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28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28

 

  午二、不乐积蓄

  其性好乐广大财位,于彼一切广大资财,心好受用,乐大事业,非狭小门,于诸世间酒色、博戏、歌舞、倡妓种种变现耽着事中,速疾厌捨,深生惭愧。得大财宝,尚不贪着,何况小利。

  现在的文是说,菩萨有六波罗蜜,这个贤善法的相貌。先说施波罗蜜的相貌。第一科说到法施,第二科说无畏施,现在第三科说财施。财施分两科,第一科是「不诳网他」,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不乐畜积」。

  「其性好乐,广大财位」:性,就是这个菩萨的心,他的心性欢喜有广大的财富。「于彼一切广大资财,心好受用」前面这句话是标出来,下面这一句话等于是解释。说这位菩萨,于彼一切广大的财富「心好受用」,他欢喜拥有能够可以行菩萨道。「乐大事业,非狭小门」,他也欢喜有广大的财富事业,不是一个小小的境界。

  「于诸世间酒色、博戏、歌舞、倡妓种种变现耽着事中,速疾厌捨,深生惭愧」,这位菩萨对于世间上的一般人所欢喜的酒、欢喜的色、博戏就是赌博,这些歌和舞、倡妓的事情,还有种种的变现的活动,是「耽着事中」,这些事情都是很容易令人生爱着心的。这位菩萨也有这个爱着心,但是他很快的「速疾厌捨」,就是厌恶这件事,就弃捨了,就是不执着了。「深生惭愧」他曾经爱着这些事情,他反省自己就有惭愧心了。「得大财宝,尚不贪着,何况小利」,这是他自己生惭愧心的一个想法。这位菩萨获得了很广大的财宝,他心里面都不爱着,何况这个赌博、倡妓这些小利呢。

  卯三、结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施波罗蜜多种性相。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菩萨有施波罗蜜的相貌,这个种性就是因的意思,施波罗蜜多是成佛的因,所以叫做施波罗蜜多种性。

  寅二、戒种性相(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种性相?

  这是第二科,施波罗蜜多是第一科。戒波罗蜜的种性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麽样可以知道菩萨有戒波罗蜜的相貌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由意乐」。分三科,第一科是律仪戒摄。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由意乐(分三科) 巳一、律仪戒摄

  谓诸菩萨本性成就软品不善身语意业,不极暴恶,于诸有情,不极损恼。

  这个戒波罗蜜多的相貌是什麽样子呢?「谓诸菩萨」的本性,就是原来的这个心性,就成就软品,他本来和一切众生,久远以来流转生死的;但是他的内心和一般的凡夫不同,他有软品的不善的身语意业。什麽叫做「软品不善」的身业、不善的语业、意业呢?是「不极暴恶」,他也有暴恶,但是不是那麽严重。怎麽叫做「不极暴恶」呢?「于诸有情,不极损恼」,就是有情对他有所伤害的时候,他不损恼有情,不报复,不是那麽样的厉害。这个「软品」这句话呢?就是有轻微的不善身语意业。这个轻微是什麽意思?就是容易制伏。他这个不善的贪瞋痴的烦恼生起的时候,他用正念就能够把他调转过来,那就叫做软品。如果是正念生起了,烦恼不能制伏,烦恼反倒能制伏自己的正念,那就不是软品了,那就是暴恶的境界了。

  《披寻记》一一二七页:

  本性成就软品不善身语意业等者:谓以软品贪瞋痴为因缘故所起诸业,是名软品不善身语意业。于诸众生无杀害心,是名不极暴恶。成就不害,不好以恶身语损恼于他,是名不极损恼。

  「本性成就软品不善身语意业等者:谓以软品贪瞋痴为因缘故所起诸业」,所生起的身语意业,「是名软品不善身语意业」。「于诸众生无杀害心」,虽然也会损恼有情,但是不会有杀害的心情,是「名不极暴恶」。「成就不害,不好以恶身语损恼于他,是名不极损恼」。

  虽作恶业,速疾能悔;常行耻愧,不生欢喜。

  「虽作恶业,速疾能悔」,前面是说他也损恼有情,但是虽然有了损恼有情的罪过,但是很快的会忏悔。「常行耻愧,不生欢喜」,他的内心里面常能反省自己,有羞耻心、有惭愧心,他不会因为做了恶事生欢喜心,所以这都是软品不善身语意业的相貌。

  《披寻记》一一二八页:

  不生欢喜者:有寻有伺地业颠倒中,说有喜乐颠倒,谓如有一不善业道现前行时,如游戏法,极为喜乐。(陵本九卷五页)与此相违,当知是名不生欢喜。

  「不生欢喜者:有寻有伺地业颠倒中,说有喜乐颠倒」,这个造了恶事的时候,他有喜乐颠倒。什麽叫做喜乐的颠倒呢?「谓如有一不善业道现前行时」,就是这个众生,他做恶事的时候,「如游戏法,极为喜乐」就像人在游玩的时候,在花园里面游玩的时候,心里面感觉到喜乐。所以做恶事的人,他也有这种心情,感觉到很快乐,这就叫做「业颠倒」,这就叫做「喜乐颠倒」。陵本九卷五页上说的。「与此相违,当知是名不生欢喜」,与这个喜乐颠倒相违反的,那就叫做不生欢喜心。

  不以刀杖手块等事,恼害有情;于诸众生,性常慈爱。

  「不以刀杖手块等事,恼害有情」,这位菩萨他虽然没入圣位,但是他不用刀,也不用杖,也不用手,也不用块,这些等等的事,恼害有情。「于诸众生,性常慈爱」,对于一切众生,好的众生,或者是有罪过的众生,他都有慈爱之心。

  巳二、摄善戒摄(分三科) 午一、敬事尊长

  于所应敬,时起奉迎,合掌问讯,现前礼拜。

  「于所应敬,时起奉迎」,前面这是摄律仪戒,摄律戒是简单的说出来这怎麽多,就是能够警止十不善业,修学十善,那就叫做摄律仪戒。现在是摄善法戒,分三科,第一科是敬事尊长。「于所应敬」,应该恭敬的就是师长,「时起奉迎」能够立起来去欢迎,还「合掌问讯,现前礼拜」,礼拜师长。

  午二、修和敬业

  修和敬业,所作机捷,非为愚钝,善顺他心。

  这是第二科「修和敬业」。这个「修和敬业」,做这样的和敬业的时候,他非常的敏捷,「非为愚钝」,并不那麽样的迟钝。而能「善顺他心」,「善顺」就是他能善巧的随顺他人的想法,而不违背别人的想法。

  《披寻记》一一二八页:

  修和敬业等者:摄事分说:谓有苾刍作是思惟:摄取捷慧爱乐修福同梵行者以为助伴,所有僧事及其馀事,皆令彼作,我独萧然自得而住。(陵本一百卷七页)当知是人于同梵行,非爱非敬不作应作,今此不尔。所作机捷成就六种可乐、可爱、可重无违诤法,与诸有智同梵行者共住一处,常令欢喜,是名善顺他心。

  「修和敬业等者:摄事分说:谓有苾刍作是思惟:摄取捷慧爱乐修福同梵行者」。就是这个「摄取」,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连络,连络有敏捷智慧的人,连络欢喜修福的同梵行者,这个同梵行者,有智慧,还欢喜修福,同他多连络,「以为助伴」,就是同他做朋友。「所有僧事及其馀事」,所有大众僧的事情,「及其馀事」,及其他的不属僧事以外其他的事情。「皆令彼作」,就是叫这个有捷慧欢喜做福的人叫他去做。「我独萧然自得而住」,我单独地很清闲自在的这样子住,所有的事情都叫这个好朋友去做,我什麽事都不要做!这是(陵本一百卷七页)上说。「当知是人于同梵行,非爱非敬」,这个人他这样的态度,他在同梵行里面没有爱,别人都不欢喜他。「非敬」,别人都不尊敬重他的。「不作应作」,他这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他都不作,就是佔别人的便宜,他的想法。「今此不尔」,现在这位菩萨不是这样子。「所作机捷」,应该做的事情很快就去做了。「成就六种可乐、可爱、可重无违诤法」,这位菩萨成就了六种和敬业:就是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就是这六种六和敬法。成就这六种令人欢喜、令人爱敬、可令人尊重的事情「无违诤法」,与人都和合,而没有冲突的,没有纠纷。「与诸有智同梵行者,共住一处,常令欢喜」,彼此都是欢喜的,「是名善顺他心」,这个善顺他心是这样的意思。

  午三、成就贤善

  常先含笑,舒颜平视,远离颦蹙,先言问讯。

  这是第三科「成就贤善」。说这位菩萨,他「常先含笑」,他若与人见面的时候,他先主动的表示欢迎,「含笑」。「舒颜平视」,这个他的面貌,会很开朗的,很和平的与你见面。「远离颦蹙」,不会愁眉苦脸的。「先言问讯」,他先同你说话,问候你好,这样子。

  《披寻记》一一二八页:

  常言含笑等者:此显为性贤善应知。随世仪转慰问有情,或问安隐吉祥,或问诸界调适,是名先言问讯。

  「常言含笑等者:此显为性贤善应知。随世仪转」,随这个人情这样的活动,「慰问有情,或问安隐吉祥,或问诸界调适」,诸界就是地水火风,就是四大调和的意思,是名「先言问讯」。

  巳三、饶益戒摄(分五科) 午一、了知恩报

  于恩有情,知恩知报,于来求者,常行质直,不以谄诳而推谢之。

  这是第三科「饶益戒摄」。前面是「摄善法戒」、「摄律仪戒」,现在这是「饶益有情戒摄」。分五科,第一科「了知恩报」。「于恩有情」对于有恩的人哪,「知恩知报」,他知道这位有情对我有恩,我应该要酬报他,知报。「于来求者,常行质直,不以谄诳而推谢之」,对于远来对我有求的人,「常行质直」,他内心很诚实的面对这件事,「不以谄诳而推谢之」,就是不说妄语来欺骗拒绝那个人的希求。

  《披寻记》一一二八页:

  于来求者常行质直等者:谓诸菩萨于己有恩诸有情所,善知恩故。若等若增现前酬报,随能随力,如法令其意望满足。虽无力能,彼若求请,即于彼彼所作事业,示现殷重,精勤营务,终不顿止彼所希求,云何令彼知我无力,非无欲乐。如真实义品中说(陵本三十六卷十四页)。此所说义,准彼应释。

  「于来求者常行质直等者:谓诸菩萨于己有恩诸有情所,善知恩故,若等若增现前酬报」。「若等」他以前对我有多少恩呢?我平等的酬报,或者再增加一些,「现前酬报」这个有恩者。「随能随力,如法令其意望满足」,随自己的能、随自己的力量,随自己的能力能做得到的,就是如法的令其他的希望能够得到满足,而不拒绝。「虽无力能,彼若求请」,假设这位菩萨这个时候,他没有这个力量,没有这个能力。这个「力」,力和能,有相通的意思;但是也可以分开来说。或者是财力,或者是体力。体力叫做「力」,财力叫做「能」;或者倒转来说也可以。「彼若求请」的时候,「即于彼彼所作的事业,示现殷重,精勤营务,终不顿止彼所希求」。

  「彼彼所作事业」那个人、那个人,他所做的事业,他要求我做这样事、这样事、这样事,我要表现出来殷重、就是特别诚恳,很重视这件事!「精勤」的「营务」,就是很勤力的去给他做这件事,「殷重」就是他的内心,「精勤营务」就是表现出来的行动。「终不顿止彼所希求」,决定不会一下子拒绝他所希求的。「云何令彼知我无力,非无欲乐」,若是我没有力量,我还要表示诚恳愿意帮助他,心里面想怎样使令他知道我没有力量?我没有力量帮助他,并不是我不愿意帮助。「如真实义品中说」(陵本三十六卷十四页)「此所说义,准彼应释」。

  午二、如法求财

  如法求财,不以非法,不以卒暴。

  这是第二科「如法求财」。这个菩萨摄受众生、利益众生的时候,在六波罗蜜里面,第一个波罗蜜就是施,就是用财来利益众生。但是菩萨也可能这个时候没有财富,没有财富就要求这个财富。求财富的时候,「如法」不违犯国家的法律,也不违犯佛法中的戒律,这样子去求财富的。「不以非法」,决定不用这个非法的手段去求财富的。「不以卒暴」,就是非理的行动去求财富的。

  《披寻记》一一二九页:

  如法求财等者:谓与如理作意相应,以法及不凶险追求财物。不以非法及凶险,如有寻有伺地说应知。(陵本五卷十六页)

  「如法求财等者:谓与如理作意相应,以法及不凶险追求财物」。「如理作意相应」,就是合乎法理的这种作意,去求财富,要这样子才相应。「以法及不凶险」,合乎因果的道理,不用杀盗YIN妄酒去做事情为职业的。「不凶险追求财物」,不是用暴恶的手段去追求财物。「不以非法及凶险,如有寻有伺地说应知(陵本五卷十六页)」那裡有说。下面第三科「乐修福业」。

  午三、乐修福业

  性常喜乐修诸福业。

  就说这个菩萨,他的心性常是喜乐来造作这一切对他人有利益的事情。「修诸福业」者,什麽是福业呢?

  《披寻记》一一二九页:

  性常喜乐修诸福业者:谓施、戒、修三福业事应知。

  「谓施、戒、修三福业事应知」,「施」就是布施。前面说到有三种布施。「戒」呢,就是自己能够持戒,不作非法的事情。「修」,是修定。这三种事情叫做福业。这个「施、戒」都是在散乱中的功德,「修」是在禅定里面了。有散善、有定善,这定善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于他修福尚能奖助,况不自为。

  说这个发菩提心的菩萨,他对于别人修福,修诸善业,修施戒修的时候,他还能讚歎帮助他成就福业,何况自己不做呢?

  午四、悯苦知畏

  若见若闻他所受苦,所谓杀缚、割截、搥打、诃毁、迫胁。于是等苦过于自受,重于法受,及重后世。于少罪中尚深见怖,何况多罪。

  这底下第四科「悯苦知畏」。「若见若闻他所受苦」,若看见别人受苦,若听说别人受苦,「所谓杀缚」,说是那个人为人所杀,为人所繫缚,为人所「割截、搥打、诃毁、迫胁」迫胁就是威胁他。「于是等苦过于自受」,别的人受这个苦,他若是见闻的时候,他内心的感觉,是超过了他自己受苦的情形。「重于法受」:这个「重于法受」,在《披寻记》里有解释。「及重后世」,也特别的尊重后世。这个意思:现在我不受苦,但是将来要受苦,那他就决定想办法改转这件事、改变这件事。现在受一点苦不要紧,将来不要受苦,这叫「重后世」。「于少罪中尚深见怖」,小小的过失,尚且深深的感觉到恐怖,何况很多的罪过呢?

  《披寻记》一一二九页:

  过于自受重于法受者:谓若见闻他所受苦,过于自所受苦,重于现前领受彼法苦故。

  「过于自受重于法受者:谓若见闻他所受苦,过于自所受苦,重于现前领受彼法苦故」。这个《披寻记》的作者,是这麽解释这句话。「重于现所领受彼法苦故」,就是现在所领受的彼法苦故;那或者是杀,或者是缚、割截、搥打、诃毁、威胁,这都是彼法苦。但是在《遁伦记》上有不同的解释,他说这个「重于法受」是什麽呢?就是现在受苦,将来受乐,这是一种;或者现在受乐将来受苦,这是一种情形,这就叫做「法受」。他思惟这件事的时候,他宁可现在受苦,而将来不受苦,是这样意思。

  午五、助伴作业(分二科) 未一、简择所作(分二科) 申一、于如法事

  于他种种所应作事,所谓商、农、放牧、事王、书印、算数,善和诤讼、追求财宝、守护储积、方便出息,及以捨施、婚姻集会。于是一切如法事中,悉与同事。

  这是第五科「助伴作业」,就是帮助别人作事情。分二科,第一科是「简择所作」。分二科,第一科「于如法事」。「简择所作」,就是这件事要加以简择、加以观察,应该做的就做;不应该做的还是不要做,这叫做简择所作。这个分二科,第一科「于如法事」,就是合乎道理的事情、有公德的事情,这是应该做的。

  「于他种种所应作事」,就是对于其他的菩萨、其他的众生,各式各样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麽事情呢?「所谓商」做生意的,「农」耕田的,或者是「放牧」牧牛、牧羊这些事情,「事王」就是在政府做事情,或者是「书印」或者是读书、或者是刻印,或者是「算数」这一行业的事情。

  「善和诤讼」,就是人与人有诤讼了,能去调解这件事。「追求财宝、守护储积」就是商、农、放牧各式各样的事情,都是追求财保,目的是追求财宝,得到了财宝要加以守护,要储积、要积蓄。「方便出息」,使令这个财富还要有利息。「及以捨施」,得到了财富以后,还能够布施出去,布施这些穷困的人。「婚姻集会」或者是有婚姻的事情大家集会,这些事情都是合法的事情。「于是一切如法事中,悉与同事」,都是和他相同的做这些事情,以求财富。

  申二、于非法事

  于他种种斗讼诤竞,或馀所有互相恼害,能令自他无义无利受诸苦恼,如是一切非法事中,不与同事。

  第二科于「于非法事」。这个同事有二个意思:一个是自己也做这件事;一个是帮助别人做这件事,这叫做同事。「于他种种」,若是对其他的人有各式各样的「斗讼、诤竞」有冲突,互相这些诤论,或者是有很多很多纠纷的事情,或「馀所有」的「互相恼害」的事情。「能令自他无义无利」,这些诤竞、纠纷冲突,能使令自己和他人都得不到好处的,是没有利益的。「受诸苦恼」,反倒是增加了很多的苦恼。「如是一切非法事中,不与同事」,这个菩萨不做这种事,也不帮助他人做这种事。

  未二、加行所作(分二科) 申一、制止

  善能制止所不应作,谓十种恶不善业道。

  这第二科「加行所作」。分二科,第一科是「制止」。它前面第一科是简择所作,现在第二科是「加行所作」。「善能制止所不应作」,这个菩萨他能够善巧地,也就是有智慧,能够制止所不应该做的这个菩萨他能够善巧地,也就是有智慧,能够制止所不应该做的情,能把它停下来。什麽事情呢?「谓十种恶不善业道」,就是身三、口四、意三这十种恶事是不善业道。这是制止,下面第二科是成办。

  申二、成办

  不违他命,善顺于他,同忍同戒,于他事业随彼所欲,废己所作而为成办。

  「不违他命」,是别的人有所求于他,希望他帮助做什麽事,他不违背的。「善顺于他」善者,能也。这个「善」就当「能」字讲,或者是当智慧讲,他有智慧能顺于他人的心意去做事情。这个做事情呢,是什麽事情呢?是「同忍同戒」。这个「忍」呢,就是忍者,许也,忍许的事情,就是有智慧的观察同意做这件事,那麽他就能善随于他。有智慧大家能学习戒法的事情,那麽他也能善顺于他,这就是还是有条件的。「于他事业随彼所欲」,对于他人的事情,是在合法的范围内呢他就愿意,随彼所欲去做这件事。「废己所作」,当时自己也有事情要做的,但把自己的事情停下来「而为成办」,去成办他人的如法的事情。

  辰二、由正行(分二科) 巳一、意相应善

  其心温润,其心纯淨,恚心害心不久相续;随生随捨,起贤善心。

  这是第二科「由正行」。「其心温润」,是这个菩萨他的内心是很温和的、很温暖的,总是愿意利益他人叫做「润」。「其心纯淨」,他心裡面也是清淨的,说是:他不是圣人嘛,他应该有烦恼!是的。「恚心害心不久相续」,所以他有的时候他也有恚,有忿怒的事情,他也有「害」也有害心,要伤害别人的心情。但是这种不清淨心「不久相续」,不是很久的相续,一生起来恨很快的就制止了。「随生随捨,起贤善心」,随时,随各种因缘生起了恚心、害心的时候,随时有智慧、有正念现前的时候,就弃捨了这恚心害心。「起贤善心」,就是生起发动这个慈悲喜捨的心情。

  巳二、语相应善

  尊重实语,不诳惑他;不离他亲。亦不好乐不轻尔说无义无利不相应语。言常柔软,无有矗犷;于己童僕尚无苦言,况于他所。敬爱有德,如实讚彼。

  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意相应善,是意识的相应善,现在第二科是语的相应善。

  「尊重实语」,他尊重说真实话的人,「不诳惑他」他本身不会用妄语来欺骗他人。「不离他亲」,他人有亲爱的人,他不会去离间他们,就是不是说离间语。「亦不好乐不轻尔说无义无利不相应语」他不欢喜这些非法的语言,不轻易说出来「无义无利」对于将来也没有义利、对于现在也没有义利的这种不合道理的语言,不说。「言常柔软,无有矗犷」他说出来的话呢,总是很柔和的,「无有矗犷」不是很粗气的、很强硬的,不说这种话。「于己童僕尚无苦言」,对于为自己做事的这个童僕,这个身份低了一点的人,他尚且不会说一些粗暴令他苦恼的话,「况于他所」何况身份高了的人的地方,是「敬爱有德,如实讚彼」,对于有道德的人非常的有恭敬心、有爱护心,「如实讚彼」是真实的来讚歎他,不是虚伪的讚歎。

  卯三、结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种性相。

  结束这一段文,种性相。

  寅三、忍种性相(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菩萨忍波罗蜜多种性相?

  这是第三科「忍种性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徵」。这个菩萨也具足忍波罗蜜多的相貌,怎麽知道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

  卯二、释

  谓诸菩萨性于其他所遭不饶益无恚害心,亦不反报。若他谏谢,速能纳受,终不结恨,不久怀怨。

  谓菩萨他的性格,对于别人的地方,他遇到了不饶益的事情,就是对他有伤害的事情,他心里面不恚,也不害,「亦不反报」,也不去报这个仇恨。「若他谏谢,速能纳受」,若是那个人对此菩萨有不饶益的事情,也后悔了,后来嘛,就会来谏谢。他改变了,改变了自己的行动,向他来道歉了。「速能纳受」,这个菩萨很快地也能接受他的道歉。「终不结恨,不久怀怨」,他不会内心里面结成一个恨,很久、很久地也不忘这件事,不是的!就是有了怨,也不是很久,自己也就恢复过来。

  卯三、结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忍波罗蜜多种性相。

  寅四、精进种性相(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菩萨精进波罗蜜多种性相?

  第四科,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卯二、释(分五科) 辰一、被甲精进摄

  谓诸菩萨性自翘勤,夙兴晚寐,不深耽乐睡眠倚乐。

  精进波罗蜜多的相貌是什麽样子呢?「谓诸菩萨性自翘勤」,就是这个「诸菩萨」他的心性,他能自动的发动自己精进起来。「夙兴夜寐」,很早地就起来了,很晚地才睡觉。「不深耽乐睡眠倚乐」,他不是很欢喜睡觉的这种睡眠乐,倚靠在那里的乐,他不太耽爱着这些事情。

  辰二、方便精进摄

  于所作事勇决乐为,不生懈怠;思择方便,要令究竟,凡所施为一切事业,坚固决定,若未皆作,未皆究竟,终不中间懈废退屈。

  这是第二科,第一科是「被甲精进」。「被甲精进」是一个譬喻,比如说去作战之前,这个军人去作战之前,先要披上盔甲,然后再去作战,这是作战之前的准备;现在这个菩萨,也是这样意思,他做很多很多的功德,他也能够「性自翘勤」,发动自己的精进,「夙兴晚寐,不深耽乐睡眠倚乐」,也是「被甲」的意思。「于所作事勇决乐为」,如果你常欢喜睡觉,把很多的时间都放在睡觉上,还能精进吗?说于所作的事情「勇决」、勇勐决定,欢喜去做这些事情,「不生懈怠」。「思择方便,要令究竟」,做事情不是那麽容易,你要用智慧去思惟、观察,用什麽方法来做这件事。是「要令究竟」,决定使令这件事情圆满了,圆满成功。这是第二个「方便精进摄」,这个「方便精进」,就是实际上採取行动了,叫做「方便精进」。

  《披寻记》一一三○页:

  于所作事者:谓为成熟自佛法故,及为成熟他有情故诸有所作,名所作事应知。

  「于所作事者:谓为成熟自佛法故」,就是成熟自己的圣道,到究竟圆满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为佛法。为了成就这件事要精进,「及为成熟他有情」的圣道故,「诸有所作,名所作事应知」。

  凡所施为一切事业,坚固决定,若未皆作、未皆究竟,终不中间懈废退屈。

  这位菩萨「凡所施为」,这个「凡」是总的意思,就是一切所「施为」的「事业」,「坚固决定」,计划要做这件事,就是决定做这件事,而不会不做了。「若未皆作」,计划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多少这样事情,没有完全做,或者做了还没有做圆满,「未皆究竟」,「终不中间懈废退屈」,决定不会在中间就停下来了不做了,不会这样子。下面第三科「不下精进」。

  辰三、不下精进摄

  于诸广大第一义中心无怯弱,不自轻懱,发勇勐心,我今有力能証于彼。

  这下面特别提到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这件事。「广大第一义中」,实在就是「第一义」怎麽样学习,就是学习般若波罗蜜,才能証悟第一义了。这件事是非常的重要的,所有的很多其它的事情都是为这件事做前方便的。而这位菩萨对学习第一义谛这件事,他心里面不怯弱。怎麽叫做「怯弱」呢?就是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而他这个菩萨,「不自轻懱」,不自己轻视自己。「发勇勐心」,他能建立勇勐无畏的心情。「我今有力能证于彼」,我现在有能力能证悟第一义谛,他自己有这个信心,那麽叫做「不下精进」,这是最高尚的境界。

  《披寻记》一一三○页:

  于诸广大第一义中者:此说无上大菩提果,名广大第一义应知。

  「于诸广大第一义中者:此说无上大菩提果」,就是一切种智,「名广大第一义应知」。

  辰四、无动精进摄

  或入大众,或与他人共相击论,或馀种种难行事业,皆无畏惮。

  第四科「无动精进」。「或入大众」,或者这时候有因缘参加一个大众的集会。在大众集会,或者是与他人共相击论,互相讨论一件事,可能是有很严重的问题,互相攻击这件事;或馀种种难行的事情,「皆无畏惮」,他都没有恐怖心。这是无动精进,就是不恐怖。

  《披寻记》一一三○页:

  或馀种种难行事业者:如下说有难行施、戒,乃至难行利行,其事应知。

  「或馀种种难行事业者:如下说有难行施、戒」,难行的施,难行的戒,「乃至难行利行,其事应知」。下面有解释。

  辰五、无喜足精进摄

  能引义利大事务中,尚无深倦,何况小事。

  就是没有喜足的精进。「能引义利大事务中」,做了这件事,能够引发出来有义利的事情,这是很大的事情。「尚无深倦」,尚且他都没有很多的疲倦,何况小小的事情呢?

  《披寻记》一一三○页:

  能引义利大事务中者:此说能作有情一切义利诸菩萨行,名大事务。

  下面第三科「结」。

  卯三、结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精进波罗蜜多种性相。

  寅五、静虑种性相(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菩萨静虑波罗蜜多种性相?

  这是第五科「静虑种性相」。分三科,第一科「徵」,第二科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爱乐远离」。

  卯二、释(分四科) 辰一、爱乐远离(分二科) 巳一、处所远离

  谓诸菩萨性于法义能审思惟,无多散乱。

  诸菩萨他的心性「于法义」,这个「法」是能诠的文句叫「法」,「义」是文句所诠显的义,对这个文义「能审思惟」,他能够认真地,很深刻地去思惟这个法义。「无多散乱」,这个「能审思惟」就是观了,「无多散乱」就是止,他没有多的散乱,就是修止观了,这个意思。这个六波罗蜜里边,这个禅波罗蜜,就是止观;止观就是禅波罗蜜。这个禅波罗蜜里边的这个观,观就是智慧。在没得圣道之前,他是属于禅波罗蜜的,等到得圣道以后,就是有无漏的智慧的时候,名之为般若波罗蜜。有的地方有这样的解释,现在这段文正好是这个意思。

  《披寻记》一一三○页:

  性于法义能审思惟等者:谓于诸法正审思虑,及于所缘繫念寂静,性有堪能故。

  那麽这就是修止观了。

  若见若闻阿练若处,山岩林薮,边际卧具,人不狎习,离恶众生,随顺宴默。

  这还是这一段文,第一科是「爱乐远离」。「爱乐远离」分两科,第一科「处所远离」。「若见若闻」,这位菩萨他或者自己看见这个地方,或者是听人说。说什麽呢?「阿练若处」是寂静处,那个地方有山,有高岩,还有「林薮」,就是有树林。「边际卧具」,在那个地方生活,这个生活所需的条件,是太差了!是到最不好的境界了。「人不狎习」那个地方人都不欢喜到那个地方去的。「离恶众生」,那个寂静处,没有恶众生,而这位菩萨呢「随顺宴默」,就是欢喜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静坐,在这个地方修止观,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一三○页:

  若见若闻阿练若处等者:谓若见闻人不狎习,离恶众生,居远离处。谓阿练若山岩林薮,边际卧具,此远离处顺修远离,是名随顺宴默。宴,谓晏坐;默,谓于彼心一境性,修瑜伽行。

  「若见若闻阿练若处等者:谓若见闻人不狎习,离恶众生,居远离处」,这是个远离的地方。「谓阿练若山岩林薮,边际卧具,此远离处顺修远离」,这个地方远离愦闹,随顺修远离行的,修学圣道的,「是名随顺宴默」。这个「宴」坐就是静坐,「默谓于彼心一境性,修瑜伽行」,就是修观、修止观了。

  便生是念,是处安乐,出离、远离,常于出离及远离所深生爱乐。

  「便生是念」,这是这个寂静处,是随顺「宴默」,在那裡修学圣道是合适的。「便生是念」,这位菩萨心裡就作如是念:「是处安乐」,这个地方真是太好,太安乐了,「出离远离」,在这裡可以出离,也可以远离,「常于出离及远离所深生爱慕」,深深的欢喜、仰慕这件事。

  《披寻记》一一三一页:

  是处安乐,出离远离者,自他利品中说:正信捨家,趣于非家,解脱樊笼居家迫迮,种种大苦,名出离乐。断除诸欲恶不善法,证初静虑,离生喜乐,名远离乐。(陵本三十五卷二十页),其义应知。

  「是处安乐,出离远离者,自他利品中」:就是这个〈菩萨地〉有个〈自他利品〉裡面说:「正信捨家,趣于非家」,他对于佛法有正信心,有善法爱,他就弃捨了这个烦恼的家,「趣于非家」,就来到没有烦恼的地方。「解脱樊笼居家迫迮,种种大苦」,他也出了家,就解脱了那个樊笼了;就像是或者用木头的、或者是用铁作的笼子,人在那裡困着,困在那裡边,现在出家了呢,等于是从这个笼子裡边解脱出来。居家像樊笼似的,居家怎麽样是樊笼呢?「居家迫迮」,这个在家、在烦恼裡面生活,那个活动的空间,是很小很小的,「种种大苦」,很多很多的苦恼来困扰这个人。「名出离乐」,出了这个家,就是快乐了,这个「出离乐」,是出家叫做「出离乐」。

  「断除诸欲恶不善法,证初静虑,离生喜乐,名远离乐」,这个出家「出离乐」和「远离乐」,是两件事。「出离乐」就是出家了,就感觉快乐;出家以后要修学禅定的时候呢,成功了就「断除诸欲恶不善法」,断除了欲界的这个欲,就是这个「十不善业」完全都停下来了。「证初静虑」就成就了色界四禅那个第一个禅,初禅。「离生喜乐」,离开了欲界的五欲,内心裡面成就了禅的喜乐,这叫做远离的喜乐。(陵本三十五卷二十页),「其义应知」。

  巳二、烦恼远离

  性薄烦恼,诸盖轻微,麤重赢弱。至远离处,思量自义,心不极为诸恶寻思之所禅扰。

  这是第二科「烦恼远离」,前面是「处所远离」,现在是「烦恼远离」。「性薄烦恼」,说这位菩萨他的心性,本来就是烦恼是很少的,「诸盖轻微」,各式各样障道的因缘是很轻微的:贪欲、瞋恚这个五盖很轻微的。「麤重赢弱」,烦恼的粗重不强,很容易调伏。「至远离处,思量自义」,他来到这个寂静处,来到寂静处的时候「思量自义」,在那裡静坐,自己思惟自己的圣道之义。「心不极为诸恶寻思之所缠扰」,这个才开始用功修行,还是有诸恶寻思的,但是不是那麽样的严重,「不极为诸恶寻思之所缠扰」。

  《披寻记》一一三一页:

  思量自义者:谓三摩地所行境界,说明自义,是自内心所起相故。

  「思量自义者:谓三摩地所行境界」,得了初禅,就是三摩地;得了未到地定,也可以说是三摩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是三摩地,这个境界就叫做「自义」,这是我应该成就的功德,是这样「自义」。「是自内心所起相故」,是自己内心现出来有这样的思想,现出这样的目的,叫「思量自义」。「思量自义」这是正念,但是在社会上生活,所熏习的这个恶寻思,有的时候也会来缠绕一下,但是不那麽严重,很容易调伏。

  辰二、慈愍众生(分二科) 巳一、慈俱行

  于其怨品,尚能速疾安住慈心,况于亲品及中庸品。

  这是第二科「慈愍众生」。前边第一科是「爱乐远离」,自己修学圣道。这第二科是「慈愍众生」,这是利他了。分两科,第一科是「慈俱行」。

  「于其怨品」,他在社会上生活,也难免结怨于人,也有些人怨恨,「尚能速疾,安住慈心」,他还能够很迅速的对那个怨恨的人发起慈悲心、发起「慈心」。「况于亲品及中庸品」,况且于自己有亲厚关係的人「及中庸品」,也无怨也无亲的人,不能生慈心呢?

  巳二、悲俱行

  若见若闻有苦众生,为种种苦之所逼恼,起大悲心,于彼众生随能随力,方便拔济,令离众苦。于诸众生,性自乐施,利益安乐。

  第二科是悲俱行,就是他心裡面同时有「悲」的心情。「若见若闻」有苦恼的众生,为种种的苦恼所苦恼的时候,「起大悲心」,他能发起很大的悲痛的心情。「于彼众生随能随力,方便拔济」来救护这个苦恼的人。「令离众苦,于诸众生,性自乐施,利益安乐」,对于众生,他的心性就自己主动的欢喜布施他的利益安乐,有这样的慈悲心。

  辰三、安忍众苦

  亲属衰亡,丧失财宝,杀缚禁闭及驱摈等诸苦难中,悉能安忍。

  这是第三科「安忍众苦」。「亲属衰亡」,说这位菩萨他有亲属衰亡了,「丧失财宝」,或者他自己丧失了财宝。「杀缚禁闭」,或者是为怨家,或者是为什麽样的力量所杀害、所繫缚、所禁闭,「及驱摈等诸苦难中,悉能安忍」,这位菩萨在这样苦恼的境界当中,他心裡面安忍不动,不生愤怒。下面第二科「成就念力」。

  辰四、成就念力

  其性聪敏,于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于久所作、所说事中,能自记忆,亦令他忆。

  「其性聪敏」,这位菩萨他的内心,就是有智慧,很敏捷的。「于法能受、能持」,对于佛的正法,他能够信受,领纳在心,他不拒绝。这个「能受」,能接受佛法的熏习,有两个相貌:一个是「能持」,还有「能思」。「持」是能够受持文,「能思」能思惟文所诠义,也就是法和义,那就叫做「受」。「成就念力」,他也能成就忆念的力量,就是不忘。怎麽叫做「念力」呢?「于久所作所说事中」,很久做的事情,很久以前所说的话,这些事情裡边「能自记忆」,自己能记住:我以前做过什麽事,说过什麽话,都能记住;「亦令他忆」,也能帮助别人成就忆念力。

  《披寻记》一一三一页:

  于法能受、能持、能思等者:此显于法闻思所集成念,能正修习瑜伽作意,是故说言成就念力。

  「于法能受、能持、能思等者:此显于法闻思所集成念」,你能够闻法,又能专精思惟,也能帮助你的念力成就。「能正修习瑜伽作意」,你能听闻佛法,思惟法中之义,你逐渐地就能达到修习止观的这个程度,就知道怎麽样修习止观的「作意」,「是故说言成就念力」。这样讲,这个念力呢,就是不只是记忆力好,而实在是修止观了。所以这就是「禅波罗蜜」的相。下面第三科结。

  卯三、结

  如是种类,当知名为菩萨静虑波罗蜜多种性相。

  寅六、慧种性相(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菩萨慧波罗蜜多种性相?

  前边五波罗蜜说完了,现在说到第六个是般若波罗蜜的种性相。这分三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解释。

  卯二、释

  谓诸菩萨成俱生慧,能入一切明处境界。

  这个「诸菩萨成俱生慧」,这种智慧与生俱来的,生来就有这种智慧。「能入一切明处境界」,这个「俱生慧」就是生得慧,生来就得到这种智慧,他还没有学习佛法,他原来就有这种智慧。有这个智慧又怎麽样呢?「能入一切明处境界」,能悟入「一切明处」一切智慧的境界裡面去。他有这个俱生慧,能成就很多很多的智慧,那就是修得慧了。这个俱生慧是生得慧;「能入一切明处境界」呢,那是修得慧。

  《披寻记》一一三一页:

  谓诸菩萨成俱生慧等者:宿习资粮所集成慧,名俱生慧。此能悟入一切所知,普缘一切五明处转:一、内明处,二、内明处,三、医方明处,四、声明处,五、工业明处。当知即是菩萨一切慧之自性。如慧品说(陵本四十三卷五页)。此应准知。

  「谓诸菩萨成俱生慧等者:宿习资粮所集成慧,名俱生慧」,就是前一生自己努力地学习种种智慧的事情,那麽就集成了,集成的智慧,带到今生来,这就叫作俱生慧。「此能悟入一切所知」,这个生得慧,它能悟入很多很多的知识裡面去。「普缘一切五明处转」,普遍地去观察一切五明处,在那裡能有所作为。这五明是什麽呢?一个是「内明处」,就是佛法是它的中心思想,这是佛法中的智慧,他也能够学习、能悟入。第二是「因明处」,因明处就是建立自己的思想去破坏他人的相似的、邪知邪见的这种 轨则,这个宗、因、喻的这些事情。「三、医方明处」,就是做医生这件事,知道病的相貌、病的缘起,这样灭除一切病;病已经好了以后,不会再发作,有这些智慧,那麽这叫作医方明处。「四、声明处」,声明处实在就是名与文,就是有文学的智慧。「五、工业明处」,这个工,就是特别地巧妙的地方:就是种田也是工业明处,你这个造房子,那也是工业明处,很多很多的这个工业、工业明处。「当知即是菩萨一切慧之自性」。菩萨有这麽多的智慧,这些都是方便的智慧,内明是佛法中的智慧,慧的体性。「如慧品说(陵本四十三卷五页)。此应准知。」

  性不顽钝、性不微昧、性不愚痴。

  「性不顽钝」,前面是正面说,菩萨有俱生慧,又有修得慧。「性不顽钝」,菩萨的心哪,不那麽愚钝。「性不微昧」,他的心性没有小小的迷昧都没有。「性不愚痴」,不煳涂。看这三句,究竟有什麽差别呢?《披寻记》有解释。

  《披寻记》一一三二页:

  性不顽钝等者:性是利根,名不顽钝。能证所知障淨,名不微昧。能达诸法无我,名不愚痴。

  「性不顽钝等者:性是利根」,他的心性是利根,就是智慧高;就是他的信进念定慧是特别强的,当然这也就由栽培来的,这叫作不顽钝。「能证所知障淨,名不微昧」,他能够成就,他现在没成就,但是他有力能成就所知障的清淨。所知障是不清淨的,他能够消除所知障,那麽心就清淨了,这叫作不微昧。「能达诸法无我,名不愚痴。」能够通达一切法是无我的,通达我空、法空的道理,这就叫作不愚痴。那麽这个能通达诸法无我,就是烦恼障淨。能证所知障淨,就是烦恼障、所知障,都清淨了,这三句,做这样不同的解释。

  遍于彼彼离放逸处,有力思择。

  这个「放逸处」能繫缚人,但是这位菩萨呢「彼彼放逸」,他都能解脱,他远离一切放逸的地方;他就是有大智慧力,能观察这件事,所以他就能够远离一切放逸处。如果不用正念智慧般若来思惟观察的话呢,那他和一般人一样,都是颠倒迷惑的。

  《披寻记》一一三二页:

  遍于彼彼离放逸处等者:谓生贵家,财宝具足,于诸妙欲耽着受用,名放逸处。思求出离,能见过患,是名有力思择。

  「遍于彼彼离放逸处等者:谓生贵家,财宝具足」,就是这个菩萨,宿世的栽培,很多很多,修了很多福慧的资粮,所以今生呢,也就生到富贵家,财宝是具足的。「于诸妙欲耽着受用,名放逸处。」富贵家有很多的妙欲,妙欲呢当然就是爱着、放逸,来受用这诸多的、众多的妙欲,这叫作「放逸处」。「思求出离」菩萨呢他能思惟,寻求出离这麽多的妙欲。「能见过患」,为什麽要从欲裡面出来呢?因为他看见了欲的过患,「是名有力思择」。

  卯三、结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慧波罗蜜多种性相。

  结束这段文。

  丑三、结成胜因

  应知是名能比菩萨种性麤相。决定实义,唯佛世尊究竟现见。由诸菩萨所有种性,性与如是功德相应,成就贤善诸白淨法。

  这是第三科「结成胜因」。这个「白法相应别」这一科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标列六相」,是六波罗蜜的种性相,是标。第二科是解释六波罗蜜的差别,这一科也讲完了。现在是第三科「结成胜因」。

  「应知是名能比菩萨种性麤相」。前面这一段文呢,我们去阅读它、去思惟它呢,就应该知道了,这就是能比知菩萨有六波罗蜜种性的麤相,很明显的相貌。「决定实义,唯佛世尊究竟现见」,于是决定能够觉悟菩萨六波罗蜜的实义的相貌,唯有佛世尊才能究竟圆满地现前实见。这是本论的作者有多少谦虚的意思。「由诸菩萨所有种性,性与如是功德相应」,由诸菩萨他的内心裡面有佛性,那麽外面表现出来的这个心,这个所有的种性,那是心裡面所隐藏的事情;「性与如是功德相应」呢,是表现于外的。他内心裡面,与这麽多的功德相应,这个是表现于外的现行了。「成就贤善诸白淨法」,他的这个六根裡面在外边的活动,是成就了这样贤善的诸白淨法。这个「贤善」是讚叹这个白淨法;白淨法是贤善的。

  《披寻记》一一三二页:

  性与如是功德相应等者:谓菩萨种与六波罗蜜多功德相应,本性应尔,自性应尔,法性应尔,此即显示决定实义。成就身心澄淨、诸贤善行及与施等诸白淨法,此即显示种性麤相。

  「性与如是功德相应等者:谓菩萨种与六波罗蜜多功德相应」,谓这个菩萨的种性,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是与六波罗蜜多的功德相应的。「本性应尔」,菩萨的本性应该是这样,应该有六波罗蜜多的相貌。「自性应尔」这个本是说以前,过去的时候,应该是这样。「自性应尔」呢,就是现在,他现在的这个心性,和其他的人来对比,菩萨的心性应该是这样子。本性是以前他自己,过去与现在来对比,他过去就应该是这样子;「自性应尔」,是和其他的众生来对比,「自性应尔」。「法性应尔」,这就是把前两个合起来说。有种性的菩萨,他自然应该是这样子,「此即显示决定实义」。这一大段文就显示出来,有种性的菩萨那样决定的实义相貌是这样子。

  「成就身心澄淨、诸贤善行及与施等诸白淨法,此即显示种性麤相」,这个「决定」这句话,就是不可以动摇的。这个菩萨的相貌决定是这样子,和众生的相貌是不同的。「成就身心澄淨」,这个菩萨的种性,表现在身口意,表现在眼耳鼻舌身意上面:身清淨,心清淨,诸多的贤善行,「及与施等诸白淨法」,有六波罗蜜的相貌,此即显示种性的麤显的相貌,是这样子。

  是故能与难得最胜不可思议无动无上如来果位为证得因,应正道理。馀不应理。

  他现在有这样六波罗蜜的相貌,所以他能给,能极难得的、最殊胜的、不可思议的、不可动摇的、无上:没有高过他的,如来的果位,这几句话都是赞叹如来的果位。如来的果位是难得、是最胜、是不可思议、是无动、是无上。「为证得因」,他现在有六波罗蜜多的相貌,是为如来果位做证得因。你有如是相貌,你就能证得如来的果位;如来果位是果,你现在的相貌是因。「应正道理」,这样子合道理的。「馀不应理」,阿罗汉的功德的相貌、辟支佛功德的相貌,那他要是为无上菩提做证得因,那是不合道理!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一三二页:

  难得最胜至馀不应理者:如来果位,要经三无量劫长时积集资粮方能证得,是名难得。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是名最胜。由五种相及二因缘当知说名不可思议。由五种相不可思议者:一、由自性故,二、由处故,三、由住故,四、由一性异性故,五、由成所作故。由二因缘不可思议者:谓离言说义故,及过语言道故,不可思议。又出世间故,无有世间能为譬喻,是故不可思议。义如决择分说。(陵本的七十四卷九页)摧伏一切外道异论,不为外道异论之所摧伏,是名无动。于所知障得清淨故,是名无上。此唯菩萨种性堪能证得,是故说彼为证得因。所馀声闻独觉种性无此堪能,为证得因不应道理。

  「难得最胜至馀不应理者」这段文。「如来果位」,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位,「要经三无量劫长时积集资粮方能证得」,佛的无上菩提要经过三个无量劫,三个阿僧祇劫,那麽长的时间积集福慧的资粮才能够成就的,所以佛的果位叫做「难得」。不像阿罗汉和辟支佛不须要那麽多时间就可以成就了。「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是名最胜」,佛的果位声闻独觉所不能及,所以叫作「最胜」。

  「由五种相及二因缘当知说名不可思议」,这个不可思议怎麽讲呢?由五种相及二因缘说明这不可思议。五种相是什麽呢?不可思议者,「由五种相不可思议者:一、由自性故」,由自性故不可思议。这个佛的自性,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麽这是佛的自性。但是这件事呢,于一切法:是相即的?是相离的?色受想行识即是佛的自性?是离色受想行识,是佛的自性?这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思议的。这件事在《解深密经》上有说这件事:说是我们修学圣道的人,你观察法性的时候,你不可以离一切有为法去观察法性的!那是不能得到法性的。要观察有为法是因缘生,从这里可以悟入法性,所以不能离开一切法。但是真如性若显现的时候,一切法就不现了。所以也不即一切法,也不离一切法,这件事是不可思议的!这叫做「自性」。是第一个不可思议,「由自性故」不可思议。

  「二、由处故」,这个佛的境界是在欲界?是离开了欲界?是在色界、无色界?是离开了色界、无色界?这件事也是不可思议的。这是第二「由处故」。

  「三、由住故」,这个住有天住、有梵住,还有圣住。这个天住就是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是天住。梵住就是慈悲喜捨,四无量心三摩地是梵住。圣住就是空、无相、无愿三三昧是圣住。佛是天住?是梵住?是圣住?这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是由住故不可思议。

  「由一性异性故」也是不可思议。这「一性异性」这件事,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提到这件事,提到这个:一性异性。就是一切佛都是住在那个真如那里,那麽这时候,这个佛就是那个清淨的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安住在真如那里;释迦佛也是这样子,药师佛也是这样子,阿弥陀佛也是这样子,一切佛都是这样子。都是这样子,一切佛是一?是异?这是不可思议!现在我们看释迦佛,实在就是无量佛;一佛即无量佛,无量佛就是一佛。但是这件事从他最初发无上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来说是无量无边的;若到果上,安住在个真如这个地方,是无分别的。所以在因地这上说无量无边,在果上说是无差别相。所以统一起来说呢,很难说是一,也不能说是异的,这也不可思议!「一性异性不可思议」。

  「五、由成所作故」也是不可思议,就是一切佛安住在这不思议的法性这里,能发出来不可思议的作用,利益一切众生,这件事也不可思议。说名字就是释迦牟尼佛;但是在体相上来说,是一切佛都在这里,这件事也不可思议。这是由这五种、五相,解释这个不可思议。

  「由二因缘不可思议者:谓离言说义故」:佛陀所住的那个胜义谛真如的境界是远离一切名言相的,有了这个名句才能有言说,那个地方没有名句,所以也不能有言说,没有言说就不可思议。「及过语言道故」,它是超过了语言道,语言以什麽为道呢?就是以名句文为道,为它的道路。没有名句文,所以是超过了言语道,「故不可思议」。

  「又出世间故,无有世间能为譬喻,是故不可思议」:佛的那个真如的境界,是出离了世间,世间上的事情不能做譬喻,所以也是不可思议。「义如决择分说」,这个不可思议的义,在决择分里面有解释(陵本的七十四卷九页)。

  「摧伏一切外道异论,不为外道异论之所摧伏」,佛的大智慧能摧伏一切外道的异论,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的言论。「不为外道异论之所摧伏」,外道的智慧不能摧伏佛的智慧「是名无动」,无动这麽讲。「于所知障得清淨故,是名无上」,这个八地菩萨开始,八地菩萨灭除了三界的伏,能调伏三界一切的爱烦恼、见烦恼,但是从初地就开始,也就是断这个所知障,那麽一直到第十地金刚后心,究竟清淨。这个断烦恼障是与声闻缘觉共同的,断所知障是声闻缘觉所不能及的,所以叫做「是故名无上」。

  「此唯菩萨种性堪能证得」,这个所知障淨唯独菩萨的种性的人,才有能力能够成就的。「是故说彼为证得因」,所以说菩萨种性有六波罗蜜白法相应,它是得无上菩提的因。「所馀声闻独觉种性无此堪能」,他没有这个能力。「为证得因」,说是声闻缘觉的功德能得无上菩萨,是「不应道理」,这是不合道理的。

  这个南传佛教到了大乘佛教这里来,然后我们大乘佛教徒也有退大取小的,就用这句话来批评、来毁谤大乘佛教,那麽这个地方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如果说是「大乘非佛说」,那麽就等于是没有大乘佛教了,只有小乘佛教。那麽小乘佛教能得无上菩提吗?这是一个地方。在这里很明显的说,你学习小乘佛法是不能得无上菩提,不能为无上菩提作证得因,不能!它没有这个力量。因为小乘的阿罗汉也就是他生存的时候,有可能弘扬佛法,等到入无馀涅槃以后就是永久的休息了。他没有大悲心,保留这个生命体,去无穷无尽的去利益众生,那他就不能成佛。不能成佛,佛法就灭亡了!世界上就不会有佛出现世间了。按小乘佛教的道理是这样子。那麽世界上有佛出现世间呢,足见大乘是佛说,你想想这个道理!

  子五、有染无染别(分二科) 丑一、无染位

  种性菩萨,乃至未为白法相违四随烦恼若具不具之所染污,性与如是白法相应。

  这是第五科。「种性持」这个地方分六科,第一科「安住种类别」,第二科「名字分位别」,第三科「自他胜劣别」,第四科「白法相应别」,这个讲完了。现在是第五科有染无染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无染位」。

  「种性菩萨」就是他的心意识里面、六处里面有佛性,这样的菩萨「乃至未为白法相违四随烦恼」,乃至到他不为白法相违。就是四随烦恼,这个四随烦恼和白法是相违的,就是未为四随烦恼若具不具之所染污,是为四随烦恼是具足的染污了,或者是断除了一部分就不具足了之所染污。这样子简单的说呢,就是这个菩萨未为四随烦恼之所染污的时候,当然是修行成功了。「性与如是白法相应」,他的心性就像前面说的六波罗蜜这种功德所庄严、相应,这是无染的这个阶段是这样子。

  丑二、有染位(分二科) 寅一、染果(分三科) 卯一、标差别

  若被染污,如是白法皆不显现,或于一时生诸恶趣。菩萨虽生诸恶趣中,由种性力应知与馀生恶趣者有大差别。

  下面是第二科是「有染位」,分两科,第一科是「染果」,分三科,第一科「标差别」。「若被染污」,这个有种性的菩萨,他的六处被四种烦恼之所染污,如是白法皆不显现,说六波罗蜜都不显现了。「或于一时生诸恶趣」,或者一个时候,这个菩萨、这个有种性的菩萨,他由于惑业烦恼的活动,生到三恶道去了。「菩萨虽生诸恶趣中,由种性力应知与馀生恶趣者有大差别」,这个菩萨虽然生到三恶道里面,「由种性力」由于他们内心里面有佛性的力量,有佛性那有什麽关係,有什麽事情呢?「应知与馀」,与其他没有种性的人生到恶趣里面,有很大的差别的,是不一样的,很大的差别。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2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3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2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26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24 大家乐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23 见光死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22 自我调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