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楞伽经》——修学圣道的次第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美国法云寺禅学院院长上妙下境长老开示

  目次:

  一、引经立题九、大乘法空金刚慧

  二、愿力为先趣圣道十、言说安立唯识现

  叁、恒学佛法无厌足十一、假名无实毕竟空

  四、采集业由执着起十二、证无分别智解脱

  五、众生执着感苦果十叁、逮得自在名为慧

  六、罗汉分别花着身十四、圣道依法不依人

  七、诸法本性无分别十五、抉择所修是圣道

  八、无常为门入圣道十六、教观并行道心坚

  一、引经立题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叁里有一个颂:

  “采集业为识,不采集名智。

  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

  逮得自在力,是则名为慧。”

  (大正16,501a)

  此颂共六句;第一句“采集业为识”说凡夫流转生死的次第。第二句“不采集名智”以后五句,说佛教徒修学圣道的次第。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在这里已经表示出来修学圣道的次第。

  二、愿力为先趣圣道

  不修学圣道的人,在世间上做种种事业,心里面也是有愿。什么愿呢?希望得到所欢喜的事情,也就是荣华富贵。“我希望好好读书,将来到社会上找一份好工作,而后能够得到荣华富贵”。先有这个愿,再去做这件事;后来可能成功,可能不成功,也可能成功与失败兼而有之。这可以用“愿、行、果”叁个字来包括由愿导行,由行而得果。社会上的人与事均不出这叁个字。

  在我们汉文佛教中,流行最广的净土法门,也是以“信、愿、行”的愿为前导,无愿不行!不止是净土,佛教徒相信了佛法之后,无论学习那一个法门,都是以愿、行、果为轨律。一定要有一个虔诚、有力的意愿?以想得圣道的愿为先导!在家、出家的佛教徒在这里无差别!如果没有这个愿,那可能就不学习佛法;即使学习佛法,也可能不修行,因为没有得圣道的愿何须修行?!

  但这个愿不是轻易能建立的!当然,你也可能一时听某位善知识的一段法语,心中欢喜就有了愿;但是,一时高兴而发的愿可能不坚固。应该一次又一次的思惟,作深入细微的观察,经过内心长时的酝酿,最后决定:“我想要做圣人!”。经过长时抉择观察而建立的愿,应该有前进的力量,不容易退转的。应如是发愿,而后再去用功修行。这里应包括佛法的学习?有的人先有愿而后学习;有的人先学习而后有愿。无论孰先孰后,总是由愿导行,由行得果。

  叁、恒学佛法无厌足

  或在愿前,或在行前学习佛法,目的为掌握圣道次第,然后开始用功修行,可是修行的同时还是要不断的学习。从《阿含经》中看出,佛在世时,即使是大阿罗汉也还常在佛边听法、心无厌足。大阿罗汉已经是所作已办的无学位,为什么仍须听佛说法?因为他很多地方仍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故。在大乘佛法里面,大菩萨们也是要听佛说法。《大智度论》里提到,弥勒菩萨到了等觉菩萨那么高的境界,为什么还要听佛说法呢?龙树菩萨解释说:“等觉菩萨和佛的距离还是很远,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他应该继续听佛说法。”如云:“闻诸法空,生大欢喜!”

  所以,我们经过学习,通达了道次第以后,应该读诵一部与你修行法门相应的经论。譬如《金刚经》,前面说无我观,最后也是说无我观;前面一句“云何降伏其心”,后面也有一句“云何降伏其心”,前后好像无差别。但是你若读无著菩萨、天亲菩萨的《金刚般若经论》,就知道文虽相似,意义不同;一定要经过长时期的学习以后才能贯通,知道怎样依之修习止观。而修行一个时期后,内心可能突然疑惑:“我修的对不对?我这样止、这样观对不对?”会有这样的心情。但是若是能时时研读相应的经论,就能从佛菩萨的法语得到印证,即使有什么问题,也能从经论里找到解决的方法。

  四、采集业由执着起

  刚才所引《楞伽经》六句偈中,第一句是“采集业为识”。“采”就是拿过来,不是动手,而是用心;“集”是聚集。“业”是什么呢?微细的说,心一动就是业。内心有所思惟是业,说话、行动的时候,也是心在动,这都是业。

  什么叫“采集”?“集”是一次又一次的;不只一次,而是多数的、不断的这样做。无论何事,心里有所取着、有所分别,作善、作恶都叫做“采集”。我们从无始劫来,直到现在都是如此,遇见什么事情,起心动念一分别就是采集,采集的同时还有执着。执着是通于一切惑业苦的;作善也执着、作恶也执着。就算是佛教徒,得无生法忍之前,拜佛也执着,读经也执着;不管什么事情都有执着心。但是拜佛、读经的执着中有清净的反动力,谓之逆流,违反生死,而趋向涅槃!虽然有此力量,仍有执着。

  “采集业”者,采集即是业,或者业由采集而有,专指世间流转生死的动力而言。“采集业”者为谁?即是“识”;或者业为因,识是果报主。我们欲界人、天的分别心叫识,色、无色界天人内心的分别也叫做识。这些识没有智慧,都是普遍执着;人间的人是执着,天上的神也是执着,一切众生皆同,此是约人说。现在说“采集业为识”约法说亦即是执着,实在就是心与无明相应之义。有无明而无智慧,这个识处处执着,表现出来的行动就有力量令你于生死中流转、难以解脱。

  在《摄大乘论》中曾提及一事:譬如江河里的水,我们人看见是水,但是饿鬼看见的不是水,而是猛火,所以一直受

  虚之苦。为什么我们人看见是水,而饿鬼见是猛火呢?此中有二义。一、行缘识:若如是补特伽罗此生之前,有良心广作利益安乐众生的善事,今世业熟得果,随福业识见是清水。若彼饿鬼前世造了很多的罪业,则随罪业识,见水非水、而是猛火。二

  、无明缘识:人见的水、鬼见的火,皆非真实,如梦中的境界一样。然因无明之故,执为真实是水、真实是火,受其苦乐之报。若能学习佛法、成就真慧,则能无着于水火,冲破无明的蒙蔽、业果的束缚,见第一义、得大解脱

  五、众生执着感苦果

  我们在学习佛法时,口头常说“不能解脱”这句话;细心思惟,才能知道“不能解脱”的相貌。凡夫的心也有明了性、是灵敏的;就算是一条蛇,它的心也是明明了了,只是那个身体令它苦恼而不快乐,但却不能因为不高兴就不要了,继续要困在那里!直到那个业结束,果报才能结束,不然则无法解脱。虽然人的智慧、福报大一点?天气冷,室内有暖气;天气热,室内有冷气,生活满意一点。仍然是安乐时少,苦恼时多。苦恼的果报是由业力招感的;业力是由我们的执着心发动出来的,得果报后就把你困住、不能解脱。假设你现在修学圣道,得了色界四、又能修得神通,就可以发动神通到欲界天和帝释天王见面、到色界天与大梵天王见面,也可以到兜率内院拜见弥勒菩萨。虽然得了神通,短时间内可以到另一个世界一行,但不能久住,因为我们的身体卑劣,受不了那样的大福德境界。这是卑劣的果报系缚你,你不可以转变的。

  假设我们修学圣道到了菩萨第八地,弃舍肉身、得法性身,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法性身能遍入一切世界、无有障碍,到什么地方都可以,于一切境界中自在无碍,成就那样的大自在境界才叫做解脱。凡夫就不行!不要说其他的果报世界我们不相应,即使在人的世界里,若到别的国家,他给你叁个月的签证,到期你就得离开。这个身体实在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应生厌离心;对佛菩萨的大自在境界,应生希求心、勤修圣道。

  六、罗汉分别花着身

  前天讲《惟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中天女散花这一段,文殊师利菩萨和惟摩诘居士说法时,天女心生欢喜散花供养。法会大众有大菩萨,也有阿罗汉;花落下时,至大菩萨身上,就慢慢落到地面。至阿罗汉,就着在身上而不落。受八关斋戒的在家居士都是不着香花

  ,何况阿罗汉是大比丘?!现在花着身上,是不如法的,所以急着叫它们掉下来。若是我们可能要用手拨一拨,但有神通的阿罗汉,只要摄心入定,用神通把花拨掉即可,但现在虽用神通也不能!天女知道这件事,就问:“为什么要去花?去花干什么呢?”舍利弗尊者说:“此花不如法,是以去之。”因花着身不如法,所以要把花拨掉。天女又说:“是花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

  执着的相貌各式各样!我们看见一切的境界,心里都有执着。看见这个很丑陋,就执着这个很丑陋;看见这个很美丽,就执着这个很美丽。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只是你内心的分别,不是那件事本身有美、有丑。是义云何?

  七、诸法本性无分别

  我再引用《摄大乘论本.增上慧学》后面四句偈作解:

  “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

  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

  (T31,366c)

  《摄大乘论》为唯识法门的要典,说明唯识深妙的胜义。佛学院里常把它当课本,多数在高级班讲授,一般结缘式的法会很少讲这部论。

  “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可以作二义解释;第一义。“一切法”即因缘生法。因缘和合,这个法现前了,就是现在;因缘未和合、未现前时叫做“本”。如是言之,以前的情况叫做“本性”。“应知一切法”是现在的因缘生法;“本性无分别”是在诸法未生以前,那个时候的情况无分别。举例言之,因缘所生法已经发生以后,或是一朵花,或是一棵树,我们可以分别是莲花、是菊花,是青、黄、赤、白各种颜色,或是松树、柏树¨¨等等;或说这个人是男人、是女人,是胖是瘦,是读书人、不是读书人,作各式各样的分别。而这些分别在本性的时候是无所有的,故云“无分别”。

  禅宗有一个公案:慧可禅师,禅宗学者的记录说他断臂供养达摩禅师,但是道宣律师的《续高僧传》上说慧可禅师在深山树林里住时,被土匪砍掉臂膀的。这两种说法哪一个可以相信呢?我以为道宣律师是持戒的人,他说的话可以相信。断臂以后,心里不安,就请问达摩禅师安心之道。达摩禅师说:“将心来与汝安!”你把心拿来我帮你安心。慧可良久乃说:“觅心不可得。”达摩禅师说:“与汝安心竟。”

  (《碧

  录》卷十,大正48,219b)这段文颇有道理;但是须有定慧胜德的人始得。《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时时执着虚妄分别,心才会不安。观达所取、能取本性寂灭,心无所住,心则安矣。

  如此言之,因缘生法本性无分别,则因缘生法现在前时应有分别?若能寻思因缘生法自性是空,则现在有分别时,即无分别。若复观察因缘生法终归无常败坏之时,还有所分别乎?我们没有学习般若法门、没得圣道的人,其心常是执着。前面说到<观众生品>中,天女跟舍利弗尊者辩论:“是花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这句话是天女呵斥舍利弗尊者也有分别心。但是阿罗汉还有分别心吗?这是一个问题。

  八、无常为门入圣道

  舍利弗尊者是听佛宣说《阿含经》的,而《阿含经》乃以无常为入道之门,依之修学而得阿罗汉果。佛在这里没有说“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这是大乘佛法的深义,《阿含经》尚未论及此义。《阿含经》所说的“无常”,即是“有”这件事,但这件事是无常的,有生、住、异、灭的变化,没有说这件事是“自性空”,故阿罗汉犹有分别。但是无常义还是很深的;没有深入的学习、深入的观察,还是不容易明白。譬如:我昨天看你是这样子,今天看你,你还是老样子!所以,我才能认识你,变化太大的话,就不认识了。其实人是刹那、刹那都在变化的;不要说明天或者明年才变,一刹那间就不同了。于此中远离常见、断见,此其一。其二,从无常义的变化,进一步通达无我义而见圣谛。此则是以“无常为门”而得圣道的次第。

  九、大乘法空金刚慧

  唯识的经论说小乘佛教学者只能断除人我执,不能断法执;如果进一步能学习《般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等大乘经典,通达一切法的真实相,才能悟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的胜义。由于舍利弗尊者是学习《阿含经》而得圣道,未能了知一切法毕竟空之深义,所以天花落到身上,他就有点相似的厌恶心,认为花之着身不合戒法,所以要去掉。此时,其心有法和非法、持戒和破戒的对立分别;心里这么思惟分别的时候,就感觉不对,所以要去掉它。

  “花着身”,在大乘佛法来说,就是你心有所着;心里有所执着,花即着身而不落。如果像大菩萨那样心无所着,花就从他身上掉落于地了。“去花”,不是去掉眼见的花,而是要去掉内心的执着。但是这些阿罗汉现神通要去掉花,没有反省内心尚有分别,所以花才着身而不能去。若能除掉内心的分别,花自然就掉落了。所以天女说:“是花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此正是声闻学者的法执。我们凡夫的习惯,是依表面上虚妄的形象在分别,不能观察一切法的本性,故有执着。若是我们能通达“本性无分别”,修习止观破除执着,就没有分别了。

  《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则是要吾人学习无为法,然后如是修止观,才能破除内心的分别。你不学习无为法,老是在世俗谛上执着分别?这是好的、这是坏的;这是可爱的、这是可憎的¨¨各式各样的分别。则远离无为法,不得解脱;即使修禅得到非非想定,也还是生死凡夫。

  佛法重视定、也重视慧的!《金刚经》特别注重智慧:“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正是现证无为的真智!没有智慧不得解脱,但是智慧要假借定的帮助,散乱心中的智慧没有力量。然而,若没有智慧而只是定,也不能断烦恼。禅定中的“般若”,是通达无为法的胜慧,有胜堪能断除一切烦恼,所以叫做“金刚般若”。

  十、“言说安立”唯识现

  现在说第二义。《解深密经》说:一切因缘所生法可分二类:一是“自相安立”,一是“言说安立”。

  “自相安立”者,此事本身有形相、有体性,是自相有。

  “言说安立”者,是说这件事自相空,必须名言诠示,才知道有这回事。譬如:房子内坐了很多人,里面没有龙在飞;但我说有条龙在房子里面飞,你随顺如是语而作忆想,则“有龙在飞”之事,就叫做“言说安立”。

  “言说”,就是我们的说话,是以一切的文字、名句组成的。譬如:“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

  树给孤独园…。。”这是名句文字。又如“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也是名句文字。我们会说话就是因为有名句文字的关系,所以善于说话的人是读书人。譬如小孩子初开始学说话,母亲告诉他“1、2、3、4、5¨¨”“妈妈、爸爸¨¨”各式各样的名句。他名句学多了,连接起来就会说话了。所以名句和言说有紧密关系,没有名句就不会说话;我们内心的思惟分别也要有名句为增上缘才能现起。

  《瑜伽师地论》云:“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名为先故想”:要先有各式各样的名句,我们心里面才能思想。“想为先故说”:要先有内心的思想,我们才能够说话。可知“名、想、说”互相有连带关系;离开了想不会说话,而没有名句,内心也不能思想。故知“言说安立”也就是“名句安立”;“名句安立”也就是你内心的思想安立。所以唯识的经论说“一切法唯心所现”,也就是“一切法名言安立”,两者意义相同。

  现在说“一切法名言安立”,就是你有名言,心里面会想,就有这些事。这和“自相安立一切法”有关系,但不是同一回事。“自相安立一切法”是离言的,不须名言显示,那件事自相有。譬如说房子在这里,我说不说话、心里想不想,都有这房子,那就叫做“自相安立”。反之,若藉名言诠示,而后出现这件事,那就叫做“名言安立”。

  如说,我现在想念我的母亲,母亲的面貌、身相都会显现出来,心里不想就没这回事,可见所想的影像是无自性的,这就是“名言安立”。但是母亲本身的体相,是他自己的业力所成,对名言安立而言,即名为“自相安立”。又如说修不净观,内心忆想种种不净,这是“名言安立”,你不忆想则无种种不净的相貌。又如静坐的时候感觉身体很大,但是睁开眼睛一看,身体还是一样,并没有变大。变大只是自己的虚妄分别,所分别的事离能分别即无体相、自相空,是名“名言安立”。《解深密经》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即是此义。那件事的体相因思惟而显现,不能离开思惟而独立,故名自性空、或自相空。但有虚妄分别,无所分别的义(事),所谓唯识无义。

  “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本身既无体性,为什么我感觉是有呢?因为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现故!你这样想,就这样显现;显现出来的那件事本身无体性,这是思想的特异功能。其实社会上很多事情,都是在“言说安立”上做分别,而不是“自相安立”。譬如有人来对你说:“某某人说你的坏话,造了很多的谣言破坏你的名誉!”你听了以后就很忿怒。你的忿怒根据什么而来?就是根据第叁者免费宣传的那几句话而来。没听到那些话之前,你心里会有这些感觉吗?《显扬圣教论.成空品》云:“由唯依名起义执故!”(T31,557c)名是能诠,义是所诠,名能诠义。吾人闻名之时,因名思义,于义执为实有,因之而有虚妄分别,爱憎繁兴、多诸苦恼。不知观察所诠之义,因名而有、无自然性。若名所诠之义,有实自性,未闻名时,亦应觉知才对。云何无名之时,未能觉悟耶?故《显扬圣教论.成空品》又云:“若义自体如名有者,未得名前,此觉于义应先已有。”(同前)故知名所诠义,自性空寂;名言虽是有,义实是无!无义故名言亦不能自存;无名言故,心无分别。若能通达名义本空,无分别智现前,岂非圣人乎?谈到这里,可以作一结论: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的,然有作用,令你心动。

  佛为我们说了很多的法门经典?《华严经》、《法华经》,《般若经》,四念处、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六波罗蜜、十二因缘、苦集灭道,这是真如、这是涅槃¨¨,这些都是名言安立。若是没有这些名言时,也就不会有这些修学圣道的事情。

  《金刚经》云:“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佛证悟诸法实相,观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是毕竟空寂的。你若认为佛真实有所说,有名有义,那就是说佛同于凡夫有执着了,这不是诽谤佛了?如此,“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者,则彼“名言安立的一切法”的本性,实在没有如名言所分别的这些事;换言之,就是你心一动就是假的,都是空无所有的,没有真实体性。你若能常常这样观察思惟,就能得到大智慧。所以佛陀还是为众生说法了。

  十一、假名无实毕竟空

  再引用《摄大乘论》话来解释此义:

  “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

  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

  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叁。

  彼无故此无,是即入叁性。”

  (T31,353b)

  此二颂文义长于前文,故略为解释。

  “名事互为客”:名如前所说是能诠显的;事,也就是义,是名所诠显的。“客”表示它不是真实的,来了还会走,也就是空的意思。“名事互为客”者:因为有这件事才安立很多的名,名则是自性空,不是自性有;也因为有名,才显示有这件事,事则是自性空。无名之时,名所示事不能自立,故云:“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名与事乃相依相待而有的。譬如说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件事,记者写一篇文章介绍发表;其它地区的人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某某地方发生什么事。记者若是不写那篇文章作介绍,别的地方则不知道有这件事;反之,因为若没有那件事,也就没有这篇文章的名了。因名而有事,事本身是无所有的,即是自性空;因事而有名,名本身也是不真实的,也是自性空。即使是佛为我们说法时,种种名相也是假安立的,不是真实有那件事。如说:“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你读这句话,就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了吗?这只是一句空话,不是真获得了!要经过长时期努力用功修行,得到根本无分别智及后得智圆满后,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才能成就,那是属于“自相安立”的

  畴了。又如说火、说饭,这只是火、饭的假名字,并非口内真实有火、有饭。名与事(义)都不是真实的。

  “其性应寻思”:名与事的体性,要在禅定中思惟,故云“寻思”。禅定中思惟和散乱心的思惟不一样!禅定有力量,能令你的智慧深入观察;没禅定时的思惟分别,如风中之烛没有照明的力量。但若有禅定而不思惟也不行!不思惟则难解其义。所以就算得到了色界四禅或无色界的四空定,成就了高深禅定,但若缺少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依旧是个生死凡夫。吾人要尊重佛陀的智慧,依据佛陀的法语去思惟观察,才有力量见第一义谛。若是你不依圣言量,自己坐在那里冥想,是不行的!

  “于二亦当推”:“二”就是一切法的自性和差别。如说“色”法,则以变碍为性;心法的“识”,则以了别为性,这就叫做“自性”,与《中论》的“自性”含义不同。而色法有色法的作用,和其他的法不同,这就是“差别”。譬如同样是房子,这个房子是这样,那个房子又是另一个样子。又虽然通名为人,但是人与人不一样,有各式各样的差别。

  “唯量及为假”:“量”就是分别;“假”是不真实。要知道彼二事都是自心的分别,没有真实体性。譬如做梦时,梦到有人请吃饭、或者被狗咬¨¨,梦里一切都像真的,但醒了以后才知道无如许事。我们现在也都在无明大梦里,执着真实有种种境界。但是为什么你做这个梦,而我却做那个梦?因为这个梦是行缘识?也就是业力所成就的,所以人人不同。有人跑到天上做梦,有人在人间做梦,有的则落到叁恶道做梦。要是觉悟了,这些梦都是虚妄的,皆是毕竟空寂的。所以“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就是要你深入去思惟,认知一切法都是自心的分别而已,本性是毕竟空的。

  “实智观无义”:通达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毕竟空的智慧,名实智。用如是慧观察一切名所诠显的义,都是空无所有的。前文的寻思是推求意,这里的实智是决定无疑之意。“唯有分别叁”:所诠显的义无所有,只有叁种虚妄分别?名分别、自性分别、差别分别。

  “彼无故此无”者:彼所诠显的义既无,此能诠显之分别亦无。何以故?若有所分别义,可有能缘分别,由义无所有故,当知分别亦无。“是即入叁性”者:观见名事互为客故,即是悟入遍计所执性。观见义之自性、差别皆无所有,唯有名、自性、差别,即是悟入依他起性。亦不观见此分别故,即是悟入圆成实性。如是名为悟入叁性。

  综前所述,“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这句话,以二义释之:一、“缘起的一切法”本性空无分别;二、“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本性空无分别。本性为什么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我们所分别的境界,如是显现、不如是有,皆是自性空的。

  十二、证无分别智解脱

  “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所分别无故”这件事不管你修行不修行,从本以来都是无自性的。你不修行,所分别是无,你修行,所分别也是无。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不修行所分别也是无,为什么我不能得解脱呢?譬如说:我们感觉痛苦,痛苦是所分别,“所分别无故”,痛苦即无痛苦,我们应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不感觉痛苦,为什么我们未能解脱呢?“无分别智无!”因为你没有无分别智,老是分别执着有,所以就不能解脱。若于诸法无分别理,智证现前,现见诸法无分别性,即得解脱。

  有一回我从美国回到香港,在住处的后山上看见一个人;他在那里好像和人打架一样,嘴巴又叫又骂,拳打脚踢的。那不是神经病吗?!一个人在那里叫骂、打架;他自己认为面前有人和他对打、对骂。我们正常的人也是这么回事!“所分别无故!”所有的境界,全是自己虚妄分别而已。但这个道理一定要读经论才能明白,再经过修止观,于禅定中专精思惟,而后方能大梦初醒。一旦醒来,一切的问题都解决了。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业力尚未结束,境界还是会现前。得阿罗汉者,身体一样有老病死;但是这样的人心里有圣道,不为彼世俗谛的因缘生法所系缚,而能移入第一义谛中。他能不为假名所惑,所以世俗谛的这些苦恼境界不能苦恼他。

  如前所述,圣人觉悟一切法毕竟空,而凡夫所分别的境界也是毕竟空。那么为什么圣人得解脱,我们没得解脱呢?“无分别智无!”因为我们没有“无分别智”?观一切分别都是空的智慧,老是虚妄分别、执着是有,所以不得解脱。从这里看出一件事:得圣道的解脱其实不难!因为烦恼缚着我们、令我们苦恼的事情实在是自性空的。只要你能够得到智慧,通达是无,问题就解决了。

  十叁、逮得自在名为慧

  前面说“采集业为识,不采集名智。”如何能不采集呢?“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你要作如是观,如是思惟。初开始没有得定,也可以如是思惟观察;但同时要修奢摩他的止,逐渐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从未到地定到色界的初禅、二禅、叁禅、四禅。有止也有观才行!

  这回在台中县太平乡佛恩寺集会坐禅,有叁个人已得未到地定。真是希有!虽然未到地定并不是很深的定,但是你想得到也不容易。得未到地定有什么好处呢?第一、烦恼少,纵有烦恼也是轻微,正念一提起来烦恼就没有了。不像我们没得定的人,有了烦恼要经过很久的时间才能停下来。第二、有轻安乐。第叁、它很容易进一步达到初禅的境界。第四、可以得圣道、成为圣人。在未到地定中修四念处,可以得初果、二果、叁果、四果阿罗汉,可以得无生法忍,有这种功德。

  我们很多人欢喜学习《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上宗喀巴大师说了一句话:“现时代的佛教徒得未到地定的人很少!何况初禅!”大师是明朝时代的人,这句话应是指西藏佛教徒说的,或者也包括汉地佛教徒。而今天竟有叁位行者得未到地定地,不是很希有吗?!我们读圆瑛老法师的《楞严经讲记》,可知这位老法师也曾得未到地定。如果问:为什么会得未到地定?原因有二:一是前生有栽培。二是今生肯努力。什么叫做肯努力?就是对世间尘劳之事能放下。得定是须要时间的;你必须放下,才有时间静坐,才会有成就,不然不行。

  “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观诸法空的智慧必须在奢摩他中,散乱心没有力量!因为有禅定摄持,智慧的力量才大,就真能通达无所有,也就是明了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我们因为执着有而生出种种烦恼;若能观察无所有,心中成就无所得的智慧,一切动乱的境界只是分别、只是名言而已,都不是真实的。因此,一切的爱见烦恼皆灭,是名“不采集”。

  “逮得自在力”:若你常常如是地修习止观,就会逐渐进步;止有进步,观也有进步。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进步了呢?“得自在力!”别人赞叹你,你不以为喜;别人诽谤你,你也不以为忧;别人挖你墙角,你也不介意。毁誉不动、得失无心,而生悲愍。这就表示你的止观有力量,即名“逮得自在力”。

  自在力有两种:第一种是接近圣道,还不是圣人。此时因为能够调伏烦恼,也有自在力。另一种是得无生法忍后,此时得真实的自在力。“是则名为慧”这时候不叫做“智”,而名之为“慧”,即是心与般若相应义。

  “采集”和“不采集”是相反的!“采集业为识”是凡夫流转生死的相貌;心里有所取着,即是凡夫境界。反之若不取着,就是“不采集为智”的圣人境界了。这要得到无分别智后,才能不取着!不是口头说说,也不是学习经论、能为人讲了,就叫做不取着。

  十四、圣道依法不依人

  有一件事我们应该知道!佛在世时佛教徒,善根深厚,具足福德智慧圣道资粮。现时代没有佛、没有圣人,只有佛法留存于世而已,佛教徒多诸苦恼。有什么苦恼呢?佛法的思想混乱!你说一套、我说一套,谁说的对呢?初学习的佛教徒没有择法眼,就无法辨别。佛在世时思想统一,大家都信佛所说而无疑问;然后依佛所说法门用功修行而得圣道。

  没有修学圣道,就不能得圣道。但是我们初学者怎么知道我学习的法门是圣道呢?是可以解脱生死的呢?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你的师父是阿罗汉,是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你不需要学习很多的佛法,他是过来人,顶多叁十分钟、最多一个钟头,告诉你一个修学圣道的法门,然后你依之修行,有问题随时可以请问师父,师父也可以随时教导你。但是现在你知道谁是圣人?你非得自己深入学习佛法不可!《瑜伽师地论》上说:“依法不依人!”不依就是不相信。譬如某个人有大威德境界,很多人都恭敬、尊重他,赞叹他是大善知识,但他说的一定是正法吗?不一定!有些人是存心欺诈;有些不是,但是他说的法门不对,他自己也不知道,就这样为人讲说。说这个人有神通,也是靠不住!

  从经论上看凡夫也可以有神通的。我曾经讲过印度外道的大师父,劝徒弟跟牛学、狗学、鸡学。为何如此?因为他有神通,在禅定里看见牛死了升天,心想:“哦!牛的行为能升天。”就叫徒弟跟牛学。徒弟因为师父有禅定、神通,认为他说的一定是对,是可以信的,所以他们就持牛戒、狗戒、鸡戒。我们从经论上知道这件事,不然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持牛戒、狗戒、鸡戒。我们中国佛教里也有同样的情形,以为这个人有大威德、有神通,他说的就可信。其实不然!佛法是“依法不依人”,这也包括有神通的人在内。所以我们想要修学圣道,一定要注意这件事!《瑜伽师地论》说补特伽罗(众生)有欺诈性,所以不可相信!唯有法是可信的。

  十五、抉择所修是圣道

  如何知道所修的法门是圣道,是能解脱生死的呢?我可以说出两个理由:这法门是佛说的,那就是圣道。现实上有一种情形,就是有的人自己公开写了一部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你看这和佛经一样也是“如是我闻”,这部经是佛说的吗?他说他就是佛,你怎么辨别呢?所以我们末法时代的佛教徒肉眼如盲,学习佛法真是难!但是原则上佛说的可信。就我们中国佛教来说,印度翻译过来的经论,古代的大德造有众经的目录,说明这部经是什么时代、是谁翻译的。我们从这里多少会知道一点:譬如说《华严经》、《法华经》、《惟摩诘所说经》、《金刚经》不是伪造的,没有人怀疑。但有些经在佛教史上看,存有种种疑点,这就是有问题。若这些经在佛教史上没有人说

  话,也就可信。这是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就是你要知道染污的生死流转,和涅槃寂静的清净缘起是相反的。如刚才说“采集业为识,不采集名智。”不采集是圣道,它和采集是相反的。其中般若的智慧非常重要!它能背离生死、除断烦恼,而向于涅槃。如果你修行的法门不能与生死缘起相反,这个法门有问题。这样说我们学习佛法想要修行,对于为什么有生死要注意,而修学圣道为什么能断生死也要明白。你所学的法门究竟是不是圣道,要确认无疑,你才能不徒劳,不然的话你可能白辛苦了。

  十六、教观并行道心坚

  我们汉文佛教中,净土法门流传的非常普遍,很多的大德都弘扬净土法门。当然,念阿弥陀佛是稳当的,能往生到阿弥陀佛国非常好!但是你若不学习经论,对于佛法的认识不够,对世间法的认识也不够,你的信心能坚固吗?若不能坚固,遇见异因缘,能不退转吗?!所以我们要学习佛法!

  但是佛法也不是容易学的!刚才说“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叁,彼无故此无,是即入叁性。”这样的教义,一般人能懂吗?要学习若干时节以后,你才能通达。如果现在虽然不懂,仍不放弃继续学习,同时也修止观,可以帮助你去理解。理解力逐渐增长,终究有一天你能明白。若听不懂就放弃了,那就永远也不能懂了。

  这里只是引用《楞伽经》的六句颂略加解释修学次第。如果你愿意修学圣道,这六句颂是不够的,还要广读经论,并努力修学止观,这样才有希望成就圣道。如果不愿意学习经论,只有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了,那也是殊胜法门!幸有此殊胜法门!

 
 
 
前五篇文章

《楞伽经》的知识意义探究

浅谈《楞伽经》

《楞伽经》简介

对《楞伽经》如来藏说之探讨

略述《楞伽经》中如来藏“无我”义

 

后五篇文章

读楞伽经笔记

楞伽经四种禅

楞伽经概说

从“八识”看《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

从《楞伽经》看佛教的语言文字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