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 第六章-第十章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 第六章-第十章

 

  第六章 阿育王传记

  在那个时候大约是阿育王成为青年的时期。

  关于他的传说如下:属于他卢族,在瞻钵那有日种王尼弥多,左右有臣属五百人,财力雄富,统治北方之地。他最初有六个儿子,即逝黎耶那、罗谛迦、商其迦、陀尼迦、钵土摩迦与其第六子比多罗。有一个时期一个商主的妻子与国王会合因而怀孕。正当国王的母丧除忧之日商主的妻子生了一个小孩,因是除忧日所生,所以取名无忧(阿育)。长大时,精通六十种技艺、八种观察、文字和手算术。其时臣子们在人众中向一个婆罗门占相师询问国王的儿子谁该嗣位。他说;“吃最殊胜的食品、穿最殊胜的衣服、坐最殊胜的坐具的那个人。”于是两个地位高的大臣背地询问,他说:“最殊胜的食品是米饭,最殊胜的衣服是粗布,最殊胜的坐具是地”。国王其他的儿子享用充裕,阿育只受用普通衣食,因此知道他该作国王了。中间尼泊尔和佉悉耶等地众多山民叛乱,派遣阿育带兵征讨,很容易地就把山民平定了。制定赋税、擒获祸首、定决岁贡,献于国王。国王说:“你的聪明、力量、勇气各方面都使我喜欢,你希求什么我就给你。”答:“在这里其他弟兄们侵害我,请许可我在波咤厘子城住,并且给我一切享用资具。”给与之后,就在那个城建立五百处园林,女乐千人环侍,日夜嬉游享乐。

  之后,摩揭陀国遮摩沙王逝世,他有十二个儿子,有的虽然登了王位,但不能护持国土。大臣婆罗门犍毗罗尸罗摄政几年。那时他和尼弥多王结下冤仇,长时期在恒河岸上交战,国王六个较大的儿子都投入战斗。不久尼弥多王也去世了。顾虑公布了国王死去的消息会增大摩揭陀人的力量,因此秘不发丧,由两个大臣自理国政。七天以后,被城市中的居民知道了,不听他俩的话。他们想起了从前婆罗门的预言指的正是这个时候,于是迎阿育即位。六个王子战胜了摩揭陀,得到了六座城。那天听说阿育已登王位,于是偕同五百臣属不到恒河以北,在王舍城等五座城,第六子在鸯伽城,在此六座城中大王子各登王位。

  第一王子信仰顺世学派的秘句,次子信仰大自在天,三子信仰毗瑟纽天,四子诵持吠檀多秘语,五子信尼犍子学派的迦那迦,六子信仰名叫婆罗门姑奢子的梵行者,他们各自经营处所。

  阿育王依靠毗梨具族的仙人的供养空行母与罗刹的语句,以邬摩天女以及尸林女鬼为本尊。此后数年之间耽于爱欲,因此称为迦摩阿育,即爱欲的无优。

  之后与诸兄不和,交战多年,终于杀掉六位兄长以及五百臣子。毁灭众多城市,雪山与宾陀山之间的国土都受他的统治。嗔暴转增,若不作刑罚等事,心就不坦然,饭也吃不下去。早晨命令作了杀戮、捆、打等刑罚,然后心安理得地进餐。象这样阿育王作战的故事很多,因为没有必要所以不述。以上为地自在贤所说。我虽听到一些印度人口耳相传的史话,此处也不录了。

  那时由于一些邪见婆罗门的鼓动,励行生命祠祀,特别是由于毗梨具族牛耳仙人指教若杀一万人作为祠祀,不但国上扩大而且成为解脱之因。因此就建筑一个祠祀堂,到处寻访能杀一万人的人,但一时得不到,最后在抵罗呼底城求得一个旃荼罗族人。国王亲自承诺,凡应杀死的人送入堂内,若不到一万时有人到那里就杀死,这是立誓供养遮苦行女(邬摩)。以此方式杀了大约一两千人时,刑吏到城外漫游。有一个比丘打算遮止此人的行为,讲解了杀生的罪业、地狱的种种故事,可是未能唤醒此人善报,刑吏反而想,“以前斩首杀人,现在应该如同从这个比丘所讲的故事中听到的那样焚烧、剁碎、剥皮等等杀人才好”。这样杀死多人,死于祠祀堂的人约有五千。此时以前的名称改变,改称为旃荼罗阿育,即暴恶的无忧。

  此时有耶舍阿罗汉的弟子一个住于加行道证悟的多闻沙弥,路过不知,来到祠祀堂之内。刑吏将用剑砍下时,他问这是什么原因。刑吏述说过去的事情,沙弥说:“那末七天以后再杀,这个期间我也不到别处去,就住在这祠祀堂里”。刑吏说:“这样也好”。此人由于在祠祀处看到充满肉血骨骸内脏等等因缘,无常等圣谛的十六行相现前,不到七天即证阿罗汉果,并成就神变。

  七天过去以后,刑吏以为以前没有这样装束的人来到这个堂里,用此要用前所未用的杀法。把沙弥放进装满芝麻油的大铜锅里,升火烧熬,火昼夜不熄,但此沙弥身体丝毫不受损伤,于是通知了国王。国王生起好奇心,因此来到祠祀堂。当时刑吏持剑奔来,国王问这是为什么。刑吏答:“这是国王亲自立的誓言,不满一万人时,凡来到这个堂的人一律杀死”。国王说:“若是如此,你自己比我先来,那末先杀死你吧。”两个人正争论时,沙弥示现降雨、闪电、腾空等神变,国王与刑吏极为敬信,顶礼足前,菩提种子大为醒觉。

  之后,沙弥说了法,国王对罪业大为追悔,毁坏了祠祀堂,为了净除罪业请沙弥留住。沙弥说:“国王,我没有能力指教你净除罪业的方法,东方鸡欢喜园有亲教师阿罗汉耶舍度婆阇,他能净除国王的罪业。”国王遵从教导,送信到阿罗汉面前说:“圣者请来波咤厘子城,净除我的罪。假如圣者不到这里来,我就到您那里去。”耶舍阿罗汉知道若是国王前来就会给多数人带来损害,因此亲身前往波咤厘子城。每天白昼在国王身边说法,每晚到庙中为四众传授经教,自从与耶舍阿罗汉会见之后,国王的信心大为增长,昼夜以作善行度日,每日供养比丘三万人。

  其间,耶舍阿罗汉住在摩揭陀等其他地方时,国王所遣商人约五百人到宝洲采宝。他们航行成功了,满载各种珍宝返航。他们在海的此岸停泊休息时,诸龙掀起海浪,一切货物尽人海中。

  之后他们依靠别人维持生活逐渐返回,一时传称这些商人七天当到波咤厘子城。由于没听说过他们的经过情形,无数的婆罗门,遍行者,及一般人众集合起来,想要看看这些珍宝的颜色和稀有的优点。到第七天国王偕同人众到达林苑,看到那些商人仅着上衣,狼狈而来,太不象话,大家哄笑而散。国王询问原因,商人陈述经过,并策励国王说:“天王若再不把诸龙降伏,以后再也没有谁愿意去采宝,天王应该搞个办法,”于是国王心里为之感动,向一些智者询问方法。婆罗门与遍行者都不知道。于是一位具足六通的阿罗汉想道,“这个方法也可由天神的教导而得知,假如由阿罗汉自己指示,就会认为此人偏向比丘。国王也要生起疑心,外道们也要说闲话。”于是说:“大王,办法是有,今天夜里家神会指教”。之后黎明时住在家中天空上的神说:“请国王盛大供养佛,龙可以降伏。”之后地神说;“请国王供养罗汉僧,龙可以驯伏。”第二天清晨召集一切人众述说神的预言后,讨论如何办理。臣子们说:“请问昨天作预言的那个阿罗汉。”把他召请来请问,他想搞一个令人相信的方法,在红铜片上书写“龙等听阿育王敕令!”等引言和“把商人们所采的所有珍宝还给商人们!”这类文句,投入恒河。在城中道路大十字路口处极高石碑的顶端八重真宝容器中放置金制国王像和龙像各一个。次日早晨一看,诸龙骚动,偕以风暴,把红铜片抛掷于宫门之前,国王的像向龙像敬礼。国王询问阿罗汉,答:“这是因为目前龙的福德大,为了再增长国王的福德,请供养佛和僧伽。”经此策励之后,国王对像塔的供养增加了七倍。这个阿罗汉一刹那间去到天和龙等的住所,报告所有阿罗汉。国王也建筑了宴会大厅,这个阿罗汉鸣击键椎,在须弥山和轮围山以内居住的一切阿罗汉来集。三个月内对六万阿罗汉众供献一切资具,那时国王的像逐日伸直,到了第四十五天,国王和龙的像才能相平,以后龙的像逐日弯曲,又过四十五天龙像在王像足前顶礼。一切众人对于供养三宝这样的功德大为惊奇。之后将以前的红铜片投入恒河,次日清晨龙的使者化作人形而来。他说:“珍宝已经送到海岸上,请派商人们去取。”国王正要这样作时,以前那个阿罗汉说:“国王!这样不足为奇,通知他们,‘你们要在七天以后派人把珍宝等放在肩上,前来献上。’这样才算希奇。”这样,第七天的白天,国王在无数人众围绕之中,诸龙化作商人的形象献上珍宝,敬礼王足。对于民众,给了热闹看,并举行盛大宴会。

  此时国王也成就夜叉车的明咒,多产生如象大的马,如多罗树干的士夫等等夜叉的四支军队。宾陀山南方地区等地也未遭损失而置于管辖之下,北至雪山与于阗背后的雪山,东南西三方直抵大海的赡部洲大陆和五十个左右岛屿也都宾服。

  其后,耶舍阿罗汉述说本师正遍知的授记,劝国王以如来舍利装藏的宝塔庄严大地,因此产生对佛舍利的需要。为了发掘阿阇世王在王舍城大窣堵波的地下埋藏的所分得的舍利,国王和耶舍阿罗汉率领人众来到那个地方;掘地约三人深之下,有猛烈火焰的铁轮在旋转,不能获得取舍利的处所。当时该地的一位老妇人指示方法,从此处向西约三由旬的一座山前,有一个瀑流,将流向改变,轮子停止旋转,火也熄灭了。又再掘地,看见红铜片上写着,“此处有如来舍利一摩揭陀大斗,未来有一贫穷国王掘取”。阿育王由于傲慢,认为发掘的不该是自己,因为即说贫穷,应该是别人,于是背向而坐。耶舍阿罗汉再度劝请,最后掘到七人深的地方,见有铁箱。打开箱子内外七层,在中央有本师的舍利,已增长到往昔一摩揭陀大斗,约有六驮之量。箱子的四角各置有放光远达一具卢舍的摩尼宝作为供养物,每一个摩尼宝若判断价值,阿育王全国的所有受用都不能相比。国王晓得以后,傲慢破灭。从那里取出舍利宝一大斗,又如以前奉安埋藏,装上铁轮,又使秘密的水流如前流在,如前发火旋转,然后把上面覆盖好。之后向各处人民发布命令,使者和一切助伴都由大力夜叉来充当,在八大圣地宝塔,金刚座中围,此外北方于阗以内的赡部洲一切国上建立牟尼舍利藏塔,一昼夜之间完成八万四千塔。又向各地发布命令,每天应以数以千计的明灯、熏香、花鬘供养一切宝塔;以上万的金、银、琉璃瓶装满香水和五种甘露供养菩提树,从远方以上万的香和明灯作供养。三个月以内邀请六万阿罗汉,请他们每天安住波咤厘子上空,供养一切资具。对于有学圣众和凡夫僧则在地面上供养。到结束时每个比丘都著以价值十万的衣服。当晚为了瞻礼诸塔,由大力夜叉把国王及其眷属带在肩上,七天之内巡礼赡部洲各地的一切宝塔,供养比平常多十倍以上。对于佛和声闻的一切塔各各献了金饰,把菩提树用一切珍宝格外庄严起来。到了第八天的白天频频发愿:“愿我以此善根成为人中尊佛陀!”对人众说:“应以极大欢心而随喜!”人众多说:‘国王这种作为劳多果小,一时也没有无上菩提,国王这个誓愿定不会成就”。国王说:“假如我的誓愿成就,大地也震动吧,天空也落花雨吧!”说完,立刻地的震动,也落了花雨。众人也由于生信心而发愿。

  当时为了“暖塔”(塔的落成典礼),供养比丘三个月,到结束时,凡夫僧忽然暴增,国王在林苑中作大供养。对于坐在席间首位的一位老比丘特别作大供养。这个老比丘寡闻而且极笨,一个颂也不能念诵,在年轻比丘中持经藏的也有很多人。吃完以后,坐在下座的人们问老比丘说:“你知道国王为什么对你特别敬事?”老比丘答不知道。他们说:“这件事体我们知道,国王打算现在就来听法,你需要说法。”于是正中老比丘要害,他心里想,“我受具足戒虽然已经有六十年,但是一个颂子也不知道。假如以前了解这个道理,应该把好食品给与其他比丘,请他说法。但是现在已经吃完了,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极为痛苦。住在林苑中的神心想,若是国王对这个比丘失去信仰,那是不合适的。变化身形来到比丘面前说:“若是国王前来听法,你就说,大王!大地山岳也要归于毁灭,何况国王的王位,大王好好想一想吧!”之后国王来了,给老比丘穿上一套金色衣装,坐而听法。老比丘如上所述说了,国王由于具有信心,深以为真实,毛发倒竖,思惟其义。随后林苑的神又说:“请老比丘,你不要白白耗费信徒所施舍的物资!”老比丘也就向阿阇梨请求教授,专心修行,三月以后,证阿罗汉果。在三十三天劫波树苑中坐夏后,又来到波咤厘子城僧俗人众中,国王所施与的衣服上染有劫波树的香气,香味遍满各地。于是其他比丘询问原因,他述说过去的历史,大家都很惊奇。逐渐国王士听到这件事,以为极愚笨的比丘也能证得阿罗汉,这是由于法的功德以及自己献衣的因缘而发生。看到了布施利他的胜利,又对三十万比丘作了五年的大宴会,午前第一段时间对罗汉众,第二段对有学圣众,第三段对异生僧众供养最殊胜的衣食。

  之后,国王的晚年发誓对阿波兰多迦、迦湿弥罗、吐货罗等国僧众各供黄金百俱胝。对迦湿弥罗和吐货罗的僧众已圆满献讫,其他资具也同等地供献了。对于阿波兰多迦的僧众黄金和资具还差四俱胝的时候,国王得了重病。国王的侄子财天施掌管金库,违反王命,不将其余黄金献给僧众。那时候国王面前有众多阿罗汉莅临,国王有半捧解渴的庵摩罗果,以极大的尊敬献给僧众。阿罗汉等同声赞颂:“国王!比较起你从前一切自由时九十六俱胝黄金的供献,现在这个供献福德更大。”

  后来,一个婢女摇宝柄的拂尘时,由于白昼暑热而打瞌睡,拂尘由手中落下,落在国王身上。国王想,“以前一些大国王也要替我作洗脚等事,现在象这样最微贱的奴仆也轻侮我!”一怒而亡。由于嗔怒的因缘,在波咤厘子城大湖中投生为龙。耶舍阿罗汉观察虔诚的国王转生何处,知道在湖中转生为龙,于是来到那个湖畔。由于夙昔的熏习,欢天喜地地来到湖面,停于阿罗汉面前。正要吃飞鸟和漂流的昆虫时,耶舍说了“大王!请不要放逸”等法。它于是断食而死,据说生于兜率天众中。这个国王在自己的全部领土上建立很多庙宇和法产,使佛陀教法遍达诸方。当他归信佛教以后,过去的名称改变,称为达摩阿育,即法无忧。当对阿波兰多迦的比丘们的供献不能超过九十六俱胝时,有个有智谋的臣子说:“国王!这个问题我有主意,请把国政统统交给僧伽,百俱胝黄金自然在内。”阿育王知道这话有道理,就把国政献给僧伽。为了增长国王福德,由僧伽护持国政两昼夜,于是向僧团献上无量金宝。取得国政后,传与阿育工的孙子毗伽多阿育离忧。

  地自在贤所编传记的文字中,仅仅编排了此人历史的次第,与声闻藏有关者有《阿育王传》,《调伏阿育王因缘经》,《阿育王降龙因缘经》,《造塔因缘经》,《作大施会因缘经》,《供金因缘经》六种和《鸠那罗因缘经》共七种。其中第二种和第七种有藏译,其余我曾见过梵本,供金等事的记载在《如意藤》中也有一些。

  第七章  阿育王时期的史话

  当圣者提地迦未付法与圣者讫里瑟拿以前,多年生病,只住在摩腊婆的侨赏弥地方,对四众传授经教。毗舍离的比丘们以为上座生病,怎能得到正确的教诲,因此不到他跟前。在行十事非法的同时宣称“这是法,这是戒律,这是本师的教示。”耶舍等七百阿罗汉予以驳斥,在俱苏摩补梨伽蓝中,由栗遮毗族出身的难陀国王为施主,作第二结集。此中的七百阿罗汉在六城分立时仅仅是住在毗舍离地区的多闻的俱解脱阿罗汉,因此第二结集是部分的结集。这事的经过在《毗奈耶杂事》中有详尽的叙述,尽人皆知,所以此处不录。第二结集在此时发生,是跋咤伽致与地自在贤所说,与西藏现有的毗奈耶中本师涅槃后一百一十年举行第二结集的说法吻合,因此我的态度只是遵奉这个说法。其他几部的毗奈耶中也有说本师涅槃后二百一十年或二百二十年举行第二结集的。为了与这个说法配合,印度所出史传有把圣者提地迦等作为与阿育王同时,大善现也入了涅槃,阿育王也已经去世之后发生第二次结集。上师班智达说“毗奈耶杂事中说:‘转付具寿善现,如是等诸大龙象皆已迁化,(彼时)大师圆寂……至一百一十年后’(净译)在这些词句上发生了错误的根源,在梵语中Yad-acita一词由于助词的关系,可以有gan gi tshe(当某时)  或dehi tshe(彼时)两种译法,而此处必需译作 gan gitshe。至于说二百二十年等,乃是将半年算作一年的关系,因此和说一百一十年意思是一样的。”因陀罗达多班智达所造史话中说:

  “若说佛灭后五十年优婆崛多出,一百一十年付法传承圆满,此后阿育王出”等既与授记不一致,又同印度各种有典据的史话相违反。似乎是妥妥当当,但是不足置信。

  东方盎伽地方有一个享有极大的富有家主,他家里有一棵由自己业力而出生、能降宝果的树。因为他没有子嗣,对于具有黑色毗瑟纽大神的垂迹讫里瑟拿频频供养。一天生了一个小孩,取名叫讫里瑟拿(黑色)。他长大以后,想到大海里去,偕同五百商人准备好了船只,开往宝岛,航行很成功。这样航海六次,都是在短期间内顺利地航行成功,因此“有福商主”的名称遍达各方。在此期间父母去世,在对圣者提地迦生起信仰的时候,从遥远的北方来了很多商人,动请他到大海中去。他谢绝说:“大船七次航行成功,没听说过,我不能去。”但由于迫切请求,终于前往。又到了宝岛,船上装满了珍宝返航时,看到了海岛上郁郁葱葱的绿树林,商人们想要休息而前往。被住在海中的罗刹族属鹤娘罗刹女所捕捉。商主皈依圣者提地迦,当时喜爱他的天神们报告了圣者提地迦。圣者以幻变来到那个岛上,威光难以堪忍,罗刹女们逃走以后,商人们安抵赡部洲。于是所有商人以所有资具对四方僧伽举行三年的盛大宴会,最后出了家,从圣者提地迦受具足戒,不久全部证得阿罗汉果。以后有一天圣者提地迦入涅槃时,从商主族出家的圣者讫里瑟拿护持教法,对四众传授经教,证得四果的不断出现。

  当时在迦湿弥罗国有一婆罗门族的比丘名叫婆磋,毒恶而多闻,爱好我见,周游各地,使凡夫们入于恶见,因此僧众略有争论。在摩庐国方面补色羯利尼的庙宇中,有名叫药叉迦比罗的召集四方一切僧众,供给生活。纠正他们以后,在一切僧众聚会中,频频开示无我之法。大约过了三个月,以前被上座婆磋引入我见的一切比丘相续清净,俱见真谛,并使上座婆磋本人终于也。住于不坏失的正见。

  又。僧伽罗洲有一个国王名叫阿沙那僧诃俱舍,当参加集会一时,有一居住于赡部洲的商人献上一尊木制佛像。他问这是什么,商人把从本师到圣者讫里瑟拿的伟大处述说一遍。之后国王打算和圣者讫里瑟拿见面并想听闻正法,于是派遣使者到圣者面前。

  圣者偕同五百眷属以神变力腾空而去,使者也抓住法衣的边缘,降落于僧伽罗洲的边境。先派遣了使者,国王等人真诚欢迎,放着各种颜色的光和示现火燃等神变进人首城。在此洲中如实说法三个月,使庙宇与僧伽布满,好多人证得四果。过去本师足迹曾到此洲,本师涅槃后,教法式微。圣者讫里瑟拿大为弘扬,最后付法与王族出身的圣者善见,而在北方拘舍婆那人灭。

  圣者善见事迹如下:在西方婆菟沙车国出生于班头族的王族名叫见,财富充裕,他的儿子名叫善见。善见长大以后有林苑五十,美女五十,每人并有侍婢五人,每人又有铙钹女五人。每天受用的花值黄金五千巴那,其他享受自不消说,受用与天神相等。

  有一天他在眷属众围绕中在到林苑去的路途中,看见阿罗汉须迦耶那偕同众多眷属到城中去,因而大起信心,敬礼足前,坐在一起。于是阿罗汉说了法,他在坐具之上即证得阿罗汉,请求出家。须迦耶那说:“阿罗汉居家,非处非时,然而应该使父亲知道”。于是他向父亲请求出家,父亲大为震怒,正用铁锁链捆绑他时,刹那间他腾空而去示现放光等神通,父亲极其信仰,说:“儿子!你获得了这样的功德,现在可以出家,对我也要悲悯!”于是出了家,对父亲说法,父亲也见到真谛。此后依圣者讫里瑟拿为轨范师,长时间住在一起,圣者讫里瑟拿涅槃后,由大善见教化四众眷属。

  那时西方信度国住有夜叉女名叫兴伽罗支,大力而擅长幻变,到处放出剧烈的传染病,当地的人们逃往他处时,她变成可怕的形象前来拦路。之后众人每天以六头牛所驾的车装满食物,好马一匹,男女各一,作为施食而献上。之后有一天,圣者善见知道调伏她的时间已到,在信度的村庄完了缘,到她那里进食。她以为这是一个迷路的沙门。最后善见把洗钵的汁水泼洒在那里,因此她异常愤怒,降落石头和兵器的雨。阿罗汉等入连续慈三摩地,于是变为花雨。圣者以胜解力各方出火,烧着夜叉女,她害怕了因而皈依圣者,圣者说了法,把她正确地安置于学处。直到现在对她不再有血肉供养。此外,知道以后无人教化,调伏了大约五百个不信佛法的龙和夜叉。

  此后,圣者巡游南方一带,广为建立庙宇和僧伽,在多数岛屿上也创立佛教,在摩诃支那等地略弘教法,使无量众生住于安乐,而在无余蕴界中入于涅槃。

  阿育王的幼年正当圣者提地迦的下半生,他作恶罪行时相当圣者讫里瑟拿时期,他转变为法王时是善见护持教法时期。大善见入涅槃后国王也去世了。

  从圣者阿难陀到善见之间,各有各的阿波他那,地自在贤曾撮其精要,今依之而编写。这些付法各代圆满护持佛教,与本师佛陀所行相应。他们以后虽然出了不少阿罗汉,但是赶上他们那样行为与本师相应的则没有出现过。

  第八章 毗伽多阿育王时代

  阿育王有十一个儿子,最殊胜的是鸠那罗。由于眼睛象雪山居住的鸠那罗鸟的眼,一个仙人就给他取了这样的名字。他精道各种技艺时,阿育王夫人帝失罗叉对他爱恋,哄骗诱惑。他束身不从,帝失罗叉因而怀忿。有一次阿育王得了粪尿吐泻并起之症,在山区有一个平民得了同样的病,帝失罗叉听到就把他杀了。剖开肚腹一看,见到一条肢足奇多的虫子,知道因它上下行动而引起吐泻。投以其他药物,虫子不死,投以白蒜才死。于是帝失罗叉把白蒜药送给国王。王族虽然不吃白蒜,但为了治病就服下,因此病好了。国王要给予她贵重的报答,她说:“现在不求,他日再请。”

  某时西北远方的阿湿摩波兰多国国王军阇罗迦卢那叛乱,王子鸠那罗率军往征。最后那个国王刚才降服的时候,帝失罗叉向阿育王说:“现在是天王给我贵重赏赐的时候,请求让我执掌国政七天。”把政权交付之后,她写一道敕书命令剔出鸠摩罗的眼睛。盗取国王的玺印盖上,遣使送到阿湿摩波兰多,那里的国王虽然读了书信,但不能剔出鸠那罗的眼睛。那时鸠那罗自己读到书信,知道了国王的令旨,在剔出限睛时说:“剔出一只眼睛放在我的手掌上。”照这样作了,由于以前一位阿罗汉预知将要如此,给他说了好多无常等法,这些道理经常在他心意中,现在以观看此眼为缘,证得预流果。

  此后,仆从离散,携取琵琶,流浪各地,最后来到波咤厘子城的象苑。智象认识他,因而敬礼,人们都不知道。黎明时象倌让他弹起琵琶来,于是以伽摩伽歌伴和琵琶。国王在宫顶上听到似乎是儿子的声音,天明时调查而知道确是,问得因由,国王大为震怒,下令将帝失罗叉放进漆房中,用火焚烧。当时鸠那罗谏止,真诚启白:“假如我对帝失罗叉和对我儿子一样慈爱,而没有嗔恨心,请使我的眼睛复原;”于是获得比以前更加美好的眼睛。

  他出家以后,证阿罗汉果,因此以后未即王位,但他的儿子毗伽多阿育登位。

  那时欧提毗舍国有一个婆罗门名叫罗沃婆,受用圆满,以三宝为师。在熟睡时,梦中天神来劝勉他说:“天明时当有比丘到你家化缘,他最擅长咒力和幻变,能召集各地一切圣者,可向他祈求”天明后布萨檀那阿罗汉来到他家,于是向他祈求,约八万圣众来集,作了三年的宴会,爱护佛教的诸天在他家中降落宝雨。他在生存的期间每天使乞求者十万人得到满足。

  第九章 第二迦叶时代

  之后,诞生于北方犍陀罗国的阿罗汉迦叶以三种佛教事业利益众生时,毗伽多阿育王的儿子勇军因为修持毗沙门天妃吉祥天女法。对于众生略无侵损而享用不尽。供养四方一切比丘,三年中对于大地上一切塔供养上百的供物。那时末土罗有耶式迦婆罗门显著地信仰佛教。建立沙罗婆底伽蓝,由阿罗汉悉罗那婆沙说法。众多四方比丘来集,为十万左右的比丘举行盛大宴会。

  那时牟卢咤国某地,有个商主的儿子名叫大天。是一个杀父母阿罗汉造三无间罪的人。由于自己的罪恶心中忧闷,因而来到迦湿弥罗。隐瞒了自己的行为而作比丘,智慧锐敏,熟习三藏。

  心里异常追悔,在庙里努力修定。魔对他加持,众人认为他是阿罗汉,利养敬事也就大为增加。偕众多比丘眷属赴沙罗婆底伽蓝,和比丘们轮流诵读《波罗提木叉经》(别解脱经)时,轮到了大天,在诵经结尾时宣说:

  诸天无明斯  道自声流起  犹豫他令入  此是佛教法

  (依藏文新译)

  圣众和一些老比丘说这不是经中的词句,年轻比丘大部都友党大天,因而兴起争论。此外,他对一些经义还作了不少颠倒的说法。

  他死了以后,有个跋陀罗比丘——有人说他是恶魔的化身——对于教义也生起好多争论而疑难之点。他宣扬“答复他人、不知、犹豫、观察、养育自性。”等五事,而赞叹为本师的教法。同此很多智慧不同的人对于寻求理解佛说的方式产生了差别。由于各种犹豫、怀疑转为兴起争论。由于各地语言的差别,讲说各种经典的人们,字契和说法逐渐形成,因而产生各种长短不同的词语。阿罗汉等一些有识之士虽然打算消灭这种争论,但凡夫比丘们,被魔师压制争论不休。大天和跋陀罗死去时,比丘们才知道他俩的本来面日。第二迦叶阿罗汉入涅槃后,圣者摩诃娄摩与圣者难陀仍在末土罗作佛教事业。

  第十章 圣者摩诃娄摩时代

  圣者摩诃娄摩和圣者难陀因护持佛教不久,勇军王去世,他的儿子难陀继位,统治国家二十九年。这个国王修食肉罗刹毕苦婆法,择手向天空承接,就被宝物充满。那时金砂国有鸠舍罗婆罗门召集四方一切比丘举行盛大宴会七年。

  以后,国王在迦尸婆罗奈斯多年准备生活所需,供养比丘。这时多闻的那伽比丘屡次赞扬五事,引起僧伽的剧烈争论,因而分为四部。此时圣者法胜证阿罗汉,偕同极宁静的比丘众,舍离好争论的僧众,前往北方一带。

  难陀王的友伴婆罗门波你尼,生于西方毗卢迦的园林中。曾问手相师自己能否懂得声明,预言说不能,于是用利刃矫改手纹往依大地之上一切语法师。好好学习而了解,但还不满足,专一修持本尊,而得面见,只说“阿依乌”就知道三世一切声处。

  这位本尊外道说是大自在天,但外道自己也没有根据。佛教徒说是观世音:“婆罗门童波你尼。于声闻中证菩提,我今决定为授记,广大自性世自在,彼由彼咒得成就。”以上是《文殊师利根本续》所授记,因此是有根据的。

  他著有叫做《波你尼毗耶羯剌諵》的论,其中拼音苏呾罗一千颂分别苏呾罗一千颂,共两千颂。人们说这好象一切语法的根,在以前语法既没有成文的论著,也没有编排成为一套的次第,以前的声明师们只是论述一点两点的语法,把所有片断的东西堆积起来,因而多知道一些而己。西藏传说《因陀罗语法》在前,但可能是在天界出现在前,至于在印度出现并非在前,下面要解释。一些班智达说:“西藏所译的《旃陀罗语法》与波你尼语法相同,而《迦罗巴语法》则与因陀罗的学说相合。”尤其是波你尼语法含义特别宽广,据说能圆满了解它的支分的很希少。

 
 
 
前五篇文章

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 第十一章-第十五章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日光疏(六)

星云法师: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34 携手同圆

星云法师: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35 马上办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日光疏(七)

 

后五篇文章

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 第一章-第五章

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 摄颂

昂旺敦振:略说三主要道心要

修次中篇(合集) 七、福德与智慧

修次中篇(合集) 六、禅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