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1

 

  辰二、别释诸相(分四科) 巳一、初处观察(分二科) 午一、释(分三科) 未一、下劣形相

  由剃除鬚髮故、捨俗形好故、着坏色衣故,应自观察形色异人,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形相。

  这是第三科「三摩地自在」分两科,第一科「辨得自在」又分两科,第一科「释」。「释」裡边又分四科,第一科「善观察」这一科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第二科是「广辨」。「广辨」裡边分两科,第一科「总标四处」,这昨天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别释诸相」,就是解释这个四处,分四科,第一科是「初处」的「观察」,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又分三科,第一科「下劣形相」。

  「由剃除鬚髮故」,就是发心学习圣道这个人,在这裡说就是修禅定的这个人,想要成就三摩地自在的这个人,他应该怎麽样学习呢?「由剃除鬚髮故」,就是要剃除他的鬚,剃除他的髮,要这样来学习,这是一样。第二样「捨俗形好故」,要弃捨世间人所认为的那个形相的美好,也要弃捨。第三样「着坏色衣故」,你穿的衣服也不要像世间人穿的那麽样的好,这个颜色是很坏的很不好的。这是三样。

  「应自观察形色异人」,这位修行人他想要得三摩地自在,应该自己观察自己的「形」,观察自己的「色」,不同于世俗上的人。「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形相」,你想要得禅定得三摩地自在,你先要作好这件事。

  未二、下劣威仪

  于行住坐卧语默等中,不随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审正观察,游行乞食。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威仪。

  前面是「下劣形相」,现在第二是「下劣」的「威仪」。

  「于行」,你在「行」的时候、「住」的时候、「坐」的时候、「卧」的时候、「语」同人说话、或者是「默」然不说话的时候,在这麽多的威仪裡边「不随欲行」,你心裡边不能够随着你的欲心去活动。若随欲而行、随欲而住、随欲而坐、随欲而卧、随欲而语、而默,这样不及格。不要随欲而活动。

  「制伏憍慢、往趣他家」,要能够制伏自己的憍慢心,不可以有高慢心瞧不起别人,要把这样的毛病,要把它调伏它。「往趣他家」是到别人的地方去。「审正观察,游行乞食」,你要注意地去观察,到别人的家去你要注意地观察。「游行乞食」,到别人家干什麽呢?就是乞食,自己不生产,自己就是乞求你的饮食。「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威仪」,下劣威仪原来是这样子。「不随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审正观察,游行乞食」,这叫做「下劣的威仪」。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

  《披寻记》七三五页:

  于行住坐卧语默等中不随欲行者:〈声闻地〉说: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语、若默,正知而住,于彼诸业正念所摄,不放逸摄,是名不随欲行,应随月喻。往施主家,具足惭愧、远离憍慢、盪涤身心,是名制伏憍慢往趣他家。游行乞食,或有应往、或不应往,及于往时观见众色,或有应观、或不应观,是名审正观察游行乞食。如是诸义,〈声闻地〉中广辩其相。(陵本二十四卷十二页)

  「于行住坐卧语默等中不随欲行者:〈声闻地〉说: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语、若默,正知而住」,这个「正知而住」这个「正知」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自己观察自己的心不要有染污心,有了的时候立刻地恢复清淨,这叫作「正知而住」。如果是自己一直地向外攀缘,心裡面有染污了自己还不知道,或者知道有染污心了而不加调伏,那都叫作不是正知而住,那就是迷惑了。

  「于彼诸业正念所摄,不放逸摄」,你这位修行人「于彼诸业」,就是或者是行、或者是住、坐、卧、语、默这麽多的活动中「正念所摄」,你一直地保持清淨心,要这样子。「不放逸摄」,不要有染污心的思惟,要这样子做「是名不随欲行」。这就是「应随月喻」,这个是在《涅槃经》上说到这个譬喻,像那个月亮,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它这光明越来越大越来越增长,一直到十五的时候它的光明特别地圆满。我们发心用功修行的人,你的心也要这样子,裡面这清淨心越来越增长越来越广大,无论什麽时候心裡都是清淨,保持清淨,像月亮那样。等到这个月亮十五是月圆,那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这个光明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了,这表示什麽呢?你发心修行的时候使令心裡面的这些染污越来越减少越来越减少,所以这个修行人,你要自己常照顾自己的这一念灵明的心,叫它清淨心增长染污心渐渐减少,最后没有染污心了,你要这样学习这叫做「应随月喻」,用月来譬喻这个修行人的心。

  「往施主家,具足惭愧」,因为这个修行人自己不生产,佛是这麽样安排,安排出家人自己不去生产,不去积蓄财富,那麽就去乞食。到「施主」家去乞食的时候,「具足惭愧」心,我现在穿上了出家人的衣服,等于是贴上标籤了:「你是个修行人。」你若是在家居士他也是信佛,但是他没有标籤,表面上看不知道他是佛教徒?不是佛教徒?但是出家人不同,一看,喔!你是出家人,要修行的人了。要「具足惭愧」,你一看我是修行人,但是我心裡面的贪瞋痴还没有减少,要生惭愧心。「远离憍慢」,就不要憍慢,我的烦恼还没有减少,我的戒定慧还没有广大起来没有建立起来,我怎麽可以瞧不起别人呢?远离憍傲。「盪涤身心,是名制伏憍慢」,要用佛法要用禅定来沐浴、来洗、来涤除身心的污垢,是这样子,是名叫「制伏憍慢,往趣他家」。

  「游行乞食,或有应往,或不应往」,或者你去施主家,有的时候是这家应该去,有的时候也不应该去,或者他们正在匆忙的时候你不要去,或者他们有污秽的事情你也不要去,在〈声闻地〉说得很详细,说是「或有应往、或不应往」。「及于往时,观见众色,或有应观、或不应观」,看见种种情况,有的事应该看有的事你不要看。「是名审正观察游行乞食」。

  「如是诸义,〈声闻地〉中广辩其相」。这个《瑜伽师地论》它就是慈悲,就是样样说得详详细细地、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这是「观察誓受下劣威仪」。

  未三、下劣众具

  又正观察从他获得,无所畜积,诸供身具,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众具。

  是第三个「下劣众具」。「又正观察」,这位修禅定的人他要注意「观察」,什麽事情不可以不观察就做这件事,要思惟;「从他获得」,你去乞求,「从他」从施主那裡「得」到的东西是你「无所畜积」,你没有「积畜」,没有这种东西,然后你从施主家得到,得到什麽呢?「供身具」,供给你身体的生活所需的这些资具,「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众具」。当然也可能施主给你一个很名贵的东西,也可能,但是你不要作这个希望,就是怎麽样不是太好,你也应该生欢喜心了。你要做这样想,就是下劣的众具我维持生活就好了。

  午二、结

  由此五相,当知是名初处观察。

  「由此五相,当知是名初处观察」,前面这是五相。第一个下劣的形相这裡有三种,有剃除鬚髮、有捨俗形好、着坏色衣,再加上下劣威仪、下劣众具,这是五个。

  「由此五相,当知是名初处观察」,这是第一个地方的观察。

  巳二、第二处观察(分二科) 午一、释(分三科) 未一、初一相(分二科) 申一、标

  又善说法毘奈耶中,诸出家者所受尸罗,略捨二事之所显现。

  现在是第二科「第二处的观察」,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初一相」,也是五个相,现在第一个相。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又善说法毘奈耶中,诸出家者」,这就是佛法裡边,佛是善说法,他善于宣扬诸法的真理。而「毗奈耶」就是律,说法、说律,唯有佛有大智慧宣扬的法、律是最恰到好处。你在佛法裡面出家的这个人所受的戒,「略捨二事之所显现」,简略地说就是弃捨这两件事就表示你受了这种戒了,受了佛所说的戒了,就显现出来佛法的戒。那两件事呢?

  申二、列

  一者:弃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属、财穀、珍宝等所显。二者:弃捨歌舞倡妓笑戏欢娱游纵掉逸、亲爱聚会种种世会之所显现。

  「一者:弃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属、财穀、珍宝等所显」。你想要成就一件大事,就是要「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属、财穀、珍宝」都要弃捨,你若去管理这一件事你去照顾这一件事,你就不能修行。这的确是不容易,这件事很难,很难很难。说我一定要照顾我的父母,要孝顺我的父母,我要照顾我的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属,我还要照顾我的财穀珍宝等,你要去忙这些事那修行的事不要谈,那就是不能做这件事。所以明白一点说,你若想修行就不能讲人情;说是这个,你讲人情,这个事情做不到,不能修行了。那麽这可以看见,这个修行这件事的价值有多高?要把父母、妻子都不要了去做这件事。做了这件事了,有大成就的时候,来报父母恩来照顾这一切事情,那麽这件事就平衡了。

  「二者:弃捨歌舞倡妓」,第二件事,这个戒律,佛法这个戒律上,要「弃捨歌舞」,你还要想要唱歌还要跳舞,你还想要演电影,这「倡妓」就是唱戏的这一类的事情,你要「笑戏」,唱戏裡面就是编排一些事情令人笑,这些游戏的事情。还有「欢娱」,人与人之间,男女之间的欢娱。「游纵」,就是到各地方去有风景的地方去看看。「掉逸」,那就是掉动或者是这些放逸的事情。或者「亲爱聚会」这些事情,种种的世间的事,把这些事都弃捨了,这就表示是佛教的戒律。

  这两件事都弃捨了,你就可以修行可以修禅定了。这是第一个相,「初一相」。

  未二、次二相

  又彼安住尸罗律仪,不由犯戒私自恳责;亦不为彼同梵行者,以法诃摈;有犯尸罗,而不轻举。

  这下面又有两种相。「又彼安住尸罗律仪」,又那个人在佛法裡面出家了,他能够「安住」在戒律上表现出来的「律仪」有两个相貌;「不由犯戒私自恳责」,这个「犯戒私自恳责」,我犯了戒了我自己知道,我私自地「恳」,就是诚「恳」地要诃「责」自己要发露忏悔,叫「私自恳责」。我若犯戒了呢,我自己就要这样做。现在我没有犯戒,没有犯戒就「不由」,就没有这件事了;没有犯戒这件事当然不需要「私自恳责」。

  「亦不为彼同梵行者,以法诃摈」,我没有犯戒所以我「同梵行者」,与我同住的修圣道的人,他们也就不会「以法」,如法地来诃斥我,不会。这轻微的是「诃」斥我,「摈」就是严重地驱逐了。因为我没有犯戒,和我同住的修行人也就不会诃斥我,也不会驱逐我。那麽这是表示自己持戒没有违犯,这是第一个相貌。

  「有犯尸罗,而不轻举」,说别的人,和我同住的人他们有人犯戒了,「而不轻举」,我不轻易地去举发他,我不轻易地举发说:「你犯什麽戒了,犯什麽戒」,我不随便地就举发他。因为什麽呢?怕举错了,你冤枉他是不对的呀!所以这就是,自己不犯戒,别人犯戒的时候不随便地举发人。

  这是两个相貌,加前面那一个相貌,就是三个了。

  未三、后二个

  若于尸罗有所缺犯,由此因缘,便自恳责。若同梵行以法诃摈;即便如法而自悔除。于能举罪同梵行者,心无恚恨,无损无恼,而自修治。

  这是后两相。一共五相,前面有三个,还有二个。这两个是什麽呢?

  「若于尸罗有所缺犯」,前面是说我自己没有犯戒,假设自己犯了戒,这条戒我没有守护清淨就缺了,缺少了,我犯戒了。「由此因缘,便自恳责」,由于我犯戒那我马上地要发露,我要发露忏悔,要诚恳地诃责自己「再不可以犯了」,要这样子。

  「若同梵行以法诃摈;即便如法而自悔除」。「若同梵行」,说我犯戒了我自己还覆藏,还隐藏着好像没有犯戒似的,那麽我同梵行的人知道了,他很合法地有慈悲心,他举发我的罪的时候是用慈悲心用柔软语,而在私下裡边同我说,这叫作合法的「诃摈」。「即便如法而自悔除」,我立刻地依「法」不能随便地,违法不可以。律裡边有规定:「犯什麽戒,怎麽样、怎麽样、怎麽样」。「而自悔除」,自己马上地要忏悔,要除灭自己犯戒的罪过,恢复清淨。

  「于能举罪同梵行者,心无恚恨」,那个人举发我犯戒的这件事,「举」出我的「罪」那个「同梵行」的人「心无恚恨」,我对于那个举我罪的那个同梵行者「心无恚恨」,我心裡面不愤怒;当时不愤怒叫做「恚」,以后也不愤怒叫做「恨」,叫「无恨」。「无损无恼」,我不会去……,你举我的罪,我将来就找你麻烦要伤害你,叫「损」。或者我触「恼」你,不这样子。「无恚无恨,无损无恼,而自修治」,而自己修治自己的不清淨心,令心清淨。「而自修治」,令自己的心清淨,不要有愤恨的事情。

  那麽这就是两相:一个是自己若是犯了戒马上发露忏悔私自恳责,便自恳责。同梵行的来诃摈我,我能如法忏悔,对于举罪的人我没有恚恨,无损无恼。这两相,加前面的三相,就是五相。

  午二、结

  由此五相,是名于第二处观察。

  这是第二处的观察有这五相,这五相主要就是持戒清淨。持戒清淨,犯戒马上能还淨,是这样意思。

  巳三、第三处观察(分二科) 午一、释(分二科) 未一、标

  如是尸罗善圆满已;应以五相精勤方便修诸善品。

  这是第三科「第三处」的「观察」。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尸罗善圆满已」,这位修行人他能受戒而能这样子不犯戒,犯戒而能够忏悔清淨,这也是很圆满这是圆满了。但是修行人不能到此为止的还有事情要做,「应以五相精勤方便修诸善品」,应以「五」个「相」貌,有五种情形你要「精勤」地不懈怠,善巧「方便」地要做这五种事情,这五种「善」法。

  这是「标」,下面「列」出来。

  未二、列

  谓时时间谘受读诵论量抉择,勤修善品;如是乃应受他信施;又乐远离以正方便修诸作意;又复昼夜,于退分胜分二法,知断修习;又于生死见大过失,又于涅槃见胜功德。

  「谓时时间谘受读诵论量抉择,勤修善品」这是第一个事情。要时时地「谘受读诵」,因为佛法不是容易,不是你自己就能懂,你要「谘」,就是向人请问,人家教授你你要接受,什麽呢?「读诵」,或者是读那个文,照文读,而后又能背着能读这个文,叫做「诵」。「论量」,「读诵」是指文说的,「论量」指那个义,那裡边的义你若不懂的要请问他,你自己要思惟「论量」。「抉择」,你和「谘问」的同时你要这样子「读诵论量」,你以后还要继续地观察思惟叫作「抉择」。「勤修善品」,这个「勤修善品」呢,《披寻记》解释为定资粮,就是要持戒清淨、守护根律仪、于食知量、初夜后夜修悎寤瑜伽、要正知而住,那叫做「勤修善品」。

  「如是乃应受他信施」,你持戒清淨之后,你又能学习佛法,「时时谘受读诵论量抉择,勤修善品」,又能这样作呢,这时候你有资格接受别人的信施了。别人,那有信心的人对你的供养,你有资格接受了。这是第一个相貌。

  「又乐远离以正方便修诸作意」这是第二个相貌。「又乐远离」,又欢喜远离愦闹的地方到寂静处「以正方便修诸作意」。前面那个「勤修善品」那是前方便,修定的前方便。现在是「正方便」,就是正式採取行动了要修止观了。前面讲过那个七种作意,也可以说这就是正方便。「修诸作意」,修那个七种作意,就是修止观了。这是第二个相貌。

  「又复昼夜,于退分胜分二法,知断修习」这是第三个相貌。「又复」,「昼」是白天,「夜」是夜间,要精进地用功修行。「于退分胜分二法」,精进修行有两种情形:一个是退,一个是胜。「退」是什麽呢?比如说:我读这《金刚经》,我背下来了,背了三天以后就不背了,就是「退」。我修止观,修了三天以后不修了,那就是「退」。「胜」呢,就是不退,继续精进地勇勐地向前进不怕困难,不怕一切困难,排除一切的困难向前进,继续精进地修行那叫作「胜分」。说是我又开始学习佛法,我开始修学禅定,有退有胜,有这两种情形。「知断修习」,你若是「退」,把退的事情要停下来;若是「胜」,要继续修习,令心不退转,令自己不退。这是第三个。

  「又于生死见大过失,又于涅槃见胜功德」。「又于生死见大过失」,这是第四个。「又于涅槃见胜功德」,这是第五个。说是这个修行人受这下劣的形相、下劣的威仪、下劣的资具,这麽苦恼的事情都肯做,而后出家修行这些事情。为什麽要做这个事情?原来就是这个原因;「于生死见大过失」,在生死裡、在六道轮迴裡面有大过失,很苦恼,若是到三恶道流转很苦是有大过失,自己有烦恼会做错事,造了罪业要流转三恶道很苦;就是到了天上去、到了人间,也靠不住的也都是无常的,有这过失。所以,就是把父母都不照顾了,妻子都不要了,所有的财富都不要了,来做这件事。

  「又于涅槃见胜功德」,解脱了生死,得到那个不生不灭的离一切相的那个境界,那是永久的安乐而再没有苦恼了,有大神通道力还能广度众生,所以有殊「胜」的「功德」,才能够出家受这个生活很清澹很苦,很苦都甘心这样做,原因就在这裡。这是发菩提心的意思,「又于生死见大过失,又于涅槃见胜功德」,这是发菩提心,要精进地修行,要不忘菩提心。

  前面是解释,后面第二是「结」。

  午二、结

  由此五相,是名第三处观察。

  这是第三处,就是指这样。

  巳四、第四处观察(分二科) 午一、释(分二科) 未一、辨四苦(分二科) 申一、标

  如是精勤修善品者,略为四苦之所随逐。

  这是「第四处」的「观察」,第四科。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第二科「结」束。解释中分两科,第一科「辨四苦」。又分两科,第一科「标」。

  「如是精勤修善品者」,就像前边那三种观察,说这个人过清澹的生活裡面来修学圣道,还有问题你要注意,什麽呢?「略为四苦之所随逐」,简箪地说还有四种苦恼随逐你,你自己要知道,要知道这件事。

  这是「标」,下面「列」。

  申二、列

  谓于四沙门果,未能随有所证故,犹为恶趣苦所随逐。

  什麽四苦之所随逐呢?先说第一种苦。「谓于四沙门果,未能随有所证故」,说我得到未到地定很好,我又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很好。但是你还没得到圣道,你还没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未能随有所证」,这个四沙门果这四果,四种道果其中那一果你都没成就的话,「犹为恶趣苦所随逐」,那你这个人还为三恶道的苦所随逐,就像一个人有三个怨贼拿着刀随着你随时要杀你,你怕不怕?这是说得到禅定的人,若没得禅定的人更是危险!「犹为恶趣苦所随逐」,因为你没得圣道,你的爱烦恼就没有调伏,这个见烦恼也没有调伏,你有见烦恼有爱烦恼,随时就会到三恶道去的,会到地狱去受苦,到饿鬼道、到畜生世界去受苦去,你要知道这件事。把这《披寻记》念一下。

  《披寻记》七三七页:

  谓于四沙门果等者:谓若证谛现观,便不颠堕恶趣,及不复造诸恶趣业感彼异熟,由是不为恶趣苦所随逐。又证现观补特伽罗有多种差别:若于欲界未离欲者,初证现观得预流果,若于欲界倍离欲者,初证现观得一来果,若已离欲界欲者,初证现观得不还果。翻此,应知于沙门果未能随有所证,故为恶趣苦所随逐,是为第一所观察相。

  「谓于四沙门果等者:谓若证谛现观,便不颠堕恶趣」,这个「谛现观」下面再解释,下面有解释。「便不」,你若是成就了圣道的时候,你就不会从这个人天的世界堕落到三恶道去受苦了,因为你得了圣道,把爱烦恼见烦恼灭掉了,你心裡面永久是清淨庄严而没有烦恼没有罪垢,所以不会到三恶道去的。「及不复造诸恶趣等」,得了圣道以后,你不会再造严重的罪过的事情,所以不会,「不复造」这罪过等「感彼异熟」,招感彼三恶道的果报,「由是不为恶趣苦所随逐」,得了圣道以后恶趣苦不随逐你了。

  「又证现观补特伽罗有多种差别:若于欲界未离欲者」,说是这个人得了圣道,但是他在欲界,欲界的欲还没能离,他还有欲。「初证现观得预流果」,这时候初开始得到无漏的智慧了,他是得到初果,预流果就是初果,这是一种情形。「若于欲界倍离欲者」,若是这个修行人超过了初果,他能把欲界的很多的欲都远离了。这个「倍」,就是加倍,就是多的意思。欲界的烦恼分九品,这二果圣人断除去六品了,所以是断除很多的欲了。这个人「初证现观得一来果」,就是得了斯陀含果叫「一来果」,他要再来欲界一次,这样子。

  譬如说这个得初果的人他还没离欲,但是他见烦恼没有了,他虽然有爱烦恼,他就不会牵引他到三恶道去。若是你有爱烦恼又有见烦恼,那就能到三恶道去,还有见烦恼又有爱烦恼,这个业的力量大你没有办法回转它,你不能阻止这个业力不得果报,就会到三恶道去受苦。若是你断除去见烦恼,无我、无我所得成于忍了的话,你爱烦恼虽然在,它力量不够它不能牵你到三恶道去,所以也没有恶趣苦的随逐。这二果呢,不但是见烦恼没有了爱烦恼也去掉了很多,所以也没有恶趣苦的随逐。

  「若已离欲界欲者」,若是这个修行人把欲界的欲完全弃捨了,「初证现观得不还果」,他就得了三果了,是三果圣人了,那这个人更不会到三恶道去了,三恶道苦更不随逐他。

  「翻此,应知于沙门果未能随有所证」,与前面说的相反的话,你对于这个初果没得到,二果、三果、四果都没得到「故为恶趣苦所随逐」,你爱烦恼也一直有,你也有见烦恼,那你三恶道的苦就随着你。「是为第一所观察相」,这是第一观察相。

  这是第一种苦。

  体是生老病死法故,为内坏苦之所随逐。

  「体是生老病死法」者,所有的众生所得到的这个生命体,你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生命体,它是无常法,它是要变化的。有生苦、有老苦、有病苦、有死苦,就是把你这个身体给你破坏了,「为内坏苦之所随逐」。说三恶道的苦,我现在在人间我没有三恶道的苦,还没出现。但是你现在在人间也并不太好,有生老病死苦追着你随着你,也是苦恼,这是第二种苦。

  第二种苦呢,裡面有四苦,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加上前面三恶道苦,就是五个苦了。

  一切所爱离别法故,为爱坏苦之所随逐。

  说是你说到人有生老病死苦,但是也可能另外有如意的事情,不是完全是苦。这地方说「一切所爱」,就算你还有很多可爱的如意的事情,但是那个事情还是终究有一天同你分离的,他不会永久地为你所掌握的,「为爱坏苦之所随逐」,就是爱别离苦。一定是还有这种苦。

  自业所作故,一切苦因之所随逐。

  前边是五个苦,加这一个爱别离苦,就是六个了。「自业所作故」,就是你这个身体、色受想行识,是你前生的有漏的业力所得到的果报。这个色受想行识裡边「一切苦因之所随逐」,这老病死苦的因、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很多的苦的因都在你的色受想行识裡面都随逐你,这就是五取蕴苦。加上,前面是六个了,再加这个就是七个,七苦。

  前面是「辨四苦」。辨四苦,其实裡面有七苦。

  未二、摄七相

  彼为如是四苦随逐,应以七相审正观察。

  「彼为如是四苦随逐」,「彼」那个得了禅定的人,但是他还没得圣道。「彼为如是四苦所随逐,应以七相审正观察」,七种苦相你观察它,他还有七种苦。

  这是「未二、摄七相」。底下第二科是「结」。第一科是解释,现在是结束它。

  午二、结

  由此七相,是名第四处观察。

  由此七种苦相的情形,这是第四处的观察。

  寅二、正思惟(分三科) 卯一、举作意

  彼于如是四处,以二十二相正观察时,便生如是如理作意:谓我为求如是事故,誓受下劣形相威仪及资身具,誓受禁戒,誓受精勤,常修善法。而我今者,于四种苦,为脱何等?

  这是第二科「正思惟」。前面「三摩地自在」这一科,第一科「辨得自在」,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解释裡面分四科,第一科是「善观察」,就是前面这个讲完了。现在第二科是「正思惟」。「正思惟」分三科,第一科是「举作意」。

  「彼于如是四处」,说是那个修行人在这四种境界裡面,「以二十二相正观察时」,这个四处,前三处每一处有五相,这第四处有七相,加起来就是二十二相。那个修行人在这四个地方用二十二种情况来观察的时候,「便生如是如理作意」,他就会引发出来这样合理的观察思惟,什麽「如理作意」呢?「谓我为求如是事故」,这就是说,我为求得到三摩地自在的事情,「誓受下劣形相威仪」,我决定承受下劣的形相、下劣的威仪、下劣的资身具。「誓受禁戒」,这是第二处。前面「誓受下劣形相威仪及资身具」这是第一处,「誓受禁戒」是第二处,「誓受精勤,常修善法」是第三处,「而我今者」我受这三处,「而我今者,于四种苦,为脱何等?」我努力地修行得了色界四禅了,得到这麽高的境界了,那我现在对这四种的苦恼我解脱了那一种苦?自己审察自己。这叫作「举作意」,叫「如理作意」。

  卯二、显精勤

  若我如是自策、自励,誓受三处,犹为四苦,常所随逐,未得解脱。我今不应为苦随逐,未于胜定获得自在,中路止息,或复退屈。

  「若我如是自策、自励,誓受三处」这是第二科「显精勤」。他这样子作意以后,他再想:若我这样子自己自动地鞭策自己,自己勉励自己精进地用功。「誓受三处,犹为四苦,常所随逐」,我还是有四种苦恼随逐我,我还没得解脱「未解脱苦」。「我今不应为苦随逐,未于胜定获得自在中路止息」,说我现在不应该有这四种苦随逐我,我还没有于胜定获得自在中路就止息了,我不应该这样子。我没得三摩地自在,我就中路就停下来,「或复退屈」,或退下来了,从禅定裡面退出来了,就是没有禅定了,都不应该这样子。

  这是「显精勤」,他精进地用功修行。

  卯三、结名想

  如是精勤如理作意,乃得名为出家之想,及沙门想。

  这是第三科「结名想」。若这样地「精勤」用功修行,还能这样地「如理作意」地观察,「乃得名为出家之想」,这个人才算是个出家人,他算是有了出家人的思想了。「及沙门想」,「沙门」翻个「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他才有这样的「名」,可以称之为出家人了,这个人他有出家人的思想了,及「沙门」的名,沙门的「想」,可以称之为沙门了,这样意思。

  寅三、修方便(分二科) 卯一、举依止(分五科) 辰一、乐断

  彼于圆满修多方便以为依止,由世间道,证得三摩地圆满故;于烦恼断,犹未证得,复依乐断,常勤修习。

  这是第三科「修方便」,前面是第二科「正思惟」。第一科是「善观察」,第二科「正思惟」,这第三科「修方便」。我们还没得三摩地自在,这时候就是要精进修行,所以「修方便」。分两科,第一科「举依止」。分五科,第一科是「乐断」。

  「彼于圆满修多方便以为依止」,就是那个修行人对于想要得到三摩地圆满,他要努力地修了很多的方便,那麽就是得到了未到地定了,以未到地定为依止。「由世间道,证得三摩地圆满故」,以未到地定为依止继续向前修行,他不是用佛法的苦集灭道,是用世间道;这个欲界是苦,色界定是微妙安静的是安乐的,就是这样子的心情。「证得了三摩地圆满」,就是得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

  「于烦恼断犹未证得」,虽然是得到了四禅了很好了,很高的禅定了,但是对于爱烦恼见烦恼的断,断除这麽多的烦恼的圣境,「犹未证得」还没成就。「复依乐断、常勤修习」,所以为了成就三摩地的自在,他所以想要断除这个烦恼还精进修行,因为你得到了色界四禅裡面,还有爱烦恼、有见烦恼,还有慢、憍慢的烦恼,还有无明、还有疑,有这麽多的烦恼。

  这是「乐断」,下面第二科是「乐修」。

  辰二、乐修

  又彼已得善世间道,数数为得三摩地自在故;依止乐修无间而转。

  「又彼已得善世间道」,得到了色界四禅这是世间上很好的一条道。「数数为得三摩地自在故」,为了成就三摩地自在所以数数地还要继续修行;得到色界四禅了还没能够自在,所以「为得自在故」继续努力修行。「依止乐修、无间而转」,「依止乐修」就是愿;我要修成功三摩地自在所以要「无间而转」,不间断就是不懈怠地继续努力修行。

  这是「乐修」,底下「心无贪恚」。要怎麽修行呢?就是这些事情。

  辰三、心无贪恚

  又于正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获得种种利养恭敬,而不依此利养恭敬,而生贪着;亦不于他利养恭敬,及馀不信婆罗门等,对面、背面诸不可意身业,语业,现行事中,心生愤恚,又复于彼无损害心。

  「又于正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获得种种利养恭敬」,说这个人得了色界四禅了,只是没得三摩地自在而已,这境界也很高了。他这个时候,自己不生产就靠人家的供养来生活,那麽谁来供养呢?就是「正信的长者」,于佛法有正信的长者,于佛法有正信的「居士」,就是有财富的人,「长者」就是有道德的人。还有「婆罗门」,就是相信梵天的这些人。「获得种种利养恭敬」,这些长者、居士、婆罗门等为了他的成就道业,很多很多种的供养来供养他,他可以安心修行了,还恭敬他,这样子。

  「而不依此利养恭敬而生贪着」,你这个修行人,他们这些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对你很恭敬、很供养你,但是对于这件事呢,你不贪着、不执着,不执着这件事,不爱着这件事;这件事也不容易。「亦不于他利养恭敬」,这个「他利养恭敬」是什麽呢?就是正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不供养你,是供养另外一个修行人了,就是「他利养恭敬」供养另外一个修行人,他没有供养你供养另外一个修行人。你对于这件事你不要烦恼,你不要「心生愤恚」这些事情。

  「及馀不信婆罗门等」,这是其「馀」的;前面都是「正信」;现在说对于佛法没有正信的婆罗门、长者、居士这些人。「对面、背面诸不可意」,或者当你的面来诃斥你,或者是背后,背面破坏你,那这些事情都不是令人满意的,「不可意」的。「身业,语业现行事中」,或者採取什麽行动来破坏你,或者是说什麽语言来破坏你,这些事情。「心生愤恚」,你心裡面不生愤恚。把前面那个「不」字,「亦不于他利养」那个「不」字一直贯下来。你心裡面不愤恚,心裡面不烦恼。「又复于彼无损害心」,他就是怎麽样破坏你,你没有伤害他的心,不要有这种心。

  这是第三科「心无贪恚」,下面是第四科「正念现前」。

  辰四、正念现前

  又爱、慢、见、无明、疑惑,种种定中诸随烦恼,不复现行,善守念住。

  这是第四科。这位修行人对于长者居士,相信的、不相信的事情,他心裡面都不烦恼。那麽他现在要回来反省自己在禅定裡面的「爱」烦恼、爱着禅定的烦恼,还有憍「慢」心,还有「见」、禅定裡面也有种种邪见,当然还有我、我所见,还有「无明」不明白道理,还有「疑惑」这些事情。「种种定中诸随烦恼」,或者初禅、或者二禅、或者三禅、四禅;初禅裡面有很多事情,有很多定。二禅、三禅、四禅裡面也有很多定。「诸随烦恼」,这个「随烦恼」有两个解释:根本烦恼也就是随烦恼,由根本烦恼流出来其他轻微的烦恼,也叫随烦恼。「不复现行」,你心裡面也不烦恼,在禅定裡面不要有爱、慢、见、无明、疑惑,这些烦恼「不复现行」。「善守念住」,这个「善守念住」怎麽讲呢?看《披寻记》说的。

  《披寻记》七三八页:

  善守念住者:此中念住,谓四念住。应知于四念住安住正念,所作应作,离不应作,是名善守念住。

  「善守念住者:此中念住,谓四念住」,身受心法,观这身受心法是无常、无我的,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应知于四念住安住正念」,怎麽样才能够「令诸随烦恼不复现行」呢?就是要修四念住了,就是在禅定裡面修四念住。修四念住呢,这些爱、慢、见、无明、疑惑等就「不复现行」不活动了。「应知于四念住安住正念,所作应作,离不应作,是名善守念住」,这样子。

  这是第四科,现在第五科「离增上慢」。

  辰五、离增上慢

  又非证得胜奢摩他,即以如是奢摩他故,谓己一切所作已办;亦不向他说己所证。

  这是「离增上慢」。「又非证得胜奢摩他」,因为你三摩地没自在你还不是殊胜的定力。虽然不是殊胜定力,得到色界四禅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即以如是奢摩他故,谓己一切所作已办」,也不这样子,也不认为我得到色界四禅我就什麽事情都办好了,也没有这个想法,没有这种思想。「亦不向他说己所证」,也不向别人说:「我得色界四禅了」,也不说这件事,不向人说这件事,那麽这就叫「离增上慢」。

  卯二、明正行(分二科) 辰一、少欲喜足(分二科) 巳一、举于衣服

  彼由如是乐断乐修,心无贪恚,正念现前,离增上慢,于诸衣服、随宜获得,便生喜足。

  这底下第二科「明正行」。前面第一科是「举依止」。「举依止」裡面分五科,讲完了。现在第二科「明正行」,分两科,第一科「少欲喜足」。分两科,第一科「举于衣服」。

  「彼由如是」,彼那位修行人由于这样子「乐断」,前面说那个乐断、前面说「乐修」、说「心无贪恚」、说「正念现前」、说「离增上慢」,前面是五科。「于诸衣服、随宜获得」,对于自己的生活所需这个「衣服」,先说衣服。「随宜获得」,随其所宜,长者、居士、婆罗门等,他随他的意思,他愿意给我什麽样我得到就好了。「便生喜足」,好的当然是欢喜,不好的也欢喜也知足。这就是「举于衣服」。

  巳二、例馀一切

  如于衣服,于馀饮食卧具等喜足,当知亦尔。

  这下面第二科「例馀一切」。「如于衣服」是这样子能生喜足,「于馀饮食卧具等」也是「喜足」。虽然「饮食」不是那麽好也是喜足,「卧具」也不是那麽好也是喜足,不是说:「这个我不吃,你们吃,我不吃」,不是的。「这个卧具给你们用,我要用好的」,不是这样。「当知亦尔」,就像那衣服一样的。

  辰二、正知受用

  又正了知而为受用。谓如是等诸资生具,但为治身令不败坏,暂止饥渴,摄受梵行。广说乃至,于食知量。

  这底下是第二科「正知受用」。第一科「少欲喜足」,现在第二科「正知受用」。真是说得详细,说得微细。

  「又正了知而为受用」,就是受用这衣服、饮食、卧具的时候你心裡面还要有正知的。怎麽叫做「正知而为受用」呢?就是受用的时候有正知。怎麽叫做「有正知」呢?「谓如是等诸资生具」,就是说你得到的这些衣服、饮食、卧具等这些「资生」,帮助我生命的存在这些资具。「但为治身」,你的目的是什麽呢?就是来调理我这身体。「令不败坏」,使令这个身体不要坏了,来维持这个生命的存在,正常的存在不要坏了。「暂止飢渴」,要有衣服穿,要有饮食暂时地能停下来我的飢,停下我来的渴,那麽我就可以有精神修学圣道。

  「摄受梵行」,「摄受」就是成就,成就圣道;说我得来的衣服、饮食、卧具这些,「为成道业,应受此食」的意思。「正事良药,为疗形枯」,那个身不败坏「令不败坏」就是这样意思。那个食存五观,这裡面正好是这个意思。「广说乃至、于食知量」,这裡面中间还略去了一段。看这《披寻记》有说出来。

  《披寻记》七三九页:

  但为治身令不败坏等者:〈声闻地〉说:为身安住,食于所食,为除飢渴,受诸饮食,为摄梵行,受诸饮食。此中三相,应准彼知。复说: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憍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是名广说乃至于食知量。

  「但为治身令不败坏等者:〈声闻地〉说:为身安住」,这个身体能正常地存在,你要「食于所食」,你要所应该吃的东西。「为除飢渴,受诸饮食,为摄梵行,受诸饮食。此中三相」,就是令身不败坏一相、暂止飢渴一相、摄受梵行一相,三相。「应准彼知」,彼〈声闻地〉所说的就知道了。

  「复说: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这个明白一点说就是婬欲,不是为YIN欲而受这些事情的。「不为憍逸」,不为我吃的东西比你吃的好我就憍慢起来,不是的。「不为饰好」,不为装饰,我穿的衣服比你好,不是那麽意思,也「不为端严」而受饮食、衣服、卧具的。「是名广说乃至于食知量」,总而言之,「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寅四、获自在

  彼由如是正修行故;于三摩地获得自在。依止彼故,其心清白,无有瑕秽,离随烦恼。广说乃至获得不动,能引一切胜神通慧。

  这是第四「获得自在」。「彼由如是正修行故」,前面说的这麽多,修四念住,常常是为道而努力。「于三摩地获得自在」,对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就得大自在了。「依止彼故,其心清白」,「依止彼」自在的三摩地就是色界四禅,这时候你的内心就是清白的。怎麽叫做「清白」呢?没有瑕秽,没有爱、慢、见、无明、疑等这些瑕秽,远离了这些烦恼的瑕秽。什麽叫没有瑕秽呢?就是没有烦恼。

  「广说乃至获得不动」就是得到四禅,得到「不动」,这当然是清淨的「不动」,自在的「不动」。得到不动的四禅以后,「能引一切胜神通慧」,就是五种神通你都能成就了。

  丑二、结

  是名三摩地自在。

  「是名」叫「三摩地自在」。这是结束这段文。

  子二、明普摄义

  此三摩地自在广义,当知唯有如所说相,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前面是解释「辨得自在」,这是第二科「明普摄义」。「此三摩地自在」的「广义,当知唯有如所说相」,在很多的经论裡面说的三摩地,很多很多,当知也像前面所说的这样子。「除此更无若过、若增」,除了前面所说的之外,另外没有说是能超过,能超过这个说法另外还有高明的说法,没有。「若增」,说没有超过但是多了几条,也没有多,就是这麽多。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66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4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3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3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3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36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