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雪歌仁波切:醒世无常歌开示暨无常禅修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雪歌仁波切:醒世无常歌开示暨无常禅修

 

  首先,在最开始的时候要先献曼达,整个课程结束的时候,再用大乘布萨律仪(法本)的回向文“强秋森秋……”,作最后总回向。

  (献曼达)

  昨天课程中曾提过,关于近住戒(即八关斋戒)跟我们受持的大乘布萨律仪,这两者之间的差别。现在将就此作更仔细的说明,如果各位有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八关斋戒或称为近住戒的律仪和大乘布萨律仪有何不同?以下当一一说明。

  第一个是授戒上师的差别。一般八关斋戒(近住戒)的传戒上师不需具备菩萨戒,只要本身具有别解脱戒就可以了,甚至是只要受过居士戒,或者是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都可以传授八关斋戒这个戒法,但是,传大乘布萨律仪这个戒法的上师一定要具备菩萨戒,如果是有真正修持菩萨行的上师更好。

  而且,八关斋戒(近住戒)提到,受戒弟子要具备真正的出离心,想脱离轮回苦海,离苦得乐,因此,弟子一定依止或跟随一位上师,所跟随的人一定要真实地存在。为什么近住戒,一定要跟随依止一位上师?原因在于动机,因为他想的是脱离轮回苦海,但因为身上还有种种烦恼,有惭有愧,所以,必需要有人带领,才能得到解脱,这是以凡夫地来说。

  而大乘布萨律仪不是以自己出离或解脱自己的烦恼为主要的动机,它缘念的心是更广阔的,是以帮助一切众生为心量的,所以,不需要有一位真实的上师。

  第二个是求戒者的差别。近住戒,也就是八关斋戒,出家众是不能求受的,但是大乘布萨律仪,在家、出家都可以求受。

  第三个是发心动机的差别。一个具有菩提心(大乘布萨律仪),一个没有(近住戒)。

  第四个是仪轨的差别。近住戒(八关斋戒)依止的仪轨是小乘的经典仪轨,大乘布萨律仪依止的是佛陀所开释,特别是佛陀本身在有学道、菩萨道上所修所学,传承下来的方法。

  第五个是持守戒律的差别。大乘布萨律仪的戒法,主要以菩提心为主,也就是受戒一日中,持守菩提心戒,更要注意不能伤害别人,各种伤害别人的行为都要断除。一般来讲,西藏的传统,受持此律仪是不能吃肉,一定要吃素的,原因是吃肉算在伤害别人的戒条当中,所以,行大乘布萨律仪是不能吃肉的,但是,近住戒就是八关斋戒里面,在西藏传统上,并没有提到说一定不能够吃肉。

  第六个是果位上的差别。因为一开始在因上的动机就有差别,所以导致结果也就大不相同。以大乘布萨律仪来说,它的发心广大,动机是为了利益无量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都能圆满成就佛道,因为“因”广大,所得之“果”也会非常殊胜、无量,而近住戒(八关斋戒)就没有这种发心。

  在这里要作一个补充说明。一般我们说菩萨戒,菩提心戒,如果真正发誓要持守的话,菩萨戒共有十八种堕罪,要特别注意不能违犯。但今天受的大乘布萨律仪并未规定特别需要持守,不过,虽然没有发誓持守,但既已受了律仪,这十八个堕罪的戒条也要特别注意,否则会有许多过患,所以,在心上要多注意。

  总结来说,近住戒和大乘布萨律仪,差别共有六点。第一是在境上,就是上师,传法上师上有差别,因上师的关系又可分成两部分,两点的差别;第二是弟子,求法者的差别;第三是发心动机上的差别;第四是仪轨与经典上的差别;第五是持守戒律上的差别,刚才也有提到,持守上亦可分为两个部分,两点的不同;第六是果上的差别。如果再细分境上与持守上的不同,又可说共有八个差别。

  问:昨天到今天共听到两次“不执银钱戒”,大乘布萨律仪内有不执银钱戒吗?是哪一条戒规规定的,从戒条上并未明显看出有这条规定?另外,回家后所睡的床铺,规格有没有特别要注意的?

  答:第一个问题,有关不执银钱戒这一点,的确在八支戒里面确实没有特别写出来不能碰钱。但在其中有一条戒,就是后四支戒中的其中一条戒叫作“香水花鬘诸庄严”里边,花鬘泛指珍珠,珍宝类的,有价值的东西,这些都包括在花鬘这一项中。

  “花鬘”在藏文意思中,也有念珠这个涵意。在这个地方花鬘绝非指念珠,若是指念珠,那就不能碰念珠,“嘛呢”也不能念诵了,所以,这里是用来表示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戒条说对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要消除?消除的意思,是消除我们的贪念、执着,而我们最喜欢、最执着的东西就是钱了,所以,不碰钱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个问题是床的高度、大小、规格,以不超过一肘的高度为准。在俱舍论中有提到一肘就是廿四指,各位可以参考这个标准。

  (另外,有阿尼提到,大家不碰钱的话如果丢掉了也不知道。仁波切说如果不想碰到钱,可以用一块布包着,不要直接碰触就好了。这个戒最主要的是用来消除我们心上的贪念,这才是最重要的。)

  问:回家的路上会经过一些商店,就会听到一些歌曲,这时我们应如何处理?

  答:自己这方面的意乐才是最重要的。回到家里,不要去打开收音机、电视,不要自己去做,但你不能说因为我在持戒,所以别人家都不能打开电视,那是不行的。

  问:请问仁波切,我们受汉传八关斋戒后,要是晚上必须服药,也要作羯摩,不晓得大乘布萨律仪有没有这种规定?外擦的药膏有没有关系?在汉传上是没关系,但不晓得在这里有(指按藏传方式)没有关系?

  答:最主要还是得从“心”作讨论,如果吃药会增加烦恼,增加贪欲,那当然不能吃;如果吃药只是单纯的治疗身体,那就可以服用。擦药也是一样,如果是因为药味很香,所以多擦一点,这就不行。因为戒相上有提到,香水等这些庄严都是要戒除的。

  问:中午以后可以喝水吗?如果是喝茶(泡茶叶的茶水)可以吗?

  答:水跟茶可以喝。传统上,如果吃的、喝的东西会饱的话,最好是不要吃,藏人有喝酸奶的习惯,像酸奶、优格这些食物就不能吃,牛奶最好也不要喝。

  问:现在有种营养剂,这种营养剂是液体的补充营养用的,这种可以喝吗?

  答:重点还是以心来讲,喝这个营养剂是为了治疗身体,维持这个身体,那是可以的。但如果更多的想法是因为对身体起贪着的心而喝营养剂,那就不可以。

  问:回家以后,因为是跟家人同住,只有我守八关斋戒,而我母亲很喜欢跟我讲话,我能跟她讲话吗?

  答:最主要的是说话要减少,说话越少越好。

  问:因为我们是从较远的地方来受戒的,对路径不很熟悉,回程的时候可以问路吗?

  答:可以。不然迷路就不好了,这个戒是叫大家减少无意义的说话交谈。

  问:如果是因为有身孕的关系而吃东西,就像吃流质,营养剂的东西可以吗?

  答:还是跟之前提到的审核标准是一样的,喝和吃东西真的只是为了治疗身体的话,是可以吃的,但是,如果超出这个标准,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执着心、烦恼心、那就不行了。

  【正文讲授】

  “醒世无常歌”的主旨是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死,而且死后都会堕恶道,因此,在这里对死后作介绍。这首无常歌的作者是帕绷喀大师。

  现在开始的课程,主题就是思惟无常,为什要对这个主题特别教授呢?修行分为下、中、上三士道的修持。以中士道、中士夫来说,就是发愿要脱离轮回,而上士道的大士夫是要成就佛道,比中士夫的心愿更广大。而不管是中士夫或上士夫,他们的根本,共同的道路是什么?根本还是得从下士道开始修持起,如果不具备下士道的量,基础就会不稳固,那么中士、上士也很难修持起来,因此,必须从下士夫开始修持。

  那么,下士夫的修持是什么?就是思惟因果、思惟无常的道理,今天我们得受了大乘布萨律仪,更要配合思惟无常、因果的道理,因为这种思惟是一切成就的基石,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关闭我们投生到恶道的门,因此今日课程重点就是讨论开示无常的道理。

  首先,先引用贡巴瓦大师曾提到的一段话,他说,对一位修持中士道或上士道的士夫而言,如果在今生努力的修持,依然生不起中士或上士的量,不管怎样,依然种下了一个善的习气,对个人修行来讲,那还不算是太迟。那么,真正的太迟是什么呢?就是下士道的修持不稳固,或完全领受不到其中的受用,那时就太迟了,因为他的来生必定投生到恶道去。因此,下士道的修持比其它两道的修持更加重要。接下来,贡巴瓦大师又说,透过下士道的修持,来生可以得到八种有暇之身,避免八种无暇。贡巴瓦大师特别提到,下士道的修持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赶快修持,一定要得到受用,一定要圆满下士道的修持,要不然就太迟了。

  如果今生对下士的修持,譬如说无常、因果的修持不圆满,没有得到真正受用的话,那来世还能不能得到像今生一样暇满的人身?那就很难说,甚至可以说,要再得到暇满人身是非常困难的。就象《入菩萨行论》中的一个譬喻讲到:得到人身的困难,就好象大海中漂浮在海面上,中间有孔洞的一块木头,当木头随风漂流时,却正好套在一只每一百年才从海底浮上水面的盲眼乌龟的脖子。这个比喻就是告诉我们人身有多么难得,因此,我们可以想象下一世要获得暇满人身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我门今天已经得到这难得的人身,所以,特别引贡巴瓦大师的话来勉励大家,千万不要浪费人身。既已得到人身,就要在下士道上的无常及因果好好用功,将来才能够再得到如此的人身。讲到这里,我们心上应当生起殊胜的觉受,努力证悟今日课程主题,也就是认识死亡无常。惟有对无常有深切认识与体悟,才能对此生的苦、来生的苦、苦的因等等,透过对死亡无常的修持,将这些苦痛一一消除。

  死亡无常观修的功课,何以能消除一切苦痛?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所有的苦从何而生?所有的苦都来自我们对今生的执着,之后便创造出各式各样无量的痛苦。举个例子,当我们对身体非常执着贪爱的时候,就会为了要保护自己的身体产生无数苦恼,心有几分执着在这上面,苦就有几分。因为认为身体是自己的,执着此生,却不知道将来有一天,身体是要跟自己分离的。

  或者又因为执着,而衍生出另一种“这是我的”的执着。因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的念头,有“我”的存在,所以会分别这是我所喜欢的朋友,或是讨厌的敌人。开始有这种分别的时候,各种苦痛就产生了,而且会开始划分权力范围,说这是我的传法中心,那是他的寺院。这边,那边,各种的分别,各种的对立,各种的苦痛,都是因为执着此生,认为今生是常的,是不变的,是真实的,因此各种心的造作、各种的混乱、各种的幻象就产生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不了解死亡无常的道理。所以,这个死亡无常的修持,是消除此生执着痛苦的最快最好也是唯一的方法。

  总结起来,执着此生是所有苦的根源,因此,大家要想想每天生活当中,或者是今生一生当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苦?这些苦在那里?我们往自己心上一看,反观自己的一生,就会发现百分之九十,甚至百分之一百的是因为执着。所有的痛苦,都是由于我们执着此生而起的。甚至在修学佛法时,也离不开此生的执着。再举一个例子,像平常供养念诵供养文时,可能会念诵宗喀巴大师祈愿文,在念诵同时,也要观察自心是不是真正对宗大师有信心,还是念诵时有傲慢心,因为觉得自己是格鲁派的,很了不起,所以要念宗喀巴大师祈请文?如果是这样,就是没用心在法上和虔诚的信心上,而是在名声上、权位上,以我执来念诵的,那么,这样的念诵是不如法的。如果刚才在念诵宗喀巴大师偈文时,心仍缘在世间法上的话,就是对名声有执着,也就容易产生教派的分别,本来清楚的法,会变成不如法,转变为世间法了。

  要对治对此生的耽着、贪爱,消除的方法就是思惟死亡无常了。透过对死亡无常的修持,就能够减少痛苦甚至消除我们的各种苦痛。虽然,没有刻意造作很多善,但因为对死亡无常有认识,在未来各种善法便会自然地生起。

  有一位噶当派大师也特别提到说,思惟死亡无常跟修持佛法这两者是完全同步并行的,所以,看一个人观修无常的程度,就可以知道他在佛法上修持的程度了。反过来说,一个认为自己是不会死的人,他就会不断的造作各种罪业。思惟无常的利益非常大,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无常醒世歌》来了解无常真正的内涵。

  “呜呼哀哉具恩师,伏祈大悲作瞻视,

  苦恼若我众行径,一生自欺似无心。”

  这一偈提到,我们心中所想的都是各种烦恼,因为心中充满烦恼,就造出种种恶业行为,因此,第一句就教我们虔诚哀求“呜呼哀哉”,哀求具恩上师。

  哀求什么呢?如下一句提到“伏祈大悲作瞻视”。瞻视什么?就是“苦恼若我众行径”,指的是我们各种从无始劫来累积的苦恼,就像刚才提到的,我们心中永远充满各种烦恼、三毒,行为上也都是伤害别人的恶行,所以要苦恼自己这些行径。接下来一句“一生自欺似无心”,在我们一生当中,常常在欺骗自己,以为自己好像在修持佛法,好像跟随一位上师在精进。可是扪心自问,看看真实的状况,大部分时间我们并没有将佛法运用在心上,没有真正在修持。因此,首先一开始就要哀求,“呜呼哀哉”哀求上师,祈请上师大悲来瞻视我们。

  想要对无常生起真正的了解与证悟,在开始必须先具备一个基础,也就是积聚功德资粮、净除罪障,并且迎请皈依境。而因为每个人的传承不同,依止的上师、根本上师也不同,譬如,以《解脱庄严宝论》而言,根本上师是冈波巴大师,道次第的根本上师是宗喀巴大师,普贤上师言教的根本上师就是巴竹仁波切等等,大家可以观想自己传承的上师,并向他祂祈请。因此,《无常醒世歌》中,第一句“呜呼哀哉具恩师”,恩师指的就是根本上师,视各自传承而向各自的根本上师作祈请。

  对根本上师祈请哀求后,希望生起对无常真正的了解与证悟。虽然已观想根本上师在我们的前方,但这是不够的,因为最重要、最主要的救护者就是你自己;最可怕、最主要的敌人也是你自己。总归来说,全部都要回归到自心上,自己要努力去修持。

  虽然,在外相上三宝是我们的皈依处,但真正能够帮助我们、救护我们的,还是得依靠个人的修持,从自心上做起,因此,第二个偈子就提到:

  “劝告自己衷心语,心匙心中当牢记,

  萦绕心髓不散乱,思维自身之本性。”

  如同前面所说,光靠一个外相上的上师是不够的,也是不行的,最主要的依怙仍是来自于个人的修持与自心的转变。透过观修死亡无常这个方法,就能帮助我们脱离此生的苦痛,脱离苦海,脱离轮回,也能够消除来世的各种苦痛。所以,不是光靠外境上的皈依,还是要回归到自心真正的转变,透过譬如刚才观想的皈依境对上师祈请后,我们去思惟无常的道理。可能有的人是希望透过真正的皈依,解除来世的痛苦,有的人是希望透过对四谛、对苦的了解,能够脱离轮回,或是更深一层,希望证得圆满佛果等等,不论所愿为何,一切都掌握在自心上,必须回归到自心上来谈。

  所以,此偈特别提到“劝告自己衷心语”,是告诫自己,不论是何种修持,如无常的修持,统统通通都是要在自己心上来修。接下来,这一句“心匙心中当牢记”。心匙是指一根尖尖的东西,它像刺一样刺在我们的心上,由于平常我们心都是混乱、愚痴,甚至是疯狂、糊涂的,但是透过这尖尖像刺一样的心匙刺在我们心上时,我们马上就能提醒起来,像是醒过来一样。“心匙心中当牢记”就好像说,随时有根刺,刺在心上,提醒自己。心匙是什么呢?就是后面上课时陆续会提到的:思惟无常的道理。

  由于对此生执着,我们日常生活便不断耽着现世中的一切,可以说,心因此变得非常混浊、迷惑、愚痴,就像一个喝醉酒、糊里糊涂不醒人事的人一样,但是,透过像刺一样的心匙,去思惟死亡无常的道理,就能够帮助人们从睡梦中或酒醉中清醒。

  如此殊胜的教法,无常的观修,应“萦绕心髓不散乱”必须时常忆持。“思惟自身之本性”,自身本性是什么?由于我们无始以来的迷惑跟愚痴,让我们对于自身真正的本性,也就是世间真相并非常法,而是一切都是无常、没有可执着的本体自性,这一个道理,没有真正认识,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思惟自身本性无常的道理。

  “无始轮回至今生,已经无数生死轮,

  虽受种种乐与苦,于自未办少分利。”

  这个偈子是很容易理解的,等一下就按偈子一句一句的来禅修。如何思惟禅修这个偈子?首先,针对第一句“无始轮回至今生”,想到“无始轮回”,我们就想,自己已经回到前一生,前一生观完,还有前一生的前一生,就这样慢慢的一个一个追溯,前一生的样子可以是什么呢?也可以想,不一定还是出生在这里,有可能是出生在别的国家,有不同的人身,如此一生一生的去推想,就可以体会“无始轮回”。

  大家禅修几分钟,不要觉得每一生都可以投生为人很开心,也有可能投生到其他道,因为我们是在六道中不断转生的,所以,不要以为我们每一世都可以投生为人。

  接下来“无始轮回至今生,已经无数生死轮,虽受种种乐与苦”这一段的观想,大家可以先假设一个范围,将心收摄在这个范围内,譬如,在观想献曼达的时候,提到世间的情况有日、月、四大洲等地形,这些就像地图一样观想出来,然后我们就去投生在地图上各个不同的点,不同的地方。投生到某一地后,就观想经历生、老、病、死,各种的痛苦,一直到往生以后,又到另一个地方投生,同样再经历生、老、病、死各种苦痛,一世一世的观想下去,这样子的观想,在刚开始观修是比较容易的。

  另外,也有另一种方式,就是把人抽离出去,让自己像是在天上,从较高的位置观看着自己在如此狭小的地方,在世间不断流转,受如此多的苦,那我们就会想:为什么还要在这样的地方轮回、流转呢?于是,在心中生起很大的难过,很大的伤心,这种无法再忍受下去的心会生起来。所以,“无始轮回至今生,已经无数生死轮,虽受种种乐与苦”但是“于自未办少分利”,这样我们才会在这个世间无数次轮回,无数次投生,不断地领受各种苦,完全没有利益到自己。

  现在就依上述所说,作一段禅修。

  (献曼达)

  透过观修之后,各位应该认知到暇满人身的获得是十分困难的。在六道中,投生人道的众生很少,而投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众生数量却非常多。投生为人已经十分困难,再加上投生为人后可以听闻佛法,那更是少之又少,思惟人身难得的道理就是在此。

  现在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已经非常幸运得到难得的暇满人身,既然已经得到了,我们就要想:从今以后,不要再浪费暇满难得的人身了。在今天以前,我们的每一天事实上都浪费掉了,没有意义地虚度光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有认知及醒悟,必须从小范围的轮回捆绑中逃脱出来。逃脱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开始修持善行,这也就是以下偈子的大意。

  “难得暇满昔虽获,皆未受益而虚掷,

  如今若能自爱者,当修善行久乐藏。”

  针对这个偈子,现在一起来禅修。

  刚才这一段禅修中,有一句“皆未受益而虚掷”,可以说,我们过去那些无意义的行为,令我们虚度了光阴,非常可惜。现今这个时代,如此殊胜的佛法依然存在,连“即生成佛”如此的法门,我们都曾听闻过,甚至不须一生,只要几年当中,精进不懈的修持就都能够得到成就。以我自己来说,今天我已经34岁了,以前的那些岁月,我也是虚度了。但是,从现在开始,我可以想:所有这些珍贵的法,不论是经部或续部,我们已听闻过,学习过,得到过了,而就我的岁数而言,对于大多数人都已走完了人生的一半,剩下的日子该如何好好运用,好好修持,如何去作,就看各位自己的决定了。所以,在这个偈文提到说,所有的苦,若不透过当下的修持,努力断除,就会在轮回中不断轮转,让各种伤心、难过以及颓丧不停的持续下去,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应当修善行。现在开始就这一段内容,再作两分钟禅修。

  在前面这个偈子中提到,一直到目前为止,我们浪费了许多时间,为什么我们会不在意时间,让时间白白溜走呢?那是因为我们忘记无常的道理。我们为什么会忘记或故意装作不知道这个死亡无常的道理呢?就是因为我们对此生非常的执着。因为对此生的不断执着、贪爱,好象小孩贪玩,童嬉这个比喻一样,所以才会漠视死亡无常的道理。

  “貌似精明实愚痴,耽着现世似童嬉,

  忽遭可畏死主逼,无计可施终将临。”

  我们就像爱玩乐的小孩一样,贪着于游戏的快乐。我们常常会指责小孩子说:“你真是不懂事,现在不好好读书,浪费时间,将来长大该怎么办?老了又会如何?”同样的,反观自己,自己对此生的执着,就如同不懂事的小孩一样,只顾眼前的快乐,却从未想想未来,没有想死亡,更没有想到来世投生,这些我们反而从来不在意。不光是不在意,甚至还非常高兴,以为自己在此生当中是非常精明的人物,如同此句所说“貌似精明实愚痴”。这个精明可以害到他人,可以赚取利益等等,然而,这种世间称赞的精明,是一种最大的愚痴、愚笨。因此,这一段偈子,要仔细禅修。

  我们耽着此生现世,是一个最大的错误,跟不懂事的小孩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现在不把耽着此世的这一念心回转过来,来世将会如何?除了到恶道去,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此偈第三句又提到“忽遭可畏死主逼”,那是因为我们只想着现在,就像孩子在游戏般地贪着现世,根本没想到死亡无常,因此,当“忽遭可畏死主逼”,死主突然降临的时候,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从来没有为死亡这件事好好地准备过。所以,希望针对这个偈子,大家来作禅修,一定要生起弃舍耽着现世,执着此生的心。下面针对这一偈内容,开始禅修。

  接下来,提到的是死亡何时会来是不一定的。在之前的观修中,先破除了有人觉得自己是不会死这样的念头,生起“原来自己是会死”的意念,之后,可能变成认为,自己会死,但可能不会那么快降临,自己应该不会那么快死。因为自己还年轻,还没老,死亡应该是在老了以后才会发生,年轻的时候应该不会死;或者认为自己很健康,所以不会死。这种对于死亡毫无警剔的心,是不可以的。

  首先,大家已认知到自己一定会死,那么,也该认识认为现在不会死的第二个心识。何时会死是不一定的,所以,一定要快快提醒自己现在就要修持。若是推延懈怠,想说以后再修,死亡无常一到,此时想修也已经来不及了。

  “自念尚且不死故,忙于无尽现世业,

  可畏死主忽现前,宣布死期终将临。”

  “自念尚且不死故,忙于无尽现世业”这就是第二个问题,即虽然觉得自己会死,但死亡是以后的事。有这个念头时,就会认为不必急着修学佛法,不必准备死亡,等自己老了以后再作打算。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若觉得现在不会死,就会想着现在可以多作一些世间事务;也因为这种想法,认定死亡不会那么快来到,必然会将自己的身心投注在世间事务上了。可是“可畏死主忽现前,宣布死期终降临。”我们必须认清并提醒自己死亡随时有可能会来。它一来,就是告诉我们“你该死的时候到了”,那时候再作任何准备都是来不及的。

  所以,这里提到“可畏死主忽现前”,就是指在我们不知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死亡会突然来临。而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是非常普通平常的状况。譬如不久前才见面的亲友,忽然听见他往生了,通常我们的反应都是“啊!不可能。怎么会这个样子?”这种反应说明,我们都认为死亡是不可能的。听到死因是被毒死的,更觉得不可能:“他怎么会被毒死?”死亡的因素、理由有许多,可是,我们却都自然认定:死亡,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不可能!怎么会这样?”的心,所以,认为死亡的到来就是一种忽然现前的情况,而觉得震惊无法接受。我们在座每一位的想法都是一样的,都认为死亡不太可能忽然就现前的。不过,就算我们没有特别准备好接受它的到来,它还是会不请自来,它自己会出现,就在我们完全没准备、措手不及的时候,死亡就来了。因此,这偈子说死主是忽现前的。

  所以,在这段观修时,我们可以按时间远近进行观修。首先,先想自己的寿命只剩五年了,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再缩短,想想自己只剩短短一年的寿命,那又会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再缩短只剩下半年生命;再缩短,只剩今天一天,明天就要死亡,透过时间的缩短来作一段禅修。

  透过刚才的修持我们知道明天是否会死也是不一定的,且知甚至连写下一张“明日绝不会死”的保证书亦是没用的。虽然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就提起“明日会死”的修持,但可以慢慢由五年内会死而至一年、半年等等,最主要的用意是要使心中对于“死亡是不一定的”,这个心念与觉受要非常坚固。因此,前一个偈子在道次第来讲是认知死亡,即知道死亡一定会到来;这个偈子是告诉我们死亡的时间是不定的。

  “虽勤筹措明日事,即刻起程终将临,

  剩食残饮未竟业,无奈放舍终将临。”

  在此生来讲,对于死亡我们都没有准备,所忙的是今生中各人的行业、家里或工作上的事,大家都忙在世间的琐碎事情上。但这些琐碎的事情真的对我们有帮助吗?或对于我们死亡的那一刻有任何的帮助吗?事实上是没有的,因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当死亡来临的时候,这一切都是要舍弃的。这个偈子“剩食残饮未竟业”所指的是在此生中各种饮食、用品,甚至是我们的亲人眷属、与我们有关的一切世间人事物,死亡那一刻都无法带走。

  在这之前的三个偈子,首先我们认知到死亡是一定会到来的,所得到的结论是我们要修持佛法;第二个偈子提到何时死亡是不一定的,因此得到的结论是当下马上就要开始修持;而这个偈子提到的是所有世间的东西都没有意义,只有佛法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不光是知道要修持,而且当下修持,而且要修持的只有佛法,这是唯一能够帮助我们的。

  在噶当派大师中,真正专修噶当派的修持者们常会严厉责骂弟子。如果有弟子觉得“没关系,世间法也可以与佛法同时修”,此时噶当派的修持者便会呵斥弟子:“世间法与佛法是不可能同时修的,你一定要专修佛法,一定要将心投入在佛法中。”这三个偈子分别代表以上三个次第。最后这个偈子代表的是,唯一我们要专修的就是佛法。这个偈子在道次第里属于“死亡时只有佛法能对我们有所帮助”这个标题。因此,各位如果学过道次第便知,在道次第里所提到对无常的三个观修方法,第一是知道死亡是一定的,第二是何时死亡我们不知,第三是死亡时除了佛法没有任何东西帮得上忙,以上分别就是这里的三个偈子。

  观修无常的功德是什么呢?就如博朵瓦大师曾提到,真正不断地修持无常,我们的心能得到清净且自然能得上师之加持。此外,他还提到,我们一般觉得要忏悔消除业障是很难的,但如果你好好观修无常的话,则清除罪障很容易,要成就善法也很容易。有个故事提到博朵瓦大师有一次跟他的弟子说:“你就好好去观修无常。”这个弟子修了很多年之后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换个法来修了,于是就跑去问博朵瓦大师,但博朵瓦大师直接告诉他:“没得换,没有可以换的,无常法就是最深奥的法,如果你不相信我,你觉得有其他更好的方法,那你就滚蛋吧!”博朵瓦大师接着说:“我修持的这个无常的法,是转净(转化成清净)的最好法。”他指的即是我们平常所说,当你证得乐空不二的境界与智能时,一切不净的显现就能够转变为是清净的。但博朵瓦大师光是专修无常就能将一切转净。事实上我们也能感觉得出来,如果我们真的碰到一个专修无常的修持者,在此生他是很知足,执着很少的,他的心变得非常纯净、非常单纯。因此,我们今天在修持的,就是最殊胜的转净的无常法。如果要给无常一个非常了不起而响亮的名字,就可以说它是“大的殊胜的转净无常法”。

  接下来的几个偈子提到的是死亡时候的情况会是什么。

  “铺衾而睡但今日,如朽木颓卧末床,

  无力翻身拈摸手,牵捉衣友终将临。”

  这个偈子提到的是当我们已是重病,快死亡的那一刻,我们的四肢及全身都没有任何力量。年轻健康时,手的力量很大,各种工作都可以做,可以到处跑到处搬东西,非常开心,但在死的那一刻“无力翻身拈摸手”。拈摸手的意思是没有力量的手。大家应该看过重病者的动作会变得很轻,一点力量也没有,他想碰他的朋友也是轻轻的,只能轻轻地碰着朋友亲人的衣角,或说他想碰碰自己的身体或衣服也是完全没有力量的。以上针对此我们做二分钟的禅修。

  (这一段的观想,仁波切特别提到我们可以配合之前的三种修持方法,即在这个偈子里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景象,已经无力翻身了,身体非常虚弱,像拈摸手这样的情况,此时我们再回想到前面:原来死亡它是一定的,何时死亡是我们没有办法说得准,而在身体如此无力时除了佛法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帮得了我。所以,以下这些死亡情形的观想,都要配合之前这三个不断地思维。)

  我们所学的“醒世无常歌”整个的顺序在这里再介绍一次,从法本第二页第三个偈子开始。

  无始以来的轮回:

  “无始轮回至今生,已经无数生死轮,

  虽受种种乐与苦,于自未办少分利。”

  人身难得:

  “难得暇满昔虽获,皆未受益而虚掷,

  如今若能自爱者,当修善行久乐藏。”

  决定死亡:

  “貌似精明实愚痴,耽着现世似童嬉,

  忽遭可畏死主逼,无计可施终将临。”

  死无定期:

  “自念尚且不死故,忙于无尽现世业,

  可畏死主忽现前,宣布死期终将临。”

  死时除法外余皆无益:

  “虽勤筹措明日事,即刻起程终将临,

  剩食残饮未竟业,无奈放舍终将临。”

  在道次第里关于“决定死、死无定期、死时除法外余皆无益”三者又各有三个原因,共有九个原因,因此关于死亡一共有九种讨论,在道次第里曾经解说过。

  死亡后的情形:

  “铺衾而睡但今日,如朽木颓卧末床,

  无力翻身拈摸手,牵捉衣友终将临。”

  早上禅修时跟大家提过,关于死亡情形的禅修,每个偈子都要跟之前对死亡的讨论合在一起观修,即想到死亡情形时就一定要想到“一定会死,何时死不知道,死时只有佛法能帮助我们。”

  以下的偈子告诉我们,尤其我们都还是凡夫,是业障深的众生,死后的投生会到下三道去,因此,接下来的偈子讨论的是死后这些苦的情况。当这些都谈完,在思惟所有的无常苦痛后,最后的偈子提醒我们现在当下就要好好精进修持。这是整部无常歌的大概。

  同时,这本经典“醒世无常歌”与其它经典的意思也都能合得起来。比如阿底峡尊者曾开示过“六根本法”:

  轮回是没有开始,正如我们早上的禅修,一生观修完再想一生、再想一生,它是无有起始不断延续的轮回。

  在无始轮回中,我们在其中不断流转,同时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为了离苦得乐,我们不断在其中寻求方法,但最终得到与经验到的都是各种的苦,而这种苦是没有真实意义的,同时,真实的意义我们也都没有真正找到过,就只是在其中不断轮转。这种苦如果我们现在还不将之消除的话,还是会继续苦下去,它是无终止的。因此,第一个提到的是无始,第二个是没有终止。一般而言我们说轮回有边际有终止,所指的是当证得阿罗汉果位时,轮回就终止了,但对如吾等凡夫而言,如果还不觉悟,持续苦下去,则它是没有终止的。无论对凡夫或阿罗汉而言,“轮回无始”都是一样的,但对于“轮回无终止”则指的是若凡夫众生持续下去就没有终止。

  在这样苦痛的轮回中,这个轮回是否有一天自己就结束,还是有一天会有人告诉你“非常好,你的这个轮回已经结束了,从此就不会再有了”呢?这是不可能的,轮回不会自己就空掉的,要想脱离或结束轮回,只有靠自己精进努力修持,没有别人能帮得上忙。透过这样的思维:先思惟苦的本质为何,生起想要出离的心之后,接下来要知道不光是想要出离,出离的方法必须只有靠自己。

  想出离轮回最好的时间是什么呢?就是现在。我们已经具备难得的暇满人身,就要思惟暇满人身的功德与难得,现在就修持。

  既然如此难得的人身都具备了,那么我们现在当下就要开始修持。尤其我们都一定会死,而死亡的时间不定,思及此,就不能等到明天或后天再修,而是当下就要开始修持。

  苦的因是什么呢?是我们的根本无明与烦恼。为了消除无明与烦恼,所以我们精进地修持。

  以上“根本六法”与“醒世无常歌”有很多意思都是相同的,虽然前者并没有特别讲出要观修死亡无常,但它也有这样的意思在其中。“六根本法”是阿底峡尊者特别对贡巴瓦大师所开示的,是所有修法的根本,是六个最重要的观点,六个要观修的部份。所以,我们都已经记下来了,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来观修这六个法,因为它文词很短,意思也很清楚,平常我们都可以观修它。

  接下来进入下面的偈文。

  “除却今日难再穿,末衣内外遍裹缠,

  犹如石块渐僵硬,初见自尸终将临。”

  “末衣”指的是最后一件衣服。我们可以想想,搞不好我们现在身上穿的这件衣服就可能是末衣了。

  这个偈文没有不易理解的部份,所以我们就直接来禅修。在禅修这个偈文时,不要以为死亡离我们很远,是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而是要跟之前观修无常的三个方法合起来观修。因此,首先把这个描述死亡情况的偈子想清楚,然后再配合:我们是一定会死亡的,而这种情况何时会发生呢?可能在几年后、一年后、几个月后、半个月后或明天都不一定,这个情境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同时再与第三个无常的观修法结合,在此情形下,唯一能帮助我们的只有佛法,没有任何其它的东西。以下做一段简短的禅修。

  (仁波切在这里特别解释,我们在这里每一段都会做禅修,但事实上禅修时间应是较长的,比如以刚才的观修为例,应从五年、然后四、三、二、一年、月…等等死亡的时间我们要一步一步来观想,但仁波切说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这样做,先养成大家的习惯,但真正要生起觉受还是需要长时间的。)

  “末语遗嘱与愁叹,悲哀之中强欲言,

  舌根干故难达意,极灰心时终将临。”

  这也是死亡时的情况之一,最糟的情况也可能就是这个样子。尤其这里说舌根干的时候,那时无论你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别人都没有办法听得懂。这一段所描述的情景,我们可以尽量去感觉它是真的发生了,以自己真的发生这样的情况来观想,想想:如果这一刻真的发生了,那我该怎么办?同时再配合之前的三个次第:死亡是一定会来的,这个情况什么时候会发生不知道,在这个情况之下唯一能帮我们的就只有佛法,其他什么都帮不上忙。带着这种好像真的看到、真的感受到的心来做禅修。

  “末食圣物与舍利,伴诸流汁注口中,

  纵然一口亦难咽,流出尸口终将临,”

  依西藏传统习俗,会在亡者死后放圣物或舍利在他口中,目的是希望藉由上师加持过的圣物,祝福亡者来世可以再值遇佛法、值遇善知识,以此为善的缘起。但在这句中说,虽然上师的加持已放入他口中,但由于他最后已经完全没有力气,甚至连这一口(平时都可以大口大口地吃东西)唯一的希望——被加持的圣物,即使是泡着水让他喝下去,他也完全没有办法吃到,只是留在成为尸体的口中。接下来依此情景做禅修。(仁波切说他就不再将前面三个次第细讲,但请大家用这个方法来禅修。)

  (当我们做这些禅修时,仁波切说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观想禅修,比如,可以透过周围亲友往生死亡的情景,对此我们都有些印象。仁波切说以他自己为例,他有一些朋友也过世了。同样地,有一天如果听到“赛康仁波切圆寂了”,这个情况与他听到朋友死亡的情景是一样的,会发生的情况与他朋友死时的情况都是一样的。正如在我们周围所有活生生、可以亲眼体验到的事情一样,透过这些去观修也是会很有帮助的。)

  “洽心合意众亲友,悲悯苦恼围绕住,

  末伴哭泣伤离别,从今永诀终将临。”

  平时我们可能会觉得朋友很多,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等等,而在死亡这一刻,他们可能聚集到你身边来,但却可能对你一点帮助也没有。就好象入菩萨行论里所说的,在你往生之前,那些亲朋好友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你旁边哭,甚至连上师、任何的朋友都没有办法帮助你。“从今永诀”这里指的是根本完全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并不像我去赛康寺几天就回来一般,而是完全地离开这个人世间。接下来一起禅修。

  (仁波切在这里提醒,在观修时有的人无法生起觉受,或没有办法观想得很清楚,或没有感受,这代表着我们的功德不够。此时我们可以起身多做礼拜、供养或布施,就像之前献曼达时所持诵的咒语都可以多持,皈依的部分也可以多持诵。)

  “可怖幻相如浪涌,断支节苦甚难忍,

  无可奈何苦痛中,此生相没终将临。”

  这段指的是当快断气时,我们可以看到周围的父母亲友兄弟等等,此时他们都将跟我们永诀,周围所有任何你喜欢的东西都带不走,此时你的心是很害怕的,正如句子所述“可怖幻相”。为什么心会有这么大的恐惧呢?因为我们太执着于此生,各种心的恐惧与幻相都会产生,且此时的幻相代表的是非常混乱的各种心,就如海中的波涛般,甚至可能会让这个人疯掉,这是指心的方面。在身的方面,在快死时身上可能有病痛及各种的苦,平时正常时即使只是一点小小的苦,我们都会马上想办法将之消除,但在死亡那一刻来临时,任何苦你都说不出来,也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将之消除,因此,整个身心都在一种无可奈何的苦痛中,而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来临。以下进行禅修。

  “善心提示极重要,是故师友兴大悲,

  虽于耳旁勤提醒,惟增沮丧终将临。”

  一般我们习惯在人临终前请他的上师或僧人、喇嘛等为他在耳边提示一些于临终时提起正念的重要词句。但这里提到,虽然说了但却更增加他的沮丧,这指的是平时对于死亡完全没有准备的人而言,对佛法修持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会有这种情形发生。可能此时我们好心请上师、喇嘛到他身边为他开示,他反而会很惊讶:“啊?我快死了吗?”他甚至可能完全没有想到,很惊讶于自己快要死了,说不定反而很生气:“为什么这个人跑来跟我说我快死了?”因此,虽然我们希望上师、喇嘛和僧众们加持他让他走好,但是他可能反而更加沮丧伤心。接下来禅修二分钟。

  “喉间频发欷嘘声,呼吸渐短气雍滞,

  最后停止如断弦,今生终结终将临。”

  这里指的是断气时。一般世间对于断气的认知是断气就是死亡了,但按照经典,在外面的气断时还有内气,甚至有时虽然外气断了,但他的意识还是驻留在的,时间可能有一个小时、有的是三、四天,禅修较好的还可能长达一个月等等,时间的长短是不定的。一般我们看到人快断气时,气息会变得短短的,几次之后一声长气,此生就终结了。有一世达赖喇嘛尊者曾说过:“来世其实不远,它只有一气之隔。”即今生与来世之间,就看一口气来不来而决定,因此,身体的好坏等其它原因都不是最重要的,就只在呼吸间而已。我们可以想:现在我们还是以人身坐在这里,明天我们会不会就变成在狗的身上,这也是说不定的,其决定者在于一口气上。针对此我们禅修。

  接下来讲的是死亡之后,这个尸体是如何处理,如何带到外面等等。

  最好能有这样的机会,各位在修持无常时能到坟场或火葬场观修。在密续中有比丘专门修持这个,他根本就是住在坟场中禅修。我们没有办法住在那里,但为了禅修无常死亡,我们偶尔应该到这些地方去。特别在律典里有记载,可以在洗手间或房间画上白骨或人死亡的样子,用来提醒自己。

  在赛康寺有天葬的仪式,附近村子如果有人往生就会把尸体带到寺院来,交给专门负责的僧人把尸体拿去天葬,同时进行切割尸体等仪式。因为寺院里的僧人都要亲自切割尸体,所以他们对于人体的构造都很清楚。对出家众来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修持。因此,为了能帮助无常的修持,可以多到坟场或火葬场去。希望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们大家可以一起到附近的火葬场或坟场去观修。

  “百般珍惜悦意身,终成反胃腐烂尸,

  此身粗褥亦难忍,终置荒凉尸林地。”

  这里提到当尸体开始腐烂时是非常让人反胃的。它腐烂的次第有肿、胀,之后有尸水会流出来等等,甚至有的尸体肿得很久后,你用手去碰,它的皮还会黏在你手上,腐烂到这种程度。平常我们睡觉的床如果有一点粗糙都很难忍受,但死亡之后,我们的尸体是要被脱得干干净净、一丝不挂地被放在石头或架起来的木头上,放在这么粗糙的东西上焚烧。这样的情景什么时候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呢?那可说不定,搞不好半年后就变成这样,也有可能在一个月后或一个星期之后,总之,总有一天会变成这个样子,但何时会变得这个样子是不一定的。因此,我们现在真的就应该好好去做准备。接下来我们进行禅修。

  我们所提到的尸体,死亡时的那个尸体,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身体,而不是在死亡时会跑来另外一个身体来代替我们死亡,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就是我们现在这个身体会去经验这一切。刚才在偈子里所提到的那些情况都是会发生的。因此可以说,要消除对此生的执着,有几个次第步骤:

  思惟死亡无常;

  消除对此生的各种贪着。

  透过这些步骤,能消除各种苦痛。为什么我们对此生有各种执着?最主要的执着是我们的身体,可称之为“我执”。“我执”有几种意思,一种是无始以来一直俱生的执着——一种我的执着;还有一种是在此生当中特别执着自己与身体,觉得这是自己——这是一种此生的我执。这种执着此生的我执每个人一直都有,因为我们错误地以为身体和心二者是合一、不分开的,执着于这个身就是我,这个心也是我。如果墙上挂了一张自己的照片,我们看到了就很高兴,同时会认为这个样子的身体就是我,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是如何执着于这个身体上的我。因为有“这个样子的身体就是我”的执着,就有了二元对立,即会分判这里那里、这个地方那个地方,自他的分别就出来了,各种烦恼也就出生了,因此,很重要的是,首先透过思惟死亡无常,再透过第二消除此生的执着,这两个是我们要修持的很重要的法。

  接下来提到的是各种不同的处理尸体的方法。

  “此身芒刺亦难忍,终被剁碎削骨肉,

  此身蚤虱亦难忍,终被鸟犬食殆尽。”

  前二句指的是天葬的情况,后二句是将尸体丢在林中无人看管,让鸟犬自己来吃。

  “尸身虽以锦衣裹,终将置于焚尸炉,

  此身爇香亦难忍,终被梵化火蕴中。”

  前二句是西藏的传统,指的是上师们圆寂时依传统都会为他们裹上锦衣,头上还会戴五佛宝冠,身体还会被清净干净,之后再建一个佛塔(建塔时,在它的地基上先画上这个祖师修持的本尊之坛城。),上师的身体最后会被送到佛塔里焚烧。因此二句中的“焚尸炉”指的是这个焚烧用的佛塔。这是一种方法。后二句指的是一般众生火葬的方法。

  “炽燃柴薪烧骨肉,收骨灰时终将临,

  此身厚衣亦难忍,终被埋于窄地坑。”

  用以上火葬的方法烧了之后,最后只会剩下骨灰而已。后二句指的是土葬法。以上各种不同的方法,每一个我们都可以做禅修。

  接下来从第六页开始。

  “悦耳大名之前后,加已故语终将临,

  亲戚朋友与仆役,哭声四起终将临。”

  这里提到“悦耳大名之前后”,指的是在亡者尸体烧掉之后,最后有一些仪式,在那时大家又会哭、又会聚集在一起。在这个时候,这亡者的名字——悦耳的大名就会被念出来。在西藏的习俗里,亲人会为亡者写一个纸条,拿给上师请他加持祝福。譬如说亡者某某,在他名字前面会加“亡者”二字,在名字后面会再加“迪尼”,是指这个人,就是亡者某某人的意思。

  总有一天,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子的情况,都会被念“亡者某某”。在念完这个名字之后,所有的人都会有一些议论。如果是亲戚、朋友或者是仆役等,他们在这时候就会哭起来了。针对这部分我们禅修三分钟。

  “衣帽家当散四方,无一剩余终将临,

  独往中有险关道,凄惨惆怅终将临。”

  我们的名声,在这个时候已经全部都消散,接下来,各种东西也都要分散到四方去。在火葬、天葬或其他丧葬方法之后,身体的部分就结束了,再接下来讲的就是中有的部分。

  此生中,一切身体也好、各种东西和财富也好,到这个时候都已经被清理干净了。最后只剩下自己这个心识进入中阴。在这里比喻中阴“独往中有险关道”。险关道指的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自己完全不能自主,而是受到业风的带领,吹到各各地方去。这种凄惨惆怅的情况终将来临。

  “四大颠倒雠敌至,生大恐惧终将临。”

  关于四大颠倒,如果各位读过密续里对于中阴方面的教导,应该会比较了解。简要地说,在死亡时,有一个融入的次第,首先是地、水、火、风四大的融入,之后是现,之后再到断,再到净得(请教仁波切这些概念是什么意思),最后再到光明,这些都会慢慢地显现出来。在光明显现的时候,就像平常在一日禅修中,到最后会醒来、会清醒一样。在死亡时,如果在这个光明生起时没有认知到,之后这个光明就会以颠倒的顺序再折回去。当这个光明往回走,依着之前的顺序反过来,生起光明之后是净得,净得之后是断,断之后是现,现之后又回到四大。当这个光明要往回走,也就是四大颠倒的时候,就表示进入了中阴。

  因此,中阴什么时候开始?指的就是这个光明颠倒往回走的这个时候,中阴就开始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是四大这些显相出现的时候,这时他是非常非常恐惧的。针对这一段禅修二分钟。

  “见处山崩断岩下,土雨压身奈何之。

  幻见趣入大海中,巨浪涡卷奈何之。

  闻似大火爆炸声,心耳俱裂奈何之。

  黑暴劫风包卷起,幻相可畏奈何之。”

  这个偈子每二句提到的是四大颠倒“地、水、火、风”中的每一种情况。在中阴这段时间里,四大颠倒都会有一个显相出现。每一个显相出现的时候,对我们的心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会产生很大的恐惧。这些是我们将来进入中阴的时候都会遇到的。因此,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好好修持、准备。如果各位有听闻、修持“三身转为道用”的方法就非常好,或者有修持生、圆二次第,或有修持中阴报身转为道用的修持方法,如果生前就有准备,那在死的时候会非常有帮助,帮助我们转为道用,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接下来针对这一段我们做禅修。

  刚刚提到三身转为道用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死亡法身的修持方法,也就是在死亡的时候修持法身。平时我们都会有修持观想本尊的法,在开始时先要观想一切转化为空性。一切转化为空性这个部分的观想,就是法身道用的修持方法。接下来,化空之后就有自身观想,自身观想之后同时还有融入次第。也就是观想之后,整个本尊的某个部分一步一步慢慢地融入到最后化成光明、化光。化光的这个光明,也就代表我们的心识,整个光明的心识。接下来要将心安住在这样一个光明的自性当中。如果我们越能够持续安住在这个心的光明当中,将来就能够起用,也就是会对我们有帮助。将来我们能够认知这个光的时候,我们的心就能够起作用,这对于我们中阴会非常有帮助。

  这一段中阴修法,即专门针对中阴,消除中阴恐惧的这种强力的修持方法,在显宗的经典里没有特别提出来。过了中阴恐惧的阶段之后,也就是到了閰魔王的面前了,这个时候就要看你以前做的善业、恶业了。以前修持显宗波罗密多乘的善业,在这个时候才会有作用。对中阴的修持真正有强力帮助的,只有在密续里面才有提到。

  接下来举一个不久前发生的例子。某地有一位喇嘛最近圆寂了。他圆寂时非常安详,没有碰到前面提到的中阴里面的种种恐惧现象,而是安住在自性光明中,有大概三天半的时间,然后才顺利走的。虽然他是罹癌症死的,但是他完全没有受到癌症痛苦的影响,他的心非常安详,而且向法的心非常坚定。他甚至非常清楚地做好了准备,向人说明了之后安详地往生。

  医生说这位老喇嘛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他的骨头里面,都已经遍满全身,因此是非常痛的。为了止痛,医生就给这位喇嘛每天三片止痛药。老喇嘛吃了一次之后,发觉心识变得不清楚,而且会想睡觉,所以他就决定要改成每天只吃一片。所以他的身体经常都很痛,但是在死亡的那个时候,他透过虔诚地向三宝祈请以及各种修法,心非常地清楚,完全没有受到这种痛苦的影响。这位喇嘛在临终前,把全部后事讲得清清楚楚,包括嘱咐死后要请哪位喇嘛来做佛事,要做什么样的法会,甚至是他会吃什么水果,他要喝什么水,全部都买好,准备齐全,然后才安详地走。

  这个例子的重点是,这位老喇嘛透过自身的修持,在他圆寂的时候,刚刚我们提到那么多的恐怖现象都不会发生。在这位老喇嘛圆寂之前,大概就是圆寂前的三四分钟前,服侍他的另一位喇嘛去摸这个老喇嘛的脚,结果发现已经是冷冷的,他就告诉老喇嘛,老喇嘛很清楚地回答说“对,这非常好。”按照经典里面来讲,这一刻如果热气是从脚开始来收摄,就是脚先变冷的话,这是非常好的,代表他这时候还非常清楚。

  摸了脚上的热气之后,那些侍者马上帮助他盘起腿来,坐直身体,一二分钟之后他就圆寂了。所以在圆寂前一二分钟或三四分钟之内,这位老喇嘛完全没有害怕的情绪,而且心非常的清楚,坐直之后一二分钟,他就圆寂了。当时很多人还不信,有的还走过去看看他,之后十分钟、十五分钟才最后断定老喇嘛真的已经圆寂了。这位老喇嘛圆寂之后,所有这个中心的弟子都去看他的身体,献上哈达……。这是最近才发生的事。

  刚刚提到这种恐惧的现象,在老喇嘛身上都没有产生,对于修持者来说,这是很重要的。

  “大红业风紧驱迫,为闇吞没奈何之。”

  这也是在中阴里面会出现的恐怖景象。

  从第七页开始,提到的是中阴期陆续出现的一些现象,其中提到各种苦,主要是要让我们生起警惕的心:如果想不要这些苦,就从当下开始,在今生要好好修持。

  “閰摩使者绳索绑,惘然被牵奈何之,

  牛头蝎面众狱卒,百般折磨奈何之。”

  这时候地狱的这些使者们都会前来,给我们百般的折磨。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过去所造各种业力的显现,透过牛头、蝎面等带给我们各种的执着。

  “死主閰摩法王前,算善恶帐奈何之,

  推诿生前贪瞋诈,閰摩揭穿奈何之。”

  经历中阴种种阶段,最后遇到閰摩法王的时候,所有以前我们造的罪业,此时再怎么藏都藏不住了,全部会现前出来。生前还可以用各种掩饰、伪诈的方法来骗人,但是在閰摩的面前谁都骗不了他,马上就被他戳穿。

  这里提到死主閰摩法王算帐算得很清楚,事实上这是蛮好的,如果算不清楚,那反而麻烦。因为他算得很清楚,什么事做了,什么没做,什么善业,什么恶业,他都算得非常清楚,所以,如果今生吃了亏,一点也不用担心,到了閰摩法王面前,这些亏、这些帐都还有得算。这一段主要是告诉和提醒我们,一定要好好开始修持了。我们真的能活到几十岁?还能活几年的时间?这些都是不一定的,所以要赶快开始准备,今天就要开始准备,当下就要开始准备。接下来禅修二分钟。

  我们把到目前为止的内容从头再整理一遍。偈文最开始提到的是无始轮回,在这个无始轮回当中,我们今生已经得到了暇满人身。接下来分别讲到三种无常,即一定会死、死亡何时来不一定、死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之后提到的是死亡时及死亡之后的情形:第一个是死亡时的一些情况,之后是尸体要火葬、天葬时的情况,再之后是中阴的情况。在中阴结束之后,接下来谈到三恶道的情况。以上所提的每一个情况,都不是很遥远、不可能发生的情况,而是马上就可能会发生的,我们要有这样的心态。同时在每一个情境当中,都配合着最开始的观死无常的三个方法去思惟。

  譬如在中阴提到的偈子,我们要想,第一,这个中阴的阶段和中阴的恐惧是一定会出现的;第二,何时会出现这中阴恐惧的情况是不一定的,因此当下要赶快好好准备;第三,在中阴的情况之下,什么方法才能够帮助我们呢?只有佛法。同样的,在地狱的情况也是如此思惟,第一,地狱是一定会出现的;第二,何时会投生到地狱说不定;第三,在地狱当中唯一能够帮助我们出离的方法只有佛法。在后面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情境当中,我们禅修的时候都可以这样子结合三个观死无常的方法观修。

  “自罪异熟当惩罚,入閰摩狱奈何之,

  地狱烈火铁地上,自身裸卧奈何之。

  兵刃雨降身破碎,受而不死奈何之,

  烊铜中煮骨肉烂,受犹不死奈何之。

  身火无二极炽然,然犹不死奈何之,

  冰穴风袭身冻裂,成千百片奈何之。”

  接下来提到的是在地狱里面各种的恐惧。地狱里面的苦是无量无边,非常的多。在俱舍论里世亲菩萨以一个比喻,来说明地狱的苦有多么的长。在人世间五十年是四大天王天的一天,四大天王天的五百年,才等于地狱里一天的时间,这是非常非常长的。这个时间的长度指的还只是一般的地狱,在更多更深层的地狱里面,像是无间(最极)地狱里面,甚至于要花上半劫(或一个)中劫的时间,在无量无边的时间里,受无量无边的苦。

  也许有人听到这里觉得真是不可思议,无法置信。但是,看看今生中我们的心有多少烦恼,那么因这些贪瞋痴的烦恼而生起的各种痛苦,就是无量无边的。由于心的烦恼无量无边,因此由这个心所造成的果报,地狱的苦,自然也是无量无边的。

  以上提到的是投生地狱所产生的种种苦果。为什么会投生到地狱里面呢?是在生前做了杀、盗、YIN等各种伤害他人的行为,所造成的果报就是投生地狱的各种苦痛。我们每一位都应该想想,按照我们今生以及生生世世所造的业来讲,事实上我们可能都会投生到地狱去,因此我们要特别的警惕,尤其在读诵这些偈文时要特别的警惕,如果真的投生到地狱里去,就真的是苦不堪言。接着我们禅修二分钟。

  “冰穴风袭身冻裂,成千百片奈何之。”

  指的是寒冰地狱。一般来说热地狱跟寒冰地狱都各有八个等级。在寒冰地狱,这里特别提到“冰穴风袭身冻裂”,就如地面在太干冷的时候会裂开一样,当身体太冷时,整个皮肤会裂开成成千成百片。在寒冰地狱里的寿命,跟之前提到地狱的时间长短是一样的,而且还具备无量的苦痛。

  以上所形容的情境,我们要想:这是与我们距离很近的,我们现在就要好好开始来准备,好好开始来修持。因此针对这一段我们也禅修二分钟。

  “堕入饥渴饿鬼处,多年饥饿奈何之。”

  接下来是讲饿鬼道。饿鬼的情况有很多种,譬如虽然可能有食物,但由于他的喉咙太小,什么东西都吃不进去。另一种情况是,他非常口渴,到了水边一喝水,水就变成了火。还有一种情况是,他感觉到非常的冷,到了有太阳的地方,想借着日光保暖的时候,日光反而变成更冰冷的风,使他变得更加寒冷。这些都可能是饿鬼道的情况,还有更多不可思议的苦。

  投生饿鬼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吝啬、小气。

  就像之前观想禅修地狱是一样的,我们要想:自己一定也造了很多这些恶业、恶因,是一定会投生到饿鬼道的,所以现在就要赶快加紧修持,因此禅修二分钟。

  “若成劣缘愚傍生,相互噉食奈何之。”

  再接下来是讲畜生道。我们人一般都能够感受得到,甚至在电视当中也会看到,那些畜生互相吞食、互相厮杀的画面,它的上半身还在动,但是下半身正在被吃等等,总之众生的这种苦痛是非常多的。

  这一段的禅修,重点在于我们要想:我自己跟傍生间的距离事实上只有一隙之隔,也就是呼吸之间而已。如果我们投生到那里去,各种的苦痛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当下就要好好来勇猛精进,因此再做二分钟的禅修。

  “极难忍受恶趣苦,真正临头奈何之。”

  以上偈子中种种的“奈何之”有很多,指的就是投生三恶道的种种情况。总结来说,这些苦难非常之多,各种“奈何之”都是就投生之后的苦果来讲的。我们应该怎么办?要怎么做?

  “现应速速不放逸,当下精进正是时,

  不仅适宜恐迟故,即刻速速提精神。”

  精进在藏文里的意思,同时有具备大的力量、大的心力、勇猛的意思。透过刚刚讨论了所有的苦难、苦痛之后,我们现在当下就不能够放逸,而要勇猛精进地来修持。不能说还要等待,而是马上就要提起精神来修持。要修什么呢?

  “具恩师父之口授,善慧胜者论心要,

  显密全圆道修法,当于心中起实证。”

  “具恩师父之口授”,这里指的是宗喀巴大师所作的这些论典等。在座的各位有各自的传承,有各自上师的口授,因此我们要提起精神,各自的这个口授、教授,也可以说是显密全圆、圆满的一种修持方法,那从现在起就要精进,在心中来修持实证。

  “自他二利久乐藏,日日尽力求获取,

  试于阎摩作竞赛,三门合一勤勉行。”

  跟閰摩王要比赛看谁快?也就是说自己的修持,跟死亡这一刻的到来,看谁更快。

  自他二利久乐的这种藏指的是各种精要、精髓,我们发誓要每天努力修持它,一天都不浪费地去修持。跟閰摩比赛,看看到底是我们的修持得到证悟快,还是死亡快。

  总结来说,在无常禅修中,从最开始到现在,所有提到的这些,我们要认真地思惟,三门合一地精勤修持。无论是显教还是密法的所有修持,在今生我们要真正得到实证,看是閰摩来得快还是我们的修持证悟来得快。最后,我们做这一段的禅修。

  到这里,“醒世无常歌”已经圆满讲完了,时间也刚刚好到了。正如博朵瓦大师之前曾说,无常的教法是转净殊胜最棒的教法,今天我们已经学习到了。阿底峡尊者曾经说过,他说最殊胜的成就,就是烦恼越来越少。

  因此我们今天每一位,透过观修无常,我们的烦恼一定会越来越少,那就可以说我们得到了最殊胜的成就。一般很多人觉得说要得到最殊胜的成就,好象是一个宝瓶放在头上碰一碰,就得到最殊胜的成就。绝对不是这个!最殊胜的成就就像阿底峡尊者所说的,是烦恼越来越少。透过修持今天的这个教法,也就是观死无常的这个法,相信各位的烦恼会越来越少。尤其我们今天是以殊胜的菩提心,大的慈悲心为动机来修持这个无常的法门,功德更是无量无边的。

  因此,最后我们要将这个功德回向。

  (仁波切特别提到,从他自己的上师,一直到在座的每一位,仁波切希望将这个功德回向给所有的人,使每个人的心中对此生的执着与贪爱都能够减少。透过现在以及持续精进地修持无常,真正得到圆满的清净;透过道次第学习之后,真正能够从痛苦轮回中出离,而且证得最清净圆满佛的果位。)

  在佛教里面,我们说当自己有觉受、有感动或证悟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影响和利益到别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今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透过对无常的深刻禅修,真正积累了非常多的善业功德。同时,这种无常观透过我们自己的觉受与体悟,才能够利益到无量的众生。所谓的“利益到无量的众生”,指的是让所有众生也能够体悟到无常的道理,因为体悟到了无常的道理,他们的烦恼也就越来越少,以此便能够出离轮回。所以说观修无常而生起功德,进而烦恼减少,这一切都是自然的。因此,我们要将这一切功德回向给所有的众生。

  回向的名单很长,但是大家不用担心回向的功德就减少了,这是不会的。回向的意思,就是让这个功德转变,让它更加的增长。在这里我们收到各位今天一天当中持咒的总数,总共是六十二万六百八十一遍,数量很多,这个功德是非常大的。

  包括刚刚提到回向的几个要点,还有大家一起共同持咒的功德,我们都要回向给所有的众生。特别还要回向给编辑“醒世无常歌”、“得受大乘布萨律仪仪轨”法本的居士、所有的赞助者以及所有发心出力的人。

  我自己是一个僧人,一个很穷困的僧人,不能够给大家任何金钱上的东西,他唯一能够做的是回向,也就是把所有的善功德如法地回向给一切众生,一切工作人员和一切的护法信徒们,也希望各位都能够一切顺遂,法喜充满。

  我知道在座很多学员是从很远的地方特别赶来这里学习,来这里受戒,参加这个课程的。由于这是第一次举办,没有很多经验,所以如果有任何不周到的地方,或者说有任何不舒服、不圆满的地方,请大家要包涵。(虽然大家并没有这样反应,但仁波切觉得这是第一次,一定会有不圆满的地方。)大家在这里认真地持戒,可能有很多苦要忍受,但是透过这些苦的忍受,像之前无常歌里面提到的三恶道的苦,透过我们今天认真修持,忍受这些苦行,所有三恶道这些苦的因都能够消除,能够清净。今天所受的各种苦,并不是真的苦,都会转变成庄严。

  请大家一起回向:

  殊胜菩提心妙宝,诸未生者令生起,诸已生者勿退失,祈愿辗转得增盛。

  愿一切父母众悉安乐,愿一切恶道恒常空寂,

  诸菩萨众所发利生愿,愿彼如愿成就悉圆满。

  十方虚空尽边际,有情普利修习故,文殊如何所行为,愿我行为亦如是。

  乃至虚空世界尽,及以众生界尽时,此中愿我恒安住,尽除一切众生苦。

  (法王尊者长寿祈请文)

  (一切具德上师长寿祈请文)

  至尊上师身寿极稳固,白净事业增广于十方,

  善慧教法炬光耀三界,除众生暗惟愿恒安住。

  【愿望成就真言】爹雅踏嗡边记格日以呀阿哇玻达尼梭哈。爹雅踏嗡边记格日以呀阿哇玻达尼梭哈。爹雅踏嗡边记格日以呀阿哇玻达尼梭哈。

  问:仁波切提到中阴身的教授只有密续里有,希望有因缘可以请仁波切再为我们介绍。中阴身当中如何转为道用,如何安住在光明当中?还是说这个亡者临终了,怎么为他开示?还有我们自己要怎么做,是不是有时间可以请仁波切为我们传授。

  答:每个人在临终的这个阶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临终时候的一念心,就决定我们会投生到那里,所以有几个要点:要帮助这个临终者,让他的心不散乱,这是第一个。在他心不散乱的基础之上,慢慢的给他说一些佛法,将他带引上佛法。所以这个时候对临终者说时要具备善巧方便。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有益的事情可能并不见得能帮上忙。这个时候为了要帮助他,甚至说一些谎言也是可以的。同样,对于一些众生来讲,是不适合对他开示佛法的,因为他听了佛法后反而不高兴,或生起瞋心,所以对于某些人是不能够开示佛法的。但是可以跟他提要有善心,要有好的心,同时要放松,要喜悦等等,这些词可以跟他说。同时跟他说,如果你这个时候具备善心,心里放松且非常喜悦的话,在来世你会得到一个好的投生。可能听的这个人也会觉得这个好,觉得他要投生到一个好地方去,也许他会发这样子的愿,这就等于真的帮上他的忙了。中阴转为道用的方法,或者说在密乘里面提到的方法,那是一些特殊的修持方法。但不管怎么样到最后,我们都会碰到的是閰摩王,閰摩王都会在,算得很清楚的。你所请的有关于中阴方面的法,将来有因缘的话,我会很愿意来教授的。

  问:我要问的是手拿钱的这个问题。仁波切讲的不香花鬘戒是指不以这些庄饰身体,如果说拿华供养,那也是犯戒啰?如果拿华供养不算犯戒的话,那么拿钱供养应该也不会算是犯戒,因此这条戒真的是指不能够拿钱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沙弥戒中特别有不持金银钱戒?这是否多余呢?

  答:花鬘涂身里的这个花鬘指的是自己受用,所以是不行的。所以,如果说拿金钱来自己受用,这也是不可以的。但是拿华供养,华供养的对象是佛,不是自己要受用,所以拿华供养是可以的,这不算犯戒。

  沙弥戒中不持银钱戒不是多余的。在这个八支戒里面提到的不花鬘庄严身体,这个花鬘,指的是不能够戴这些庄饰,意思是要消除我们的贪执等等,所以我也附带提到说不能持这个银钱。那是附带提到的,并不代表说因为这二个意思很相近,如果另立出来就是多余的,没有这样的意思。

  帕绷喀大师著,赛康仁波切讲授,堪布罗卓丹杰翻译

 
 
 
前五篇文章

雪歌仁波切:大乘八关斋戒仪轨讲解

雪歌仁波切:功德之本颂

雪歌仁波切:般若心经讲授

雪歌仁波切为我们打造的学佛蓝图

雪歌仁波切:跟心做好朋友

 

后五篇文章

雪歌仁波切:奢摩他

雪歌仁波切:结合大悲心的空性慧

雪歌仁波切:我们为什么不想解脱

雪歌仁波切:空性如何帮助修三士道

雪歌仁波切:修心八偈讲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