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78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78

 

  亦不愿求彼诸妙欲,修行梵行,于彼妙欲尚如实观,犹如趣入广大种种恐畏稠林,况馀诸欲。

  我们上一次停讲到现在,也很久了,这个科判可能也记得不清楚,我向前多说一点,现在的文是菩萨地,菩萨地裡边,第一大科是「普摄学果」,「普摄学果」裡边又分三大科,第一科是「持摄」,这裡边,在菩萨地开始的时候是有十法,就是具足了菩萨地的大意,第一法就是「持」,在这一科裡边分三科,第一科「种姓持」,第二科「发心持」,第三科「觉分持」,「觉分持」是在第三十五卷,「觉分持」裡边又分成三科,第一科是「所学处」,第二科是「如是学」,第三科是「能修学」,这是「觉分持」一共分这麽三大科,第二科裡边「如是学」又分二大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略广分别」,「略广分别」裡边,「略分别」已经过去了,第二科是「广分别」,「广分别」是从第三十九卷开始,「广分别」裡边分两大科,第一科就是「六度四摄」,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别广」,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六度」,「施度」已经学习过了,现在是「戒波罗蜜」,「戒波罗蜜」裡边一共是有九种「戒波罗蜜」,九种「戒波罗蜜」分三科,第一科是「自性戒」,第二科是「一切戒」,现在我们这个文就属于「一切戒」裡边的,「一切戒」裡边有「徵」、有「释」,解释裡边分两科,第一科「标列种类」,第二科「广辨差别」,「广辨差别」裡边分三科,第一科是「戒相的差别」,又分两科,第一科「别释三戒」,「别释三戒」裡边分三科,第一科「明戒安立」,戒安立裡边就是「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明戒安立」这三大科已经过去了,第二科是「明戒安住」,「戒安住」裡边分二科,第一科「总徵」,第二科「别显」,「别显」裡边第一科是「住律仪戒」,现在可以看到了,第一科「总徵」已经过去了,第二科是「别显」,「别显」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是「住律仪戒」,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别辨相」裡边分十科,第一科是「不恋过去诸欲」,我从这裡开始,就是刚才念的文向前。

  月一、别辨相(分十科) 盈一、不恋过去诸欲

  谓诸菩萨住别解脱律仪戒时,捨转轮王,而出家已,不顾王位,如弃草秽。

  「别辨相」裡边分十大科,第一科是「不恋过去诸欲」,「谓诸菩萨」,这是说很多的菩萨,「住别解脱律仪戒时」,这三聚淨戒先说「住别解脱律仪戒」,这个菩萨他安住在「别解脱律仪戒」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怎麽情形呢?「捨转轮王,而出家已」,这个菩萨在家的时候,原来是转轮王,他弃捨了转轮王的富贵荣华就出家,离开了他的烦恼家,「不顾王位」,他不恋着这个「转轮王」的身份,「如弃草秽」,就像弃捨一个草似的,像弃捨这个污秽的东西似的,一点也不爱着,这可见这个菩萨这个境界,可是有多麽伟大。看这个《披寻记》的文:

  「转轮王者:此有四种」转轮王,「或王一洲,或二三四」,或王二洲、或王三洲、或王四洲,「于彼生时,随其所应,有铁轮宝,或铜或银或金轮宝自然出现」,这个轮王是有这样的事情,就是有铁轮宝、或者铜轮宝、或者银轮宝、或者金轮宝,自然的出现,出现这件事,「如意地说」,像那个第二地,第一地是「五识身相应地」,第二地就是「意地」,这个「意地」是那裡呢?「陵本二卷十八页」,在那裡说这个四种转轮王的事情。

  如有贫庶为活命故,弃下劣欲而出家已,不顾劣欲。

  这下边举一个例子来显示转轮圣王出家的情形,譬如有一位贫穷的「庶民」,他为了活命的原故,「弃下劣欲」,他的欲的事情是很下劣的,他就弃捨了出家来做比丘,「而出家已,不顾劣欲」,出家以后,他不会回顾、爱着他在家的那个劣欲,他不再想念以前的事情。

  不如菩萨清淨意乐,捨轮王位而出家已,不顾一切人中最胜转轮王位。

  这个贫穷的人出家以后,他不留恋他过去的欲,那种情形还不如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对佛法有清淨的意乐,「捨轮王位」,这裡说「清淨意乐」应该说,就是他发无上菩提心了,他有清淨的意愿,「意乐」也就是意愿,他想要得圣道、得无上菩提、行菩萨道广度众生,他这个高尚的意愿叫做清淨的意乐,这是他没出家以前,他学习佛法的时候,达到了这个程度,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他「捨轮王位」,就是弃捨了转轮王位,「而出家已,不顾一切人中」,他不顾恋人中的最胜、最殊胜的转轮王位,贫穷的人出家不顾劣欲,我们可能会想像到这件事,用这件事来比喻转轮王出家的时候,他那个放下的情况,还超过那个贫苦的人出家。下边《披寻记》:

  「清淨意乐者:此中不说已证淨胜意乐地名清淨意乐」,这裡说的菩萨的「清淨意乐」,不是说已经得无生法忍了,他证悟了第一义谛的那个时候的「清淨意乐」,不是指那个说的,「不说已证淨胜意乐地名清淨意乐」。「为求证此故作是说」,而这裡面说「清淨意乐」,就是这位菩萨,他还是在凡位的时候,为了希求证入此「淨胜意乐」,「故作是说」,所以这麽叫做「清淨意乐」。「云何知然」,怎麽知道这句话是这样意思呢?

  「由前能喻说为活命,今此所喻有所为义,当知亦尔」,由前面说那个譬喻,「贫庶为活命故,弃下劣欲」,这是能譬喻的,「由前能喻说为活命」,为活命故而出家,在家不能活命了,出家就有人供养,所以就可以活命,是这样意思。「今此所喻」,就是所晓喻的转轮王出家这件事情,「有所为义」,那就是他初开始出家,当然这个时候没有得无生法忍,所以「有所为义」,就是有所求义,「当知亦尔」,也就像那个,也是这样意思,就是这个贫苦的出家人,他出家的目的是为活命,所以现在这个转轮王,原来是个凡夫菩萨,现在有所求,求这个「淨胜意乐」,想要得无生法忍,「当知亦尔」,也有所求,「若不尔者,有道理相违过」,要不这样解释,在道理上有相违的过失,「非证淨胜意乐地已,方捨轮王而出家故」,这个道理的相违就是这个意思,不是说这个轮王,他已经证悟了第一义谛,成就了清淨的胜意乐,「已」,以后,方才捨转轮王,「而出家故」,要是那样,那可以不捨转轮王,就是以转轮王的身份,学习佛法、广度众生,所以他现在就是没有得到「淨胜意乐地」,他去行菩萨道还有所不足,所以他须要出家,修学圣道,这样解释了这一段文是「不恋过去诸欲」,是说这位菩萨,他不恋着他以前的那样殊胜的转轮王的欲,那麽就显示如果没有那麽高的身份,那麽你的欲,还值得留恋吧?有这个味道。

  盈二、不希未来诸欲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于未来世天魔王宫所有妙欲,不生喜乐。

  这第二科「不希未来诸欲」,「又诸菩萨」,就是这些已经出了家的这些「诸菩萨」,出了家,受了律仪戒,就是安住在律仪戒上,「于未来世」,就是将来,因为他现在能够住在律仪戒裡边,修学圣道,将来世怎麽个情形呢?那麽这位菩萨,他自己的意愿,未来世「天」,天王的宫所有妙欲,魔王宫所有妙欲,「不生喜乐」,不生喜乐,他没有这个爱着心,他没有这个心情,我将来生天享天欲,将来到他化自在天宫,享魔王的妙欲,他没有这种爱乐。看这个《披寻记》:

  「天魔王宫所有妙欲者:谓如帝释天宫,五欲众妙甚可爱乐」,三十三天,帝释,释提桓因,他那个天宫裡面的五欲,「众妙甚可爱乐,唯发喜乐」,他那个妙欲使令他内心裡面,只有喜乐,没有苦恼,「彼诸天众恆为是乐牵引其意」,彼三十三天那个天众,常是为这些五欲乐「牵引其心」,他的心就是老是念这些五欲乐,「以度其时」,来过他的时间,他的时间就是这样过去了,「是名天宫所有」的「妙欲」,「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四卷十七页)」,说这这件事。

  「复有魔罗天宫」,我们简单的说就是魔,实在梵语叫做「魔罗」,这个天宫中「他化自在天摄」,魔王是属于欲界顶天的他化自在天摄,「然处所高胜,受用由他所化诸欲尘故,富贵自在」,他化自在天的处所,高胜其馀的欲界天,他所受用的欲乐,「由他所化」,由别的天所化,「诸欲尘故,富贵自在,是名魔宫所有妙欲,此于勤修胜善品者,求欲超越蕴魔、烦恼魔、死魔,三种魔时,得大自在,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事业,故名为魔」。这就解释这个「魔」是什麽意思,「此于勤修胜善品者」,他化自在天这个魔王,对于人间佛教徒「勤修胜善品」,勤修三十七道品的人,「求欲超越」,修学圣道的人希求能够超越「蕴魔」,就是这个色、受、想、行、识的生命体,还有「烦恼魔」,就是爱烦恼、见烦恼,还有「死魔」,这三种魔时「得大自在」,欲界天魔王对于这个修行人的目的想要超越这三种魔的事情,他有自在力,「为作障碍」,他障碍我们修行这件事,他很自在,「发起种种扰乱」的事情,「故名为魔」。当然这件事就是止观没有修得合适,那就为魔王所扰乱了。

  亦不愿求彼诸妙欲,修行梵行。

  前面说,说是发无上菩提心、受了菩萨戒,安住在律仪戒的这个菩萨,他不喜欢这个天魔王宫的妙欲,「亦不愿求」,他修学圣道,他的内心并不希求「彼诸妙欲」,「修行梵行」,他修行圣道,目的不是求「彼诸妙欲」的。

  于彼妙欲尚如实观。

  这位菩萨安住律仪戒的时候,对于天魔王宫的妙欲,尚且如实的观察。

  犹如趣入广大种种恐畏稠林,况馀诸欲。

  做一个譬喻,就像趣入到广大的「恐畏稠林」,种种的「恐畏稠林」,稠密的树林裡边,是很可恐怖的,裡边可能有老虎、还有狮子,所以观察那个天欲就像恐畏的稠林似的,「况馀诸欲」,何况其馀的还不如天欲呢?那麽他更不欢喜了。看这个《披寻记》:

  「修行梵行者:此说正梵行求,一切皆为求无漏界」,这个「梵行求」,因为有的人是求欲求,欲求、有求、梵行求三种求,现在说「梵行求」,什麽叫做「梵行求」?「一切皆为求无漏界」,就是希求成就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个目的是这样,不求世间上的名闻利养,「虽复能感天魔妙欲,而非所求」,菩萨修学圣道,做种种功德,他是有这个堪能性的,感得天欲、感得魔王宫的妙欲的,但是他不希求这件事,「而非所求」,这一段文是「不希未来诸欲」。

  盈三、不着现在诸欲

  又诸菩萨既出家已,于现在世,尊贵有情种种上妙利养恭敬,正慧审观,尚如变吐,曾不味着。何况于馀卑贱有情,所有下劣利养恭敬。

  下面第三科「不着现在诸欲」,又发菩提心的诸菩萨,既然出了家以后,「于现在世」,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现在世」什麽呢?尊贵的有情,在这个世间上有大福德的人,他们有种种上妙的利养恭敬,这些有情对菩萨有利养、有恭敬,而菩萨对于这个「利养恭敬」,「正慧观察」,他用佛法的般若的智慧观察这个「利养恭敬」,「尚如变吐,曾不味着」,就像那个「变吐」似的,一点也不爱着这些事情。「何况于馀卑贱有情,所有下劣」的「利养恭敬」,更不味着了,更不爱着这些事情。看这个《披寻记》解释这个什麽叫做「变吐」:

  「尚如变吐曾不味着者:谓如段食,香味触处所摄」,这个段食就是一段落、一段落的,像我们所用的饮食,正好就是段食,这个段食究竟是什麽东西呢?就是「香味触」这三样,属于这三样所摄的,就是段食,「由香味触于吞咽时,令生欢喜,有染而住」,我们用这个饮食的时候,吞咽的时候,心裡面感觉到很可口,所以生欢喜心,「有染而住」,就是有染着心,我们的心住在染着这个地方,「是名味着」,这个「染着」是心所法,另外有心王,这个心王和心所在一起,染着这个「香味触」,「若变吐已,便不名食」,你吞嚥以后,这个肠胃的消化,它就有变化了,这个「吐」,实在就是排泄出去了,「便不名食」了,「香味触三已变坏故,无复堪能为受用故,是故于此不生味着」,这个譬喻也是很厉害,就是所受的这个利养恭敬,观察就是犹如「变吐,曾不味着」,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

  盈四、常乐远离不生喜足(分二科) 昃一、乐远离

  又诸菩萨常乐远离,若独静处,若在众中于一切时,心专远离,寂静而住。

  这是第四科「常乐远离不生喜足」,分两科,第一科是「乐远离」,「又诸菩萨常乐远离」,他的内心欢喜远离,「若独静处」,这个「乐远离」这句话怎麽讲呢?有身远离、有心远离,身、心两种远离,「若独静处」,若是一个人居住在寂静处,那麽这就是身远离,当然也有心远离在内,「若在众中」,那麽这就是指身没有远离,而只是心远离,「于一切时,心专远离,寂静而住」,就是「若独静处、若在众中」,就是有这两种差别,但是两种差别都包括在内,「一切时」,这位菩萨他的内心都是远离的,在大众裡面,他心裡面也是远离,在独静处居住的时候,他的心也是远离,寂静而住,那麽这看出来,就是在大众裡住,没有身远离,须要有心远离,要是自己在寂静处,单独的居住,他身远离而心远离,当然也有人身远离而心不远离,那就是和圣道不相合了。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

  「常乐远离至寂静而住者,远离有二」,有两种,一是「身远离」、二是「心远离」,「此中偏说心远离故」,这一段文指偏说心远离这一种,「于一切时乐住远离」,不管是一个人在一处住,或在大众裡住,他心裡面欢喜远离,「是名常乐远离」,「若独静处,谓于身远离时,由彼不与在家及出家众共相杂住」,论文上说「乐独静处」,这是说菩萨身也是远离的,这个时候「由彼不与在家」人,和出家人共同在一起住,「共相杂住独一无侣故」,他不和在家人、出家人「共相杂住」,单独一个人没有伴侣故,所以叫做「身远离」,「若在众中谓于非住身远离时」,若在大众之中,若住在大众裡边,那就不叫做「身远离」,「约此二别,说一切时」,包括了「一切时」,这看出菩萨有这两种情形,有的时候在大众,有的时候独住,分这麽两个情形,「约此二别说一切时,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就是在大众裡住也好。一个人单独一个地方住也好,他内心裡面没有染污心,也没有无记心,他内心裡面的活动是清淨善法,没有染污心、也没有无记。

  「修习一切其性是善,能引义利,定地作意」,他这个时候,他的内心裡面就是修习,修习就是两个方法,当然是戒为基础,律仪戒为基础,一个修止、一个修观,那麽就叫做「修习」,所修习的止、所修的观「其性是善」,它的体性是良好的,有什麽好呢?「能引义利」,能引出来无漏的功德,或者是现在得到功德,或者将来得到功德,或者是福、或者是慧,「能引义利,定地作意」,就是得禅定的作意,那麽就是前面的文,曾经说有四十种作意,或者说是有四种作意,简单的说有四种作意│力励运转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无间缺运转作意、无功用运转作意,这四种作意裡边,第一个是「力励运转作意」,这个「力励」这两个字,很有意思,这个「励」,就是一个「厂」裡边加一个「万」,再加一个「力」,「力量的力」,「力励」,这表示什麽意思呢?这初发心学习佛法,初发心修学止观的人,想要改变自己的思想活动不容易,你要特别的努力,才能把这个颠倒迷惑的思想扭转过来,叫「力励运转作意」。

  这个「力励运转作意」这裡有什麽意思?明白一点说,要守规矩,就是要守规矩,不能放纵自己,因为人的习惯,原来就是要放纵自己,忽然间立了规矩的时候,就是不随顺自己原来的习惯,那不随顺那个习惯,你叫我随顺规矩,很难,所以要「力励」,这「力励」是这个意思,这裡,我想各位自己也会想到这个问题,譬如假设现在这个情形,我欢喜睡觉,我早晨我都饭都不吃,我愿意睡觉,睡觉精神好了,坐禅也可能坐得好一点,但是要打禅七的时候,你辛苦了,因为打禅七的时候,不会是八点钟才是第一支香,一定是早晨三点钟、四点钟就是第一支香开始,但是你原来的习惯,这时候是睡觉的,你成了习惯了,但是这个时候,违反你的习惯去静坐,很辛苦,很辛苦啊!那要怎麽办呢?就是「力励运转作意」,就是强迫的改变自己,强迫自己改变过来,我天天要是三点钟,我就起来,我不管你打板、不打板,但是我这个时候起来,起来我做做一般的事情,我就去静坐,等到你打禅七的时候,正符合我原来的生活习惯,我不辛苦,不辛苦的,这个睡觉这个事,我说过多少次了,所以为什麽人要睡觉呢?因为你吃饭了呀,色界天上的人,他不睡觉,因为他没有欲了,他不吃饭,所以他没有睡眠的问题,他们色界天上的人就是入定、出定这个事情,欲界以下的人都是吃饭,但是天上的人,比人间好一点,那麽他们不排泄,但是他们也是吃东西,所以他们也是睡觉,天上的人也睡觉,那麽我们人间的人,也要睡觉,就是因为有欲加上吃饭,你要睡觉,为什麽要睡觉?因为吃饭了睡觉,再就是习惯,习惯要睡觉,你习惯这个时候睡觉,你天天当然要睡,不睡就不舒服,这是习惯来的,这样子说,我们就是按理说,我们发心出家了,当然就是把世间上的欲事,虽然不是转轮王,但是也有多少欲,但是也把它放下了,放下了出了家,你就得要想一想,就是我不要养成这个习惯,我只是吃饭了,我要睡觉,这一段时间需要睡觉,其它时间不养成习惯,不养成习惯,它随顺修学圣道,除非你完全没有这个意愿想要修学圣道,我只是学习佛法给人讲一讲,你愿意这样子那可以睡觉,你可以睡,但是你是有才华的人,你不是一般的人。

  你佛法学习好了,为人讲经说法的时候,或者你做佛学院院长,你可能做住持,这都是可能的,但是你养成了习惯,到那时候就是睡觉,要请你主持禅七的时候,你怎麽办?我的意思,你有病,这时候这个身体不对,可以将就一个时期,早晨不去上早课也可以,你有病嘛!那麽你也不上早课、不上晚课都是可以,这是可以理解的,你没有告病假,你还是正常,你去上早殿、上晚殿,不应该不去随顺大众的功课,应该随顺大众的功课,我的意思,刚才,我重複一句,有病的人你可以告假,也决定给你假,就是不去上早课、也不上晚课,都可以,你可以休息、可以看病,可以怎麽的,你没有告病假,没有告病假,你完全要随顺,你要去上早课、要上晚课,一养成了习惯了,它一点也不感觉到难,感觉很正常的,如果是平常的人,那也用不着说这些话,所谓「平常」这句话怎麽讲?就是对于教义的学习也不会有成就,更谈不到修止观,这种人不在内,我感觉我们的同学,都是超越了这个境界,最低限度可以做讲经的大法师,我感觉我们这些同学,最低限度做个讲经的大法师,那麽最好可以得四禅八定,都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堪能性,你不是平常人,但是就是这个「力励运转作意」,你要强迫自己,不是人家立规矩强迫你,不是!是你自己强迫你自己改变过来,就是习惯嘛!天天这个时候起来,习惯了,自然就起来,不须要打板,他就醒了,失常的时候很少,自然是这样子。

  「力励运转作意」,这个初发心的时候,你一定要受这苦,但是这不是很久,你拿持午来说,就是三天,三天有点不舒服,原来是晚间吃东西嘛,忽然间晚间不吃东西,顶多三天不舒服,第四天就没有事就习惯了,不吃饭没有什麽,尤其是你看人家打饿七的人,七天都不吃东西,他能忍受这个事情,我们更应该忍受这一点,所以这个,是的,违背了习惯就不舒服,那你要忍受这一点,过了一个时期就好了,就是改变成另一个习惯,就像你从台湾来,到了美国,这时间不对,什麽地方也都不舒服,但是过了多少天,你也就正常了,从美国到台湾也是一样,而现在你早晨起来上早殿、上晚殿一样,也是一样,养成了习惯没有什麽,我曾经说过多少次了,这个静坐这件事,只是初开始的时候,有点问题,第一个问题腿子痛,其实这个腿子痛还容易过去,最难的就是调心,叫它能够止、能够观,这个地方有点难,但是现在并不是说,我们没有走过这一条路,像这个稠林,很可恐怖,不是这种境界,佛菩萨已经告诉我们,这条路怎麽走,我们已经有了方法了,有方法了,你照这条路走,也就一定是会成功的,顶多有的时候有点困难,它也有办法解决困难,解决这个困难,如果你静坐成功了,心情快乐,任何烦恼都没有,就是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虽轻慢我一下,心裡不在乎,没有什麽事,你讚歎我,心裡也没有什麽事,这时候心裡面很自在,要是你不修止观,不行!有一点不如意,心裡面这个贪烦恼、瞋烦恼通通来了,就很苦啊!要肯努力的修止观,这些事情都过去了,什麽事也没有。还有一件事,我也说了很多次,你常常修止观,你对于经论上的深义,你容易理解,不是很难的事情,就是那一段文不容易解释,但是你也能过得去,能把它讲得好一点,说是有参考书,当然我看看它的也是对的,也不必高慢,不看别人的智慧,别人也参考,但如果有的时候,没有得参考,你看他的注解,他的注解也没解释,那怎麽办呢?但是你要常修止观,就不同,你一静下来,心裡想一想,就出来一点智慧,这段文就过去了,还不是说你成功了,成为圣人了,就是常常修止观,有多少相应,就会有这个感觉,所以应该努力的去随顺大众的功课,你不要偷懒!不要偷懒!你还是到大众去随顺做功课,初开始是这样子,如果是你要得了未到地定的时候,随着大众作功课有点不合适了,因为大众作功课,顶多一支香坐两个钟头嘛!最多是这样子,但是要得到未到地定,这情形不同,情形不一样了。

  所以这上面说「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其实,这句话也不容易,如果你止观没有一点相应,你能远离染污的作意?也不容易的啊!「修习一切其性是善,能引义利定地作意」,那这很明显的,是他修止观了,修奢摩他作意,修毗婆舍那的作意,那就是「定地作意」,「及定资粮」,「定资粮」就是其它的安住淨戒,修悎寤瑜伽的,饮食知量、正知而住这些事情,定地的资粮,「加行作意」,「加行」实在就是努力的意思,「不为无义言论及恶寻思之所扰恼」,「不为无义」的言论,说这样的言论不会引种种的功德,没有好处,及「恶寻思」,就是染污的寻思、贪瞋痴的寻思、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八种寻思,「之所扰恼」,乃至这位菩萨,他在大众裡也好,他自己单独住也好,他没有这些事情的扰乱,他内心裡面不受这些扰乱,「是名心专远离寂静而住」,这一个地方说得很明白。

  但是这个文上说,我们看戒律上说,比丘尼不能一个人一个房间,不是一个人一个房间,而在比丘,一个人一个房间,你在律上看见这一件事,如果一个人一个房间,在比丘来说,现在说转轮王,那他当然是男的,是男人,那麽他要独住,独住,这裡要一个人一个房间,也等于是独住,但是总是一个大房子,或者是彼此间很近,也很难说彼此间没有往来。

  昃二、不喜足

  不唯于是尸罗律仪而生喜足。

  前边说是「乐远离」,欢喜远离,那麽这裡边的意思,一个身远离、一个心远离,主要还是心远离,下面第二科是「不喜足」,什麽叫做「不喜足」呢?「不唯于是尸罗律仪而生喜足」,这位转轮圣王,出了家以后这个菩萨,他不是我持戒清淨就满足了,他没有,不唯独在尸罗律仪的清淨上生欢喜心、生满足,还不满足,还希望怎麽的呢?

  依戒住戒,勤修无量菩萨等持。

  就是还要进一步的修学禅定、修学奢摩他、毗婆舍那的,「依戒住戒」,就是以戒为依止处,为他心的住处,他的内心的活动,也包括这身、口,要依于戒│就是要保持清淨︱「依戒」。「住戒」,这个「依戒」应该初开始受戒的时候,叫做「依戒」,以后就继续的安住于戒,那麽那叫做「住戒」,以戒为依止处。

  「勤修无量菩萨等持」,精进不懈怠的修学无量的菩萨的等持,修学三昧,「等持」,这个「等持」,就是平等的摄持自己的心,这个平等叫什麽意思?什麽叫做平等?我们曾经讲过的,平等就是你静坐的时候,你心裡面不惛沉、也不散乱,就叫做「平等」,如果昏沉了,那也不平等,如果你散乱了,也就不平等,这个时候心裡面没有惛沉、也不散乱,就是要止、要观,在这个境界裡面活动,那就叫做平等,这个平等是怎麽会平等呢?你用止观来摄心,它才平等,那就是「持」,这个「持」,这个「持」就是管住它,管理它,不叫它越轨,那麽叫做「持」,「等持」,这上面说修习无量的菩萨的等持,很多的等持,很多的三昧。

  为欲引发证得自在。

  这个修三昧、修止观这件事,目的是什麽呢?「为欲引发」,就是你现在内心裡面还没有等持,没有三昧,我们通常说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你还没得三昧,这个三昧,譬如说欲界定、未到地定、或者说是未至定、然后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这都叫做「奢摩他」,但是主要是指色界四禅说的,因为这个修止观,在色界四禅裡面最好,超过了无色界四空定,无色界四空定都不太好,唯独色界四禅最好,欲界定很勉强,未到地定也可以,但是还不如色界四禅,所以这上面说「引发证得自在」,就是指色界四禅说的,我原来我心裡面没得到色界四禅,但是我努力的修止观,可以「引发」出来,就是这样意思,「引发」出来以后,那只是一少份,一少份,那裡边的功德,你还没有完全成就,你继续要修才能「证得」,「证得」以后,你还没能够「自在」,你须要继续努力的修行,才能得「自在」,其中的问题是什麽呢?就是我们初开始成就了色界初禅,我们内心裡面还有很多问题,有什麽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爱,爱着初禅的三昧乐,爱着这个乐,爱着心,有爱着心,当然是│啊!我得到…!我有成就!你还不如我!就是我见、我慢,也有些无明,还有很多事不懂啊!还有很多疑惑的事情,内心裡面还有这麽多的烦恼,有这麽多的烦恼的时候,你就不「自在」,须要继续努力的修行,那当然最好是佛教徒,那麽在这个禅定裡面修四念处,能破除去这些烦恼,但是还没得圣道,没得圣道的时候,可是这些烦恼不动了,不复现行,这个时候叫做「自在」,也得到神通,也能得到五种神通,那麽叫「自在」,这正是说初开始用功的菩萨,他是想要得禅定,得到禅定的境界,这一段文也很好,「不唯于是尸罗律仪而生喜足,依戒住戒」为依止,「勤修无量菩萨等持,为欲引发证得自在」。看这个《披寻记》:

  「菩萨等持等者:谓如说言由诸菩萨能入若百三摩地若千三摩地等」,也有地方说是五百三摩地,或者百八三摩地,那麽这是很多的三摩地,在这《大宝积经》上也有提到这件事,譬如说是我们观色,在色这个地方修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你成功了,你也可以在「声」,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随那一法都可以做如是观,而得三摩地的,所以这三摩地是无量无边的,其中有一件事,就是我们说这个,这功课表叫「禅门日诵」,「禅门」,但是我们读《大般若经》的时候,这个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有三摩地门,「三摩地门」也可以说是「禅门」,那个地方什麽意思呢?它的意思就是初禅,你得了初禅的时候,初禅就是个门,你由初禅为门,可以得无量三昧,在这裡面有无量无边的三昧,二禅也是门、三禅、四禅都是门,从这个门裡面,可以入无量无边的三昧,所以这一段文也有说「勤修无量菩萨等持」,就是初开始修学禅定的时候,修学禅定的时候,这个所缘境就是个门,从所缘境这裡,你能得定,入于三昧,这个所缘境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叫「勤修无量菩萨等持」。

  「由诸菩萨能入若百三摩地,若千三摩地等,然彼不能了知彼定名句文身差别」,这初开始的,不要说没得三摩地,就是已经得了三摩地,你还没得无生法忍,就是已经得无生法忍了,都还是很多的事情不明白啊!所以虽然学了很多你可能得了很多的禅定,但是你得的那个禅定,它的名句文身的差别,怎麽情形,你还不知道,我们前面也曾经提过这件事,「是名无量菩萨等持」。「名句文身」,譬如说得到这个禅定,这个禅定叫什麽名字还不知道,裡面的情形你还说不明白,你有这个情形,「于此勤修有三位别」,于此三摩地,你想要努力的用功修行,有三个阶级的差别,「言引发者:谓于初位」,这初开始的时候用功叫做「引发」,譬如说九心住,你修了九心住,那麽就出来一个欲界定,欲界定,你努力的继续静坐,可以引发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你继续修,就可以得到初禅,初开始有一个「引发」「谓于初位」,「言证得者:谓于中位」,在中间的时候,就是你这时候,所「引发」出来这个禅定,你成就了,在中间,你要继续努力的修行,「言自在者:谓于后位」,就是你这时候,最后,这个禅定圆满了,这个初禅你已经圆满的成就了,就是「后位」,那麽二禅、三禅、四禅也都是有初、中、后,「如修所成地广说,修习对治及世间一切种清淨应知(陵本二十卷六页),在那裡有详细的解释。

  盈五、扫涤不正言论诸恶寻思(分四科) 昃一、由不乐着

  又诸菩萨虽处杂众,而不乐为乃至少分不正言论,居远离处,不起少分诸恶寻思。

  这是第五科「扫涤不正言论诸恶寻思」,分四科,第一科「由不乐着」,「又诸菩萨虽处杂众」,这些受了菩萨戒,安住律仪戒的菩萨,虽然是在大众裡住,「而不乐为乃至少分不正言论」,而不欢喜有不正言论,不合道理的言论,乃至到少分的言论都不欢喜,少分的不正言论都不欢喜。看这个《披寻记》,什麽叫做「不正言论」呢:

  「不正言论者:谓种种娼妓、吟咏、歌讽、王贼、饮食、婬荡、街衢等论」,就是这些言论,「能引无义不如正理,故名不正」,它能引发出来没有道理的一些放逸的事情,不能随顺佛法的正理,所以叫做「不正言论」,这个菩萨不说这些话。

  居远离处,不起少分诸恶寻思。

  前面那几句话是说在大众裡面,这个菩萨在大众裡边,他不说「不正言论」,「居远离处」,不在大众裡住,远离大众,单独在寂静处住的时候,「不起少分诸恶寻思」,这个菩萨他内心裡面,一少分的染污的寻思都不生起,这是「不乐着」,下面第二科「由起悔愧」。

  昃二、由起悔愧

  或时失念暂尔现行,寻便发起勐利悔愧,深见其过。

  这下面说,他还没有得圣道,但是这位菩萨能这样用功修行,「或时失念」,或者一个时候失掉了正念,失掉了正念的时候,「暂尔现行」,暂时的就有「不正言论」、或是「诸恶寻思」的心裡活动,「寻便发起勐利悔愧」,立刻的就发起来很勐利的「悔」,悔恨心、惭愧心,「深见其过」,深深的感觉到说这个不正言论、诸恶寻思的过失,就把这件事停止了。看这个《披寻记》:

  「诸恶寻思者:此有八种,谓欲寻思等,如摄事分释(陵本八十九卷九页),此能令心流散,起诸恶不善法,故名为恶」,这些言论能使令你内心裡面动乱、「流散」、「起诸恶不善法」,你这些恶寻思能发动有罪过的事情,「故名为恶」。

  昃三、由住正念

  数数悔愧深见过故,虽复暂起不正言论诸恶寻思,而能速疾安住正念,于彼获得无复作心。

  这是第三科「由住正念」,「数数悔愧深见过故,虽复暂起不正言论诸恶寻思,而能速疾安住正念」,这位菩萨安住律仪戒,他「数数」,一次又一次的悔恨自己的错误,发惭愧心,深深的看见他的过失,「虽复暂起」,虽然是又这样子暂时的生起不正的言论,生起「诸恶寻思,而能速疾安住正念」,很快的,使令心安住在正念这裡,「于彼获得无复作心」,他这样做,他就成就了不再做这种不正言论,不再生起诸恶寻思,那麽这叫做「住正念」。看这个《披寻记》:

  「安住正念至无复作心者:谓若此心由失念故,趣入流散驰骋贪等性中」,「谓若此心」,这一念心由失掉了正念的原故,「趣入流散」,由这个正念这裡跑到不正念那裡去,你心裡面就乱了,在那裡「驰骋」、在那裡活动,「贪等性中」,那裡面是什麽?不是贪、就是瞋、就是各式各样的烦恼的,「性」者「心」也,他到那裡面去,「而能速疾忆念过患」,但是这位菩萨,他很快的就能够忆念,唉呀!我这样子做是不对的,有很多过患,「还复于离贪等安止其心」,那麽很快的就恢复过来,在没有贪、没有瞋、没有一切烦恼的境,在那个地方安住其心,「是名安住正念」,什麽叫做「正念」?就是没有烦恼的心叫做「正念」,「由此因缘,令心从贪等而出」,由于他有正念、有惭愧心,所以他能够「令心从彼贪等而出」,从那烦恼的境界裡面解脱出来,「既出离已,成就增上防护律仪」,从那个贪瞋痴的烦恼裡边出离了以后,成就了「增上」,就是有力量的「防护律仪」,保护内心的清淨,不再有烦恼的侵袭,「更不于彼不正言论诸恶寻思随顺趣入乃至驰骋」,「驰骋」是在那个烦恼裡面的活动的相貌,「是名于彼获得无复作心」,这倒是说到凡夫用功修行的相貌是这样。

  由此因缘,则能拘检。

  由于这个数数悔愧的关係,他就能「拘检」自己,「拘检」其实就是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的烦恼活动。

  昃四、由习拘检

  习拘检故,渐能如昔于彼现行深生喜乐,于今安住彼不现行喜乐亦尔。又能违逆令不现起。

  数数的这样学习,约束自己的内心令它清淨,「渐能如昔」,逐渐的,这个地方不说大话,不说我一刹那间就成佛了,不说这种话,渐渐的,「能如昔」,能够如过去的时候,「于彼现行深生喜乐」,在过去不修学圣道的时候,心裡面有种种的恶寻思,说种种放逸的言论的时候,心情快乐,过去世是这样,「于彼现行深生喜乐,于今安住彼不现行」,现在出家了,修学圣道的时候,安住在「彼不现行」,那个放逸的言论、不正言论和诸恶寻思不现行了、不活动了,不显现活动,这个时候,对于这个不现行的时候,心情喜乐,「亦尔」,也像以前现行时候深深喜乐,现在不现行的时候深生喜乐,「又能违逆令不现起」,他这个时候,常常正念有力量,违逆那些不正言论、诸恶寻思,使令它不现起,这件事,一定是要广学经论,你学习了起正念的方法,也就是止观的方法,才能违逆这些诸恶寻思和不正言论,如果没有这些经论上的法语,你用什麽办法能违逆呢?所以这个不学习经论,你心裡面很难维持正念,也从这裡感觉到很多的问题,能发觉有很多的问题。看这个《披寻记》:

  「于彼现行深生喜乐至喜乐亦尔者:此说自心杂染受乐相,及杂染还灭方便善巧相」,这一段文说这两个相貌,就是没有出家的时候,心裡面放逸的人,那「自心杂染爱乐相」,欢喜杂染,在这裡面生喜乐的相貌,「及杂染还灭」,就是灭除杂染的诸恶寻思的「方便」,什麽方法能还灭呢?那个善巧方便的智慧的相貌,「生起不正言论诸恶寻思,名彼现行」,这个「现行」怎麽讲呢?就是生起不正言论、诸恶寻思这就叫做「现行」,「此杂染摄」,这属于污染的,「一切有情于彼杂染长夜爱乐,其相云何?」这是问,这个有情于彼杂染长夜爱乐,在无明的长夜裡边,就欢喜杂染,它的相貌是什麽呢?「彼杂染相若自知已,便于尔时能得出离」,那个杂染的相貌,若是自己学习了佛法,就会知道我现在语言有杂染,我内心裡有杂染,「便于尔时能得出离」,既然知道是杂染,就从杂染裡面出来了,解脱了。

  「然于出离心不安住」,但是初发心的人,他的内心的程度,「然于出离心不安住」,在无贪瞋痴的境界,不能安住,他不能安住在无贪瞋痴的心念,「亦不爱乐」,在无贪瞋痴的境界,心裡面不生欢喜,「更无异缘,唯有速疾还来趣入流散,驰骋杂染性中」,这个时候,并没有其它的因缘,可以有个第三个地方可以躲避的呀!「更无异缘,唯有速疾」,唯有很快的,又回到「趣入流散,驰骋杂染」的活动裡边去,又回到染污的地方去了,「是为自心杂染爱乐相」,这就是「自心杂染爱乐相」,「或复于彼杂染了知过患,便谓我今不应随自心转」,或者是有的修行人,出家的修行人,「于彼杂染了知」它的过患,「便谓」,他自己就在观察自己,我怎麽办呢?「我今不应随自心转」,我现在我已经是出家人了,我不应该随这个染污心的活动,「当令自心随我而转」,我应该使令我的心,随顺智慧活动,「数数思择安住正念」,那要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複思惟这个道理,「安住正念」,使令心在无贪瞋痴的境界,在这裡安住不动,「捨彼杂染不令现行」,弃捨这些染污的事情,不叫它再活动,「无染性中安住爱乐」,在那个清淨的境界裡边安住,生爱乐心,「是为杂染还灭方便善巧相,义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一卷十二页),依此二相配释二句,其义应知」,就是这裡说这两个相貌,和决择分说的,这两段文来配释,来解释这一件事情,应该就明白了。

  盈六、不轻懱己(分二科) 昃一 不怖学处

  又诸诸菩萨于诸菩萨一切学处,及闻已入大地菩萨广大无量不可思议,长时最极难行学处,心无惊惧,亦不怯劣。

  这是第六科「不轻懱己」,不轻视自己,分两科,第一科「不怖学处」,「又诸菩萨于诸菩萨一切学处」,又初发心的诸菩萨,于久发心的诸菩萨一切学处,「及闻已入」,及听说「已入大地」的菩萨,已入圣位的菩萨,那麽这可以这麽讲,「又诸菩萨」就是外凡位的菩萨,「于诸菩萨一切学处」,就是内凡位的菩萨,「及闻已入大地菩萨」,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广大无量不可思议长时最极难行」,他们那些菩萨因为学习佛法久了,修习止观久了,他们的戒律、戒、定、慧,「广大无量不可思议长时」的,不是短时间,「最极难行学处」,那也是不容易办得到的啊!所学的境界,「心无惊惧」,这个初发心的菩萨听说这个境界,他心裡面不害怕,「亦不怯劣」,他的心裡面不恐怖,唉呀!我不行啊!我怎麽能够修行这个法门呢?他不这样想。看这个《披寻记》:

  「于诸菩萨一切学处至亦不怯劣者:谓若菩萨修菩萨行,诸所应学,是名学处」,就是菩萨修菩萨行,很多应该学习的事情,那就是他们菩萨所「学处」,「此复云何?」菩萨所学处究竟是什麽呢?「谓自利处乃至无上正等菩提七所学处」,一共有七样事是所学处,「是名一切菩萨学处,如自他利品乃至菩提品释(陵本三十五卷十六页)」我们已经学过了,那个「七所学处」,第一个是自利处,二是利他处,三是真实义处,四是威力处,五是成熟有情处,六成熟自佛法处,七无上正等菩提处,这在前面(三十五卷十六页)说到,「已入大地菩萨证得法性发心」,什麽叫做「已入大地菩萨」呢?就是「证得法性发心」,就是他如实的证悟了诸法寂灭相,这时候的发菩提心,「是名广大」,证入法性发心的菩萨叫做「广大」,因为这个第一义谛是无限量的境界,「利益安乐无量众生,是名」叫做「无量」,「证真实义,具诸威力」,你证悟了第一义谛的时候,你有广大的威力,是名叫做「不可思议」,「成熟自他乃至能证无上菩提,经三无数大劫,不厌生死修行难行波罗蜜多,及诸摄事」,就是四摄,「是名长时最极难行。于此修学,是名已入大地菩萨一切学处,若诸菩萨于如是学一切学处,及与听闻能修学者一切学处心生胜解,能正执受」,说这个初发心的菩萨,听闻这个久发心的菩萨这种境界,这些学处,他心裡面能发心,能够深入的学习,能成就有力量的认识,很深刻的认识叫做「胜解」,「能正执受」,他能够欢喜的领受、接受这件事,而不会失掉的叫「能正执受」,「故无惊惧」,所以没有惊惧之心,「勇勐精进」的这样学习「故不怯劣」。

  昃二、作增上念

  唯作是念:彼既是人,渐次修学,于诸菩萨一切学处广大无量不可思议淨身语等诸律仪戒成就圆满;我亦是人,渐次修学,决定无疑。

  这是第二科「作增上念」,前面是「不怖学处」,这是第二科「作增上念」,「唯作是念」,他听闻了这些大菩萨的境界,他心裡面这样忆念,「彼既是人,渐次修学」,他们那些大菩萨他们也是人,原来也和我一样的呀!「渐次修学」,逐渐的修学,就是达到这种不可思议境界,「于诸菩萨一切学处」,就是这些菩萨一切所学的境界,有「广大无量不可思议淨身语等诸律仪戒」,清淨身,身清淨、语清淨、意清淨,这些律仪戒「成就圆满」,那些大菩萨渐次修学,到最后,他们成就圆满了这个功德,「我亦是人」,他们是人,我也是人,「渐次修学决定无疑」,我能够发心「渐次修学」,也一定会成功的,这件事是决定没有疑问的,他「作增上念」,这叫做「增上念」。看这《披寻记》:

  「彼既是人我亦是人者:此中且约人趣有情」,这个菩萨在人趣裡面行菩萨道,「人趣有情」,「彼有势力,能了法义,修行正行,故说是人。」

  当得如彼淨身语等诸律仪戒成就圆满。

  他也是人,我也是人,他能成就这个功德,我将来也会成就「如彼淨身语等诸律仪戒」,也能「成就圆满」。看这个《披寻记》:

  「淨身语等诸律仪戒成就圆满者:等言等取意业」,「淨身语等」那个「等」字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取这个意业说的,「由身语意三种律仪,名诸律仪」,身律仪、语律仪、意律仪,「若不弃捨及不毁犯,名为成就」,你不弃捨大菩提心,你不弃捨这些戒,能够守护这个戒清淨而不毁犯的话,「名为成就」,这个「成就」这麽讲,「若无穿穴及复还淨,名为圆满」,「若无穿穴」就是你不破这个戒,或者是有失掉正念有毁犯了,然后能够「还淨」,又忏悔清淨了,那麽那叫做「圆满」。这是叫做「作增上念」。这一段是不轻视自己,下面第七科「具性柔和」。

  盈七、具性柔和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常察己过,不伺他非。

  菩萨安住在律仪戒的时候,他常观察自己的过失,我的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不?是不是有污点?「不伺他非」,不看别人的错误。

  普于一切凶暴犯戒诸有情所,无损害心,无瞋恚心。

  普遍的对于一切凶恶、粗暴、犯戒的诸有情的地方,没有损害的心,他也没有瞋恚心,这是「具性柔和」,当然这些事情都是要常常修止观才能办得到,不然的话,也是不容易办得到的。看这个《披寻记》:

  「常察己过至无瞋恚心者:谓于一切凶暴犯戒诸有情所,从他怨害所生众苦现在前时,自正思择」,这位初发心的菩萨,他「一切凶暴犯戒诸有情所」,从他那裡有怨害的事情,初发心的菩萨被这个凶恶犯戒的有情恼乱,有怨害,生出来很多的苦恼的事情,这些苦恼的事情现在前的时候,「自正思择」,这位初发心的菩萨自己,随顺佛法去思惟、观察这件事,「如此是我自业过耳」,就是这些犯戒的有情来恼乱我,不是他们的过失,是我自己有罪过才有这件事,「由我先世自造种种不淨业故,今受如是种种苦果,我今于此无义利苦,若不忍者」,我现在受到凶恶犯戒有情的恼乱,使令我受这个无义利的苦,我要不忍受,「复为当来大苦因处」,我要不忍受,同他去计较、同他去对抗,那麽我又是创造了「当来大苦」的「因处」,你又造了新的业力了,「是名常察己过」,这句话这麽讲,「复自思择我若于此大苦因法随顺转者,便为于己自作非爱」,我要随着我的烦恼去应付这件事,那就是我自己给我自己做了苦恼的事情了啊!「便为于己自生结缚」,给自己做一个大繫缚,你造了罪,这个罪就要繫缚你,「便为于己自兴怨害,非是于他,是名不伺他非」。

  「复自思择自他身中,所有诸行,一切皆用性苦为体」,这位菩萨他自己还是这样正忆念,「自他身中」,自己的生命体,他人的生命体裡面,所有的色、受、想、行、识就是「诸行」,「一切皆用性苦为体」,色、受、想、行、识都是用苦为它的体性,坏苦、苦苦、还有一个行苦,就是用行苦为体性,「彼无知故,于我身中性苦体上更增其苦」,对方,那些凶暴犯戒有情,他们没有智慧,「彼无知故」,于我的身上,身体裡面的性苦体上,更增加我的苦恼,「我既有知,何宜于彼性苦体上更加其苦,由是因缘,于彼有情无损害心,菩萨如是正思择已,勤修五想」,修五种观想,什麽想呢?「谓宿生亲善想」,说是这个凶暴犯戒有情,过去生中和我有亲厚关係的,「随顺唯法想」,第二个想,这裡面我不可得,只是色、受、想、行、识法的变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叫「随顺唯法想」,「无常想」,彼此的色、受、想、行、识都是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苦想」,彼此间都是苦恼的境界,「摄受想」,我要摄受正法,我要藉这个机会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这裡面也有很多的意思,就是你要做这个空、无相、无愿,三三昧,那麽那就是摄受想,「于彼有情能忍一切怨害之苦」,你要做这五种想,你就能够忍受这个怨害的苦恼,「由是因缘,无瞋恚心,如是诸义,皆如忍品中释(陵本四十二卷六页),我们还没学到那裡。

  菩萨于彼由怀上品法大悲故,现前发起深怜愍心,欲饶益心。

  这是正面说这位菩萨,前面说这个菩萨「常察己过,不伺他非,普于一切凶暴犯戒诸有情所,无损害心,无瞋恚心」,「菩萨于彼由怀上品法大悲故,现前发起深怜愍心,欲饶益心」凶恶犯戒有情恼乱菩萨,菩萨还是发慈悲心要利益他。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

  「由怀上品法大悲故至饶益心者:谓诸菩萨悲愍一切有苦众生」,菩萨对于有苦的众生,特别的悲愍,「为欲济拔,发菩提心」,为欲济拔有苦的众生,所以发这个无上菩提心,「说如是言」,这位菩萨心裡他说这个话,「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这个意思,成佛以后,才能作一切有情的义利,没有成佛的时候,这个堪能性不够,堪能性不足,能作一切有情的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把苦恼的众生安住在涅槃上面去,「及以如来」的「广大智中」,就是无上菩提,「于发心时,法尔而有大悲相现」,这个菩萨,这一段文实在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文,「法尔」,自然的就有这个「大悲相现」,大慈悲的相貌显现出来,「以大悲法为所受故,名法大悲」,这位菩萨用大悲法,是他内心所领受的,所以叫做「法大悲」,「勐利不共,名为上品」,他这个大悲心是非常的勐、非常的有力量,不共于其他的人的,所以叫做「上品」,「毕竟随转,名之为怀」,这个「毕竟」就是究竟,「随转」就是随顺活动,就是这个大悲心,这个大悲是心所法,这个心王和大悲在一起,这个心王接受了这个大悲,那麽常在一起而不失坏,叫做「毕竟随转」,如果是发了菩提心,发了七天以后,就不发菩提心了,那就不叫「毕竟随转」,「由此大悲于彼有情深心发起七相怜愍」,有七种相貌的怜愍心,谓那七种相呢?第一个是「无畏」,有七相怜愍,第一个是无畏的怜愍,无恐怖的怜愍,第二就是如理的怜愍,第三无倦的怜愍,第四是无求的怜愍,第五是无染污的怜愍,第六是广大的怜愍,第七是平等的怜愍,这是七种怜愍,「如增上意乐品中」解释(陵本四十七卷九页)」说的,那上面都有解释,「是名深怜愍心,又复于彼发起安乐意乐,欲以饶益而授与之」,什麽叫做「安乐意乐」?就是「欲以饶益」,以种种有利益的事情教授这位众生,「是名欲饶益心」,这上面说到菩萨住律仪戒的时候,有这样的境界,这可以知道,受了菩萨戒的相貌是这样子。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7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80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46 好奇心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47 数字迷信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81

 

后五篇文章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45 坛的意义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77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44 善恶相知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43 星火燎原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42 灾害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