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常识及护理 |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是因破伤风梭状杆菌经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严重感染,常在生后 7 天左右发病。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和牙关紧闭为特征,故有“ 脐风”、“七日风”、“锁口风”之称。我国解放前发病率、死亡率高,解放后由于无菌接生的推广和医疗护理质量提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尚未完全消灭。 病因和发病机制 破伤风梭状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埃和人畜粪便中。其芽胞抵抗力极强、能耐煮沸15~60分钟;需高压消毒、碘政或双氧乙烷才能将其杀灭。 接生时用未消毒的剪刀、线绳来断脐,结扎或包裹脐端时消毒不严,使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坏死的脐残端及其覆盖物可使该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有利于该菌繁殖并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此毒素沿神经轴逆行至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也可经淋巴、血液至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苷脂结合,使后者不能释放甘氨酸等抑制性传递介质,导致肌肉痉挛。此外,毒素也可兴奋交感神经。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大多为4~8天(2~21天),发病越早,发作期越短、预后越差。起病时,咀嚼肌受累,患儿往往哭吵不安,想吃,但口张不大,吸吮困难,随后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出现苦笑面容;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强直性痉挛阵阵发作,间歇期肌强直继续存在,轻微刺激可引起痉挛发作。咽肌痉挛使唾液充满口腔;呼吸肌、喉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青紫、窒息;膀胱、直肠括约肌痉挛导致尿储留和便秘。患儿神志清醒、早期多不发热,以后发热因肌肉痉挛或肺部继发感染所致。 治疗原则 保证营养,控制痉挛,对症治疗和预防感染。 常见护理诊断 I.有窒息的危险 与喉肌痉挛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 与反复抽搐有关。 3.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不能咳出分泌物有关。 4.吞咽障碍(impaired swallowing):与咽肌痉挛有关。 5.知识缺乏(家长) 与家长缺乏正规接生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一 控制痉挛 1.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中和未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 2.建立静脉通路 最好穿刺留置套管针,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不良刺激,保证抗生素和止痉药物顺利进入体内。严禁药液外渗尤其止痉剂如地西泮(安定),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3.环境要求 应单独放置、专人看护、房间要求避光、隔音。如条件不允许,应将患儿置于相对安静处,戴避光眼镜。禁止不必要的刺激,必要的操作最好在使用止痉剂后有条理地集中完成。 4.处理脐部 用消毒剪刀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并重新结扎,近端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2%碘配。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5.由于患儿处于骨路肌痉挛状态,易发热、出汗,因此应适当松包降温、及时擦干汗渍、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 二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除专人守护外,应使用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尤其是用止痉药后第1次抽搐发生时间、强度大小、抽搐发生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抽搐发生时患儿面色、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改变。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病人、通知医生组织抢救。 三 保持呼吸道通畅 1.物品准备 由于破伤风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骨骼肌痉挛,抽搐发作频繁。治疗过程中,止痉药使用剂量较大,且有些药物易在体内积蓄,引起呼吸停止,抢救不及时而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应备有足够的抢救物品如氧源、复苏囊、吸引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物。 2.及时擦去外溢分泌物,使用止痉剂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氧气吸入避免用鼻导管给氧。(鼻导管的插入和氧气直接刺激鼻粘膜可使患儿不断受到不良刺激,从而加剧骨骼肌痉挛)建议选用头罩给氧,用氧流量至少5升/分,以免流量过低而引起二氧化碳潴留。用氧浓度应结合头罩上的调节孔来调节。当病情好转,缺氧改善后应及时停止用氧,以防引起氧疗并发症。 四 保证营养 患儿早期吞咽功能障碍,应予静脉营养以保证热能供给。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予鼻饲管喂养,根据胃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胃管喂养量。病情好转可以奶头喂养来训练患儿吸吮力及吞咽功能,最后撤离鼻饲管。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尤其在疾病早期,患儿往往处于禁食或鼻饲管喂养期,口唇常干裂,应涂石蜡油等保持滋润。 五 对患儿家长讲授有关育儿知识 宣传优生优育好处、父母应尽的义务、孩子应享有的权利,推广无菌接生法、定期预防接种。 |
前五篇文章 |
后五篇文章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