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快乐的生活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一、生活缘何不快乐

  快乐的生活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积极良好的心态在生活中的体现,是实现快乐的生活境界,也是生活的一种感受。

  我曾在烦恼里生活过一阵子。当时一位朋友问我:“烦恼会不会因为你烦恼而使你变成快乐?”我摇了摇了头。朋友说:“其实烦恼是生活,快乐也是生活,为什么不快乐起来生活呢?”我听了若有所悟。朋友进一步说:“倒底是谁在不快乐呢?”我说是我。朋友微微一笑,“平日里总说放下放下,其实就是放不下这个我。想一想,若心上没有这个我,你还会不快乐吗?”

  如今的生活里,人们的快乐似乎越来越少。不止一次地听人这么说:“生活很累很疲惫,怎么活也活不潇洒......。”诸如此类的话,大家都听不了不少,也许曾亲自感受过。

  那么,为什么大家不能快乐地生活呢?是因为现代人的心里充斥着“我”,在感官欲望中浮沉,不能自拔。

  别人如何,“我”即如何,这是“我”的庸俗;被外在的事物迷惑,心里没有支柱,做事没有主见:每天吃什么饭都要深思一番,这是“我”的复杂;面对一些事实,心绪纷繁,起伏波动,无法平静,这是“我”的烦恼。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以实现物质的追求与占有作为快乐生活的标准。说到底,是因为“我”对物欲太过执著。

  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快乐的生活更离不开衣食住行,衣食住行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对于衣食住行,“我”拥有越多越好,心就陷进了贪欲;追求“我”的当是最好的,于是掉进了痴迷;与别人攀比,于是生出“人有,缘何我无”的嗔心。眼前尽是“我”当如何......,贪、嗔、痴的阴云,就会遮蔽生活中快乐的阳光。

  生活所以不快乐,无非是因为心中有个“我”。

  二、快乐生活之源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整个法界都在心里头,快乐也不例外。所以要实现快乐的生活,必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面对种种的冲突、欲望、习惯。

  在生活中拥有快乐,并不要求弃绝世俗的生活。人本来没有相传真正拥有的事物,因此也无须放弃什么。拥有快乐就要观照明察自己心中的欲望(占有的念头),因为任何的执著,都有可能阻碍我们享有快乐的生活,而所谓的执著,就是心的负担,有了负担的心,就会失去轻松、自在、快乐。

  三、生活中真正的快乐

  见到一朵美丽的花感到快乐,一旦这朵花消失,因花而起的快乐也就消失了。这种由于外在原因缘所生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它会随着外在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以说,一切外在事物所生的快乐,不是究竟的快乐,“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这种外来的喜悦,只能称为“偶然的喜悦。”

  真正的快乐与这种外来的偶然的喜悦不同,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外来的喜悦之所以说它是偶然的,是因为这种喜悦来自对外物的依托,一旦失去依托它也就消失了。真正的快乐来自心,不以实现物欲为追求(物欲的追求以占有为最终目的),因为它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本来具足,不借助外物存在,所以它无处不在。

  真正的快乐不是个体的。如果你生活的快乐干涉了他人,这种生活的快乐就不是究竟的,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我执”而已。

  真正的生活中的快乐,来自当下脚踏实地的生活。“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下的生活,对于实践快乐的生活来说,是历境练心的好道场;当下实现了快乐的人,就生活在快乐中。

  可以说每个学佛的人都在实践着快乐的生活,每一个学佛的人都可以步入快乐生活之门--把持当下的心。当下的快乐是实现快乐生活的一粒种子,关键是当下如何种下去,而不是回顾过去中展望未来.......。

  因为真正的快乐是当下的生活,所以它是随缘的,没有主观的思想意识在里面。快乐生活具有非决定性,没有模式,完全取决于当下的生活者如何来把握自己的心,使之不受烦恼客尘染著,就像一面镜子,风来雨来都在镜面中有所反映,但镜子本身没有风雨。所以生活的快乐不是一种偶然。

  四、实现快乐的生活

  物质的享受、富足,可以掩饰我们形式上的烦恼,内在的烦恼并没有减少。可见外在的物质,并不能保证生活的快乐。

  生活的快乐,是面对事物的种种变化而始终如一,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将自律纳入生活,协调我们的身、口、意,使之一致。这种过程需要真实体验,否则快乐就只是一句空话。我们的心中妄念纷飞,只有将心念统一、并协调行为语言,才能实现快乐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自律(执戒)。“一切善法,戒为根本。持戒之人则心不悔,不悔则欢喜,欢喜则心乐,心乐则一心,一心则生实智,实智生则得厌离欲,厌离欲得解脱,解脱得涅槃 。”(《百论》)

  实现快乐生活的具体方法很多。佛法中的三皈(尽形寿皈依三宝)、四摄(布施、爱语、同事、利行)、五戒(不杀生、不邪YIN、不偷盗、不诳语、不饮酒)、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定、智慧)都是实现快乐生活的法门。实现生活快乐,要脚踏实地地在生活中实践这些法,因为收获的前提是耕种。

  真正自律(持戒)的心,在生活中会随缘任运,如如不动,从而实现快乐的生活(这是智慧的体现)。

  自律(持戒)可以使人在生活中体会到现法乐。现法乐,就是通过自律的生活,使心生出喜悦,身有乐触,定慧等持,身心逐渐改变。现代人忙时手足无措,闲时无聊透顶,如果能做到不拘于相,通过自律,清净自心,体会到现法乐,生活起来就会轻松快乐。

  通过自律,可以获得胜知见,胜知见就是八正道中的正见。在生活的随缘任运中,保持正见。生活的快乐不是盲目的,拥有了正知见,就很容易获得分别智,在外物的变化中保持自心的快乐,不被染污。当自心可以转物,不为转物时,分别智就上升为平等性智。获得了平等性智,生活起来就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哪里还有什么快乐,不快乐的区别?

  五、在快乐中生活

  众生佛性本来具足,快乐亦无处不在。认知自性,体会自己与他人不二,做到关怀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远离种种吸引、诱惑、执著,达到内心的宁静、平和、安祥,就是生活在快乐中。

  在智慧的观照中,没有取舍分别,只要知道如何运用自已的心面对生活中纷繁芜杂的事物,而心不为之所动,这样,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实现快乐生活的历境练心的道场。

  每个人都可以快乐生活,赵州禅师说“家家有路通长安”。把持当下可以说是家家通长安之路,步上了这条路,我们就是生活在快乐中了。

 
 
 
前五篇文章

如何面对生气

心中的垃圾

戒的精神与意义

止的修习(二)

止的修习(一)

 

后五篇文章

禅行的思考

笑禅

有佛与无佛

浅谈佛教的人际关系学(一)

浅谈佛教的人际关系学(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