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七章 第一节 佛教传入朝鲜及其早期阶段 之 新罗统一王朝时期的佛教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七章 第一节 佛教传入朝鲜及其早期阶段 之 新罗统一王朝时期的佛教

  新罗统一全朝鲜后在各方面部受到中国唐朝的影响,在佛教领域,前期盛行华严宗和法相宗,后来又从唐朝传入密宗和禅宗,净土宗也日渐流行。由于新罗历代国王都崇信佛教,造寺度僧数量日增,劳动力和兵源减少,给国家财政经济带来极大负担。这是新罗后期佛教衰落的原因之

  1.元晓、义湘和朝鲜华严宗

  元晓(617—?)的神异传说很多。据《宋高僧传》卷4、《三国遗事》卷4及朝鲜《高仙寺誓幢和上塔碑》等碑刻资料,俗姓薛,幼名誓幢,新罗湘州人,29岁于皇龙寺出家,随师学佛法,后慕唐朝玄奘、窥基之名,与义湘结伴入唐,半路遇雨宿于墓地之中,悟“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龛坟不二”,“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外无法,胡用别求”,决定携行李回国。此后言行狂悖,或入酒肆娟家,或持金刀铁锡,或为《华严经》制疏以宣讲,或游山水坐禅。国王请为《金刚三昧经》作疏,疏成开讲,“王臣道俗,云拥法堂”。由此名闻当世。这里所说的《金刚三昧经》当是唐初的伪经,其中引有菩提达摩所说“二入四行”的内容。元晓著《大乘起信论疏》2卷,也称“海东疏”,唐法藏撰《大乘起信论义记》多引用之。

  其他著作很多,重要的有《华严经疏》10卷、《涅梁经宗要》1卷、《十门和净论》2卷、《金刚三昧经论》3卷、《无量寿经宗要》1卷等。元晓的华严宗也称海东宗、法性宗、芬皇宗,以主张融会、“和诤”为基本宗旨。

  对朝鲜华严宗建立影响最大的是义湘。义湘(625—702),俗姓朴(或云姓金),出家后与元晓同行入唐求法,元晓中途折回,义湘渡海经登州(今山东蓬莱)到长安终南山师事智俨(602—668),与后来创立中国华严宗的法藏同学,研习《华严经》。唐仪风元年(677)回国,在太伯山奉敕建浮石寺,后在此聚徒讲《华严经》,讲解时也介绍唐智俨的见解。著有《华严十门看法观》、《一乘法界图》、《入法界品钞记》、《阿弥陀经义记》篕。其中《华严一乘法界图》最为重要,此书吸收智俨的思想,据《华严经》和《十地经论》论述华严宗的基本教义。唐代法藏托新罗的胜诠给义湘书信及著作多种。信中对义湘归国宣传华严教义表示赞赏,说:“仰承上人归乡之后,开演华严,宣扬法界,无碍缘起,重重帝纲,新新佛国,利益弘广,喜跃增深”。所赠的书有《华严经探玄记》、《一乘教分记》、《起信论义记》、《十二门论疏》等。义湘将《华严经探玄记》等传送十寺讲授。义湘的弟子很多,著名的有悟真、智通、表训、真定、真藏、道融、良圆、相源、能仁、义寂。义湘在后世被尊为海东华严宗的初祖。

  2.圆测、太贤和新罗法相宗

  圆测(613—696),出身新罗王族,名文雅,是唐玄奘得力的弟子之一。据《金石萃编》卷146《圆测法师佛舍利塔铭》及《宋高僧传》卷4《圆测传》载,圆测8岁出家,15岁游学中国长安,从法常、僧辩学佛教经论,住元法寺学《毗昙》、《成实》、《俱舍》等论书。后从玄奘学《瑜伽师地论》及《成唯识论》等。被召为西明寺大德,撰《成唯识论疏》、《解深密经疏》、《仁王经疏》等,在唐高宗后期和武则天掌政时期被选入译经馆,助天竺地婆诃罗译《大乘密严经》、《大乘显识经》等。其间新罗神文王曾召请圆测归国,但遭到武则天的拒绝。圆测于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以84的高龄死于洛阳佛授记寺。据《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及《东域传灯目录》等载,圆测的著作达18种之多,其中关于法相唯识教义的除前述者外,还有《成唯识伦别章》、《二十唯识疏》、《百法论疏》、《观所缘缘论疏》等多种。他的著作大都遗失,现存有《解深密经疏》以及《般若心经赞》、《仁王经疏》等。

  圆测《解深密经疏》原本10卷,第9卷后遗失,1971年南京金陵刻经处据新罗道伦的《瑜伽伦记》补成第10卷,此后日本稻叶正就又从《西藏大藏经》所收法成的译本中把第十卷译出还原。近年中国释现空亦据藏文本还原全部遗缺部分(即40卷本中的后6卷)。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多处引用真谛的译文,形成了与窥基所传十分不同的唯识学说。

  圆测虽没有归国,但他的学说对新罗有很大影响。继承圆测法系的新罗学僧有道证、胜庄等。道证,武周长寿二年(693)由唐归国,著有《成唯识论要集》、《辩中边论疏》、《因明理门论疏》、《因明入正理论疏》等,均佚。胜庄著有《成唯识论诀》、《杂集论疏》、《梵文戒本述记》等。

  道证是维护圆测思想的主力,他的嫡传弟子则是太贤。太贤的生平不详。《三国遗事》卷4说他是新罗瑜伽之祖,自号“青丘沙门”,曾应请为景德王讲《金光明最胜王经》,以南山茸长寺为中心修行与讲授唯识教义,为时人所重。据日本学者考察,太贤著书50余部100多卷,现仅存5部,其中有《成唯识论学记》8卷、《起信论内义略探记》1卷以及《梵网经古迹记》等。

  新罗的法相唯识学者还有道伦。他是窥基的弟子,所著《瑜伽伦记》(对《瑜伽师地论》的注释)今存。此外,曾师事玄类,留中国未归国的还有法海寺沙门神昉,著有《成唯识论要集》等。

  当时,玄奘声誉朝鲜半岛,研习法相者遍及各种学僧。有新罗顺憬者,标榜”法相大乘了义教”,抨击《华严经》关于“发心便成佛”之说。又据因明批评玄奘的“真唯识量”,而立“决定相违不定量”,于唐高宗乾封年(666—668)中,因使臣入唐附至长安。他主张:“真故极成色定离眼识(宗);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因):犹如眼根(喻)。”这个比量的作法,受到窥基的批评,但其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则得到好评。顺憬在本国的一些著述,也有流传到中国来的。

  3.新罗禅宗和禅门九山

  最早传到朝鲜的禅宗是开创期道信(580—651)的禅系。新罗法朗入唐从黄梅的道信受禅法,归国后传神行。神行入唐,从北宗普寂(651—739)弟子志空学禅法,归国传北宗禅,但影响不大。最流行的是南宗马祖道一系统的禅法。由于不同时期许多僧人分别到唐朝参学禅法,回国后各在一方以某一寺院为中心传禅说法,到新罗亡(935年)前形成8个支派,到王氏高丽(918—1392)初发展为9个支派,称“禅门九山”。其中除一派传北宗禅,一派传南宗石头门下曹洞禅之外,其他七派皆传马祖禅法。分述如下:

  (1)迦智山派。创始者道义,俗姓王,宣德五年(784)入唐,巡礼五台山,在广州宝坛寺受戒,到曹溪拜祖师堂,后到洪州开元寺从马祖的弟子西堂智藏(735—814)受禅法,又投百丈怀海(720—814)门下参学,在唐37年回国。因当时华严、法相宗盛行,禅宗不受欢迎,道义隐于雪岳山陈田寺,传禅于廉居,居传体澄。体澄居迦智山宝林寺举扬道义的禅法。

  (2)实相山派。创始人洪陟,入唐在马祖门下智藏处学禅,归国后住南岳传马祖禅法,主张“无修无证”,受到兴德王(826—835在位)和宣康太子的信奉,在智异山创实相寺。洪陟被尊为海东禅宗的初祖。弟子秀彻在密阳开创莹原寺,国王归依,影响较大。后来慧照(774—850)也入唐学禅,归国后创玉泉寺,设六祖慧能影堂。

  (3)曦阳山派。创始人智诜(824—882),俗姓金,原学华严宗,后师事传北宗禅的慧隐。按禅宗传法世系,此派是道信(东山法门)—法朝—神行—慧隐—智诜。智诜后应请到曦阳山建凤岩寺传禅,弟子有杨孚、性蠲等人。

  (4)桐里山派。惠哲,俗姓朴,曾到浮石寺学华严宗,宪德王六年(814)入唐师事西堂智藏,受传心印。智藏死后,又西行到西州(当今新疆吐鲁番)浮沙寺,留住3年读《大藏经》。文圣王元年(839)归国,在武州桐里山的大安寺传禅,受到国王尊信。这个禅系出了允多、道洗、庆甫等著名僧人。

  (5)风林山派。玄昱(787—868),俗姓金,新罗贵族,兴德王二年(828)入唐,投马祖的法嗣怀晖之门,此后随王子金义宗回国,住南岳实相寺,受到闵哀、神武、文圣、宪安诸王的礼敬,以师待之。弟子审希(855—923)继其禅法,在今庆尚南道的昌原郡建凤林寺传法。此后有璨幽等继后。

  (6)圣住山派。无染(800—888),武烈王八代孙,曾到浮台寺从释澄学华严宗,公元821年随王子金听入唐,到长安终南山至相寺学华严宗义,后到洛阳从马祖弟子如满受禅法,又参蒲州的麻谷宝彻,受其印可。在唐20余年回国,将熊州乌合寺重修,改名圣住寺,在此弘传禅法。受历朝王室礼遇,弟子达2000余人,著名的有询叉、圆藏、灵源、玄影等人。

  (7)阇崛山派。创始人梵日(810—887)出身望族,兴德王(826—835在位)时与王子金义琮结伴入唐,在马祖弟子盐官齐安的门下参禅得悟,并向石头门下药山惟俨问法。会昌灭佛(844年)隐于商山,后到曹溪参拜祖师塔。归国后受到国王礼遇,被任为国师,以江陵五台山崛山寺为传禅之地。弟子有开清、行寂,先后任国师。行寂曾入唐巡礼五台山,875年到成都净众寺拜无相(金和尚)的影堂,此后又从石霜庆诸受南宗青原一系的禅法。

  (8)师子山派。道允(798—868)俗姓朴,入唐师事马祖的弟子南泉普愿,归国后受到景文王的归依。弟子折中(826—900)曾学华严宗,后应请住于师子山的兴宁禅院,接化四方参学者。

  (9)须弥山派。创始人利严(870—936),俗姓金,唐昭宗时(896年)入唐从洞山的弟子云居道膺(?—902 )受传心印,归国不久新罗灭亡。高丽王朝建立后,受到太祖的归依,后住开京(今开城)西北的须弥山广照寺。弟子有处光、道忍等。

  此外,僧顺之在公元858年入唐,在仰山慧寂门下学法,归国传沩仰宗。沩仰宗以圆相表悟的方法对朝鲜禅宗有很大影响。

  密宗和净土宗也传入新罗。明朗最初从唐传入密宗(属杂密,严格讲不是密宗),后世称为神印宗。此后有惠通、明晓、不可思议、玄超等僧也从唐传入密宗。至于净土宗,主要是西方净土信仰的传播,许多僧人都提倡,慈藏《阿弥陀经义记》、义湘《阿弥陀经义记》、元晓《无量寿经宗要》、《阿弥陀经疏》等,对传播净土信仰有较大影响。

  传说新罗入唐僧慧超(—780),曾从金刚智学密教;金刚智在长安荐福寺译经时,他任过笔受,后为不空弟子,终于中国。但慧超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他继玄奘、义净之后成为东方最伟大的旅行僧。约8世纪初,他发自中国,历经中印、南印、西印、北印而远到波斯和土耳其斯坦,然后转游河间(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诸国,过帕米尔,于727年抵唐安西大都护府龟兹。所著《往五天竺国传》记载了当时印度、中亚和西亚的地理风情、政治文化及宗教信仰等状况,可与他的前人游历南亚和东南亚的记述相媲美。

  据前所述,新罗佛教属中国唐朝佛教的移植和向社会广泛普及的阶段。一些学僧入唐求法,带回大量汉文佛经和著述。华严宗和法相宗在新罗最为盛行,注重教义理论的研究和讲述,而在传法世系和组织上并不严格。禅宗中以南宗马祖禅法比较流行,由不同时期的僧人分别传入,分散各地,互不相属。佛教僧侣在传教过程中得到以国王为首的统治阶级的支持,佛教寺院遍于全国,义僧辈出,著作很多,随着僧侣的增多,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僧官制度,这都为以后朝鲜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前五篇文章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七章 第一节 佛教传入朝鲜及其早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七章 第二节 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七章 第二节 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七章 第二节 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八章 藏传佛教的再兴及其向国内外

 

后五篇文章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七章 第一节 佛教传入朝鲜及其早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七章 第一节 佛教传入朝鲜及其早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七章 第一节 佛教传入朝鲜及其早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六章 第六节 南海佛教概况 之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六章 第五节 南海佛教概况 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