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开示:净土法门之大手印 (壬午年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我再次朝拜鸡足山放光寺,适逢慈师讲授《善导大师全集》。一时,慈师因违缘罢讲。数日后,师应慈定师、昌宏师等大众殷切劝请,重升法座,畅演法音。鸡山雨季,难见太阳,然慈师每次宣讲尽兴时,即见阳光穿过云层透过门窗,辉耀光明讲堂。师笑曰:阿弥陀佛即大日如来。师又曰:今后再难如此讲法,说不定是最后一次以这种方式讲法。现谨录慈师续讲《善导大师全集》前开示的一段"闲话"。窃以为,净土奥义有在于是,净土法门之大总持有在于是。纯化识。) 很高兴把《善导大师全集》的学习继续进行下去。《善导大师全集》的学习在我们中国有一定的难度,大家都应该谅解、理解,因为各人审思法的角度、接触法的因缘、闻思法的过程千差万别。出现什么样的因缘都是可以理解的,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缓冲的调整,有一个消化的过程。 这个世间是一个不完美的世间,有它的两面性。各位来此参学有不同的因缘、不同的角度,大家若能相互理解,轻松地在一起安住,相互地提携、爱护、尊重,是不难达成的,根本就是个尊重。 我们现下这一念心,觉心,决定是一心。过去我们在谈话中谈到:为什么一说到阿弥陀佛,就谈果地的境界?因为无始劫以来,我们的法身是与阿弥陀佛一样的,这本是一个真心,过去的诸佛菩萨把这个心运用出来,我们却昧失了。 一念觉悟,全体大光。犹如虚空,普摄法界。我们一念迷失,犹如乌云,我们纠缠在这里,黑暗颠倒。 阿弥陀佛的给予的确是大光普照。我们都有习气,都有无始劫以来的秉性、执着,千差万别,相互的包容、允许、调整是需要的。 南无阿弥陀佛,无非是要我们站在佛的角度来俯视九界有情,作愿望的随顺,回施的随顺,慈悲的随顺,与一切有缘一个我们本具法性的随顺。所谓即心即佛,不离当下,即入大觉位。 佛是一乘佛。大家是决定要成佛的。我们的本质是佛,这个没有丝毫可以怀疑的地方,容不得怀疑,也容不得商量。这个地方思忖清楚了,也就象太阳一样透视进来,照亮我们这个本来光明的心,这个被众生遮盖了的心。 今天承蒙诸佛菩萨的加被,大家的许可,我们还能继续安居学习,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旦把这个事情从信、解、行上认识清楚,一定能在佛法的总持上得到不退转的利益,即生一定能了生死。不光我们学习的人能了生死,一切与我们有缘者,一定顺我们的因缘而得到生死的大利益回施,这是不可思议的教化。 这个法门,在我们汉地弘扬是有困难的,我们也多次掂量过这个事情,因为它跟藏传佛教的大手印、大圆满之类的修法极其相似。就是无用功处、无修修处、随顺处、安住处,唯有供养祈请处,是不坏的善根。在我们汉传佛教里,或在有相瑜伽中,在事部、行部乃至瑜珈部,往往都存在有形的行持。恰恰净土法门中,在有形中超越一切形相,作一个大清净、大平等、大欢乐、大光明的一次性的教化,实是不容易承担。就是说大家遇到一个这样的教化的机会,尤其是以显教的形式,实在是很难讲,很难讲。讲法者若是不心生欢喜,是很难把这种东西平等地、悉地地、不遮掩地回施。因为显教是一种平等性的、温养性的、交流性的、探讨性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是很难令师入悉地的,大家不知道:不入悉地,不得悉地教诲。就是说成就的教诲是很难的,大家有这个福报、因缘,我感到是诸佛菩萨的加被。 这个胜缘不要从我们这儿退失。因为这个法就是一个光明的、智慧的、慈悲的回施,直接回施给我们,让我们不离现下,不离现下这一念。决定圆满地运用智慧,是我们本有的阿弥陀佛心、我们本有的阿弥陀佛愿、我们自己的阿弥陀佛大光明。不假修证,即得圆满。这个地方是最难信最难信的。所以说净土一法是回施的法。不信的话,我们开始说三辈九品,还是可以的。 因为这样的教化是难得难闻难遇,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我感觉大家哪怕有这个机会闻一闻,都是不可思议的,况且大家有探讨、争论、学习的机会。 大家加被我,给我一个欢喜的机会,我给大家一个欢喜的回施。 当我们击破我、我所的时候,的确是很痛苦的。有些善知识在修转识的时候、开悟的时候,自我就崩溃了,死掉了,突然死掉了。 从历代开悟的例子中我们能够看到,一旦我、我所被击破了,我们才发觉,我们本来与佛站在同一个方位,同一个高度。 佛是无位的人,无所畏惧的人,没有色相的人,没有爱憎的人,择取爱憎,饶益有情,本来不择取,本来无爱憎,是大家需要、向往才有。 一旦大家不把性德当成身外之物,那么就能知道南无阿弥陀佛的究竟内涵:"世尊我一心,皈命尽十方。"得一心就是尽十方,尽十方就是无碍光。饶益法界,现下就要运用它,这就是修行。修行别无他法,刹那刹那间的心念与佛的光明相应不二,一心皈依,全体安养。我们的心安养,整个法界都安养;我们的心分别,整个法界都分裂。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智慧的人用一块皮子包住自己的脚,就可以走遍山河大地。而愚痴的人,要想把山河大地铺上皮子,才可以走路,才可以游化十方。 自己往内部一看,直接看到自己的心就是山河大地,无伤害处,游历自在,无所障碍。 所以说净土一法、一切佛法,离不开即心者是,当下者是,心作者是。这个地方不能顺随,善根、因缘不成熟,才说佛力回施、佛光普照。佛光照摄于汝,使汝善根增长,契合本来具足的报德、本来清净的法身。 我们修法修的是什么?昧失菩提心,一定是错。我们所作的业,一定是有漏的,制造生死轮回的,后有的。太可惜,我们常常打着佛教的旗号,搞生死轮回,这太可怕了。 因为这样的因缘,阿弥陀佛给我们回施一个、作证一个一切诸佛出世的准则:诸佛出现于世的正因,唯开示佛之知见,唯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第一步,我们往往把自己的知见作为佛的知见,所以不能入清净道业。 如果你光开示,不跟自己联系,你就不能悟入。虽有悟入,若不行,道业不得,十方诸佛出世教化的金刚顶眼就在这个地方安立。每一大事因缘出世,就是这一个事情。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不悟入佛之知见,佛虽开示,又有何益? 我们现在很多人在读经、看经,你不悟入佛之知见,跟你还是不相干。很多人说这是高明话,失去了学佛的意义,徒增迷信,越来越迷失。何以故?因为不能由信得解。什么叫解?就是悟入。因悟入方生真实的清净心,得心地安立,入清净道业,于自他二种因缘得以真实地入佛知见,以佛知见而行万行。如实修行,修什么呢?不入佛之知见,你怎么能起修呢?虽是老生常谈,实是念念不可忘失。 光明普照,含养我们,这是佛的愿。要是我们容易遗忘佛之知见,怎么办? 阿弥陀佛清净一切、平等一切、圆满一切的给予,"咸能生彼国",这就是给我们一个广大的圆满的发心。所以给我们一个发心,惟恐我们发不起这个心。虽然是我们的本心,我们不认许,你说那是佛的发心,那是佛才能发的心,我们不行。那你强执于自己的焦牙败种,你怎么能修证呢?我们不能不认真地审视,这是一个头等头的大事,一等一的大事。建庙也好,读经也好,礼敬也好,供养也好,相互的赞谤也好,这都是戏论变幻的,这都是解决不了你的真实问题的。 你就是读一万本经,建一万个庙子,磕一万个头,供养善知识如恒何沙一样,若不悟入佛之知见,也不得究竟的解脱。《普贤行愿品》中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最"。 我们能如实的依法修持,是首要的。这是个总纲。 这些年学习净土法门,感觉最深的一点的就是:这个"南无"啊,直指根本,直指报、化、法,直指智慧、慈悲之法。一切杂缘杂愿,杂作杂业,杂意杂行,彻底地通过"南无阿弥陀佛",作一个超越,然后回施于九界有情。并不是毁坏世法,不要其他法门,例如人有百金,此百金必含千、万、十万钱。总体的教化就含有一切善巧,慈悲。遇到净土一法,大家应该感到庆幸。 尤其是善导大师这一教化,更是难值难遇,象伏藏一样我们突然遇到,应该感到庆幸。如果我们的心地圆明,就像太阳一样,到哪个地方都是光明。要是我们发心不明,遇境迷失,被境所转,然后说好说坏,说是说非,痛苦流转,制造后有之业,实在是大大可惜。 我们在光明堂上学习光明善导的教诲,享受诸佛的光明,这是什么样的福报啊!这离不开诸佛菩萨直接的加被。 我们一直生活在光明之中,只是我们强执善恶的时候,才有善恶、对错、人我是非。若不强执,轻轻的一撒手,全体都是光明,全体就是智慧与慈悲。 净土一法,闻者必得度脱。因闻名而得度脱,正是阿弥陀佛的真实愿力,"闻我名号,俱来我刹"。若前若后,若已生、今生、当生,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闻名得以成就。 所以说呢?利根者,即心即佛。一闻彻底归入。 今天早上有个善知识问我:"你往生几分?"往生是没有分的。往生是全体光明,全体安住,全体解脱,全体智慧。一时皆得以成就,一时全体,一即一切。 若不如是,没有真正的即心即佛,说这是高明话,不能接受,那么就退一步讲-----心作心是。作什么是什么。那么我们就心作佛吧,心作圆明,心作无碍,心作一切众生咸得度脱,心作无处无疑,唯有大乘。心作阿弥陀佛,入我们一切有情同一法身,同一报身,同一应化身,同一自性,同一悲心,这你可以吧?还不行,再退一步讲------ 佛力不可思议。阿弥陀佛等待着你,加被着你,温养着你,一直到你认为可以心作心事了,可以即心即佛了。他期盼着我们,无始劫来都是这样,等待着我们。 这是三根之说,这是藕益大师的三根之说。 你不能以即心即佛诽谤心作心是或佛力不可思议,你也不能以心作心是或佛力不可思议诽谤其他因缘。因同是佛力故,同是佛亲证的果德给予故。这给予是不假我们修证的,不需我们还要做一点什么的,就像太阳到处都是光明,它自身充满了光明,放射出来的圆光所到之处皆是圆光,这是即心即佛。若我们感到不行呢,那么看光可以吧?寻光可以吧?向往光可以吧? 原来心与光本是一体。三根普被,根无大小,只是因缘熟与不熟,实无优劣,只是用与不用啊。不用的人,你就是面对着丰盛的宴席也会饿死。 净土一法,就如大海一样,修罗蚊虻,一切大乘小乘,各取所需,皆得满足。这是一乘圆教之说。大乘者大取,小乘者小取。 在讲《光明善导大师全集》之前,供养大家一段"闲话",是心里涌出来的,欢喜的话,光明的话,一切诸佛亲证的真实的不可思仪的话。信得及便用,信不及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