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7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7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三

  玄二、别辨七戒(分七枓) 黄一、难行戒(分三科) 宇一、徵

  云何菩萨难行戒?

  这个「持瑜伽处」,「持」这个字当作堪能讲,有这个堪能性,你能够布施持戒作这些功德,就有堪能修学止观了,可以这麽解释。「云何菩萨难行戒」:这是第二科别辨七戒。这戒品裡面说到戒有九种;分三科。第一科自性戒,第二科是一切戒,这二大科都说完了。这第三科是难行戒等,就是九种戒剩馀的七种戒。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别辨七种戒,分七科,第一科是难行戒。分三科,第一科是徵。「云何菩萨难行戒」:什麽叫作难行戒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标。

  宇二、标

  当知此戒略有三种。

  这是标出来数目,说应该知道难行戒有三种不同,当然这是略略的说。下面第三科就解释这三种戒。分三科,第一科弃捨增上。

  宇三、释(分三科) 宙一、弃捨增上

  谓诸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弃捨如是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受持菩萨淨戒律仪,是名菩萨第一难行戒。

  「谓诸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这难行戒是什麽意思?就是说诸菩萨他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他现在具足广大的财富,他也是具足了「大族」,这个族姓很高贵,可能他父亲是皇帝,或者是宰相,就是族姓是很高贵的。「自在增上」:因为他有具足大财具足大族的关係,他的情况,他非常的自在,没有什麽压力。这个「增上」就是很高尚,他这个地位自然是很高尚的。「弃捨如是大财大族自在增上」:一般凡夫普通人不论,现在说菩萨,菩萨有这样的条件,高贵的因缘,但是他弃捨了,不要这个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弃捨这个身份。「受持菩萨淨戒律仪」:来到佛教裡边,他先发无上菩提心,在大智慧的菩萨边受持菩萨清淨律仪,受了菩萨戒。这个戒来约束他的身口意,是一定要这样子这样子,不然就是犯戒了。「是名菩萨第一难行戒」:难行戒就是不容易,能放得下吗?

  宙二、于难无亏

  又诸菩萨受淨戒已,若遭急难乃至失命,于所受戒尚无少缺,何况全犯!是名菩萨第二难行戒。

  「又诸菩萨受淨戒已,若遭急难乃至失命,于所受戒尚无少缺,何况全犯!」这是第二个难行戒,于难无亏。又有那麽多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受淨戒以后。「若遭急难」:若是遇见了危急,有苦难的境界。这个急难也是有轻有重,现在说「乃至失命」,失掉了生命,这苦境界,危急的境界,达到这个程度。「于所受戒尚无少缺」:这麽样的危急了,对于他所受的戒,都不会有一点违犯,何况完全违犯呢?到这麽危急的时候,宁可失掉生命也不犯戒。「是名菩萨第二难行戒」。

  宙三、恒无失念

  又诸菩萨,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恒住正念常无放逸,乃至命终,于所受戒无有误失;尚不犯轻,何况犯重!是名菩萨第三难行戒。

  「又诸菩萨,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恒住正念常无放逸」:这是第三个难行戒恆无失念。「又诸菩萨,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又诸菩萨这样子这样子。「如是如是」是什麽呢?就是「遍于一切行」,这个动的境界;「遍于一切住」就是静,动静的境界。你内心的作意,内心的分别,这个内心遇见什麽境界都会有了别性,会了知这是怎麽回事,那麽就叫作作意。这个作意是遍于一切行住的,不管是行住坐卧一切一切的时候,都是由内心在那裡了别的,没有一个时候没有分别心的。「恆住正念」:这一切时的行住作意,你完全是安住在正念,保护内心的清淨,一切时都是这样子。「常无放逸」:长久的,长时期的不放纵自己。「乃至命终」:从开始受菩萨戒,乃至到寿命结束的这个时候,对于所受的戒「无有误失」,没有说是失掉了这条戒,或者作错误的事情了,犯了戒了,不会的。「尚不犯轻,何况犯重」:尚且不违犯轻微的戒,轻微的戒都不犯,何况违犯重戒呢?「是名菩萨第三难行戒」。这三条难行戒;这是菩萨能得到众生的尊重恭敬讚歎,不是简单的事情。看下文:

  《披寻记》p1409:

  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等者:如前所说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今唯依二而作是说;谓先时所作不放逸行,俱时随行不放逸行。谓我定当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令无所犯;乃至广说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不起毁犯。由是此说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义应准知。

  「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等者:如前所说五支所摄不放逸行」:这是我们学习的不是很久,在四十卷第六页的时候,那裡有说这个事。「五支所摄不放逸行」:这个不放逸行归纳成为五种。「今唯依二而作是说」:现在这裡说的第三难行戒,就是依那五种不放逸中的两种而作是说的。那两种呢?「谓先时所作不放逸行」,这是一种;「俱时随行不放逸行」,这是第二种,就是根据这两种说的。一共是五种不放逸行,就是一、前际俱行不放逸行,二、后际俱行不放逸行,三、中际俱行不放逸行,加这两种合起来就是五种。这两种不放逸行是什麽意思呢?这下面解释。「谓我定当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令无所犯;乃至广说。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不起毁犯」:这是两种不放逸行,前面曾经讲过这个文,实在这也就是菩萨在事情没到来的时候,他先作意,就是要求自己决定是: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先有这样的如理作意,等事情到来的时候就保持清淨,是这样意思。「由是此说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义应准知」:这句话就照前面那两个不放逸行去思惟就好了。

  这个事情我们也不妨这样试验一下:就是从早晨起来,先作念:「我这一天内我的举心动念,不管是身口意,都保持清淨。」你这样作意,就这样作,一直到晚间睡觉以前,一直保持内心清淨。你试一试!我和人说话的时候保持内心清淨,别人和我说话时候我也保持内心清淨,看看怎麽样?!这是难行戒。第一是自性戒,第二是一切戒,第三就是难行戒。现在下面是一切门戒,这一切门戒是第二科。分三科,第一科徵起。

  黄二、一切门戒(分三科) 宇一、徵起

  云何菩萨一切门戒?

  一切门戒是什麽意思?

  宇二、标列

  当知此戒略有四种:一者、正受戒。二者、本性戒。三者、串习戒。四者、方便相应戒。

  这是标列,标出来数目,也列出来名字。下面第四科随释。分四科,第一科正受戒。

  宇三、随释(分四科) 宙一、正受戒

  正受戒者:谓诸菩萨,受先所受三种菩萨淨戒律仪,即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正受戒者:谓诸菩萨,受先所受三种菩萨淨戒律仪」:就是谓诸菩萨,不是一个菩萨,很多的菩萨。「受先」:秉受前文所说的那个所受的三种菩萨淨戒律仪。「即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种。那麽这就叫作正受戒。就是菩萨受了戒了,当然这一句话就是这麽说,但是你若正式去受戒的话,那就还有很多事情。下面第二科是本性戒。

  宙二、本性戒

  本性戒者:谓诸菩萨,住种性位,本性仁贤,于相续中,身语二业恒清淨转。

  「本性戒者:谓诸菩萨,住种性位,本性仁贤」:就是这麽多的菩萨,他安住在种性位的时候,这话是说他还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也没有受菩萨戒,也可以说也没有学习佛法,这个时候。这个时候他在种性位的阶段,是什麽样子呢?是「本性仁贤」:他这个人原来,「本」就作原来讲,就是没有经过佛法的熏习,原来他的心性就是仁贤,就是很慈善的。「仁」者慈也;「贤」者善也,这个人的心性很慈善。「于相续中,身语二业恒清淨转」:这本性仁贤是意业;下面身语二业,加起来就是三业。「于相续中」:就是这个生命体,在他这个生命体裡面,在这个色受想行识裡面,在眼耳鼻舌身意裡面;前面本性仁贤是意业,现在还有身业和语业这二业,「恆清淨转」,长时期都是很清淨的活动,他在一切境界,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上,在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朋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他都是很清淨的,他遇见什麽境界,他都是很清淨,都是很慈善的。这就叫作本性戒。看《披寻记》:

  《披寻记》p1410:

  本性戒等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性。于此位中虽未串习三种淨戒,然性仁慈于诸有情不极损恼;又性贤善于同法者易可方住,是名本性仁贤。约所依身,名为相续,从无始来流转不息故。此说菩萨戒波罗蜜多种性相,如其所说,当知身语二业恒清淨转。

  「本性戒等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这个话是前面种性品说的。「谓诸菩萨六处殊胜」: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一切众生都有眼耳鼻舌身意,菩萨也有眼耳鼻舌身意,但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比一般的众生就是殊胜,就是高尚,和一般的人不同。什麽不同呢?「有如是相」:有这样的相貌。「从无始世展转传来」:在佛法说这个时间向前推,没有开始那天,所以叫作无始,从无始世。「展转传来」:这个展转就是有一点曲折,不是没有什麽变化,一直传到现在,不是这样子。比如说这个人原来是在天上死了,他的生命结束了,那麽来到人间作人,他不是一直的,就是有点变化。但是变化而又不变化,就是有个不变化的东西传过来。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的果报有生老病死,就是有变化。以后又有一个生老病死出现,所以叫作展转。生命的展转,可是就传到现在来。「法尔所得」:就是自然地就得到这种功德,不是经过善知识的教导,自然地本来拥有这种东西。这个法尔所得就是本来有这种东西。「是名本性住种性」:这叫本性住种性;就是他原来的心裡面就有这种种性安住在裡面。这个种性这句话,或者就当作「因」字讲也可以;或者当作堪能性讲也可以。他有这个因。这个种,五穀或者是蔬菜的种子有堪能性,你放在土裡边,它有阳光,有肥料,有水有风就这些资料,它就有堪能性生芽。有的众生他是菩萨种性,他就有这个堪能性能发菩提心、有堪能性修六波罗密,有堪能性大慈悲心广度化众生,有堪能性得无上菩提,是名为本性住种性。就是不是人为的,本来有的这种功能。

  「于此位中虽未串习三种淨戒」:在种性这个阶段,虽然他还没有来到佛法裡面继续不断的学习佛法,学习三种淨戒,他没有作这个事,没有遇见佛法嘛。「然性仁慈」:然而他的心就是仁爱慈悲,他对人都有爱心,都有慈悲心。「于诸有情不极损恼」:对于众生,众生是一个贪瞋痴不断活动的境界,那麽这个菩萨他也是凡夫,也和这一切众生在一起,他遇见众生的这些迷迷煳煳颠颠倒倒的境界,当然随时也可能会侵犯菩萨,这些事情。但是菩萨本身「不极损恼」,他不会有大的恶心要去侵恼众生伤害众生。「不极」:不是有极大的损害众生的心和行为。「又性贤善于同法者易可共住」:这是说一般的情形。「然性仁慈于诸有情不极损恼」,这是表示也有损恼,也可能对众生有不友善的事情,但是不会太严重,是这个意思。「又性贤善于同法者易可共住」:这就不是一般的友情了,就是大家都发心学习佛法的人,所以叫作「同法」。和这样同法的人在一起同住的时候,「易可共住」,容易共住,他不斤斤计较,不是的。有一点什麽事情他不计较,所以容易共住。「是名本性仁贤」:这就叫作本性仁贤,就是这个意思。这样说就是分两个意思来解释,一个是于诸有情不极损恼,这也是仁贤;于同法者易可共住,这也是本性仁贤,从这两部分来说。

  「约所依身,名为相续」:「于相续中」这个相续是什麽意思呢?就是约这个身体说的,叫作「相续」。「约所依身」,身是「所依」,什麽是能依?就是一切的活动,不管你作什麽事情,都要靠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死掉了,你什麽事也不能作了。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是这个身体作的,这个身是所依身。约这个所依身叫作「相续」。为什麽呢?「从无始来流转不息故」:从无始以来,久远以来,一直在这裡流转。流转这句话就是相续不断的意思,像水在流,白天也流,夜间也流,一直在那儿流。比如说车的轮子在路上滑,轮子一直转一直转,它不停下来。我们众生在这三界裡面流转没有停止的时候,所以叫作相续。「此说菩萨戒波罗蜜多种性相」:这是说菩萨还没有发菩提心,他还没有学习佛法,他原来具足的种性相貌就是这样子,就是「本性仁贤」,就是这意思。 「于相续中身语二业恆清淨转」,这是本性的相貌,就是他本性没有菩萨戒波罗蜜的相貌。「如其所说,当知身语二业恒清淨转」:就是如论文上所说的,像前面这一段文。也像种性地那个地方说,当知身语二业常常的清淨转。这是还没有受菩萨戒行菩萨道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宙三、串习戒

  串习戒者:谓诸菩萨,昔馀生中,曾串修习如先所说三种淨戒;由宿因力所住持故,于现在世,一切恶法不乐现行,于诸恶法深心厌离;乐修善行,于善行中深心欣慕。

  前面这两种戒,正受戒较容易明白,种性戒就是有点特别了。现在说到第三种叫作串习戒。串习又是什麽意思呢?「谓诸菩萨,昔馀生中,曾串修习如先所说三种淨戒」:谓诸菩萨,「昔馀生中」,不是现在,是过去的时候,在馀生,在现在生的所馀,就是过去生中。过去生中或者是在人间,或者在天上。「曾串修习」:曾经不断的修习如前所说的三种淨戒,他学习过、受持过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由宿因力所任持故,于现在世,一切恶法不乐现行」:过去受过戒,也安住淨戒的关係,所以现在就不同,那就和本性戒又进了一步。「由宿因力」:由过去生栽培的戒波罗密多的功德力,那个功德的力量所控制,那个功德控制他。谁是所控制的?就是这一念心。我们如果过去生中没有学习过佛法,我们就是杀盗婬妄作种种恶事,那麽我们的一念心就被这些杂染的业障、烦恼所控制。这一念心它自己不自主的,坏东西来了它就随之去作恶事,那就是恶——种种杂染的烦恼所任持。 现在是说菩萨由过去生中曾经学习过佛法,受持过菩萨淨戒,栽培了很多的功德,这个功德力来控制他这一念心,「所任持故」。这有什麽相貌呢?就是「于现在世,一切恶法不乐现行」,就是现在,现在这时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面向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很多的恶事情,但是他不愿意作恶事,「不乐」,不欢喜作这些恶事。「于诸恶法深心厌离」:他看见这些染污的境界,他深深的不高兴,厌恶这些事情。「乐修善行,于善行中深心欣慕」:他欢喜作种种好事,利益众生的事,修学圣道的事,他欢喜作这个事。「于善行中深心欣慕」:他很诚恳的,有很大的勇勐心,心就是欢喜,「慕」,仰慕,也是欢喜,这修学善法有大功德,这些事非常好,非常有意义,他欢喜作这些事情。这就叫作串习戒,串习戒是这个意思。

  宙四、方便相应戒

  方便相应戒者;谓诸菩萨,依四摄事,于诸有情,身语意业恒相续转。

  这是第四科,「方便相应戒」。什麽叫作方便相应戒呢?「谓诸菩萨,依四摄事,于诸有情,身语意业恒相续转」。谓诸菩萨受了菩萨戒的时候,他就会学习四摄的这件事。「依四摄事」:这个依是遵循的意思,随顺佛陀教导菩萨学习四摄的事情。怎麽样学习呢?「于诸有情,身语意业恒相续转」:对于诸有情‥‥,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饶益诸有情故,所以他身业语业意业,常常相续的要利益众生,这就是四摄。这就叫作方便相应戒。这个串习戒是说过去栽培了这样的功德,那个功德就是传到现在来的相貌。现在这个方便相应戒是受了菩萨戒以后行菩萨道的相貌。看《披寻记》:

  《披寻记》p1410:

  方便相应戒等者:约四摄事,说名方便。此复有四:一、随摄方便,二、能摄方便,三、令入方便,四、随转方便。方便所摄身语意业,于诸有情能正摄受调伏成熟;由是故名方便相应戒,如力种性品说。(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二页)

  「方便相应戒等者:约四摄事,说名方便」:四摄这句话就是四个方法,用四个方法来接引众生来到佛法裡面来。这个四摄就叫作方便,方便就是接引众生的方法。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此复有四」:这个方便有四种不同。第一个是随摄方便,就是用财去接引众生,以财作媒介物。随顺那个因缘,用财来引导众生,那麽就是随摄方便。「二、能摄方便」:第二就是爱语,爱语就是为他宣说佛法,佛法叫作爱语。因为佛法叫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这真实是爱护众生的语言。说「能摄方便」,这个是有堪能能引导他来悟入圣道。用钱来接引众生只是和他建立一个良好的关係而已,真实能让他得到佛法的好处,那是要宣扬佛法才可以。爱语是方便。布施、爱语、利行,「三、令入方便」:令入方便是利行,「利」就是出世间的涅槃,「行」就修八正道,修学六波罗蜜,修学戒定慧,那麽叫作行。由这样的戒定慧的学习,就能悟入圣道了。前面能摄方便实在是属于解,它能让他明白佛法,破除他的疑惑,令他对佛法有信心,这是能摄方便。令入方便呢,他对佛法明了以后,他修学戒定慧,由闻思修得无生法忍,就叫作入。「四、随转方便」:随转方便什麽意思呢?菩萨依四摄用佛法来引导众生,菩萨也这样作。「我叫你学习佛法,我不学习佛法;我叫你修习戒定慧,我不修习戒定慧」,这样不可以。菩萨自己也是随顺这样子用功修行,也是修习佛法,也学习戒定慧,叫随转。大家共同的、一样的活动,都是随顺佛法,一方面学习佛法,一方面也修学圣道,这叫作转。

  「方便所摄身语意业,于诸有情能正摄受调伏成熟」:这四种方便所摄的身语意业,身业语业意业都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于诸有情能正摄受调伏成熟」:菩萨能这样作的话,那就对于一切有情能有这种功德,能正引导他们相信佛法,然后学习佛法来调伏烦恼,然后修学圣道能成熟善根。「由是故名方便相应戒,如力种性品说。(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二页)」:我们已经学过了。那麽这叫作方便相应戒,就是行菩萨道了的意思。

  黄三、善士戒(分三科) 宇一、徵

  云何菩萨善士戒?

  前面是一切门戒,正受戒、本性戒、串习戒、方便相应戒,这叫作一切门戒。这下边第三科是善士戒,分三科,第一科徵。云何菩萨善士戒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标。

  宇二、标

  当知此戒略有五种。

  这个戒简略的说,有五种不同。这是标出来数目。下面第三科列出名字来。

  宇三、列

  谓诸菩萨,自具尸罗、劝他受戒、讚戒功德、见同法者深心欢喜、设有毁犯如法悔除。

  就这五种,这五种戒叫作善士戒。第一种「谓诸菩萨,自具尸罗」:那就是他自己欢喜要受菩萨戒。然后第二种劝别的众生也受菩萨戒。 第三种讚歎受戒的功德。第四种「见同法者深心欢喜」:看见大家同一志愿学习佛法,心裡面是特别的欢喜。「设有毁犯如法悔除」:说是自己也受戒,也劝别人受戒,但难免有的时候失掉正念了,有违犯戒的事情了,那不要紧,「如法毁除」,随顺佛的教导忏悔,除灭这犯戒的罪过。那麽这是五种。看《披寻记》:

  《披寻记》p1410:

  自具尸罗等者:谓自离杀生乃至离邪见,是名自具尸罗。若以此事劝进他人,是名劝他受戒。若即于彼以无量门称扬讚述,是名讚戒功德。若见离杀生者乃至离邪见者深心庆悦生大欢喜,是名见同法者深心欢喜,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三卷四页)此由善行所摄而受律仪,是故得名善士戒。于五种中,已说前四,馀后一种,如文易知。

  「自具尸罗等者:谓自离杀生乃至离邪见,是名自具尸罗」:他这麽讲。自己远离杀生乃至邪见,这是离十恶业,不杀生不偷盗,若是在家菩萨就是不邪婬,还有妄语、恶口、绮语、两舌,远离这四种过失,内心不贪欲瞋恚不邪知邪见,加起来十种,是名自具尸罗。这个远离十恶法修学十善法,也可以在佛前举行一个仪式,也可以先忏悔,然后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然后「我弟子从今日始,不杀生不偷盗不婬欲。」就是依十善法这麽说。这麽举行一个仪式比较好。

  「若以此事劝进他人,是名劝他受戒」:就是要远离十恶法,劝进别的人,劝导他们进一步远离恶法修学善法。原来社会上的人,如果是在学校读书的话,只是学习将来在社会上发财的方法,各种专业知识,只是学习这些事,没有学习什麽叫作善?什麽叫作恶?那这个人将来就是只要有利可图,这件事就要作了。什麽叫作善恶,我不知道!多数是这样子。但是现在来到佛教裡边来,这件事要有简别,恶法不可以作,善法才可以作,所以这就是进步了,来到佛法裡就是进步了。劝进他人,「是名劝他受戒」。

  「若即于彼以无量门称扬讚述,是名讚戒功德」:若是这位菩萨有大智慧,「于彼」,远离十恶法修学十善法叫作「彼」,「依无量门」,依无量不同的立场,「称扬讚述,是名讚戒功德」,称扬善法的功德,讚歎十善法的功德,是名讚戒的功德,以无量的门。我姑且说两个门:就是用因果门来讚歎;「你恶法不可以作,作了要到三恶道去,善法可以作,你就可以在人天享福了」。那麽就是远离恶法修学善法,在因果上我们应该这样作。这是一个门;再用慈悲的立场来说。要有慈悲心不要杀生,杀生就不慈悲了;不要偷盗,偷盗就是不慈悲了;你不要邪婬,不要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若有慈悲心这些事都不该作,因为这些事情都是伤害众生的。你对他说谎话,那就是不慈悲他嘛!妄言绮语恶口两舌都是不慈悲。所以站在慈悲的立场,这些事都不可以作。所以若是能够学习慈悲心,这个戒也容易守护清淨,要想办法增长慈悲心。

  「若见离杀生者乃至离邪见者深心庆悦生大欢喜」:这就是生欢喜心,「若见离杀生者乃至离邪见者深心庆悦生大欢喜是名见同法者深心欢喜」。我看经上说一个故事:国王有慈悲心,他对老百姓也非常爱护,当然慈悲心的人表面上看就是软弱,你打我一槌,我就是忍受了,我不还手打你,这看上去就是软弱了。你若用拳头打别人,这个人就是英雄。但是那个受打的人忍受而不打,不还报那麽就是软弱了。这样慈悲心强的人作了王亦复如是。说邻国的国王发动军队把这国家占领了,而这国王不抵抗,他的大臣都是「我们也有军队嘛!我们可以和他对抗!」说:「不要因为我要作国王,使令老百姓丧失生命、财富,不要这样作。他来也好嘛!他愿意来这裡统治国家,一样嘛!我退下来。」但是事情还不是那样子,邻国国王来到这儿,把这国王捉住了就要杀掉他,他也接受这件事,但是他对儿子说:「不可以报仇!他杀掉我不要紧,你将来不可以报仇!」告诉他的儿子。他儿子还是小的时候,可是这个时候,就是被杀掉以后,这事情完了,邻国国王就在这裡统治了。他的儿子还小,但是他的母亲是大智慧人,栽培他的儿子读书,学习种种的技艺,学习什麽技艺?弹琴弹得非常好。他就是想要报仇,因为他有这个技艺,他就是有名了,国王也愿意听,就请他来,哎呀!这琴弹得非常好,那麽他就要常在这裡为国王服务,到那儿去都带他去。这一天国王出去游行,就是疲倦了,就躺在弹琴的年轻人的腿上就睡觉。他就拿着一个宝剑,「哎呀!我父亲输了,我要报仇!」连续三次,就把剑丢掉了。而这国王醒了,「将才我作了恶梦了。」说是什麽恶梦呢?说:「我以前杀掉那国王的儿子拿剑要杀我三次没有杀!」弹琴的这个孩子说:「你这梦是对了,就是我!」然后他受到感动,这国王就把这国家「好!还给你!」就撤退了。

  所以这上面说这个事情。「以无量门称扬讚述,是名讚戒功德。若见离杀生者乃至离邪见者深心庆悦生大欢喜,是名见同法者深心欢喜,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三卷四页)」那上说。这个故事,我们说讲个故事好像也不算什麽了不起,但是这是佛法的慈悲精神,不杀害众生,就是父母被害了都不报仇。好像是梵网经提到,好像是我们的国王被人杀害了,好像是怎麽的。就是这个慈悲心这样子。现在我们用佛教慈悲的精神看这个世界上,就是不慈悲。就是用这样的态度来处理事情,这和佛教精神完全是不一样的。

  「此由善行所摄而受律仪,是故得名善士戒」:这样说呢,就不是说已经相信佛教了,依据佛法的受戒仪轨去受戒,不是那样意思,这是世间的善法,不管有没有佛法,而这个善法是世间常有的事情。是故得名善士戒。「于五种中,已说前四」:自具尸罗、劝他受戒、讚戒功德、见同法者深心欢喜。「馀后一种」,就是设有毁犯如法悔除,「如文易知」。这是善士戒,下边是一切种戒,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黄四、一切种戒(分三科) 宇一、徵

  云何菩萨一切种戒?

  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标。

  宇二、标

  当知此戒以要言之,六种,七种,总十三种。

  这叫作一切种戒。看《披寻记》:

  《披寻记》p1411:

  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者:此菩萨戒,从其自性乃至清淨总有九相;然于一切相中分数渐增,乃至最后增为十种,如文可知。今于此中一切种相,依次第数,增六增七皆此所摄,是故说言六种七种总十三种。由是次第乃至增十,总成九相。

  「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者」:六和七加起来就是十三种了。「此菩萨戒,从其自性乃至清淨总有九相」:现在是戒品,这戒品说菩萨戒,「从其自性」,从第一种就是自性戒,第二种一切戒,第三是难行戒,第四是一切门戒,善士戒、一切种戒、遂求戒、二世乐戒、清淨戒,「乃至清淨总有九相」,这菩萨戒总有九个相貌。「然于一切相中分数渐增,乃至最后增为十种」:可是在这九种戒裡边,就是一切相中,「分数」,每一种都不是单一的,或者是十种,或者是五种,或者六种,或者七种,乃至最后,就是清淨戒,最后增为十种,由一二三四五这样增加到十种,「如文可知」,这文上都列出来了,我们一看就知道了。「今于此中一切种相,依次第数,增六增七」:现在在一切种戒这个地方,这是第四科一切种相,「依次第数」,依这个一二三四的数目,向前增增到六,又增到七,「皆此所摄」,虽然说六说七,也还都是属于一切种戒所摄的。「是故说言六种七种总十三种」。「由是次第乃至增十,总成九相」。这前边是这两科,一个是徵,一个是标,现在第三个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先说六种。

  宇三、释(分二科) 宙一、六种

  言六种者;一、迴向戒,迴向大菩提故。二、广博戒,广摄一切所学处故。三、无罪欢喜处戒,远离耽着欲乐自苦二边行故。

  「言六种者;一、迴向戒,迴向大菩提故」:什麽叫作迴向戒呢?就是你持戒心裡面要有一个意愿。什麽意愿呢?是大菩提,就是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你想要成就的。「迴向」这两个字我是讲过好多次了,但是我现在还要讲,当然就是重覆了。「向」就是志向,就是人的志愿,我想要作医生,你读书的目的是什麽?我想要作医生我想要为人民服务,使令他们身体健康没有病痛,这个志愿是很了不起。我想要作律师,我想要作会计师,我想要发财,我想要作总统,那麽都叫作「向」。现在你来到佛法裡边的时候,你要有一个更伟大的意愿,要把原来的意愿迴转一下。原来的意愿是:「我是去为人民服务!」我作医生也好,我作律师也好,乃至我作国家领导人,都是为人民服务,这话非常好!国家没有律师也不可以,没有医生也不可以,最低限度须要这些事。但是其中一件事情,要诚恳!要说真实话!你完全是为人民服务吗?你不为你自己的利益着想吗?所以说真实话,你真实是为人民服务,不为自己着想吗?所以若说真实话,有可能我不是为人民服务,是为自己服务。当然聪明人会隐藏自己,他自己的心裡话他不说,就另外说一句话,那是说谎话,我们不算数。若说真实话的话,你是凡夫都有我我所,那有说放下自己的?都是为自己服务。

  现在说迴向,不要有这个我我所,是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饶益一切众生的,是用诚心发这个愿,这叫作迴向大菩提故。真实的,不是说谎话,说谎话那不是佛教徒所应该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可以约另一个门,另一个立场来说这件事。比如说我现在的意愿要学习《瑜伽师地论》,这就是一个意愿。「迴向大菩提」是总相说的,你不管是学习戒也好,学习定也好,学习慧也好,都是为得无上菩提,这是约总说的。若个别说呢,我这个时期是学习《瑜伽师地论》,这是我的意愿,这是现实,现实是这个事情。我学习《瑜伽师地论》的内容是什麽呢?就是要知道声闻道的次第和大乘菩萨道的次第,就是这两件事。我有了这样的意愿,我愿意把这两个道次第学习圆满,要发这个愿。若这样发了愿呢,那其它的事都是小事,这件事是我唯一的大事。我看这也是应该的。或者这个时期我要学习静坐,所以有个意愿。那为什麽要学习静坐?要得无生法忍,我为了要得无生法忍,我要学习静坐。那我立这个愿,那就有很多的苦要受:坐在那裡腿疼,腰疼,头疼,要减少睡觉,要减少饮食,这就有点违犯了我们日常的习惯。违犯了习惯心裡面不高兴的,很辛苦!但是不怕!我一定要这样作。那麽就叫作迴向。

  「二、广博戒,广摄一切所学处故」:一切所学的戒,都能够摄受在这裡。前面说迴向戒,就是你为什麽要持戒?「为得无上菩提故!」那麽这叫作迴向戒。「二、广博戒,广摄一切所学处故」。声闻道次第所学习的戒,其实就是一个摄律仪戒,没有饶益有情戒,没有这个意思。也没有摄善法戒,都不具足,只有一个摄律仪戒。可是裡边多少也有一点摄善法戒,也有一点饶益有情戒,但是那不是主要的,它主要的是学习律仪戒是得涅槃。只要能符合了这个目标就好了,那个功德我不作也可以。就是有一个比丘,看见一个女人掉在水裡要淹死了,那比丘说:「你认你的命吧!」他不肯去救他。因为一救就可能犯比丘戒,所以你这样不救不算犯戒。比丘戒是这样。当然这也是众生的根性如此,所以佛也就宣说这样声闻乘的佛法。若是菩萨戒是广说一切所学处故,那就是很多很多的善法都要学习,要饶益一切众生。说菩萨原来也是凡夫也可能作不到,作不到也要作,你要充实自己,逐渐的改造自己,你达到一个程度,一切众生都可以利益,能饶益一切有情,能积聚一切善法,都能作。所以菩萨戒是广摄一切所学处。

  「三、无罪欢喜处戒」:没有罪。这条戒是什麽呢?这下面解释一下。「远离耽着欲乐自苦二边行故」:前面两条这是简单的解释一下。这无罪欢喜就是也没有罪,也没有欢喜,这个戒。「远离耽着欲乐」:就是没有罪,也远离「自苦二边行故」。远离「自苦」,自己给自己苦头吃,那就是外道修苦行,远离耽着欲乐,远离自苦,苦和乐是二边,远离这两边行故,所以叫作无罪欢喜处戒。看《披寻记》:

  《披寻记》p1411:

  三无罪欢喜处戒等者:远离耽着欢乐行边,由是得名无罪处戒;远离受用自苦行边,由是得名欢喜处戒。

  「三无罪欢喜处戒等者:远离耽着欢乐行边」:「耽着」,就是爱着,爱着「欢乐行边」,就是欲乐这些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法。「由是得名无罪处戒」:远离耽着欢乐行边,实际上就是一个罪过的境界,现在你远离了,由是得名无罪处戒。「远离受用自苦行边,由是得名欢喜处戒」:你不受苦恼就是欢喜了,那麽这个欢喜是对于修苦行说的。这个罪是对耽着欲乐说的,没有罪,不去修苦行,这叫作欢喜。这是一种戒,这是第三无罪欢喜处戒。可见佛法是中道,不要太吃苦头,但是你也不要太放纵自己,一定要要求得很多,我要特别的快乐,这不应该。

  四、恒常戒,虽尽寿命亦不弃捨所学处故。五、坚固戒,一切利养恭敬他论本随烦恼,不能伏故不能夺故。

  「四、恒常戒,虽尽寿命亦不弃捨所学处故」:这是恆常戒,长期的要持戒。虽然尽了寿命,「亦不弃捨所学处故」,也不弃捨所持的戒。这个「虽尽寿命」,虽然这时候要死了,还是持戒,他持戒清淨。「五、坚固戒,一切利养恭敬他论本随烦恼,不能伏故」:这持戒持的要坚固,就是利养恭敬的事情,能动摇你持戒的清淨心,令你不持戒,那就不坚固了,这个利养和恭敬。「他论」:别人有特别的一种异论,这也能动摇你持戒的清淨心。「本随烦恼」:烦恼有两种,一是根本烦恼,一个随烦恼。根本烦恼是特别重的烦恼,随烦恼是轻微的烦恼,就是根本烦恼的等流,所以叫作随烦恼。这两种烦恼「不能伏故」,不能屈服你持戒的清淨心。这贪烦恼来了,持戒的心就没有了,那就是屈服了。现在烦恼不能屈服。这个利养恭敬是引起你贪烦恼生起的一个境界;他论就是佛法以外邪知邪见的异论,那就是见论。利养恭敬是爱论,他论是见论。也都是烦恼,但是引起你生起烦恼的境界。加个本随烦恼,正是说你内心的烦恼。「不能夺故」:不能夺你持戒坚固的意愿。看《披寻记》:

  《披寻记》p1411:

  五坚固戒等者:谓此淨戒不为一切之所摧伏,不为一切之所引夺,名坚固戒。言一切者,略有三种:谓一切利养恭敬、一切外道异论、一切本随烦恼。由坚力持,说不能伏;由具胜解,说不能夺。

  「五坚固戒等者:谓此淨戒不为一切之所摧伏」:就是你持戒清淨这样的德行,不为一切的境界所摧伏所破坏。「不为一切之所引夺」:不能把你的心夺去了。名坚固戒。言一切者,略有三种:谓一切利养恭敬是一种,一切外道的异论是一种,一切本随烦恼是一种。「由坚力持,说不能伏」:由于你持戒的心力特别的坚固,所以那三种境界不能屈服你。「由具胜解,说不能夺」:由于你对于持戒,不是相信别人的话,而是你自己有高深的智慧,认为你应该要持戒,所以外边的邪知邪见,不能够夺取你持戒的意愿。

  六、尸罗庄严具相应戒,具足一切戒庄严故。尸罗庄严,如声闻地应知其相。

  「尸罗庄严具相应戒」:这是六种戒裡的最后一种,叫作尸罗庄严具相应的戒。这话怎麽讲呢?「具足一切戒庄严故」:你受了戒的人,你能具足的守护你所有的戒,这就叫作庄严。如果你犯戒就是丑陋了,就是这个意思。「尸罗庄严,如声闻地应知其相」:尸罗是印度话,中国话就是戒。这个戒能令你相貌庄严,这个道理「如声闻地应知其相」,声闻地说了这件事。看《披寻记》:

  《披寻记》p1411:

  六尸罗庄严具相应戒等者:声闻地中作如是言:问:何缘世尊宣说尸罗名庄严具?答:诸馀世间耳环指环腕钏臂钏及以宝印金银鬘华妙庄严具,若有成就幼稚黑髮少年盛壮姝妙形色而服饰之;少增妙好。乃至广说戒庄严具于一切类于一切时若有服者,皆为妙好,是故尸罗名庄严具。(陵本二十二卷十三页)

  「六尸罗庄严具相应戒等者:声闻地中作如是言」:这样说。「问:何缘世尊宣说尸罗名庄严具」:什麽因缘佛这麽说呢?「答:诸馀世间」:就是佛法在世间的流行,相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出家的佛教徒,这也是个世间。这个「诸馀世间」,就是佛教以外,那个世间上也有庄严具,什麽庄严具呢?「耳环」:耳上戴着环,「指环」:手指上戴个环,「腕钏臂钏」:这个手腕上也戴个环,这个臂也是戴个环,「及以宝印金银鬘华妙庄严具」:或者用宝作印,或者是金的或者银的鬘华,金花银花组成个鬘华,这就叫作妙庄严具。「若有成就幼稚黑髮少年盛壮姝妙形色而服饰之」:假设有的在家人,他这个时候是成就幼稚,就是幼童的时候,或者头髮是黑的还没有白,这时候年纪是少年,或者少年再几岁就是盛壮的壮年了,「姝妙」,少年壮年的时候,这个身相庄严姝妙,特别美好,有美好的形色。身形也美妙,颜色也是庄严,「而服饰之」,这样的人他服饰耳环指环腕钏臂钏及以宝印金银鬘华等妙庄严具,「少增妙好」,他少少地增加了多少好,这个看上去感觉满意。「乃至广说戒庄严具」:前面声闻地说到这些,乃至到后面又说了很多戒庄严具。「于一切类于一切时若有服者,皆为妙好」:我们佛教徒也不戴耳环也不戴指环,这些庄严具都没有,但是我们也有庄严具,什麽呢?就是戒。你能持戒,戒就是庄严具。「于一切类」:对于世间上的一切类,各式各样人戴的庄严具,「于一切时」,佛教徒若是服这戒的庄严具,「皆为妙好」,那都是好的,要强过超过世间的庄严具。「是故尸罗名庄严具」:尸罗就叫作庄严具。「(陵本二十二卷十三页)」:那裡有讲这件事。

  宙二、七种

  言七种者;一、止息戒,远离一切杀生等故。二、转作戒,摄一切善故,饶益有情故。三、防护戒,随护止息转作戒故。四、大士相异熟戒。

  前面说是六种是这样的,下面说七种。「言七种者;一、止息戒,远离一切杀生等故」:止息就叫作戒。什麽原因呢?远离一切杀生偷盗这些恶事故,所以叫作止息戒。「二、转作戒,摄一切善故」:转作戒,就是一样一样的你去活动,你去作这件事,这也是戒。我作了这样的功德以后,展转的又作另外一种功德,所以叫作转。「摄一切善故」:就是你能成就很多很多的善法,这也叫作转作戒。「饶益有情故」:作一切善,同时也是作一切饶益有情的善法,这都叫作转作戒。「三、防护戒,随护止息转作戒故」:这个防护戒,预防保护,保护自己的戒,不要违犯。「随护止息转作戒故」:随顺各式各样的因缘,要保护这止息戒清淨,保护这转作戒的清淨,那就叫作防护戒。这个防护戒当然也有深有浅,深一点说实在就是修止观,修止观调伏烦恼,你烦恼调伏了断灭了,那持戒自然就是清淨了,所以也可以叫作防护戒。「四、大士相异熟戒」:大士就是大人,这一切大菩萨,这是佛称之为大士。他那个庄严相的果报,也是由戒而成就的,所以叫作「大士相异熟戒」。看《披寻记》:

  《披寻记》p1412:

  四大士相异熟戒者:即大士相名为异熟。此略有八:一者寿量具足、二者形色具足、三者族姓具足、四者自在具足、五者信言具足、六者大势具足、七者人性具足、八者大力具足,如自他利品释。(陵本三十六卷一页)由戒是此异熟之因,是故名大士相异熟戒。

  「四大士相异熟戒者:即大士相名为异熟」: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就是果报,所以名为异熟。「此略有八」种不同。现在这个地方说的这个大士相,也是包括三十二相,但是列出来情形有点不同。「一者寿量具足」:就是寿命长而没有缺少,所以叫作寿量具足。「二者形色具足」:形貌颜色也是具足,很多人「众所乐见」。「三者族姓具足」:就是生豪贵家了,这种人。「四者自在具足」:那就是有大财富有大眷属的这种人,那麽他自在力就具足了。「五者信言具足」:他说出来的话人家都相信,别的人对他都相信,就是他说谎话人家都相信,这是一种果报,他前生常说真实语,所以今生他说出来的话人家都相信,他不说谎话。「六者大势具足」:有大势力特别具足,在社会上地位高,财富特别多,而且他有各式各样的技能。譬如说他是建筑师,他是工程师,有大富贵的境界,这是大势具足。「七者人性具足」:这一共是八种,前面在自他利品已经解释过了,陵本三十六卷一页。那一段文上,那就是特别的讚歎男人,这个人性单指男人说的,就不说女人,它就是这个意思,「人性具足」。那上面说,就是你劝女人厌离女身欢喜得男身,你就人性具足。或者一个男人要失掉了男性的话,你帮助他不要失掉,那麽你就容易人性具足,你保持男身不失坏。「八者大力具足」:这个大力具足看文上的解释,就是身体特别健康,不能说完全没有病,病痛特别少,而身体特别健康。身体特别健康,身体的力量大。我们看这个《三国志演义》,你看关羽、张飞、赵子龙,你看这个吕布,典韦、曹操的这些将军,那些人就是力量大,身体健康。为什麽会这样子呢?你常常请人吃饭,将来你容易身体健康。因为吃饭身体就是有力量,若不吃饭身体没力量。就是供养三宝多作功德,就是大力具足。「如自他利品释。(陵本三十六卷一页)」。「由戒是此异熟之因,是故名大士相异熟戒」:这些令人满意的境界,一共是说了八种,这都是由戒成就的。这八种令人满意的境界都是果报,这果报从那儿来的呢?由持戒来的,戒是此异熟之因。「是故得名大士相异熟戒」,这是约果报说,你持戒将来会得到这果报。

  五、增上心异熟戒。

  这个戒实在来说就是定共戒。我们看这下面的解释:

  《披寻记》p1412:

  五增上心异熟戒者:由于尸罗善清淨故,便无忧悔;无忧悔故,欢喜安乐;由有乐故,心得安定,由是得名增上心异熟戒。

  「五增上心异熟戒者:由于尸罗善清淨故」:由于这个补特伽罗他持戒清淨的关係,「便无忧悔」,你若犯戒,你心裡面就忧悔,你不犯戒,心裡面就不忧悔这件事。「无忧悔故,欢喜安乐」:没有忧悔心情就是安乐自在。「由有乐故,心得安定」:由于你持戒清淨,没有忧悔而有安乐,所以也就容易得定;由增上戒得增上心,戒能增上心,你若持戒清淨,使令你容易得定。「由是得名增上心异熟戒」:由这个理由,就叫作增上心异熟戒,就是你得到定了。什麽叫作增上心?就是得定。「定异熟戒」,就是定共戒;定是一个果报,由因而得定。你由修止而得定,止就是因,定就是果。得了定以后,你的戒自然是清淨的,所以叫作增上心异熟戒。

  六、可爱趣异熟戒。

  看《披寻记》:

  《披寻记》p1412:

  六可爱趣异熟戒者:谓由此戒增上力故,唯于可爱趣中受增上生,若在凡地,即于人中生刹帝利大富贵家,若婆罗门大富贵家,若诸长者大富贵家,若生所馀豪贵大富多诸财榖库藏等家,乃至能生天趣所当生处。若已入地,始从第一极欢喜住乃至第十最上成满诸菩萨住,如其所应差别受生,如住品中广释。(陵本四十七页)由是得名可爱趣异熟戒。

  「六可爱趣异熟戒者:谓由此戒增上力故,唯于可爱趣中受增上生」:「谓由此戒增上力故」,就由于你持戒清淨的增上力,就是强大的力量;持戒清淨它有强大的力量。这个强大的力量是什麽意思呢?「唯于可爱趣中受增上生」:由于有这个力量,你唯独在可爱乐的果报中「受增上生」,就是不会到三恶道去受苦,一定是在人间或天上,你得到这样果报,这果报是特别殊胜的,就叫作「增上生」。「若在凡地,即于人中生刹帝利大富贵家」:若是你现在还没有得圣道,你还在凡夫的地位,那你的可爱趣异熟戒的力量,「即于人中生刹帝利」,就是到王族裡边去了,或者是大富贵的家,「若婆罗门大富贵家」,就是读书的人大富贵家,「若诸长者大富贵家」,就是有道德的人的大富贵家。「若生所馀豪贵大富多诸财榖库藏」:你若是持戒清淨,这个力量或者生其它所馀的,前面那几种剩馀的豪贵大富,「多诸财穀」,多财多穀,「库藏等家」。「乃至能生天趣所当生处」:你在凡地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你持戒清淨是在人间刹帝利大富贵家等。或者是生到「天趣」,生到天的果报中,「所当生之处」。如果你持戒清淨,多少有一点静坐的功夫,你有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能够生到欲界天。如果你没有静坐的功夫,那就四王天或帝释天了,所以「乃至能生天趣所当生处」。

  「若已入地,始从第一极欢喜住」:若是你持戒,同时你能修止观,你见到法性入初欢喜地了,入法性地了,那你就是从「第一极欢喜住」,就是欢喜地,「乃至第十最上成满诸菩萨住」,这是第十法云地,这是十地。「如其所应差别受生」:随你所修行的差别境界,你现在的这个境界是初得无生法忍,那你就到初地去了;若再用功修行,到二地、到三地、到四地,乃至到第十地,那麽「第十最上成满诸菩萨住」。「如其所应差别受生」:如你所修学的圣道成就的差别境界所适应的,就到那地方受生。「如住品中广释」。住品是那裡呢?「(陵本四十七页)由是得名可爱趣异熟戒」。

  七、利有情异熟戒。

  这是第七,前面是六,这是第七。看《披寻记》:

  《披寻记》p1412:

  七利有情异熟戒者:谓诸菩萨由戒为先,修十一种利有情业,于诸有情有哀怜心有悲愍心有亲爱心,即由如是串习增上力故,于今现在安住自性能利有情,由是得名利有情异熟戒。

  「七利有情异熟戒者:谓诸菩萨由戒为先,修十一种利有情业」:前面约有情戒一共分十一条戒,就是这个利有情戒。「于诸有情有哀怜心有悲愍心有亲爱心」:对于诸有情作恶事,你看见有情作恶事,你有哀愍心。「有悲愍心」:你看见有情受苦的时候,你有悲愍心。「有亲爱心」:对于这一些有情不管是受苦,作恶事或者是作善事得善果报,你都有亲爱心,有悲心也有慈心。「即由如是串习增上力故,于今现在安住自性能利有情,由是得名利有情异熟戒」:「串习」这个话很有意思,就是不是一下子短时间成就的,你要不断的,「串习」就是连续不断地去学习。这样子你才能够有强大的清淨的力量。「于今现在安住自性能利有情」:「现在安住自性」,不必要特别的去观想,自然心裡面就清淨,自然心裡面就有慈悲,就是安住自性能利有情。「由是得名利有情异熟戒」。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8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62 作秀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00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63 贪小便宜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6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61 眼泪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60 缺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4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