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师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 天地与我同根 |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与祖师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 天地与我同根 这几天接待的客人里面,有人提出一个很普遍也很尖锐的问题:“这期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是以什么方式存在?”这个问题要回答也很容易——佛教里面讲是以中阴身存在。但是中阴身对于现代科学教育出来的人很难解释,世间有个灵魂之说,西方甚至有科学家称过灵魂的重量。所以很难有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 这是因为我们顽固地执著于有个时间和空间这个“法执”。因为这个“法执”,自己就把自己限制在这个时空里面去了,从而不得解脱。现代科学认为,一切事物都在这个空间中以物质或者能量的形式存在,物质和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并且有物质不灭定律,世间最快的速度是光速。 而佛教告诉我们的是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无始终,在《肇论》里面就是天地与我同根,无内外就是万物于我一体。天地与我同根就突破了时间的概念,万物与我一体就突破了空间的概念。其实我们的思想本身就突破了时空这个概念,因为我们的思维速度超过了光速,我们的思维范围可以超越空间。只是我们平时受到了时空这个“法执”的限制而不能意识到。 佛教本来就是超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的,比如佛教说的一念之间能从一佛国到另一佛国。因为现代科学不完善,我们无法理解而已(这很正常,比如科学家没有发明显微镜以前,佛陀说一钵水中有无量的微生物,很多人一样无法理解)。所以,在我们有“法执”的情况下,只好又用一个“法界”来定义我们存在的区域。有点像刚出狼窝又入虎穴。 所以禅宗的祖师对此不以为然。比如赵州和尚和他的徒弟有这样的对话: 师示云:“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坏。” 僧问:“如何是此性?” 师云:“五蕴四大。” 云:“此犹是坏,如何是此性?” 师云:“四大五蕴。” 那么到底我们死后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是物质还是能量?这个问题实在让佛教徒很难回答。因为佛教认为从无始以来就没有生,怎么会有死呢?《心经》*上也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里好像就谈不拢了,有了一个断层。 净慧老和尚也就这个问题给我们做了开示。他说我们是以心念而存在,我们的心念,念念相续,延绵不断。心念是一个很好的中介,因为我们的业力等等完全可以用心念来延续,如果信得及问题也就结束。可是这位客人的时空“法执”很大,在我们的私底下接着又问,那么心念是物质还是能量? 很明显,从佛教的角度来解释是,既是物质也非物质,既是能量也非能量。但这样和他说,一定是不能让他满意的。所以自己就用测不准来解释,因为物质分到最小的时候表现出的特性是测不准。也就是说物质在这么小的时候一会儿表现为质量,一会儿表现为能量。 所以你说这个心念是物质还是能量?所以这个心念既是物质也非物质,既是能量也非能量,而《心经》里面说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完全吻合了物质的不灭定律。同样这个解释也通用于“万物与我一体”,也就是《佛教三字经》里面的“无内外”。这个时候,再解释佛陀现在是以什么方式存在也很容易了。 其实自己心里明白,这个解释都是多余和不完善的。这就和解放初期,听了政府说“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之后,不理解就瞎猜一样。但是,为了让固执于时空“法执”的人脱离自己的误解,不得不勉为其难。因为,这就是佛教里面说的:“非一亦非异,非常亦非断”等等名词,都是这个道理。只是我们被时空这个法执套牢了,很难去理解而已。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就是僧肇大师的悟处,也是《佛教三字经》讲的内容。也是我们这些被时空这个“法执”迷惑的人,很难理解的地方。 * 延伸阅读 【心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