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心念的改变,正是启动你生命根本的改变!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心念的改变,正是启动你生命根本的改变!

                                                      净界法师

  关于一念的相应,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叫波斯匿王,就是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他很护持三宝。邻近国家的国王,送给他五百只的白雁来讨好他,因为波斯匿王军事强大。波斯匿王就把这五百只白雁安置在佛陀精舍隔壁的树林里,找了一片的林子,就把五百只白雁养在那个地方,白雁晚上在树林睡觉,白天就飞出来,在空中飞翔。佛陀到了早上,带着弟子们去托钵,回来吃完饭之后,佛陀按照常规要开示。佛陀开示的时候,那些白雁就飞到树林下,静静的聆听佛陀的开示;等到佛陀开示结束后,它们欢喜的又飞到虚空中飞翔,到了晚上又树林睡觉…如是的过了几个月;之后这些白雁,有一天要飞出来的时候,不小心,误触到猎人的网子,这五百只就被网住,全部死了。死掉之后,因为它们在临终之前,一念的智慧生起——闻法欢喜,皈依三宝,它们的神识就生到忉利天去了。当然他刚投生天人的时候,他会忆念我为什么往生到天界?感念佛陀的说法,五百个天人就以天人的身份,下到人间,绕佛三匝,用天女散花来供养佛陀;佛陀为说四谛法门,这五百个天人即当下证得初果。

  那我们看,这五百只白雁,它的心,本来是一个畜生的心,暗钝愚痴,它用暗钝愚痴的心来面对一念心性,当然出现的是畜生的果报。一念心性它很公平,你用什么样的因缘来熏习它,它就出现什么果报给你。但是当这五百只白雁每天听法之后,慢慢的…心生者则种种法生,它的智慧心生起了,它的暗钝心消失了,心灭者则种种法灭,它畜生的心消失了,三个月后业报尽了,自然的它天人的果报现前,转成一种智慧的心、皈依三宝的心,乃至于佛陀为他讲《四圣谛》,他跟我空的真理产生相应,而证得初果。

  所以:心念的改变,正是启动你生命根本的改变!

  你今天修了很多善法,你的生命不一定会改变;因为你修善,那是一种善业力,但是你听闻佛法,产生那种觉悟的心,这样的改变,不得了。

  我要提醒大家:善业力跟觉悟是两回事,你从根本上的觉悟,佛教叫脱胎换骨啊!

  在佛教里,外表的改变,那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你发自内心的觉悟那就不同!那真的是一念的相应慧生起,那真的是古人说啊:打破虚空笑满腮,整个身心世界都破坏掉了。

  一般来说,在家居士生命一个很大的觉悟、改变是受菩萨戒的时候,这时候的改变是很大的,菩提心发出来的力量是很大的。出家众,是你刚出家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其次,你登坛受大戒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从因缘法来看,受五戒改变不大,但是受菩萨戒的改变就很大了,你是以佛心为己心,那还得了啊!

  所以有些人受菩萨戒业障现前,这正常的,他一定要把业障逼出来,以前是烦恼做主,现在是菩提心做主,这个家主人换别人做了,那完全不同!

  所以:佛教徒的生命真实改变,从你的觉悟开始下手。

  诸位!你会觉得佛的功德法——佛者觉也,佛有无量的功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但是我们伟大的佛陀,用觉悟这个字来总持所有功德。为什么?为什么佛用觉悟?

  因为:佛陀所有功德,以这个当根本。只有觉悟才有一切所有的功德。

  这个人迷惑颠倒就算造善业,也只是个有漏的善业,还是属于轮回性。

  所以你不要小看你受菩萨戒,那一念的相应,那是你整个生命的脱胎换骨,当然你要真实的发心才可以。

  【楞严经修学法要】---精选篇243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了然:释门归敬仪通真记卷上(并序)

了然:释门归敬仪通真记卷中

了然:释门归敬仪通真记卷下

妙莲:蓬折箴

妙莲:蓬折直辨

 

后五篇文章

星云法师:包容的智慧 三、若水 1 当提起时提起,当放

星云法师:包容的智慧 三、若水

星云法师:包容的智慧 二、伏惑 9 迷惑时的判断:止于

星云法师:包容的智慧 二、伏惑 8 财富会空,真空能生

星云法师:包容的智慧 二、伏惑 7 不能圆融人我关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