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法概述》第四章 持名念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法概述》

第四章  持名念佛 

方伦居士

第一节  实相、观想、持名三者之比较

念佛并不是专指口念,心念也算是念佛,所以念佛法中,除持名念之外,尚有实相念和观想念各法。实相念即是入第一义心,观佛法身实相,此其所得三昧,是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这一法门,本属于禅,但禅心所显的境界,便是净土,故亦摄于净土法中。此法非上上根器,不能悟入,故中下两根,便不能普被,所以在净土法中,很少有人提倡,而归禅门去提倡。

其次即是观想念,这是依照《观无量寿经》中,对于阿弥陀佛极乐国的依正庄严,作十六种观法,观行若得纯熟,则开目闭目,无非极乐,立可转娑婆为净土,不俟命终,即身便游乐国,功效之大,匪可言喻,此其所得的三昧,是般舟三昧,亦名佛立三昧。惟是观法微细深玄,有五种难成:一者、根钝则难成;二者、心粗则难成;三者、无善巧方便则难成;四者、认识不深刻则难成;五者、精力不及则难成。若要根利、心细、聪巧,再加上印象深刻,精神强旺,这就万不得一了,所以也不能普及,也是难行门。

再次即是持名念了,持名念比较上述二种念法,容易得多,不论上中下根,但使能念,无不成功,念到一心不乱,便得三昧,此其所得的三昧,是念佛三昧。持名念佛一法,经过二千年来佛门大德不断提倡和实行的结果,已成为最普遍而深入民间的佛法。就因为它有修必成及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缘故,所以其所度脱的人数,也远非各宗所能望其项背,可以说占有佛法以来,得度总人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所以若单就数量一项来计算,已足使各宗都黯然无色。其实它所含道理的溥博渊深,不特较诸各宗绝无逊色,并且各宗所有的精髓,竟无不包罗在内,实具有集各宗之大成之汪然气度。此所以论效果,论学理,论难易,确都卓然独步,无与比肩。

于此可知,世人瞧不起念佛法门,谓为系愚夫愚妇之所修者,此人之自身,即系一十足之愚夫愚妇,对于念佛法门里所含有的原理,可以说是毫无认识。假使他是真有认识的话,那他对于净土这一方便法门,自然会佩服到五体投地,恐怕就是杀他的头,也要念呢。

第二节  各种持名方法

所谓念佛或执持名号,即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之谓。这六个字是由印度文译音而来,若译义,则南无是敬礼或皈依,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者,所以将这六字合起来,就是敬礼无量觉者之意。这一尊阿弥陀佛便是极乐国的教主,他曾发过谁念我名号,此人命终时,便来接引往生我国之愿,这便是后人称念佛号之所根据。《弥陀经》里说过:“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所以也有人称他为无量寿佛,念佛号时,便也念“南无无量寿佛”。这原无不可。不过称无量寿,则“无量”二字便仅限于寿命,其范围和意义,便被限制了,所以不如称“南无阿弥陀佛”,把寿字除掉,较为广阔合理。考这一尊佛,除寿命无量外,其他如光明、尊严、慈悲、功德、神通、智慧等,皆是无可称量的,绝不可仅指明某一项,而把其余各项的意义完全都抹煞,此所以称他为“无量寿”便不如称他为“阿弥陀”了。

为了要适应念佛时的环境和心境起见,为了要适合念佛人的根器起见,所以念法便有种种不同,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作用,有它的特长,行人念佛时,可以自己选择下列合宜之方法,加以实行。若是念了些时,觉得此种方法又不能镇定当时的心境时,便可以再换一种念法,如是一换再换,八换十换,均无不可,只要这一刻能定心扫除妄念的,便是这一刻的好方法。譬如医病,但医得病好的,便是对症良药,众生妄念是病,佛号是药,能除痼病,便是妙药。持名一法,原为净土修行途径之中坚,因其重要,故特将各种念法分别详述于左。

一、高声念

念时声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贯注在一句佛号上,大有音若金石,声满天地之慨。此种方法,虽然稍嫌耗气喉哑,不能持久,但是它能对治昏沉懈怠,驱除相续的杂念。行者念佛时,若昏昏欲睡,或想入非非时,猛一提起精神,高声朗念,顿觉头脑清醒,正念恢复,仍旧有无穷活力,强大作用,并且会使闻声之旁人亦生起念佛之心。昔永明禅师在杭州南屏山顶念佛时,山下行人觉其声音如天乐鸣空,高朗嘹亮,所用的就是这种念法。

二、默念

念时自外表看来,只见动唇,并不出声,虽是不出声,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在行者心识中,还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了清楚明白之故,所以心不走失,正念得凝成一片,故其效力并不减于有声。这一种念法,可用之于卧时、病时、沐浴如厕时,或不便出声之旅次及公共场所。

三、金刚念

念时声音不大也不小,甚为中和,行者一面念,一面用耳听,不论四字念,或六字念,但能一字字听得分明,不走失,自然心定。此种念法,效力至大,故以金刚喻之,盖金喻其密,密则不为外境所渗入,刚喻其坚,坚则杂念无不破,在各种念佛方法中,独此最为常用。

四、觉照念

念时一面称佛名号,一面回光返照自性,所以眼前虚灵超拔,但觉我心佛心、我身佛身,凝成一片,光奕奕,圆陀陀,境界辽阔,充塞十方,所有山河大地、房舍器具,一时顿失所在,乃至自己四大假身亦不知落在何处。如此,则报身未谢,已证寂光,佛号初宣,便入三昧。以凡夫身,预佛境界,无有较此更捷者。可惜非上上根人,不能领悟实行,故度机较狭。

五、观想念

念时一面称佛名号,一面观想佛身相好庄严,卓立我前,或手摩我头,或衣覆我体,或再观想观音、势至侍立佛旁,诸圣贤众围绕于我,或者观想极乐国金地宝池,花开鸟鸣,宝树罗网,光辉严丽。如观想真切,即身便可游于极乐国土;如不真切,亦可作为念佛之助缘,使净业易于成办。倘久观令熟,平时已在心目中存留甚深印象,一旦报体衰谢,此方尘缘不复牵累,则极乐胜景便一齐现前了。

六、追顶念

念时用上面金刚念法,但将字与字之间,以及句与句之间,连缀得极其紧密,形成一字追一字,一句顶一句,中间不留间隙,所以名为追顶念。因为追顶紧密,不留间隙的缘故,杂念便无法乘机契入。此是念时情绪紧张,心口亢进,正念的威力盖过一切,故能使无明心想暂时归于沉寂。所以此种念法,效力至大,净业行人多采用之。

七、礼拜念

念时一边念一边拜,或念一句后拜一拜,或不论字句多寡,但边念边拜,边拜边念,成为念拜并行,身口合一,再加上意中思佛,便是三业集中,六根都摄。这样则吾人身体上所有能发生作用的器官,全部都用在念佛上,更没有闲家具能再涉及念佛以外之事,或念佛以外之念头了。所以此法是特别精进,效力也特别大,惟是拜久则身劳气喘,故只宜兼用,不宜专用。

八、记十念

念时用念珠记数,每念十句佛号,拨过一粒念珠,或用三三三一制,或用三二三二制,皆于第十句念毕后,拨过一珠。如此心中既要念佛,还要记数,不专也要专。若不专心时,则数目便错乱了。所以,此一法可算是强迫专心的方便法,故对治杂念极有功效。

九、十口气念

念时但用追顶法念去,不论佛号多寡,但以尽一口出气为度,待到出气已促,势须抽吸进一口气,方能再续念时,名为一口气。如是十次,名为十口气。此系专为每日并无暇晷念佛之极忙人而特设的方便法。大约念完十口气,只须五分钟左右,每日只须念过一次十口气,便够往生极乐国,所以纵使极忙人,也能做到。此是根据弥陀第十八愿“十方众生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愿文而设。据古人研究结果,谓所谓十念,即是十口气,因为佛愿甚广,而净土法又最切实,所以虽仅十念,临终佛亦必来迎也。

十、定课念

念佛最怕的是始勤终懈,无有恒心,故古今行人,每将念佛一事定为按日功课,只要日日实行,便是道心不退。佛号多寡,规定时可以不拘,古人中每日定为十万、七万、五万等,皆为常有之举,可见其精进。总之,此事当斟酌环境及自身力量,定为功课。既定之后,无论如何忙法,也要把它念完,否则次日即当照补,养成习惯。若起初藉一股勇气,定得太多,以致后来做不到,则不好;若定得太少,则近于懈怠,亦不好。所以在决定之时,是要细加斟酌的。

十一、四威仪中皆念

行者净种纯熟,则念佛自会精进,由于勇往直前的结果,便不以定课为满足,在定课之外,不论日里夜里,除睡眠外,几乎无时无刻不念,这便是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皆念,久之成为习惯,则一句弥陀,永不离口矣。这在古人往生传中,比比皆是:有的业打铁,便一面打,一面念;有的业磨豆腐,便一面磨,一面念。最后都是声音一停,便已立化。这都大可作为吾人之借镜,果能做到这种程度,则定课和不定课便不成问题了。

十二、念不念皆念

上述四威仪中皆念,是指口念,此处念不念皆念的最后一念字,是指心念,照题目即是说:不论口念,或口不念,而心中皆是在念佛。这样说起来,口念时心中固是在念佛,即使口不念时,心中也是在念佛,这就于持名之外,又加上忆想,当忆想时,也正在持名,所以与单是口念时才想佛者,又有不同。行者果能做到不论何时何地,也不论口念口不念,意中都是在思佛,如此则净念坚牢,心如铜墙铁壁,风吹不入,脚踢不破,没有一丝世念染念能够闯得进去。此时念佛三昧,不成自成,往生彼国,便如操左券了。古人说“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即是这种境界,若不是念佛有年,功行纯熟,则绝做不到,所以不是初学者所能行。

 
 
 
前五篇文章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十八愿、念佛往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一、本愿念佛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佛老人

为何同样念佛,所得现世利益却大小各有不同

憨山大师:什么叫念佛得力?

 

后五篇文章

《净法概述》第三章 净土修行途径

《净法概述》第一章 净土之意义

《净法概述》第六章 以观想辅助持名

造二圣像见净土 - 圣像灵异篇

病苦时要念佛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