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刘常净:百论释义 舍罪福品第一(3) |
 
刘常净:百论释义 舍罪福品第一(3)
甲二 舍福 乙一 开二善为三根人 是恶止善行法,随众生意故,佛三种分别,下中上人施戒智。――修妒路 前明舍罪已毕,从此以下第二明舍福。嘉祥云:通而为言皆是舍罪,以悉乖道故皆是罪,应当都舍。今但就乖中自有轻重不同,乖中之重者称之为罪,乖中之轻者名之为福,故前明舍罪,今说舍福。但利根的人知道罪福是相待而有,罪既应舍,则福亦不应留,但为钝根人说次第法门,故前言舍罪,今明舍福。 “是恶止善行法,随众生意故,佛三种分别”,是说这止行二善,随顺众生的根机意志不同,佛因之分别说上中下三种教法。论初标“恶止善行”是为的舍罪,今重举“恶止善行”是为了舍福。因为众生的根性不同,所以才分别说施戒智下中上三种教门。 行者有三种:下智人教布施,中智人教持戒,上智人教智慧。布施名利益他,舍财相应思及起身口业。持戒名若口语若心生若受戒,从今日不复作三种身邪行,四种口邪行。智慧名诸法相中心定不动。何以说下中上?利益差降故。布施者少利益,是名下智;持戒者中利益,是名中智;智慧者上利益,是名上智。复次,施报下、戒报中、智报上,是故说下中上智。 天亲注释分为三段:第一注释为三根人说三种教法。第二解说三教的体相,第三说明三种教法利益的差别相。前舍罪中先说戒次明施,今文先明施后说持戒者,前就修地次第说,修地次第要先止恶而后行善,故先说戒后说施,今文是就人的根性优劣,行持难易说的,故与前不同。钱财是身外之物,布施较易,故配下智;持戒要克己严行,不得越轨,这就较难,故是中品;智慧明达,通晓事理,为最殊胜,故属上品。《智度论》释《般若?三次第品》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论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就与此相同,故彼论云:“行名布施,学名持戒、道名智慧。”今论正为初机明渐进次第,故以此三法教彼三种根机。 “布施名利益他”,以下,第二明三教的体性,这说明以财布施是利益他人。“舍财相应思及起身口业”,这是说明布施的体性。布施以何为体?以财物利益他人,再加自己身口意三业的行动,这就是布施的体性,主要的是思。次明受戒,得戒因缘有三:若口说、若心念、若从师受,具足身口意三业。声闻戒必须从师受,菩萨戒除从师受戒外,若千里之内无师可寻,可恭对十方三宝或佛像前,心念口言:“我某甲求受菩萨戒,从今日起,尽未来际,誓息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如此三说,也可得戒。“三种邪身行”就是杀生、偷盗、邪YIN(出家断一切YIN),这是身业的犯罪。“口四种邪行”是妄言、两舌、恶口、无益语,这是口业的过失,邪行就要戒止。若是上根人持戒应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今文既是对中下根人说,所以只遮身口七支。又大乘菩萨修十善业道,七支加意业的不贪、不嗔、不痴,故具遮十不善道;声闻法中只戒身口七支。“智慧名诸法相中心定不动”者,若人未有智慧,于诸事理不明,多生疑惑,犹预不定,故名为“动”,若得智慧于诸法通识明了,是是非决定,故称“心定不动”。此处智慧通世出世间及大小乘,今要舍的部分应是世间智慧。 “何以故说下中上?”以下,第三释三法界报利益不同。修习布施、持戒、智慧三法功德优劣不一样故言“差降”。此有二种:一是明“利益”不同,如言:“布施者少利益是名下智,持戒者中利益是名中智,智慧者上利益是名上智。”“利益”多就现世说,现世修学这三法,现世就得利益,如名闻恭敬等。二者是“报”不同,如言“施报下”。布施果报,来生来世得衣食丰足受人间福乐。“戒报中”持戒灭恶不堕三涂得生人世或六欲天中,享受人天福乐。“智报上”,智慧多闻,得修习禅定,伏粗重烦恼,享受长寿禅定之乐,是名为上。这样果报便有下中上三种不同。 乙二 辨善法有垢有净 外曰:布施皆是下智否? 这要说明布施、持戒、智慧三法皆有垢有净,故有此问。“垢”是染污,有烦恼有生死说名为垢,是世间法的施戒智。“净”是清净,无烦恼无生死,是出世法的施戒智。《般若?无生品》说有世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出世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与今论相同。这里为什么要辨别施戒智三法有垢有净呢?凡有二义:一者以这三法配下中上三根人只有大概布言,说的还不够周详,还须更进一步说明,若详细说这三法又各有垢和净的不同,这才比较说清楚。二者此下欲明舍福,故须分别三法有净有不净,净福不舍,不净的福要舍,为此故须分别三法的垢和净。又提婆偈本但明世间无常之福要舍,天亲更分施戒智三法有垢有净,世间垢福须舍,出世净福三轮体空,无舍不舍。 “布施者皆是下智否?”外人设此问难,凡有二意:若言布施皆是正智,诸佛菩萨若行布施应是下智人,二者若佛菩萨布施不是下智人,即违前言,自相矛盾。 内曰:不然,何以故?施有二种:一者不净二者净,行不净施是名下智人。 这说明布施有于两种,用以答其二难。行不净施是下智人,故不违前言,佛菩萨行的是清净布施名为上智,故不相矛盾。你不领会我所说的意义,故妄加非难。 外曰:何等是不净施――修妒路 前文虽说布施有净和不净,布未说明其事,所以又问,先问“何等是不净施”。 内曰:为报施是不净,如市易故――修妒路 报有二种:现报后报。现报者名称敬爱等;后报者后世富贵等;是名不净施。所以者何?还欲得故。譬如贾客,远到他方,虽持杂物多所饶益,然非怜憨众生,以自求利故,是业不净;布施求报,亦复如是。 前外人问:“何等名不净施?”今答:为求报酬的布施是为不净施。舍出来还想得回来,想赚回更多利益,这叫“为报施”。真正修行菩萨道的人,施舍出去的财物是不希望人家感恩还报的。“如市易”比如市场上的贸易,做买卖总想赚钱,像这样的布施不是为的同情他人,在某种情况下,为了自利而舍,这就是不净施。 注中,“报有二种:现报、后报”,是释偈本“为报施”的“报”字,“现报”是现世的果报。常行布施的人有好名称,受人尊敬爱戴等,这是现世的果报利益。“后报”是来生来世的果报,好布施的人,来世生在富贵人家享受福乐,总之,就是善有善报。然而这种福报虽好,皆是无常有漏,不免轮回生死,因此说为不净。“所以者何?还欲得故。”这是解释为什么说这是不净施?有问有答,“还欲得故”是回答,犹如商贩生意人做买卖,虽从远处贩来许多物品,买于缺乏者这也是好事,但目的不是为的悲悯他人,只是为自己赚钱,所以说“是业不净。” 外曰:何等名净施? 外人知识短浅,只知布施是福是善,不知更有净不净施,今既闻有不净施,故问“何等名净施”。 内曰:若爱敬利益他故,不求今世后世报,如众菩萨及诸上人,行清净施,是名净施。 回答净施。外人既问“何等名净施”,故此举出净施。“爱敬利益他故”,此明专为利益他人而行布施。“不求今世后世报”,此明不为自己求果报而布施,不求自利,专为利他,这就是净施。“如诸众菩萨及诸上人行清净施”,是个例子。“菩萨”与上人“有什么不同?文殊等大菩萨称为“菩萨”,初发菩提心者名为“上人”。《般若?问住品》云:“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我亦随喜,所以者何?上人应更求上法”,故初发大心名为上人。 外曰:持戒皆是中智否? 次问持戒皆是中智否?也有二意:一者持戒皆是中智者,诸大菩萨持戒应是中智人;二者若言诸大菩萨持戒不是中智人,即违前言,自相矛盾。 内曰:不然,何以故?持戒有二种:一者不净二者净,不净持戒者名中智人。 次明持戒有净不净,不净持戒是中智人,故不违前言,清净持戒是解脱根本是上智,故不相矛盾。 外曰:何等不净持戒? 偏问不净持戒。 内曰:持戒求乐报,为YIN欲故,如复相――修妒路。 答不净持戒,目的为求色欲果报,所以不净。“复相”者,是难陀的故事。难陀得道前,曾心怀染欲心,外现持戒相,故名“复相”持戒。 乐报有二种:一者生天,二者人中富贵。若持戒求天上与天女娱乐,若人中受五欲乐。所以者何?为YIN欲故。如“覆相”者,内欲他色,外诈亲善,是名不净持戒。如阿难语难陀:如羝羊相触,将前而更却,汝为欲持戒,其事亦如是。身虽能持戒,心为欲所牵,斯业不清净,何用是戒为? 注文有二:先释“持戒求乐报”,次释“复相”故事。前布施中以今生后世为二报,今持戒中以人间天上为二报,皆可通用。若持戒不犯,或犯了如法忏悔还得清净,来世生六欲天,或生人间富贵。若为来世生天与天女同享天乐,或求来生人间富贵,这就是不净持戒。为什么说是不净?因是专为自己享欲乐故。 “复相”是引难陀的故事。难陀是佛的亲弟弟,像貌庄严与佛相近,只矮佛二指。其妻美丽,两相恩爱,曾未相离。佛欲度难陀出家,便与阿难乞食到其家门。难陀见佛到来,就出迎接。佛将钵递去,难陀接钵,回转盛满钵饭,将要出门把钵送还给佛,其妇言道:“你速去快回,我在等你!”难陀出来,将钵与佛,佛不接钵转身就走,与阿难钵,阿难不接也转身就走,难陀追赶送钵直至祇洹精舍。这时佛命剃头师与难陀落发,难陀卷缩不肯受剃言道:“何不下一切人的发,偏要剃我的头?”佛遂逼他出家。由于不是自愿出家,故身虽出家而心中每天都在想念他那美丽的妻子。佛知其心念,一天佛带难陀到天上一游,先到四天王天,见诸天子天女嬉乐游戏,佛问难陀:此处天女比你家里妻子美貌如何?难陀答道:天女美甚,家妇不如。佛又带他到忉利天,见诸天子天女一同娱乐,佛问难陀:此处天女比四天王天天女如何?难陀答言:此处天女美极,四天王天天女不如。佛又问:比你家妻子如何?难陀答言:家妇丑甚,怎能与此处天女相比。佛言:若欲生此天中与天女一同娱乐者,要须出家持戒,来世定能生此天中。难陀闻言难喜,回到祇园精舍,精勤持戒,意欲来世生忉利天,与天女娱乐。佛告诉阿难说明此事并令阿难去教导他,阿难便说此二偈呵劝难陀。正如偈中所说:“身虽能持戒,心为欲所牵,斯业不清净,何用是戒为?”修行人出家受戒本为求道了脱生死,若专为欲乐出家,这种持戒又有何用?“内欲他色,诈现亲善”就是“复相”持戒。虽经阿难呵劝,难陀仍未回心。后来佛陀又领难陀游观地狱,见诸罪人受无量苦,不一而足。到一处见有许多油锅沸腾,正在炸诸罪人,将人炸死炸焦了,出锅风吹又活,活了再炸,如是反复,治诸罪受无量苦。难陀洲观见一油锅未曾炸人,便问烧火鬼言:你们这里为何没有罪人?那鬼答道:罪人还未到来。难陀又问:这罪人现在哪里?鬼回答说:此人名叫难陀,现在人间出家学戒,由持戒故得生天上,天福享尽便到这里受罪。难陀闻言,毛骨悚然,惊恐万状,赶快请求离开地狱,回到人间,求佛度脱。佛陀教他发出离心,修出世道,断除烦恼,了脱生死。难陀从此以后,精进修行,再不求人天福乐,后来成阿罗汉,有大名称。 外曰:何等名净持戒? 问什么是净持戒。 内曰:行者作是念:一切善法戒为根本,持戒之人则心不悔,不悔则欢喜,欢喜则心乐,心乐得一心,一心则生实智,实智生则得厌,得厌则离欲,离欲得解脱,解脱则涅槃;是名净持戒。 回答净持戒。为求三乘道果,解脱世是众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断除贪嗔痴等一切烦恼,名净持戒。“一切善法戒为根本”者,戒如大地能生一切善法,出世道果皆以戒为本,故言“一切善法戒为根本”。《智度论》卷十三说:“譬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为一切善法住处”。《地持论》说:“如来三十二相由持戒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贱人身,况三十二相”,“持戒之人则心不悔”者,破戒的人违背圣道,违反正行,则心生懊悔,持戒的人守戒不犯则心无懊悔。有悔恼故心怀忧愁,无忧悔便生欢喜,欢喜故心乐,心乐则易于安定一心;安定一心则生如实智慧,如实智生便厌离世间,厌离世间则便离欲。贪欲的人则被欲境缠缚,若无贪等烦恼便得解脱。未得解脱则恒受生死,若得解脱便出离三界,出离三界自在安乐,最后即得涅槃。 此文具足戒定慧三学修行的次第。第一从“一切善法戒为根本”至“心不悔”说明戒法是戒学;第二从“欢喜”至“得一心”,“一心”就是定,说明因戒得定是定学;第三“一心则生实智”是说明由定发慧是慧学;这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修此三学之因,能得出世两果,即解脱为菩提智果,涅槃是寂灭断果。这种持戒能令三学行满,二果德圆,了生脱死,得大安乐,所以名为清净持戒。文中“厌”字是伏惑道,“离欲”为断惑道,“解脱”是有余涅槃,“涅槃”指最后无余涅槃。经过发心学习戒定慧、伏惑、离欲、得解脱、证涅槃,这是正常的修学伏惑得道前进次第。 外曰:若上智者,郁陀罗伽、阿罗逻等为上――修妒路 若行智上人是名上智,今郁陀罗伽、阿罗逻外道等应为上智人。 第三明智有净不净。外人在前听说智属上品,认为合理,故不加责难,遂以上智配彼外道二师。郁陀罗伽和阿罗逻二人是佛在世时著名的两位外道大师,阿逻修无想定,郁陀罗伽又译作郁头兰弗,修非非想定并修有成就。释尊初出家时,寻师访道曾从此二人学过,后来知道他们所习不是究竟法,不能出三界,便舍之而去,自到雪山苦行坐禅。今外人引此二师为上智者,一是要抬高外道,二者想以此来讥讽和加压论主。注文“外道”二字,这是天亲的口气,不是外人自称。 内曰:不然,何以故?智亦有二种:一者不净二者净。 这是将智也分为净和不净两种。世间智不净,出世智清净。 外曰:何等名不净智? 问什么样的智是不净智。外人识浅,不能分辨有净不净智故问。 内曰:为世界系缚故不净,如怨来亲――修妒路。 世界智能增长生死。所以者何?此智还系缚故。譬如怨家,初诈亲附,久则生害,世界智亦如是。 偈本先正答,此举譬喻说明。“为世界系缚故不净”者,“世界”就是世间,世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为是生死所系缚故名“为世界所缚”。这是说色界无色界禅定智慧虽好,但还是为是世间生死所绑缚。注文“此智还系缚故”,换句话说,就是:“还为此是智系缚故”,出不了三界,故是不净。阿罗逻修无想定,后生到色蜀无想天,还为色界智系缚。外人以为无想天定就是涅槃,其实不然,无想天定寿命五百劫,命将终时定力散了,起于邪见言无涅槃,命终之后便堕地狱。修无想定,生无想天虽好,后堕地狱,这就是“譬如怨家,初诈亲附,久则生害”。郁头兰弗修非非想定,后生非非想处天,此天为三界顶、寿命八万劫。郁头兰弗非非想天寿尽命终后,转生作为一个飞狸。外道所修的道法都不能出三界了生死,故言:“为世界系缚故不净。” 外曰:但是智能增长生死,施戒亦尔耶? 外人问意:只是智能为世间所系,能增长生死,布施和持戒也是这样吗?外人所以有此一问,因为上文说明布施和戒的过失时说为不净,只是说为求乐报故名为不净,今说不净智时是说“为世界系缚故”“能增长生死”,所以今问:“但是智能增长生死,布施和持戒也是这样吗?” 内曰:取福舍恶是行法――修妒路 论主回答说:世界上的人舍一切恶,求一切福,皆是生死行法。什么叫“行法”?世间生灭有为法皆是“行法”。“行”是变化不居的意思,一切无常变化的事物皆叫“行”,故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无常就叫“行”,也叫生死法。世间人以有相心布施持戒,修习智慧,弃恶行善,皆是不净,都不能出三界了生死,皆是行生死法。 福名福报。外曰:若福名福报者,何以修妒路中但言福?内曰:福名因,福报名果。或说因为果,或说果为因,此中说因为果。譬如食千两金,金不可食,因金得食故名食金。又如见画言是好手,因手得画故金好手。取名著,著福报。恶已先说。行名将人常行生死中。 注释偈本四字即为四段:初释“福”,次释“取”,第三释“恶”,最后释“行”字。释“福”字先明“福名福报”,次用问答方式解说。只一“福”字,有时指福因,有时指福报,故今文指明,“福名福报”。外人问道:“若福名福报者”何以论主偈本但说是福?回答道:福就是善,福善皆名为因,福报才是果,但在言谈中有时说因为果,有时说果为因,说罪说福皆通因果,此中是说因为果,是指福报,故言“福名福报”。举例说,如言:“食千两金”。金子是不能吃的,但有了金子就可以买吃食,这就是因中说果,故言“食千两金”。又如见一幅好画,有人便赞叹说“好手”。画不是手,但因妙手才能画出好画,这是果中说因,故言“好手”。 “取名著、著福报”。这是第二解释“取”字,“取著”就是贪取执著,就是贪著世间福报执取享受不舍,这样,就不能出三界。“恶先已说”,这是第三释“恶”字。什么是“恶”?前面已经说过,通指身口七支,就是杀、盗、YIN、妄言、两舌、恶口、绮语;别说就是指外人的吉法,故前文云:“是吉是不吉,此是邪见气。”邪见就是恶,故言:“恶先已说”。这是指前释。“行名将人常行生死中”,这是释“行”字。一切生灭有为法都是“行”,在众生分上就叫生死。众生在六道中生死化转就叫“行”,这是说舍罪取福都是生死法,只有了生脱死证入涅槃才是寂灭安乐法。这主要说明,纵然生在人天享受福乐也不免生死轮回的苦恼。此处没有解释“舍”字,到下文“俱舍”中再释。 乙三 正明舍福 外曰:何等是不行法? 就舍福中有二意:第一问答总明舍福,第二外人连设六难辨明舍福的理由和意义。今外人问意,若舍罪取福是生死行法者,什么不是生死行法?或者说怎样才是不行生死法?因是钝根初学,要须逐渐引导。 内曰:俱舍――修妒路 这是总明舍罪福,故言“俱舍”。前文已明舍罪,此后重在舍福。大意,不但罪恶要舍,就是人天福乐也不应贪著,也要舍离,这才是不行生死法;出离三界,证得涅槃才不是生死法。真实修道者,应树立这种正确观点和行动实践。 俱名福报罪报,舍名心不著,心不著福,不复往来五道,是名不行法。 这是注文解释“俱舍”二字。“俱名福报罪报,”是解释“俱”字,福报罪报都弃而不取就叫“俱舍”。“舍名心不著”者,是解释“舍”字,“著”是贪著,贪心不舍名为贪著。心里不贪著福乐享受就叫“心不著”,就是“舍”的意思。学佛的人修出世法,若是贪图世间享受,又怎能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呢?也就不能离开娑婆,往生极乐。只有真正发菩提心,如法修行,才自利利他,所以文云:“心不著福,不复往来五道,是名不行法”。《金刚般若经》说:“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真修行人不贪世间福乐,不造三界行业,就不再往来五道轮转生死,这就叫不行生死法。“五道”有时说为六道。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众生种类虽多总不出此六道。三界众生皆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备受痛苦。阿修罗是一种大力鬼神,有时把他和鬼神合在一起,所以六道就说为五道了。经论中有时说五道有时说六道,原因就在于此,意思是一样的。 外曰:福不应舍,以果妙故、亦不说因缘故――修妒路 第二外人连构六难,说明福不就该舍,这是世间人之常情。所谓六难。第一是“以果报妙故”不应舍,第二“不说明理由故”不应舍,第三“佛劝人修福故”不应舍,第四“罪福相违舍罪故”不应舍福,第五“常福故”不应舍,第六“若福必舍本”不应修。此六难四难在修妒路,第三第四二难出于注中。今此修妒路有二难,第一是说,福不应舍,为什么?“以果报妙故”。“妙”是好的很,指五欲享受,意谓:罪报粗苦可说应舍,福报妙乐为何要舍?“亦不说因缘故”,这是第二不说明理由难,这里的“因缘”当理由讲。罪报能令人苦恼,才有厌舍的理由,福报令人快乐,有什么理由要舍呢! 诸福果报妙,一切众生常求妙果,云何可舍!又如佛言:“诸比丘于福莫畏。汝今又不说因缘,是故不应舍福。” 提婆偈本原是二难,天亲此处注文又有一难,即是“又如佛言:‘诸比丘于福莫畏。’”佛既说于福莫畏,就是鼓励人修福,佛既教人修福,为什么要舍福呢?所以不应舍福。 内曰:福灭时苦――修妒路 答前偈本二难。福报享受完毕生大苦恼,故言“福灭时苦”。因为福报是有限的,享受完了就要发生苦恼,这就是舍福的理由。又福乐是无常的,罪福是互相转化的,福报享尽就要生苦,乐是苦因,怎能说妙,非妙所以要舍。 福名福报,灭名失坏,福报灭时离所乐事,生大忧苦。如佛说:乐受生时乐,住时乐、灭时苦,是故应舍福。又如佛言:于福莫畏者,助道应行故。如佛说:福尚应舍何况罪。 注文先释偈本“福灭时苦”以答前二难,文显易知,次以“助道应行故”答第三难。外人既引佛言“于福莫畏”作难,今须解说,福报有益于修行有助道的作用,故佛言“于福莫畏”,教人修福,福虽须修但不应贪著故前文说“舍名不著”。修行人要有一定的生活条件方可修道,假如一无所有,连必须的衣食住处都没有,那又怎能安心修行呢?因为福有助道的作用,所以要修福,只能作助道的因缘,不能贪多求好。如佛说:“福尚应舍何况罪”,前文外人引佛语为难,既已解释清楚,今还引佛语说明罪福“俱舍”。 外曰:罪福相违故,汝言福灭时苦者,罪生住时应乐! 此是第四相违难,相违就是相反。外人抓住“福灭时苦”这句话,用相反的词句说:若“福灭时苦”,那么,罪生时住时应快乐了!这明明是和“福灭时苦”作对立!外人意:如果你说的对,我这话也不算错,如果我这话是错的,你那话也站不住脚,因为这是对立相反的矛盾律。此中相反对立有三双:罪和福相对也相反,二生和灭相对也相反,三苦和乐相对也相反。今外人以罪福相反,用生灭苦乐为犄角,而生灭苦乐也各相反,站在外人的立场反对佛教就可这样说:你若言“福灭时苦”者,和你的话相反,那么,“罪生时住时应乐了?”你如果说:罪生住时苦,那么福灭时应乐了。那你为什么说,“福灭时苦”呢?这样,“福灭时苦”和“罪生时乐”,这两句话的词意既相对又相反,罪和福相对也相反,生和灭相对也相反,苦和乐相对也相反;罪生时苦、福灭时乐,这两句也是如此。这相违一难,乍听起来似乎合顺于相反的矛盾律,一时难以回答,其实不然。本来修妒路中无有此难,这是天亲替外人设的一难。天亲为什么设此一难?难道要帮助外人反对佛教吗?不是!正因为三对犄角有此一难,天亲恐有外道用此一招,考虑后世佛弟子迟误一时,故特提出与以解答以示学人,善护正法。 内曰:罪住时苦――修妒路 罪名罪报,罪报生时苦何况住时。如佛说苦受生时苦、住时苦、灭时苦。汝言罪福相违反故,罪生时应乐者,今当答汝,何不言罪福相违故,罪灭时乐,生住时苦。 偈本正答相违难。佛说:福灭时苦,罪生住时苦,就是罪福生灭苦乐相对也是相反,罪住时苦,福住时乐就是罪福苦乐相对也是相反,福生时乐、罪生时苦,就是罪福苦乐相对也是相反,福报自有生灭苦乐相对,罪报也是这样,你为什么以福家的灭苦对罪家的生乐?你这种三角畸形是不正确的相对相反。注云:“汝何不言罪福相违故,罪灭时乐生住时苦”,这里还应有:“福灭时苦生住时乐,”这是正确的相对相违。此二修妒路说:福灭时苦,罪住时苦,罪福皆能生苦,所以要罪福“俱舍”这就是舍福的理由。 外曰:常福无舍因缘,故不应舍――修妒路 第五明常福不应舍。外人这一难的意思是说:你所说的福有二义:一者是福无常有灭尽的时候,二者福灭后会产生苦恼,有故应舍;我所修的福是常福,常福永无灭尽也不会产生苦恼,这就没有舍的必要,所以此福不应舍。上来四难是通教内外两种人的作难,今此一义专指外人作难,故此义专破外人的常福,佛弟子皆知世间无常。 汝说舍福因缘灭时苦。今常福报中无灭苦,故不应舍。如经说能作马祀是人度衰老死,福报常住处常,是福不应舍。 注云:“作马祀”者,以杀马祭天故名“马祀”。“祀”是祭祀。有外道说:众生起初禀于妙气,得妙四大则生常天,若禀粗气,得粗四大则生人中,人们为得求生常天,故修马祀。修马祀法,取一白马,放之百日,或云三年,随其足迹,而以黄金,用以布施,然后将马杀掉,当杀马时说言:是天杀你。因杀马祭天,马死也得生天。真谛三藏说:《四韦陀》中有马祀法。《智度论》也说:六十四能中祀天即是一能。作马祀法,先立一柱,高十七肘(胳臂肘,古代印度以肘为计算长短单位),以种种物而严饰之。取一白马系著此柱,诸婆罗门在柱边燃火诵咒,散香花著火中,将草捆绑马腹在火边烤炙,不要把毛烤焦,马遂烤死,是谓咒力成就,说马死无罪。马既死即剥出一完整的骨肉,尽头尾无缺,与活马无异。再将金银宝物装满马皮裹好用针线缝上,犹如真马。诸婆罗门再然火诵咒令马起走,少时倒地,根据马走的范围,划作一方兰界城,用诸宝物布置城内悉令遍满,又取马腹内财宝皆置城中,而后将此财物作功德布施,这是作马祀法的一种过程。婆罗门说:若一次两次这样作,生天还可有退,若满三次这样作则永不退还,故名为常福,能度脱衰老死。“果报常生处常”者“果报常”是正报常,“生处常”是依报常。这是说“常福”,正报依报都是恒常的,这样的常福不应舍。 内曰:福应舍,二相故――修妒路 是福有二相,能与乐能与苦;如杂毒饭,食时美欲消时苦,福亦如是。 破马祀常福,偈本与注文合共有七破:一二相破、二苦乐破、三说理破、四变易破、五无常破、六举况破、七征经破。第一二相破者,即是否定外人的常福。外人虽说马祀是常福,其实三界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那里有什么常福!无常的福都有二相,还用前意破之。外道所说的最高常天不过是非想非非天,最久不过八万劫。如郁前兰弗修非想定成就,得生非非想天,最后报尽转飞狸身,不得恒常。又马祀法放马三年为福乐,后杀马则罪苦,修因时就有苦乐二相,果报当然不能例外,也有苦乐“二相”。 复次,有福报是乐因,多受则苦因。譬如近火止寒则乐,转近烧身则苦。是故福二相,二相故无常,是以应舍。 第二苦乐破,明乐中就有苦。比如寒冷的冬天,有火取暖是乐是福,若转近靠火烧身则苦;又如久行则苦,以少坐休息为乐,若使久坐不起便生苦恼;亦如美食初食为乐,若食之过量胀肚又苦,又是一切。这说明不要等待福尽生苦,就在享乐中乐能变苦,常言道:“乐极生悲”。 又汝言马祀福报常者,但有言说,无因缘故――修妒路 马祀福报实无常,何以故?马祀因缘有量故。世间因若有量,果亦有量,如泥团小瓶亦小,是故马祀业有量故无常。 第三说理破,你说马祀的福报是常者,有什么理由证明,为什么不说出来?没有道理只是空言“马祀福报常”,所以是“但有言说,无因缘故”。我说你马祀的福报是无常有充分的理由,马祀的业因缘有限量,故知果报也有限量,有限量就是无常,那里有常?比如做瓶子的泥块有大小一定的限量,做成的瓶子就有一定的大小限量,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成实论》说:“三界因皆有量,故知无常。” 复次,闻汝天有嗔恚,共斗相恼,故不应常。 第四变易破,若法有变易就是无常。天若是常应无嗔喜,今有嗔喜变化当知是无常。《涅槃经》卷十七述外人语云:“自在天喜众生安乐,自在天嗔众生苦恼。”《成实论》说:“闻汝梵天有恶欲,恶欲必有嗔等烦恼,故知无常。” 又汝马祀等业从因缘生,故皆无常。 第五无自性破。你马祀业因是从时间、杀马、布施等众因缘和合而有,从众因缘生就没有自体性,这众多因缘若离散灭尽其结果便归于无,故知是无常。 复次,有漏净福无常故尚应舍,何况杂罪福――修妒路 如马祀业中有杀等罪故。 第六举况破。世间不杀生而行布施是纯净福,也只是人天的无常福报,尚应舍置不著,何况杀马有罪是掺杂有罪的不净福岂得不舍! 复次,如《僧佉经》言:祀法不净无常,胜负相故,是以应舍。 第七征经破。《僧佉经》是数论派的经典,数论师也破马祀法,数论师也说马祀法是不净是无常,既是不净无常,故此福应舍。以上破马祀常福到此为止。 外曰:若舍福、不应作――修妒路 若福必舍本不应作,何有智人空为苦事。譬如陶家作器还破! 论主明舍福,外人设置六难,今是第六。外人难意:既已作了福就不应弃舍,若一定要舍,当初何必修福!譬如作陶器的人家,作成了又破坏,这不是徒劳无益吗?有理智的人那会这样干呢? 内曰:生道次第法,如垢衣浣染――修妒路 如垢衣先浣后净乃染,浣净不虚也。所以者何?染法次第故,以垢衣不受染故。如是先除罪垢,次以福德薰心,然后受涅槃道染。 论主回答说:这不是徒劳无益,这是修道必须的次第和过程。要想舍罪必须修福,依福才能舍罪;要修出世三乘圣道必先舍罪,修得人天福德果报身才可修道,在修道的过程中即以出离心和菩提心为主,既修一切福德和道法,又不贪著世间名位福乐享受,如此才能成就三乘道果,所以这是舍罪修福,舍福修道的必然过程。比如脏垢的衣服,要想染一种颜色,必须先把脏垢的东西洗净然后再染,才能染上色。这里洗垢衣,喻如修福舍罪,洁净比喻得福,染色譬证涅槃。这是《舍罪福品》的纲要也是一般学佛人的规范次第。关于修福有三种人不同,第一只修不舍,指不知修道不求出世的人,只应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他,未堪劝其舍福。第二种人也修应舍,谓发心求道的人,为舍罪恶故修福善,为求圣果所以舍福。第三种人诸大菩萨,住实相观,既不取福也不舍福,无依无得即是正道。 甲三 明能舍的无相空慧 外曰:舍福依何等?--修妒路 依福舍恶,依何舍福? 此品文分三章:第一舍罪、第二舍福,此二章已完,此是第三明能依之舍福的无相空慧,无相空慧就是般若。外人见识浅近,意谓:罪外有福故可依之舍罪,福外更无有妙上的法可依,故问依何舍福,虽问依何舍福,实际的意思是谓:既无法可依,故不应舍福。 内曰:无相最上――修妒路 前文外人问:“依福舍罪,依何舍福?”今答:依“无相”慧舍福。此“无相”就是三空中的无相。三空是:空、无相、无作,无作又叫无愿。此三空观慧通大小乘,但意义不同,小乘以此三空总摄四谛十六观行,大乘三空皆是诸法实相的异名,又是无依无得的别称。修此三门能得三乘圣果,故可依之舍三界有漏之福。 空、无相、无作称为三空门,又叫三三昧,又名三解脱门。此三法约理境说名三空门,就观行讲叫三三昧,观行成就便得解脱名三解脱门。言三空门是约理境说者,万有诸法皆从众缘和合而生,缘生诸法皆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性空。空法无量总摄为三,法体无生故名为空,假相虚幻故称无相,心寂无作故名无愿。《维摩经》说:“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故三法皆称空门。凡夫著者,不知诸法本空,故说空以破有而明于空,而不善学空的人又执著空相,落于偏空,为破此空相,说空相也空,也无空相,故名无相。又空门破有,无相破空,非空非有即是中道实相,所以此论特标无相用以舍福。说空无相法令离外境,次说无作令息内心,既知诸法非空非有,了无定法可得,便不生心起愿造作,无作无为,便是涅槃,故名无作。虽有三义,同皆明空,故号三空。言就观行称三三昧者,梵语“三昧”,译为正定,心念定于一境故名正定,就是禅观。如法修此三种禅定正观,令心离乱调直就叫三三昧。此三种三昧修习成就,能断一切烦恼,离一切系缚,即得解脱。又无余涅槃名为解脱,修此三法能证入涅槃,为入涅槃之妙门,故称三解脱门。 《智度论》说:为好实者说空,空最实故;为好寂静者说无相,以涅槃最寂静故;为好远离者说无作,以远离无所愿求故。《智度论》又说:为见多者说空,为爱多者说无作,为爱见等者说无相。“等”谓平等俱舍。据此,无相是中门,义备左右二门,故知虽只一“无相”而义备三门,所以天亲、嘉祥皆以三空门解释“无相”。“最上”者,注文以三品对比释“最上”。造罪恶堕三涂受苦为下品,修福善人天受乐是中品,习空无相慧证无为法了脱生死最为无上,故言“最上”。又“最上”者,布施持戒皆有净不净两种,智慧也是如此,世间俗智,外道邪智皆是有漏不净,不名为上,只有无漏清净空无相智,于施戒智净不净中最为无上,故言“最上”。 取福人天中生,取罪三恶道生,是故无相智慧最第一。无相名一切相不忆念,离一切受,过去未来现在法心无所著,一切法自性无故则无所依,是名无相。以是方便故能舍福,何以故?除三种解脱门第一利不可得。如何语诸比丘,若有人言:我不用空无相无作,欲得若知若见无增上慢者,是人空言无实。 注文分为四段:开头三句于“无相智慧最第一”是解释偈本“最上”二字。第二从“无相名一切相不忆念”至“是名无相”。是解释偈本“无相”二字。以是方便故能舍福,这是第三说明依无相智慧舍福。“何以故”以下,是阐述三空门的重大意义。此三空门是解脱门,“若知若见”是无漏智慧,诸修行者要须修习此空无相慧方能断惑证真,否则便永处轮回,故言“若有人言我不用空、无相、无作,欲得若知若见无增上慢者,是人空言无实。”文中“第一利”是指涅槃,涅槃是佛法中最高境界,故言是“第一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