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导的生平 善导(公元613—681),山东临淄人,幼年从密州明胜法师出家,经常读诵《法华》、《维摩》等经典。一个偶然的机会,善导读到了《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经》),颇多感触,大为欣赏,于是便开始依《观经》修习十六观法。认为《观经》的修行手段最易超脱, 其他的修行手段则迂僻难行,他仰慕东晋慧远大师结社念佛的高风,来往庐山寻找慧远遗迹。从此以后,他周游寰宇,求访道津;后又遁迹终南山悟真寺,专门修习般舟三昧。《新修往生传》中有意渲染善导的修行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如去:“末逾数载,观想忘疾,已成深妙。”但是给我们透露了这样的一个信息,大师的修行境界已非是常人可及,为了道果勤苦修集,忘形瘁心!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即善导二十八岁时,赴并州(今山西太原)石壁玄中寺访当时大名鼎鼎的净土教高僧道绰禅师,至玄中寺后,道绰为之传授《观经》的微言大义,善导因已有般舟三昧的实践经验,又闻道绰一番理论上的阐释,更加心领神会。他慨叹道:“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于僻难成,唯此观门,速超生死,于是更加勤笃精修,昼夜礼诵,很快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据说。有一次善导问道绰,念佛可得往生,有什么验证?道绰回答说:“辨一茎莲花,置之佛前,行道七日,花不萎悴,即得往生。”善导按此行事,莲花果然没有枯萎发黄,这就验证了善导将来必定往生。道绰虽然是善导的老师,但是目睹此情此景,亦为善导修行般舟三昧的造诣叹服,因此请善导入定,想让他在定中体察一下自己可否往生。师命难违,善导即入定开始体察,不一会的功夫,善导就对道绰说,师当忏悔三罪,方可往生。道绰问是那三罪?善导说,师尝佛像在檐牖下,而自己却住在深房中,这是一大罪业,应当在佛前忏悔;师又经常随意役使出家人,对出家人不尊重,这是第二大罪业,应当在四方僧前忏悔;师还因造屋顶伤了许多虫子的性命,有杀生之嫌,这是第三大罪业,应当在一切众生面前忏悔。这实际上是宣扬对佛像以及一切众生应持恭敬的态度,据说道绰闻后,静思往咎,确实曾犯下这三大重罪。于是,他洗心悔谢,在佛、僧、众生面前一一进行忏悔。后来善导从定中出,对道绰说,师罪灭矣又说,师临终往生的时候,会有三道白光照射进房内,还会看到已往生的昙鸾法师坐在七宝池中对你说,净土已成,且会有紫云在坟上方三度出现。这种佛教传说,虽然离奇,但是在另一方面,也表明善导的修养已达到很高的境界,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道绰圆寂之后,善导离开了山西玄中寺,到京师(今西安)盛扬念佛法门。善导生活简朴,将得到的布施用来书写《阿弥陀经》,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善导还善于造像艺术,在长安实际寺时,被委任监督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的建造,善导圆寂后,他所在的寺院被高宗赐名为光明寺,以彰显善导的功德。 (二)、善导的创宗活动 善导作为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创宗活动是他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善导的创宗教活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着书立说,宣扬净土教义 善导的主要著述,现存五部九卷,即《佛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又称《观经四贴疏》,或《观经疏》;《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二卷,又称《净土法事赞》;《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一卷,又称《观念法门》;《往生礼赞偈》一卷,又称《六时礼赞偈》;《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一卷,又称《般舟赞偈》。五部著作中,《观经疏》主要叙述净土法门的教相教义,故又称教相分或解义分;后四部叙述净土法门的行事仪式,故又称为行义分。 2、破斥他宗,树立净土宗的地位 善导的净土宗倡导他力念佛,与当时主张自力成佛的其他诸宗发生相冲突,善导依据自己的信仰,和对诸经的解释,不遗余力地同各宗祖师论辩,如在凡夫和报土问题上,善导就同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有过争论,在《念佛镜》中还记载着善导对三阶教、禅宗、律宗、等宗派的批评,该书还记载了善导同金刚法师较量念佛取胜的事迹,善导通过这些论辩,不断扩大了影响。 3、传授门徒,设念佛道场 善导一生念佛,跟从他学习念佛法门的人很多,善导门徒下最著名的弟子是怀感与怀恽。孟铣的《释净土群疑论序》说:“恽与感师,并为道公神足。”怀感法师居长安千福寺,博通经曲,曾不信念佛,问善导和尚曰:念佛之事在何门?善导回答说:若能专心念佛的话,当自有验证。又问:果真能见到佛吗?答:佛说的话怎么可以怀疑呢?于是怀感三七日入道场,未有应证,自恨罪深,欲绝食毙命,善导阻止了他。后来他三年专念佛,遂得见佛金色玉毫,证得三昧。怀感撰有《释净土群疑论》七卷,通释往生净土的各种疑难。怀恽在长安西明寺出家,跟随善导十余年。后继承善导的衣钵,弘扬净土。善导曾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悟真寺、长安的光明寺以及实际寺等地,设念佛道场,组织僧俗念佛。由于善导的努力,长安城内奉行净土法门的人很多,以至有些人因相信阿弥陀佛净土而自杀往生。 4、设立仪轨,规范信徒念佛修行 善导首先依据《观经》规定了观佛的步骤和方法,还依照《般舟三昧经》规定了道场念佛的方法。其次,他对昼夜六时的礼佛方法与仪式作了说明。除此之外,还对“三心”、“五念门”、“四修法”、“忏悔”、“称念礼观阿弥陀佛的功德利益”作了解释。“般舟赞”则依《观经》等说明修学般舟三昧行道的方法,对般舟三昧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如说,梵语“般舟”意译为常行道,即在一特定期间(七日至九十日)内,修习三昧,常行不得休息,身礼佛,口称佛,意观佛,三业相应不间断,即名“般舟”。又说,“三昧”意即定,由于身、口、意三业无间念佛,心至所感,就会佛境现前,也名定中见诸佛."法事赞”说明《阿弥陀经》转读行道的方法。所谓转读,是读经的一种方法,行道就是围绕佛像旋转礼拜。文中规定了转读《阿弥陀经》的方法,他将该经分成十七节,规定每一节的读法以及最后的如何结束,先诵《阿弥陀经》正文,后表示忻乐净土,厌离秽土的愿望。文中讲到了如何忏悔十罪的方法。 总之,善导对净土信徒如何入道场、专心念佛、礼拜弥陀及观音、势至以及读诵《阿弥陀经》的方法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从而为净土信徒的日常修行制定了完备的仪式仪规。 善导的净土思想由他力本愿说、往生论、念佛论三部分组成。他力本愿说是该宗理论的基础,也是善导大师最富有特色的思想。 印光法师的称赞: 善导所说 如同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