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发愿漫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发愿漫谈

作者:宋智明

愿是人生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有美好的愿才有吉祥快乐的生活;有伟大的愿方能造就贤圣的人格与生命的奇观。因为愿是人的意欲、希望与理想,是心灵信息向既定目标的不断播发。所以,一个人如有专向一致、矢志不变的宏愿作为人生向上的前导,必能使身口意的三业趋向光辉的目标。

愿既是因地的发行,又是赅摄果地的境界,如愿的大小、邪正、偏圆等,皆各随其类而得其果证。可见立愿对修行的至关重要。省庵大师道:“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广大的行果,来自广大的心愿。一个修行人如没有出格的见地来激发虚空般的心愿,则不可能有出格的真实的行履来证悟佛法,那么,修行的功德就有所限制。因此,省庵大师又云:“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可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修行,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修行如乘般若之舟,在生死大海的波涛中驾驶,有了愿力之舵,方能平稳直捷地到达彼岸,就不会在茫茫海洋中迷失方向。

极乐与娑婆,迷界与悟界,圣人与凡夫等一切缘生之法,都与愿力牵行的识种积累与突发有关,由愿力引领善恶染净诸业的功能,不断造作而趋向于既定的目标,因之而建立十法界的界别与道类。

由此可知,一切世界无一不是愿海,佛之果愿如大海之壮观,众生之因愿如水上之波澜;以佛愿摄众生愿,则一切众生波澜之愿,无不摄在佛海大愿中;以一切众生愿入佛海之愿,则一一行愿皆分具佛果所愿。所以,各随其愿,各获其应。

一、诸佛菩萨之立愿

在三藏经典中,到处可以看到诸佛菩萨发广大菩提愿,修行佛法的例子。

西方教主阿弥陀佛在因地中作法藏比丘时,对世自在王如来发四十八愿,愿成就一个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接引一切众生往生其国,在诸上善人的法会中,一生成办佛道。而法藏比丘刚发完愿时,就出现了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花,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发愿时就是成佛时,因此法藏比丘就在发愿之际,妙应随之而来,可见愿力在因地中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法藏比丘发愿后,就以愿导行,广积功德:“发斯宏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无量劫,积植德行。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行无愿不立,愿无行不成。发愿之后立行,由真实的妙行,就能成就众生,广利有情,由此逐渐获得增上之果,究竟圆成时,便满本愿而成无上道。法藏比丘由于经历多生多劫的精进依愿修行,最后终于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在《悲华经》中,观世音菩萨有第一补处之愿,大势至菩萨则继其后,都因发大愿而辅助弥陀教化,以接引众生。在《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在《文殊发愿经》中,有往生净土之愿。其次如地藏之大愿,马鸣之方便往生,龙树、天亲等,无一不一一发广大愿,其末后皆导归极乐,以为成己成他之妙法。

二、诸贤圣之立愿

在《净土圣贤录》中,记载了许多贤圣立愿发行的因缘,兹将具有代表性的愿行节译如下,以资参考。

1.施经之愿:宋朝冯楫居士,四川遂宁人。初参佛眼禅师,有省。又参大慧果禅师,入山结夏,深有悟入。以后兼修净业,行弥陀忏仪。因见建炎兵乱后,名刹藏经多残毁,于是造大、小藏经四十八所,分供诸刹。他在施经发愿文中说:“予之施经,一事而具二施:以资造经,是谓施财;以经传法,是谓施法。财施当得天上人间福德之报;法施,当得世智辩聪盖世之报。当知二报皆轮回之因,苦报之本。我今发愿,愿回此二报,临命终时,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花为胎,托质其中,见佛闻法,悟无生忍,登不退阶,人菩萨位。还来十方界内,五浊世中,普现其身,而作佛事以今财法二施之因,如观音菩萨,具大慈悲,游历五道,随类化形,说诸妙法,开发未悟,永离苦道,令得智慧,普与众生悉得成佛,乃予施经之愿也。”

现在许多人在佛教中修学,唯以求福报、求世智为目的,以此世间的系缚业因,虽作施经等善事,却难以解脱轮回,超登不退。冯居士由于正确的立愿,所以在临终时,穿上僧衣,坐在高座上,拈拄按膝,自在往生西方。

2.度生之愿:宋朝文彦博居士,汾州介休人。历任宋仁宗、真宗、神宗、哲宗四朝的将相,为官五十余年,后至太师之位。曾兼译经润文使,封为潞国公。他在官宦生涯中,一直信仰佛法,广行众善。到了晚年,向道的心更为精进,并专念阿弥陀佛,无论在早晚或行坐之间,未尝懈怠正念。文居士在每日发愿中说:

愿我常精进,勤修一切善。

愿我了心宗,广度诸含识。

有广大之愿,则有相应之行动。文居士在京都时经常组织净土会,领导大众念佛。一次他与净严法师合办十万人参加的净土会,影响极大,士大夫等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大多受到他的教化而修净土法门。而他自己因发愿实行的功德,在九十二岁时自在往生西方。

民国时的温州吴璧华居士,景仰文居士而立度生大愿。他发愿要度一万人归净土。他无论在佛寺、道观、学校、监狱、舞台,乃至耶稣教堂、婚丧宴会等一切场合,随时随地,观机设教,大转法轮。由此推动了温州净土法门的普及发展,许多人因此而往生西方。

吴居士曾以偈表志说:

我行普贤广大愿,尽未来际不退转。

临终见佛坐宝莲,同往无量光佛刹。

由于他立愿广大,兢兢业业地广行众善,且深通经典,精进自修,因此在临终前见观音菩萨现前。又曾手书自警偈说:“死去任他死去,决不随他流转。原来本无一物,直生西方乐国。”至时,两手结印,安祥而逝。

3.速证之愿:明清之际的觉明妙行菩萨,一生弘扬净土法门,度人无数。他在一次说法中谈到过去世行愿亲证的例子。他说:“我昔于晋明帝时,受贫子身,为贫苦故,乃发大愿云:‘我以夙业,受此苦报,若我今日,不得见阿弥陀佛,生极乐国,成就一切功德者,纵令丧身,终不退息’。誓已,七日七夜,专精忆念,便得心开,见阿弥陀佛,相好光明,遍十方世界。我于佛前,亲蒙授记。后年七十五而坐脱,竟生极乐。后以度生愿切,再来此土,随方显化。”

一般修净土宗的人,只求临终往生,很少有发愿现生速证的。由于现生努力不够,法味较少,又无实证三昧的功夫,因此临终就难以确保往生。我们应当学习觉明妙行因地发速证愿的精神,誓于现生专精修习、证人念佛三昧,花开见佛,闻法开悟。以此自度度他,广弘净土法门,临终时即可高登上

三、净土发愿的方法

净土宗的发愿,有事理二门,体用二义。不同的发愿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如能愿愿皆从真实心地中流出,不落于形式,就可得证与愿相应的果报。

1.定时的发愿:修净土的人一般都有定课,在定课中依文发至诚恳切之愿,则日积月累,水到渠成,自然会呈现出一番新的景象。

宋朝王日休居士,每日在定课中发广大愿,其一云:

“弟子日休,谨为虚空界一切众生,燃香敬礼尽虚空一切诸佛、一切正法、一切诸大菩萨、缘觉声闻圣众,乞成就一切善愿,济度无量无边众生。临命终时,一刹那间,见阿弥陀佛,证无生忍,了六神通。不出此间一岁,即来此间教化众生。渐渐变此南阎浮提,尽娑婆世界,以至十方无量世界,皆为清净极乐世界。”

因为他坚持定课发愿,临终时唱言:“佛来迎我!”便屹立而化。这在净土往生人中是非常罕见的。更奇怪的是,宋咸佑年间,当吕元益居士重刻《龙舒净土文》(王日休着)时,刻至《祝愿篇》,版中突然进出了三颗舍利。这种由愿力而感召的殊胜事迹,的确不可思议。

2.立行的发愿:学佛者必须立种种行,以期趋向一定的果境,如闻思修、戒定慧、四摄六度,或为成办某一佛教事业。在一切行的开始、中间以及结束时,都要有愿力来作引导,故须因行发愿。

净土四祖唐代法照大师,因宿有朝礼五台拜见文殊菩萨之愿,遂多次蒙菩萨的感应,最后在朝礼五台时,亲人圣境,得文殊菩萨说法授记,获大利益。

清朝周梦颜居士(即《安士全书》的作者),他在二十四岁时写就《万善先资》,专论杀生之过,提倡慈悲救济。他发愿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所以他每到一神庙,就在神位前发愿说:“唯愿尊神,发出世心,勿受血食,一心常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思仁自今二十四岁,直至寿尽,中间若杀一小鱼虾,乃至家中眷属,若有人伤一蚊蚁,唯愿尊神是纠是殛,迅雷击碎所着书版。思仁自今二十四岁,直至寿尽,临河见鱼,仰面见鸟,不思救度,反萌杀机,亦同此誓。思仁自今二十四岁,直至寿尽,若梦寐中,见人杀生,不能至心称佛名号,发救度心,而反欢喜赞成其事,亦同此誓。”

由于周居士愿行相应,一生不退,故在临终之际谈笑而逝,显得非常安祥自在。

3.对境的发愿:修净土者,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放下万缘,提起正念。因此,在六根对六境中,无论是苦乐、善恶、美丑、亲怨等,都要见境回心,不依恋在幻境上,一心观察极乐庄严,方不被目前的境界迷了去,心中才有坚固的定力。但众生往往习气较深,迷惑日久,难以一下子就出离诸境的系缚,故须在六根对境中,时时发愿:愿离娑婆之苦,愿得极乐之乐,处处提撕警觉,久之便能正念现前,不被外境所转。智者大师在《净土十疑论》末后示导厌离发愿说:“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着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接着又进一步发度生之愿云:“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境强,自为业缚,沦溺三途,动经劫数。如是轮转,无始时来,未曾暂歇,何时得救苦众生?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若证无生,方能于恶世救苦众生。”

如果净土行人在对境中,时时发愿,切实念佛,临终定能往生极乐,满足本愿。

以上三种发愿,皆是事相,如果进一步在精进励行中,由事入理,圆融诸法,则能从法性体中,自然流露智慧、慈悲、方便之广大愿行,在诸愿行中,心内无染、安稳、妙乐,由斯成就净土妙行,庄严身心,得证不可思议中道境界。

由上的分析,可知修行立愿的重要性,尤其是净土法门,更重在发愿,愿不切是难以往生西方的。那么,怎样是愿切的表现呢?净土第十一祖彻悟禅师曾在其《语录》中论述道:“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愿深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又说:“假如赤热铁轮,旋转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又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如此逆顺至极,尚不改所愿,此之谓切愿。

净土法门因为是以信愿作重心,主要是先使心识的出离,所谓神游极乐。有了此一层意境,念佛就能真实、恳切,成功往生的可能性就大。因此我们应学习诸佛菩萨以及诸位贤圣的发愿之行,发起真正的愿心,为尽此一报生而精进修持!

 
 
 
前五篇文章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跋

莲池大师答净土四十八问

念佛的心态——感恩心、快乐心与信心_慧觉

念佛的心态——感恩心、快乐心与信心_慧觉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在什么地方?

 

后五篇文章

念佛不忘救国 救国不忘念佛——纪念弘一大师诞辰一百一十

印光大师与上海近代净土宗的弘扬

净人与净土

《净土决疑论》讲记(十三)

《净土决疑论》讲记(十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