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修行手册——《净土经论•念佛诀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14年5月7日 佛学研究网

《净土经论•念佛诀要》由陈兵教授选编,汇集了净土法门最重要的经典、祖师论着以及念佛诀要。陈兵教授不但为经论作了精当的注释,而且特别从中拈提出五种念佛法门的窍诀利益大众,实为当代净土行者必读的净土修学手册。全书分为三编,上编为净土经咒,中编为净土论,下编为念佛诀要。本书对于净土行者深刻认识念佛法门的殊胜、理解净土奥义,掌握念佛诀要具有重要价值。此书一册在手,解行相应,堪为毕生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之津梁。

(1) 求生西方的正行,是念佛,此又有持名、观想、观像、实相、秘密等方法,而以持名念佛最为当机易行,故成为净宗行人主要的修持法门,历代积累的修持经验甚多,乃中国佛学最切实用的宝贵遗产。

(2) 两大流宜结合,随机可有所侧重。有条件、根器好者,应依修学佛法的通途,通达教理乃至开圆解,深发菩提心,力行菩萨道,万善齐修,虽以念佛为主,亦不妨兼修教、禅、律、密,念佛方法,也不一定限于持名一行,应修“理持”、实相念佛,争取证入理一心,以印光大师所谓“现生预入圣流,临终直登上品”为目标。

(3) 是故,弘扬净宗,应在圣道门的基础上建立净土门,以人间佛教发达人生、利乐众生的人天正道为本,以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等佛法的般若智为导。

(4) 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入楞伽经》卷六

(5)“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清•彻悟禅师《彻悟禅师语录》

(6)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工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弘誓愿常不离心,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现生即入圣流,临终直登上品,庶不负此生矣。《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康寄遥居士书》

(7) 了知诸法空,始信一切有。西方有极乐,有佛无量寿。当代•夏莲居居士《净语》

(8) 而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至心发愿往生,因专心一意,往生的保险性最大,并安乐易行,故为净土宗所主张弘扬。

(9) 见真佛者,其所见形相虽亦不离自心变现,然依阿赖耶识相分所变,有其意识外的实体,此又依修行所达层次,有见佛三身、十身乃至无量身、无量佛的差别。

(10) 即如净土宗人念佛,即使现前未得见性,只要临终见佛往生净土,不久便花开见佛,得无生法忍,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11) 念佛见佛,为什么会自然开悟?因为佛果境界全显实相,念佛见佛,即使是见化身佛,也自然会受佛法界信息熏染,受佛力的加持,转烦恼为菩提,转妄识为智慧,令自心佛性得以开显。

(12) 以阿弥陀佛曾有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

(13) 但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须发慈悲心,行方便事,息贪、嗔、痴,戒杀、盗、YIN,自利利人,方合佛意。

(14) 净土法门,乃数十部大乘经所一致指示。从印度马鸣、龙树、世亲等菩萨,到中土慧远、昙鸾、智、善导、窥基等祖师,莫不赞叹弘扬。集隋唐佛学大成、被清朝雍正皇帝誉为“古今第一大善知识”的五代永明延寿禅师,称扬净土法门“千妥万当,不容拟议”,博通内外诸学、提倡人间佛教的近代佛教革新主将太虚大师赞叹:净土法门圆深广大,统摄无量,而居佛法中最高之位也。

(15) 净土法门的最大特色,大概要算浅显易行、普摄群机了。

(16) 专究藏传佛学的张澄基教授在其《净土今说》中有言曰:净土宗的道理似浅实深,其行持似显实密,其成果似迟缓实速疾,其目的虽像是死后往生的自利,其作用却是现享法乐和济世益人的二利庄严。

(17) 万四千法门,浅显莫过净土!凭真信切愿念佛,命终时便可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莲花之中,永出生死苦海。

(18) 然而,最极了义的经中之王《华严》之末,证齐诸佛、专表行愿的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净土,以作全经结归,足见此法门圆深究竟,为诸乘诸宗之归宿,有迥超通途教理之深义。净土法门之圆深,可从义理、事证、契机三方面观察。

(19) 净土法门所涉理论,实际上非常深邃,须彻了显密诸乘诸宗全部的见修行果及众生的根性时机,才能深识其奥义。净土义理之深,主要可从圆摄诸宗、因果交彻、心作心是三义来看。

(20) 净土法门,正是以极为简易切实的行门,将了生死的理想变为人人即生便可实证的现实。只要深信切愿念佛,便可往生极乐,只要一生极乐,便永断生死轮回、永离娑婆众苦,最下者亦得享受仅次于无为涅槃的极乐,在阿弥陀佛及诸大菩萨的耳提面命下,在净土种种净缘的熏陶下,安安乐乐、稳稳当当地快速成就神力方便,回入此世界实现普度众生的宏愿。

(21) 小乘之三学、大乘之六度、法相之解析心识、中观之蠲除戏论,乃至宗门五家之机用、四部瑜伽之密髓,所期之事,皆可由浅显简易的净土法门而成办,所涉之理,亦全为净土法门之基础。

(22) 此乃行者信愿念佛的净因与阿弥陀佛如理成就的本愿功德之净果结合而生的妙用,此妙用依法性究竟之理而生,乃自性本具功德的发现,须透彻法性,通达凡圣因果、世间出世间因果的交涉关系,方能理解,深解方能确信。

(23) 法门种种,都是路标,须力行实践,最好是即生取证,方为切实。

(24) 净土法门,亦全依阿弥陀佛果地功德建立,依佛果三密加持众生:弥陀相好、光明、极乐庄严为身密,弥陀名号为语密,弥陀本愿、弥陀心性为意密。

(25) 佛教诸宗,皆以教人先做好人、完善道德生活、提高精神境界的人天乘法或下士道为基址,净土法门,尤其重视做人。

(26) 《观无量寿经》强调欲生极乐者,须修净业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27) 净土法门所产生的积极社会效益,更在于它现前解决了人们的终极关怀问题,解除了死亡焦虑所带来的种种痛苦不安,给人以莫大的精神安慰和战胜厄难的强大力量,现实地起到了利乐众生、平衡和调节社会心理的作用。

(28) 净土宗的基本贡献,我想有四个重点:一、对人生之去处及归宿提出了回归净土的明确指示。二、在宗教的修持上,提出了“依佛力”和“自他共愿力”的教法。三、以“易行道”来解决一切宗教问题,不依显密二教之常轨,因此摆脱了种种困难,以方便道而直超觉地。四、生前修大乘悲智之教为众生服务,死后则期生净土,伴上圣学而究竟菩提,因此这是一个现、未皆能圆满的教法。

(29) 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大宝积经》卷十八,无量寿如来会。

(30) 念佛须信、忆二字不离于心,称、敬二字不离于口,谓往生净土,须要有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心常忆佛,口常称佛,心常敬佛,始名深信。清•道霈禅师《净土旨诀》。

 
 
 
前五篇文章

学莲池大师晚年的态度,一切法让给别人悟,自己专修净土

学莲池大师晚年的态度,一切法让给别人悟,自己专修净土

印光大师: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印光大师:往生净土需要哪三资粮?

印光大师:念佛方法为什么不可执定一法?

 

后五篇文章

印光大师:佛法真利益多被愚人所得

印光大师:佛法真利益多被愚人所得

印光大师:净土十六字纲领

印光大师:信愿行三者是什么关系?

印光大师:念佛求生之人不必求知念佛的是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