀。远离不究竟的意识分别,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如能深入体解弥勒菩萨和世亲菩萨的教言,就不会盲目认为意识一无是处,也不会简单地将众多暂时的有相修法扣上“外道”、“意识”帽子妄加批判。

  慧思大师在《大乘止观法门》中开示道:“问曰:云何以意识依止净心修观行?答曰:以意识知名义故,闻说真心之体虽复寂静,而以熏习因缘故性依熏起显现世间出世间法,以闻此说故,虽由止行知一切法毕竟无相,而复即知性依熏起显现诸法不无虚相。但诸凡惑无明覆意识,故不知诸法唯是心作,似有非有虚相无实,以不知故流转生死,受种种苦。是故我当教彼知法如实,以是因缘即起慈悲,乃至具行四摄六度等行,如是观时意识亦念念熏心,令成六度四摄慈悲等种子。复不令心识为止所没,即是用义渐显现也。以久久熏故,真心作用之性究竟圆兴,法界德备三身摄化普门示现,以是因缘以意识依止净心修观行也。”这段教言说明,在实相正见摄持下,善加利用意识进行观修,完全可以产生质的飞跃现前法性真如。

  暂时未离意识的有相观修,实际上恰是为了积累福慧资粮、寂灭分别妄念服务的。手段和目的,方便和方便生,是有机统一的关系。不懂此理,难免闹出笑话。例如两位同学,甲言:“昨天我们费很大的劲,把校园打扫得一干二净。”乙听后一蹦三丈高:“你真笨!干净的校园何须费力打扫呢?你实在太不讲道理了,‘根本上就已经见始非分’,‘以致错认了一千年’!”面对这般情绪化反应,甲同学只好温言开解:“虽然打扫过后的校园清净无染,但在打扫过程中却需付出辛劳啊!正是打扫的劳累才换来舒适的享受,因此无有矛盾。我既没说打扫的当下就已清净无垢,也没说打扫后还需一直劳累,你如此气愤又是为了哪般?”同样道理,显密教法虽皆宣说了暂时不离意识的观修方便,却未执其为究竟目标,这又有何不可?

  不懂暂时和究竟,不懂过程和目的,不懂能修和所修、现相和实相、世俗和胜义……,正是对佛法真义的无知,给了萧平实师徒谤法的无畏。

  能所双亡的法界本性当然众所向往,但能否离开有力观修方便而无因现前呢?不能。否则,佛陀就用不着广宣无量观修法门利济群生了。净土宗的十六观,法相宗的唯心识观,华严宗的法界观,天台宗的一心三观,还有五停心观、四念处等,哪一个不需要以如理作意作为趋入方便?密宗众多观法,更是具有不共殊胜的见解、窍诀,可帮助行人迅速集资净障,从有相悟入无相。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大乘显密观修法暂时有没有离开意识,而在于彼等对意识有着怎样的认识和定位,是否以现空双运、性相圆融正见摄持!只要依循大乘了义正见和无垢道次第,那么应当说,如理作意的观修法门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

  《大宝积经》对如理观修的结果作了生动描述:“佛告迦叶:譬如二木相钻风吹出火,火既生已烧彼二木。迦叶,如实正观亦复如是,于正见道生彼慧根,慧根既生烧彼正观。我今于此而说颂曰:譬如钻二木,风吹生彼火,火生刹那间,而复烧二木。正观亦如是,能生于慧根,生彼一刹那,还复烧正观。”凡夫阶段,能观之智与所观之境虽皆是生灭法,但二者的相互配合、作用,却成了寂灭如幻能所而现前无生灭圣智的重要方便。

  世亲菩萨《佛性论》卷四中云:“邪正二边者,正者通达位中真实观行分别为正,未通达前分别为邪。为离此二边故,以两木生火为譬,如经中说:迦叶,譬如二木相揩即能生火,火生之时还自烧木。如是正相真实观行与邪相治,生圣智根,智根若成还除邪正二分别。故譬如火生还烧两木,两木若尽火亦无依,邪正不二故言中道。”可见分别有正邪之分,若能善巧利用正分别对治邪分别,则可最终现前正邪俱泯之中道实相。(萧平实说:“复次,分别性不须诛除;佛所说之舍弃分别者,乃谓不如理作意之分别性,谓邪分别也,非如密宗所说之诛杀一切分别性也。”)

 
 
 
前五篇文章

般若锋兮金刚焰 第六章 修证之道 第三节 菩提心和观想

般若锋兮金刚焰 第六章 修证之道 第四节 如是道次第(

般若锋兮金刚焰 第六章 修证之道 第四节 如是道次第(

般若锋兮金刚焰 第六章 修证之道 第四节 如是道次第(

般若锋兮金刚焰 第七章 如意自在 第一节 禁行、善恶、

 

后五篇文章

般若锋兮金刚焰 第六章 修证之道 第二节 一念不生全体

般若锋兮金刚焰 第六章 修证之道 第一节 识性圆通(2

般若锋兮金刚焰 第六章 修证之道 第一节 识性圆通(1

般若锋兮金刚焰 第五章 聚焦阿赖耶 第四节 有无阿赖耶

般若锋兮金刚焰 第五章 聚焦阿赖耶 第三节 阿赖耶?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