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88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88
昃四、结 如是名为菩萨四种他胜处法。 这大科,第一科是别释三戒。第二科是广辨授受;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从他受。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授受相,这一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如应授受。如应授受分三科:第一科先说法藏,这一科也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正授戒法。分两科:第一科总标三戒他胜处法。这四个他胜处法合为三种贪瞋痴。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别辨类,就是四种他胜处法,这叫别辨类。这一科分四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徵,第三科释,现在是第四科结。「如是名为菩萨四种他胜处法」:就是贪悭嫉和邪见,这四种他胜处法。这四种看前后文的意思,这就是在三种淨戒裡面说,它也就是属于律仪戒。 盈二、总料简(分二科) 昃一、具不具犯 菩萨于四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淨。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 前边别辨类这四科讲完了这下边第二科,是总料简;就是把这四种他胜处法合在一起再加以观察、分别的意思。总料简裡边分两科:第一科是具不具犯。「菩萨于四他胜处法」:受了菩萨戒的菩萨,他对这四种根本戒,「随犯一种」:随你怎麽样的一个因缘,这四条戒你违犯了其中的一种,「况犯一切」:你若犯了一种,「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淨」。犯一种就是这样子,「况犯一切」:何况你违犯了这四种菩萨淨戒呢?随犯一种就是不具足,若犯四种就是具足了。「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这就是摄善法戒。前面这四种戒等于是律仪戒,律仪戒是摄善法戒的根本,所以你若违犯了,你「不复堪能」,就是不能,不再能「于现法中」‥‥,经论裡边常常提到现法这个字,就是现在的生命叫作现法。「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增长菩萨广大菩提资粮,分两句话。这摄受就是成就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六波罗密。广大菩提就是无上菩提,六波罗密是无上菩提的因缘,所以叫作资粮。资粮这句话,「粮」就是我们饮食这一类的营养品。你若到一个距离几百里几千里的地方去,你要携带粮,然后你才能到那个地方去。所以这个粮能够资助你,有这个能力到那儿去。你若到无上菩提那裡去也要有资粮,就是六波罗密。「摄受」:这六波罗密你要自己努力的去创造,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要成就它,叫作摄受。成就这个无上菩提的广大菩提资粮,不是一成就成功了,增长。增长广大所摄受的菩萨广大菩提资粮,这才可以。现在你犯了这四条戒的那一种,或者是四条戒完全都犯了,这件事就不能办了,这菩提资粮就不能成就也不能增长了。 「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淨」:前面是属于行,这个「于现法中意乐清淨」是属于愿,意乐也就是意愿。你的意愿一个是得无上菩提的愿,一个是广度众生的愿,这两个愿其中也包括了无我的智慧,就也叫作意愿。你能够调伏烦恼,烦恼不活动,你意愿就能够保持清淨。如果你若犯了这四条戒的一种或四种,你的意愿就不清淨了,你心裡面有贪,有悭,有忿,有邪见,你这意愿就不清淨。愿也不清淨,行也不清淨;愿和行都不清淨了。这个时候,「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这个时候表面上看上去好像和菩萨一样,但事实上你不是菩萨了,不是真实是菩萨了。这句话等于是诃斥了。具不具犯这个料简说完了。看《披寻记》: 「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等者:此中资粮,谓福及慧」:这裡边说的资粮是什麽呢?那就是一个福一个慧,有这两种是你成就圣道的资粮。现在看这个情形,这个资粮有两类:一个是由初发菩提心到见道这个时候的资粮;从见道到无上菩提,这又是一类的资粮。一个凡位的资粮,一个是圣位的资粮,有这两种不同。这裡应该是指凡位的时候。「当知即是六种波罗密多」:这福和慧也就是六波罗密。怎麽知道呢?「施戒忍三,唯福所摄」:六波罗密裡面,前三个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唯福所摄」,它唯独是属于福这一类的。这个福是什麽意思?就是你若肯这样作,它能够使令你将来得到可爱的果报,它有这个功能,就称之为福。这个布施持戒忍辱:你能够有慈悲心,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将来你就没困难,这因果是这样子。这个戒呢,就是你不主动的去伤害别人,你对别人也是有慈悲心,不伤害他,这就是戒。这忍是什麽呢?别人伤害你,你能忍受而不报复。这些事情都属于福,得到福报。 「慧即慧根」:这个「谓福及慧」,这「慧」是什麽呢?慧就是智慧,明白道理就叫作智慧,不明白道理就是没有智慧。加个「根」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慧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所以叫作「根」。这裡当然就是由凡而圣,逐渐的到无上菩提,这一切善法都是要有智慧才能成就的。「精进静虑,随其所应通福慧摄」:这精进波罗密和静虑波罗密,随那个补特伽罗的因缘,所应,也通于福也通于慧。所以你精进的修福,精进的修慧,那麽就是属于福也属于慧。这静虑也是一样,你在禅定裡面修四无量心,修慈悲喜捨,那就是属于福。你在禅定裡面修毗婆舍那观,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你这样修那就是属于慧。这静虑也通于福也通于慧;精进也是通于福通于慧的。 「由诸菩萨依止福故,虽复长时流转生死,不为极苦之所损恼」:菩萨本来修福,是饶益众生利益众生的;但是对于菩萨自己也是有好处的。有什麽好处呢?由诸菩萨修了很多的福,这「依止福故」,他这一念的清淨心,那一念的慈悲心,心裡面以福为住处。依止实在就是住处的意思。有福为他的住处,「虽复长时流转生死」:虽然他长时期的在凡夫的世界流转生死,得了一个生命,住上也可能几千年几万年死了,死了又得一个生命,这是和众生流转相似,有生有死。「不为极苦之所损恼」:不会有极大的痛苦来损恼他,因为他有福报,就是很多如意的事情来保护他。但是不可能是完全如意的,因为什麽呢?为什麽不能完全都是安乐的境界呢?因为你发菩提心以后,你没有作恶事,你发菩提心前可能作过恶事,无量劫来到你发菩提心前这个阶段你可能作过恶事。作过恶事因缘到来果报成熟了,所以还是有苦恼的事情的。但是你现在行菩萨道,发无上菩提心以后修六波罗密,你修了很多福,也会平衡一下,就会「不为极苦之所损恼」。慈悲心薄的人作事情都是为自己,要我自己好来作这个事;若慈悲心厚的人总为他人想,就会作很多利益其他的众生,为了利益他人来作种种功德。但这件事实在就是一回事;你的心慈悲利益他人,同时自己也得到好处。所以「依止福故,虽复长时流转生死,不为极苦之所损恼。」 经论上提到一件事,由车马的布施,你就容易得神足通;你用光明来供养佛,其实当然供养佛我们欢喜,但是若供养大众僧也是一样,那有什麽好处呢?容易得天眼通。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法华经》〈药王菩萨品〉,他称为药王菩萨,那他这个时候已经是法身大菩萨了。他因地的时候曾经作过医生,就是为大众僧治病送给大众僧菴摩罗果什麽什麽药,给大众僧治病,那麽他就成为药王菩萨,他后来也就依此功德得无生法忍。所以这个事情,要多多的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又随所欲能摄众生为作义利」:你有了福报,你的福报很大,当然身体健康,可能你父亲就是皇帝,你哥哥也是皇帝。你因为有大智慧不愿意作皇帝出家了,就可能是这样子。这《金刚经》那一段文,「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这裡面有点事情!我看无着菩萨的《般若论》,看世亲菩萨的《般若论》上说,你修布施修福,修福的时候你有无住的智慧,不住于法的智慧的时候,你的福报来了的时候,你心裡不迷惑,不会为大福德的境界所迷惑,你还是很清淨自在。这下面文也是有这道理。如果你住于法而行布施,你将来福报来了的时候,你就为福报所迷惑,你不能从那福报裡面跳出来,还有这个事情的。所以「又随所欲能摄众生为作义利」:你有大福德的时候,能随你所欢喜的;我愿意作个医院就作医院,我愿意作个学校就作学校,我愿意作个安老院就作个安老院,这地方没有桥我就修个桥,这地方没有道路就修个道路‥‥,随所欲「能摄众生为作义利」:能够引导众生叫他栽培善根,「为作义利」,为他们栽培善根,为他们作了很多公益的事情。这是个智慧的事情。「又随所欲能摄众生」:就是能够引导这个众生到佛法中来。如果你不修福、修得很少,你自己也可能够用,你想要度众生,就得要化缘,不然你自己就不行。现在是你随所欲就能引导众生来到佛法裡面栽培善根,「为作义利」。 「依止慧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若是你能够学习般若波罗密的智慧;一切法都是苦空无常无我,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你有这样的智慧,「依止慧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你成就的大福德的境界就是正而不是邪。正而不是邪这话什麽意思呢?就是如果你以前栽培过智慧,你对于你的福报没有染着心;没有染着心随时你能用那个福报来利益众生,你就肯作这件事。那麽你以前栽培的福现在能用它来利益众生,使令众生因此而能修学圣道,那麽你这个福报就是正。若是你没有智慧唯有福报,为所欲为,我可以拿它造原子弹来杀人,然后我把反对者都杀掉了,我作皇帝,那麽你就是造罪了。所以「依止慧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就是你得到福以后又继续栽培福利益众生,而不会因此而造罪,「所摄受福是正非邪」。 我们说这个汉高祖死掉以后,吕后的儿子是惠帝,他儿子作皇帝,她这个权利就大了,也就是她的福报了。汉高祖欢喜戚夫人,她就不高兴,就把戚夫人的眼睛也抠掉了,耳朵也割掉了,鼻子也割掉了,两手两腿都割掉了,然后放在盐裡面醃起来,作这件事。然后叫她儿子来看,他儿子一看心裡就惊了,后来就有病就死掉了。她儿子死掉了她自己就作皇帝,作了十年皇帝。而汉高祖的那些大臣都不同意她作皇帝,但是陈平同意,那大家也就不反对了,吕后就作皇帝,陈平就作宰相。陈平有他的智慧这不讲,我们就说这个吕后,仗恃她的福报她就杀害戚夫人,也把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杀掉了。她就是没有智慧所以造罪,她以前修过福,她仗恃这个福德的力量杀人造罪,那就变成邪了。没有智慧的依止,他成就的福就是邪了,就是造罪了。 「又能起作种种无量善巧事业」:这个菩萨因为有智慧,他所成就的福,还能作什麽事情呢?「又能起作种种无量善巧事业」,还能各式各样很多很多有智慧的事情,有智慧的事业。也可能造一个大庙,很多出家人在那儿修学圣道,这也是智慧的事情。也可以印刷很多的经典,为人提供智慧的因缘,经典是智慧的因缘,也可以这样说。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情,叫作善巧事业。「乃至究竟当证无上正等菩提」:因为有智慧,所以他有了福,由福又增长福又增长慧,乃至到最后功德圆满得无上菩提。「是故福慧名为菩萨广大菩提资粮」。 「于此资粮展转增胜,是谓增长」:最初的时候他可能是一个外凡位,他曾经栽培了很多的菩提资粮。这菩提资粮得了果报以后,他作功德的资粮就多了,他又再继续的作菩提资粮。福报大了而智慧也大了,所以展转的增胜,「于此资粮展转增胜,是谓增长」,这增长是这个意思。这增胜的意思,一个是在数量上是多,一个是品质上也不同了,你以前欢喜作功德,你那个时候贪瞋痴还在活动,慈悲心也在活动,用这样的程度作功德。后来你常常修止观调伏烦恼,烦恼不动了,只是用清淨心作功德,这功德的品质就提高了,也就不一样。这增胜有这两个意思,「是谓增长」。「随顺无违,是谓摄受」:随顺佛陀的教导,不违背佛陀的教导,佛陀教我们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们就随顺佛陀的教导,不违背佛陀的教导,我们去作种种功德,这叫作摄受。 「又诸菩萨增上意乐已入大地,方得名为清淨意乐菩萨」:这摄受这个字,摄是拿过来,受是拿过来以后把它装起来;譬如我有个袋子,这裡有很多黄金,拿起来装在袋子裡。拿起来叫摄,装起来叫受,摄受。我是东北人,也是下大雪的地方。我家裡是种田的,夏天种田,种包米﹙穀﹚,就是玉蜀黍,夏天就长好了,我们人到那儿去把它取下来,放在锅一蒸,这吃是很香,这玉蜀黍很香的呀。但是东北有熊,结果它看人家来它也来。这田是一陇一陇的,熊是能站起来的,它也是抓一个放这裡抓一个放这裡,等到了后面,它的手只能抓一个,又没有袋子。它看人是有袋子,抓一个放袋子,但是熊没有袋子,到最后还是一个。这是熊和人对比;人若是同菩萨对比,不一样!我们一般的用贪瞋痴去作功德,你作的功德都无常了到时候就没有了。我能够在人间天上一万年或一百万年的福报,结束了就没有了,就等于零了,你要重新再作你才有福报,不作就没有了。若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作功德可不是,他有无所得的智慧的观察,他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可穷尽的。我们昨天在斋堂裡讲那个事,「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何以故?此人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功德无量无边,没有穷尽的时候。这就是这样意思,「于此资粮展转增胜,是谓增长;随顺无违,是谓摄受」,他能成就了而不失掉。若是我们用贪瞋痴去作功德,你那作完了就结束了。如果这样用《金刚经》等于是个尺,用这个尺来量一量,你作的功德够不够这个尺寸?那就是一回事情了。当然有可能那个团体的领导人他是个大菩萨,引导很多人发善心,这是不可思议;他发动一件事,很多人能够同他合作,能够赞同他的计划。我们若是不用这个尺来量,「这个人,哎呀!作很多功德。」若用尺来量,那就不一定。但是那个领导人可能是个大菩萨,这事也很难说。「随顺无违,是谓摄受」;我刚才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菩萨作了功德以后,他不失掉,凡夫作功德不一定,你用贪瞋痴作功德,这不一定的。 「又诸菩萨增上意乐已入大地,方得名为清淨意乐菩萨」:又很多的菩萨,他有增上意乐。增上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从这裡到那边去叫作增上;一个是有强大的力量叫作增上。「又诸菩萨增上意乐已入大地」:到现在这个时候,他已经得无生法忍了;由外凡而到内凡,这就是有增上的意思,但是这时候还是凡夫。由内凡到圣位的时候,那就叫作已入大地,那就不是凡夫了。他在外凡的时候学习佛法,他有的时候心裡面发无上菩提心,因为经过长时期的学习,他的智慧也增长,他感觉到世间上的事情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唯有佛法得无上菩提,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他这样子他就会在佛菩萨,在善知识前或在佛像前发无上菩提心,所以叫作增上意乐,就是高尚的意愿的意思。现在这个时候「已入大地」,已经得无生法忍了。这个「大地」怎麽讲?「地」是所行的,所走的地方,你在这裡游行,在大地上走。现在菩萨闻思修的智慧到第一义谛那裡去,在那裡走来走去的,所以他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与第一义谛相应了,所以叫入大地,契入了广大的第一义谛,到这个境界,不是凡夫了。「方得名为清淨意乐菩萨」:这个时候因为他断烦恼了,烦恼是染污的,现在没有染污的烦恼了,所以他的意愿是清淨的。没有断烦恼以前,你有增上的意乐,但不能说是清淨。因为那个时候有我我所的烦恼,有贪瞋痴烦恼的污染,所以不能说清淨增上意乐。到了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断除了我我所的烦恼,那就是分别我执分别法执,所以他的意愿是清淨的。 「若于四种他胜处法有毁犯者,当知于如是事皆无堪能」:若是这位菩萨他的止观修的不太好,烦恼没能调伏,他这四条戒,四种他胜处法就毁犯了,他犯了其中的一条,或者两条三条四条。「当知于如是事皆无堪能」:那个时候他对于作种种栽培无上菩提资粮的事情都没有这个能力了,因为他那个烦恼障碍他自己。「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此义云何?」这个相似菩萨,和真菩萨,这道理怎麽讲呢?「若诸菩萨现前自称我是菩萨,于菩萨学不正修行」:若是这位菩萨当大众的面前他自己说:「我是菩萨!」「于菩萨学不正修行」:大众之中他说他是菩萨,但是他对于菩萨所应该学习的经律论的佛法,戒定慧的佛法,他就不行了。「不正修行」:他不能努力的去学习修行;对于经律论也不努力的学习,对于戒定慧也不努力的修行。「当知是名相似菩萨」:这个人与菩萨相似就是了,不是真实的菩萨。「若诸菩萨现前自称我是菩萨,于菩萨学能正修行」:他能够遵循善知识的教导,努力的学习佛法,努力的修学圣道,他能这样,「当知是名真实菩萨」,就是这麽回事。「如功德品说。(陵本四十六卷二十页)」,就是说这件事。这样讲的还很契合实际,不是说大话。 昃二、明捨及缘(分二科) 辰一、明捨(分二科) 宿一、显自(分二科) 列一、标简品类 菩萨若用软中品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不捨菩萨淨戒律仪;上品缠犯,即名为捨。 这下面是第二科,名捨及缘。总料简分二科,第一科具不具犯,第二科明捨及缘。分二科,第一科明捨,什麽叫作捨,分两科,第一科是显自,又分两科,第一科标简品类。 「菩萨若用软中品缠」:前面说犯了这四种他胜处法,怎麽叫作犯呢?「菩萨若用软中品缠」,说这位受菩萨戒的菩萨,他这个时候的烦恼,他自己的智慧作不得主,他的烦恼来支配他,叫作「用」。但是这个烦恼是什麽呢?「软中品缠」,软品烦恼中品烦恼,不是上品;这软品和中品的烦恼叫作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不捨菩萨淨戒律仪」:虽然是犯了戒,但是菩萨淨戒律仪的体还没有失掉,还在他心裡面没有弃捨。那这话的意思就是,虽然是犯了戒,他的菩萨的身份还在。「上品缠犯,即名为捨」:如果不是软品不是中品,是上品,就是烦恼非常的厉害,力量很大,这样的烦恼犯了四种他胜处法,「即名为捨」,他这个菩萨的戒体没有了,这时候就是菩萨的名义也没有。那麽这叫作标简品类,标出来品类加以简别,那麽就是有软品中品上品,犯菩萨戒有三种差别:有软品烦恼犯,或者中品或者上品犯的,就是有差别的,所以叫作「简」,简别。 列二、释上品犯 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 「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这裡面说了软品又说了中品,还没有说上品。上品是怎麽回事呢?就是第二科,释上品犯。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的时候,不是中品也不是软品,是上品烦恼。什麽叫作上品烦恼呢?「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这就是上品烦恼。「数数现行」:从文字上看,那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烦恼出来活动,犯了菩萨戒,不只犯一次,应该是这麽意思。所以有人解释,至少是犯过两次,那叫作数数现行。但是宗咯巴大师他解释,他说不是这麽个意思;你第一次犯了四条戒,你犯了一条两条或者三条四条,你第一次犯。第二次你心裡面想要犯,那就叫作数数现行了。不是说犯了两次戒,不是!是犯一次。第二次你想要犯,心裡动要犯,这时候就叫作数数现行。宗咯巴大师这麽讲。 「都无惭愧」:犯了一次戒就应该惭愧了,犯了两次还不惭愧,都无惭愧心。这个「惭愧」怎麽讲呢?「惭」就是自己:「我是菩萨呀!我怎麽可以犯戒呢?我真是太羞耻了。」这样子说叫作惭。「愧」,「哎呀我若犯了戒,我的师长、同学都会诃斥我,诸天善神也会议论,佛菩萨也会诃斥我呀。不要犯!不要犯!」有这样心情叫作愧。「都无惭愧」:数数现行,而一点惭愧心都没有。这样讲数数现行是表现于外,惭愧是内心内心裡面没有惭愧,表现于外的就是犯戒了。「深生爱乐见是功德」:他对于犯戒这件事,他很深的,其实就是很坚定的发欢喜心。「我自讚毁他,我非常欢喜;我破坏他人的名誉,自己感觉到快乐;我在大众裡面我自己讚歎我自己怎麽了不起,心情快乐。」这就是深生爱乐。说是有人来向我求法,向我求财,我没有布施,我的财富还在这裡保留着,心情快乐;你向我问什麽佛法的问题,我不能告诉你,我把这个妙法隐藏起来,心情快乐,这是「深生爱乐」。「见是功德」:我这样作真是有利益的。这叫作上品。「当知说名上品缠犯」:上品缠犯怎麽讲?就是这样意思。 这是四句话:数数现行心裡面不惭愧,对于这样犯了戒,心裡面欢喜,认为这是有功德所以欢喜。为什麽深生爱乐呢?见是功德!他认为这件事是有功德,所以爱乐这件事。那麽这样讲「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老是犯戒就是无惭愧,所以这两句话是一回事。「深生爱乐」「见是功德」也是一回事。当然这裡面有一点邪知邪见了,作恶有恶报,怎麽能说有功德呢?这裡面有问题。这是上品烦恼,那麽怎麽叫作中品软品呢?很少有解释。但是宗咯巴大师他说,如果你不见是功德,但也是犯戒,犯戒但不认为是功德,那就不是上品烦恼了。不认为有功德,认为有过失,但是还是犯戒了,这样子不是上品烦恼,那就是中品和下品了。但是在《瑜伽师地论》本身它也说到什麽是上品、什麽是中品、什麽是下品;我们前面曾经讲过。《菩提道菩萨戒论》是宗咯巴大师讲的,他那上这麽解释。我们先看《披寻记》: 「菩萨若用软中品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等者:诸烦恼法数起现行,名之为缠」:不只一次,常常的烦恼活动,那麽就叫作缠。「此有软中上品差别。微劣现行,是名软品」:现在《披寻记》的作者韩清淨居士他也可能看过《菩提道菩萨戒论》的,《菩提道菩萨戒论》是汤芗铭翻译的,他也是三时学会的人,和韩清淨他们是在一起的。但是现在他是这麽讲:「微劣现行,是名软品。平等现行,是名中品。增上现行,是名上品」,就这麽解释,这麽解释等于没解释,究竟怎麽回事还是不大懂。「今于此中唯说贪等四烦恼法」:这四他胜处裡边,就是贪等四种烦恼,「有其软中上品缠犯差别」:贪也有软中上品,悭吝也是有,忿恨也有,邪见也有上中下品差别。「不说所馀一切烦恼」:其它的烦恼不在内。「由此贪等四烦恼法能令毁犯所犯罪故」;菩萨有这四种烦恼,这四种烦恼能令菩萨毁犯所犯的戒,就有罪了。「应作不作,作不应作」:应该作的事情没有作,作了不应该作的事情,「是名为犯」。不应该贪你贪了,这裡面就有应作不应作的事情。「由此四种他胜处法是诸菩萨所不应作。于不应作,而有所作及起加行」:这个「作」是发起了加行,加行什麽意思?就是努力的作就叫作加行。「是名毁犯四种他胜处法」。 「佛于贪等制立所犯;若有现行,即此贪等亦名能犯」:佛对于贪悭忿邪见这四种烦恼制立所犯,就是把它安立为算戒,就是说这是所犯的戒。「若有现行」:假设你若烦恼活动出来,「即此贪等亦名能犯」,你这四种烦恼若活动出来,就是烦恼在犯戒了,可是也叫作所犯的戒,怎麽讲呢?「从能犯边约为因缘,名之为缠」:能犯戒这方面来说是谁犯戒?就是这四种烦恼嘛!说念佛是谁?念佛就是你的心,别的谁会念佛呢?就是你的心。应该加一个信,有信、念,信念的心来念佛。如果完全没有信,他有心但是不念佛。这地方「若有现行,即此贪等亦名能犯,亦名所犯」,「从能犯边约为因缘」:约这四种烦恼是犯戒的因缘,名之为缠。「从所犯边约所制立」:约佛制立的四条戒,「名为四种他胜处法」:你犯了,它就是所犯的了。「望义不同,是故说别」:对法来说,约犯戒的因缘它就是能犯,约佛制立这四条戒,它就是所犯,所以有能所的分别。就是贪悭忿邪见有能所的差别。 「于所受戒不能安住,退失所得,是名为捨」:你对于你所受的戒,你不能安住在清淨的戒法上面,「退失所得」,把这个清淨戒体失掉了,「是名为捨」。「由其缠犯品类不同,是故应说捨不捨别」:这个品类不同,犯戒的因缘就是你的烦恼,你的烦恼有轻重的不同,有软中上的差别。就是,「于所受戒不能安住,退失所得,是名为捨。由其缠犯品类不同,是故应说捨不捨别,如文可知」。「上品缠犯,由三因缘」:这作者这麽说,把这四句话合成三句话。「一由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无彼对治故」:为什麽都无惭愧,数数的犯戒呢?你就是没有对治,你没有修四念处来对治烦恼,所以你就会有这个问题。韩清淨居士这个地方这句话说的很重要;为什麽犯戒?是因为没有对治!你没有修戒定慧来对治内心的烦恼,所以你会犯戒。其实我们若看古德的着作上,也是常有这句话。但是这句话我们好像不知道。现在韩居士他说没有对治;没有对治这句话怎麽讲呢?烦恼来了的时候你很难对治。在烦恼没有来,就是有烦恼种而没有现行的时候,你心裡面平静,你在这个时候要修四念处。修四念处的时候,常常修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观一切法空,你的奢摩他相应,毗婆舍那有力量来损减烦恼的种子,久了就算是没有断烦恼,但是烦恼没有力量,你正念一提起来烦恼就没有了,这样子就不会犯戒的。若是把烦恼的种子完全消灭,那就是圣人了。所以这上面说:「无彼对治故。」 「二由深生爱乐,意乐勐利故」:三个因缘,第一个因缘是「一由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无彼对治故」;第二个「由深生爱乐」:这犯戒的事情他欢喜,他内心的意乐,内心的意愿很有力量,勐利,所以就犯戒了。「三由见是功德,邪执为依故」:第三句话就是认为犯戒是有功德的。犯戒是有罪过嘛,他不认为是罪过,是功德,这是邪知邪见,还有这种执着。有这三个因缘所以犯戒了。宗咯巴大师他不说三,他还是说四句话;数数现行是一句话,都无惭愧是一句,深生爱乐是一句,见是功德是一句。他不合,也不开;也不再开广,但是也不合,还是按照四句解释。 宿二、简他(第二科) 列一、暂犯便捨 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便捨菩萨淨戒律仪,如诸苾刍犯他胜法即便弃捨别解脱戒。 前边是显自,显示你自己,在你自己这方面来说。这上面约对他人来简别,分两科;第一科暂犯便捨。「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不是诸菩萨暂时一现行,不是数数现行;不是暂时一现行他胜处法,就是暂时一犯戒。「便捨菩萨淨戒律仪」:就弃捨了菩萨的淨戒律仪的体,这戒体它在的。「如诸苾刍犯他胜法即便弃捨别解脱戒」:就是简他。「如诸苾刍」:发出离心没发无上菩提心的比丘,比丘尼,他们要是犯了这他胜法的时候,「即便弃捨别解脱戒」:这戒体就没有了。菩萨不是,菩萨和比丘不一样,那这地方有这个不同。看《披寻记》: 「如诸苾刍犯他胜法者:此与菩萨他胜处所法有别。由佛世尊依诸所化有情,若有能离恶行行及离欲行,是故建立苾刍律仪」:由佛世尊依诸所化的众生根性不一样,所化的众生是这样:「若有能离恶行行及离欲行」:杀盗婬妄都是恶行。「及离欲行」:也能够离开欲,也能离欲。这个比丘能离世间的欲,他不作种种恶事,能离欲,还能离恶行。「是故建立苾刍律仪」:比丘的律仪是这样子。譬如说在家居士受了五戒,受了五戒就是离恶行,杀盗婬妄这些恶行都不作了,但是没能离欲。受了五戒的居士他没能离欲,这是另一类众生。他若受八关斋戒是一昼夜,过了一昼夜又是原来样了,那麽就是这个人也不能离欲,也不能离恶,就是暂时一昼夜离欲离恶,过了一昼夜又回复到污染的境界了。「若诸苾刍受律仪已,毁犯离恶行行及离欲行,是则名为犯他胜法」:比丘就是这样了,那就不对了,就是没有戒体了。没有戒体比丘的身份就没有了。这是暂犯便捨;下面第二科捨不更受。 列二、捨不更受 若诸菩萨由此毁犯弃捨菩萨淨戒律仪,于现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刍住别解脱戒犯他胜法,于现法中不任更受。 「若诸菩萨由此毁犯弃捨菩萨淨戒律仪」:弃捨菩萨淨戒律仪就是他上品缠犯了他胜处法,这时候就弃捨菩萨淨戒律仪,这菩萨身份没有了。虽然没有,「于现法中堪任更受」:就是现在。当然也可能经过一天,三天,七天,一个月,一年,但是他现法中可以再受菩萨戒。「非不堪任」:不是说不可以再受的。「如苾刍住别解脱戒犯他胜法」:这是小乘,小乘佛教学者。《法华经》上说:「贪着小乘三藏学者。」这个比丘他是受了别解脱戒,他安住在别解脱戒,「犯他胜法」:如果他犯根本的话,「于现法中不任更受」:不能再受戒了。如果你还愿意不脱离佛教,那他算是个与学比丘;与学,可以容许你再继续学。《披寻记》: 「若诸菩萨由此毁犯等者:此说菩萨犯他胜法有堪任更受及不任更受别。所以者何?」:原因在那裡呢?「由诸菩萨性是利根,意乐增上」:由于诸菩萨他的心性是利根;什麽叫利根?就是他有般若波罗密,他学习般若波罗密。《华严经》是般若波罗密,《法华经》也是般若波罗密,《大般若经》也是般若波罗密,《金刚经》、《维摩经》、《大宝积经》通通都是般若波罗密。因为学习这样的佛法他根性利,他智慧高,「性是利根」。「意乐增上」:他有高尚的意愿要普度一切众生,同得无上菩提,他有这种意愿。这都不是声闻人所能及的,声闻人他没有学习大乘佛法的般若波罗密,所以这和菩萨来对比,他不是利根。声闻只发出离心,他若学习佛法自己用功修行,断烦恼得圣道,没有入无馀涅槃有可能也还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但是寿命到了他就入无馀涅槃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的众生,他不管了,所以他的意愿不高尚。你不可以不承认你是小乘!你就是小乘,不能不承认这一点。所以菩萨是利根,意愿增上。 「虽发心已有退还者」:菩萨是根性利,也意愿很高尚,但是也有人发了无上菩提心后来又退了的,这也是有。「然能数数更发求菩提心」:退了以后,还有人能再发无上菩提心。「由是道理,菩萨毁犯他胜处法,于现法中堪任更受」:就是他一样可以更受的。这个比丘有说三次,有说七次。若女人发了无上菩提心也是可以。「当知亦尔」:也是。「若诸苾刍性是钝根,于律仪戒要从他受方可得受」:若诸比丘只有出离心,没有学习大乘佛法,他的信进念定慧的根是钝根,就是没有般若波罗密的学习是钝根。「于律仪戒要从他受方可得受」:要从他,一个人的善知识,从他那裡受戒才可以。「不同菩萨有自然受」:菩萨有自然的受戒。你前生前生受过菩萨戒,但是没有捨菩提心,你也没有上品缠犯他胜处法,那麽你死了以后这戒还在,那叫作自然受。「是故若犯根本罪已,自无堪能更发意乐,他亦不更听许为授」:比丘不同菩萨有自然受,是故若是犯了根本罪以后,「自无堪能更发意乐」:他就不行了,他就是不可以了。「他亦不更听许为授」:你也不能再受。比丘你若是还俗的话,要退戒,退了戒还俗,那还可以再受。若是你没有退,你若是犯了,那就不许更受,这比丘是这样子。「他亦不更听许为授」:也不听许再给你授戒。「由是说言不任更受」:不堪任这样子的。这是捨不更受;一个是有犯便捨,第二捨不更受。这是辨捨,下面是辨缘。分两科,第一科,标二缘捨。 辰二、辨缘(分二科) 宿一、标二缘捨 略由二缘,捨诸菩萨淨戒律仪。一者、弃捨无上正等菩提大愿。二者、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 「略由二缘,捨诸菩萨淨戒律仪」:简略的来说,有两个缘捨诸菩萨淨戒律仪。「一者、弃捨无上正等菩提大愿」:他弃捨了他的无上菩提心,他不求无上菩提了,没有这个意愿了。「二者、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第二个缘就是现行上品缠,一个严重的,极勐烈的烦恼,这上品的烦恼现行了,这样子违犯了他胜处法。这两种缘,你就没有菩萨戒了。 宿二、辨捨相违(分二科) 列一、二缘不捨 若诸菩萨虽复转身遍十方界,在在生处不捨菩萨淨戒律仪;由是菩萨不捨无上菩提大愿,亦不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 这是第二科,辨捨相违,与捨相违就是不捨。分两科:第一科,二缘不捨。「若诸菩萨虽复转身遍十方界」:说是诸菩萨虽然又转身,转者捨也,得也,转捨转得;捨掉了这个身体又得一个身体叫作转。这个转又得一个身是遍十方界的,你在娑婆世界,那也可能到药师佛的世界,也可能到阿弥陀佛的世界去了,十方世界都可能会去的。「在在生处」:也可能到天上去,也可能又来人间;前一生是美国人,第二生又是汉人了,各式各样的情况,「在在生处」。「不捨菩萨淨戒律仪」:他的菩萨淨戒仪没有弃捨,还在,在他的五蕴裡面还有戒体的。「由是菩萨不捨无上菩提大愿,亦不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为什麽「在在生处不捨菩萨淨戒律仪」,由是菩萨他没有弃捨无上菩提大愿,这意愿他没有弃捨。第二呢,「亦不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所以他的戒还在。《披寻记》: 「虽复转身遍十方界等者:此显菩萨不同苾刍」:和比丘不同。「弃捨众同分故捨戒律仪」:比丘若死掉了,他弃捨了他的众同分,他这个身体和别人一样,都是有这个身体叫众同分。现在弃捨了这个身体故,「捨戒律仪」:他受的这个比丘戒比丘尼戒都没有了,所以只是尽形寿,不是尽未来际。「虽复转捨此身转得馀身,遍十方界所在生中所在处所,不由彼缘捨先所受」:菩萨不同于比丘,菩萨怎麽样呢?「虽复转捨此身」:菩萨虽然是弃捨了这个身体,「转得馀身」:又得到其它的身体了,有捨有得。「遍十方界所在生中」:所在的众生裡面,所在的处所,「不由彼缘捨先所受」:不因为弃捨了这个身体,就弃捨了所受的戒体的。「由彼生身及与处所有众多别,故言在在」:由于你所得到的身体,那个「所生」之「身」,及与所那个生身居住的地方,有众多的差别。在人世间有可能你是中国人,也可能变成日本人,也可能变成新加坡的人,也可能变成个台湾人,也可能变成天上去,这是没有决定的界限的。所以说「不由彼缘捨先所受,由彼生身及与处所有众多别,故言在在」。由是当知菩萨捨戒,唯由前说二种因缘而捨戒的;「不同必刍有多差别」:和比丘那又不同了。比丘他只是尽形寿不是尽未来际,所以他死掉了戒就没有了。若受戒呢,一定从他受,而不能够在佛像前受,这是不行。 列二、觉悟不捨 若诸菩萨转受馀生,忘失本念,值遇善友为欲觉悟菩萨戒念,虽数重受而非新受,亦不新得。 这下面觉悟不捨。「若诸菩萨转受馀生」:弃捨了这个身体,在馀生中又得一个身体。「忘失本念」:又得了个身体,他原来受菩萨戒的这些事情都忘掉了;以前所经验的事情,现在都忘了。「值遇善友为欲觉悟菩萨戒念」:但是这个人他栽培过善根,他还有好朋友;有可能是他的师长先得圣道了,那就是他的善友。或者是佛菩萨就是他的善友。遇见了好朋友的时候,「为欲觉悟菩萨戒念」:他好朋友为欲觉悟他,「你以前是受过菩萨戒的!」那他那个善知识觉悟他你应该受菩萨戒。「虽数重受而非新受,亦不新得」:虽然一次又一次的重受菩萨戒,「而非新受」:不是现在才受菩萨戒。「亦不新得」:那个戒体也不是现在才得的,以前以前就得到。看《披寻记》: 「若诸菩萨转受馀生等者:弃捨现法众同分故,转受当生」:弃捨现在的这个身体。这个身体,你现在这个菩萨是人,就是和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就叫作众同分。「或后生中人众同分」:转受将来的那个生命体,将来的生命体是什麽呢?又生作人,有可能又作人。「是名转受馀生」:这句话是这麽意思。「于馀生中忘失本初所受戒念」:菩萨这个时候修行的力量还没有宿命通,所以他馀生中忘掉了前一生曾经受过菩萨戒,这个念忘掉了,没有这个念。「是名忘失本念」。「值遇诸佛或诸菩萨能为善友」:值遇善友,善友是谁?值遇诸佛是他的善友,值遇诸菩萨也是他的好朋友。「于先所受能令忆念觉了悟入」:他的好朋友对于他前一生所受的菩萨戒,现在能叫他忆念,忆念就觉了悟入了,「哦!我以前受过菩萨戒的!」。「由是因缘,于馀生中虽复数数重作羯磨令其更受,当知不名新有所受。于所受相亦非新得」:所得的戒体不是新的,早就得到了。 那麽这一段是觉悟不捨。这个地方就是菩萨戒和声闻戒不同。在宗咯巴大师他写的《菩提道菩萨戒论》也提到,发无上菩提心非常重要!他犯了根本戒所以还能重受,就是因为没有弃捨无上菩提心。如果你犯戒的时候,你没有弃捨无上菩提心,就不算是严重的犯戒,这地方他特别说到这件事。就是弃捨了菩提心,你还可以再发;再发菩提心,还可以再受戒。这和声闻戒是很大的不相同。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二 月二、广显二戒所摄事相(分三科) 盈一、标名犯等 如是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于有违犯及无违犯,是染非染,软中上品,应当了知。 前边是第一段总标三戒他胜处法。《披寻记》:《披寻记》的作者他把这四种他胜处法合而为三,其实不合也可以,就总标四他胜处法,这麽样说和文是相合的。这是第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广显二戒所摄事相。前面是总标三戒,这是广显两个戒;两个戒是什麽?就是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两条戒所摄的事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名犯等。 「如是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这位受了菩萨戒的人,他能安住在菩萨戒律仪上不违犯,或者有的时候有违犯及无违犯的差别,这样子。科的名字叫标名犯等;标名就是安住菩萨淨戒律仪。下面犯等,「于有违犯及无违犯,是染非染」。犯了戒,有的是染污心犯戒,有的不是染污心犯戒,有这差别。「软中上品」:犯戒是因为有烦恼而犯戒,而犯戒有软品有中品有上品烦恼,「应当了知」。这是标。看《披寻记》: 「于有违犯及无违犯等者:约诸事相,说有违犯及无违犯」:菩萨安住菩萨淨戒,表现于外的相貌,就是有的是没有犯,有的是有犯,这个差别。这是约事相,表现于外的相貌说。「约犯因缘,说染非染」:这个染非染约什麽说的呢?约犯戒的因缘说的。就是你的心,你若有烦恼就是染污,无烦恼就是非染。「约染差别,说软等品」:由烦恼的染污而犯戒的,有软中上的差别。「下自当说」:下面会有解释,「名当了知」。 盈二、随类别显(分二科) 昃一、住摄受善法戒(分六科) 辰一、施渐次摄(分六科) 宿一、于诸供养(分二科) 列一、供养三宝(分二科) 张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谓诸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 这第二科,随类别显。分二科:第一科住摄受善法戒,这是一类;住饶益有情戒又是一类。这一科分六科:第一科是施渐次摄。这布施波罗密它也有个次第,渐次,属于这一类的,这是施渐次。又分六科:第一科是于诸供养。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供养三宝。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于日日中」:就是每一天每一天裡面,「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如来,就是佛陀在世的时候你对于佛应该供养。「或为如来造制多所」:或者是佛教徒,为了恭敬佛,为佛造一个塔庙,制多就是塔。前一句「若为如来」是佛在世;「或为如来造制多所」也可以包含佛灭度后;那麽这是造塔,或是造庙,有的裡面有舍利或者有佛像,这样情形。这是属于佛宝。「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若于正法」:就是佛陀所说正法;或者是佛说证悟的正法,或者佛宣说的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这也是佛灭度后,佛教徒恐怕正法灭亡了,就是要用文字把佛法写出来,或者印在纸上,或者印在树叶上,造经卷的地方。「谓诸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这个「或为正法造经卷所」是怎麽个情形呢?「谓诸菩萨素怛缆藏」就是大乘佛法,大乘的修多罗藏。「摩怛理迦」就是论藏。前面这一段是法,佛法。「若于僧伽」:就是在佛法裡边用功修行的人,修学佛法的人。「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这个僧伽指什麽说的呢?就是十方世界已经悟入法性的诸菩萨众,这是圣人,不是指凡夫说的。那麽这样子就是佛法僧,这都是胜境。《披寻记》: 「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者:谓为如来所造一切若宁堵波」:就是塔,「若龛」:就是供佛像,好像一个房子似的,这是佛龛,「若台」:或者一个大高的台,上面供着佛像这样子,「是名制多」。 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讚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 前边这是佛法僧,这上面没有说阿罗汉,没有说小乘佛法的僧宝。前面这是所供养的境界;下面是怎麽叫作供养呢?「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这是在数量说,「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或者是香,或者是花,或者是水,或者是灯,灯就是光明供养。这是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就是最少,到「以身」:以你的身体,「一拜」:就磕一个头,礼敬诸佛,礼敬三宝。「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讚佛法僧真实功德」:前面是说身供养,这说语业的供养。语业供养最少有一四句颂,「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一句颂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的真实功德。因为这都是胜境;这个僧宝,十方世界已入大地菩萨,这是证入法性的大菩萨,所以他的功德是真实功德。凡夫僧靠不住,不在内。讚佛的真实功德,讚法的真实功德,讚僧的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上面是身语,这是意业的供养。意业最少就是你的心,「一清淨信」:就是有清淨的信心发出来。由这样的清淨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念佛的真实功德,念法的真实功德,念僧的真实功德,那就叫作清淨信。 已证入圣道的人,他与法性相应,他心裡面不受一切法,那就叫作清淨。但是没证入法性的,就办不到这件事。你修止观有一点相似而已,没得无生法忍只能相似,也不能达到那个清淨信的境界。那我们怎麽样才能清淨信呢?我们要有所凭藉才可以。就是你念《金刚经》,念它一遍;经它本身是清淨的,我们依靠它,去念这个经的时候,这心也是清淨的,就清淨信。说念佛也是清淨信,念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大夫、天人师、佛、世尊,你这麽随着念,这也是清淨信。你念法,「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讚歎。若是你念法,「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要思惟那个义;「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你按照那麽去思惟,那也叫作清淨信。说念僧,这个僧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你这麽念,那也叫作清淨信。如果你不有所凭藉,你这一念心我们凡夫办不到!心很难清淨。所以「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你要这样子。前面说是「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这句是总说的。下边就是别说的,从三业。当然我们用香花供养那也是可以;就是或者少或者多,要这样供养。「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你不这样作,那你就是犯戒了。把《披寻记》这段念下来: 「下至以身一拜礼敬等者:此中一言,且依世俗相续道理。谓一处为依止,于一境界事,有尔所身语意业转及随转」:这裡面这个「一言」,下至以身一拜,一四句颂,一心清淨信,这个「一」这句话,这个字。「且依世俗」:且依一般我们没有证悟法性的,都是在世俗谛上活动的这个境界,「相续道理」:刹那刹那相续的道理。「谓一处为依止」:以一个地点为依止,「于一境界事」:或者是佛或者是法或者是僧,是一境界事。「有尔所身语意业」:有那麽多的身业语业意业;「转」:活动。身的活动——礼拜,语业的活动——以四句颂讚佛法僧,意业的活动——以清淨信随三宝真实功德;这就叫作转。「及随转」:相续的转。「总尔所时」:那麽多的时间合起来,叫作「一」。说你在这裡供养三宝,你供半小时,这半小时总起来叫作「一」。或者是二个钟头,你在这裡拜佛,或者以四句颂讚佛法僧,或者以清淨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你坐了二个钟头,这二个钟头总合起来叫作「一」。这是这个意思。 「摄决择分说:如世尊言,若有众生于如来所,但发一心及一言说」:就说一句话。说什麽呢?「善逝大师!」你说这句话,那这就是对佛有讚歎的功德。这个善逝是什麽意思?「逝」者去也,我从这裡到那边去。但现在是说什麽呢?说佛到涅槃那裡去,到了第一义谛那裡去了叫作逝。说这个去是太好了,所以叫作善逝。像我们凡夫就不能到第一义谛那裡去,社会上的人就是为名为利而去了,所有的来来去去就是为那件事。现在唯有佛能到第一义谛那裡去,所以叫作善逝。「善逝大师!善逝大师!」这也是讚歎佛了嘛!「如是发心,我尚说彼于诸善法多有所作」:你发心念这麽一句话——「善逝大师!善逝大师!」你这麽一发心作这功德,「我尚说彼」:佛自称为我,我尚且说他作了很多很多的善法了,你栽培了很多的善根了,是这意思。「何况身语如其心量随顺奉行」:何况你不只是心作功德;或者你身体在拜佛,你语业怎麽怎麽的讚歎佛,如其心的量,「随顺奉行」:你作了很多的功德,「乃至广说」:又其它种种功德。 「又依世俗相续道理,名发一语及发身业。(陵本五十五卷一页)显扬颂云」:《显扬圣教论》的颂,「善逝善说妙三身,无畏无流证教法,上乘真实牟尼子,我今至诚先讚礼。于此颂中」:在这个颂裡面,「初句是讚佛」——「善逝」:说佛是善逝,「善说」:他能善说无量无边的佛法,「妙三身」:佛有微妙的法身、受用身、化身,法报应三身,这是讚歎佛的功德。「次句是讚法」——「无畏无流证教法」:佛的大无畏的智慧,为众生说无漏的、清淨的……,「无流」就是无漏,「证教法」:佛所证悟的第一义谛的法,「教法」:语言文字的宣扬一切佛法。这个证法教法都是清淨无染污的。「三句是讚僧」——「上乘真实牟尼子」:这个「上乘」就是大乘佛法,「真实牟尼子」:那这是讚歎谁?讚歎弥勒菩萨;《显扬圣教论》是无着菩萨造的,他在这裡讚歎弥勒菩萨,那就是讚歎僧。为什麽加一个牟尼子?牟尼是寂静,就是指释迦牟尼佛说;他的真实的弟子,因为他也证悟法性了,不是凡夫了,所以是真实牟尼子。或者「牟尼」就是「子」,因为他也证悟法性,心裡面也寂静了,所以牟尼就是子。真实的牟尼子,就是真实的是佛陀的弟子。第三句是讚歎僧。「是名讚佛法僧真实功德」。 「若以淨信胜解俱心随念如来是正等觉者」:「若以淨信胜解俱心随念如来」:说这位佛教徒,他有清淨的信心,有胜解;这个淨信这个地方还有胜解的智慧和它在一起。胜解的智慧就是要对于佛法僧,你要有深入的理解,这也要由学习佛法才能够拿到的,才能够取得这个胜解。你对于佛的认识多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这样子,我们若只是取佛陀有三十二相这样就是佛,佛不同意这个说法。所以你要有深刻的觉悟,这叫作「胜解」。「俱心」:有清淨信心裡面还有胜解,因为有胜解才有清淨的信心。这信心怎麽能建立呢?就是有胜解的智慧的关係。用这样的心,「随念如来是正等觉者」:你心裡面在观察,佛陀是正等觉者,用这清淨心来念佛。「如来是正等觉者」:这「正觉」是根本智、无分别智;「等」是后得智。就是佛有圆满的大智慧境界,「是正等觉者」。你若这样的观察思惟,这叫作念佛;不只是念名号。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提倡念佛法门,就是念佛的名号;佛的功德不念。不过那个「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这个地方多少有一点念佛功德的意思,但是主要还是念佛名号,念佛名号的时候,没有念正等觉者,没有念佛的功德,没有这样念!当然这样念佛也有功德,但是我感觉这就是初一步的境界。所以「若以淨信胜解俱心随念如来是正等觉者」,「乃至广说」:如来应供养正遍知,广说念佛的功德,「是名随念三宝真实功德」。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