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之除疑、生信、安心、立誓、正行 ——根据慈法法师开示录音汇编整理 减劫时代人的寿命越来越短,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宽松、真诚、爱护的心理越来越少,所以人们面临着许多共业的逼迫,在这样一个纷纷攘攘的时代,我们怎么利用我们宝贵的生命来完成菩提道业呢? 我们知道,净土的教言是九界同归、利钝全收、凡圣同修的一个法则。这个“同修”二字是十分不可思议的,因为它没有任何个人的东西,不管是凡是圣,出家在家,我们都在同修一个法则,即念佛安心往生极乐世界这样一个成佛度众生的相续。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清净平等的缘起,九界凡圣皆缘着阿弥陀佛,皆以往生佛国为共同目标,皆以随顺佛愿称佛名号为共同修持方法,以此来同念同生,同证同修,来使我们除疑,使我们生信,给我们安心,让我们立一个如实的究竟誓愿,以达成真正的正行,远离一切虚假、不如实的行为,成就我们这一生的菩提道业。 除疑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疑虑实际是烦恼的自我蒙蔽,这种蒙蔽太久地贯穿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串习地太久了。疑是我们学法的第一障碍,信为道源功德母。《净土十要》中有一篇文字(“净土决疑行愿门”)讲对师之疑、对法之疑、对自我之疑,大家可以学习学习。要是没有除疑的方便,后面的生信、安心、立誓、正行都没法相续,都成为空谈了。实际上许许多多的念佛人反而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自己真正是不是真心愿意往生?许多学佛人用自己有碍有量的心否认无碍之力,许多念佛人到生死攸关那一刻反而放弃了念佛,许多念佛团体中平时说的都很好,但一触动到面子得失与利害关系,马上什么佛不佛啊全然不顾了,许多人情绪一来,天翻地覆,什么都不问了。为什么呢?没有触动过真心,这个教法对他真正的影响没有产生事实。实际这个根在于疑,疑根未除,与法不相应,因为疑的种子在你的生命意识中相续,你所有的作为都会被这个疑根所制约,违背了自己的心愿的事情一来,这个疑根又成熟了,就会使心不明亮,生起所谓的迷失与怨恨,对立与伤害。所以说除疑特别重要。假如是我们真心地念佛、学法、修行,问题来了也不会妨碍我们的正行,不可能妨碍我们的往生心的相续,或者是修法的相续,或者是正念的相续。“真心愿生”这个课题大家还真得去下功夫做一做。我们不管是出家在家,不管是久修新学,若是在这个真心的认知上尚且没有,那实际的利益又从何而谈起呢?实际的往生抉择这一个关系到是生死轮回还是成就菩提的一个大事情谁来决定呢?对此诸位菩萨们一定要有一个深刻的思维、观察,希望大家在这个地方有一个确切的认知。 能否除疑生信,就在于法能否与我们自身的现缘业力结合,如此才谈得上修行。无始以来的善恶无记业悄悄地在我们生命的暗流中推动着我们的业相续,我们一旦认知到阿弥陀佛的圆满功德与我们自己造的业的本质无别,因法性无别故,皆是无自性性,六道众生承受不了六道轮回不能自制之苦,所以阿弥陀佛以清净圆满的智慧与慈悲设立极乐世界,令一切众生同生彼国,得以成就无上菩提,给我们这样一个方便。这个方便实在是一切众生本具,非是生灭,本具清净,阿弥陀佛通过自身修持功德顺性设立了一个国土,顺什么性呢?一切众生的同一法性,所以诸佛的功德与众生的功德本来没有割据,与我们自身修持的功德也没有差异的。那我们随顺阿弥陀佛报德就会入正定聚,得不退转,随无始以来的业流就会流转六道,轮回不休。此选择的一念就全在我们每一个现前的有情,你选择什么?是我们无始以来造作的业流呢?还是阿弥陀佛圆满的果德回施呢?因为我们无始以来业流相续的法性与阿弥陀佛圆满功德的法性是同一法性,所以这个地方你若是认得清楚了,那缘这个法界缘起,就是一个选择问题。 实际这个地方是一个生信求往的根本依止。一定要反复地在这个地方用心,要孜孜不倦地在这个地方用心。这个信,就是信佛愿与众生的业本质平等,众生业份不可得,诸佛圆满果德一样不可得,不可得而平等互换,我们才能从蒙昧中走出来,证实这个不可得。此信不立,互换是不成立的。 要是没有同一法性,我们没法接这个轨啊,你会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回施我怎么能接受呢?因为是同一法性。那我们选择阿弥陀佛圆满回施,乘佛愿力,一生得不退转,彻底摆脱了一切众生无始以来善恶无记业流,彻底出离,以佛力住持故,入正定聚,即得不退转,所以我们说往生利益于当下,当什么下呢?佛力住持,就是我们念佛的利益,不退转的利益,而我们自身的修持就是有进有退的。诸位菩萨,这是念佛法门的一个根本性的教法,一定要把它区别于平时的修持。要是认识不到这一点,你的所缘,也就是你那个因,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所以这个因认得準了,果一定是準确的,因真果就真,那因佛一定能成佛的。这是我们学习净土法门的立信之根,你要是没有这个根本,是立不了信的,你立信就会变化的,也就是说依佛愿,依佛力故,我们能立下一个不坏的信心,那么顺着这个不坏的信心,我们就能在法性上得真正的安心,真正的皈命。 我们真正的安心,也就是所谓的发往生心,或者说抉择往生、知必生心。流转是虚妄如幻之流转,必生是究竟义上的事实,知极乐世界必然是所归之处,在娑婆世界我们就能真正活着安心,撒手安祥,这实在是这个法则的根本利益。念佛不是送终,往生是成等正觉,随顺法性,安住生命,非生非死说。所以我们做一个学佛、念佛的人,一定要把这个往生作意在当下,安心在当下,明确在当下,不管在烦恼中、业习中、种种障缘中,我们都能了解往生是必然的。 对三种必生,我们应多串习。顺法性观,法性平等,无有来去,心佛众生了无差别,诸佛功德与我等种种迷失作业,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取相则别,顺性则无别,无别顺性故,所以任运往生,无来无去,心作心是,动念即是。顺佛愿观,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摄化十方众生往生彼国,令一切众生出生死轮回苦海,成就无上菩提,依佛誓愿,我们亦得往生安心。顺我们自己的究竟意乐观,十法界中,六道轮回不得方便,沉沦非我所取,四圣之中,若非究竟圆满,若不是佛处,也非我所取。一旦真正细细地观察自身和众生的究竟愿望,我们就会有必生的愿望,必无疑虑,因那儿是究竟之地。往生安乐就是成佛,实际又回归到顺性了,故真正安心不出性德,性德无来无去,无大无小,我们怎么回归呢?不借助阿弥陀佛究竟平等圆满修德回施,我们无力回归。观察到这一点,意乐往生又成为必然,一定是安心于当下。所以依法性安心,依佛愿安心,再依我们自己的意乐安心,即我们作意安心,这三个安心放到一起,就能形成真实安心,也就是所谓的安心的相应。一定要相应,若与法不相应,这个安心是产生不了事实的。 我们作为一个学佛的人,要是不安心,生命惶惶不安,一切修持皆没有根由,一切修持不会有真实的内容,一切修持不能成就。对我们念佛人来说,顺性观察,顺佛愿观察,顺我们自己的作意意乐来安这个心,我们就能如实安心了,那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必然爱乐佛法、向往于善缘、饶益有情、无所执着,舍报时必然安祥,何以故呢?安心故。要是真安心了,你就不与这个客居世界有情争夺是非得失,争夺善恶得失,名利之属那就非我等所属,没有意义去考虑它。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希望大家反复地严肃地来在作意安心上用用功夫,实际作意安心就是我们自身的选择。 通过阿弥陀佛这个平等回施,我们就能了解到平等性,能体会到法性,体会到法性是一切众生所拥有,所本具,那就会得到一个不造作的、无对待的安乐,也就是顺性的安乐。实际顺性安乐是究竟安乐的。我们在性德上一旦真正有剎那间的认知,这是不增不减的,是不会迷失的,所以随顺法性得不退转,随顺佛愿得不退转,这两个“不退转”就会刺激我们真正抉择往生彼国的这种意乐。因为随顺法性,众生不再轮回,随顺佛愿,往生彼国,不再迷失,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往生的喜悦的事实,或者说我们的意念在这个地方稍微地一随顺,我们就会生起喜悦。这个喜悦会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不断地感知到随顺法性的喜悦,随顺佛愿的喜悦,那我们可能会真正地抉择往生就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究竟的意乐。 一旦把这个意乐认準了、认清了,我们就会义无反顾地,知道这个世间如幻,不再去纠缠其中如幻的得失,如幻的善恶,如幻的凡圣,如幻的种种作业,我们真正了解习气没有根性了,阿弥陀佛圆满功德与我们无始以来所造作的业相实质无异,那我们就把阿弥陀佛圆满果德清晰地接受过来,借助着阿弥陀佛的愿力,回归到我们本来清净的法性,在清净的法性上来相续我们自己的生命,或者说来平等转换我们无始以来虚妄的善恶无记业。安心全在于此!依佛愿力故,即得安心,因为这个平等转换才能使我们真正地安心,究竟地安心,彻底地安心,我们若能在这个业力转换的一剎那安心,就能了解法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之真实言、诚实语。我们再来做人做事,就可以有一个清净圆满的顺性缘起,可以顺性做事了。以前我们没有办法顺性,所有的作为都是靠情绪,靠性格,靠自己的好恶,靠自己的业来做,但阿弥陀佛的圆满回施让我们的心休息了,让我们个体的执着、习气的执着、自以为是的执着通身都放下了,不得不放下,以这样一个缘起,回归法性,依法性去做是为第一方便。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閑淡的、无缘的、无有爱憎的喜悦、轻快的人生,对那些善恶无记、人我是非、性格习气一下就观察到了,不再用沉重的取舍、沉重的凡圣、沉重的对待来逼迫我们的身心。虽然无始以来的习气还延续在我们生命之中,但已经断了根,我们在自己的业习面前就变得有力了,即修行有力,不被业习所埋没,所左右,所诱惑,被逼迫,甚至也有被逼迫被诱惑的时候,但是它已经不起根本的作用了,因为它已经没有根了,它的根已经被阿弥陀佛转换了。 面对三界火宅,假如没有弥陀的教诲,没有阿弥陀佛顺性接纳一切众生,我们又没有清晰自己的归向,真不知道大家会进趣到什么方向去。所以对这三种必生或意乐,我们真是要不断地、反复地去串习、实践,把它反复地搓揉,揉到真正纯熟了,一动念它就在这个意乐上认知,抉择了我们的意乐,人就不累,就不徘徊了。这个地方真是不可草草,要不断在自己心中去思维、观察、实践、对比、应用,草草认为“我懂了”,那是不行的,一到事情上,你还是在运用自己无始以来的业力,而没有运用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作为自己的安心方便、见性方便。一切有情要真实安心,还真要在这个见性上有一个方便,若无见性方便,安心是相似的,是不彻底的。对这三个必生一旦决定,安心是必然的,一旦安心,那我们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再为择取浪费生命,不再因犹豫徘徊造成自己生命的沉重与麻木不仁,不再迷失我们必然往生的心,意乐往生的心愿,这样我们就会真正地做一个在世的出世之人,娑婆的极乐中人,就真是对得起“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句话了。 有了除疑、生信、安心的结果,立誓就等于是把安心给确立下来,也就是把安心如实起来、相续起来的一个愿望。要是我们没有安心,立誓是无用的,是假设的。誓愿实际是一个作意的确立,通过立誓来确立我们把心安在真如心、往生心、佛心、佛愿心、我们自己的究竟意乐心上,确立它一次,这样产生一个共鸣的效果,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个世间的有情心智杂乱,多被异见异法所诱惑,心不安稳,于法不能抉择,而立誓就是给我们树立一个生活的主题、一个根本的依止,一个大的原则,其他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那我们的人生就变得简洁明确了。誓愿也是一个戒,是我们应该守护、实践的法则、意乐,或说愿望,使我们未来的行为清晰明了相续,直至到法益的成就,立这样一个誓——自信劝人信,求愿往生阿弥陀佛国土,一生得不退转,这样一个法则,这样一条戒,是毕生戒,是我们共同的誓愿。 我们这一生对往生的愿望是一定要清晰认知、守护的,做一切善恶业皆回向往生这一个根本的守护上来。往生成就以后,你爱做什么,那是你的别愿,往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是要相互策励,相互认知的,是我们一定要共同守护的,大家谁有麻烦了、颠倒了,就相互提示提示,说“我们一起发过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你不要迷啊,要守护你的誓愿啊,你要念佛啊,不要生异解异见啊”,“往生了你要回来看看大家,不要忘了大家啊”,这样在往生路上,大家相互辅助一把,是比较有意义的约定。 这一生若是不立誓,我们又会迷失在未来际的流转之中。我们现在的发愿是为了更多的有情意乐往生阿弥陀佛国土,要是认识不到自己的意乐,我们必然被无明所覆,必然随着自己的业习与业力轮转于未来,那我们发菩提心,就是直接破除了无明业的覆盖。顺着法性,顺着佛愿,抉择了我们的往生心。往生心、菩提心,是不二的心。所以已发愿者、今发愿者、当发愿者,皆得不退转。在净土一法中,愿往生心就是菩提心,愿一切众生往生就是无上菩提心。菩提心在净土一法中的内容就是同归安养,同归净国,我们一定要这样清晰地、简单地把它认识明白,越简单越好。这样我们作为一个念佛人来说,念念回向众生往生,心系极乐,客居娑婆,就没什么可浪费的时间去搞无意义的得失计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