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缘问题之申论之与念佛的关系 谈到念佛法门,大家都知道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其实净土法门,不只是弥陀净土,凡诸佛之报土,皆是净土。报佛不应生秽土,生于秽土者,是化身佛,佛为度众生故,应化生于秽土。例如释迦牟尼佛生于娑婆,是化身佛,非是报身佛。 释迦牟尼佛之报土,非是娑婆世界。《大般涅盘经》第二十四卷,〈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云,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三十二恒河沙诸佛国土(宋明本谓四十二恒河沙),有世界名曰无胜,是释迦牟尼佛报土。 所以谈到净土法门,并非仅是弥陀净土,余如弥勒净土、药师净土等,皆称为净土法门。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净土念佛法门,是指求生弥陀净土,称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大愿殊胜,与娑婆众生特别有缘,修易而证深,称佛名号即得往生。三根普被,应机极广,万修万人去。所以家家弥陀,户户观音。杜顺和尚游行人间,劝人称念阿弥陀佛圣号。智者大师石城取灭,求生西方极乐。 谈到弥陀净土,令人感慨万千。有些人认为弥陀净土兴盛,障碍了其他各宗的发展。这是一种错误观念,事实并不如此。相反地,是因为其他各宗应机不广,造成了弥陀净土法门的独兴。 中国有八大宗,禅宗、密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唯识宗,和净土宗。其中除密宗、净土宗应机广大外,其余各宗,多是上根人得益,中下根人难蒙熏济。尤其弥陀净土,佛为末法众生宣说,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应机最广。所以世尊记说,末法时期,其余佛法皆灭以后,《无量寿经》犹多住世百年。 我是修弥陀净土的人,我万分希望其他各宗,皆有杰出人才,弘扬各宗。所谓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样才有佛教的兴隆。同时我深深知道,其他各宗不兴,非净土宗之罪。法无高下,对机者妙。末法众生,与余宗教法,对机者少,以致造成各宗不振。 其实各宗欲振兴,净土宗是挡不住的。所以绝不是净土宗衰败以后,其余各宗必然振兴。恐怕净土宗衰败了,徒然是佛教的损失,不能换来余宗的兴盛。 我们知道,密宗与净土宗,在我国都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可以说佛教在我国的社会基础,大部份寄托于这二宗。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密宗或净土宗任何一宗衰败,都是我国佛教严重的损失,绝对换不来余宗的兴盛。我觉得中国八宗,应该互相护持,才能共存共荣。 我国佛教,有一个不好的风气,八宗互不相容,实非佛教之福。各宗弘扬各宗的教法是应该的,但不要批评乃至破坏其他宗。正如卖瓜说瓜甜,卖辣椒说辣椒辣,是应该的。绝不可卖瓜批评别人的辣椒不辣,卖辣椒批评别人的瓜不甜。当知八宗同舟共济,一旦舟覆,绝无例外也。 一时有感,说了许多闲话,现在转回来,谈性缘与念佛法门的关系。 缘起是世谛,无性是第一义谛。缘起即是无性,无性即是缘起,故二谛本来融通,是之谓三昧。念佛法门,初修世谛借缘起之功,念佛念到无念,便入第一义谛。既入第一义谛,便得二谛融通。所谓二谛融通,要在心无所住。不住有,不住无,不住亦有亦无,不住非有非无。 不住有即是无,不住无即是有,不住非有非无便是亦有亦无,不住亦有亦无便是非有非无。故到此地步,便是一切有,一切无,一切亦有亦无,一切非有非无。先简凡情后显正义,名之曰念佛三昧。 一真法界,不碍缘起西方,缘起西方,不碍一真法界;法身不碍报化,报化不碍法身;有佛不碍无佛,无佛不碍有佛;有念不碍无念,无念不碍有念;往生不碍无生,无生不碍往生。一切无住,一切无碍,皆从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中得。似此无上法门,借弥陀慈悲愿力,易修易证,功不唐捐,岂是执我见之辈,可同日而语哉! 初学念佛,须借佛名号功德之力而修缘起,所谓心住一缘。此中方便不一,要在信愿行而求一心。久久用功,自力佛力二得成就,散乱昏沉自然渐伏。此时便得马调随人。 妄念渐歇,无念现前,此时注意不得滞于无念,若滞无念,仍是心有所住。故不住于念,亦不住无念。须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今以摄耳根为言,至心念佛至心听,若听得清楚明白,自然无念。然而无念之际,正是念得清楚明白。何以故?佛号听得清楚明白,岂不是念? 无念是寂,念即是照。此时照而寂,寂而照。正因为常寂方能常照,正因为常照方能常寂。故曰常照而寂,常寂而照。常照而寂者,随缘无性也;常寂而照者,无性随缘也。 话虽说着容易,行来便难,所以我们要以信愿行贯彻始终,至诚恳切求阿弥陀佛加被接引于我。因为末法众生,三不善根太深。例如佛说不净观对治贪欲,而末法众生起不净观却不发生作用。好比蛆虫以粪便为安乐窝,又焉能舍离粪便?所以念佛人,必须至诚恳切乃至痛哭流涕,求佛救我,求佛接引于我。 阿弥陀译为无量寿、无量光。而无量寿即照而常寂义,照而常寂即随缘无性义;无量光即寂而常照义,寂而常照即无性随缘义。无性随缘,十方接引;随缘无性,十方众生同归净土。 净土者无有分别,即是一真法界。随众生缘故,假说西方。一真法界等同虚空,虚空本无东南西北,随众生心故,说有十方虚空。同一虚空是理,说有十方是事。无性随缘者,理不碍事也;随缘无性者,事不碍理也。如此事如理融,成一乘教义。 有人说求生西方是着相,念阿弥陀佛是有念,佛法说无相无念,以此原因,认为净土法门与佛法相违。彼不知相即无相,无相即相,念即无念,无念即念。故《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若于相外另有无相,念外另有无念,便着断边,不会中道。若于无相外另有相,无念外另有念,便着常边,亦不会中道。 故无性随缘,无相即相,无念即念,无生即是往生。随缘无性,相即无相,念即无念,往生即无生。 以上仅略谈性缘与念佛的关系。至于如何修净土法门,非是我们所要谈的,于此不多占篇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