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降压并非越快越低越好 |
 
据统计,老年人患病率相当高,可达50%以上。目前,人们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越来越明确,然而,仍有许多病人存在着模糊认识,以为血压降得越低越好,能够迅速降压的药物就是“好”的降压药。其实不然,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也并非降得越快的药物越好。 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 研究表明,虽然积极降压能够使心血管获得很大益处,如收缩压下降2毫米汞柱就可使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下降7%~10%。但过度降压也会增大心脑血管病风险,如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时,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反而上升5%~10%,提示我们降压也应有“度”。 血压不可降得过快 研究表明,当高血压病人的血压由高水平(如180/100毫米汞柱)迅速降至130/70毫米汞柱时,就会引起靶器官缺血性改变,甚至引发心肌梗塞、缺血性脑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病。因此,医学界一再强调平稳降压,确保降压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什么才是平稳降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应在几周内而不是几天内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日本高血压指南的血压达标建议时间为2~3个月或更长时间。欧洲高血压指南建议在1~3个月内使高血压病人血压达标。 总之,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充分了解平稳达标的重要性,服药后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指望一夜间就把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也不要追求将血压降得很低,只要能够平稳达标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