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唯一勤行利众生——译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唯一勤行利众生——译序

 

  《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是实际禅修“空性”的指导手册。

  1993年,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第一次在台湾公开传授“空性禅修”。当时,这些开示只是一张张的英文讲译,弟子们捧着去拷贝,以此流传,因为克难,反倒格外珍惜;1998年2月,近二十位台湾弟子圆满完成了皈依前行功课,也就是念诵《佛子行三十七颂》(附录一)一千遍后,共同前往尼泊尔皈依,以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为上师,并请求法教。“空性禅修”正是仁波切所给的第一年功课。

  领受了功课,这群弟子回到台湾,以敬谨之心实实在在地禅修。一年下来,所有的人都觉得至少去除了生命中百分之五十的烦恼(有些人更多),或说烦恼自行褪去了,生活中更有能力面对自己的种种情绪,看待周遭的人事物也更加自在!

  如此内在的、细微的,却又清晰可见的改变,促使弟子们更为积极,发愿进一步学习,遂于1999年3月,原班人马及新加入的弟子共三十多人,再度前往尼泊尔求法。

  “空性”是佛法的心髓。这群实修弟子原以为若要领略个中真义,应该和每个人的智商、理解能力、学佛资历及社会成熟度成正比,然而实修的过程却令人大大意外!若要体悟“空性”究竟是什么,唯一能凭藉的竟是所有宗教、思想、信仰最原始的根基——信心!信心愈是坚定的人,愈容易进入实修,解除烦恼的速度也愈快;反之,缺乏学习意愿,对法教、上师的信心摆荡者,则原地踏步,困难重重。

  《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由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在台湾的弟子,经过上百次的共同禅修和讨论,一点一滴译成中文,并由张老师出版社付梓发行。不再是因多次拷贝而模糊的英文字迹,不再是大风一吹就满地飞卷的纸张,和当年最初听闻仁波切说法的弟子相较,能由本书进而学习法教者,无疑是幸福多了!

  但鉴于之前已皈依弟子实修的经验,觉得真正用在学习法教上的心神只有五分之一,却必须花费五分之四的气力在心情调伏、意愿调整及信心的建立!所以这个整个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渐进式的。

  对初学者或有心皈依的修行人而言,“佛子行”正是建立意愿和酝酿信心的重要过程,因此除了完成一千遍的前行功课。更应该一而再、再而三地检视自己:为何念诵“佛子行”?应以怎样的心态念诵?为何要学习法教?不学法教是否更好?是否能真正运用了“佛子行”的观点,解决生活上遭遇的问题,或者仍然套用自己旧有的思考模式?

  以敬谨而审慎的方式,一再确认属于意愿、动机、心态和信心等问题,若信心不足,宁愿花更多的时间酝酿。因此,我们衷心建议读者,仔细思考仁波切在书前所给的建议,并在念诵的过程中,诚实观察自己修行的动机,时时检视信心是否俱足,将《佛子行三十七颂》视为修行者的暖身操,具备了柔软而慈悲的心性(世俗谛),再进入“空性禅修”的智慧见解(胜义谛);否则,轻忽这个酝酿期而迳自禅修,恐怕无甚意义且危险。

 
 
 
前五篇文章

创巴仁波切文集:自由的迷思 八、密续

创巴仁波切文集:自由的迷思 大手印口授

创巴仁波切文集: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引言

创巴仁波切文集: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创巴仁波切文集: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放下

 

后五篇文章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深入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序

莲花生大士七章祈请颂:教法兴盛发愿文

莲花生大士七章祈请颂:消除障道殊胜祈请颂

莲花生大士七章祈请颂:消除障道祈请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