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甲操杰大师释:中观宝鬘论颂显明要义释(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甲操杰大师释:中观宝鬘论颂显明要义释(二)

 

  (子)二 来去无自性喻

  颂曰:譬如幻化象,无来亦无去,

  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

  世间如幻化,无来亦无去,

  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

  譬如幻化的象马,虽然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而人执象马实有来去者,唯是由咒等蔽覆

  其心愚痴无知尔。世间亦然,所以应当了知,实则全无所住。

  (子)三 只是唯名假立

  颂曰:超越三世体,唯名言安立,

  诸法有或无,世间非实有。

  诸先有或者先无的世间法,皆非实有,如前面所说的正理——唯有名言假安立,而无实

  体,因为诸法是超越三世生灭的体性故。

  (辛)三 是故佛不记四边

  颂曰:佛即由此因,于有边无边,

  二俱四句中,不授记非余。

  佛即由此超越四边的因由,不授记有四边,并非另有别的理由故而不授记,所以对于世

  间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和非有边非无边的四句中不作授记。由于若授记有边,则与顺

  世派所许的「此生尽后再无后世」之义相同;若授记无边,则与数论师所许的「即以此世之

  体而往后世」的见解相同;若授记亦有边亦无边,则与 有些裸形外道所许的「分位有边,

  体性无边」的见解相同;若授记非有边非无边,即同于犊子部中有些所许的「独立的补特伽

  罗我,在任何时中都不可言说」的见解相同。

  (庚)二 示甚深义难通达之理趣分三:一、示甚深义难通达之因由;二、示能仁对于

  非法器不说甚深义的因由;三、释彼因由。

  (辛)一 示甚深义难通达之因由

  颂曰:此身不净相,粗及现量境,

  恒常显现者,心中尚不住。

  况正法无住,极细难通达,

  甚深非现量,心岂能易入。

  非法器的众生,实难通达甚深法义。由于决定善处的正法,非是实执所缘之住处,难得

  通达故,名曰极细。异生只是依比量因通达,非是现量,故为甚深之法,心又岂能容易地悟

  入耶?且以此身不净来说,常流不净,其相是有色故名粗,是以现量所行境故容易通达;恒

  常显现不净者,其心中尚且不能安住此不净相故。如果粗相尚且不能通达,而极细的甚深法

  义岂容易通达呵!如善知识博朵瓦的语录云:「如见人的尸体变坏青瘀,尚且无动于衷,而

  说空性容易了解者,这只是粗心,或者妄语而已。」

  (辛)二 示能仁对于非法器不说甚深义的因由

  颂曰:此法甚深故,众生难悟解,

  故佛成道时,默然不说法。

  如云:「我得甚深离戏论,光明甘露无为法,于谁开演不能了,是故默然住林间」。是

  故释迦佛成道时,在某些众生前,示现四十九天默然不说法,其原因是佛了知此离一切戏论

  边的法甚深故,所化众生难得悟解。

  (辛)三 释彼因由分三:一、明倒执甚深法的过失;二、示善持甚深法的利益和不善

  持的过失的譬喻;三、教示对通达甚深法要极慎重。

  (壬)一 明倒执甚深法的过失

  颂曰:若倒知此法,能损诸无智,

  由如是无见,沉没不净坑。

  若邪执此义,愚起智者慢,

  诽谤具粗犷,倒首堕无间。

  问曰:甚深法若容易通达,何须宣说,即由于难得通达故,所以应当数数宣说。答曰:

  对于不具悟解空性的种姓,不应宣说,否则对不具种姓的愚夫及起智者我慢的众生有衰损的

  过失故。诸无智者获衰损的理由是:若对无智者说空性,他就会执为完全无有的意思,因为

  若颠倒了知此法义,即损坏诸无智愚夫的增上生和决定善二法,由以如是无见为增上,当沉

  没恶趣不净坑中,所以对此处应当慎重。起智者我慢获衰损的理由是:若执全无所有,或闻

  说自性空,便执如是空性非如实的,是毁谤业果的见。此种倒执空义和执不了义为了义的愚

  夫,而起智者的我慢。由于诽谤空性,其心具有粗犷性。谁有此过,则将颠倒头首下堕无间

  狱。是故空性的胜解纵然难得生起,亦当弃舍恶见,不应诽谤。

  (壬)二 示善持甚深法的利益和不善持的过失的譬喻

  颂曰:若不善饮食,致招诸衰损,

  善食获长寿,无病力安乐。

  如是倒执者,亦当获衰损,

  善知得安乐,及无上菩提。

  譬如由对饮食不知量,及不应食而食,则有招致死亡的衰损等过失;若是知量受食及食

  应食的妙馔,则能获长寿、无病、气力增长和身心安乐。如是若倒执空性者,由此亦当获得

  衰损;若能通达空即缘起义,正由于善知通达空性,就特别能重视业果,即当获得增上生的

  安乐和无上菩提。

  (壬)三 教示对通达甚深法要极慎重

  颂曰:是故应弃舍,毁谤和无见,

  为成诸义利,殷重求正知。

  如是教授云:由于倒执空性的过失甚大,若善了知空性,则有大利益,是故应当弃舍毁

  谤空性和无见,殷重勤求正智。须如是修学者,是为成办众生一切义利故。

  (己)二 释增上生的因果分二:一、所为;二、正义。

  (庚)一 所为分二:一、教示由未通达空性则流转生死;二、教示直至未通达空性时

  应勤修增上生。

  (辛)一 教示由未通达空性则流转生死

  颂曰:若不知此法,即随我执转,

  而集善恶业,致感苦乐趣。

  若不遍知此空性法,彼补特伽罗即随执实有自性的我执而转,从而积集善不善业,由此

  即招感苦乐趣。

  (辛)二 教示直至未通达空性时应勤修增上生

  颂曰:何时若未知,遣除我执法;

  尔时应殷重,修施戒忍法。

  教诫云:由我执增上为缘,则流转生死,是故若何时未了知遣除我执的法,尔时则应当

  殷重修习以施、戒和忍所摄的增上生十六法。

  (庚)二 正义分三:一、修增上生的因;二、断恶趣因;三、略示弃舍非法已而修正

  法义。

  (辛)一 修增上生的因分二:一、示学修总的增上生因;二、学修殊胜增上生因。

  (壬)一 示学修总的增上生因分三:一、学修具五种胜利的因;二、总的学修正规;

  三、断除邪规。

  (癸)一 学修具五种胜利的因

  颂曰:业前思善法,中后亦具法,

  如此行国王,现后世无损。

  由法获称乐,现及死无怖,

  后世乐增长,故应常依法。

  教授云:在起身语意业之前,思惟善法,中间具足善法,最后亦具足善法,如此修行的

  国王,现世和后世当无损害。由修善法,此世得善名称;由不造恶业,则无忧悔,故意安乐;

  由于不为非人之所损害,故现世无有怖畏;死时亦无堕恶趣之怖畏;后世善趣安乐不断增长。

  由有这五种利益,是故应当恒常依止善法。

  (癸)二 总的学修正规

  颂曰:法是正规律,由法世间喜;

  世间喜乐故,现后无欺诳。

  增上生法亦是国王的正规律,因为由善法摄受世间,世间人即生欢喜;由世间喜乐故,

  即对自己、他人、现世和后世,都无欺诳、损害,所以应当依止正规律而治世间。

  (癸)三 断除邪规分三:一、不应依邪规论典;二、应呵斥邪规;三、依殊胜法规。

  (子)一 不应依邪规论典

  颂曰:若非法定律,世间即憎恶;

  由世憎恶故,现后不安乐。

  若由国王制定的恶规章法律和宣说损害他人的非法,是名非法恶律,由此非法恶律,即

  使世间人憎恶;由世间人憎恶故,则现世和后世都不安乐,所以应当舍弃恶法律。

  (子)二 应呵斥邪规

  颂曰:无义恶趣道,欺他生剧苦,

  此等错乱慧,岂是义利明。

  若唯欺诳他,如何具正义?

  由此百千生,唯成自欺尔。

  由于随顺无有能成办众生义利的恶规明论而行,只有开辟恶趣之道而已,这种唯是欺诳

  他人,引生恶趣剧烈痛苦的错乱颠倒的智慧,岂是为众生作有义利的明论典籍?只能对众生

  起一些颠倒损害的作用故。随顺恶规而行的王法,唯独是欺诳他人而已,如何具足真正为众

  生的义利?绝对不是,由此恶规义论,百千生中,唯成自欺故。

  (子)三 依殊胜法规

  颂曰:欲令怨懊恼,舍过依功德,

  由王得自利,怨敌亦不喜。

  设若欲令怨敌懊恼,亦须自己先舍弃诸过失,依止诸功德,由此,汝所作之事,皆对自

  己有利益。这种作法,使众人爱敬故,固然能令怨敌不生欢喜,但是对自己来说也完全无有

  过失。

  (壬)二 学修殊胜增上生因分三:一、学修四摄;二、学修实语等四;三、依止为善

  法增长因的善友。

  (癸)一 学修四摄

  颂曰:布施及爱语,利行与同事,

  以此摄世间,亦摄持正法。

  教授云:由财施等三种布施,摄受徒眷,名为布施;教导徒眷修增上生和决定善的语言,

  名为爱语;令他修习有利益的事,名为利行;如教别人一样,自己亦精进修学,名为同事。

  由修此四摄法,暂时能摄持世间,究竟亦能摄持正法。因此应当修学。

  (癸)二 学修实语等四分二:一、别说;二、略示。

  (子)一 别说分四:一、学修实语;二、学修布施;三、学修寂静;四、学修妙慧。

  (丑)一 学修实语

  颂曰:若王说实语,令生坚固信,

  如是说妄语,极能令不信。

  无欺是实语,违心非真实,

  利他是实语,不利则为妄。

  唯应勤修谛实语,因为若国王虽有其他一些过失,但是如有专说谛实语,即于此生亦获

  令人起坚固信意之果,如谓王是极可信任之处,如是对他若说虚妄语者,极能令人生不信任

  故。具有不欺诳他人之语者,是为实语,因此若想由心转变违反事实之语,即非是真实语。

  唯一利他者是谛实语,对他若无利益,则在另方面纵然似与事实相符,这也并非实语,所以

  应当唯一说利他语。

  (丑)二 学修布施

  颂曰:王有诸过失,施明能映蔽,

  如是由悭吝,能坏彼众德。

  如国王虽有诸过失,但是,由于行很明显——大的布施,即能映蔽微小过失,如是应知

  由悭吝过失亦能损坏彼等一切功德。所以应当断除悭吝,励行布施。

  (丑)三 学修寂静

  颂曰:寂静甚深故,能生殊胜敬,

  由敬具威信,故应修寂静。

  远离掉举等惑,能正防护诸根,是为寂静,意乐使他难可测量,名为甚深故。能令他生

  起殊胜敬重,由敬重则难随便亲近,故具有威严,语言亦令人信任,因此故应修学寂静。

  (丑)四 学修妙慧

  颂曰:具慧心难夺,坚不随他转,

  亦不被欺诳,故王应修慧。

  教授云:由于具足能正分辨取舍的智慧,则自心不为他人所夺,意乐坚固,则不随他所

  转,亦不被恶友所欺诳。由有彼等殊胜妙果,是故国王,汝应专精修习智慧。

  (子)二 略示

  颂曰:谛、施、寂静、慧,王具此四法,

  如四种妙法,为人天赞叹。

  教授云:谛实语、布施、寂静和智慧,国王若具此四法而为庄严者,则如四种妙法一样

  的为人天之所赞叹。

  (癸)三 依止为善法增长因的善友分三:一、殊胜善友的相;二、应随顺善友行;三、

  常修死无常。

  (子)一 殊胜善友的相

  颂曰:直言意清净,慧悲无垢染,

  与此人作伴,慧法常增长。

  具足四相的善友,是善法增长的因,所以应当伴随善友而行,因为他对国王唯是直言善

  说,不现谄媚;少欲知足,意乐清净;具足善巧法与世间事的智慧;瞋尘甚薄,且有乐欲利

  乐他人的悲心之所庄严,亦无有此四法违品的垢染。若与此人作伴,则能令智慧和善法恒常

  增长。

  (子)二 应随顺善友行

  颂曰:说益语者难,听者亦复难,

  逆耳知有益,速行者更难。

  因此虽逆耳,有益宜速行,

  医病慈爱我,苦药亦应服。

  善友的话有时虽不悦耳,但他所说的有益语,应当听取,因为能说有益他人语者,是极

  其难得;而能倾听他人之语者,较前亦复难得;比较此二者,则知语虽逆耳,但有利益,而

  能迅速随顺有益行者,更是难得。因此,国王!汝对别人的不悦耳语,知是有益,为成办有

  益之事,就宜迅速观察而起实行。譬如为了医病,他人慈意爱我,其所给我难喝之苦药,亦

  应欢喜而服之。

  (子)三 常修死无常

  颂曰:命无病王位,恒念是无常,

  须应具精进,专一修正法。

  教授云:寿命与无病,常有众多怨敌围绕,而作多方面的损害,故应恒常念自己与王位

  皆是无常,须应数数思惟死无常的理,从而即能具足正精进,专注一心修习正法。

  (辛)二 断恶趣因分二:一、略示;二、广解。

  (壬)一 略示

  颂曰:若见定当死,死后罪招苦,

  暂时虽安乐,亦不应作罪。

  有时见无怖,有时见有怖,

  若于一心安,汝何不畏余。

  若见决定当死,死后由罪能作乐趣满业和恶趣引业,由引满二业而招感痛苦,因为暂时

  虽见有相似之安乐,但亦不应依斯而作罪业。如<谛者品>云:「大王汝莫断他命,因诸众生极

  爱命,由是欲求命长寿,意中永莫思杀生。」这里兼显暂时虽有少许痛苦,若是究竟有益的善

  法亦应当作。由作某些事时,有时见现在无怖畏,但有时见后世有怖畏,设若于一时不见怖

  畏,汝心即坚信安乐,有时见有一怖畏,那汝何不怖畏余者耶?应起怖畏。

  (壬)二 广解分四:一、破贪酒;二、破赌博;三、破贪女色;四、破畋猎。

  (癸)一 破贪酒

  颂曰:由酒世间讥,误事亦耗财,

  痴迷行非事,故应常断酒。

  由于饮酒,在此世间,最初饮时即受他人的讥毁;耽误要事;亦消耗钱财;并且由于放

  逸的愚痴昏迷,而行非法之事。见有现后四种过失,故应常断饮酒。

  (癸)二 破赌博

  颂曰:赌博生贪忧,瞋谄诳掉举,

  妄绮恶语因,故应常断除。

  欢喜赌博竞争者,有九种过失,故应恒常断除。问曰:哪九种过耶?答曰:首 先贪爱

  他人财物;在赌博时顾虑胜耶负耶?心怀爱愁而不喜悦,易起瞋、忿、谄诳、掉举、妄语、

  绮语和粗恶语,皆以赌博为因,故说有九种过失。

  (癸)三 破贪女色分三:一、总破计女人身净;二、别破;三、修不净的果。

  (子)一 总破计女人身净

  颂曰:贪爱女人者,多计女身净,

  实则思女身,全无一毫净。

  贪爱女人者,大多数是从不净身躯计执为净色而生,实则,若思惟女人之身,完全无有

  一毫之清净,所以不应贪爱。

  (子)二 别破分三:一、破计女身支分美丽;二、破计女身总体美丽;三、破贪爱女

  人是乐之因。

  (丑)一 破计女身支分美丽分四:一、唯是不净体故不应贪著;二、彼不净的喻;三、

  若贪女人则无离贪之处;四、虽然不净但愚者计为生欢喜的因。

  (寅)一 唯是不净体故不应贪著

  颂曰:口是唾齿垢,诸不净器具,

  鼻流脓涕洟,眼出泪眵处。

  腹中粪尿聚,及是肺肝器,

  愚未见不净,贪著女人身。

  口是盛唾涎和齿垢诸不净之器具,所以不应贪著;鼻是流鼻脓、鼻涕和鼻洟的器;眼是

  出眼泪、眼垢和眼眵之处所;肚腹中粪尿聚积以及是盛肺肝之器,所以只有愚痴者因未见女

  人身不净故才贪著女人身而已。

  (寅)二 彼不净的喻

  颂曰:有类由不知,贪不净美瓶,

  世人痴无智,爱女人如是。

  譬如有一类人,由不知故而贪爱内盛粪便外以珍宝等庄严而为严饰之美瓶,所以世间人

  不知女人的本体,由愚痴无智,贪爱女人,亦复如是。

  (寅)三 若贪女人则无离贪之处

  颂曰:身境极臭秽,本是离贪因,

  世人若爱彼,以何引离欲。

  身境是最极臭秽的,本来是究竟离贪爱的因,世间人若是极其爱彼身躯,那么,尚于何

  处以何方便能引生离贪欲耶?当成无有离贪欲之处而已。

  (寅)四 虽然不净但愚者计为生欢喜的因

  颂曰:犹如猪极贪,屎尿呕吐器,

  一类爱粪尿,呕吐处亦尔。

  身城是不净,出生之穴孔,

  愚人于彼处,计为生乐因。

  犹如猪极其贪爱屎尿堆和呕吐等物,如是有一类士夫,极其贪爱女人,亦同猪一样的爱

  乐屎尿堆和贪著呕吐物一样。因为身内是诸虫之城域,是不净出生之穴孔,愚人于彼女人之

  身处,计执为生安乐之因,所以只是由颠倒慧心贪爱女人而已。

  (丑)二 破计女身总体美丽分四:一、总破贪爱女人身;二、破贪爱显形色;三、是

  故不应贪爱女人身;四、呵责赞叹女人的士夫。

  (寅)一 总破贪爱女人身

  颂曰:汝见屎尿等,一一为不净,

  于彼合集身,如何生悦意。

  由精血混合,不净种子生,

  知是不净身,于此何生贪。

  由彼不净聚,湿皮所缠裹,

  若与彼同卧,如同不净眠。

  汝自己若已见女人的屎尿等,一一皆是不净,则于彼不净合集之身,如何生悦意耶?其

  固与体性均极秽劣,因为都是由精血和合不净种子的精华而生。既然了知是不净身,于此由

  何而生贪爱耶?由于不净蕴聚,是彼不净润湿皮肤之所缠裹,若谁与彼女人同卧,则如同与

  不净之粪秽共眠。

  (寅)二 破贪爱显形色分三:一、总破贪爱女人的颜色和形相;二、破贪爱美色;三、

  思惟自身亦同女人身不净。

  (卯)一 总破贪爱女人的颜色和形相

  颂曰:身色好及丑,年老或青春,

  女身皆不净,汝从何生贪。

  女人的身色好与丑,老年或青春,若女人的身色一切皆是不净,那么,汝从何处生贪爱

  耶?因为没有贪爱的所依故。

  (卯)二 破贪爱美色分二:一、不应贪著;二、应当呵厌。

  (辰)一 不应贪著

  颂曰:粪团虽色美,极新及形好,

  于彼不应贪,女色亦如是。

  内腐外皮裹,此腐臭尸体,

  所现极丑恶,如何未曾见。

  皮非如粪秽,是如衣云者,

  犹如粪堆皮,如何能令净。

  譬如不净粪团,虽是颜色精美,极其鲜艳,形象美好,然对于彼不宜贪著,对于女人之

  身色亦是如是,永远也不应贪著。内中腐朽,外由皮肤缠裹,如此腐朽之尸体,其本质不净,

  所现一切极为丑恶,如何不见耶?此皮也是不净,非如褐色衣服,能反复浣洗,由于皮的本

  质是不净故。犹如所弃粪堆之皮,如何能令清净耶?如不净粪秽,不能令净。

  (辰)二 应当呵厌

  颂曰:粪秽所满瓶,外饰亦应厌,

  身是不净体,粪满何不厌。

  若汝厌粪秽,香鬘及饮食,

  本净令成秽,此身何不厌。

  譬如以粪便充满瓶子,外虽华丽,亦应呵厌,身是不净之体,粪秽充满,由何不应呵厌

  耶?应当厌弃,不应贪著。设若汝厌恶所弃粪秽,那么,能将香鬘和饮食等本来清净之物,

  亦令成不净的此身,何故不应呵厌耶?应当呵厌,不应赞美。

  (卯)三 思惟自身亦同女人身不净

  颂曰:如于自或他,粪秽起厌恶,

  自他不净身,云何不厌恶?

  如女身不净,汝自身亦然。

  譬如对自己或他人等所弃的粪秽生起厌恶,如是对自他不净之身躯,云何不厌恶耶?完

  全无有区别故。

  (寅)三 是故不应贪爱女人身

  颂曰:故于内外体,非应离贪耶?

  九孔流不净,自虽常浣濯。

  不知身不净,对汝说何益?

  教授云:由于身是不净,故于内外体——自他身,岂非应离贪欲耶?九孔常流 不净,

  自己虽是日夜恒常浣洗,若不了知身是不净,大王!对汝说修不净的方便,有何益处耶?所

  以应当了知不净。

  (寅)四 呵责赞叹女人的士夫

  颂曰:诸于不净身,装饰作赞颂,

  奇哉谬且愚,奇哉士所耻。

  无知暗所蔽,众生多如此,

  为欲事兴诤,如众犬争粪。

  诸于此不净女人身起贪爱者,即特别装饰而作诗歌赞颂,如说:犹如莲花、明月和优昙

  钵罗花等辞。奇哉呵!骄傲的无惭者;奇哉呵!愚昧无知的等起者;奇哉呵!智者善士则为

  羞耻。由于无知暗昧覆蔽的众生,多半是如此,为了贪爱女人之欲事,师徒及亲友知识等之

  间便兴起斗诤,犹如众犬争粪。

  (丑)三 破贪爱女人是乐之因

  颂曰:搔痒生乐受,无痒更安乐,

  如是世欲乐,无欲更安乐。

  癞者搔痒,似乎稍微生点乐受,但是,若以搔痒的乐与无痒的乐相比,还是无痒更安乐。

  如是有些追求世间五欲尘者,受用五欲时,似乎快乐,但是,若与无欲相比,还是无欲更安

  乐,所以应当励力远离贪欲。

  (子)三 修不净的果

  颂曰:汝若如是观,虽未成离欲,

  然由欲渐薄,于女不起贪。

  设若如是观察身是不净之体,汝最初虽然未成就离欲,然而由于修此观法,欲贪则渐趣

  微薄,从而对于女人则不起贪爱了。

  (癸)四 破畋猎分三:一、离断命;二、远离令他生怖畏;三、令生欢喜。

  (子)一 离断命

  颂曰:短寿怖及苦,地狱之主因,

  由暴恶畋猎,故应常断杀。

  自己往昔生中由断他命所感的等流和异熟果,即是短寿,多诸恐怖和纯大苦聚。地狱之

  主要因,即是由暴恶心而畋猎禽兽,是故应当恒常坚决断杀。

  (子)二 远离令他生怖畏

  颂曰:如不净涂身,恶蛇流毒涎,

  依谁令有情,生怖者暴恶。

  犹如以不净涂染身支的恶蛇,口中所流之毒涎,对他则有损害,是故依谁补特伽罗能令

  有情生怖畏者,彼即暴恶,所以应当远离一切暴恶。

  (子)三 令生欢喜

  颂曰:大雨云起时,诸农民生喜,

  如是依谁人,有情喜者善。

  如大雨云起时,诸农民即生欢喜,如是依国王等,谁人能令有情生欢喜者,即是妙法善

  行,所以一切时处应依止善妙法行。

  (辛)三 略示弃舍非法已而修正法义

  颂曰:故应舍非法,不懈依正法。

  如前所说,故应弃舍损害自他的非法,恒常不懈地依止能饶益自他的正法云者,此是略

  示取舍之处。

  (己)三 再释决定善的因果分四:一、学修得无上菩提的主要三因;二、学修成就佛

  陀三十二相的因;三、此处不广说八十随好因果的理由;四、明佛与转轮王的相好之差别。

  (庚)一 学修得无上菩提的主要三因

  颂曰:欲自及世间,得无上菩提,

  菩提心为本,坚固如山王。

  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智。

  国王欲令自己及住世间生死中的有情得无上菩提,彼无上菩提的根本,即是为了一切有

  情义利,欲得无上菩提的世俗菩提心,由四缘、四因和四力令此心坚固如 须弥山王,这是

  第一主要因;无上菩提的第二主要因,是缘遍十方有情令离诸苦的大悲心;第三主要因,是

  不依二边通达离边的智慧,所以应当学修此主要三因。如月称阿阇黎著的<入中论>中广为抉

  择,<明句论>中说他在<入中论>中已广演说,故未详述。如<明句论>所为与联系中说:「<

  入中论>所说之理趣,最初是发心;次以无二慧为庄严;以大悲心为前导,以此为成就如来智

  慧之初因。最后应当无倒了知般若波罗蜜多之理。龙树阿阇黎为令众生悟入此理,以大悲心

  而作<中论>。龙树阿阇黎先在资粮和加行位时,通达此三因,后登初地时,现证般若波罗蜜

  多之理——空性义。」这是略示得无上菩提的主要因。此等最初在自相续中生起,及生已修

  持之方法等,若欲广知,当从宗喀巴大师著的<菩提道次第论>中总学六度行和别学后二波罗

  蜜多等理趣而得了知。

  (庚)二 学修成就佛陀三十二相的因分二:一、劝告听闻;二、正说。

  (辛)一 劝告听闻

  颂曰:大王若欲用,大士卅二相,

  庄严汝身者,诸事应谛听。

  教授云:大王!若欲用大士的三十二相来庄严汝的身者,则应当谛听三十二相的因和果

  相,以及因果之间的关系等事理。

  (辛)二 正说

  颂曰:善事塔供处,圣者及尊宿,

  吉祥手足轮,庄严成转轮。

  王于所受法,常坚固受持,

  由此当得成,安足之菩萨。

  由布施爱语,利行及同事,

  感吉祥手指,密网连接纹。

  由施妙饮食,及极丰盛故,

  感手足柔软,身高手及足,

  双肩与后颈,满故七处高。

  不害救死犯,感身严修直,

  长寿手纤长,足跟宽广等。

  阐扬正受法,感吉祥妙色,

  足踝骨不现,毫毛向上严。

  于明及工业,敬受并授人,

  感阿勒耶■,及聪利大慧。

  若他求己财,不舍誓速施,

  感臂圆体健,为世间导师。

  亲友若乖违,正直作和解,

  感吉祥阴藏,向内而隐没。

  施舍宅卧具,舒适且美妙,

  感纯净无垢,极光滑金色。

  施无上权位,如理顺师长,

  感一孔一毛,白毫庄严面。

  说和雅爱语,随顺他善说,

  汝感臂髆圆,上身如狮子。

  承事诸病人,痊感臂头圆。

  自己安稳住,得最上妙味。

  引导顺法事,汝顶髻善住,

  如诺瞿陀树,纵广量相等。

  由长时宣说,谛实和软语,

  王当得舌相,广长具梵音。

  由恒常相续,说诸谛实语,

  两颊如狮子,吉祥他难胜。

  由恭敬承事,随顺正理行,

  感齿极洁白,整齐平正相。

  由长时串习,实语无离间,

  感齿具四十,整齐且细密。

  由无贪瞋痴,慈心视有情,

  得眼青且光,睫顺如牛王。

  如是略说因,及三十二相,

  应知彼即是,大士狮子相。

  若善供事有舍利的和佛陀所加持的塔,如云:「为积诸白法;永尽诸罪故,于诸佛世尊,

  宝塔兴供养。」由于供养佛塔,和对堪应供养处——父母、邬波陀耶、阿阇黎、病者、圣者

  僧伽及诸耆德尊宿,善为承事供养,当感得他人不能映蔽之威光,吉祥手足掌中具足千辐轮

  庄严,成就转轮王相。大王!汝所受的正法誓言,应当恒常正真坚固受持,由此当成就足下

  平整安稳而住的菩萨,所以对此应当励力修学。由于修习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的四摄法,

  则感得吉祥手指间缦网连接犹如鹅王的足蹼纹妙相。由于布施他人善妙饮食极为丰盛故,当

  感得吉祥手足柔软细嫩犹如童肤。又能感得身高、手足四背、双肩和后颈七处肉体皆充满,

  故七处高起。由于对他不害,解救将被杀害的有情,当感得他人所见甚可爱乐的庄严身。由

  无弯曲,则显得身体修直,而且高大,寿数亦长,手足纤长和足跟后面四方宽广等相。自己

  正受持法辞义并为他阐扬,当感得吉祥妙色,而足踝膝骨皆不突现。并感诸身毛一一皆悉上

  靡而向右旋的庄严妙相。由于将所知的明处和工巧等术业,自己学时敬重受持,并如是传授

  他人,故感双■渐次细圆犹如阿勒耶鹿■,及由于常存正念,则感得意识敏锐和分辨观察的

  大智慧。由于若他求索自己的财物时,迅速布施的誓愿坚持不舍,当感得双臂广圆,和体力

  健壮,堪为世间之导师。由于若亲友互相乖违时而作正直和解,当感得如大象和智马吉祥密

  护阴藏相最为第一。由于布施舒适美好的舍宅和卧具,当感得皮肤如纯金色清净无垢和极其

  光滑细薄。由于布施王位等无上权位,如理随顺师长依教而行,当感得吉祥毛孔,一一毛孔

  唯一毛生;和感得两眉之间白毫庄严。由于语言令人听闻时感到和雅可爱,思惟时令生欢喜;

  及随顺他人善说而语,汝当感得臂髆圆实;和感得上身增广端直如狮子王。由于承事诸病人

  及作侍病等事,使病者痊愈,当感得双臂端之间的项部肌肉极善丰满和肩头周圆。由于遇事

  坚稳无乱,自己安然而住,和布施病者医药,当感得饮食最上妙味。由于引导顺善法事而作

  主导,当感得汝顶上肉髻善住;和感得身如诺瞿陀树,横竖上下纵广量相等同。由于长时宣

  说谛实语和柔软语,大王!汝当感得舌相广长和具足梵音相。由于恒常相续说诸谛实语,感

  得两颊如狮子王,具足吉祥他难胜伏语。由于特别恭敬和承事一切有情,随顺正理而行,当

  感得齿牙最洁白、细密及无有高下而平齐之相。由于长久修谛实语和远离离间语,当感得吉

  祥齿上下具足四十,和齿牙平整不突,整齐细密相。由于无贪无瞋无痴而以愿诸众生具足安

  乐的慈心视一切有情,感得眼目光泽,具绀青色相;和感得眼的上下睫毛黑色而不杂乱犹如

  牛王。如是若略说:三十二相的因,及三十二相,当善了知彼即是大士的狮子妙相,因此应

  当殷重修习三十二相的因,在修彼因时,对于因果关系和与果的差别,应以清净无垢大愿相

  结合。

  (庚)三 此处不广说八十随好因果的理由

  颂曰:随形好八十,由慈等流生,

  余恐文辞繁,故未为王说。

  修八十随形好的共因,是从愿诸有情具足安乐的慈等流而生,其余分别说明此义的经教

  尚多,余恐文辞繁赘,故未对汝广说,先且努力勤修共因。

  (庚)四 明佛与转轮王的相好之差别分三:一、果差别;二、因差别;三、 举喻。

  (辛)一 果差别

  颂曰:一切转轮王,虽有此诸相,

  净严及明显,不逮佛一分。

  问曰:佛与转轮王的相好有何差别?答曰:一切转轮王虽有此等相好粗形,但与诸佛有

  极大的差别,因为佛陀无有所治品(所要断的烦恼习气)的垢染故,极其清净,见者悦意故

  端严,及无有障垢,一切支分极其圆满故明显,所以转轮王的相好不及佛陀的一分。

  (辛)二 因差别

  颂曰:转轮王所有,相及随形好,

  说由于能王,一分净心生。

  经百俱胝劫,专积诸善根,

  亦不能出生,佛一毛孔相。

  彼二的因是有极大的差别,因为转轮王所有妙相和随形好,其因说是由于对能王一分清

  净信心而生。转轮王的相好圆满之因,是经百俱胝劫专一积集善根,然彼善根不能圆满地出

  生佛陀的一毛孔相。

  (辛)三 举喻

  颂曰:日光与萤等,唯少许相同,

  佛相与轮王,相同亦如是。

  犹如红日照耀世间之光辉,与诸萤火之光,唯有少许相同,诸佛的相好与转轮王的相好

  相同亦是如是。

  诫王宝鬘论颂.明增上生和决定善因果杂说第二品释竟。

  摄菩提资粮品第三

  明总摄修菩提资粮品第三释

  (丁)二 教诲修学无上菩提的因——二种资粮分六:一、成为资粮之理;二、是何果

  之资粮;三、教诲积集二资粮不应怯弱;四、二资粮的体;五、二资粮的支分;六、积集资

  粮出生胜利之理趣。

  (戊)一 成为资粮之理分四:一、劝国王听闻;二、福资粮无边之理;三、智资粮无

  边之理;四、福智二资粮的果无边。

  (己)一 劝国王听闻

  颂曰:从不思议福,出生佛妙相,

  大乘教中说,王应如是听。

  就主要的因虽说有三种,但无上菩提的一切因,皆摄合在二资粮中故,兹当宣说。上面

  已说若具足如是身语业,得佛位已,当成就如是妙相,但未曾说由若干福业能成就彼等果。

  此处当说者,谓从不思议福业而出生诸佛之妙相。此理由于前面未说,所以劝大王应善听闻。

  此亦是大乘教中广说,今当如是而说。

  (己)二  福资粮无边之理分二:一、正说;二、虽是无量,但在所化众生的意乐前说

  是有量。

  (庚)一 正说分五:一、独觉等十倍福德量当成就能仁一毛孔相;二、成就一切毛孔

  的百倍福德量感能仁一随形好;三、出生一切随好的百倍福德量成就能仁一妙相;四、出生

  一切妙相的千倍福德量成就能仁眉间白毫相;五、出生眉间白毫相的十万倍福德量成就能仁

  无见顶相。

  (辛)一 独觉等十倍福德量当成就能仁一毛孔相

  颂曰:诸独觉所生,学无学所生,

  世间所生福,如世间无量。

  以此福十倍,感一毛孔相,

  佛一一毛孔,与彼福相等。

  安住一切世间界的诸独觉,从何因所生,劣乘七有学和无学圣者,从何因所生,以及一

  切无余世间所生乐趣的福德,皆如世间不可衡量;以此十倍无量福德,当感佛陀一毛孔相,

  所以出生佛陀一毛孔相的福德,与彼等之福德相等。

  (辛)二 成就一切毛孔的百倍福德量感能仁一随形好

  颂曰:生一切毛孔,所有诸福德,

  以彼之百倍,感一随形好。

  所有福国王,成一随形好,

  如是至八十,所生福亦尔。

  以出生一切毛孔的所有彼诸福德,以彼之百倍,当感能仁一随形好。以如是所有福德,

  大王!则能圆满成就一随形好,如是乃至八十随形好,一一所生的福德亦尔。

  (辛)三 出生一切随好的百倍福德量成就能仁一妙相

  颂曰:感八十随好,所有福德聚,

  此等之百倍,成一大士相。

  感八十随形好的所有福德资粮,由此等之百倍量,当成就大士(佛)一妙相。

  (辛)四 出生一切妙相的千倍福德量成就能仁眉间白毫相

  颂曰:三十二相因,是大福德聚,

  以此等千倍,感毫如满月。

  成就三十二相的因,是大福德资粮积聚,以此等千倍福德资粮,则感得眉间白毫相,犹

  如满月。

  (辛)五 出生眉间白毫相的十万倍福德量成就能仁无见顶相

  颂曰:白毫相福聚,亿倍共合集,

  能感无见顶,救怙之顶相。

  以成就眉间白毫相的福德资粮亿倍共集,能感得能仁无见顶救怙之顶相。

  颂曰:如无见顶福,百亿俱胝倍。

  当知能感得,具十力法螺。

  (德格<丹珠>版中有此四句,但甲操杰无释文;真谛译本亦无此颂)

  (庚)二 虽是无量,但在所化众生的意乐前说是有量

  颂曰:彼福虽无量,如说与十方,

  世界等无余,略说为有量。

  如是成就佛功德的福德虽是无量,然如说与十方世界相等无余的福德,则佛的功德亦不

  可量,但是,在所教化众生的意乐前,为所化众生趣入佛道,则可略说是为有量。

  (己)三 智资粮无边之理

  颂曰:由于色身因,如世界无量,

  所以法身因,云何成有量。

  由于佛的色身之因,如一切世间界无边故无有限量,所以法身因如何成为有量?是无边

  故。

  (己)四 福智二资粮的果无边

  颂曰:一切因虽小,能感广大果,

  佛具无量因,果有量难思。

  譬如从诺瞿陀树的微小种子,出生粗茎、枝叶繁茂的大树,既能容纳国王的四部军众乘

  凉,亦能避雨。既然一切因虽然小,而能感广大果,那么,佛陀具足无量因,认为果有量,

  真是难得思惟,由于不能想像佛果限度究竟是若干故。

  (戊)二 是何果之资粮

  颂曰:一切佛色身,从福资粮生,

  大王佛法身,由智资粮生。

  因此二资粮,即是成佛因,

  如是应常依,此福德智慧。

  问曰:此资粮是何果的因耶?答曰:一切佛的色身,若以二资粮来说,即是从福资粮所

  生。大王!若略说佛的法身者,则是由智慧资粮而生,因此,二资粮即是成就佛果的因,所

  以若欲迅速成佛者,应当成办如是因。教授云:总之,应当恒常依止此福德智慧资粮。此处

  第一颂是明此资粮是何果的因,第二颂是教授应当恒常依止二资粮。如<六十正理论>的回向

  颂说:「以此之善根,回向诸众生,积福智资粮,愿得福智身」。当知此颂是显此论的总身。

  如立量云:蕴与补特伽罗(有法)自性空,是缘起故。若通达彼一宗式之宗法量,数数修习,

  及明彼差别——缘起,则能于一切因果无倒取舍,在道位时修习,则当成为福德资粮。若通

  达彼因(是缘起故)所立(蕴与补特伽罗自性空)之量的果,即是智慧资粮之方便。若以彼

  等广大的方便而庄严者,即能通达所立之量,在彼道位时恒常修习,则能成就智慧资粮,从

  而即能成就二资粮的果——微妙色身和微妙法身。在抉择境——见时,若不了知二谛非同水

  火对峙,而是双运之理,则不善了知安立道的二资粮和二种果身,因此应当善巧通达二谛之

  差别。若不善知中观自宗于世俗谛由量成立,便认为二种色身不是佛陀自相续身心所摄,而

  须许是所化众生之所见到的,这种想法是恶宗邪见。若欲广知此二身等建立,在<大乘宝性

  论释>中有广抉择,可阅读之。

  (戊)三 教诲积集二资粮不应怯弱分三:一、总示;二、广解;三、略义。

  (己)一 总示

  颂曰:由说正理教,令得安慰因,

  于成菩提福,不应生懈怠。

  对于成就佛果须积无量资粮不应畏难而起怯弱,即谓积此成就无上菩提的福德资粮,不

  应生懈怠。因为不须使身心受大苦恼而能容易积集资粮的道理,是由说正理和三种观察清净

  的教法,能够生起坚固决定的信心,如<能断金刚经>等经所说,则能令积集资粮的补特伽罗

  得安慰因由,因此对于成办菩提的福等资粮,当得极大的欣乐故。

  (己)二 广解分二:一、教诲积集福资粮不应怯弱;二、教诲积集二资粮不应怯弱。

  (庚)一 教诲积集福资粮不应怯弱分三:一、发菩提心的福德无量;二、由彼因易得

  佛果;三、由具四无量故容易成佛。

  (辛)一 发菩提心的福德无量

  颂曰:如十方空地,水火风无边,

  如是许具苦,有情亦无边。

  彼无边有情,菩萨由大悲,

  从诸苦拔济,令安住佛位。

  譬如上下等十方、虚空、地、水、火与风等无有边际,如是可许具苦的有情亦是无边,

  对于彼等无边有情,菩萨由大悲心为等起,誓愿决定从诸苦海中拔济出来,令得安住佛位,

  所以发菩提心的福德无量。

  (辛)二 由彼因易得佛果

  颂曰:彼心坚住者,未眠或眠时,

  从正誓受起,虽有时放逸,

  有情无边故,常积无边福。

  由彼无边因,证佛果不难。

  具誓愿的菩萨,彼如是发心坚固而住者,在眠与未眠随一时中,从正受誓愿时起,虽然

  有时意不专住善法而起放逸,但是,为度无边有情故,如诸有情无边,所以恒常积集福德亦

  无边。由彼无边福德之因,当知将现证无边佛果并不甚难。如<入行论>云:「欲行与正行,

  其差别如何,智者应如次,知此二差别」。由于具足愿与行体的二种菩提心的无边福德之因,

  则不难成就无量妙果。

  (辛)三 由具四无量故容易成佛

  颂曰:诸住无量时,为无量有情,

  求无量菩提,作无量善法。

  菩提虽无量,由四无量聚,

  无须经长时,如何不能得。

  因彼菩萨积集无量资粮,菩提虽是无量,但是由于菩萨具足四种无量资粮,无须经长时,

  如何不能得耶?应当得无上菩提。因为诸菩萨经无量时住生死轮回中,为解脱无量有情的苦

  恼,而求无量菩提功德以为庄严,能作由二资粮所摄的无量善法故。

  (庚)二 教诲积集二资粮不应怯弱分五:一、总示由二资粮能消除身心痛苦;二、由

  福德资粮能消除身苦;三、由智慧资粮能消除意苦;四、积集资粮无厌倦的因;五、指示大

  悲心之能力。

  (辛)一 总示由二资粮能消除身心痛苦

  颂曰:由无边福德,及无边智慧,

  身心所有苦,迅速得消除。

  对于积集成佛的因——二种资粮不应怯弱,由无边福德资粮和无边智慧资粮,使身心所

  有痛苦能迅速得消除故。对于成就生死的因,这倒应当怯弱,由彼因能令自己生无边痛苦故。

  (辛)二 由福德资粮能消除身苦

  颂曰:罪感恶趣身,生饥渴等苦,

  彼止恶修福,他生则无苦。

  不应认为积集资粮要受无边身苦而生怯弱,因为由造罪业当感恶趣之身,受种种苦,如

  生饥渴寒热等无边痛苦,但是,菩萨由于止恶和修积资粮的福德,则在他生唯生乐受,完全

  无有身苦。

  (辛)三 由智慧资粮能消除意苦

  颂曰:由痴生心苦,贪瞋怖欲等,

  彼因无依慧,速离诸心苦。

  不应认为积集资粮当生众多意苦便起怯弱,因为是由执著有无二边,对于诸法实际义愚

  痴暗昧而生心苦,如对贪境生贪欲,对瞋境起瞋恚,对王及非人等生怖畏,以及希望得到他

  人财物的贪欲等生起无量烦恼。积集彼等资粮的菩萨,由通达一切法的根本与所依是自性空

  的实际义的智慧,即迅速能远离诸心苦故。

  (辛)四 积集资粮无厌倦的因

  颂曰:所有身心苦,不能损恼故,

  直至世间尽,度生如何厌。

  有苦时虽短,难忍何况长,

  无苦而安乐,时无边何妨。

  菩萨既然直至尽世间际,救度世间众生,如何有厌倦耶?应无厌倦,因为菩萨无所有身

  心之痛苦,如是则不能为身心之苦所损恼,由无有损恼,则无有厌倦的因故。若是有身心之

  苦逼恼,则时间虽短亦难忍受,何况长时由苦恼所逼?菩萨不仅没有身心之苦,而且以快乐

  为庄严,所以虽经无量时亦无妨碍,唯有乐欲,不乐欲的完全无有。对此应无疑惑,而努力

  积集二资粮,不应怯弱。

  (辛)五 指示大悲心之能力

  颂曰:彼既无身苦,心苦云何有,

  悲愍世间苦,由此长住世。

  问曰:菩萨完全无有意苦忧恼耶?答曰:自己的苦是完全无有,因为菩萨既无有身苦,

  心苦如何有耶?完全无有故。但是,菩萨以大悲心悲愍世间众生未曾离苦故,心虽有忧苦,

  然于菩萨亦是殊胜善法,并非不乐欲的事。菩萨正是由此大悲心而长久安住世间。

  (己)三 略义

  颂曰:成佛时虽长,具慧不怯弱,

  为尽过德圆,此应常励力。

  以此因由,成佛时间虽云长久,但是,若具有智慧者则不应怯弱,不但不怯弱,而且为

  尽诸过失及圆满诸功德的义利故,对于积此二资粮,应当恒常励力。

  (戊)四 二资粮的体分三:一、教示远离福资粮的违品而依其体;二、三毒及与三毒

  相反的果;三、正说二资粮。

  (己)一 教示远离福资粮的违品而依其体

  颂曰:贪瞋痴等过,知已应全断,

  无贪瞋痴德,知已殷重依。

  既已了知贪瞋痴等是出生众苦过患的根源,即应完全断除;若已了知无贪无瞋无痴三善

  根是出生一切功德的根源,即应殷重依止学修。

  (己)二 三毒及与三毒相反的果

  颂曰:由贪堕饿鬼,瞋恚感地狱,

  痴多趣傍生,翻此生人天。

  由贪财物而堕饿鬼趣,由瞋恚故则感生地狱中,愚痴虽亦可感善趣,但大多数是趣傍生。

  翻此,即是以三善根而生人天。

  (己)三 正说二资粮

  颂曰:舍过取功德,是增上生法,

  由智尽诸执,是决定善法。

  若舍三毒的过患已而摄取三善根的功德,则是增上生法,彼若以菩提心为等起,则成为

  福德资粮。若由智慧了知诸法实际义而永尽诸实执之方便,则是决定善法,彼若以菩提心为

  等起,即是智慧资粮。

  (戊)五 二资粮的支分分二:一、总示;二、广说。

  (已)一 总示分二:一、福资粮的支分;二、智资粮的支分

  (庚)一 福资粮的支分分三:一、成办供养境;二、于供养境兴供养;三、遮止于非

  供养境兴供养。

  (辛)一 成办供养境分二:一、新成办;二、成已供养。

  (壬)一 新成办

  颂曰:佛像及佛塔,殿堂应广造,

  广设诸卧具,殊胜应具备。

  众宝之所造,佛像极庄严,

  又应善绘画,坐宝莲花上。

  大王!汝对僧伽的殿堂等,应以恭敬的态度,广作质美面宽的修造,殿堂中诸僧伽所用

  的卧具要广设,僧众的职事人员和殊胜饮食等,都应具备。殿中以宝所造的佛像及佛塔,和

  以众宝所造的佛像,都要极其庄严,又应善作绘画,安置于大宝莲花之上。

  (壬)二 成已供养

  颂曰:正法比丘僧,应殷重护持。

  先有的正法经函和比丘僧等所有的饮食、衣服和无仇怨等事,都应殷重护持。

  (辛)二 于供养境兴供养

  颂曰:金及宝璎珞,供佛塔等上,

  金银花金刚,珊瑚及真珠,

  帝青吠琉璃,蓝宝等供塔。

  供养说法师,利养承事等,

  作诸喜悦事,六法敬依止。

  事师及敬听,服事和问讯,

  及诸菩萨前,常恭敬供养。

  教授云:以金顶及宝珠璎珞,供佛塔等上;以金银所造的花,及金刚宝、珊瑚、真珠、

  帝青宝、吠琉璃和苍蓝宝物等,供养佛塔。对于宣说正法的法师,即以衣服等利养和以卧具

  等承事供养,作诸令生喜悦之事,应以与前面所说相同的六法,敬重依止。在听法时要承事

  师长,恭敬听闻,观其所需而作服事和问讯,以及未曾为自己说法的诸菩萨前,亦应恒常恭

  敬供养。

  (辛)三 遮止于非供养境兴供养

  颂曰:汝莫于外道,恭敬供养礼,

  无知由彼缘,于有过生爱。

  汝莫对于其他诸外道,恭敬供养和顶礼,因为诸不知过失和功德者,见大王对彼外道恭

  敬,他们认为「此是极善」,就会使具有损害妙善之过失的补特伽罗,生长贪爱,所以对颠

  倒说法的伪善知识,应当完全远离。

  (庚)二 智资粮的支分

  颂曰:能仁经及论,书写施经纸,

  诸笔及墨等,亦应先惠施。

  于国起学校,聘诸教授事,

  给田固基业,愿增长智因。

  能仁所说的经,及以经为增上缘而出生的诸清净论典,应当书写和布施纸卷,写经的笔

  及墨等,亦应先行惠施。国中兴办学校,聘请教授读诵、书写和算学的教师等事,并应给于

  良好田宅,依此足够生活,以便巩固安定基本业务,为了增长自他智慧资粮的因,故应办理。

  (已)二 广说分二:一、福资粮的支分;二、智资粮的支分

  (庚)一 福资粮的支分分四:一、布施自己的财物;二、除彼以外其余的布施;三、

  所有财物的布施;四、观待特殊希求的布施。

  (辛)一 (布施自己的财物)有十四种

  第一、颂曰:为除老幼病,有情之苦恼,

  医生剃发师,给田令安居。

  为了解除老幼病诸有情的病等苦恼故,应当在自己国中聘请医师和剃发师等,并以自己

  的田园给予彼等,令其安居乐业。

  第二、颂曰:造旅舍花园,桥池聚会厅,

  渠衣食草薪,令诸巧慧作。

  在乡村和交通要道处,修造旅客住的旅舍,城市中建设草场,场所的周围设置花卉和树

  木等花园。池内周围修建石墙,其中建筑能通行的桥梁、池沼、客人聚会的厅堂、水渠、衣

  被、饮食、草和柴薪等,令诸具有修建巧慧的人造作。

  第三、颂曰:于村城伽蓝,修建雅亭馆。

  于村庄、僧伽蓝等和城市中,修建雅致亭馆。

  第四、颂曰:诸缺水道中,应为置水渠。

  在缺乏水的一切道中,应当修治水渠。

  第五、颂曰:病无依苦逼,下姓或贫穷,

  常悲愍摄受,抚育敬彼等。

  对于病者、无依靠者、由苦所逼恼者、下贱种姓或贫穷者,应当恒常以悲愍心而作摄受。

  为了抚育彼等故,则应敬重与之亲近。

  第六、颂曰:应时新饮食,啖食谷果等,

  乞求诸物人,未给不先用。

  为了适应冬夏气候,应设置暖凉的新鲜饮食和可啖嚼的食物、谷米和果类等。在未给乞

  求诸物人之前,大王自己不宜先受用。

  第七、颂曰:靴伞滤水囊,及拔刺器具,

  针线与扇等,安置凉亭中。

  对于无靴而受刺等苦所逼恼者,应给予靴伞、滤水囊及拔刺的器具,针线与扇等,都应

  安置在水阁亭中。

  第八、颂曰:三果和三辛,酥蜂蜜眼药,

  消毒置凉亭,书咒及药方。

  为了有病的客人,对于三果、三辛、酥油、蜂蜜、眼药和消毒的药,都应安置 在凉亭

  中;并且要书写依仗念诵即能消灭病苦的密咒和能够对治各种病症的药方。

  第九、颂曰:涂身足首油,婴儿床及粥,

  妙瓶刀斧等,请置凉亭中。

  为了客人故,对于涂身、涂足和涂首的植物油、羊毛、婴儿睡的摇床及稀粥、取水的瓶

  子、煮肉的锅和劈薪的刀斧等,都请安置在凉亭中。

  第十、颂曰:芝麻米及谷,饮食糖油汁,

  净水灌满缸,阴凉处布施。

  芝麻、米及谷类、饮食、红糖、油汁和以小水缸盛满清净水,设置在阴凉处而作布施。

  第十一、颂曰:蚂蚁窝穴门,置食物水糖,

  及诸谷米堆,常令堪信施。

  在蚂蚁窟穴门等处,安置食物、水、糖及诸谷米堆,恒常令堪信任者,不越时间的人作

  布施。

  第十二、颂曰:食前与食后,亦常施饿鬼,

  犬蚂蚁鸟等,随宜施饮食。

  在食前与食后,对于饿鬼和鬼子母等,犬、蚂蚁和雀鸟等,都应经常随宜布施饮食。

  第十三、颂曰:侵害饥馑年,损害和瘟疫,

  被敌战败域,随世广摄受。

  若有受到国王等侵害,遭饥馑年,受灾害,发生瘟疫和被敌人战败的境域,都要随顺世

  间,以饮食等物,作广大的摄受。

  第十四、颂曰:农夫受苦恼,应给种饮食。

  若诸农夫无有种子和农具等,受诸苦逼恼时,应给予种子和饮食等而摄受之。

  (辛)二 (除彼以外其余的布施)有九种

  第一、颂曰:殷重蠲赋税。

  以前国王强制的徭役,沉重的赋税,都应蠲除。

  第二、颂曰:田粮亦减少。

  秋收田粮税,亦应减少。

  第三、颂曰:救济债累者。

  救济由贫穷债累而受逼恼者。

  第四、颂曰:免税。

  应当免除国王新制的赋税。

  第五、颂曰:及减税。

  应当减轻极其繁重的税收。

  第六、颂曰:住诸门苦恼,亦应善解除。

  他国的商人来时,在财货上打印,及彼等商人住在诸门申请,不令按时进入的苦恼,亦

  应善解除之。

  第七、颂曰:自境或他境,群贼须平息。

  自己国境内,或他境内的诸盗贼,亦须平息。

  第八、颂曰:货润须平衡,价值令合理。

  物质少而价值高时须令平衡。物价不宜太高,货价与利润必须平衡,若价值低,应当调

  整令其合理。

  第九、颂曰:群臣所禀白,自当全了知,

  有益世人者,一切应常作。

  如有利己者,汝常殷重为,

  如是利他事,汝应殷重作。

  教诫云:对汝何须多说,在听群臣所有的禀白后,观察有些请求可能是损害世间的想法,

  但自己应当完全了知。凡是妙善有益于世人者,一切都应恒常不断地作,犹如凡有利于自己

  的事,汝都应殷重为之;如是凡有利于他人的事,汝亦应恭敬作之。

  (辛)三 所有财物的布施

  颂曰:如地水火风,药草林木等,

  于一须臾间,可令他享受。

  若行七步顷,起心舍诸物,

  菩萨所生福,如虚空无量。

  如其他无主所摄持的地水火风、药草和树木等一样,大王自己的身体和受用,虽非长久,

  即于一须臾间,亦可令他人享受。若行七步顷虽未成加行,但是,起 心施舍诸物的菩萨,

  所生的福德如同虚空无量无边。因此应如是行。

  (辛)四 观察特殊希求的布施分三:一、布施特别希求的人;二、布施希求一切财物

  者;三、合法的布施。

  (壬)一 布施特别希求的人

  颂曰:童女身端严,赐与诸求者,

  由此得正法,总持陀罗尼。

  释迦佛往昔,施八万童女,

  具一切庄严,及诸资生具。

  若以端严童女身,及以宝物等庄严而善装饰,赐与诸希求者,由此当别得正法和遍摄辞

  义的总持陀罗尼。若认为不应布施时,当观释迦佛往昔为名称无边时布施八万童女,并具备

  一切庄严,及诸童女所需的一切资生用具,同时布施。

  (壬)二 布施希求一切财物者

  颂曰:种种色光华,衣服庄严具,

  香鬘受用物,愍施诸乞者。

  教授云:以各种数量和离一切垢染的光华衣服、诸庄严具、香、鬘和饮食等受用物,由

  悲愍心布施诸乞求者。

  (壬)三 合法的布施

  颂曰:诸缺乏法义,生极苦恼者,

  若立即惠与,无施能胜此。

  若于何有益,毒亦可布施,

  于他若有损,妙食不应施。

  如人被蛇咬,说断指有益,

  佛说若利他,不乐亦应为。

  为有补特伽罗由于缺乏听闻法义的顺缘,而产生极大苦恼者,若能立即赐与顺缘,更无

  别的布施能胜于此。因为此种布施,亦成法布施故。菩萨对他不宜布施毒药耶?对于何种病

  症,毒药若有益此,则于彼毒亦可布施,反之虽然是胜妙美膳,若对他有损害,则于彼亦不

  应布施。如若有人被毒蛇咬指,说断指有益,如是佛说:「若有益于他,虽暂时不乐,亦应

  当作。」

  (庚)二 (智资粮的支分)有二十五种

  第一、颂曰:于正法法师,汝应胜承事。

  对于正法内明的论典和说法师,汝自己应以胜妙衣服和饮食等而作承事。

  第二、颂曰:恭敬听闻法。

  远离骄傲,恭敬听闻正法,而作赞颂。

  第三、颂曰:亦恒行法施。

  经卷等法施,亦应恒常奉行。

  第四、颂曰:莫爱世间语。

  莫爱著对他有损害和无损益的世间无义语,因为是法资粮的障碍故。

  第五、颂曰:应乐出世言。

  应当爱乐解脱生死方便等出世间语言。

  第六、颂曰:如自生功德,亦应令他生。

  譬如自己对闻思修三种功德生乐欲一样的,亦应令他生起闻思修等功德。

  第七、颂曰:闻法无厌足。

  于先所闻法,应无有厌足,并且应希求增进。

  第八、颂曰:摄义、

  总摄听闻的法义而受持之。

  第九、颂曰:应分析。

  善巧分析法义。

  第十、颂曰:于师修供养,常恭敬陈白。

  对于师长等,修设供养,恒常应恭敬陈白。

  第十一、颂曰:莫读顺世论。

  莫读诵顺世外道等论典,因为是智慧资粮的障碍故。

  第十二、颂曰:远离诤执慢。

  应当远离专为诤执的骄慢。

  第十三、颂曰:自德不赞叹。

  自己的功德不应赞叹和称扬。

  第十四、颂曰:仇德应宣扬。

  对于仇人的功德,应宣扬称叹。

  第十五、颂曰:莫攻他要害。

  在诤辩时莫攻击他人有伤身命的要害。

  第十六、颂曰:及不以恶心,举发他过非。

  不应以恶心举发他人的过失。

  第十七、颂曰:恒应观己过。

  恒应一一观察自己的错误过失。

  第十八、颂曰:他由何种过,常为智者责,

  自应断彼尽,亦应遮止他。

  谁有过失,则应常为智者所呵责的。所以自己应当断彼过尽,并且亦应尽自己能力遮止

  他过。

  第十九、颂曰:他害莫瞋恚,应念宿业感,

  为后不受苦,自应离诸过。

  若他人对自己作损害,应念是由昔业所感之果报,对他莫起瞋恚,因为由瞋恚则成为后

  世痛苦的因,欲为后世不受苦,自己亦应远离诸过失。

  第二十、颂曰:不希望报酬,于他作饶益。

  不希望报酬的布施,而于他应作饶益。

  第廿一、颂曰:有苦唯自受,乐与求者共。

  若他令自己生苦恼时,有苦唯独自受,有安乐的因如饮食等,应与乞求者共同受用。

  第廿二、颂曰:虽具天圆满,亦不应骄傲,

  穷困如饿鬼,亦不应怯弱。

  不但不应因为少许事情便生骄傲和怯弱,虽然具有天的富饶圆满,亦不应起骄傲,或如

  饿鬼一样的穷困,亦不应生怯弱。

  第廿三、颂曰:由说真实语,自死失王位,

  亦应常说彼,不说其他语。

  由于说了有益于他的谛实语,哪怕是自己死或失王位,亦应恒常说彼义,除彼以外,其

  他不实和对他无益的语言,纵然生存而得王位,亦不应说。

  第廿四、颂曰:如所说而行,誓愿应坚持,

  由此具吉祥,地上成胜量。

  如说而行,与自己许可相顺的誓愿,应恒常坚固受持。若能如是而作,由此则具吉祥,

  国王!汝在大地上当成殊胜定量,最可依凭之处,所以应当坚持誓愿而行。

  第廿五、颂曰:汝恒于一切,应善观察行,

  由见真实义,故不随他转。

  何须多说,大王!汝应恒常于一切取舍处,先善巧观察是否应作而行,由于现 见如实

  真正取舍之义,遇事则不须请问于他,故名不随他转。

  (戊)六 积集资粮出生胜利之理趣分二:一、出生五种共同的功德;二、出生二十五

  种特殊的功德。

  (己)一 (出生五种共同的功德)中有五

  第一、颂曰:法生王位乐。

  由于修习正法,即出生王位的安乐。

  第二、颂曰:遍诸十方界,大名盖当生。

  「对于佛教作了某某事业」,这种遍诸十方的大名称盖当得生起。

  第三、颂曰:群臣尽敬服。

  死缘极众多,活缘唯少许,

  此等亦死缘,故当常修法。

  如此恒修法,自与诸世间,

  心得喜悦者,即以此为佳。

  由于具足正法,自然能摄受眷属,而诸群臣亦尽皆敬服。勉励迅速修习正法者,谓当知

  身等处,无不成为死亡之缘,故云「死缘极众多,活缘唯少许」。又由于亲友的欺诳,房屋

  的倒塌,饮食不消等,此中饮食等虽认为是活缘,然亦无不是死缘,是故应当恒常修习正法。

  若能如是恒常修正法,则自己与诸世间人皆修正法。因此,自他心中当充满无量喜悦者,且

  即以此乐最为佳美,因此应当如是修习正法。

  第四、颂曰:由法睡时乐,醒时亦安稳。

  若作损害他人之事,不但睡眠时不安乐,即在醒觉时亦不快乐;由于修习正法之乐,不

  作损害他人之事,则无有敌人损害的怖畏故,则感得睡眠时安乐,醒觉时亦得安稳。

  第五、颂曰:由内无过咎,梦中亦见乐。

  由于意乐清净,内心无有过咎,感得梦中亦见快乐,所以应努力修习正法。

  (己)二 出生二十五种特殊的功德

  第一、颂曰:虔诚孝父母,敬事族姓尊,

  善受用忍施,软语无离间。

  实愿尽寿行,感得天王已,

  后仍为天王,故应修彼法。

  虔诚孝敬父母的饮食衣服等,敬重承事族姓尊长,自己善于受用无过的饮食等,修忍,

  布施,柔软语,无有分离他人的离间语,以及实语誓言八法,尽此一生长久修行,由此感得

  天王果报已,后亦仍为天王,是故应如是依止彼法修习。

  第二、颂曰: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

  不及须臾顷,修慈福一分。

  人天等慈爱,彼等亦守护,

  意喜身多乐,无毒刀损害。

  无劳事得成,当生梵世间,

  设未能解脱,得慈法八德。

  若无有所施的财物,就不能积集福德资粮耶?特举譬喻,显示更有殊胜者。譬 如以煮

  一斗米粥的陶罐,煮三百罐其中有六十种各类菜蔬的饮食等,每日三时布施,亦不及须臾,

  或腊缚顷修习愿诸有情具足安乐的慈心的福德一分。修慈的功德:现在当得人天等慈爱;非

  人等亦守护;心意喜悦;身多快乐;无有毒药和刀杖的损害;无须设大劬劳即得所求之事;

  后世当生梵天世间;设若未能解脱三有,亦当获得修习慈法的八种功德。

  第三、颂曰:若令诸有情,发坚菩提心,

  常得如山王,坚固菩提心。

  若令诸有情发菩提心,而无退失,并且令修坚固的方便,由此自己现生和后世,定当恒

  常获得犹如须弥山王坚固不动的菩提心。

  第四、颂曰:由信离无暇。

  在资粮内中,由有信心,则离八种无暇。

  第五、颂曰:由戒生善趣。

  由于修习律仪戒,当得人天善趣。

  第六、颂曰:由修习空性,即得不放逸。

  由于修习通达空性法,即当减少功德的违品,获得不失坏善法等的不放逸行。

  第七、颂曰:无谄具正念。

  由于听闻正法等因,当得无谄而具正念,心意敏锐。

  第八、颂曰:思惟增聪睿。

  由于思惟正法当增长聪睿,得大智慧。

  第九、颂曰:恭敬证法义。

  由于恭敬正法和说法师,即当现证法义。

  第十、颂曰:护法具智慧。

  由于爱护听闻的正法,当成具智慧者。

  第十一、颂曰:由不障闻法,及行法施者,

  当与佛值遇,所求亦速得。

  在听法和行法施时,由于无有悭吝等过失的障碍,当得与诸佛值遇,又一切所求之事,

  当迅速获得。

  第十二、颂曰:无贪成法事。

  由不贪著五欲尘,即能成就法义。

  第十三、颂曰:无悭增受用。

  由无悭吝,则增长受用。

  第十四、颂曰:无慢感尊主。

  由无骄慢,感得为诸人尊重之主。

  第十五、颂曰:忍法获总持。

  由忍可空性法,当获得不忘失的总持陀罗尼。

  第十六、颂曰:由施五精华,及施无怖畏,

  诸魔不能侵,具殊胜大力。

  由于布施糖、熟酥、蜂蜜、麻油和盐等五种精华,及保护被仇敌等所恐怖者而施无怖畏,

  则诸魔不能侵损,并且具足殊胜大力。

  第十七、颂曰:佛塔供灯鬘,暗处置火炬,

  灯中施油类,能获净天眼。

  由于对佛塔供养灯鬘,及由黑暗为害之暗处设置火炬,灯中添施油类等,当获得清净天

  眼通。

  第十八、颂曰:供养佛塔时,敬献妙音乐,

  钟及螺鼓等,能得净天耳。

  供养佛塔时,敬献妙音乐、铃钟、法螺和鼓等,当获得清净天耳通。

  第十九、颂曰:不举他过失,不说缺支等,

  常护惜他心,当感他心智。

  若不以恶心举发他人的过失,不说他人盲聋残缺支节等,恒常护惜他心,当感得他心智

  通。

  第二十、颂曰:施履及车骑,搀扶羸弱人,

  乘骑奉师长,智者得神变。

  由于布施靴履及车骑,搀扶无力行动的羸弱者,以乘骑承事师长,当得智者所得的以一

  变多等神变通。

  第廿一、颂曰:为法建伽蓝,忆念法文义,

  由净心施法,故得宿命通。

  为了正法,忍受因难而建修伽蓝;如是能忆念正法文义等心不忘失。由不希望他人报酬

  等的清净法施故,当感得忆念自他往昔多生之事的宿命通。

  第廿二、颂曰:诸法无自性,如实正了知,

  得第六神通,诸漏永断尽。

  由于如实了知诸有为法胜义无自性,当感得第六神通烦恼障尽的离系,及现知彼解脱道

  等诸漏永断尽的最胜涅槃。

  第廿三、颂曰:为解脱有情,真如智等具,

  修悲以润泽,成最胜胜者。

  为了解脱一切有情故,平等具足通达真如的智慧,由于修习以大悲心润泽的智资粮,即

  通达空性的智悲双运,当成圆满施等一切功德最极殊胜的胜者(佛)。

  第廿四、颂曰:由种种净愿,成佛净刹土。

  由于修习十无数亿等种种清净大愿,当获得自己当来成佛的清净佛土。

  第廿五、颂曰:以宝献能王,得放无量光。

  若以宝物供献能王(佛),当获得放射无量光明。

  摄义:

  颂曰:由此知业果,相应义如是,

  常利益有情,即是汝自利。

  由此了知如前所说的如是业果,即了知由修此资粮,当出生此果的因果相应之义已,为

  了利益自己,应当恒常利益有情,此即是对大王汝自己有利的。

  诫王宝鬘论颂.明总摄修菩提资粮品第三释竟。

 
 
 
前五篇文章

甲操杰大师释:中观宝鬘论颂显明要义释(三)

玛欣德尊者:禅林开示 第二讲 入出息念(2)

玛欣德尊者:禅林开示 第三讲 禅修心态

甲操杰大师造释:中观四百论释 善解心要论

甲操杰大师造释:中观四百论释 第一品 明破常执方便品

 

后五篇文章

甲操杰大师释:中观宝鬘论颂显明要义释(一)

星云法师: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70 过程与结果

星云法师: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69 一半一半

星云法师: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68 计画与变化

星云法师: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67 人生第二春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