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今天,向大家汇报这个‘般若为导,净土为归’。这八个字代表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因为‘般若为导’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在‘六度万行’中,前五度如盲,从布施、忍辱、持戒、精进到禅定,这是前五度。为前五度就如瞎子一样,唯有第六度—‘般若度’,才是有目,才算是打开了眼睛,看清了方向。因此,我们才以‘般若’为导,不能以盲为导。无目就不能导航,所以我们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 佛经中,最高是《华严经》,《华严》中‘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净土法门是‘十方诸佛同赞’。十方诸佛共同赞叹这个法门。‘千经万论共指’,就指示你到极乐世界去!既然是十方诸佛都赞叹,那我们究竟归到哪呢?当然也是‘极乐为归’!总的精神就是‘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从《金刚经》谈到《无量寿经》。这两部经,般若类的《金刚经》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再有《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第一经。所以,从《金刚经》谈到《无量寿经》。 ‘般若’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经典文字是文字般若,都是从实相般若所流出来的,是极殊胜的文字。但它本身仅仅只是个文字的般若,而我们的文字又非常的有限,所以用语言文字表达起‘般若’来,便有它的局限性。仅仅是文字般若,而不能一写出来就是实相般若。既然有文字般若,那我们就该依于这个文字般若去‘用’呀!所以,这个‘信受奉行’在任何一部经的最后面都提到这句话。所谓‘奉行’,就是要按着「般若’这个道理去奉行,这也便是‘观照般若’。 ‘观’就是看,‘照’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中的照。这个‘照’字蕴涵很深哪!我们也念过《心经》,也懂得‘五蕴皆空’,但是我们却度不了一切苦厄。问题在哪?就是因为我们不会‘照’!我们是‘想见五蕴皆空’,用我们的思想一想,啊!五蕴都空了,所以才接受了佛所讲的道理,但是却不是‘照见’而是‘想见’,因此力量很小、作用不大。‘苦厄’便不可能空!两者分别就在这。‘观照’,一上来我们就用‘照’,是不可能的,先练习着用‘观’。所谓‘观照般若’的‘观’,就是从这个文字入手,我们去观、去照。说的俗一点,就是指我们如何去看待问题、怎样去对待问题。我们在生活中有种种的现实问题,怎么去对待呢?所谓‘修佛’,不是上座或在大殿上绕绕佛,这个时候是修持,但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呢,我们应该不断地修持呀!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我们都应该按‘如来’所教导的那样来看问题、对待问题。这是观照般若,由文字般若到观照般若,观照般若在某一天触着碰着,就证实般若了,契入实相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谈一谈这个‘观照’。前面讲过:对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但凡夫没份做得到,就连‘三贤位’的菩萨也不能做到。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该从哪做起呢?我以为,我们下手的最好之处便是《金刚经》的四句偈中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从‘文字般若’进入‘实相般若’的下手之处!我们只有从这下手才对。就看这一切有为的世间法,不但世间法,你修桥、补路、上供、斋僧乃至练气功、入禅定……这一切一切都是‘有为法’。例如禅定,道理很深哪!有些人得了一点定或有了点特异功能,便以为很了不起了,其实还在‘有为法’中。关于‘特异功能’是存在的!钱学森(大科学家)发表了文章《奇异功能是事实》,肯定了它的存在,不能予以否定!但这一切还毕竟是‘有为法’!哪怕你入禅定,入到自己空了、床铺也空了、房子也空了……一无所有的境界,那也只是‘欲界’的定,连‘色界天’都不是,‘无色界天’就更达不到了!有些人得了一点定,便以为《金刚经》的道理我都证得了,我证到了般若,都能空了……其实还远着呢!这些还都属‘有为法’。不要说功名富贵、妻子儿女如梦幻泡影,就连这些修持、这种种的锻炼也都是‘有为法’!要知道‘有为法’皆如梦!我们都是在做梦中事,在梦中来了个大老虎,何尝有老虎?梦中捡了十万美金,其实根本没有美金,还是我自己,都是梦中事。 ‘幻’是幻化,是变幻出来的。印度有许多的幻术,甚至能变出人来,变什么有什么,一看果然是这么回事,实际上没有这回事。‘泡’比喻得最好,就是个肥皂泡。小孩子吹的肥皂泡。用吹泡管一吹,吹出几十个泡来,五颜六色的,很好看。但是请问谁认真地曾把肥皂泡像藏钱一样放到保险柜里去的?因为它马上就破灭了吗!是不是?这是最好的比方!其实,功名、富贵、妻子儿女……种种一切都是肥皂泡!都要坏灭的!因此你有什么可执着的?啊!你抢了我的肥皂泡,我就跟你拼命,其实,这个肥皂泡不抢也是要破灭的。泡如人的身影,没有实际! ‘如露亦如电’,如早上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没有了。又如闪电,只闪了一下子就没有了。在《金刚经》中用了六个‘如’来形容‘有为法’。唐伯虎点秋香的唐伯虎,大家都知道他的一些风流事,但并不知道他是一个佛教徒。他的法名,如他自称的‘六如居士’。‘六如’就是《金刚经》里的‘六如’——如梦、如幻、如影、如泡、如露、如电。这个道理很好懂,在坐各位要讲起来比我讲的还要好,但据我默察这种种的因缘,就这四句是我们下手之处。讲虽好讲,但很不容易做到。我们不要小看这四句,它是《金刚经》里我们最易下手之处。但实际上我们很多人没有做到! 因为我写了一些书,于是便有人知道了我与居士林、佛学院有联系,因而有许多信通过居士林、佛学院转给我,各方面的来信,物件也多了,了解的实际情况也多了,我举一个例子:一个女居士修行了一辈子,她的爱人抛弃了她,跟她离了婚,她抚养着两个儿子,现在她就是跟这个小儿子闹矛盾,烦恼的不得了。烦恼一来,就嚷嚷着打,打了之后就闹,闹得不可开交。她就很痛恨自己:‘我一个有修持的人,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都是她的原话。‘一点嗔心火能烧功德林,我修来修去,这一把火把功德林都烧光了,我又得从头修起,不知哪天又烧光了’,于是她就不断地在佛像前忏悔,不断地痛哭流涕,就这样痛哭流涕达三十多次。你说她对这些话不懂吗?这些道理不知道吗?但她还是不行,做不到呀!她说:‘我不能忏悔了,我变成了欺骗佛了,我说我改,但我又来犯了。’后来我告诉她说:‘你不能不忏悔,你要继续忏悔,《普贤行愿品》里普贤菩萨就有“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尽未来际”的话,普贤菩萨的忏悔都无有穷尽,我们岂能不忏悔呢!要接着忏!只要做了就再忏。’其实她的矛盾很简单,她的儿子收入不很多,想从母亲那里拿点钱,花得痛快一些,她就觉得儿子不应随便多花钱,应当体贴她,应养成简朴的习惯。就这个矛盾。打完之后,当妈的就哭,哭完了之后就又打。这说明什么呢?道理懂得很容易,但事情做到却很难。就这点事,所以她多生以来的习气,就如油入面。我们和面的时候,里面洒一点油,这油很容易就进到面里去了,但是你现在想去掉这个习气,就如同把这面里的油拿出来,这就困难到极点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高明容易解脱难。不但这个居士个别存在这个现象,我就听说到有许多的寺院,中间也是分了几派,彼此不团结,不是‘和合僧’。即是几派不团结,那只能说,这其中只有一派是好的,其余跟他不合的,那不就得有问题了。这些事情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把事情看得太认真了,你如果看到这一切一切,‘谁当方丈’是个肥皂泡;‘谁受到居士们恭敬’是肥皂泡;‘派谁出国去深造’是肥皂泡;‘给你个博士学位’是肥皂泡……这一切一切都按《金刚经》上这四句偈去看待,你的关系处得好是肥皂泡,处得不好也是肥皂泡。因而也就没有什么可分别的、可执着的、可计较的、可留恋的了,道理就是这样! 但是大家就是过不去,‘看得破,忍不过!’。说起来都很高明,遇见了实际问题却很难。老实说,我们只有勤劳,只有常常提起,用《金刚经》这几句话来时刻提醒自己。有的时候难免就随境所转,当你随境所转的时候,要猛提‘如梦幻泡影’,这就在‘观照’。我们只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至于《金刚经》深入到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家还办不到,但是有一个殊胜的方便法,能够起到暗合道妙的作用,下面就要说了。 我们就是从这四句偈入手,要能够进入到‘无为’,而不是‘有为’!所以古大德有偈:‘十方同聚会,各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就如同我们今天在居士林,道场来了这么些位大德,‘十方同聚会’,都到这干什么来的?我们在这学‘无为’呀!我们不是来学有为的!‘各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这个地方是选佛的考场。什么人能考取呢?‘心空及笫归’,所以我们就从这能照破、看破这些‘有为法’,不为它所束缚,契入‘实相般若’,这就‘心空’了!也就‘及第’了,即当选了! 一再说过,要真入‘诸法实相’是多么的难!只有地上菩萨才有份。但是有一个最殊胜而方便的法,是什么呢?以我们众生的生灭心要入‘诸法实相’,就是以念佛(念咒)最容易!是殊胜的方便!这就叫‘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我们怎么能达到‘无住生心’呢?你越想‘无住’,你就越是在‘有住’,你一生心就是分别,完全没有一点《金刚经》的味道。但当你是真正在念佛的时候,你念得绵绵密密,念到最后不知谁在念,也不知道念的是什么,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正当这个时候,你什么都放下了,也就‘无住’了!但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朗朗现前,这个心是‘生’的,不是断灭的,所以既‘生心’又‘无住’。这就暗合道妙了!这是一个殊胜的方便法。 关于净土宗,有人在海外弘扬了一辈子密宗,最后他也认识到,要讲契机还是净土宗。刚才说了,要入‘诸法实相’最容易的是念佛(净土)和持咒(密宗)。这样可以不知不觉地暗合道妙,你就可入‘无生’。地上菩萨所能做到的事,你就不知不觉地也做到了,因此你的功德极大!因此念一句佛号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因此在临终一念就能往生。它是‘诸法实相’的功德。这个功德是无限大的,不是其他一切所能比的!所以,一切法门之中,净土宗是最为容易,当然持咒也是如此。 说起密(宗)来,我是学密的,也是学净土的,也是学禅宗的。三者之中,最稳妥的就只有净土宗。密宗的师父非常难找,种种的邪说异端、魔子魔孙,在这里头冒充。大概去年北京就来了一位,他就召集有夫之妇、有妇之夫,在一起合修。还加上表演,就自称是密宗。对于这些,如果没有金刚正眼去辨别,就只是好奇,听说有点特异功能就赶去学,于是上当就上到极点了!一般人是没有这个金刚正眼的眼力,能认得清哪个是正的阿阇黎,哪个是冒牌的。你如果有这个眼力,那你也不是普通人了。所以不容易,一句活,就叫不容易! 净土宗就没有找师父的问题,你无需找师父,千经万论,你只要看了书,告诉你,你就念‘阿弥陀佛’,只要真正的去念,你就能解决问题。所以说,一切法门之中,净土宗最为契机、最为方便、最为稳妥!在现在这个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基有限,加上社会生活节奏快,种种的工作、种种的任务、种种的横祸,这个核电站泄漏了;那个地方又发大水了;又有哪地震了;还有恐怖主义分子到处制造的爆炸……你想像过去那样的条件下修行,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说这个净土宗是一切修行之中的易行道。这个话是龙树菩萨说的,可不是我说的。别的修行法门是难行道,这些路很难走!唯有修净土法门是易行道,这是一个平坦的、直的路。因此,我也不遗余力地来赞叹、弘扬这个净土法门。我写了一些书,花了多少年的精力,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重视这个法门。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而在净土宗的经典中,《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第一大经典,正所谓‘此是净宗第一经’。大家都念《阿弥陀经》,甚至有许多人还不知道有《无量寿经》,因为《无量寿经》很长,二万多字,而且文字又很繁杂。此经是曹操(三国)时代翻译的,因而文字很古老,大家念起来不像《阿弥陀经》那样方便。其实,《阿弥陀经》与《无量寿经》是同一部经,古人把它们称为大经、小经(或称大本、小本)。大经就是《无量寿经》;小经就是《阿弥陀经》。就如同《金刚经》与《心经》的关系,大本《无量寿经》像《金刚经》;小本《阿弥陀经》像《心经》。《心经》就是二百六十个字,《阿弥陀经》字数也不多。倒不是字数多就好,少就不好,不一定!之所以称《无量寿经》为净土第一经,是因为此经中真正地把阿弥陀佛成佛的‘因’——因地的修行、因地的发愿,这一切都给我们介绍清楚了。于是我们才知道净土是怎么来的;佛是怎么成的佛;四十八愿都是什么;发这些大愿是怎么成就的……而在《阿弥陀经》里都没有介绍。极乐世界有种种庄严,跟《华严经》所述的庄严一样,事事无碍庄严的境界,少里有多、小中有大、一中有多、一秒中有万万年……这一切都无碍。《华严经》里所述的事事无碍境界,在《无量寿经》里都有。‘十玄门’在《无量寿经》中一门也不少。大家如果看到我写的《大乘无量寿经解》,可以发现这种种的具足。 而有关‘往生’,《阿弥陀经》只讲了一种:一日一夜至七日七夜念佛。《无量寿经》里却讲的就多了,如三辈往生、往生正因等。并且特别说出我们这个世界种种的恶因恶果,五恶、五痛、五烧……众生都行五恶,现生受苦痛,来生受五烧,这些都告诫大家:不是我们念念佛,将来死了就可生到极乐世界去(没那么简单),而同时也告诉我们,现在作为人,首先要把人先做好,所以此经是非常完备的一部经典。 通过对极乐世界的描述,让我们产生羡慕心,同时对比娑婆世界种种的恶、痛、烧,让我们产生脱离心。更重要的在于,阿弥陀佛的世界显现在大会上,让人人都得以见到,不然光说极乐世界,谁看到了?就是有人去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去,谁见到了?在净土三经中,除《阿弥陀经》外,其余两部经大家都看见了,所以今天我要说一说《阿弥陀经》里没有涉及的部分。《阿弥陀经》与《心经》一样,都相对比较简单,作为常课可以读《阿弥陀经》,你要研究净土宗就不可不读其他两部经,因为它内容太少了。而且,将来一切经都灭了之时,最后只有这部《大乘无量寿经》独有。所以我们就知道《无量寿经》是净土第一经的重要性了。 《无量寿经》现在一共有九种会译本,这九种本子中,哪一种最好呢?就是最后由夏莲居老师所完成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现在海外的佛教徒已经评定,公认这九种会本之中,这一本是善本,并且收入到了新编的《大藏经》中。我所作的注解,就是依这个本子注的。所以,一切法门中,净土宗最为易行;而净土法门经典之中,又以《无量寿经》最为殊胜第一。由于这本《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是善本,所以下面我们把重点从《金刚经》转到这一部经上来。 今天我们只谈这部会本的殊胜与重要性,以使大家都来重视此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