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十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十三)

 

  二、六种感受

  感受有爱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有爱染的乐受;

  感受有爱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有爱染的苦受;

  感受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

  感受无爱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无爱染的乐受;

  感受无爱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无爱染的苦受;

  感受无爱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无爱染的不苦不乐受。

  佛陀依受的三分法将受分别有爱染的受与无爱染的受,共有六种感受。什麽是有爱染(samisa)的感受、无爱染(niramisa)的感受?

  依照注释书的诠释,有爱染的受,是执着于「六种居家生活」(chagehasita)的觉受,即为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染着的受,意指执着在五欲,欢喜五欲的受称为「有爱染受」、「世俗受」。不执着五欲的受称为「无爱染受」、「非世俗受」。

  “Ama”,在梵文、巴利文叫「肉」、「生肉」。在古代印度,是用肉作钱来交易,印度人养牛,早期是用肉作钱,牛或肉就是他们的财富,要计算家裡的财富是算家裡有多少牛、有多少肉。“samisam vedanam”意思是有肉的受、有轮迴基础在裡面的受、有随眠的受、有爱染的受,亦即受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束缚的受。依受的三分法,一般人感到乐受、感到快乐,这个快乐与贪欲、随眠、烦恼相应,称为「有爱染的受」。例如当见到自己的儿子、妻子、金钱时,生起快乐的感受,即是「有爱染的乐受」。当儿子死亡,钱财失去时,痛苦难过的感受,即是「有爱染的苦受」。有时看见儿子、妻子、金钱时,内心生起中性的感受,此即「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这些受会构成解脱的障碍,不应培育、发展。

  “Niramisam vedanam”是出离受、非世俗的受、无染着的受,是没有靠五欲的受。何谓出离(nekkhamma)?

  巴利圣典提到五种出离:(一)一切善法,由于一切善法是从不善法或烦恼中脱离;

  (二)出家,从在家生活中超脱出来;

  (三)禅定,脱离欲界,至上二界中;

  (四)观智,能随分断烦恼,所以也是出离;

  (五)涅槃,脱离生死轮迴。

  因此,由于善法、出家生活、修习止观与涅槃这些所缘的关係,有时会生起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这些是没有爱染的受,修行者当了知、培育。佛陀在《帝释所问经》、《杂阿含经》说明,若我们感到乐受时,善法在心中增长,此种乐受要喜欢、要修,作为修行的基础。如修习止、观的乐受,此种无执着的乐受,能够领导我们的心朝向涅槃。在Meghanydia sutta2或Bahuvedanniya sutta3说明,愈高层次的定所生起的乐受愈微妙。因此修行者要彻底了解受念处的修行,应该修习禅定,愈高层次的禅定能够体验到愈微细的乐受。若能体验更微细的乐受,就能够放下较粗的乐受,观受的无常性,不执着微细乐受,才能经验最微妙的涅槃之乐。

  何谓有染着的苦受、在家苦受?意指苦受与瞋、随眠相应。一般人会拒绝它,不接受它,想要远离它,因为记得与五欲有关的乐受,因此不能接受苦受。若此人喜欢有染着苦受,那麽没办法修行受念处,修行者要捨离它,不要让它阻碍我们的修行。

  修行者要习惯何种苦受?要习惯没有瞋、随眠的苦受,没有染着的苦受。此种苦受要多修、多喜欢,才能够入受念处的法门。

  何谓没有染着的苦受、出离苦受?是思惟无常苦迫的受。不断的思惟无常的苦迫,修行者才能够感到解脱的需要,能培养决心欢喜修行,朝向解脱。

  例如摩诃尸婆长老(MahAsiva)的例子,长老是十八个分派的导师,能够背诵三藏及注释,并且教导教理与禅修,经过他指导而证悟阿罗汉的弟子有好几万人。有一天,一位已证悟阿罗汉的弟子来劝长老修行。长老生起了悚惧心,心想:我已经成就那麽多人证悟阿罗汉,生命无常,我也应精进修行,证悟阿罗汉。因此,不告而别的进入森林中修行。

  当雨安居开始,他下定决心要在雨安居之前证悟阿罗汉。虽然很精进修行,但仍不能证悟阿罗汉,所以在安居结束的月圆日,他伤心的哭了。

  然后他再下定决心,在来年的安居结束前证悟阿罗汉。他持续修行了三十年,每年安居结束的月圆日,都为了未能证悟阿罗汉而痛哭。

  在第三十年安居结束的月圆日,他也像以前一样为了未能证悟阿罗汉而痛哭。因为受到树神的激励,他思惟无常的苦迫,精进的修行止观,渐渐的他的修行变得强而有力,就逐一证悟四道四果。当尸婆长老痛哭时他感到苦受,这种是没有爱染的苦受,应当培育,使它成为修习止观的助缘。

  不苦不乐受也有两种:一是有染着、在家的不苦不乐受,不应该培育的受;一是没有染着的不苦不乐受、出离的不苦不乐受,应该培育、应该喜欢的受。

  什麽是有染着的、在家不苦不乐受?这个受是与无明、随眠相应。不苦不乐受于普通的人不太明显,称为模煳所缘,会感到昏沉、无聊。注释书以猎人猎鹿作譬喻说明如何了解不苦不乐受。猎鹿人追逐鹿,用弓箭猎鹿。他不一定看到鹿,有时观察鹿奔跑所留下的足迹,经过有大石头或岩石的地方,猎人巡视石头的周围,若有鹿的足迹,便知道鹿经过这裡,就继续朝这个方向去追鹿。

  同样的,乐受、苦受的生起很明显,就如泥地上的蹄印一样;运用推理的方法观照不苦不乐受,就好比透过推理了解鹿跑过岩石一样。若没有明显的乐受或是苦受,感觉不明显,看不清鹿的踪迹,即是不苦不乐受。

  嫔@譬喻说明如何了解不苦不乐受。猎鹿人追逐鹿,用弓箭猎鹿。他不一定看到鹿,有时观察鹿奔跑所留下的足迹,经过有大石头或岩石的地方,猎人巡视石头的周围,若有鹿的足迹,便知道鹿经过这裡,就继续朝这个方向去追鹿。

  同样的,乐受、苦受的生起很明显,就如泥地上的蹄印一样;运用推理的方法观照不苦不乐受,就好比透过推理了解鹿跑过岩石一样。若没有明显的乐受或是苦受,感觉不明显,看不清鹿的踪迹,即是不苦不乐受。

 
 
 
前五篇文章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十四)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十五)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十六)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十七)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十八)

 

后五篇文章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十二)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十一)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十)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九)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