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念佛胜易 第六章 一切法门 六字全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第六章 一切法门 六字全收

学到这里,我们心里面跟阿弥陀佛越来越亲近了,我们再来看看六字名号的功德到底如何呢?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

“护念”即是守护忆念,令其安稳,无诸障难。

守在旁边保护我们,叫守护;心中常常记挂我们,叫忆念。让我们众生安乐、安稳,没有任何障难。

故知:念阿弥陀佛,即是念十方诸佛;

有的人担心说:“光念阿弥陀佛够不够?别的佛用不用念?”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不请自来,团团围绕,所以说,念阿弥陀佛一佛,就是念十方诸佛,十方诸佛都来护念你。

生极乐净土,即是生十方净土;

极乐净土是诸佛之家,一旦到达极乐净土,十方国土随意前往。

真实的利他

能以此自利,即能普利一切。

我们能够以此念佛法门使自己得到真实的解脱,我们就可以拿这个法门普利一切众生。不然讲什么“利他”,那都是虚假的,自己没有得到利益,怎么可能利益人家呢?所以,对净土法门有所深入,对念佛的教法真实地实行,真实地称念,心中知道决定往生,那你讲念佛,就有力量,人家也能听得懂,人家也能信受。你自己还在那里七上八下,你讲出来的话就软塌塌的: “念佛一定能往生哎。”人家反问一句:“你怎么样?”“我还不行。”“你都不行,我怎么行?你都念佛多年了,你都不行,我就更没份了,算了。”

佛法不讲明天

我们劝人家学佛,往往听到这样的回答:“不行不行,工作这么忙,那哪里行?等退休以后再学佛吧。”人们总觉得念佛要有条件,结果三等四等,死掉了,来不及了。

佛法是不讲明天的,怎么能等到明天呢?今天晚上睡下去,不知道能不能起来了。就要现在念佛,现在获得佛的救度,然后走过多彩的人生,回入世间,利益娑婆世界众生,过这样的人生,不是很安乐吗?

念佛没有任何条件,不需要什么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念,任何人都能得救!这样劝化人家,就有力量。

教要契机

我们作为佛教徒,总是希望众生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现在在很多地方,其他教派发展的很快,尤其在农村。为什么这么快呢?一方面,我们在弘法方面有所不足,另一方面,在契理契机的问题上没有注意,将佛法讲得那么高深玄妙, 《华严经》如何如何,好是好,哪个有时间去看?尤其在农村,识得几个字?认识几个字的,谁能学这些?农民就讲了:你看,我要种庄稼,免不了要打农药;干体力活,哪还能吃全素?一讲到佛法,他脑子就想起来:这两条不符合标准,第一不杀生,第二要吃素,还有其它条件, “算了,佛法是好,我没有条件入门哪!干脆我去信别的吧。”甚至还有的人去信邪门歪道。

我们作为佛弟子,要想想现在众生需要什么,现在到底是怎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佛法,讲得那么高深,没有用啊!到后来,把佛法当做高谈阔论的的工具把自己捆起来了,把佛教限制在寺院高墙之内,学者文人的书屋。

是我们佛法里边没有慈悲吗?有,但是,你自己没有得到佛法利益,甚至人家讲阿弥陀佛大悲本愿,你还来破坏,来反对。所以,我们要根据时代特点,观察众生根机。

若论慈悲,谁能比得过阿弥陀佛?若论誓愿的力量,谁又能比得过阿弥陀佛?若论救度众生的法门,法灭万年尚且得救,何况现在?五逆众生尚且往生,何况不至于造五逆罪的人?法门是广大无边的,可是众生自我设限,加了很多门槛,又加了很多条件,结果把宽宽的救度大道,变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 “往生需要很多条件,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数出来七八条、十几条、一百多条了,人家一听,“算了算了,我不念佛了,我都没有资格了。”

所以,佛法的慈悲要展现出来,并不是说我们在这里随便创造,佛的经典明明如此啊!为什么不把这样广大的佛法贡献给广大众生呢?如果把这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必然往生”的教法普遍地弘扬开去,佛法马上就不是现在这样一番景象了,这个世间念佛人的大白莲花就处处绽放了,经中说:十方众生往生极乐净土,犹如雨滴。像下大雨一样,那么多,到净土去。我们现在,很遗憾, “易往而无人”,这么容易往生的法门,却没有几个能往生。所以,教要契机。

不必改口另外称念

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十方诸佛名号。

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称念十方诸佛,既能自利,又能普利一切众生,因此,不用另外再称念诸佛名号,这样,我们的心也专一了,符合净土法门的宗旨。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观音势至自然相随,

并有其它大菩萨,共二十五位,不请自来,二六时中,欢喜拥护,

令念佛人,离诸恼乱,常得安稳。

故知:但念弥陀,即已通念诸大菩萨,观音势至,自在其中,

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它菩萨。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获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

当然超胜任何咒语;何况一句弥陀,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

故念佛之外,不必改口另外持念其它咒语。

这三段文使我们的心越来越专一。首先,专念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我们不必另外改口称十方诸佛;其次,专称阿弥陀佛一佛,观音、势至、二十五菩萨、一切大海众自然相随保护,所以,我们念弥陀一佛,也等于念了诸大菩萨,不必改口称念诸大菩萨;再次,专念阿弥陀佛一佛,六字名号具足无上功德,超胜任何咒语,一切咒语的功德都摄在六字当中,所以,不必改口持念别的咒语。

《大经》之〈流通分〉佛告弥勒菩萨言:

其有得闻 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 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 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 无上功德

“得闻”的“闻”不单单指耳朵听到声音,还指心中了解是怎样的一尊佛,不然 “闻如未闻”嘛。我们经常听说“久闻大名”,就是早就知道这个人多么有威神,多么了不起。我们闻佛的名号也一样,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 ”。如果我们听到了,像没听到一样,“有什么不可思议呢?”那就是没有闻到。

《大经》说:若有众生听闻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 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如实地称赞、我们如实地听闻而信受,自然就发出了“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啊!这么不可思议的名号,具足无上功德,有我的往生在里边,那我就口称名号往生净土! ”自然心中有喜悦,自然踊跃称名。“乃至一念”当然不限制一念,是说契入名号。在这一念之间,“当知此人为得大利”,你不能小看这个人,不要因为他是娑婆的凡夫,就认为他仍然是凡夫,应当相信:这个人已经得到了大的利益 ── 不是小的利益 ── 什么大的利益呢?就是往生成佛的利益。

净土法门的高超 ── 印光大师讲:“不要说凡夫不能相信,连小乘圣人阿罗汉都不能相信,不要说阿罗汉不能相信,连浅位的菩萨都不能相信,只有经常随从佛身边的大菩萨才能坚信不疑,虽能相信,也还不能透彻了解。 ”净土法门之高超,我们怎么能想像得到?一个罪恶的凡夫,但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就具足无上功德!难免使人心中起疑。但是,我们不要管,佛如是讲,我们就如是信受,而口口声声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净土。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这个才叫特别法门,这才叫念佛法门高超的地方,横超,他力。

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讲的话很委婉,说“当知”,“当”就是应当,也有排除疑惑的意思, “你不要怀疑,确实如此!”

付嘱文

这一段称为“付嘱弥勒文”,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末尾将要点交待给当时在座的大众以及未来的众生。《观经》付嘱文说: “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阿难!《观经》虽然讲了很多,定善、散善、三福、九品,可是,你好好记住,它的要点在于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名号。”这是将名号付嘱给阿难。同样,这个地方,是把弥陀名号付嘱给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之后在此土成佛的菩萨,也就是说把净土法门付嘱给未来一切众生。付嘱什么呢?付嘱这句名号:其有众生,闻到这句名号,一念之间,得无上功德大利。这是要点所在。

有上小利功德

故知:念佛即是无上大利功德,则一切咒语及诸行门,

皆是有上小利功德。

那么,别的修行,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等前面也谈到,但是到最后,释迦牟尼佛不提了,那是方便诱导,所以,只付嘱持名念佛,别的不提。《观经》的路线跟《无量寿经 》一致,所以就知道念佛是无上大利功德;别的行门为什么不付嘱呢?因为都是有上小利功德。和六字名号来比,当然都是有上了,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的境界,什么样的功德跟它比都是有上了。我们既然要往生净土,应该专称无上功德大利的名号。

取舍之义

故有智之人,当舍有上小利之余行,

而专念无上大利之六字洪名。

有智慧的人,应当知道取舍,舍有上小利的其它修行,取无上大利的六字名号;舍杂行,取念佛。

不过,这里的“取舍”要作一下说明,有人以为“取舍就是专门念佛,其它的我什么都不做,我舍掉”,这是错解。这里的“取舍”是心中的观念,怎么叫舍?怎么叫取?心中将自己的行善积德等修行回向,作为往生之业,这就是心里执着它了,执而未舍。

现在不是这样,现在专依念佛,往生净土,其它必须做的事情,做还是做,心态不一样,这个叫“舍”,心中舍掉,不以此作为往生回向之业,就不叫杂行。这个是需要再三说明的,免得人家误解。

“取舍”贯穿于佛法当中。我们原来修学圣道门,现在选入净土门,圣道门讲相信因果,那净土门就不相信因果了?还是信因果;圣道门行善积德,我们到净土门里,行善积德还是做,只是不以此回向作为往生之业。

诵经之义

我们经常诵经 ── 诵经和诵经也不一样。有人诵经,是把它作为功德回向;我们诵经,是了解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慈悲,“哇!经文讲得这么好,你看这一段……”就比如刚才讲解的这一段,如果光是读诵,十秒钟就读完了,读完了不知道什么意思。如果知道经文意思的话,读了多欢喜呀? “哇!一念具足无上功德!”肯定就念佛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从助业进入正定业了,诵经的目的、效果就完全达到了。读净土三经,看到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怎样的优美,心里自然欢喜仰慕,这个也是诵经的效果。

诵经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经义,然后依教奉行,并不只是为了读诵而读诵。比如净土三经,说的就是“专念弥陀名号,必定往生 ”,我们知道了,就来专修念佛,并不是念佛还有所不足,要另外加上诵经才能往生。

名号功德

又,《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言:

阿弥陀佛名号,

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

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

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

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

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

而说偈曰:

阿字十方三世佛 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舍利弗!若有众生,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

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懈,于现在身,受无比乐。

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迫病患之苦,

或转短命得寿延长,或怨家变恨,得子孙繁荣,

身心安乐,如意满足。

如是功德,不可称计。

释迦牟尼佛赞扬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把我们娑婆世界凡是好的名词都用上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六字名号就这么殊胜。为什么六字名号有这么大的功德呢?释迦牟尼佛自问自答: “阿弥陀”三字之中,有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圣人、行法。“阿”字,十方诸佛在里边,“弥”字,一切菩萨在里边,“陀”字,一切行法、无量经典在里边,所以讲,这三字之中,什么都具备了。念 “南无阿弥陀佛”还有何不足啊?

听到阿弥陀佛有这样不可思议功德,深生信仰,现在就享受无比法乐,“受无比乐”就不是受世间的五欲之乐了,而是触光柔软,内心有法喜法乐,知道往生决定有份,虽然有烦恼,内心还是清凉的,虽然是凡夫,内心知道决定可以去成佛了,这个叫 “受无比乐”,经中讲:念佛人所受之乐,超过比丘三禅之乐,比禅定之乐还要乐。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贫穷可以转为富贵,病患之苦可以免除,短命之人得寿延长,冤家债主变成善亲眷属,身心安乐,如意满足。

这些还是指世间的事情,阿弥陀佛的本愿、六字名号的功德,本来是让我们往生的,世间的利益是附带的,成佛才是根本。我们念佛,世间利益是附加的,不是主要的,自然就得到了,是阿弥陀佛主动要给我们的。

故知: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

经中说:阿弥陀佛是诸佛之王,没有什么法比“南无阿弥陀佛”更高,没有什么咒比“南无阿弥陀佛”更高,没有什么功德比“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更大。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

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

你能念弥陀一佛,所有的佛都念了,所有的咒都念了,所有的修行法门都在里边了。

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

亦谓“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所有的教典、所有的修行法门都摄在六个字里边。不仅能保证你临终往生净土,现在也能让你身心安乐。

念佛功德

《大悲经》言:

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盘界,不可穷尽。

一称“南无阿弥陀佛”,所具足的善根无量无边,可以进入极乐国土。

《观经》言:

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忆佛念佛,当下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了,为什么?当下具足无上功德了,相好是功德所生出来的,没有功德,绝对没有那个相好(算命先生给人家看相,如果这个人没有那个修养、福报,就没那个相,相能反映内心 )。具足了佛的无上功德 ── 当然是我们内心具备的,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是在六字名号当中 ── 自然就说了:“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当下念佛,当下就成佛。

《经》言:

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

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

如果有人将小千世界四天下宝藏全部供养佛、菩萨、圣人,得到的福报很多;这样多的福报,比较起来,不如劝人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怎么想像都想像不出来了。有人学佛法,搞世间慈善,慈善是不错,但是他不教人念佛,那福报就差多了。所以,《阿弥陀经 》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能有多少修行供养佛菩萨?我们能拿四天下七宝供养佛菩萨、声闻、缘觉吗?我们不可能。但是即使那么大的福报,跟念佛相比,劝人家念佛一声,超过它!

《涅盘经》言:

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较量。

假如把国王的宝库打开,一个月之内,布施一切众生,这个人所得功德很大。但是,还不如张口念一句佛,念佛的功德大大超过上述功德,不能为比。

你还不愿专念弥陀名号?你真的是丢掉西瓜,拣了芝麻。西瓜和芝麻的差别远远无法形容念佛和布施的差别。

《增一阿含经》言:

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

若有称佛名号,如构牛乳倾,功德过上,不可思议。

四事是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就是生活必需品。把日常用品拿来供养地球一切众生,他们的衣食住行所有的一切,都是你提供的,看看,你的功德大不大?当然很大!但是,如果有人用挤牛奶那么长时间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其功德要大得多,两者的差别令人无法想像。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那些修行是有为、有漏、有上的,不能作为出离之因,不能解脱。“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呢,真实、无为、无漏、无上,可以到净土成佛的功德啊!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因地以清净愿心、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所修行的功德啊。你怎么跟他相比呢?

《大智度论》云:

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

满中七宝,奉施于佛;

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譬如有人一生下来就能日行千里,他足足走了一千年,你想想看,走了多远!这么一片大地上的宝藏,全部供养佛陀,其功德不如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称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 ”。

善导大师云: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全非比较也。

其它所有的修行,虽然都是善,都很好,但是,如果跟念佛比,就不能相比了。

就好像一间暗室,点一支蜡烛,蛮亮的,挺好;如果点一盏日光灯,就更好;如果跟太阳光比呢,不可为比千万亿倍。

123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念佛胜易 第七章 现当二益 即是念佛

念佛胜易 第九章 本书性质 有三特点

朝暮十念法

朝暮十念法

念佛心得

 

后五篇文章

念佛胜易 第五章 众生缘深 唯有弥陀

一人念佛一人去,应该如何念?

师父,放念佛机二十四小时给众生听对吗?

有人认为一本经、一句佛号就可以得念佛三昧,但是实践结果

念佛的多,往生的少,如何对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