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62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href="/wumin/2013/04/152748231094.html">
<

 


寂感【原文】 

慈湖。儒者也。不观仲尼之言。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则进于精神矣。复进于良知矣。然则是佛说之真知乎。曰。亦未也。真无存亡。真无出入也。莫知其乡则庶几矣。而犹未举其全也。仲尼又云。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夫泯思为而入寂。是莫知其乡也。无最后句。则成断灭。断灭。则无知矣。通天下之故。无上三句则成乱想。乱想则妄知矣。寂而通。是之谓真知也。然斯言也。论易也。非论心也。人以属之蓍卦而已。盖时未至。机未熟。仲尼微露而寄之乎易。使人自得之也。甚矣。仲尼之善言心也。信矣。仲尼之为儒童菩萨也。然则读儒书足了生死。何以佛为。曰。佛谈如是妙理。遍于三藏。其在儒书。千百言中而偶一及也。仲尼非不知也。仲尼主世间法。释迦主出世间法也。心虽无二。而门庭施设不同。学者不得不各从其门也。

寂感【译文】 

有人问:“宋朝哲学家杨慈湖先生是研究儒家学术的人,难道他会没有看到《孟子》一书中引孔子言:‘把握住就存在,放弃就失去;进出没有一定的时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这段话。也许他就是从这几句话进而推演为精神,又进而推演为良知的。这大概便是佛所说的真知吧?”我答道:这也未必。因为真知既无存亡,也没有出入。只有“莫知其乡”这一句与“真知”的意思略微有些接近,但仍不能说与真知完全相同。

其实,孔子还说过另外一段话:“任运自然,不关心虑之无思;任运自然,不须营造之无为。寂静无声,一点动静都没有,渐渐的就可以体会、感悟到天下间的许多道理出来”能把“思”、“为”消灭干净而入于“寂”的状态,这是“莫知其乡”的意思。但如果没有“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一句,则又成了佛教所说的断灭。断灭,就等于是无知。“通天下之故”,如果没有前面“无思,无为,寂然不动”这三句,又成了胡思乱想。乱想,便是虚假、不正确的知识、简介了。能够由‘寂’而入‘通’,这才可以称为真知。然而这样的言语,孔子也只是在论述《易经》时流露出来,并不是在论述心法妙用。人们总以为这些话只是和易经中的占卜算卦有关而已。因为当时接受佛陀教化的时节尚未到,众生得度的机缘还没有成熟,所以孔子只是稍微露出一点消息寄托在《易经》中,使有心人自己去领悟这其中的深意。

太了不起了!孔子真的是非常善于解说心法的呀!因此我更加相信。孔子确实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儒童菩萨啊!那么既然读儒书也就足以了生死,为何还要学佛呢?我告诉大家:佛谈论好像真知这样的妙理遍于三藏十二部经中,而在儒书当中,千百句语言当中只是偶然才会提及一二句。孔夫子并非不知道妙理啊,只是因为孔夫子是以世间法教化为主,释迦牟尼佛却是以出世间法教化为主。心虽没有区别,但是门面招牌悬挂的却各有不同,求学的人不得不随因缘而各走各的门路啊!

一心顶礼云栖寺袾宏佛慧莲池大师

 

 

 
 
 
前五篇文章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七·二、料简心心所为一为异(注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七·三、别辨共依、俱转、起灭门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七·三、别辨共依、俱转、起灭门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七·四、别解五无心位——生无想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七·四、别解五无心位——生无想

 

后五篇文章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61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60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9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8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7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