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急性胃炎的“罪魁祸首” |
 
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时伴腹泻,严重的急性胃炎还会引起呕血、便血等症状。急性胃炎包括四种类型,在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是急性单纯性胃炎。 (1)化学刺激:如口服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消炎痛、布洛芬、保泰松、碘制剂、利血平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大量饮用烈性酒、 浓茶、咖啡等,均可刺激损伤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糜烂,而致急性单纯性胃炎的发生。 (2)物理因素:进食过冷或过热与过于粗糙的食物、异物和柿石刺激,胃放射及胃冷冻治疗等亦可造成胃黏膜损伤,引起炎性改变。 (3)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最常见的是由于不洁饮食所致的急性胃炎,常见的细菌感染为葡萄球菌外毒素,肉毒杆菌毒素,沙门菌属内毒素及嗜酸杆菌。幽门螺杆菌在急性感染期也出现急性胃炎,若未能消除可能转化为慢性活动性胃炎。病毒感染因素常见的有流感病毒、肠道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等。 (4)机械性损伤:留置胃管、胃内异物、胃柿石、食管裂孔疝可机械性损伤胃黏膜。另外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可引起急性胃炎。 (5)其他因素:精神神经功能障碍,应激状态,各种因素所致的机体变态反应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弥漫性肝病、门静脉高压、尿毒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功能衰竭、维生素缺乏病、小肠吸收不良及晚期癌肿等均可作为内源性刺激因子,引起胃黏膜急性炎症。 |